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服装数字化技术的尼雅“万世如意”锦袍复原 被引量:14
1
作者 张辉 信晓瑜 +2 位作者 康晓静 周曼 米尔扎提江·买尔旦江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73-79,共7页
为更好地传承保护出土服饰文物,解决服饰文物复原工作中研究制作周期长等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基于数字化技术进行考古服饰虚拟复原的方法。首先,应充分分析出土服装的形制、纹样、色彩等详细信息,在此基础上,利用三维数字化软件完成衣片... 为更好地传承保护出土服饰文物,解决服饰文物复原工作中研究制作周期长等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基于数字化技术进行考古服饰虚拟复原的方法。首先,应充分分析出土服装的形制、纹样、色彩等详细信息,在此基础上,利用三维数字化软件完成衣片绘制、裁剪,纹样图案复原、纹理效果制作等工序,然后基于CLO3D软件实现服饰文物虚拟试穿展示,最后对复原好的服装进行复原效果模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还原出服饰形貌,完成出土服饰复原工作,为服饰文物保护修复及艺术考古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服装技术 尼雅遗址 出土服饰 虚拟复原 文物保护 艺术考古
下载PDF
鲜卑粟特墓葬中的波斯神兽解读 被引量:9
2
作者 康马泰 毛民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52-59,共8页
到目前为止,粟特人在中国北朝还留有很多文化上的谜,所以我们不能确定说本文提到的"飞行神兽"等于伊朗文化圈原初意义上的"森木鹿"。但是,可以明确的是,这一类神兽的图像,就是马尔夏克教授指出的:"森木鹿类型... 到目前为止,粟特人在中国北朝还留有很多文化上的谜,所以我们不能确定说本文提到的"飞行神兽"等于伊朗文化圈原初意义上的"森木鹿"。但是,可以明确的是,这一类神兽的图像,就是马尔夏克教授指出的:"森木鹿类型的,表现‘神的荣光’"的神兽。而且在中国被当成吉祥图案,一如龙凤和独角兽麒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考古 鲜卑墓葬 粟特石棺床 含綬鸟 凤凰 “神的荣光”
下载PDF
晋南陶寺史前艺术的图像学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高兴 张钰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4-169,195,共7页
晋南陶寺遗址是黄河中游地区以龙山文化陶寺类型为主的遗址,该遗址发现于20世纪50年代。经过长达50余年的考古学考察,其中发现了大量的艺术文物,这些艺术文物对于我们了解史前艺术的发展状况与特征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关键词 晋南 陶寺遗址 艺术文物 图像研究 艺术形式 艺术考古
下载PDF
艺术考古视角下的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分期
4
作者 陈继玲 陈胜前 《文物春秋》 2024年第3期3-17,共15页
艺术考古依据艺术发展的一般规律展开研究,在分期研究上可以形成不同于考古类型学的新的认识。从该视角出发重新审视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彩陶材料,根据其彩陶纹饰的先后发展序列以及纹饰风格的发展规律,可以重建半坡类型的发展阶段(将姜... 艺术考古依据艺术发展的一般规律展开研究,在分期研究上可以形成不同于考古类型学的新的认识。从该视角出发重新审视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彩陶材料,根据其彩陶纹饰的先后发展序列以及纹饰风格的发展规律,可以重建半坡类型的发展阶段(将姜寨一期的文化特征视为半坡类型的开始),并由此揭示仰韶文化早期各个阶段的文化特征。艺术考古方法作为一种新的研究手段,更关注艺术图像和风格的变化及其关联因素,有助于深入理解史前社会的性质和文化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考古 彩陶纹饰 半坡类型 仰韶文化 文化分期
下载PDF
辽代装饰纹样探析——以狮子纹为例 被引量:4
5
作者 李婧杰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8期7-12,共6页
本文从辽代考古发掘的大量资料出发,应用美术考古学的研究思路,对辽代狮子纹的出现和使用进行了梳理,依据狮子的形态对纹饰进行分类介绍,总结了辽代狮子纹的主要特征。
关键词 辽代 狮子纹饰 美术考古 民族艺术 契丹风格
下载PDF
在考古与艺术之间——滕固的美术考古实践与民族艺术复兴理想 被引量:2
6
作者 韦昊昱 《美育学刊》 2022年第6期90-97,共8页
