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和龙市柳洞旧石器地点发现的石制品研究 被引量:26
1
作者 陈全家 赵海龙 霍东峰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1-59,共9页
2002年5月,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在图们江流域进行考古调查时发现和龙市柳市洞旧石器地点。石制品分布在高出河水面20米的二级阶地上,共获得石制品89件,有石核、石片、石叶、细石叶、刮削器、雕刻器等。该地点的石制品特征可代表该... 2002年5月,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在图们江流域进行考古调查时发现和龙市柳市洞旧石器地点。石制品分布在高出河水面20米的二级阶地上,共获得石制品89件,有石核、石片、石叶、细石叶、刮削器、雕刻器等。该地点的石制品特征可代表该流域的一种工业类型,与周边地区的旧石器有着密切的联系。该地点的地质年代应相当于晚更新世的晚期,旧石器时代的晚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洞 旧石器地点 考古调查 石制品 研究 旧石器时代 地点 发现 2002年5月 图们江流域
原文传递
江西乐平南窑窑址调查报告 被引量:19
2
作者 饶华松 何国良 +7 位作者 邬书荣 周剑 江永明 彭长水 金国庆 余志凡 龚志平 张文江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1-38,共28页
南窑窑址位于江西省乐平市接渡镇南窑村。2011年至2012年,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其进行了全面调查和勘探,揭露面积60平方米,清理灰坑1个,勘探龙窑遗迹2条,出土一批青瓷、青釉褐斑瓷、青釉褐彩瓷、酱釉瓷器以及窑具标本。调查研... 南窑窑址位于江西省乐平市接渡镇南窑村。2011年至2012年,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其进行了全面调查和勘探,揭露面积60平方米,清理灰坑1个,勘探龙窑遗迹2条,出土一批青瓷、青釉褐斑瓷、青釉褐彩瓷、酱釉瓷器以及窑具标本。调查研究表明,南窑始烧于中唐,衰落于晚唐。窑址文化层堆积厚,规模宏大,是江西地区少见保存完好、分布面积较大的唐代青瓷窑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古调查 乐平 南窑 唐代 青瓷窑
原文传递
李家崖文化遗址的调查及相关问题 被引量:14
3
作者 曹大志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42-75,共34页
以往见诸报道的黄土丘陵晚商时期遗址很少,遗址的数量、密度、分布情况不清,学界由此产生了一些认识上的偏差。实际上,山西、陕西两省过去的普查已经发现了大量晚商时期遗址,只是尚未辨识确认。作者报告了山西省石楼县20处李家崖文化遗... 以往见诸报道的黄土丘陵晚商时期遗址很少,遗址的数量、密度、分布情况不清,学界由此产生了一些认识上的偏差。实际上,山西、陕西两省过去的普查已经发现了大量晚商时期遗址,只是尚未辨识确认。作者报告了山西省石楼县20处李家崖文化遗址的调查情况和采集植物遗存的浮选结果,发现聚落最显著的特点是规模小而分散,生计方式为粗放农业、定居程度较高。作者在以往调查材料中确认了300余处李家崖文化遗址、100余处西坬渠类型遗址,在文中报道了这些遗址的基本信息。基于这些工作,作者讨论了晚商时期黄土丘陵的文化分布、来源、年代、生计方式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家崖 西坬渠 考古调查 生计方式
原文传递
1998年鹤壁市、淇县晚商遗址考古调查报告 被引量:9
4
作者 夏商周断代工程朝歌遗址调查组 王迅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11,共7页
1998年7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对淇县境内和鹤壁市直接管辖区域内的一批晚商遗址进行了调查,以期从考古材料出发,寻找殷都朝歌遗存的线索,为今后围绕朝歌这一期望的目标所进行的考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调查发现有新石器时代、... 1998年7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对淇县境内和鹤壁市直接管辖区域内的一批晚商遗址进行了调查,以期从考古材料出发,寻找殷都朝歌遗存的线索,为今后围绕朝歌这一期望的目标所进行的考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调查发现有新石器时代、商周遗址,但没有找到商代朝歌遗址及其切实存在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鹤壁市 淇县 晚商遗址 考古调查
原文传递
RTK与全站仪在考古测量工作中的应用与探讨 被引量:7
