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舞蹈与音乐的艺术关系 被引量:11
1
作者 侯丽娟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6期12-14,18,共4页
在艺术领域,各门类之间的关系是相互联系和相互融通的,舞蹈和音乐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尤其就舞蹈来说,它完全离不开音乐,因此,就有"音乐是舞蹈的灵魂,舞蹈是音乐的回声"的说法。
关键词 舞蹈 音乐 艺术关系 听觉艺术 视觉艺术 节奏 节拍 抒情性 艺术形象塑造
下载PDF
艺术场域中文化资本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黄剑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4-78,共5页
艺术场域中的文化资本的价值形成既有独立性也有依附性,除了文化资本自身的属性决定着其价值之外,它的价值还受到自身以外的因素的影响,即价值的形成过程也是一个可操作的过程。艺术场域中的文化资本最终的意义就是能够为占有者带来各... 艺术场域中的文化资本的价值形成既有独立性也有依附性,除了文化资本自身的属性决定着其价值之外,它的价值还受到自身以外的因素的影响,即价值的形成过程也是一个可操作的过程。艺术场域中的文化资本最终的意义就是能够为占有者带来各种形式的利益,主要表现为它向经济资本、符号资本、社会资本的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场域 文化资本 价值分析 经济资本 艺术创作
下载PDF
论王国维的“境界”说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海燕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69-72,共4页
"境界"说是王国维艺术理论和美学思想的核心,与传统的"意境"理论相比,王国维更重视诗歌客观、真实、自然方面的特征。王国维还提出了关于"境界"说的几对范畴,从微观角度展示了"境界"说深刻而... "境界"说是王国维艺术理论和美学思想的核心,与传统的"意境"理论相比,王国维更重视诗歌客观、真实、自然方面的特征。王国维还提出了关于"境界"说的几对范畴,从微观角度展示了"境界"说深刻而丰富的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国维 “境界”说 诗歌 有我之境 无我之境 文艺美学
下载PDF
艺术活化乡村的困境与省思:以广东省青田坊为例 被引量:5
4
作者 刘姝曼 《公共艺术》 2018年第2期20-27,共8页
随着现代文明浪潮般的席卷,乡村田园牧歌般的宁静被粗暴地践踏。近年来,肩负使命感和责任感的艺术家尝试以一种温和、渐进的姿态参与到乡村活化之中,力图通过重建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神的关联,修复乡村的礼俗秩序和伦理精神,探索乡... 随着现代文明浪潮般的席卷,乡村田园牧歌般的宁静被粗暴地践踏。近年来,肩负使命感和责任感的艺术家尝试以一种温和、渐进的姿态参与到乡村活化之中,力图通过重建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神的关联,修复乡村的礼俗秩序和伦理精神,探索乡村的复兴之路,用艺术昭示改变世界的一种新的可能。"青田范式"可谓是当代中国艺术参与乡村的缩影,笔者有幸参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杏坛镇龙潭乡青田坊的乡村修复项目,并担任村落文化空间调查组负责人,在多主体在地实践中继续探讨艺术乡建之问题。本文以笔者的青田坊现有田野调查材料为基础,试图从人类学与公共艺术的跨学科视角探讨三大问题——主体缺位:乡民在场还是被迫忽视?目标落差:文明复兴还是文化观光?发展张力:各谋其利还是合作共赢?进而对艺术如何参与并活化乡村进行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参与 乡村活化 “青田范式” 田野调查 多主体
原文传递
从《月亮与六便士》看艺术家的生产 被引量:4
5
作者 胡永华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9-46,共8页
思特里克兰德是毛姆在《月亮与六便士》中创作的一位性情古怪的天才艺术家,因为他与原型高更的差异,以及才情与道德的对立,不少批评家质疑这一人物的可信性。对于毛姆如何以及为什么建构这一艺术家形象,批评家从叙事和心理角度讨论较多... 思特里克兰德是毛姆在《月亮与六便士》中创作的一位性情古怪的天才艺术家,因为他与原型高更的差异,以及才情与道德的对立,不少批评家质疑这一人物的可信性。对于毛姆如何以及为什么建构这一艺术家形象,批评家从叙事和心理角度讨论较多,将思特里克兰德置于艺术家形象传统,我们发现毛姆的创作是对源自浪漫主义的艺术家神话的强化。思特里克兰德体现了"为艺术而艺术"的专业精神与浪漫主义的反叛社会气质,月亮与六便士的对立源自文学和艺术场自主化的要求,公众对个性的需求促使艺术家成为个性的生产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月亮与六便士》艺术家 为艺术而艺术 艺术场
