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干扰素α-1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其预测因素分析 被引量:63
1
作者 马为民 陆坚 +2 位作者 蒋小玲 周伯平 敖飞健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48-151,共4页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干扰素 (IFN)α 1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CHB)的近、远期疗效、不良反应及其疗效预测因素。方法  146例CHB患者被随机分为 4组 (IFNα 1b 3MU组、5MU组、10MU组及对照组 )。观察 4组的近、远期疗效和不良反应 ;并对宿...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干扰素 (IFN)α 1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CHB)的近、远期疗效、不良反应及其疗效预测因素。方法  146例CHB患者被随机分为 4组 (IFNα 1b 3MU组、5MU组、10MU组及对照组 )。观察 4组的近、远期疗效和不良反应 ;并对宿主、病毒和药物等 19项可能影响疗效的因素作单变量分析及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应用干扰素α 1b 5MU和 10MU治疗组的疗效(5 5 .3%、5 8.1% )优于 3MU组 (32 .6 % )和对照组 (5 .9% ) (P <0 .0 1或P <0 .0 5 ) ;但 5MU组和 10MU组之间疗效差异无显著性。 10MU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 5MU组和 3MU组 (P <0 .0 1或P <0 .0 5 )。治疗 8周内血清HBVDNA及HBeAg的含量下降。 结论 干扰素α 1b的推荐剂量为 5MU/次 ,疗效预测因素为药物剂量及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药物疗法 干扰素Α-1B 治疗 疗效 预测
原文传递
2005---2014年河南省15岁以上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后生存分析 被引量:34
2
作者 杨文杰 樊盼英 +5 位作者 梁妍 聂玉刚 李宁 孙定勇 朱谦 王哲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061-1066,共6页
目的了解河南省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后生存状况,并探讨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方法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一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下载河南省接受国家免费抗病毒治疗的≥15岁患者数据库,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纳入标准:2005年... 目的了解河南省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后生存状况,并探讨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方法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一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下载河南省接受国家免费抗病毒治疗的≥15岁患者数据库,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纳入标准:2005年1月到2014年12月首次接受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开始治疗时年龄为≥15岁,有完整的基线信息和随访信息。采用寿命表法计算患者生存率,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患者抗病毒治疗后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30376例研究对象,随访观察期内因艾滋病相关疾病死亡3927例,病死率为3.2/100人年(3927/122350.6)。开始抗病毒治疗1、5、10年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3.7%、85.3%和78.4%。多因素分析显示,男性(HR=1.28,95%CI:1.20~1-37)、年龄越大(HR=1.20,95%CI:1.16~1.24)、除结婚或同居外的其他婚姻状况(HR=1.20,95%CI:1.12—1.29)、基线时症状数越多(HR=1.1l,95%CI:1.07~1.14)、初始治疗方案为司坦夫定(D4T)或齐多夫定(AZT)+去羟肌苷(DDI)+奈韦拉平(NVP)或依非韦伦(EFV)(HR=1.12,95%CI:1.04~1.20)、最近1次随访显示近7d漏服抗病毒药物(HR=18.36,95%CI:17.08~19.74)的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后死亡风险大;同性性传播途径(HR=0.59,95%CI:0.40~0.87)、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越高[相对于0~200个/μl组,201~350个/μl组、351—500个/μl组和501~个/μl组,HR(95%CI)值分别为0.57(0.53~0.62)、0.43(0.37—0.49)、0.33(0.27~0.40)]、教育程度越高(HR=0.89,95%CI:0.83~0.95)的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后死亡风险小。结论河南省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后生存率较高,开始治疗的年龄越大、男性、初始治疗方案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 抗病毒药物 存活率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珠海市艾滋病患者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免疫学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9
3
作者 姚刚 朱克京 +1 位作者 杜曼 周毅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18年第3期294-297,共4页
