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犯罪性中止行为处理路径新探
1
作者 陶秋林 《四川警察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75-84,共10页
行为人实施了实行行为之后,出于自动性实施的中止行为自身符合了犯罪构成要件,即为犯罪性中止行为。犯罪性中止行为防止了犯罪结果的发生,同时又造成了新的法益损害,正是由于其同时具备的有益性和损害性,导致了该行为定性与处理的困难... 行为人实施了实行行为之后,出于自动性实施的中止行为自身符合了犯罪构成要件,即为犯罪性中止行为。犯罪性中止行为防止了犯罪结果的发生,同时又造成了新的法益损害,正是由于其同时具备的有益性和损害性,导致了该行为定性与处理的困难。当犯罪性中止行为造成的损害是有效中止实行行为侵害结果发生的充分且必要条件,并且符合紧急避险条件时,可以认定为避险行为排除违法性。期待可能性理论不能适用于犯罪行中止案件,除此之外,其他情形应当按照所构成的相应犯罪定罪量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性中止行为 犯罪构成要件 法益损害 紧急避险 期待可能性
下载PDF
德、日刑法理论中的期待可能性 被引量:78
2
作者 马克昌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11,共5页
期待可能性在德、日刑法理论中被认为是阻却、减轻责任事由 ,起源和完成于德国 ,随后流传至日本并得到发展。这一问题在犯罪论体系中从来被认为属于责任论的领域 ,但在责任论中其位置如何 ,意见还不一致。期待不可能性作为法规上的阻却... 期待可能性在德、日刑法理论中被认为是阻却、减轻责任事由 ,起源和完成于德国 ,随后流传至日本并得到发展。这一问题在犯罪论体系中从来被认为属于责任论的领域 ,但在责任论中其位置如何 ,意见还不一致。期待不可能性作为法规上的阻却、减轻责任事由 ,为德、日学者所共同承认 ,但作为超法规的阻却、减轻责任事由 ,日本虽然理论上承认 ,但司法实践持慎重态度。期待可能性的判断标准以行为人标准说为可取。关于期待可能性 ,基于不可避免的错误而欠缺时 ,应当阻却责任 ;由于过失陷于错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期待可能性 期待不可能性 减轻责任事由 犯罪论 错误 德国 日本 刑法理论 通常人标准说 阻却责任事由 行为人标准说
下载PDF
期待可能性理论的引入及限定性适用 被引量:69
3
作者 钱叶六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6-135,共20页
期待可能性理论不仅具有对实定法相关规范(法定的责任减免事由)的解释功能,在特定场合下,还能为超法规的期待可能性事由(超法规的责任减免事由)的具体适用提供理论根据。区分违法要件和责任要件的阶层式犯罪构成体系在我国刑法学中的确... 期待可能性理论不仅具有对实定法相关规范(法定的责任减免事由)的解释功能,在特定场合下,还能为超法规的期待可能性事由(超法规的责任减免事由)的具体适用提供理论根据。区分违法要件和责任要件的阶层式犯罪构成体系在我国刑法学中的确立和发展,为期待可能性理论的引入及其应用排除了体系上的障碍。基于刑法安定性的要求,应严格限定超法规的期待可能性事由的适用条件,合理划定其适用范围。实践中,可以考虑适用超法规的期待可能性事由的情形,主要限于牺牲他人生命保全自己生命的紧急避险、安乐死、执行上级的违法命令、本犯单纯妨害作证、近亲属妨害司法、单纯脱逃、妇女不堪忍受长期家庭暴力而杀夫、迫于生活困难而出卖子女以及妇女因生活所迫而重婚等一些特殊的案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期待可能性 阶层式犯罪构成体系 责任减免事由 超法规的期待可能性事由
原文传递
宪法中的禁止保护不足原则——兼与比例原则对比论证 被引量:42
4
作者 陈征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5-72,共18页
针对基本权利国家保护义务的履行,应适用禁止保护不足原则审查立法者采取的保护方案是否达到了宪法要求。禁止保护不足原则与比例原则在结构上不具备对称性,仿照比例原则建构禁止保护不足原则并不可行。无论是否存在基本权利冲突,禁止... 针对基本权利国家保护义务的履行,应适用禁止保护不足原则审查立法者采取的保护方案是否达到了宪法要求。禁止保护不足原则与比例原则在结构上不具备对称性,仿照比例原则建构禁止保护不足原则并不可行。无论是否存在基本权利冲突,禁止保护不足原则均只对立法者提出最低保护要求,只要立法者的不作为对被保护人而言具有期待可能性,立法者就不违反禁止保护不足原则。判断期待可能性应综合考量多项因素,并在现代科学和技术认知的基础上,以当前社会个体的通常接受度和容忍度为标准。当涉及基本权利冲突时,在比例原则与禁止保护不足原则的双向约束下,立法者仍然享有一定的决策空间。较之比例原则,禁止保护不足原则留给立法者的决策空间通常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禁止保护不足原则 比例原则 国家保护义务 期待可能性 基本权利