滕固极为重视美术考古与美术文物遗迹的考察保护工作,系统提出了“办、掘、保”相结合的考古发掘与文物保护工作规划,通过文献与考古出土材料两者的结合,扩充了中国艺术史研究的思考视角、写作议题与讨论空间,为中国现代美术考古事业留... 滕固极为重视美术考古与美术文物遗迹的考察保护工作,系统提出了“办、掘、保”相结合的考古发掘与文物保护工作规划,通过文献与考古出土材料两者的结合,扩充了中国艺术史研究的思考视角、写作议题与讨论空间,为中国现代美术考古事业留下了一笔宝贵的体制性遗产。利用滕固日记、游记、艺术史论文、公文报告及其他相关民国报刊文献,对滕固的美术考古观念形成与实践活动加以梳理,可以揭示20世纪上半叶以滕固为代表的中国新派艺术学者力图推动民族文化转型、复兴民族艺术精神的治学努力与担当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滕固 美术考古 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 文物考察保护 民族艺术复兴
下载PDF
西南丝路与四川早期佛教造像 被引量:4
7
作者 黄剑华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112-117,共6页
西南丝路是中国通向世界的历史最为悠久的一条通道,考古发现为此提供了许多珍贵的资料,古代文献也有很多重要记述。四川境内发现的一些早期佛教造像表明,印度佛教很可能是由西南丝路传入中国的。西南丝路在古代中外文化交流方面,确实发... 西南丝路是中国通向世界的历史最为悠久的一条通道,考古发现为此提供了许多珍贵的资料,古代文献也有很多重要记述。四川境内发现的一些早期佛教造像表明,印度佛教很可能是由西南丝路传入中国的。西南丝路在古代中外文化交流方面,确实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 丝绸运输 运输通道 四川 佛教造像 美术考古
下载PDF
岩画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以旧石器时代晚期洞穴岩画研究为例
8
作者 张亚莎 张晓霞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0-141,共12页
欧洲洞穴岩画研究,始自20世纪初叶,但真正有较大进展是在20世纪中期,从学科与方法论上划分,可大致看到两条线索:一是欧洲艺术与考古学方法的进展线索,偏重于实践考古学的理论拓展;二是人类学阐释理论的介入,更多是岩画目的与功能的哲学... 欧洲洞穴岩画研究,始自20世纪初叶,但真正有较大进展是在20世纪中期,从学科与方法论上划分,可大致看到两条线索:一是欧洲艺术与考古学方法的进展线索,偏重于实践考古学的理论拓展;二是人类学阐释理论的介入,更多是岩画目的与功能的哲学探讨,在研究上更偏重早期人类精神与视觉传达形式与表征。一个有趣的现象是目前国际学界影响较大的学者,其研究方法上都显示出两者的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穴岩画 旧石器时代晚期 艺术考古 人类学方法
下载PDF
沂南汉画像石墓的画像时空布局及其丧葬文化观念 被引量:2
9
作者 朱静宜 宁强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22年第3期6-11,共6页
画像石墓作为墓葬艺术的主要形式,是了解当时历史习俗和宗教信仰的重要渠道,也是研究当时丧葬制度和人们生死观的主要依据,是探究人类文明进程的重要物质文化载体。位于山东沂南的画像石墓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首批经科学发掘的墓葬... 画像石墓作为墓葬艺术的主要形式,是了解当时历史习俗和宗教信仰的重要渠道,也是研究当时丧葬制度和人们生死观的主要依据,是探究人类文明进程的重要物质文化载体。位于山东沂南的画像石墓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首批经科学发掘的墓葬,是难得的全墓室图像保存完好的多结构墓室,为研究当时墓葬礼仪提供完整空间图像材料。墓室作为死者的归宿始终在民间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汉代时,人们在生前就已开始为身后居所筹备,可见墓室不但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死观和宗教理念,也在一定程度反映了当时人们生活的需求和生产力的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沂南汉代画像石 时空布局 艺术考古 生死观 丧葬仪礼
下载PDF
西藏艺术研究执着的追梦人--访四川大学知名藏族学者熊文彬教授
10
作者 贡布多加 索朗旺杰 熊文彬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7,共7页
熊文彬先生系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考古文博学院教授。他长期从事西藏历史、艺术研究和教学工作,是西藏艺术研究领域执着的追梦人。作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其成果多次获得了国家级、省部级奖项,在藏学界具有较高的学术影... 熊文彬先生系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考古文博学院教授。他长期从事西藏历史、艺术研究和教学工作,是西藏艺术研究领域执着的追梦人。作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其成果多次获得了国家级、省部级奖项,在藏学界具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先后出版《中世纪藏传佛教艺术——江孜白居寺壁画研究》《元代藏汉艺术交流》《藏传佛教艺术发展史》《龙椅与法座:明代汉藏艺术交流史》《西藏通史·明代卷》《早期汉藏艺术》和《十二世达赖喇嘛传》等专著和译著,发表学术论文、译文百余篇。文章围绕熊文彬先生的学术经历,结合他在西藏艺术特别是西藏美术考古等领域所取得的骄人成就、学术影响及其学术观点等方面对其进行了学术专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文彬 西藏艺术 美术考古 西藏历史