目的了解珠海市艾滋病患者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免疫学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选取2005-2014年珠海市所有初次接受艾滋病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满半年且治疗前和治疗后均接受了CD4+T淋巴细胞计数检测的患者为研究对象,... 目的了解珠海市艾滋病患者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免疫学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选取2005-2014年珠海市所有初次接受艾滋病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满半年且治疗前和治疗后均接受了CD4+T淋巴细胞计数检测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以CD4+T淋巴细胞计数作为抗病毒治疗效果评价依据,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免疫学效果的影响因素。结果 309例患者中,抗病毒治疗免疫学有效个案265例,有效率85.8%。治疗后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309.74±175.42)较治疗前(165.67±108.36)明显升高(t=20.13,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临床Ⅰ期(OR=7.755)、Ⅱ期(OR=18.338)、临床Ⅲ期(OR=1.369)患者的免疫学有效率较临床Ⅳ期临床期患者显著增高。服药依从性好的患者的免疫学有效率明显高于依从性差的(OR=3.741,P<0.05)。结论珠海市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效果明显,患者疾病临床分期和服药依从性是珠海市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免疫学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临床分期处于早期和服药依从性好有利于获得好的抗病毒治疗免疫学效果。通过早发现早治疗以及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有利于进一步提升珠海市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抗病毒治疗 免疫学效果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合并HBV感染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并发症和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及抗病毒治疗对孕期病情活动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17
4
作者 裴巧丽 王敏 +3 位作者 张小菜 李文婷 袁宁霞 徐珊 《广西医学》 CAS 2020年第10期1198-1202,1240,共6页
目的探讨合并HBV感染的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并发症和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及抗病毒治疗对病情活动患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350例合并HBV感染的GDM孕妇,根据肝功能是否正常分为HBV感染组236例和乙肝组114例,并纳入100例单纯GDM患者为... 目的探讨合并HBV感染的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并发症和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及抗病毒治疗对病情活动患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350例合并HBV感染的GDM孕妇,根据肝功能是否正常分为HBV感染组236例和乙肝组114例,并纳入100例单纯GDM患者为GDM组。比较3组患者入院时ALT、AST、总胆红素、总胆汁酸水平、HBeAg阳性率,以及不良妊娠结局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将129例HBeAg阳性且肝功能异常者中接受抗病毒治疗的71例纳入抗病毒治疗组,其余妊娠32周前仅接受保肝治疗的58例纳入保肝治疗组,比较两组治疗后肝功能及HBeAg变化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合并HBV感染的GDM患者并发症发生及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结果GDM组、HBV感染组、乙肝组入院时的ALT、AST、总胆红素、总胆汁酸、HBeAg阳性率均依次升高(均P<0.05);乙肝组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产后出血、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均高于其他两组(均P<0.05)。抗病毒治疗组肝功能恢复率、HBV-DNA转阴率均高于保肝治疗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低于保肝组(均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LT>40 U/L、AST>35 U/L、总胆红素>20.5μmol/L、总胆汁酸>10.0μmol/L、HBeAg阳性是合并HBV感染的GDM患者并发症和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ALT>40 U/L、AST>35 U/L、总胆红素>20.5μmol/L、总胆汁酸>10.0μmol/L、HBeAg阳性时,合并HBV感染的GDM患者发生并发症及不良妊娠结局风险增加,而病情活动且孕晚期抗病毒治疗者风险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乙型肝炎病毒 妊娠结局 并发症 疾病活动 抗病毒治疗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服用核苷(酸)类药物的依从性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韩宗儒 闵晓春 +2 位作者 沈启刚 尹有宽 王森 《肝脏》 2020年第11期1148-1152,共5页
目的评估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患者服用核苷(酸)类药物(NA)的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入组113例接受NA抗病毒治疗的慢乙肝患者。对其依从性和相关危险因素进行了调查。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不同高危因素对服药依从性的影响。结果11... 目的评估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患者服用核苷(酸)类药物(NA)的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入组113例接受NA抗病毒治疗的慢乙肝患者。对其依从性和相关危险因素进行了调查。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不同高危因素对服药依从性的影响。结果113例患者中,有35例(31.0%)报告在过去3个月中漏服大于一剂药物。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30岁(P=0.034)、自费药物患者(P=0.031)、合并2种或以上慢性疾病(P=0.021),以及不坚持在同一门诊定期随访的患者(P=0.012)更有可能具有较差的依从性。治疗1年,依从性差的患者HBV DNA的转阴率低于依从性好的患者(51.4%比79.4%,P=0.004),而病毒学突破发生率高于依从性好的患者(14.3%比2.6%,P=0.017)。结论年龄<30岁、自费药物、合并其他慢性疾病,以及不坚持在同一门诊定期随访与慢乙肝患者服药依从性差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核苷类似物 抗病毒治疗 依从性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中乙型肝炎肝硬化进展为原发性肝细胞癌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王维萍 杨丹红 +4 位作者 张强 黄益澄 张家杰 潘红英 何亚盛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CSCD 2020年第5期348-352,370,共6页
