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腔内成形术联合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
作者 赵立峰 时利平 +2 位作者 黄志勇 冯家庆 蒋建玲 《当代医学》 2011年第26期86-88,共3页
目的比较血管腔内成形术(PTA)联合自体外周血干细胞(APBSC)移植与单纯应用两种方法治疗糖尿病足的效果。方法 2006年8月至2010年12月我院收治住院并明确诊断为糖尿病足的患者45例,随机分为联合组14例、PTA组21例和APBSC组10例,联合组行... 目的比较血管腔内成形术(PTA)联合自体外周血干细胞(APBSC)移植与单纯应用两种方法治疗糖尿病足的效果。方法 2006年8月至2010年12月我院收治住院并明确诊断为糖尿病足的患者45例,随机分为联合组14例、PTA组21例和APBSC组10例,联合组行PTA术后给予患肢外周血干细胞移植,PTA组患者行单纯PTA术,APBSC组患者行APBSC移植治疗。记录各组1、3、6个月的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6个月内疗效明显优于PTA组和APBSC组(P<0.05);6个月内PTA组复发率呈上升趋势,APBSC组则呈下降趋势;于患肢缺血早期进行干细胞移植疗效明显优于晚期(P<0.05)。结论 PTA与APBSC都是治疗糖尿病足的安全、有效的手段,PTA术后行APBSC移植效果优于单纯应用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下载PDF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下肢缺血效果观察 被引量:5
2
作者 李华 陈旭艳 +4 位作者 冯亮华 董志高 肖萍萍 吴完婷 黄雯风 《中国综合临床》 2011年第9期958-961,共4页
目的探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PBSC)移植治疗糖尿病性下肢缺血的疗效。方法应用自体PBSS移植治疗18例30条糖尿病性下肢缺血。采用主观、客观评价指标对疗效进行观察评定。结果自体PBSC移植后1个月患者疼痛、冷感、麻木症状明显改善,改... 目的探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PBSC)移植治疗糖尿病性下肢缺血的疗效。方法应用自体PBSS移植治疗18例30条糖尿病性下肢缺血。采用主观、客观评价指标对疗效进行观察评定。结果自体PBSC移植后1个月患者疼痛、冷感、麻木症状明显改善,改善率分别为96.7%(29/30)、100%(30/30)、95.8%(23/24);间歇性跛行明显缓解,总有效率为76.9%(10/13)。3个月后踩肱指数(ABI)升高,由术前的0.60±0.11增加到术后的0.71±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82,P〈0.01)。93.3%(28/30)的患者皮氧分压不同程度地升高;同时患者的足部感染得到控制,溃疡或足趾坏疽好转或愈合。移植后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并发症和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自体PBSC移植治疗糖尿病性下肢缺血是一种相对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糖尿病性下肢缺血 踝肱指数 皮氧分压
原文传递
系统性炎症指标评估儿童淋巴瘤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术后生存的价值
3
作者 潘晓丽 马薇娜 刘玉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3年第1期85-91,共7页
目的探讨系统性炎症指标在评估儿童淋巴瘤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PBSCT)术后生存情况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6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APBSCT术治疗的56例儿童淋巴瘤患儿的临床资料,通过中性粒细胞与淋巴... 目的探讨系统性炎症指标在评估儿童淋巴瘤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PBSCT)术后生存情况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6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APBSCT术治疗的56例儿童淋巴瘤患儿的临床资料,通过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预测儿童淋巴瘤患儿APBSCT术后生存情况的ROC曲线,获得NLR的最佳诊断截点,并以NLR最佳诊断截点将患儿分为NLR≥2.25组(38例)与NLR<2.25组(18例),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方法,比较两组患儿术后疾病无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结果56例儿童淋巴瘤患儿APBSCT术后1年、3年、5年的疾病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91.07%、71.43%、67.85%,术后1年、3年、5年的总生存率分别为94.64%、83.93%、71.43%。多因素Cox分析显示,临床分期、淋巴瘤国际预后评分(IPI)、移植前状态、NLR均为淋巴瘤患儿APBSCT术后疾病进展和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临床分期Ⅲ~Ⅳ期淋巴瘤患儿术后5年内疾病进展的风险是临床分期Ⅰ~Ⅱ期的2.124倍(95%CI:1.691~2.688,P=0.021),临床分期Ⅲ~Ⅳ期患儿术后5年内死亡的风险是临床分期Ⅰ~Ⅱ期的1.754倍(95%CI:1.333~2.234,P=0.025);IPI评分>2分淋巴瘤患儿术后5年内疾病进展的风险是IPI评分≤2分的2.322倍(95%CI:1.783~3.234,P=0.017),IPI评分>2分患儿术后5年内死亡的风险是IPI评分≤2分的1.654倍(95%CI:1.122~2.426,P=0.023);移植前病情部分缓解淋巴瘤患儿术后5年内疾病进展的风险是移植前病情完全缓解的2.423倍(95%CI:1.822~3.183,P=0.009),移植前病情部分缓解患儿术后5年内死亡的风险是移植前病情完全缓解的2.063倍(95%CI:1.765~2.885,P=0.010);移植前NLR每增加1个单位,淋巴瘤患儿术后5年内疾病进展的风险增加0.785倍(95%CI:1.244~2.256,P=0.041),移植前NLR每增加1个单位,患儿术后5年内死亡的风险增加0.571倍(95%CI:1.144~2.083,P=0.046)。以NLR值为2.25作为最佳诊断截点预测儿童淋巴瘤患儿APBS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炎症指标 儿童 淋巴瘤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最佳诊断截点