下载PDF
浅谈中国艺术史学科问题的由来和归属
11
作者 李泽龙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36-143,I0003,共9页
19世纪,欧洲德语地区的大学建立了艺术史学科。随后,北美的哈佛和普林斯顿也紧跟其上。欧洲艺术史学科的建立来自于漫长的古物研究的积累,相似的,中国的古物研究也早在北宋就开始了。然而,当考古学传入中国后,与考古关系密切的艺术史研... 19世纪,欧洲德语地区的大学建立了艺术史学科。随后,北美的哈佛和普林斯顿也紧跟其上。欧洲艺术史学科的建立来自于漫长的古物研究的积累,相似的,中国的古物研究也早在北宋就开始了。然而,当考古学传入中国后,与考古关系密切的艺术史研究并未受到重视。虽藤固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就采用欧洲艺术史的方法撰写《唐宋绘画史》,但在今天,中国依然没有艺术史学科。50年代艺术史专业设置之争后,直至今日,中国艺术史的研究者依然也缺乏与国际同行对话的语境。近年来,墓葬美术与考古学研究者的取向趋于紧密,艺术考古能否成为独立学科的讨论愈发频繁,这也间接反映在艺术史成立学科的问题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物研究 金石学 考古学 中国美术史 艺术考古
下载PDF
中国艺术考古学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2
12
作者 孙长初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5期66-69,共4页
中国的艺术考古实践活动虽然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宋代金石学,但真正意义上的艺术考古实践的繁荣和对艺术考古学理论的思考却是在20世纪80年代。它是在考古学和艺术学理论发展日趋成熟、艺术考古实践取得重大成就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随着... 中国的艺术考古实践活动虽然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宋代金石学,但真正意义上的艺术考古实践的繁荣和对艺术考古学理论的思考却是在20世纪80年代。它是在考古学和艺术学理论发展日趋成熟、艺术考古实践取得重大成就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随着田野考古新成果的涌现、艺术学理论的成熟、艺术史研究者对考古出土艺术品的关注,以及高等院校对艺术考古学理论研究和对创作实践人才培养的专业化,中国艺术考古学辉煌的发展前景已然展现在人们眼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考古学 回顾 展望
下载PDF
美术考古学学科目标及其方法刍论——以“西南夷”青铜剑族属关系分析为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毕洋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101-105,132,共6页
美术考古学学科目标表明,美术考古研究其方法论体系的综合性和系统性必然包含着美术史研究的需要在内而又例必达致或回归考古学和历史学层面。美术考古从器物的造型与图案纹样入手,对于分析、解读"西南夷"考古学文化的联系,... 美术考古学学科目标表明,美术考古研究其方法论体系的综合性和系统性必然包含着美术史研究的需要在内而又例必达致或回归考古学和历史学层面。美术考古从器物的造型与图案纹样入手,对于分析、解读"西南夷"考古学文化的联系,判断遗物的具体文化属性,探讨考古学文化所反映的文化联系、族群关系等问题,即是"西南夷"考古学文化观察的一个可行性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术考古学 “西南夷” 青铜剑
下载PDF
东方艺术的视界融合:常任侠艺术理论体系的审美架构
14
作者 鹿咏 张伟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111-115,共5页
作为20世纪致力东方艺术研究的美学家,常任侠建构了颇为独特的艺术研究模式和理论范式,他基于艺术考古学的理论探索,进而在巫术与艺术起源、中国美术史的重建、表情艺术理论的拓展,乃至对东南亚艺术形态和艺术理论的交流融合等层面都多... 作为20世纪致力东方艺术研究的美学家,常任侠建构了颇为独特的艺术研究模式和理论范式,他基于艺术考古学的理论探索,进而在巫术与艺术起源、中国美术史的重建、表情艺术理论的拓展,乃至对东南亚艺术形态和艺术理论的交流融合等层面都多有建树,为20世纪的中国艺术理论增添了别样的东方符号和审美情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任侠 东方艺术 艺术考古学 审美
下载PDF
世界墓室壁画研究体系建构
15
作者 汪小洋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6-86,共11页
