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行业收入差距适度性测度研究——以浙江为例 被引量:25
1
作者 孙敬水 黄媛媛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9-158,共10页
本文界定了行业收入差距适度性的内涵,提出了具体的判断标准;从行业收入差距、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经济增长、资源配置效率、分配公平、社会稳定)多个方面构建了行业收入差距适度性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行业收入差距适度性的测度方法;以199... 本文界定了行业收入差距适度性的内涵,提出了具体的判断标准;从行业收入差距、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经济增长、资源配置效率、分配公平、社会稳定)多个方面构建了行业收入差距适度性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行业收入差距适度性的测度方法;以1990—2010年统计数据为样本,对浙江行业收入差距适度性进行了测度与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浙江行业收入差距总体上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除了社会稳定评价指数出现先递增后递减的趋势外,经济增长、资源配置效率、分配公平、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综合评价指数均呈现持续上升的线性趋势,这说明浙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态势良好;从静态适度性和动态适度性评价指数看,浙江行业收入差距各类适度性评价指数除个别年份出现不适度状态外,整体上均处于良好适度、协调发展的轨迹上。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业收入差距 适度性 测度方法 评价指标体系
原文传递
浙沪两地传染病领域财力资源配置适宜程度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廖胜东 陈任 +2 位作者 郝模 李程跃 胡志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4期257-261,共5页
分析浙沪两地财力资源配置适宜程度对传染病的防控影响,结果发现,2001-2017年,浙沪两地财力资源配置适宜程度逐年增加。到2017年浙沪两地财力资源配置适宜程度占比分别达到45.3%和62.0%。两地的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与财力资源配置适宜... 分析浙沪两地财力资源配置适宜程度对传染病的防控影响,结果发现,2001-2017年,浙沪两地财力资源配置适宜程度逐年增加。到2017年浙沪两地财力资源配置适宜程度占比分别达到45.3%和62.0%。两地的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与财力资源配置适宜程度之间呈负相关。因此财力资源配置适宜程度体系应建立投入适宜、保障有力并稳定增长的投入与补偿机制。两地财力资源配置对降低传染病发病率有一定贡献,其中上海市的表现程度更明显;量化财力资源配置适宜程度的方法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病防控 财力资源配置 适宜程度 浙江 上海
下载PDF
论企业适合、适时、适度多元化 被引量:2
3
作者 邓华丽 《黄石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年第1期48-50,64,共4页
多元化经营是企业扩大经营规模 ,规避经营风险 ,追求协同效应的重要战略选择。但近几年来 ,我国许多朝阳企业却因盲目涉及多元化而败走麦城 ,一蹶不振。本文经过充分论证 ,提出企业采取多元低级战略应注意适合、适时。
关键词 适合 适时 适度 企业 多元化经营 发展战略 经营规模 经营风险
下载PDF
校企合作培养高职物流人才对接企业的选择与综合评价 被引量:2
4
作者 何海军 《物流科技》 2012年第10期46-48,共3页
目前对接行业企业需求进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之一已经得到广泛认可。通过多年的实践,发现选择合适的行业企业是保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文章根据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对接... 目前对接行业企业需求进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之一已经得到广泛认可。通过多年的实践,发现选择合适的行业企业是保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文章根据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对接行业企业的情况,总结了一套从对接企业的经营能力、管理能力、财务实力及企业信用等方面的评价指标体系,以保证对接企业选择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接企业 合适度 综合评价
下载PDF
基于“父爱”适宜度考量下的收费公路国有经济改革 被引量:1
5
作者 王秋玲 郑娅荣 +1 位作者 丘致远 李喜鹏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5-72,共8页
近年来收费公路问题一直是社会的热点和难点。而现有研究鲜见专门从"父爱主义"视角对收费公路行业问题矛盾根源的探讨。通过分析认为:收费公路行业国有经济适宜等级为"二级父爱主义",该等级下政府对收费公路行业国... 近年来收费公路问题一直是社会的热点和难点。而现有研究鲜见专门从"父爱主义"视角对收费公路行业问题矛盾根源的探讨。通过分析认为:收费公路行业国有经济适宜等级为"二级父爱主义",该等级下政府对收费公路行业国有经济适宜"父爱"程度基本模型应涵盖"父爱主义"政策决策者理性、政策抵消错误决定的得益、政策对市场主体的影响、政策执行成本、信息获取成本与整体行业利润改观。进一步研究表明,国家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可以从单目标和多目标决策两个维度实现"二级父爱主义"有效供给。现实中常会出现国家和国有经济主体就一定数量的"帮助"进行讨价还价,因此,需要设计外部舆论监督、内部有效制衡的机制进行预防博弈,并通过形成一个无限期博弈的环境解决决策时滞和"父爱"冲动问题。此外,可以通过提高收费公路行业国有经济主体租金的贴现因子和合理化每个时期得到的租金来解决道德风险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费公路行业 国有经济 “父爱主义” 适宜程度