下载PDF
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对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疗效及生活质量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项静静 邓姝 +3 位作者 庄海峰 陈均法 康曦 沈建平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59-361,共3页
自CHOP方案成为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的标准方案后,预后不良侵袭性NHL患者中44%可经过CHOP方案化疗获完全缓解,但5年总生存率仅为26%[1-2]。造成复发率仍居高不下的原因可能与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降低有关[3]。自体外周造... 自CHOP方案成为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的标准方案后,预后不良侵袭性NHL患者中44%可经过CHOP方案化疗获完全缓解,但5年总生存率仅为26%[1-2]。造成复发率仍居高不下的原因可能与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降低有关[3]。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联合大剂量放化疗(HDC)治疗侵袭性NHL,可提高缓解率及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附1例报告 被引量:1
5
作者 肖毅 张义成 +5 位作者 张东华 黄亮 李登举 周剑峰 孙汉英 刘文励 《新医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500-502,共3页
目的:探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utologous 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PBSCT)联合抗CD20单克隆抗体利妥昔单抗治疗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AIHA)的疗效。方法:对1例激素依赖的AIHA患者进... 目的:探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utologous 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PBSCT)联合抗CD20单克隆抗体利妥昔单抗治疗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AIHA)的疗效。方法:对1例激素依赖的AIHA患者进行APBSCT同时联合使用利妥昔单抗。采用环磷酰胺4g/m2联合非格司亭5μg/(kg·d)动员患者的外周血干细胞,然后予环磷酰胺50mg/(kg·d)共4日,预处理后回输保存的外周血干细胞,共回输单个核细胞2·12×108/kg,CD34+细胞1·48×106/kg,回输后分别于第1日及第8日予利妥昔单抗375mg/m2行体内净化。结果:移植后患者造血恢复顺利,于第8日中性粒细胞绝对数超过0·5×109/L,第9日血小板超过20×109/L。患者在移植过程中血红蛋白最低降至82g/L,于第16日升至90g/L,网织红细胞降至正常,胆红素恢复正常。随访13个月,造血功能恢复良好,血红蛋白为127g/L,网织红细胞正常,胆红素正常,抗人球蛋白试验转阴,仍在继续随访中。结论:APBSCT联合利妥昔单抗是治疗激素依赖的AIHA的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利妥昔单抗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下载PDF
两次输注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肿瘤4例报告
6
作者 娄世锋 陈林 +3 位作者 陈姝 周慷 罗云 邓建川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2期302-304,共3页
目的:观察两次干细胞输注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PBSCT)中对中性粒细胞及血小板减少的影响,观察其对患者并发感染和出血的影响。方法:对4例血液肿瘤患者经化疗+G -CSF动员并采集外周血干细胞,预处理后分别于0、+ 3天回输外周血干细胞... 目的:观察两次干细胞输注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PBSCT)中对中性粒细胞及血小板减少的影响,观察其对患者并发感染和出血的影响。方法:对4例血液肿瘤患者经化疗+G -CSF动员并采集外周血干细胞,预处理后分别于0、+ 3天回输外周血干细胞采集物,观察外周血ANC、BPC及移植相关并发症和血液制品支持治疗情况。结果:用Cy +AraC +G -CSF动员可获足够CD34+细胞,患者ANC低于0 .5×10 9/L为5~12天,BPC持续低于2 0×10 9/L仅为3~4天,仅1例因输血小板发热,仅1例因口腔出血点输血小板1单位,移植费用降低。结论:两次干细胞输注在自体干细胞移植中可缩短粒细胞及血小板减少时间,并减少感染和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淋巴瘤 多发性骨髓瘤
下载PDF
POEMS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20
7
作者 周道斌 李剑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831-835,共5页