原文传递
责任理论的中国蜕变——一个学术史视角的考察 被引量:37
5
作者 车浩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6-81,共16页
责任理论的发展与变革,是当代中国刑法知识转型的一个具体而微的缩影。在过去二十年中,责任话语的刑法涵义发生了剧变。责任研究的阵地,从四要件之外的刑事责任转移到三阶层之内的责任阶层。随着期待可能性理论的引入,责任观念从心理责... 责任理论的发展与变革,是当代中国刑法知识转型的一个具体而微的缩影。在过去二十年中,责任话语的刑法涵义发生了剧变。责任研究的阵地,从四要件之外的刑事责任转移到三阶层之内的责任阶层。随着期待可能性理论的引入,责任观念从心理责任论向规范责任论演进。违法性认识作为责任减免事由,其研究重心从理念层面的必要性之争,进入到错误可避免性的具体技术层面。上述责任领域内诸问题的研究轨迹,一直随附于晚近刑法知识转型特别是犯罪论体系变迁的趋势,呈现出"自转加公转"的特点。从开放、自由与自主的学术史视角,梳理分析上述问题,有助于揭示出当代中国责任理论以及整个刑法知识转型的深层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责任 期待可能性 规范责任论 违法性认识
原文传递
适法行为期待可能性理论的中国命运 被引量:17
6
作者 王钰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08-123,共16页
历史原因、语言障碍和知识体系的差异导致我国学者对期待可能性概念的误解重重。还原理论的真相会发现,期待可能性是一个理论含量很低,承载不了太多"期待"的,早已逐渐退化成教义学上一个无足轻重的概念。刑法研究的精密化,不... 历史原因、语言障碍和知识体系的差异导致我国学者对期待可能性概念的误解重重。还原理论的真相会发现,期待可能性是一个理论含量很低,承载不了太多"期待"的,早已逐渐退化成教义学上一个无足轻重的概念。刑法研究的精密化,不仅意味着入罪条件的精细化,也意味着出罪事由的精细化,放诸四海而皆准的概念,如期待可能性理论,势必面临被类型化、规范化和具体化的命运。回归立法原旨,从文本出发对我国《刑法》紧急避险条文进行解释,只能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该条文是阻却违法性事由,而非阻却责任事由。我国刑法并不承认缺乏预防必要性情况下的免责事由,如防卫过当和免责的紧急避险。所以超法规的免责事由是无本之木。期待可能性作为一个本来已经没落的学说,也不该被我国刑法教义学采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期待可能性 紧急避险 责任 免责事由 正当化事由
下载PDF
自我洗钱行为当罚性分析 被引量:16
7
作者 安汇玉 汪明亮 《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 2020年第3期109-118,共10页
《刑法》第191条将上游犯罪行为人排除在洗钱罪的行为主体之外,既不利于打击洗钱犯罪行为,也不符合国际组织原则要求。就自我洗钱行为而言,在违法性层面,行为具有独立于上游犯罪的法益侵害性,不仅妨害司法而且破坏了国家金融管理秩序;... 《刑法》第191条将上游犯罪行为人排除在洗钱罪的行为主体之外,既不利于打击洗钱犯罪行为,也不符合国际组织原则要求。就自我洗钱行为而言,在违法性层面,行为具有独立于上游犯罪的法益侵害性,不仅妨害司法而且破坏了国家金融管理秩序;在有责性层面,行为人具有不实施自我洗钱行为的可能,并无规范性的责任阻却事由,因而不属于“不可罚的事后行为”。此外,无论刑法第191条洗钱罪与第312条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是否成立法条竞合,均不妨碍自我洗钱行为在立法论层面的当罚性,且惩罚自我洗钱行为不会影响他罪适用,以致不当扩大刑罚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洗钱 法益侵害性 期待可能性 法条竞合
下载PDF
犯罪构成四要件的“立体化”修正 被引量:12
8
作者 牛忠志 曲伶俐 《政法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1-63,共13页