原文传递
镌形以褒美——中国古代纪念碑性雕塑的艺术表达及文化场域 被引量:4
6
作者 唐宇 宋凯 《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10-115,共6页
中国古代的纪念碑性雕塑是以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来实现颂扬人物和保存历史的政治功用。本文通过马踏匈奴、武梁祠、昭陵六骏等经典案例,分析中国古代纪念碑性雕塑在艺术语言上的若干特点,包括兼具写实性与写意性的造型特征,在构图上通... 中国古代的纪念碑性雕塑是以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来实现颂扬人物和保存历史的政治功用。本文通过马踏匈奴、武梁祠、昭陵六骏等经典案例,分析中国古代纪念碑性雕塑在艺术语言上的若干特点,包括兼具写实性与写意性的造型特征,在构图上通过局部细节或连续情节展现叙事性场面,通过间接手法或直接手法表达主题。本文认为作为建筑的祠堂和牌坊,有着不少可以堪称中国古代纪念碑的典范之作,其上往往附着与主题相关的雕塑作品,其艺术特点和文化内涵值得挖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雕塑 纪念碑性 艺术表达 文化场域
原文传递
19世纪法国独立展览的兴起与艺术领域的结构转型 被引量:3
7
作者 葛佳平 《艺术探索》 2016年第5期16-22,共7页
独立展览的蓬勃发展是19世纪法国艺术制度变革中的重要现象。艺术社会结构的多层分化以及意识形态领域对自由展览权利的伸张为独立展览的发展提供了可能。18世纪法国的独立展览主要是学院艺术家与非学院艺术家之间阶级分层的结果,体现... 独立展览的蓬勃发展是19世纪法国艺术制度变革中的重要现象。艺术社会结构的多层分化以及意识形态领域对自由展览权利的伸张为独立展览的发展提供了可能。18世纪法国的独立展览主要是学院艺术家与非学院艺术家之间阶级分层的结果,体现了18世纪法国艺术社会的二元结构。19世纪的独立展览类型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进一步促进了多元化艺术风格的发展,并在与画廊等新型艺术经济体系的结合下为艺术的现代化铺平了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立展览 法国 19世纪 艺术领域 结构转型
下载PDF
“原始艺术命题”的艺术人类学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王永健 《艺术探索》 2017年第4期64-71,共8页
在中国艺术人类学的初创时期,学界普遍执着于"原始艺术命题"的研究,产生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主要是国外的"进化论"和国内的"美学热"思潮的双重影响。这段时期学术研究的共同特点是... 在中国艺术人类学的初创时期,学界普遍执着于"原始艺术命题"的研究,产生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主要是国外的"进化论"和国内的"美学热"思潮的双重影响。这段时期学术研究的共同特点是从"文本到文本",其资料来源为人类学、民族学的民族志、考古学资料等,亲历田野的调查研究还较为鲜见。但是他们引介了大量西方人类学艺术考古资料,为后来的艺术人类学研究在资料上提供了很好的学术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始艺术 艺术人类学 田野研究 进化论 美学热
下载PDF
艺术介入视角下的“乡村可阅读”:以“摩登田野——2022新海派乡村美育展”为例 被引量:2
9
作者 程雪松 崔仕锦 《公共艺术》 2022年第1期72-83,共12页
乡村场域是映射人类社会文化价值的载体和容器,既是具象的物理场域,也是乡民情怀的“发生器”。本文结合“摩登田野”2022新海派乡村美育展及论坛等系列活动,探究艺术介入视角下的“乡村可阅读”,并从“归田”“归家”“归艺”和“归心... 乡村场域是映射人类社会文化价值的载体和容器,既是具象的物理场域,也是乡民情怀的“发生器”。本文结合“摩登田野”2022新海派乡村美育展及论坛等系列活动,探究艺术介入视角下的“乡村可阅读”,并从“归田”“归家”“归艺”和“归心”四个分主题切入,擎新海派大旗介入乡村营造、修复乡愁记忆、协同美育矩阵、促进产业孵化,重塑村民共建的核心主体,通过艺术介入农旅生产、环境营造、文化传承和乡村治理四个面向,回应新海派乡村美育及振兴的重构与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可阅读 艺术介入 新海派乡村 摩登田野 乡村美育