POEMS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浆细胞疾病,近年来在POEMS的诊断和治疗方面都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将重点阐述POEMS综合征的诊断标准以及早期诊断的要点。在治疗方面,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由于其较好的疗效已经成为年轻POEMS综合征患者的一线治... POEMS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浆细胞疾病,近年来在POEMS的诊断和治疗方面都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将重点阐述POEMS综合征的诊断标准以及早期诊断的要点。在治疗方面,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由于其较好的疗效已经成为年轻POEMS综合征患者的一线治疗。马法兰联合地塞米松也有着较高的缓解率和很好的安全性,可以作为老年或其他不适合移植患者的治疗选择。新药例如来那度胺等给POEMS综合征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EMS综合征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马法兰 来那度胺
下载PDF
托烷司琼预防自体干细胞移植患者因高剂量化放疗所致恶心呕吐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7
8
作者 何小慧 石远凯 +5 位作者 杨建良 张长弓 刘鹏 周爱萍 周生余 艾斌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56-460,共5页
背景与目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因接受高剂量化放疗预处理而容易发生恶心呕吐,单用5-HT3受体拮抗剂治疗效果欠佳,而5-HT3受体拮抗剂使用的剂量、频率以及是否需联合其他止吐剂,尚无明确定论。本研究旨在对比观察托烷司琼(欧必亭)联合地... 背景与目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因接受高剂量化放疗预处理而容易发生恶心呕吐,单用5-HT3受体拮抗剂治疗效果欠佳,而5-HT3受体拮抗剂使用的剂量、频率以及是否需联合其他止吐剂,尚无明确定论。本研究旨在对比观察托烷司琼(欧必亭)联合地塞米松、苯海拉明与单药托烷司琼对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utologousperipheralbloodstemceltransplantation,APBSCT)患者接受高剂量化放疗所致恶心呕吐的作用和不良反应。方法:1998年12月~2002年9月,68例接受APBSCT的患者非随机分为A、B两组,分别用托烷司琼联合地塞米松、苯海拉明(A组)和单药托烷司琼(B组)治疗,对高剂量化放疗所致恶心呕吐进行治疗。治疗方案:A组40例,采用托烷司琼5mg静注,每日2次;地塞米松5~10mg静注,每日1次;苯海拉明20mg肌注,每日1次。B组28例,采用托烷司琼5mg静注,每日2次。结果:A、B两组急性恶心的完全缓解率(CR率)分别为55.0%和46.4%,总有效率分别为97.5%和85.7%,两组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急性呕吐的CR率分别为77.5%和78.6%,总有效率分别为90.0%和92.9%,两组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延迟性恶心、呕吐(第2~6天)的CR率和有效率较B组明显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腹部不适、便秘、头痛和头重感,不良反应均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烷司琼 预防措施 自体干细胞移植 高剂量 化疗 放疗 恶心呕吐 不良反应
下载PDF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侯军 章卫平 +5 位作者 邱慧颖 郑晓丽 王利平 倪雄 宋献民 王健民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102-105,共4页
目的:探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PBSCT)治疗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0年7月~2008年4月,行APBSCT的T细胞淋巴瘤患者共17例,包括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10例,鼻型NK/T淋巴瘤4例,外周细胞T淋巴瘤2例,间变大细胞淋巴瘤1例。按... 目的:探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PBSCT)治疗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0年7月~2008年4月,行APBSCT的T细胞淋巴瘤患者共17例,包括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10例,鼻型NK/T淋巴瘤4例,外周细胞T淋巴瘤2例,间变大细胞淋巴瘤1例。按照AnnArbor标准和IPI分期评分。8例患者的采集物采用CD34+细胞纯化。所有患者均采用CTX+VP-16+TBI预处理方案。结果:(1)所有患者移植后造血功能均顺利重建,中性粒细胞恢复至0.5×109/L为移植后(12.18±2.63)天,血小板恢复至20×109/L为移植后(14.50±4.02)天。(2)中位随访7个月(1~94个月),2年预期的无疾病生存率为62.89%,总生存率为71.87%。(3)随访2年以上未复发的6例患者,均无病存活,中位随访54个月(24~94个月)。(4)死亡均发生在移植后半年内,移植前未缓解的2例患者移植后均死亡,移植前处于复发状态的患者移植后3个月时再次出现复发,带病生存。(5)至随访截止时间,获完全缓解患者行或未行CD34+细胞分选移植的疗效无明显差别。结论:APBSCT对移植前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的T细胞淋巴瘤患者疗效较好,造血重建顺利,且安全性好,但复发和原发难治的患者疗效相对差,应考虑选择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T细胞淋巴瘤 疗效