为永葆犯罪构成四要件的生命力,需要对其各要件加以立体化修正,包括对其各个要件从形式和内容、质和量、静态与动态、纵向和横向等维度"加宽加厚加高"。把犯罪客体修正为刑法保护的而为犯罪行为所侵害或者威胁的社会关系及其... 为永葆犯罪构成四要件的生命力,需要对其各要件加以立体化修正,包括对其各个要件从形式和内容、质和量、静态与动态、纵向和横向等维度"加宽加厚加高"。把犯罪客体修正为刑法保护的而为犯罪行为所侵害或者威胁的社会关系及其载体的统一,以使之成为"有血有肉",看得见、摸得着,增强了其实体性和可测量性。在危害行为的定义中加入"犯罪工具"和行为"强度"的限定,既突出实施危害行为对犯罪工具的利用,又满足中国刑法对犯罪规定既定性又定量的特点。在刑事责任能力的基础上把行为人的社会危险性人格也纳入,以形成动静结合的主体要件内容。赋予犯罪动机的选择要件地位;为切实全面贯彻规范责任论,在《刑法》第16条增加关于因"期待可能丧失或者减弱"而刑事责任丧失或者减轻的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构成 立体化 危害行为的强度 社会危险性人格 期待可能性
下载PDF
亲亲相隐制度的解读与重构——以和谐社会为背景的思考 被引量:10
9
作者 肖敏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8-62,共5页
我国的亲亲相隐制度源于儒家思想,其合理性基础是人性的根本需求。当行为人面临道德义务和法律义务冲突时,法律是不能强人所难的。顺应当下构建和谐社会之需要,解读亲亲相隐制度的合理价值蕴涵,并借鉴国外刑事法的相关规定,重构亲亲相... 我国的亲亲相隐制度源于儒家思想,其合理性基础是人性的根本需求。当行为人面临道德义务和法律义务冲突时,法律是不能强人所难的。顺应当下构建和谐社会之需要,解读亲亲相隐制度的合理价值蕴涵,并借鉴国外刑事法的相关规定,重构亲亲相隐制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亲相隐 义务冲突 期待可能性
下载PDF
刑事诉讼中的亲属拒证权制度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本顺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00-105,共6页
亲属拒绝作证权制度作为现代法治国家的一项重要证据制度,在世界许多国家的刑事证据立法中都有明确规定。我国历史上也有类似的"亲亲相隐"制度规定。确立亲属拒证权制度,对于弘扬传统的伦理道德,充分保护公民人权,提高法律效... 亲属拒绝作证权制度作为现代法治国家的一项重要证据制度,在世界许多国家的刑事证据立法中都有明确规定。我国历史上也有类似的"亲亲相隐"制度规定。确立亲属拒证权制度,对于弘扬传统的伦理道德,充分保护公民人权,提高法律效益,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推动我国法治化进程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属拒证权 伦理道德 期待可能性 法社会学 效益
下载PDF
传统刑法学理论的尴尬(Ⅰ)——面对许霆案 被引量:10
11
作者 桑本谦 《广东商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7-74,共8页
法学专家围绕许霆案阐发的学术见解并不强有力,这一事实反映出传统刑法学理论缺乏应对疑难案件的理论资源,而刑法的经济学理论可以获得对刑事疑难案件的指导权。就许霆案而言,真正可以作为对许霆减轻处罚的实质性理由是许霆作案方式的... 法学专家围绕许霆案阐发的学术见解并不强有力,这一事实反映出传统刑法学理论缺乏应对疑难案件的理论资源,而刑法的经济学理论可以获得对刑事疑难案件的指导权。就许霆案而言,真正可以作为对许霆减轻处罚的实质性理由是许霆作案方式的特殊性,而传统刑法学提供的理由如主观恶性不大、违法程度较轻、责任程度较轻以及期待可能性有所降低等,则只是公众直觉的精致化表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许霆案 刑法学理论 经济分析 金融机构 期待可能性
下载PDF
期待可能性论:作为抗制死刑的论辩术 被引量:6
12
作者 童德华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5-9,共5页
在司法中限制死刑的路径有两种,一是适用罪名限制,二是适用情节限制,它们在适用中存在充分论证的问题。以期待可能性论为核心进行责任评价,是有效抗制死刑的论辩方式,它主要考虑十种情景性因素。