下载PDF
适宜性人力资本理论初探
6
作者 周玉姣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135-142,共8页
适宜性人力资本是区域经济增长的源泉之一,是促进区域、科技、经济全面发展的第一原动力。区域经济发展不仅需要人力资本结构适宜、人力资本总量适宜,还要求人力资本水平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适宜。通过对适宜性人力资本理论发展和演变... 适宜性人力资本是区域经济增长的源泉之一,是促进区域、科技、经济全面发展的第一原动力。区域经济发展不仅需要人力资本结构适宜、人力资本总量适宜,还要求人力资本水平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适宜。通过对适宜性人力资本理论发展和演变规律的归纳总结及对适宜性人力资本内涵的科学界定和客观描述。并从人力资本配置角度对适宜性人力资本理论进行经济学阐释及提出适宜性人力资本培育思路,以期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宜性 人力资本 适宜度 协调发展
下载PDF
安徽省行业收入差距的适度性研究
7
作者 杨洋 《铜陵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22-26,共5页
行业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使得行业收入差距的适度性分析成为当前收入分配研究的焦点,国内外学者对收入差距的适度性的研究结论各有千秋,究其根源是缺少统一的适度性判断指标。文章以经济发展的角度,探讨安徽省行业收入差距的适度性。通... 行业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使得行业收入差距的适度性分析成为当前收入分配研究的焦点,国内外学者对收入差距的适度性的研究结论各有千秋,究其根源是缺少统一的适度性判断指标。文章以经济发展的角度,探讨安徽省行业收入差距的适度性。通过构建行业收入差距与经济社会发展两大类指标体系,运用其适度性的测度方法,测算安徽省行业收入差距的适度性。结果表明:安徽省行业收入差距总体上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但从静态适度评价指数来看,安徽省行业收入差距总体上在优质适度的轨迹上运行,但从动态适度评价指数来看,某些年份出现了小幅波动。以此为基础,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省 行业收入差距 适度性
下载PDF
适度的新型工业化是西藏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被引量:8
8
作者 毛阳海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1-101,共11页
文章首先依据产业结构演变理论、产业关联理论、工业化与新型工业化理论,论证了西藏实现适度的新型工业化的合理性;其次通过对西藏工业化水平的评估、部分产业的效率对比、发展工业的历史与环境资源条件的研判,论证了西藏走适度的新型... 文章首先依据产业结构演变理论、产业关联理论、工业化与新型工业化理论,论证了西藏实现适度的新型工业化的合理性;其次通过对西藏工业化水平的评估、部分产业的效率对比、发展工业的历史与环境资源条件的研判,论证了西藏走适度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性;同时阐明了适度的新型工业化对于实现西藏产业结构高度化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度的新型工业化 产业结构演进 高度化
下载PDF
要素适宜度与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内涵与机制 被引量:5
9
作者 李清彬 金相郁 张松林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55-59,共5页
区域不平衡问题在现有理论框架下难以得到实际和有效的回答,这影响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区域不平衡乃是一种必然,更为重要的是找到可接受的不平衡的程度以及区域发展的路径机制。文章在非均质空间假设基础上,提出了三层次的要素适... 区域不平衡问题在现有理论框架下难以得到实际和有效的回答,这影响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区域不平衡乃是一种必然,更为重要的是找到可接受的不平衡的程度以及区域发展的路径机制。文章在非均质空间假设基础上,提出了三层次的要素适宜度的内涵:区域内部要素间的和谐程度、要素禀赋条件与发展路径模式的匹配程度、区域禀赋条件与其发展成果间的适宜度。基于"要素适宜度"的内涵,认为要素适宜度的最优化才是更应努力追求的区域协调发展目标(第一层目标),变差距为差异则是水到渠成的第三层目标。在第一层目标和第二层目标多次融合达到一种相对平衡状态的结果时,便可称为区域间达到了协调发展。于是,营造区域协调追求目标的转变氛围,改进区域政绩评价体制,并将区域转移支付用于改变区域要素禀赋结构应该成为协调发展战略的主要努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素适宜度 区域协调 区域发展机制
下载PDF
主体功能区演进机制研究——基于要素适宜度矢量分析视角 被引量:2
10
作者 郝大江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1-35,共5页