下载PDF
多孔钽棒植入联合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10
10
作者 宋建治 肖少雄 徐礼森 《中国综合临床》 2013年第7期757-759,共3页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多孔钽棒植入与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的效果。方法2009年7月至2011年3月联合应用多孔钽棒植入与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36例(36髋)早期ANFH患者,左侧19例,右侧17例。按照国际骨循环...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多孔钽棒植入与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的效果。方法2009年7月至2011年3月联合应用多孔钽棒植入与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36例(36髋)早期ANFH患者,左侧19例,右侧17例。按照国际骨循环研究会(ARCO)分类标准的ANFH病变I、Ⅱ期患者36例(36髋)。临床评价术前与术后疼痛评分、Harris髓关节评分及患者MRI低信号区所占股骨头体积的百分比。结果全部获得随访,随访12—15个月,Harris髓关节评分术后为(91.70±6.90)分,与术前(68.32±7.10)分比较,Harris髓关节术后评分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64,P〈0.01),患者疼痛症状显著改善[术前疼痛评分为(15.55±6.60)分,术后为(29.78±5.67)分;t=3.423,P〈0.05],髋关节屈伸和内外旋转功能明显恢复。MRI示术后股骨头坏死区域比术前明显缩小,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8.20±8.30)%与(21.43±5.10)%;t=6.527,P〈0.05]。结论联合应用多孔钽棒植入与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ANFH,可显著减轻关节疼痛,明显恢复关节功能,可有效防止股骨头塌陷,延缓病情发展,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多孔钽棒植入
原文传递
急性白血病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刘瑜 曾艳 +1 位作者 彭翠翠 王劲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2期201-205,共5页
目的探讨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PBSCT)治疗急性白血病(AL)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2006年3月至2015年12月首次行auto-PBSCT治疗的急性白血病患者19例,其中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12... 目的探讨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PBSCT)治疗急性白血病(AL)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2006年3月至2015年12月首次行auto-PBSCT治疗的急性白血病患者19例,其中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12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7例;男10例,女9例,平均年龄39.4(16~64)岁。均在诱导缓解和巩固强化后,采集自体外周血干细胞并行auto-PBSCT,术后定期随访及维持治疗。结果 19例患者均获得造血功能重建,无一例发生移植相关死亡;12例AML患者平均随访时间38.3(9~93)个月,6例(50.0%)仍存活,6例(50.0%)持续完全缓解(CR),3年总生存(OS)率50%(6/12);7例ALL患者平均随访时间28.7(3~106)个月,4例(57.1%)存活,3例(42.9%)持续CR,3年OS率71.4%;所有患者的死亡均因白血病本病复发所致。结论 auto-PBSCT可提高AL患者的总生存(OS)率和无白血病生存(DFS)率,是无条件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的AL患者可供选择的一个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维持治疗 疗效
下载PDF
VEGF在POEMS综合征发病中的作用及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2
作者 黄骁 袁振刚 《医学综述》 2011年第3期420-422,共3页
POEMS综合征又称Crow-Fukase综合征,其病因尚未完全阐明。POEMS综合征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升高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呈正相关。高水平血清VEGF可能因促血管生成、改变微血管密度、改变血管通透性等功能在POEMS综合征一系... POEMS综合征又称Crow-Fukase综合征,其病因尚未完全阐明。POEMS综合征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升高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呈正相关。高水平血清VEGF可能因促血管生成、改变微血管密度、改变血管通透性等功能在POEMS综合征一系列症状产生中起重要作用。目前针对POEMS综合征的治疗主要有大剂量化疗联合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沙利度胺和贝伐单抗等。针对VEGF在POEMS发病中的作用及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EMS综合征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大剂量化疗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沙利度胺 贝伐单抗