关键词 期待可能性 死刑限制
下载PDF
我国借鉴期待可能性理论的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杨国章 《政法学刊》 2008年第2期9-13,共5页
在我国全面构建和谐社会、大力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新形势下,迫切需要刑法理念的更新以寻求情、理、法的统一。期待可能性理论因其立足人性,符合刑法谦抑原则等而具有相应的合理性,借鉴其"合理内核"对于我国当前的刑事司... 在我国全面构建和谐社会、大力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新形势下,迫切需要刑法理念的更新以寻求情、理、法的统一。期待可能性理论因其立足人性,符合刑法谦抑原则等而具有相应的合理性,借鉴其"合理内核"对于我国当前的刑事司法具有特别意义和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期待可能性 合理价值 刑法理论
原文传递
法官对社会伦理影响自由裁量权的情结与纠结——兼论期待可能性在刑事审判中的张力 被引量:5
14
作者 潘庸鲁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8-34,共7页
当前法官对量刑幅度仅有10%的自由裁量权,而社会伦理则是影响该幅度调整的主要因素,它是民众对是非善恶所形成的共识的集中表达。法官作为社会主体,对社会伦理影响其自由裁量权具有一种本能情结;而法官所从事职业的专业属性又要求其必... 当前法官对量刑幅度仅有10%的自由裁量权,而社会伦理则是影响该幅度调整的主要因素,它是民众对是非善恶所形成的共识的集中表达。法官作为社会主体,对社会伦理影响其自由裁量权具有一种本能情结;而法官所从事职业的专业属性又要求其必须遵循罪刑法定原则以防裁判擅断,这导致法官纠结于社会伦理能否影响自由裁量权。但实际上情结与纠结本身并无实质冲突,两者最终的落脚点都是追求公正。社会伦理对个别公正的关注与期待可能性的宗旨具有相通之处,从本质上说,两者都是对具体人性的尊重和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伦理 自由裁量权 期待可能性
下载PDF
布洛赫“希望美学”的内在结构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峰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70-76,共7页
布洛赫“希望美学”的内在结构由两个部分构成 ,一是本能心理层面上的渴望 ,二是乌托邦层面上的期望。从时间性的角度来说 ,希望蕴涵着面向未来的敞开。布洛赫揭示本能层面上的未来维度 ,是为了从人的本性方面挖掘出乌托邦的内在的、必... 布洛赫“希望美学”的内在结构由两个部分构成 ,一是本能心理层面上的渴望 ,二是乌托邦层面上的期望。从时间性的角度来说 ,希望蕴涵着面向未来的敞开。布洛赫揭示本能层面上的未来维度 ,是为了从人的本性方面挖掘出乌托邦的内在的、必然的趋向 ,获得一个基本的出发点。乌托邦层面上的未来维度则包含着人的一切可能性。艺术是联结现时和未来的中介 ,是期望的具体功能。期望的实行需要一种进取的乐观主义立场 ,而在期望充实的中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洛赫 “希望美学” 内在结构 本能心理 渴望意识 乌托邦 期望意识 乐观主义 时间意识 注意力
下载PDF
论“期待可能性”的平易化 被引量:4
16
作者 石经海 苏桑妮 《刑法论丛》 2021年第2期340-374,共35页
学界讨论热烈的“期待可能性”在司法实践中却遭受冷遇。造成如此现象的症结在于,司法实践中的定罪量刑以法律规范为适用依据,而“期待可能性”只是阶层犯罪构成理论中的理论性要件要素。实际上,“期待可能性”之精华,不在于其作为阶层... 学界讨论热烈的“期待可能性”在司法实践中却遭受冷遇。造成如此现象的症结在于,司法实践中的定罪量刑以法律规范为适用依据,而“期待可能性”只是阶层犯罪构成理论中的理论性要件要素。实际上,“期待可能性”之精华,不在于其作为阶层犯罪构成理论要件要素的形式表现,而在于其所具有的社会危害性和人身危险性有无与大小的实质内容。据此,若将“期待可能性”做“去虚求实”的平易化释读与规范化对接,则可以解决其在司法实践中受冷遇问题。具体是,将“期待可能性”所指向的社会危害性和人身危险性有无或大小的事实,根据刑法关于定罪要件或量刑情节的立法规定或司法规范,予以罪责免除或减轻评价与定罪量刑运用,如此路径方可促进刑法研究与司法实践的良性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期待可能性 去虚求实 社会危害性 人身危险性