原文传递
工作室——从生产空间到空间生产 被引量:2
10
作者 丁奋起 《当代美术家》 2020年第3期32-35,共4页
《工作室》是以成都艺术家及其工作室为研究背景,尤其是以生活在蓝顶艺术区的艺术家工作室为重点研究对象的写作计划。研究目的在于探讨工作室作为艺术家生产、生活的空间载体,以及众多工作室所形成的空间集群和生态场域,与这一特殊人... 《工作室》是以成都艺术家及其工作室为研究背景,尤其是以生活在蓝顶艺术区的艺术家工作室为重点研究对象的写作计划。研究目的在于探讨工作室作为艺术家生产、生活的空间载体,以及众多工作室所形成的空间集群和生态场域,与这一特殊人群所从事的艺术生产之间的相互作用,并试图追溯产生这种作用的深层原因。本文试图呈现关于"工作室"写作计划的出发点、写作方法、写作目的诸要素的整体思维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家工作室 艺术生产 生态场域
下载PDF
永宣艺术场域与台阁文学书写 被引量:1
11
作者 袁宪泼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3-101,共9页
明前期永宣时期兴起的台阁体,不仅是诗文概念,还属于书画概念,因而反映出时代整体的审美旨趣。由于院体画和台阁体书法的提倡,台阁文人通过会通诗文、书法和绘画的文艺制作,构建出以书画为载体的山林空间,以区别于庙堂之上的政治空间,... 明前期永宣时期兴起的台阁体,不仅是诗文概念,还属于书画概念,因而反映出时代整体的审美旨趣。由于院体画和台阁体书法的提倡,台阁文人通过会通诗文、书法和绘画的文艺制作,构建出以书画为载体的山林空间,以区别于庙堂之上的政治空间,他们在休沐闲暇之时畅神适意,恣意享受山林闲适之趣。馆阁文人的书画题咏借用图画比德模式,鸣盛颂美,求得性情之正,实现山林与台阁、个体与家国的和谐统一,改变了宋元以来形成的山林文学书写模式,从而建立了属于有明新王朝的盛世文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场域 山林文学 比德 性情之正
下载PDF
民国初期“人体模特儿事件”的社会学分析
12
作者 黄剑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6期127-132,共6页
清末民初的画家较之传统的画家不仅在社会地位上有了本质上的提升,他们的艺术活动也有了更大的自主性。他们有了自己的活动空间,形成了艺术场域独特的艺术法则。民国初期"人体模特儿事件"折射出当时美术场域的相对独立性,画... 清末民初的画家较之传统的画家不仅在社会地位上有了本质上的提升,他们的艺术活动也有了更大的自主性。他们有了自己的活动空间,形成了艺术场域独特的艺术法则。民国初期"人体模特儿事件"折射出当时美术场域的相对独立性,画家们对艺术法则的维护彰显了他们文化生产的自主性,并且反映了当时中国知识分子社会地位角色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模特儿事件 美术场域 艺术法则 自主性
下载PDF
践行和超越——评王永健新著《新时期以来中国艺术人类学的知识谱系研究》
13
作者 王天歌 《集宁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28-30,34,共4页
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三十余年时间里,中国艺术人类学从蹒跚起步到迅速发展,离不开各位前辈学者、研究人员的不懈探索和努力,一系列的著述不断滋养着艺术人类学在中国萌芽并起步。《新时期以来中国艺术人类学的知识谱系研究》是一部关... 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三十余年时间里,中国艺术人类学从蹒跚起步到迅速发展,离不开各位前辈学者、研究人员的不懈探索和努力,一系列的著述不断滋养着艺术人类学在中国萌芽并起步。《新时期以来中国艺术人类学的知识谱系研究》是一部关于中国艺术人类学学术史的专著,梳理了中国艺术人类学从发轫至今的发展历程,通过总结大量优秀论著为我们理清了学术演进的脉络,清晰地展现了一幅中国艺术人类学发展的“知识谱系”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人类学 艺术理论 文本 田野 知识谱系
下载PDF
阉人歌手和戏曲男旦的场域操控与影响
14
作者 王群英 曹广涛 《韶关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96-100,共5页
