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正畸对根管治疗牙牙根吸收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任亚敏 王亚楠 +3 位作者 陈劲宏 郭人铭 刘晗哲 崔淑霞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59-461,共3页
目的:研究固定矫治对根管治疗牙牙根吸收的影响和相关因素分析。方法:选取96例均在正畸固定矫治前已完善口内根管治疗患牙的患者,利用正畸治疗前后的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r tomography,CBCT),测量矫治后牙根吸收长度,分析正畸治... 目的:研究固定矫治对根管治疗牙牙根吸收的影响和相关因素分析。方法:选取96例均在正畸固定矫治前已完善口内根管治疗患牙的患者,利用正畸治疗前后的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r tomography,CBCT),测量矫治后牙根吸收长度,分析正畸治疗对根管治疗牙牙根吸收的影响因素。结果:①正畸治疗后根管治疗牙的牙根吸收量较对侧同名活髓牙有所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②性别不是正畸治疗后根管治疗牙牙根吸收的影响因素(P>0.05);③年龄是正畸治疗后根管治疗牙牙根吸收的影响因素(P<0.05),成人发生根吸收的风险较儿童大;④牙位是正畸治疗后根管治疗牙牙根吸收的影响因素(P<0.001),前牙发生根吸收的风险较后牙大。结论:正畸治疗后根管治疗牙较活髓牙发生牙根吸收的风险低,年龄和牙位是根管治疗牙在固定正畸治疗后发生牙根吸收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管治疗 正畸治疗 牙根吸收 锥形束CT
下载PDF
根尖定位仪测量根尖破坏牙根管长度的准确性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孙驰 魏永杰 +1 位作者 陆玉 侯本祥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07年第5期251-253,共3页
目的比较Root ZX,Propex,Justy II和Raypex54种根尖定位仪测量根尖受破坏牙齿工作长度的准确性。方法将53颗离体牙沿釉牙骨质界截冠、去髓,根管预备到25#,使用Root ZX(A组),Propex(B组),Justy II(C组)和Raypex5(D组)4种... 目的比较Root ZX,Propex,Justy II和Raypex54种根尖定位仪测量根尖受破坏牙齿工作长度的准确性。方法将53颗离体牙沿釉牙骨质界截冠、去髓,根管预备到25#,使用Root ZX(A组),Propex(B组),Justy II(C组)和Raypex5(D组)4种根尖定位仪分别测量每个根管的工作长度;再使用超声倒预备工作尖将以上各牙沿根尖孔破坏根尖狭窄部,再次用4种根尖定位仪测量工作长度。结果所得数据与解剖镜下测量的实际数据进行比较,根尖完整时A、B、C、D4组数据在-0.5-0.5mm误差范围内的百分数分别为86.3%、88.8%、85.0%、88.8%。根尖破坏时A、B、C、D4组数据在-0.5-0.5mm误差范围内的百分数分别为16.7%、20.5%、10.3%、48.7%,在-1-1mm误差范围内的百分数分别为74.4%、52.6%、57.7%、91.0%。结论4种根尖定位仪对于根尖破坏的牙齿测量准确性比根尖完整的牙齿要低,相比之下Raypex5的准确性比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尖定位仪 根尖破坏 根管测量
下载PDF
成人上颌牙牙根吸收及牙槽骨改建的CBCT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杨亚欣 杨亚普 +2 位作者 王晨曦 王鹿鸣 张月兰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95-798,共4页
目的:探讨正畸治疗的上颌前突患者上颌牙牙根吸收及牙槽骨改建情况。方法:选取上颌前突患者15例,均拔除上下颌第一前磨牙进行治疗。治疗前及拔牙间隙关闭后分别拍摄CBCT,观察牙根吸收及中切牙区牙槽骨改建情况。结果:拔牙间隙关闭后,所... 目的:探讨正畸治疗的上颌前突患者上颌牙牙根吸收及牙槽骨改建情况。方法:选取上颌前突患者15例,均拔除上下颌第一前磨牙进行治疗。治疗前及拔牙间隙关闭后分别拍摄CBCT,观察牙根吸收及中切牙区牙槽骨改建情况。结果:拔牙间隙关闭后,所有患者均被检测出有牙根吸收,中切牙、侧切牙、尖牙和第二前磨牙吸收量分别为(0.415±0.118)、(0.972±0.288)、(0.466±0.718)和(0.283±0.339)mm。在中切牙颈部唇侧、根尖舌侧牙槽骨增厚,颈部舌侧、根中唇侧、根尖唇侧牙槽骨变薄,牙齿倾斜移动;在颈部、根中部以及根尖部水平总牙槽骨厚度的改变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畸治疗后几乎所有牙齿均有一定程度的牙根吸收。前牙在内收过程中倾斜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CT 牙根吸收 牙槽骨改建