5
作者 邹秋实 《南方文物》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46-248,共3页
借助于数字化测量仪器,建立起遗址的三维测绘坐标系统对科学的开展田野考古工作及提升考古学研究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而RTK与全站仪作为两类数字化测量仪器在田野考古各个环节中展现出了不同的工作效能,本文认为RTK在通视条件较差的遗址... 借助于数字化测量仪器,建立起遗址的三维测绘坐标系统对科学的开展田野考古工作及提升考古学研究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而RTK与全站仪作为两类数字化测量仪器在田野考古各个环节中展现出了不同的工作效能,本文认为RTK在通视条件较差的遗址地形测量和各类遗址布方工作中具有明显优势,而全站仪在对通视条件良好的遗址和部分特殊遗迹进行测量时仍发挥着难以替代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TK 全站仪 考古测量
下载PDF
山东诸城市六吉庄子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 被引量:6
6
作者 兰玉富 张建 许姗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9,17,共8页
2001年,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诸城市博物馆等单位对该遗址进行了考古调查和勘探。发现房址和灰坑等遗迹,采集或征集到陶釜、盆、钵,石斧、磨盘、磨棒等遗物。陶器绝大部分为夹砂红褐陶,不见泥质陶。该遗址的发现,有助于鲁东南地区考... 2001年,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诸城市博物馆等单位对该遗址进行了考古调查和勘探。发现房址和灰坑等遗迹,采集或征集到陶釜、盆、钵,石斧、磨盘、磨棒等遗物。陶器绝大部分为夹砂红褐陶,不见泥质陶。该遗址的发现,有助于鲁东南地区考古学文化谱系的完善和后李文化的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吉庄子遗址 考古调查 后李文化
原文传递
河南洛阳苏羊遗址2021年度考古调查简报
7
作者 任广 《文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8,共6页
鉴于苏羊遗址所在的洛河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工作较为薄弱,为进一步明晰苏羊遗址的范围、性质、聚落形态和功能分区等情况,2021年3月至5月,洛阳市考古研究院对苏羊遗址进行了系统的田野考古调查,确认了遗址的分布范围,发现了环壕、... 鉴于苏羊遗址所在的洛河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工作较为薄弱,为进一步明晰苏羊遗址的范围、性质、聚落形态和功能分区等情况,2021年3月至5月,洛阳市考古研究院对苏羊遗址进行了系统的田野考古调查,确认了遗址的分布范围,发现了环壕、房址、墓葬、湖沼、灰坑等重要遗迹,为研究仰韶时期该区域聚落形态、社会发展水平、生业模式提供了宝贵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羊遗址 考古调查 仰韶文化 聚落
下载PDF
三维扫描古栈道本体图绘制 被引量:4
8
作者 周曦冰 甘淑 刘广辉 《测绘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2-56,共5页
针对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古文物本体图制作中的问题,根据点云数据进行本体图的基本思想,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三维模型的古文物本体图制作方法。采用均匀分布原则对三维模型与点云数据进行特征信息提取,较好地保留了特征信息;并利用仿射变... 针对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古文物本体图制作中的问题,根据点云数据进行本体图的基本思想,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三维模型的古文物本体图制作方法。采用均匀分布原则对三维模型与点云数据进行特征信息提取,较好地保留了特征信息;并利用仿射变换将栅格影像分别与基于点云数据与三维模型的特征矢量进行匹配,制作古文物本体图。分析对比数据表明,基于点云的方法匹配精度较基于三维模型的方法稍高,但两者精度均能达到cm级。基于三维模型的本体图制作方法操作直观且制作过程中的误差传递较前者小,是一种在快速的前提下仍能较好保持精度的古文物本体图制作方法,拓展并丰富了有关古文物本体图测绘技术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 文物本体图 考古测绘 点云数据 三维模型
原文传递
大运河北京段考古调查与发掘简报 被引量:2