目的分析核苷(酸)类似物[Nucleoside (acid) analogues,NAs]抗病毒治疗中乙型肝炎肝硬化(乙肝肝硬化)进展为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省人民医院2014年11月至2019年10月接受NAs抗病... 目的分析核苷(酸)类似物[Nucleoside (acid) analogues,NAs]抗病毒治疗中乙型肝炎肝硬化(乙肝肝硬化)进展为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省人民医院2014年11月至2019年10月接受NAs抗病毒治疗的253例乙肝肝硬化及进展为HCC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为肝硬化组137例和HCC组116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NAs抗病毒治疗中乙肝肝硬化进展为HCC的危险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94,95%CI 1.034~1.158,P<0.01)、吸烟史(OR=5.056,95%CI 1.453~17.594,P<0.05)、乙肝肝癌家族史(OR=6.763,95%CI 1.253~36.499,P<0.05)、拉米夫定耐药史(OR=6.097,95%CI 1.370~27.134,P<0.05)、空腹血糖水平(Fasting blood glucose,FBG)(OR=7.219,95%CI 3.716~14.024,P<0.01)为乙肝肝硬化进展为HCC的独立危险因素;HBV DNA阴转率(OR=0.028,95%CI 0.006~0.137,P<0.01)为乙肝肝硬化进展为HCC的保护因素。结论乙肝肝硬化患者抗病毒治疗应密切监测是否耐药、HBV DNA及FBG水平,同时采取戒烟、选用高耐药基因屏障的NAs抗病毒药物预防HCC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肝硬化 肝细胞癌 核苷(酸)类似物 抗病毒治疗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鄞州区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患者生存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7
作者 王斌 龚德光 朱洁群 《预防医学》 2020年第4期346-350,共5页
目的分析宁波市鄞州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HIV/AIDS)抗病毒治疗的生存率及影响因素,为艾滋病防制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收集鄞州区2005年5月—2014年12月接受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HIV/A... 目的分析宁波市鄞州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HIV/AIDS)抗病毒治疗的生存率及影响因素,为艾滋病防制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收集鄞州区2005年5月—2014年12月接受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HIV/AIDS病例资料,采用寿命表法估算生存率,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HIV/AIDS病例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结果纳入HAART治疗HIV/AIDS病例327例,截至随访结束死亡24例,失访3例,平均随访时间为(5.63±1.98)年。治疗1年、5年和10年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5%、92%和90%。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开始治疗时年龄小(HR=1.053,95%CI:1.001~1.108)、异性性接触(HR=0.026,95%CI:0.003~0.253)和血液途径(HR=0.043,95%CI:0.006~0.309)感染、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高(HR=0.993,95%CI:0.988~0.998)、治疗6个月后病毒载量低于检测下限(HR=0.028,95%CI:0.009~0.084)的HAART治疗HIV/AIDS病例死亡风险相对较低。结论HAART治疗HIV/AIDS病例生存率较高,开始治疗时年龄、感染途径、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和治疗6个月后病毒载量是HAART治疗HIV/AIDS病例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抗病毒治疗 生存分析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2012—2017年潍坊市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失败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王永勤 赵静 +2 位作者 尹志红 高海英 褚瑞海 《传染病信息》 2021年第3期254-257,共4页
目的探讨2012—2017年潍坊市艾滋病流行病学特点及抗病毒治疗失败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7年12月潍坊市艾滋病注册患者299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艾滋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对艾滋病患者均给予常规抗病毒治疗,12个月治疗后评估疗效... 目的探讨2012—2017年潍坊市艾滋病流行病学特点及抗病毒治疗失败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7年12月潍坊市艾滋病注册患者299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艾滋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对艾滋病患者均给予常规抗病毒治疗,12个月治疗后评估疗效,并根据疗效分为成功组和失败组。查阅2组病历资料,对抗病毒治疗失败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2012—2017年潍坊市艾滋病发病例数呈逐年上升趋势,2017年达到90例;299例患者年龄24~51岁,平均(41.59±5.71)岁;感染时间1~15年,平均(8.41±0.69)年;发病人群以男性为主(94.98%),发病年龄<50岁患者占89.97%;56.52%患者为未婚/离异;文化程度以高中及以下为主,占62.21%;传播途径以性传播为主;47例治疗失败,失败率为15.72%。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表明:年龄≥50岁、病程>8年、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500个/μl、合并感染及存在药物不良反应是潍坊市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失败的不利影响因素(P均<0.05)。结论2012—2017年潍坊市艾滋病发病例数呈逐年上升趋势,且男男性行为者是艾滋病流行高危人群;抗病毒治疗虽然能获得良好效果,但影响因素较多,应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高抗病毒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潍坊市 艾滋病 流行病学 抗病毒疗效 影响因素 干预措施