下载PDF
显微根尖手术联合活髓保存术治疗阻生牙所致的下颌第二磨牙牙根外吸收 被引量:1
4
作者 宋东哲 罗雨 +2 位作者 刘显 胡沛 黄定明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25-231,共7页
目的对阻生牙所致的下颌第二磨牙牙根外吸收的病例,提出一种新的治疗方式以保存患牙及其活髓。方法对临床诊断为阻生牙所致牙根外吸收的下颌第二磨牙,联合口腔颌面外科与牙体牙髓病科,在阻生牙拔除即刻,对第二磨牙外吸收的牙根通过显微... 目的对阻生牙所致的下颌第二磨牙牙根外吸收的病例,提出一种新的治疗方式以保存患牙及其活髓。方法对临床诊断为阻生牙所致牙根外吸收的下颌第二磨牙,联合口腔颌面外科与牙体牙髓病科,在阻生牙拔除即刻,对第二磨牙外吸收的牙根通过显微根尖手术于外吸收部位清创并切除根尖,通过活髓保存术于截根面以生物活性材料直接盖髓。结果患牙牙根外吸收停止,术后1年随访患牙无症状,牙冠完整,牙髓组织正常,影像学检查根尖周未见透射影,牙周膜间隙正常,骨硬板连续,牙槽骨重建,预后良好。结论在阻生牙拔除同期联合显微根尖手术及活髓保存术,可保存阻生牙所致牙根外吸收的下颌第二磨牙牙髓活力,有望成为该疾病的候选治疗方案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根尖手术 活髓保存术 牙根外吸收 阻生牙 下颌第二磨牙
下载PDF
不同分辨率锥形束CT和全景片在根尖吸收诊断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任洪芋 陈昕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514-517,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分辨率锥形束CT(CBCT)和全景片在根尖吸收诊断中的差异。方法选取160颗单根前磨牙,用以模拟4种不同程度的根尖吸收:无(完整的牙根)、轻度(根尖区近中、远中、颊面、舌面1.0 mm直径和深度的洞形)、中度(0.4、0.8、1.2、1.6 m... 目的比较不同分辨率锥形束CT(CBCT)和全景片在根尖吸收诊断中的差异。方法选取160颗单根前磨牙,用以模拟4种不同程度的根尖吸收:无(完整的牙根)、轻度(根尖区近中、远中、颊面、舌面1.0 mm直径和深度的洞形)、中度(0.4、0.8、1.2、1.6 mm根尖缩短)、重度(2.4、2.8、3.2、3.6 mm根尖缩短)。模拟完成后,对所有牙齿拍摄CBCT(0.2和0.3 mm分辨率)和全景片获取3组X线图像。经校正后,3名正畸临床医师通过对图像资料的分析对所有样本的根尖吸收程度进行诊断。采用McNemar检验对比分析采用不同成像技术诊断不同程度根尖吸收的正确率。结果采用全景片诊断全部根尖吸收样本的正确率为57.5%,而采用0.2和0.3 mm分辨率CBCT的正确率分别为85%和81.3%。对全部样本的诊断,0.2 mm分辨率CBCT和全景片以及0.3 mm分辨率CBCT和全景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然而,对无、轻度、重度和全部根尖吸收样本的诊断,0.2和0.3 mm分辨率CBCT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全景片,CBCT对根尖吸收具有更高的检出率。在根尖吸收的诊断中,0.2和0.3 mm分辨率CBCT诊断效能无明显差异,但0.3 mm分辨率CBCT对患者的辐射水平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CT 分辨率 全景片 根尖吸收
下载PDF
Tip-Edge Plus和MBT技术治疗安氏Ⅱ~1错畸形引起牙根吸收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贾海潮 张晓艳 张楠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16年第4期206-208,共3页
目的 比较Tip—EdgePlus差动直丝弓技术和MBT直丝弓技术治疗安氏Ⅱ错[牙合]畸形引起牙根吸收的差异。方法分别采用Tip—EdgePlus和MBT技术治疗恒牙初期安氏Ⅱ错[牙合]畸形,每组32例,伴有Ⅲ度深覆猞深覆盖病例,上颌均拔除双侧第~双... 目的 比较Tip—EdgePlus差动直丝弓技术和MBT直丝弓技术治疗安氏Ⅱ错[牙合]畸形引起牙根吸收的差异。方法分别采用Tip—EdgePlus和MBT技术治疗恒牙初期安氏Ⅱ错[牙合]畸形,每组32例,伴有Ⅲ度深覆猞深覆盖病例,上颌均拔除双侧第~双尖牙,下颌拔除第一或第二双尖牙。治疗前后拍上下颌切牙根尖片并进行根吸收分级评价,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上下颌切牙牙根出现不同程度吸收,两组之间上下颌中切牙或侧切牙牙根吸收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恒牙初期Tip.EdgePlus技术和MBT技术治疗安氏Ⅱ错[牙合]畸形引起的上下颌切牙根吸收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根吸收 TIP-EDGE Plus技术 MBT技术