传统经济增长理论和经济发展理论的割裂和冲突,究其本质是其各自对于经济活动两种维度的片面强调。基于要素适宜度的矢量分解,结构型增长和非结构型增长的理论判断不仅可以揭示主体功能区建设在时间维度上的动态演进规律,而且通过理论... 传统经济增长理论和经济发展理论的割裂和冲突,究其本质是其各自对于经济活动两种维度的片面强调。基于要素适宜度的矢量分解,结构型增长和非结构型增长的理论判断不仅可以揭示主体功能区建设在时间维度上的动态演进规律,而且通过理论分析和模型推演,经济系统的长期变动必然同时包括结构型增长和非结构型增长,无论是"经济增长"还是"经济发展",它们都是结构型增长和非结构型增长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功能区 要素适宜度 结构型增长 非结构型增长 经济增长 经济发展 区域经济
下载PDF
基于要素适宜度视角的区域经济增长机制研究 被引量:27
11
作者 郝大江 《财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4-111,123,共9页
文章指出,传统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理论难以对现实经济做出有力解释,究其本质是其忽视了区域性要素与非区域性要素之间相互匹配在区域经济长期变动中的重要作用。基于区域性要素禀赋,非区域性要素和区域性要素之间的非线性绩效组合是区... 文章指出,传统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理论难以对现实经济做出有力解释,究其本质是其忽视了区域性要素与非区域性要素之间相互匹配在区域经济长期变动中的重要作用。基于区域性要素禀赋,非区域性要素和区域性要素之间的非线性绩效组合是区域经济增长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文章通过理论分析和模型推演显示,要素适宜度不仅可以澄清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也可对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的本质、现实区域经济增长在时间维度上的非连续性做出新的理论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素适宜度 不平衡增长 区域性要素 非区域性要素
原文传递
非正式约束与区域经济发展机制研究——主体功能区建设的理论探索 被引量:14
12
作者 姜莉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2-76,共5页
主体功能区是我国现有区域经济发展观的重大创新,然而目前我国主体功能区理论建设却仍然薄弱,现有区域经济理论对其缺乏有力解释。非正式约束作为漫长历史演进中逐渐形成的行为准则与社会规范,其核心价值必然对经济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 主体功能区是我国现有区域经济发展观的重大创新,然而目前我国主体功能区理论建设却仍然薄弱,现有区域经济理论对其缺乏有力解释。非正式约束作为漫长历史演进中逐渐形成的行为准则与社会规范,其核心价值必然对经济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以非正式约束条件为基础,充分考虑非正式约束与经济性要素的相互匹配,经济适宜度不仅可以有力解释非正式约束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路径选择,而且可以揭示出非正式约束对区域间经济性要素的效率选择,以及由此而生的分工专业化和聚集是主体功能区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动力之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正式约束 主体功能区 经济适宜度
下载PDF
基于要素适宜度视角的空间经济协调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郝大江 《财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1-111,共11页
在经济增长与空间位置相互关系的研究中,传统区域协调理论在现实经济中的指导性越来越难以把握。将区域经济的空间维度附载于要素禀赋的区域性和非区域性的统一之中,区域经济的发展必然表现为非平衡发展的特征,这取决于区域间固有要素... 在经济增长与空间位置相互关系的研究中,传统区域协调理论在现实经济中的指导性越来越难以把握。将区域经济的空间维度附载于要素禀赋的区域性和非区域性的统一之中,区域经济的发展必然表现为非平衡发展的特征,这取决于区域间固有要素禀赋的不同,以及区域性要素与非区域性要素之间的匹配程度。文章通过理论分析和模型推演揭示:要素适宜度在区域经济协调中的机理研究不仅足以澄清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本质,而且也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协调基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经济协调 区域性要素 要素适宜度
下载PDF
科学发展观、要素适宜度与区域协调发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高进田 《重庆社会科学》 2009年第5期44-47,共4页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区域协调发展问题不再是传统的区域间平衡与不平衡发展问题,也不再是区域内部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间的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应该建立在科学发展观基础上,注重要素的综合利用以及发展条件与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区域协调发展问题不再是传统的区域间平衡与不平衡发展问题,也不再是区域内部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间的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应该建立在科学发展观基础上,注重要素的综合利用以及发展条件与发展路径的协调一致,考虑一体化的经济区域的协调发展,基于要素适宜度,设计和度量区域协调发展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要素适宜度 区域协调发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