下载PDF
中山市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服药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8
9
作者 龚华春 高齐明 张倩华 《中外医学研究》 2021年第1期172-174,共3页
目的:分析中山市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服药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3月中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300例艾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及用药情况,随访1年后,了解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情况,并根据依从性高... 目的:分析中山市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服药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3月中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300例艾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及用药情况,随访1年后,了解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情况,并根据依从性高低将患者分为试验组(依从性高的263例)与对照组(依从性低的37例),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艾滋病患者治疗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果:随访1年,300例艾滋病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为87.67%(263/300);两组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家庭系统支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性别、感染途径与户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年龄50岁以上、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离异或丧偶、家庭系统支持差是影响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服药依从性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中山市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服药依从性一般,年龄50岁以上、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离异或丧偶、家庭系统支持差是影响其治疗服药依从性的主要因素,临床应根据这些因素加强干预,以确保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山市 艾滋病 抗病毒治疗 服药依从性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经导管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抗病毒治疗对乙肝相关肝癌患者复发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徐建波 张建淮 +3 位作者 宋研 陈亚 禹亚彬 祁付珍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590-593,共4页
目的探讨经导管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联合抗病毒治疗对具有复发危险因素的肝细胞癌(HCC)患者术后复发的影响。方法前瞻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53例HCC患者资料。所有入选者均推荐TACE联合抗病毒治... 目的探讨经导管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联合抗病毒治疗对具有复发危险因素的肝细胞癌(HCC)患者术后复发的影响。方法前瞻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53例HCC患者资料。所有入选者均推荐TACE联合抗病毒治疗。将未行TACE或抗病毒治疗患者归人对照组(21例),行TACE联合抗病毒治疗归人试验组(32例)。患者入组后每3个月随访1次,定期随诊患者存活以及复发情况。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无瘤生存率和总体生存率。结果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无瘤生存时间试验组(20.1±1.8)个月,对照组(18.7±2.4)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术后1、2、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65.6%比57.1%、31.3%比28.6%和15.6%比1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总体生存时间试验组(26.8±1.7)个月,对照组(21.1±2.2)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1、2、3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87.5%比66.7%、59.4%比38.1%和43.8%比19.0%,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ACE联合抗病毒治疗虽然不能降低具有复发危险因素HCC患者术后复发率,但可明显提高总体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肝动脉栓塞化疗 抗病毒治疗 肝细胞癌 复发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用药依从性个体化预测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被引量:7