墓室壁画是一个涉及艺术、考古和宗教等领域的传统文化现象。墓室壁画在世界各地的普遍存在,说明其在人类文明史上曾受到普遍重视,具有文明共生属性。遗憾的是,目前学术界对世界墓室壁画研究缺乏完整性,甚至没有完整的遗存数量描述。因... 墓室壁画是一个涉及艺术、考古和宗教等领域的传统文化现象。墓室壁画在世界各地的普遍存在,说明其在人类文明史上曾受到普遍重视,具有文明共生属性。遗憾的是,目前学术界对世界墓室壁画研究缺乏完整性,甚至没有完整的遗存数量描述。因此,需要进行一个体系性的建构研究。首先,我们描述墓室壁画的定义,并以此为据划分墓室壁画的遗存材料边界。其次,将世界墓室壁画划分为中国及周边分布区、地中海分布区和美洲分布区的三大遗存区,并依据“全面梳理”与“代表性梳理”原则,分别描述墓室壁画遗存面貌。最后,从墓室壁画的全球性特征、墓室壁画的独特考古价值和中国墓室壁画的特别意义三方面讨论世界墓室壁画的研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墓室壁画 艺术考古 重生信仰 研究体系建构
下载PDF
所立卓尔 瞻之在前——刘敦愿先生学术贡献与思想遗产访谈录
16
作者 郎剑锋 《东方考古》 2020年第1期303-317,共15页
2018年6月24日是山东大学考古学科创始人刘敦愿先生的百年诞辰,山东大学举行"刘敦愿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暨考古学术研讨会"。会议期间,笔者邀请刘敦愿先生的七位学生围绕先生的治学理念、先生对田野考古的认识、实践及山东大学... 2018年6月24日是山东大学考古学科创始人刘敦愿先生的百年诞辰,山东大学举行"刘敦愿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暨考古学术研讨会"。会议期间,笔者邀请刘敦愿先生的七位学生围绕先生的治学理念、先生对田野考古的认识、实践及山东大学田野考古历程、先生在考古专业师资、课程、文物标本室建设等方面的努力、先生在美术考古或美术史上的学术地位及其"美术考古"的学科定位、先生在个人研究中对传世文献的利用及考古学与文献史学的关系、先生的思想遗产及其当代启示等方面内容进行了访谈。通过本次访谈,基本廓清了刘敦愿先生的主要学术贡献,明晰了先生对山东大学考古学科的影响,明确了先生学术思想的启示意义,同时探讨了与考古学学科相关的若干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敦愿 治学理念 田野考古 专业建设 美术考古 文献史学 思想遗产
原文传递
汉魏时期考古研究的精心之作——评何志国著《汉魏摇钱树初步研究》
17
作者 黄剑华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66-68,共3页
《汉魏摇钱树初步研究》是作者长达二十多年对西南地区摇钱树资料搜集和钻研的厚积薄发之作。该书注重资料性和科学性,图文并茂,采用多学科相结合的方法,从"考古篇"、"文化篇"、"宗教篇"三方面,对摇钱树... 《汉魏摇钱树初步研究》是作者长达二十多年对西南地区摇钱树资料搜集和钻研的厚积薄发之作。该书注重资料性和科学性,图文并茂,采用多学科相结合的方法,从"考古篇"、"文化篇"、"宗教篇"三方面,对摇钱树的文化内涵作了深入的发掘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评 《汉魏摇钱树初步研究》 美术考古
下载PDF
立场与方法:中国美术考古学理论体系纲论
18
作者 李杰 弓淼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114-121,共8页
中国美术考古学的主要目标是解决现有考古学和美术学方法所不能解决的、考古美术遗存的艺术特征、价值标准等定性问题。中国美术考古学的成立,不但要形成一套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独立研究体系,同时也必须找到一条相对独立而又密切相连的技... 中国美术考古学的主要目标是解决现有考古学和美术学方法所不能解决的、考古美术遗存的艺术特征、价值标准等定性问题。中国美术考古学的成立,不但要形成一套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独立研究体系,同时也必须找到一条相对独立而又密切相连的技术手段和研究方法,来系统、准确地诠释考古标本的艺术价值和文化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术考古 时间场域 风格特征 本体要素
下载PDF
中亚新著:《丝绸之路上的金帐汗国城市》
19
作者 列斯科夫 奈马克 +1 位作者 王垚磊(译) 毛民(校)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130-132,共3页
德国已故学者亚历山维奇费多罗夫-达维多夫(Alekseevich Fedorov-Davydov)是考古学、艺术、钱币学和金帐汗国历史研究领域的专家。三十多年来,他组织并领导著名的伏尔加河考古探险队在伏尔加河地区的考古工作,
关键词 艺术考古 书评 金帐汗国 历史
下载PDF
中国艺术考古学的奠基 被引量:4
20
作者 孙长初 《东南文化》 2002年第5期10-15,共6页
艺术考古学作为一门在考古学与艺术学的边缘地带产生的交叉学科,其形成和确立顺应了考古学与艺术学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样,考古学与艺术学理论的发展也为艺术考古学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和实践上的坚实基础。
关键词 艺术考古学 考古学理论 艺术学理论 艺术考古实践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