下载PDF
根管治疗牙正畸加力后根吸收的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小彤 马超 +1 位作者 崔亮 张丁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2009年第4期190-193,共4页
目的研究固定正畸治疗对根管治疗牙牙根吸收的影响和相关因素分析。方法选择正畸治疗前口腔内已完善根管治疗牙45例,利用治疗前后的全口曲面断层片,以改良根吸收分级法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牙根形态变化,分析正畸治疗对根管治疗后牙根吸... 目的研究固定正畸治疗对根管治疗牙牙根吸收的影响和相关因素分析。方法选择正畸治疗前口腔内已完善根管治疗牙45例,利用治疗前后的全口曲面断层片,以改良根吸收分级法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牙根形态变化,分析正畸治疗对根管治疗后牙根吸收的影响。结果①正畸治疗后根管治疗牙牙根吸收有所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②性别是影响正畸治疗后根管治疗牙牙根吸收方程最为显著的因素(P〈0.05),提示女性发生根吸收的风险大于男性;③正畸治疗后根管治疗牙与对侧活髓牙比较牙根吸收程度的改变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在所观察的样本中,无论根管治疗牙齿与活髓牙均未见3级根吸收。结论根管治疗牙在固定正畸治疗后可能发生一定程度的根吸收改变,但并不比活髓牙的风险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管治疗 正畸治疗 牙根吸收
原文传递
骨性Ⅱ类成年患者上颌中切牙牙根与切牙管三维位置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徐海洋 张卫兵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2019年第4期203-208,共6页
目的应用CBCT评估骨性Ⅱ类成年患者正畸术前上颌中切牙牙根与切牙管的位置关系。方法本实验将66例骨性Ⅱ类成年患者分为低角组[(23.23±2.79)岁,n=21]、均角组[(23.30±3.30)岁,n=23]、高角组[(22.05±2.67)岁,n=22],采用C... 目的应用CBCT评估骨性Ⅱ类成年患者正畸术前上颌中切牙牙根与切牙管的位置关系。方法本实验将66例骨性Ⅱ类成年患者分为低角组[(23.23±2.79)岁,n=21]、均角组[(23.30±3.30)岁,n=23]、高角组[(22.05±2.67)岁,n=22],采用CBCT测量切牙管唇、腭侧管壁最低点之间的垂直距离D1,上颌中切牙牙根尖与切牙管唇侧管壁最低点之间的垂直距离D2;LRap平面、LM平面内,测量上颌中切牙牙根间距(Rap-Rap、Rm-Rm、Rp-Rp)、切牙管宽度(IC1,2-IC1,2)以及上颌中切牙牙根至切牙管及上颌骨腭侧骨壁的距离(Rap-canal、Rm-canal、Rp-palate)。结果切牙管唇、腭侧管壁最低点之间的垂直距离D1,低角组(5.60±1.91)mm<均角组(7.11±2.03)mm<高角组(7.70±1.86)mm,低角组与均角组、高角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颌中切牙牙根尖与切牙管唇侧管壁最低点之间的垂直距离D2,高角组(9.06±1.76)mm<低角组(9.85±2.46)mm<均角组(10.07±1.25)mm,高角组与均角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颌中切牙牙根尖至切牙管的距离(Rap-Canal),高角组(4.05±1.66)mm<均角组(6.44±2.24)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颌中切牙牙根最近中点至切牙管的距离(Rm-Canal),高角组(3.01±0.83)mm<均角组(3.63±0.74)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角组、均角组、高角组,各组内上颌中切牙牙根尖至切牙管的距离Rap-Canal>上颌中切牙牙根最近中点至切牙管的距离Rm-Canal>上颌中切牙牙根最后点至上颌骨腭侧骨壁的距离Rp-Palate,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角骨面型上颌中切牙牙根距切牙管较近,上颌中切牙牙根冠方较根尖更加接近切牙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牙管 CBCT 牙齿移动边界 牙根吸收
原文传递