9
作者 刘乃涛 张中华 +2 位作者 刘风亮 魏然 孙勐 《运河学研究》 2022年第2期115-137,共23页
大运河文化带的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工作是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重要内容。对大运河文化带内涵的挖掘、整理和弘扬,既是落实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的重要抓手,还是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不可或缺... 大运河文化带的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工作是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重要内容。对大运河文化带内涵的挖掘、整理和弘扬,既是落实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的重要抓手,还是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不可或缺的文化资源。大运河北京段留存有大量运河文化遗产,在这里开展了多项考古调查发掘工作。本文从考古发现入手,选取白浮泉遗址等运河水源遗址点,东不压桥遗址、西板桥遗址、善人桥遗址等桥梁工程设施遗址点,万寿寺东路遗址、玉河庵遗址、小圣庙遗址等庙宇建筑遗址点,通州古城东城墙遗址、张家湾古城遗址等古代城址遗址点,阐释大运河北京段的考古成果,研究大运河的历史变迁、漕运系统、物质文化等多方面的内容,为大运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利用贡献考古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运河北京段 考古调查 考古发掘
原文传递
山西柳行仰韶文化遗存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小川 李嵘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6-18,共13页
2012年5月,中国国家博物馆和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在进行浊漳河流域早期文化考古调查活动中,对屯留柳行遗址进行了调查和清理,发现了丰富的史前文化时期遗存。该遗址的遗物主要出土于灰坑H1和H2,两个单位所出的陶器在器类、质地、纹饰、制... 2012年5月,中国国家博物馆和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在进行浊漳河流域早期文化考古调查活动中,对屯留柳行遗址进行了调查和清理,发现了丰富的史前文化时期遗存。该遗址的遗物主要出土于灰坑H1和H2,两个单位所出的陶器在器类、质地、纹饰、制法上相同,表现出仰韶时期庙底沟文化阶段的典型特征。该遗址出土数量众多的尖底瓶残器,形态大多为锐角尖底、口部重唇,且两个部位的形态变化较小,应该代表了一个时间较短、面貌变化不大的文化发展阶段。总体来看,该遗址属于内涵单一的庙底沟文化中期阶段的典型遗址,出土陶器与晋南地区同时期陶器面貌基本一致,而与晋北同时期陶器差别较大,反映出仰韶文化发展和传播过程中因距离和地理环境而造成的面貌差异。柳行仰韶文化遗存为深入认识山西东南部史前文化提供了重要素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古调查 柳行遗址 仰韶文化
原文传递
浊漳河流域2010年夏季考古调查 被引量:3
11
作者 雷生霖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58-67,共10页
2010年5月至8月,中国国家博物馆和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联合对山西省东南部浊漳河流域进行了第一阶段的考古调查,重点调查西周之前的各时期遗址。调查采集了大量标本,积累了丰富的资料,为深入了解晋东南地区的早期文化面貌和把握各文化的空... 2010年5月至8月,中国国家博物馆和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联合对山西省东南部浊漳河流域进行了第一阶段的考古调查,重点调查西周之前的各时期遗址。调查采集了大量标本,积累了丰富的资料,为深入了解晋东南地区的早期文化面貌和把握各文化的空间分布状况提供了重要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浊漳河 考古调查 晋东南 早期文化
原文传递
三峡工程淹没区文物古迹科学保护方案的探讨
12
作者 李宏松 张立敏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CD 1998年第4期315-322,共8页