11
作者 任菲菲 姚雷娜 《传染病信息》 2021年第5期411-416,共6页
目的建立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患者用药依从性个体化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为慢乙肝患者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11月—2021年4月于我院门诊就诊的235例慢乙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临床资料等数据,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 目的建立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患者用药依从性个体化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为慢乙肝患者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11月—2021年4月于我院门诊就诊的235例慢乙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临床资料等数据,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影响用药依从性的因素,进而建立相关列线图模型。结果年龄≥60岁、文化程度低、未定期在同一门诊随访、未接受过乙肝用药健康教育、医疗支付方式为自费、服药种类≥3种和有药物不良反应是慢乙肝患者用药依从性差的危险因素(P均<0.05)。列线图模型验证结果显示训练集和验证集的C-index分别为0.811(95%CI:0.787~0.833)和0.802(95%CI:0.781~0.822),校正曲线均趋近于理想曲线,AUC分别为0.830(95%CI:0.804~0.872)和0.816(95%CI:0.797~0.834)。结论年龄≥60岁、文化程度低、未定期在同一门诊随访、未接受过乙肝用药健康教育、自费支付、服药种类≥3种和有药物不良反应是与慢乙肝患者用药依从性差密切相关的危险因素,据此构建的列线图模型能够有效预测慢乙肝患者用药依从性差的风险,对提高慢乙肝患者遵医行为和增强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抗病毒药物 个体化预测 用药依从性 危险因素 列线图 临床预警 模型验证
下载PDF
广东省HIV感染产妇孕期使用抗艾滋病病毒药物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兵 吴云涛 +3 位作者 汤柳英 高爽 王智强 李玉萍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8年第18期4245-4250,共6页
目的分析广东省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产妇孕期使用抗艾滋病病毒药物预防母婴传播的影响因素,为改进相应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广东省项目登记的2007年1月-2015年6月活产分娩的1 365例HIV感染产妇及其新生儿调查数据进行多因素Logis... 目的分析广东省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产妇孕期使用抗艾滋病病毒药物预防母婴传播的影响因素,为改进相应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广东省项目登记的2007年1月-2015年6月活产分娩的1 365例HIV感染产妇及其新生儿调查数据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有50.26%(686/1 365)的HIV感染产妇在孕期使用了抗艾滋病病毒药物。孕次多(OR=0.794)、孕期确认HIV感染(OR=0.277)、配偶或性伴HIV感染(OR=0.644)、择期剖宫产(OR=0.314)、孕期随访次数多(1~2次OR=0.205、3~5次OR=0.115、>5次OR=0.085)、孕期检测过乙肝抗体(OR=0.307)、丈夫嫖娼(OR=0.143)、新生儿低出生体质量(OR=0.355)的服药比例较高;产时确认HIV感染(OR=9.912)、艾滋病检测后无咨询(OR=4.276)、丈夫未检测HIV或状态不详(OR=3.063、OR=2.302)、初次产检孕周>28周(OR=2.867)、出生孕周较大(33~36周OR=11.090、37~40周OR=10.912、41~42周OR=22.872)的不服药风险较高。结论较高的孕产期保健依从性、及时随访和咨询、较好的经济条件、丈夫参与度高可有效提高HIV感染产妇孕期抗艾滋病病毒药物的使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 感染产妇 抗病毒药物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成年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患者生存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煜 张爱芸 +2 位作者 马娟 张旭 马燕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52-155,共4页
目的了解成年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患者生存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艾滋病患者生存状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06年9月—2010年9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接受抗病毒治疗的152例≥18周岁成年艾滋病患者病历资料,分析其在观察期间的生存状况... 目的了解成年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患者生存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艾滋病患者生存状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06年9月—2010年9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接受抗病毒治疗的152例≥18周岁成年艾滋病患者病历资料,分析其在观察期间的生存状况,并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生存状况的影响因素。结果 2015年9月30日随访截止时,152例成年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患者中仍在治疗102例(67.11%),失访7例(4.61%),转诊10例(6.58%),停药5例(3.29%),死亡28例(18.42%);28例死亡患者中,死于艾滋病者21例(75.00%),因其他因素致死者7例(25.00%);21例死于艾滋病患者中,抗病毒治疗<1年死亡11例(52.38%),2~3年死亡7例(33.33%),4~5年死亡3例(14.29%)。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0岁、WHO临床分期Ⅲ期以上、感染途径为异性和同性性途径感染是影响成年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患者生存状况的危险因素;CD4^+细胞计数>200个/μL和抗病毒治疗方案为≥2种抗菌药物联合治疗是影响成年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患者生存状况的保护因素。结论年龄、CD4^+细胞计数、WHO临床分期、抗病毒治疗方案和感染途径是成年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患者生存状况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抗病毒治疗 生存状况 影响因素 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