减数正畸治疗中中切牙牙根及牙槽骨形态变化的锥形束CT测量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林怡君 鄢洁雅 +4 位作者 王天鸽 周志捷 廖盛轩 毛丽霞 刘加强 《上海口腔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11-216,共6页
目的:研究减数正畸治疗对成人患者中切牙牙根吸收及牙槽骨形态的影响。方法:选取11例行减数正畸治疗的成年患者,于治疗前、后进行全牙列锥形束CT(CBCT)检查,观察治疗前、后上、下中切牙牙根吸收、牙槽骨厚度变化与牙槽骨高度缺损,采用SP... 目的:研究减数正畸治疗对成人患者中切牙牙根吸收及牙槽骨形态的影响。方法:选取11例行减数正畸治疗的成年患者,于治疗前、后进行全牙列锥形束CT(CBCT)检查,观察治疗前、后上、下中切牙牙根吸收、牙槽骨厚度变化与牙槽骨高度缺损,采用SPSS 2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部分牙位出现牙长度减小及牙根长度减小,上颌切牙牙根长度变化量大于下颌切牙。中切牙舌腭侧颈部牙槽骨宽度表现为一定程度降低,其中上中切牙腭侧根颈部及下颌中切牙舌侧根中部牙槽骨宽度变化较为明显。下颌中切牙唇侧中部牙槽骨宽度增加,但舌腭侧牙槽骨在正畸治疗后骨开窗、骨开裂位点增多,且较上颌更明显。结论:减数正畸治疗伴随中切牙牙根一定程度上的吸收和舌腭侧牙槽骨吸收,唇侧牙槽骨骨量增加。下颌舌侧牙槽骨吸收导致骨开窗、骨开裂位点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根吸收 牙槽骨改建 锥形束CT 减数正畸治疗
下载PDF
氢氧化钙用于根尖外吸收根尖屏障术1例报告 被引量:1
10
作者 范华南 刘漪 黄辉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056-1057,共2页
1病例资料 患者,男,32岁,2014年3月因右下牙龈长包及牙松动至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患者自述曾到外院就诊,在外院诊断为牙根外吸收,建议拔除该患牙。检查:牙冠变色,相应前庭沟处龈瘘,松动度2度,探诊(-),叩诊无明显不适,冷热测... 1病例资料 患者,男,32岁,2014年3月因右下牙龈长包及牙松动至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患者自述曾到外院就诊,在外院诊断为牙根外吸收,建议拔除该患牙。检查:牙冠变色,相应前庭沟处龈瘘,松动度2度,探诊(-),叩诊无明显不适,冷热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化钙 根尖屏障 根尖吸收
下载PDF
根尖唇腭向移动对牙根吸收的影响研究
11
作者 周向向 余炜伟 +1 位作者 阚全龙 杜琎佳 《医药论坛杂志》 2021年第3期28-31,36,共5页
目的探讨正畸矫治过程中根尖唇腭向移动对牙根吸收的影响,以期为正畸医生临床矫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采用MBT传统直丝弓固定矫治的患者30例,并调取患者的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影像资料,分析上颌切牙矫治前后根... 目的探讨正畸矫治过程中根尖唇腭向移动对牙根吸收的影响,以期为正畸医生临床矫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采用MBT传统直丝弓固定矫治的患者30例,并调取患者的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影像资料,分析上颌切牙矫治前后根尖与唇腭侧骨皮质的位置关系,根据牙位及根尖移动方向,分为中切牙唇向移动(LM)组,腭向移动组(PM);侧切牙唇向移动组(LM),腭向移动组(PM),分别测量分析矫治前后对应上颌切牙牙根长度变化,以测根尖吸收量,研究根尖移动方向、测量移动量,比较根尖吸收量与唇腭向移动量的关系。采用SPSS 21.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相关分析。结果中切牙LM组中根尖移动(1.19±0.40)mm,根尖吸收(0.54±0.31)mm,PM组中根尖移动(1.50±0.66)mm,根尖吸收(0.60±0.46)mm;侧切牙LM组中根尖移动(1.04±0.32)mm,根尖吸收(0.84±0.32)mm,PM组中根尖移动(1.69±0.67)mm,根尖吸收(0.89±0.46)mm,根尖吸收量与唇腭向移动量均成正相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正畸矫治过程中,根尖移动量越多,越接近唇腭侧骨皮质,根尖吸收可能会越多,正畸医生在临床矫治时,特别在牙冠移动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根尖的位置及移动范围,尽量减少根尖长距离以及在接触骨皮质范围内的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尖吸收 根尖移动 骨皮质 锥形束CT