下载PDF
应用改良BU/CY方案预处理联合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青年中、低危急性髓系白血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建华 张傲利 +8 位作者 董春霞 秦小琪 张睿娟 葛晓燕 康建民 侯彦飞 张耀方 郭建利 杨林花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60-364,共5页
目的:观察青年中、低危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在第1次完全缓解期(CR1)接受白消安(BU)/环磷酰胺(CY)改良方案预处理后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PBHSCT)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探讨改良BU/CY预处理联合auto-PBSCT... 目的:观察青年中、低危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在第1次完全缓解期(CR1)接受白消安(BU)/环磷酰胺(CY)改良方案预处理后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PBHSCT)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探讨改良BU/CY预处理联合auto-PBSCT的疗效。本院2013年5月至2016年12月期间10例青年中、低危AML患者,无异基因干细胞移植条件、CR1期接受以改良的BU/CY方案预处理联合auto-PBSCT,移植后3个月开始白介素-2(IL-2)或IL-2+二盐酸组胺维持治疗18个月。观察预处理方案的毒副作用、造血恢复时间、移植后100 d及1年内死亡率、复发率、2年及3年无白血病生存率(LFS)、3年及4年总生存率(OS)。结果:常见的非血液学毒性反应为胃肠道反应(轻度7例、中度3例、重度1例)、轻度肝损害(4例)、出血性膀胱炎0例、轻中度感染10例(血流感染5例,肠道感染2例,肛周感染3例,口腔感染2例)。患者均达到清髓效果,中性粒细胞(ANC)<0.5×10~9/L中位时间为1.5(0-3 d)d,血小板(Plt)<20×10~9/L中位时间为3(2-5)d。移植后中性粒细胞植入中位时间为13(10-19)d,血小板植入中位时间为32(10-72)d。移植后100 d及1年内死亡率为0。1例移植后半年复发,1例移植后14个月复发。移植后中位随访时间48.1个月,至随访日中位生存时间54.7个月。2年LFS为100%(10例),3年LFS为80%(8例);3年OS为80%(8例),4年OS为70%(7例)。结论:改良的BU/CY+auto-PBSCT治疗模式可达到清髓目的,对青年中、低危AML疗效明确,移植相关死亡率低,LFS及OS时间较长,可作为无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条件患者的另一个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白消安 环磷酰胺 自体干细胞移植
下载PDF
硼替佐米为基础化疗方案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POEMS综合征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凌浩 王智 +2 位作者 唐晓文 陈峰 严灵芝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985-987,共3页
POEMS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由浆细胞恶性增殖引发的副癌类疾病,因其5个临床特征(多发性神经病变,polyneuropathy;器官肿大,organomegaly;内分泌病,endocrinopathy;单克隆蛋白,Mband;皮肤改变,skin changes)的英文首字母而得名。
关键词 POEMS综合征 硼替佐米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原文传递
芦可替尼联合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难治性成人斯蒂尔病一例
15
作者 王倩 秦玲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4年第4期90-92,共3页
本文报道了1例病史长达10年的难治性成人斯蒂尔病患者,疾病复发就诊,常规治疗无效,病情危重。给予芦可替尼联合激素口服控制炎症因子风暴,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重建免疫,并在移植后口服小剂量芦可替尼维持治疗,实现近34个月的缓解。因... 本文报道了1例病史长达10年的难治性成人斯蒂尔病患者,疾病复发就诊,常规治疗无效,病情危重。给予芦可替尼联合激素口服控制炎症因子风暴,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重建免疫,并在移植后口服小剂量芦可替尼维持治疗,实现近34个月的缓解。因此,通过对该患者的诊疗过程,结合相关文献,论证了造血干细胞移植序贯芦可替尼治疗难治性成人斯蒂尔病的可行性,为难治性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斯蒂尔病 芦可替尼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原文传递
髓芯减压及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成人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6