原文传递
Immunomodulatory and Antiviral Therapy Improved Functional Cure Rate in CHB Patients with High HBsAg Level Experienced NA 被引量:2
14
作者 Hongyu Jia Guodong Yu +23 位作者 Jiong Yu Xiaoli Zhang Lisha Yang Bin Wang Jiming Zhang Lang Bai Xinxin Zhang Kai Wang Ping Zhao Dongliang Yang Yingren Zhao Yanyan Yu Yimin Zhang Jueqing Gu Chanyuan Ye Huan Cai Yingfeng Lu Dairong Xiang Liang Yu Jiangshan Lian Jianhua Hu Shanyan Zhang Ciliang Jin Yida Yang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Hepatology》 SCIE 2023年第5期1003-1010,共8页
Background and Aims:A functional cure,or hepatitis B virus(HBV)surface antigen(HBsAg)loss,is difficult to achieve in patients with hepatitis B virus e antigen(HBeAg)-positive chronic hepatitis B.The HBV vaccine and gr... Background and Aims:A functional cure,or hepatitis B virus(HBV)surface antigen(HBsAg)loss,is difficult to achieve in patients with hepatitis B virus e antigen(HBeAg)-positive chronic hepatitis B.The HBV vaccine and 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M-CSF)have been reported to help reduce HBsAg levels and promote HBsAg loss.In this prospective randomized trial,we evaluated HBsAg loss in patients receiving pegylated interferon α2b(PEGIFN-α2b)and tenofovir disoproxil fumarate(TDF),with and without GM-CSF and HBV vaccination.Methods:A total of 287 patients with HBeAg positive chronic hepati-tis B and seroconversion after nucleot(s)ide analog treat-ment were assigned randomly to three treatment groups for 48 weeks,TDF alone(control),PEGIFN-α2b+TDF,and PEGIFN-α2b+TDF+GM-CSF+HBV vaccine.The prima-ry endpoints were the proportions of patients with HBsAg loss and seroconversion at 48 and 72 weeks.Resu/ts:The cumulative HBsAg loss rates in the control,PEGIFN-α2b+TDF,and PEGIFN-α2b+TDF+GM-CSF+HBV vaccine groups at week 48 were 0.0%,28.3%,and 41.1%,respec-tively.The cumulative HBsAg seroconversion rates in these groups at week 48 were 0.0%,21.7%,and 33.9%,respec-tively.Multivariate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GM-CSF use plus HBV vaccination was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HBsAg loss(p=0.017)and seroconversion(p=0.030).Con-clusions:In patients with HBeAg-positive chronic hepatitis B and seroconversion after nucleot(s)ide analog treatment,immunomodulatory/antiviral treatment regimens effective-ly improved HBsAg loss,and the regimen including GM-CSF and HBV vaccination was most effectiv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ronic hepatitis B HBsAg loss Functional cure Immunomodulatory/antiviral therapy Pegylated interferon-α2b Tenofovir disoproxil fumarate Granula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Hepatitis B virus vaccine
原文传递
抗病毒治疗HIV/AIDS患者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15
作者 袁欣 徐园园 +4 位作者 朱正平 张敏 吴苏姝 王静文 王少康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38-445,共8页