原文传递
联用三种方法确定根尖吸收根管工作长度研究
12
作者 徐梅 丁梅 徐蔷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3年第7期1078-1079,共2页
目的评价联合应用三种根测方法确定根尖吸收根管工作长度的准确性。方法选取68例患者,70颗慢性根尖周炎根尖吸收需拔除的患牙,共144个根管。随机分为二组,实验组(72个根管)联合应用电测法、放射法、纸尖法确定工作长度;对照组(72个根管... 目的评价联合应用三种根测方法确定根尖吸收根管工作长度的准确性。方法选取68例患者,70颗慢性根尖周炎根尖吸收需拔除的患牙,共144个根管。随机分为二组,实验组(72个根管)联合应用电测法、放射法、纸尖法确定工作长度;对照组(72个根管)联合应用电测法、放射法确定工作长度。采用拔除患牙,在直视下,观察15#K锉为于根尖位置的方法评价。结果实验组的根管工作长度适长率为91.6%,对照组的根管工作长度适长率为75.0%。二组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电测法、放射法、纸尖法确定根尖吸收根管的工作长度可以增加测量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长度 根尖吸收 联合应用
原文传递
自锁托槽与传统托槽导致正畸牙根吸收的锥形束CT比较 被引量:14
13
作者 刘筠 郭宏铭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16年第2期238-241,共4页
目的:比较被动自锁托槽与传统直丝弓托槽造成牙根根尖外吸收量的差异,分析被动自锁托槽与牙根吸收的关系。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5例,分别应用被动自锁托槽或传统直丝弓托槽(0.022系统)进行矫治。治疗前、后拍摄锥形束CT(CBC... 目的:比较被动自锁托槽与传统直丝弓托槽造成牙根根尖外吸收量的差异,分析被动自锁托槽与牙根吸收的关系。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5例,分别应用被动自锁托槽或传统直丝弓托槽(0.022系统)进行矫治。治疗前、后拍摄锥形束CT(CBCT),测量上切牙的牙根根尖外吸收量。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2组牙根根尖外吸收量的差异进行t检验。结果:被动自锁托槽和传统直丝弓托槽治疗结束后,上颌切牙牙根吸收量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被动自锁托槽和传统直丝弓托槽都会造成一定量的牙根吸收,但两者造成的牙根根尖外吸收量差异无显著性,不能认为被动自锁托槽会诱发更多的牙根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锁托槽 传统直丝弓托槽 牙根吸收 锥形束CT
下载PDF
正畸根尖区牙根外吸收的风险因素及其临床处理建议的专家共识 被引量:8
14
作者 李煌 武秀萍 +19 位作者 黄兰 徐晓梅 康娜 韩向龙 李宇 赵宁 江凌勇 谢贤聚 郭杰 李志华 莫水学 刘楚峰 胡江天 施洁珺 曹猛 胡炜 曹阳 宋锦璘 汤旭娜 白丁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29-637,共9页
根尖区牙根外吸收(EARR)是口腔正畸治疗中最常见的风险之一,难以预测,且不能完全避免。正畸EARR的风险因素目前尚不明确,一般可分为患者相关因素和治疗相关因素。正畸治疗中发生的EARR通常可在影像学检查时发现。轻、中度EARR通常无明... 根尖区牙根外吸收(EARR)是口腔正畸治疗中最常见的风险之一,难以预测,且不能完全避免。正畸EARR的风险因素目前尚不明确,一般可分为患者相关因素和治疗相关因素。正畸治疗中发生的EARR通常可在影像学检查时发现。轻、中度EARR通常无明显危害,可密切关注,谨慎正畸;若发生重度EARR,则建议先暂停正畸加力,观察3个月,等待牙骨质的修复。为进一步规范和提高临床医生对正畸EARR的认识,本文邀请了全国20余位口腔正畸及相关领域专家,基于文献分析与讨论,制定出此共识,为正畸临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尖区牙根外吸收 正畸治疗 专家共识
下载PDF
正畸牙移动早期牙根吸收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李新桂 董志强 刘月华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2011年第2期84-88,共5页