作者 乔巨峰 高飞 +3 位作者 汤奇 高峰 李铭章 杨海宝 《中国骨与关节外科》 2010年第6期458-461,共4页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髓芯减压、人工可诱导骨基质及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方法 2006年1月至2008年7月联合应用髓芯减压、人工可诱导骨基质及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12例(16髋)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男9例,女3例...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髓芯减压、人工可诱导骨基质及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方法 2006年1月至2008年7月联合应用髓芯减压、人工可诱导骨基质及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12例(16髋)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男9例,女3例;年龄32~55岁,平均45岁。左侧10例,右侧6例,其中双侧4例。Ficat分期:Ⅰ期5髋,Ⅱ期8髋,Ⅲ期3髋。术前疼痛评分平均为(17.44±5.60)分,Harris髋关节评分平均为(64.2±6.8)分,患者MRI低信号区所占股骨头体积的百分比术前为(39.50±7.33)%。术后及随访期间进行疼痛评分和Harris髋关节评分,对X线片、CT及MR检查结果进行评估。结果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16个月,Harris髋关节术后评分明显升高至平均(90.2±4.6)分。患者疼痛症状显著改善,髋关节屈伸和内外旋转功能明显恢复,MR示术后股骨头坏死区域比术前明显缩小,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满意度评价:优6髋,良8髋,可1髋,差1髋,优良率为87%。结论联合应用髋关节髓芯减压、人工可诱导骨基质及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可显著减轻关节疼痛,明显恢复关节功能,延缓病情发展,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髓芯减压
下载PDF
膳食营养指导及适量肠内营养补充对Ⅳ期神经母细胞瘤患儿营养不良改善效果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赵文利 闫洁 +1 位作者 杨秀花 潘长鹭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6年第8期85-88,共4页
目的:研究营养干预是否对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IV期神经母细胞瘤(NB)的患儿有益。方法:2014年5月—2015年12月因NB拟行移植的患儿40例入组,随机分为营养干预组和常规治疗组,观察移植结束时患儿营养状况、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移植结束... 目的:研究营养干预是否对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IV期神经母细胞瘤(NB)的患儿有益。方法:2014年5月—2015年12月因NB拟行移植的患儿40例入组,随机分为营养干预组和常规治疗组,观察移植结束时患儿营养状况、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移植结束时干预组体重减轻差值低于常规组(P<0.05);营养不良发生比例:干预组轻度7例、中度1例;常规组轻度9例、中度2例;干预组前白蛋白和白蛋白优于常规组(P<0.05),第3w饮食摄入量高于常规组,肠外营养支持时间、腹泻和肝功损伤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均<0.05)。结论:对于IV期NB患儿,膳食营养指导及适量肠内营养补充有利于改善患儿的营养状况,提高患儿的治疗耐受性,有益于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营养状况 Ⅳ期神经母细胞瘤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下载PDF
普乐沙福联合G-CSF在系统性轻链型淀粉样变性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中的应用
18
作者 董艳 艾燕 杨洪霞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9-71,共3页
目的分析普乐沙福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系统性轻链型淀粉样变性(AL型淀粉样变性)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SCT)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22年11月至2023年10月在某医院国家肾脏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使用普乐沙福联合G-... 目的分析普乐沙福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系统性轻链型淀粉样变性(AL型淀粉样变性)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SCT)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22年11月至2023年10月在某医院国家肾脏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使用普乐沙福联合G-CSF动员方案进行ASCT的32例AL型淀粉样变性患者,分析其基线临床资料、干细胞采集、造血重建、动员相关不良反应情况。结果32例AL型淀粉样变性患者使用普乐沙福联合G-CSF动员3~5 d后,采集前CD34+细胞计数及采集物CD34+细胞数分别为106.00(80.25,180.25)个/μL和(6.73±3.62)×10^(6)/kg;32例患者中有31例第1天采集合格,21例患者第1天采集优良,32例患者均采集成功,单次采集合格率96.88%,单次采集优良率65.63%,采集成功率100%;粒系植入中位时间9(9,10)d,血小板植入中位时间10(9,11)d,粒缺中位时长5(4,5)d,3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造血重建;动员相关不良反应情况为腹痛腹泻17例(53.13%)、骨骼肌肉酸痛10例(31.25%)、恶心呕吐5例(15.63%)、面部发麻2例(6.25%)、胸闷1例(3.13%),均为1、2级,对症处理后快速缓解,轻微可控。结论普乐沙福联合G-CSF动员方案应用于AL型淀粉样变性行ASCT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轻链型淀粉样变性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普乐沙福