原文传递
罪刑法定原则视野中的期待可能性理论 被引量:3
17
作者 高巍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2期95-100,共6页
期待可能性理论作为一种超法规的责任阻却事由,源于对个别正义实现的强调和关注。这种价值取向与罪刑法定原则所坚持的法律安定性优先的价值取向存在冲突,这种冲突是无法调适和折中的。因此,有必要摒弃期待可能性理论,以维护罪刑法定原... 期待可能性理论作为一种超法规的责任阻却事由,源于对个别正义实现的强调和关注。这种价值取向与罪刑法定原则所坚持的法律安定性优先的价值取向存在冲突,这种冲突是无法调适和折中的。因此,有必要摒弃期待可能性理论,以维护罪刑法定原则作为刑法基本原则的基础性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罪刑法定 期待可能性 价值冲突
下载PDF
期待可能性理论与我国刑法理论的借鉴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鹏祥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4-86,共3页
期待可能性理论在大陆法系国家的刑法理论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并在刑法立法和司法中得以承认和采纳。目前,在我国的刑法理论中没有明确提出期待可能性理论,但在刑法典的具体规定中却包含了丰富的期待可能性思想。期待可能性理论有其... 期待可能性理论在大陆法系国家的刑法理论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并在刑法立法和司法中得以承认和采纳。目前,在我国的刑法理论中没有明确提出期待可能性理论,但在刑法典的具体规定中却包含了丰富的期待可能性思想。期待可能性理论有其自身的合理性,对我国传统的犯罪构成理论具有借鉴意义,我国刑法应当引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期待可能性 理论依据 判断标准
下载PDF
审慎对待期待可能性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诚 崔钟云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 2006年第3期19-21,共3页
期待可能性理论是在极特殊之不合理的案件中对行为时的附随情形给予特别的考虑。所以在承认期待可能性概念的同时,要严格限制其使用范围。本文对期待可能性理论的适用范围及具体判断方法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并指出,在很多时候,并不一定... 期待可能性理论是在极特殊之不合理的案件中对行为时的附随情形给予特别的考虑。所以在承认期待可能性概念的同时,要严格限制其使用范围。本文对期待可能性理论的适用范围及具体判断方法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并指出,在很多时候,并不一定要运用期待可能性理论才可以达到阻却行为人的责任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期待可能性 具体判断 审慎对待
下载PDF
期待可能性在阻却有责性上的适用探析——以陆勇案为视角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海铭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5期61-65,共5页
期待可能性理论是规范责任论的归责基础,法谚有云:法律不强人所难,对因随附情状异常而导致期待不可能的,理应减轻或免除法的责任。对期待可能性有无及大小的问题,须以社会一般人+具体行为人的判断标准对随附情状异常性、意志受涉性和法... 期待可能性理论是规范责任论的归责基础,法谚有云:法律不强人所难,对因随附情状异常而导致期待不可能的,理应减轻或免除法的责任。对期待可能性有无及大小的问题,须以社会一般人+具体行为人的判断标准对随附情状异常性、意志受涉性和法的可恕性进行递进式评价。引入期待可能性理论,舍其形而用其魂,通过立法技术将该理论融入相关成文法中,在防止司法官的自由裁量权之滥用的同时向脆弱的人性倾注刑法同情之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期待可能性 随附情状异常性 意志受涉性 法律责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