目的应用锥体束计算机断层(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技术分析正畸牙移动早期牙根吸收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108例正畸患者,432颗上切牙,治疗前及治疗5~9个月,平均(6.9±1.24)个月后分别拍摄上颌... 目的应用锥体束计算机断层(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技术分析正畸牙移动早期牙根吸收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108例正畸患者,432颗上切牙,治疗前及治疗5~9个月,平均(6.9±1.24)个月后分别拍摄上颌4个切牙CBCT。记录患者性别、初诊年龄、拔牙与否、安氏分类及追踪时间长短。对牙根吸收程度及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将发生根吸收超过1mm定义为具有临床意义的根吸收。结果上切牙的平均根吸收量为(0.45±0.49)mm,13.8%的上切牙及27.8%的患者发生了有临床意义的根吸收,2%的上切牙及6.5%的患者发生了严重根吸收,其中最大根吸收量为4.58mm。以牙根吸收量为因变量,患者性别、初诊年龄等为自变量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未显示与牙根吸收明显相关的危险因素。结论正畸治疗早期有临床意义的上切牙根吸收较为常见,但大多数较轻微。早期根吸收可能主要与患者的个体易感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CT 正畸牙移动 牙根吸收
原文传递
自锁矫治与传统矫治对牙根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9
16
作者 刘新强 孙晓蕾 +2 位作者 杨茜 范存晖 陈秀娟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60-465,共6页
目的:探讨自锁托槽轻力矫治是否可以减轻对牙根的吸收。方法:选取临床治疗的安氏Ⅰ、Ⅱ类拥挤并拔除4颗第一前磨牙病例30例,分为2组。其中,15例使用Damon 3MX自锁托槽矫治(自锁组),15例使用传统结扎式直丝托槽矫治(结扎组)。2组资料矫... 目的:探讨自锁托槽轻力矫治是否可以减轻对牙根的吸收。方法:选取临床治疗的安氏Ⅰ、Ⅱ类拥挤并拔除4颗第一前磨牙病例30例,分为2组。其中,15例使用Damon 3MX自锁托槽矫治(自锁组),15例使用传统结扎式直丝托槽矫治(结扎组)。2组资料矫治前在性别、年龄、拥挤度及错类型等指标上具有可比性。通过矫治前、后的模型及全口曲面体层片,测量计算2组矫治后上、下切牙牙根吸收量,应用SPSS19.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t检验分析。结果:①上颌中切牙牙根吸收自锁组为(2.05±1.51)mm,结扎组为(2.08±1.21)mm,差异无显著性(P=0.973>0.05)。②上颌侧切牙牙根吸收自锁组为(1.77±1.01)mm,结扎组为(1.91±1.59)mm,差异无显著性(P=0.848>0.05)。③下颌中切牙牙根吸收自锁组为(2.06±1.62)mm,结扎组为(1.98±1.50)mm,差异无显著性(P=0.926>0.05)。④下颌侧切牙牙根吸收自锁组为(1.94±1.45)mm,结扎组为(1.84±1.17)mm,差异无显著性(P=0.888>0.05)。结论:在拔牙正畸中,自锁矫治并未表现出比传统结扎矫治更少的牙根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锁托槽 传统托槽 Damon3MX 牙根吸收
下载PDF
根尖型致密骨岛影响正畸牙齿移动的临床观察
17
作者 梁叶 申龙朵 +1 位作者 曹芳 戴静桃 《口腔疾病防治》 2024年第10期780-788,共9页
目的探讨根尖型致密骨岛对正畸治疗牙齿移动的影响及其并发症,为正畸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获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回顾性分析2018~2022年于惠州口腔医院正畸科接受全口固定正畸治疗的33例根尖型致密骨岛患者。应用锥形束CT(cone... 目的探讨根尖型致密骨岛对正畸治疗牙齿移动的影响及其并发症,为正畸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获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回顾性分析2018~2022年于惠州口腔医院正畸科接受全口固定正畸治疗的33例根尖型致密骨岛患者。应用锥形束CT(cone-beam CT,CBCT)分析治疗前根尖型致密骨岛的位置分布和包裹程度;分析治疗前、治疗后以及治疗后12个月位于根尖型致密骨岛的牙齿松动度、牙齿根尖区牙根外吸收的情况和吸收程度。结果33例正畸患者,年龄11~42岁,平均年龄16.7岁,中位数年龄15岁;根尖型致密骨岛均波及单个牙齿,均位于下颌,主要位于前磨牙-磨牙区,男12例(36.4%),女21例(6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尖型致密骨岛轻度包裹23例(69.7%),中度包裹10例(30.3%),无重度包裹。不同包裹程度的根尖型致密骨岛在正畸治疗中均未发现牙齿移动困难以及拔牙间隙关闭不全。