【目的】了解接受抗病毒治疗HIV/AIDS患者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22年7月-2022年9月,采用连续抽样法从南京市抗病毒治疗机构招募接受抗病毒治疗HIV/AIDS患者,进行匿名问卷调查,收集患者基本信息,采用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 【目的】了解接受抗病毒治疗HIV/AIDS患者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22年7月-2022年9月,采用连续抽样法从南京市抗病毒治疗机构招募接受抗病毒治疗HIV/AIDS患者,进行匿名问卷调查,收集患者基本信息,采用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简化的Berger艾滋病感知歧视量表(BHSS)及感知社会支持的多维度量表(MSPSS)调查抑郁状况、HIV耻辱得分以及社会支持水平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抑郁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共收集有效问卷1879份,抑郁检出率为5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相较于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患者,研究生及以上文化程度抑郁的风险更低[OR=0.534,95%CI(0.341,0.835),P=0.006];相较于抗病毒治疗时长<1年,抗病毒治疗时长1~5年[OR=0.729,95%CI(0.536,0.991)]、>5~10年[OR=0.516,95%CI(0.379,0.702)]、>10年[OR=0.603,95%CI(0.375,0.969)]抑郁的风险更低;相较于中低社会支持水平,高社会支持水平是HIV/AIDS患者抑郁保护性因素[OR=0.430,95%CI(0.349,0.530),P<0.001];相较于未存在治疗药物副作用,存在药物副作用发生抑郁的风险更高[OR=2.260,95%CI(1.833,2.786),P<0.001];同时在HIV耻辱感量表得分越高,抑郁的可能性越高。【结论】南京市抗病毒治疗患者抑郁检出率较高,启动抗病毒治疗后应加强患者的药物副作用及心理状态监测,开展心理干预,缓解心理问题出现,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病毒治疗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 抑郁 影响因素 回归分析
下载PDF
香术防感方吸嗅与滴鼻给药方式预防甲型流感H1N1模型小鼠的药效学比较研究
16
作者 张悦 董毅智 +3 位作者 李皓月 吴新新 黎晓蕾 赵静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79-1286,共8页
目的比较香术防感方吸嗅和滴鼻两种经鼻给药方式预防甲型流感H1N1的有效性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56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扎那米韦组、香囊高浓度组、香囊低浓度组、滴鼻高浓度组、滴鼻低浓度组,每组8只。香囊低、高浓... 目的比较香术防感方吸嗅和滴鼻两种经鼻给药方式预防甲型流感H1N1的有效性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56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扎那米韦组、香囊高浓度组、香囊低浓度组、滴鼻高浓度组、滴鼻低浓度组,每组8只。香囊低、高浓度组分别给予15、30 g香术防感方香囊吸嗅,每天持续24 h;滴鼻低、高浓度组分别给予浓度为0.11、0.22 g/ml香术防感方滴鼻液滴鼻,每次20μl,每日2次;扎那米韦组给予浓度为1.025 mg/ml扎那米韦溶液滴鼻,每次20μl,每日2次;正常组、模型组滴鼻20μl生理盐水,每日2次。各组预防性干预5天。第5天给药1 h后,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小鼠每只滴鼻35μl、50 LD50 A/PR/8/34/H1N1病毒液滴鼻,以制备甲型流感H1N1模型小鼠。于实验第5天至9天每日记录小鼠体质量及计算体质量变化率,并观察一般状态。于第9天取材,计算小鼠肺指数及肺指数抑制率;HE染色法检测肺组织病理变化,并进行肺组织病变评分;RT-qPCR法检测肺组织病毒载量;ELISA法检测上呼吸道灌洗液中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干扰素γ(IFN-γ)含量。结果实验第7、8、9天,模型组小鼠体质量变化率较同时间点正常组显著降低(P<0.05或P<0.01);实验第8、9天与模型组比较,扎那米韦组和滴鼻高浓度组小鼠体质量变化率增加(P<0.05或P<0.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肺指数、肺组织病变评分、肺组织病毒载量明显升高,血清TNF-α、IL-6、IL-2、IFN-γ含量明显升高,上呼吸道灌洗液sIgA水平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扎那米韦组和滴鼻高浓度组肺指数、肺组织病毒载量降低,血清IFN-γ、TNF-α、IL-2、IL-6含量降低,sIgA水平升高(P<0.05或P<0.01);除香囊低浓度组外,其余各药物干预组肺组织病变评分较模型组降低(P<0.01)。与扎那米韦组比较,香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流感 H1N1病毒 香术防感方 吸嗅 滴鼻 抗病毒 炎症因子
原文传递
内蒙古自治区HIV/AIDS抗病毒治疗效果及治疗失败者耐药情况分析
17
作者 郭佩俊 高雅 +7 位作者 李向春 白宝宝 刘静 杲柏呈 杨景元 张艳萍 莎莉 杨虹 《医学动物防制》 2024年第5期417-421,共5页
目的了解内蒙古自治区艾滋病患者的抗病毒治疗效果及治疗失败者的耐药情况。方法从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收集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内蒙古自治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IV/AIDS)接受抗病毒、治疗时间≥6个月病毒载... 目的了解内蒙古自治区艾滋病患者的抗病毒治疗效果及治疗失败者的耐药情况。方法从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收集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内蒙古自治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IV/AIDS)接受抗病毒、治疗时间≥6个月病毒载量检测相关资料,分析HIV/AIDS病毒抑制失败的影响因素及耐药情况。结果6088例患者,368例(6.04%)病毒载量≥1000copies/ml(抗病毒治疗失败)。文化程度、感染途径、CD4^(+)T淋巴细胞计数和治疗时长为治疗HIV/AIDS病毒抑制失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223、11.869、390.093、1493.862,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文化程度、CD4^(+)T淋巴细胞计数和治疗时长与抗病毒治疗失败有关。获得151条序列中对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on-nucleoside reverse transcriptase inhibitors,NNRTIs)和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ucleoside reverse transcriptase inhibitors,NRTIs)耐药分别为83例(54.97%)和56例(37.09%),耐药突变毒株主要为CRF01_AE(52.75%)和CRF07_BC(21.98%)。结论内蒙古自治区HIV/AIDS抗病毒治疗效果较好,治疗失败的HIV/AIDS耐药发生率高,应加强用药管理并进行耐药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抗病毒治疗 CD4^(+)T淋巴细胞计数 病毒载量 耐药性 影响因素 分析
原文传递
经抗病毒治疗的成年HIV感染/AIDS患者并发结核病预测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18
作者 王秋婷 陈燕 +2 位作者 陈赛娟 刘华 张燕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1期1520-1527,共8页