下载PDF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和自体骨髓移植治疗急性白血病疗效的比较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翼鷟 张伯龙 +12 位作者 姚善谦 刘海川 楼方定 高春记 韩晓萍 吴晓雄 赵瑜 王全顺 靖域 张苗 靳海杰 史子江 达万明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期81-85,共5页
为了比较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APBSCT)与自体骨髓移植治疗CR1 期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疗效 ,用APB SCT治疗 4 1例 ,用非净化自体骨髓移植 (ABMT)治疗 17例 ,用净化自体骨髓移植 (PABMT)治疗 30例。结果表明 :APBSCT组造血重建显著快于其... 为了比较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APBSCT)与自体骨髓移植治疗CR1 期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疗效 ,用APB SCT治疗 4 1例 ,用非净化自体骨髓移植 (ABMT)治疗 17例 ,用净化自体骨髓移植 (PABMT)治疗 30例。结果表明 :APBSCT组造血重建显著快于其他两组 ;3组全部病例的 3年无病存活率 (DFS) ,复发率 (RR)和移植相关死亡率(TRM)分别为 5 1.7% ,4 1.7%和 6 .8%。对DFS和RR产生显著影响的是白血病类型 (ALL或AML) ,确诊至CR1 的时间和CR1 至移植时间 3个因素 ;APBSCT组的 3年DFS ,RR和TRM分别为 4 8.4 % ,4 3.9%和 4 .9% ,ABMT组的DFS ,RR ,TRM分别为 4 7.1% ,4 5 .6 %和 11.8% ,PABMT组的DFS ,RR和TRM分别为 6 6 .5 % ,2 9 6 %和 6 .7% ,3组的疗效无显著差异。结论 :APBSCT治疗CR1 期急性白血病的疗效与ABMT和PABMT相当 ,但前者具有造血重建快、采集方便等优势 ,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自体骨髓移植 急性白血病 治疗
下载PDF
大剂量化疗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吴梦 王小沛 +12 位作者 刘卫平 张晨 应志涛 平凌燕 郑文 林宁晶 涂梅峰 谢彦 邓丽娟 黄慧颖 孙英丽 宋玉琴 朱军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028-1034,共7页
目的 :探讨大剂量化疗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high-dose therapy/autologous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HDT/AHSCT)在外周T细胞淋巴瘤(peripheral T-cell lymphoma,PTCL)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50例接受HDT/AHSCT... 目的 :探讨大剂量化疗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high-dose therapy/autologous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HDT/AHSCT)在外周T细胞淋巴瘤(peripheral T-cell lymphoma,PTCL)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50例接受HDT/AHSCT治疗的PTCL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随访。结果 :50例患者均未发生HDT/AHSCT相关死亡。中位随访时间为13个月(1~136个月),2年无进展生存率为59.0%,2年总生存率为65.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移植前达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患者的2年无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均明显优于非CR患者(2年无进展生存率:72.8%vs 41.9%,P=0.003;2年总生存率:88.2%vs41.9%,P=0.002),一线治疗敏感患者接受HDT/AHSCT的预后优于二线治疗敏感患者(2年无进展生存率:76.8%vs 30.8%,P=0.001;2年总生存率:81.1%vs 46.2%,P=0.015)。此外,移植前的红细胞沉降率是2年无进展生存率和2年总生存率的影响因素(P=0.004,P=0.018),移植前血清乳酸脱氢酶水平是2年无进展生存率的影响因素(P=0.044)。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仅移植前达CR是2年总生存率的独立影响因素[相对风险=4.879(95%可信区间:1.583~15.034),P=0.006];未发现与2年无进展生存率相关的独立影响因素。亚组分析显示,一线治疗达CR的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及晚期自然杀伤细胞/T细胞淋巴瘤患者接受HDT/AHSCT可有生存获益。结论 :HDT/AHSCT作为PTCL患者一线巩固治疗或挽救治疗的安全性较高,并且可以部分改善PTCL患者的预后。今后有待开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以验证HDT/AHSCT在不同病理亚型及移植前状态下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T细胞淋巴瘤 大剂量化疗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临床结果 回顾性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