位于根尖型致密骨岛的牙齿在治疗前牙齿松动患者1例(3.0%),治疗后牙齿松动患者6例(18.2%),治疗后12个月牙齿松动患者2例(6.1%)。治疗后以及治疗后12个月的牙齿松动患者均增加,为I度松动,其中治疗前和治疗后牙齿松动数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和治疗后12个月牙齿松动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和治疗后12个月牙齿松动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位于根尖型致密骨岛的牙齿吸收表现出轻度吸收26例(78.8%),中度吸收7例(21.2%),无重度吸收。治疗后12个月位于根尖型致密骨岛的牙齿吸收表现出轻度吸收25例(75.8%),中度吸收8例(24.2%),无重度吸收。牙根吸收的严重程度在治疗前和治疗后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2个月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和治疗后12个月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尖型致密骨岛在正畸治疗中未发现影响牙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尖型致密骨岛 正畸 牙齿移动 锥形束CT 根尖区牙根外吸收 包裹程度 牙齿松动 吸收程度
下载PDF
Root Resorption in Anterior Open Bite Malocclusions Due to Vertical Correction: A Radiometric Pilot Study
18
作者 Suhina Kapoor David Briss +1 位作者 Shuying Jiang Thomas J. Cangialosi 《Open Journal of Orthopedics》 2023年第6期233-245,共13页
Introduction: One of the most common risks of fixed orthodontic therapy is the evidence of root resorption post orthodontic treatment ranging from mild root blunting to severe root resorption of significant portions o... Introduction: One of the most common risks of fixed orthodontic therapy is the evidence of root resorption post orthodontic treatment ranging from mild root blunting to severe root resorption of significant portions of the root structure. The etiology of apical root resorption is multifactorial but largely depends upon the type of orthodontic tooth movement and treatment duration. Study Objective: The primary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examine the association of external apical root resorption and vertical correction in anterior open bite malocclusions using panoramic radiographs for evaluation. Materials and Methods: Pre-treatment and post-treatment panoramic radiographs of 16 patients with anterior open bite malocclusions were scored to assess root resorption of anterior teeth (U/L 3-3). Initial and final root length and total tooth length for U/L 3-3 were measured on panoramic radiographs in Dolphin imaging. Results: Of the 24 pairs of measurements, 7 had a significant p-value (p Conclusions: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mount of root resorption was observed, from pre-treatment to post-treatment radiographs. All mandibular anterior teeth except the mandibular right lateral incisors showed evidence of root resorp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en bite malocclusion External apical root resorption Open bite closure