在布尔迪厄社会学场域和艺术场域理论范畴之内,戏曲男旦和欧洲歌剧阉人歌手均兼具伦理、性别、民族精神等社会学意义和美学、舞台、声乐等艺术学意义。对于两种特殊艺术现象的价值及其正当性,历来颇多争议。尽管在艺术场域主流声音是认... 在布尔迪厄社会学场域和艺术场域理论范畴之内,戏曲男旦和欧洲歌剧阉人歌手均兼具伦理、性别、民族精神等社会学意义和美学、舞台、声乐等艺术学意义。对于两种特殊艺术现象的价值及其正当性,历来颇多争议。尽管在艺术场域主流声音是认可和求存,认为阉人歌手和戏曲男旦是艺术之大美,"蚌病成珠",成就非凡,值得保存和继承;但在社会场域主流意见则是尖锐批评和激烈反对,认为这两种艺术行动者属于性变态,违背人性,要求禁绝和废弃。通过揭示和比较戏曲男旦和欧洲歌剧阉人歌手在艺术场域和社会场域中的不同映像投射,剖析不同场域视角的主流声音对于艺术命运兴衰存废的操控与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男旦 阉人歌手 社会学场域 艺术场域 操控
下载PDF
论意境审美生成的内在矛盾运动
15
作者 亢宁梅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5期656-660,共5页
意境构成的内在因素是复杂的,对这些因素的分析又是和意境概念发展史分不开的。意境是在中国特有审美文化心境下形成的对道的形象表述,是情──知的审美幻象符号。意境的形成和接受都是审美场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 意境 审美场 幻象
下载PDF
艺术场潜规则——方力钧艺术成功新解
16
作者 王圣华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59-63,共5页
本文以方立钧成功之路为个案,重点探讨了艺术场"输者为赢"的特殊逻辑和艺术场内部艺术行为者为争取权威位置发生的激烈斗争。布迪厄的艺术场理论从社会学角度为我们开启了重新审视艺术的崭新视角。
关键词 布迪厄 艺术场 输者为赢 方力钧
下载PDF
简说杜诗辩证美
17
作者 杨景春 《沈阳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3期40-43,共4页
结合作品分析了杜甫诗歌动静庄谐的变化美,美丑虚实的和谐美,悲喜结合、情景交融的沉郁美,认为杜甫诗歌在生活与艺术辩证处理上,实已达到了十分精彩的程度。
关键词 杜甫诗歌 艺术辩证法 审美领域
下载PDF
旅游意象规划 被引量:4
18
作者 查君 《中国园林》 2004年第6期40-42,共3页
对旅游区开发的现状进行分析,通过对意象和人类心理的研究,分析意象规划与旅游区开发的关系,从而探讨意象规划对旅游开发的作用,最后对旅游意象规划的方法及原则进行了研究,并通过实例进行了说明。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意象 规划 意象点 意象流 意象
下载PDF
传统人居智慧与场所精神重塑--浙江古村落记忆在城市住区可持续景观设计中的延续 被引量:8
19
作者 陶锋 唐洁 包伊玲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68-177,共10页
古村落与城市住区同属人居环境的范畴。浙江古村落作为先辈世代生存生活的历史记忆载体,其蕴含的人居智慧是先民环境意识与理想追求高度契合的场域营造艺术,外化为古村落空间和谐共生的整体意境:生态秩序自然之“合”,诗情画意身心之“... 古村落与城市住区同属人居环境的范畴。浙江古村落作为先辈世代生存生活的历史记忆载体,其蕴含的人居智慧是先民环境意识与理想追求高度契合的场域营造艺术,外化为古村落空间和谐共生的整体意境:生态秩序自然之“合”,诗情画意身心之“衡”,韵外之致文化之“和”,族群共鸣伦理之“续”。先民运用营造艺术实现诗意栖居的历史源远流长,至今仍发挥着巨大作用,有助于解答人居环境建设或更新过程中所遇到的生态、人文与社会问题。对于转型升级的浙江城市住区而言,可以通过营造“山水城林、乡韵绕城与生活叙事”等空间意境,重塑住区景观“自然共生、文脉延绵与伦理永续”的场所精神,从而为住区可持续发展提供内核动力,使其走上复兴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住区 人居智慧 空间意境 场域营造艺术 场所精神 景观设计 浙江古村落
原文传递
论审美接受与意境的再生 被引量:4
20
作者 孙志宏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0-143,共4页
古典诗歌意境是一个开放的整体,是一个不断生成的过程,由无限多相互作用的意境再生状态构成。意境再生状态即是读者在欣赏中生发的审美心意状态,以内视觉图景为标志。再生状态是诗人与读者的共同创造,由文本物理场与读者心理场相互作用... 古典诗歌意境是一个开放的整体,是一个不断生成的过程,由无限多相互作用的意境再生状态构成。意境再生状态即是读者在欣赏中生发的审美心意状态,以内视觉图景为标志。再生状态是诗人与读者的共同创造,由文本物理场与读者心理场相互作用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境 文本再生 内视觉图景 物理场 心理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