对于三峡工程淹没区文物群落的保护,不仅只限于其文物价值的研究,对于文物的保存环境及现状的评估,更是采取科学保护方案的先决条件。从地面石质文物的原位测试技术和地下文物的考古勘探技术两方面以实例和详细的数据,介绍了在三峡... 对于三峡工程淹没区文物群落的保护,不仅只限于其文物价值的研究,对于文物的保存环境及现状的评估,更是采取科学保护方案的先决条件。从地面石质文物的原位测试技术和地下文物的考古勘探技术两方面以实例和详细的数据,介绍了在三峡工程淹没区文物保护工程前期研究中的科学分析手段及文物保存现状。根据前期普查、勘测工作成果,依据国际、国内的文物保护法规及有关规定,本着“抢救第一、保护为主”的原则,针对地上、地下文物自身特点,本着又对文计算所的保护序列进行了详细地论述。地上文物采取以收取资料、原地保护、异地搬迁复制、环境整治及展示为主要步骤的总体保护序列。地下文物采取以勘测、统计取样、发掘、整理及展示为主要步骤的总体保护序列。虽然三峡淹没区的现存文物实体将应工程建设之需要很大程度上失去起原有的保存环境,必须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但是,对于其文物文化内涵的研究,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工程 淹没区 文物古迹保护 自然区管理
下载PDF
绛河流域史前文化考古调查 被引量:3
13
作者 杨小川 李嵘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45-62,共18页
2012年4-6月,中国国家博物馆在山西省东南部绛河流域进行了史前文化考古调查,共调查史前文化遗址23处,这些遗址涵盖了从仰韶早期至商的各主要文化时期。其中,李高遗址出土的一批陶器标本属于后岗一期文化,时间上属于仰韶文化的较早阶段... 2012年4-6月,中国国家博物馆在山西省东南部绛河流域进行了史前文化考古调查,共调查史前文化遗址23处,这些遗址涵盖了从仰韶早期至商的各主要文化时期。其中,李高遗址出土的一批陶器标本属于后岗一期文化,时间上属于仰韶文化的较早阶段,是该流域目前发现最早的文化遗物;以鲍店和柳行为代表的两处遗址的陶器数量众多,器形种类多样,属于仰韶文化中期阶段最具代表性的文化遗物;水泉遗址出土了丰富的庙底沟二期文化阶段遗物,反映出自仰韶文化结束以后黄河中游地区文化面貌的一致性在相当长时间仍得以延续;夏商时期的文化遗存发现于常金、东垴、北宋、王公庄等遗址,文化面貌较为复杂,可能是这个阶段人口繁衍数量剧增、不同族群互动频繁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绛河 考古调查 史前遗址
原文传递
河南楚长城分布及防御体系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一丕 《中原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4-50,74,共8页
本文依据有关文献记载,结合河南楚长城资源考古调查成果,详细介绍了伏牛山主峰尧山至桐柏山主峰太白顶的楚长城分布情况,并提出楚长城保卫的是整个南阳盆地,其整体的绵延趋势及走向应与南阳盆地盆沿大的地理走势及转拐是一致的。本文亦... 本文依据有关文献记载,结合河南楚长城资源考古调查成果,详细介绍了伏牛山主峰尧山至桐柏山主峰太白顶的楚长城分布情况,并提出楚长城保卫的是整个南阳盆地,其整体的绵延趋势及走向应与南阳盆地盆沿大的地理走势及转拐是一致的。本文亦对楚长城的防御体系进行初步的分析和研究。通过研究可知,楚长城由外而内形成了严密的军事防御体系。即南阳盆地盆沿外围的障城和卫城、南阳盆地盆沿上的楚长城分布线、楚长城内侧近处由一些关城等组成的军事战备区,再向内则有烽火台与南阳盆地内的政治和军事大本营——申相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楚长城 考古调查 楚长城分布 防御体系
原文传递
湖北京山苏家垄遗址及周边考古调查简报 被引量:2
15
作者 方勤 席奇峰(文/摄影) +3 位作者 张涛 王剑(文/摄影) 李晓杨(绘图) 左智(绘图)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4-62,共9页
2017年11月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苏家垄遗址及周边近4平方公里的区域进行了考古调查。调查采取了区域系统调查的部分方法,并结合部分传统调查方法,基本弄清了苏家垄遗址群各遗址点的范围、文化遗存的分布与堆积状况,并对区域内聚落形... 2017年11月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苏家垄遗址及周边近4平方公里的区域进行了考古调查。调查采取了区域系统调查的部分方法,并结合部分传统调查方法,基本弄清了苏家垄遗址群各遗址点的范围、文化遗存的分布与堆积状况,并对区域内聚落形态的特点与变化有了初步的认识,为苏家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保护、规划、展示和下一步的考古发掘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家垄遗址 考古调查 罗兴居住、矿冶遗址点
原文传递
肯尼亚滨海省马林迪老城遗址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丁雨 《南方文物》 2014年第4期130-138,共9页