下载PDF
高转矩自锁托槽矫治双颌前突的疗效及对牙根形态及根尖外吸收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肖子轶 罗芬 +1 位作者 李婧 刘帆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3年第4期151-155,共5页
目的:研究高转矩自锁托槽用于双颌前突的正畸效果,以及对牙根形态及根尖外吸收的影响。方法:纳入2018年1月-2022年1月笔者医院收治的96例双颌前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观察组采用Damon-Q金属... 目的:研究高转矩自锁托槽用于双颌前突的正畸效果,以及对牙根形态及根尖外吸收的影响。方法:纳入2018年1月-2022年1月笔者医院收治的96例双颌前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观察组采用Damon-Q金属高转矩自锁托槽进行系统矫治,对照组采用传统直丝弓金属托槽。比较两组矫治前后牙菌斑指数及牙周袋深度,检测两组矫治前后龈沟液炎症因子[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通过锥形束CT影像测量,比较两组矫治后根尖外吸收量、矫治前后尖牙间宽度、第一前磨牙间宽度、第二前磨牙间宽度及前牙凸度,比较两组矫正前后舌骨位置变化。结果:两组矫治后3个月牙菌斑指数、牙周袋深度均显著高于矫治前,矫治后6个月牙菌斑指数、牙周袋深度均显著高于矫治前及矫治后3个月;观察组矫治后3、6个月,牙菌斑指数、牙周袋深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矫治后6个月IL-1β、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矫治前,且观察组IL-1β、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矫治后,观察组右上颌中切牙、左上侧中切牙、右上颌侧切牙、左上颌侧切牙根尖外吸收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矫治后6个月第一前磨牙间宽度、第二前磨牙间宽度、前牙凸度显著高于矫治前,且观察组数据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矫治后舌骨垂直向距离较矫正前显著增加,水平向距离显著减小,观察组矫治后舌骨垂直向距离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转矩自锁托槽矫治双颌前突的效果显著,且在减轻根尖外吸收发生风险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转矩 自锁托槽 双颌前突 正畸 牙根形态 根尖外吸收
下载PDF
正畸治疗中上颌中切牙牙根吸收的可疑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阎秀林 张扬 +1 位作者 刘奕 王燕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16-619,共4页
目的:通过分析正畸治疗引起的上颌中切牙牙根吸收的可疑相关因素,探讨各因素对牙根吸收影响的程度和大小,以期寻找有效的预测和评估因子。方法:随机选择病例资料完整的64例矫治已经结束的病例为研究对象,采用t检验、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 目的:通过分析正畸治疗引起的上颌中切牙牙根吸收的可疑相关因素,探讨各因素对牙根吸收影响的程度和大小,以期寻找有效的预测和评估因子。方法:随机选择病例资料完整的64例矫治已经结束的病例为研究对象,采用t检验、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方法分析正畸治疗引起的上颌中切牙牙根吸收的可疑相关因素。结果:上颌中切牙牙根吸收的平均值为0.93mm。t检验结果显示上颌中切牙牙根吸收的大小与性别、拔牙与否和安氏分类的类型无关,相关分析结果为上颌中切牙牙根吸收的大小与疗程、方丝弓戴用的时间、根尖垂直向位移显著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各相关因子的预测和评估的效率较低。结论:正畸治疗引起的上颌中切牙牙根吸收数量较小,目前尚无有效的预测和评估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学 牙根吸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