目的探讨经抗病毒治疗(ART)的成年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并发结核病(TB)的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预测HIV感染/AIDS患者并发TB风险。方法对2017年2月至2021年2月于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接受... 目的探讨经抗病毒治疗(ART)的成年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并发结核病(TB)的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预测HIV感染/AIDS患者并发TB风险。方法对2017年2月至2021年2月于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接受ART的1486例HIV感染/AIDS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IV感染/AIDS患者并发TB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进行内、外部验证,评价模型预测效能和临床实用性。结果男性、开始ART年龄为18~<45岁、世界卫生组织临床分期为Ⅲ期或Ⅳ期、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为200~<350个/μL或<200个/μL、基线病毒载量为10000~100000 copy/mL或>100000 copy/mL和贫血是HIV感染/AIDS患者并发TB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训练集及测试集列线图预测模型内外部验证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27(95%CI:0.696~0.758)、0.780(95%CI:0.722~0.838)。校准曲线拟合效果良好,决策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该模型具有良好的临床收益。结论基于上述独立危险因素建立的HIV感染/AIDS患者并发TB风险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较强的预测效能,能够为早期降低TB发病风险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结核病 抗病毒治疗 危险因素 列线图模型
下载PDF
艾滋病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疗的影响因素分析
19
作者 吴嘉 黎双双 郑燕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8期19-21,共3页
目的:分析艾滋病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疗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9—12月贵州省贵阳市、六盘水市、遵义市、安顺市、毕节市、铜仁市、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9个县区的1676例艾滋病患者作... 目的:分析艾滋病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疗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9—12月贵州省贵阳市、六盘水市、遵义市、安顺市、毕节市、铜仁市、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9个县区的1676例艾滋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接受抗病毒治疗分为治疗组(n=1312)和未治疗组(n=364)。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分析艾滋病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疗的影响因素。结果:性别、年龄、艾滋病确诊时间、文化程度、是否有不良反应、家人是否支持抗病毒治疗是艾滋病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疗的影响因素(P<0.001)。艾滋病确诊时间≥2年、无不良反应、家人支持抗病毒治疗是艾滋病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疗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艾滋病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疗的独立影响因素包括艾滋病确诊时间≥2年、无不良反应、家人支持抗病毒治疗,建议加强宣教,为患者提供更多的社会支持,提高家人艾滋病相关知识了解水平,促使患者接受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抗病毒治疗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20
作者 卢平 《青岛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89-92,共4页
目的 分析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效果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防城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200例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效果将全部200例艾滋病患者分为无效组(n=20例)与有效组(... 目的 分析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效果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防城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200例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效果将全部200例艾滋病患者分为无效组(n=20例)与有效组(n=180例),统计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影响抗病毒治疗的相关因素。结果 与无效组相比较,有效组中自觉领药方便的患者人数更多(P<0.05),自觉身体好转可以停药、经常吸毒、饮酒、3种以上不良反应、药物漏服的患者人数明显更少(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效果的独立影响因素包括了自觉身体好转可以停药、吸毒、经常饮酒、自觉领药不方便、3种以上不良反应、药物漏服(P<0.05)。结论 影响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较多;在实际的治疗工作中,临床医师针对相关的影响因素而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对策,以提升抗病毒治疗的效果,有效控制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抗病毒治疗 效果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