马林迪位于肯尼亚南部沿海地区,是郑和在下西洋过程中可能到达过的重要的东非据点。在东非海岸的若干地点中,马林迪一直以来也是非常重要的贸易港口之一。在中外文献中,有不少疑似意指马林迪的记载,但描述多较为模糊,使人难以确定其在... 马林迪位于肯尼亚南部沿海地区,是郑和在下西洋过程中可能到达过的重要的东非据点。在东非海岸的若干地点中,马林迪一直以来也是非常重要的贸易港口之一。在中外文献中,有不少疑似意指马林迪的记载,但描述多较为模糊,使人难以确定其在大航海时代之前所在的确切地点。中肯联合拉穆群岛陆上考古项目开展以来,我们对马林迪老城进行了实地调查,并选择地点进行了小规模的试掘。本文试图回顾中外文献及相关研究,并对各方观点进行评述,进而结合已有研究,对实地调查和发掘成果予以介绍,并对马林迪老城这一遗址的所在和发展进行初步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林迪 老城遗址 考古调查
下载PDF
山东成武县古遗址调查简报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雪香 杨爱民 刘善沂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10,127,共9页
本文介绍了成武县八处古遗址的复查资料。采集标本包括龙山文化、岳石文化、商周和汉代遗物。调查资料表明,这些堌堆遗址多为龙山至汉代长期沿用,未曾中断,为研究菏泽地区考古补充了新的资料。
关键词 成武县 考古调查 史前 商周
原文传递
无人机考古调查方法初论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宇奇 王紫玉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28-138,共11页
无人机考古调查是近年随着无人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而兴起的一种遥感考古方法。我国考古学者虽然对无人机已使用较多,但对于如何将其应用于大面积考古调查的讨论尚比较有限。本文结合近年国内外的无人机考古调查工作和笔者的自身经验,对无... 无人机考古调查是近年随着无人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而兴起的一种遥感考古方法。我国考古学者虽然对无人机已使用较多,但对于如何将其应用于大面积考古调查的讨论尚比较有限。本文结合近年国内外的无人机考古调查工作和笔者的自身经验,对无人机考古的基本流程和注意事项进行了初步总结,以期推动无人机在我国考古中应用的进一步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考古 考古调查 航空考古 无人机 摄影测量
原文传递
四川天府大道北延线(德阳段)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周时期遗址调查简报 被引量:2
19
作者 雷雨 冉宏林 +2 位作者 罗泽云(绘图/摄影) 焦中义(绘图/摄影) 冉宏林(绘图) 《四川文物》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7-25,共9页
2019年5月至6月,为配合天府大道北延线(德阳段)建设,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道路施工区域进行了考古调查,共发现5处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周时期遗址、1处汉代遗址、1处宋代遗址、7处汉代至宋代墓地以及27处零星遗存点,其中5处新石器时代... 2019年5月至6月,为配合天府大道北延线(德阳段)建设,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道路施工区域进行了考古调查,共发现5处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周时期遗址、1处汉代遗址、1处宋代遗址、7处汉代至宋代墓地以及27处零星遗存点,其中5处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周时期遗址是此次调查最重要的收获,对于认识三星堆遗址周边区域的聚落形态及其与三星堆遗址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石器时代晚期 商周时期 三星堆遗址 考古调查
原文传递
河南新郑望京楼商城周边区域考古调查 被引量:1
20
作者 冯永恒 +4 位作者 侯卫东 樊温泉 聂振阁 姜凤玲(整理/绘图) 陈伟芳(整理/绘图)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5-44,共10页
2018年春季对新郑望京楼商城周边区域二里头时期至商文化白家庄期遗址进行的考古调查,确定了相关遗址的位置,并采集了一批仰韶至东周时期的陶片标本,为进一步了解该区域夏商时期聚落分布等问题,提供了重要新资料。
关键词 望京楼商城 聚落分布 考古调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