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gard History as a Mirror and Create a New World of Peace,Development and Cooperation—In Commemoration of the 60^(th) Anniversary of the Victory of the Chinese People's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ese Aggression and the World's Anti-Fascist War 被引量:2
1
作者 Ma Zhengang, former ambassador of China to Great Britain, is president of China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China International Studies》 2005年第1期1-21,共21页
The year 2005 marks the 60th anniversary of the victory of the Chinese People’s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ese Aggression and the world’s anti-fascist war. China and many other countries have held all kinds of a... The year 2005 marks the 60th anniversary of the victory of the Chinese People’s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ese Aggression and the world’s anti-fascist war. China and many other countries have held all kinds of activities to commemorate this event that has most deeply impacted human history. The Second World War, the crudest wa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niversary of the Victory of the Chinese People’s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ese Aggression and the World’s anti-fascist War TH World
下载PDF
Maintain Human Rights and World Peace: China's Remarkable Contributions
2
作者 张晓玲 刘沛恩 《The Journal of Human Rights》 2015年第5期433-445,共13页
Seventy years ago, China and the world Anti-Fascist Allies won the great victory of the Anti-Fascist War. As the main battlefield on the eastern front, the Chinese People’s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ese Aggressi... Seventy years ago, China and the world Anti-Fascist Allies won the great victory of the Anti-Fascist War. As the main battlefield on the eastern front, the Chinese People’s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ese Aggression made indelible contributions to the final victory of the World Anti-Fascist War. The Chinese people threw themselves in the War of Resistance for fourteen years. China suffered over 35 million casualties, but its people made great contributions. In the post-war era, as the world’s most populous developing country, China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protection of human rights by rule of law, follows the path of peaceful development, remains a staunch force in maintaining world peace, and makes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s in achieving world peace and human rights prote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ght to peace human rights China anti-fascist War
下载PDF
论中国“七·七”抗战的国际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韩永利 胡德坤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63-370,共8页
中国“七.七”抗战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日战争的起点,开辟了世界上第一个反法西斯战场。中国抗日战场的开辟粉碎了日本妄图速战速决、一举灭亡中国的战略计划,打乱了日本的战略步骤,延缓了东西方法西斯结盟的进程,促进了东亚国际格局向有... 中国“七.七”抗战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日战争的起点,开辟了世界上第一个反法西斯战场。中国抗日战场的开辟粉碎了日本妄图速战速决、一举灭亡中国的战略计划,打乱了日本的战略步骤,延缓了东西方法西斯结盟的进程,促进了东亚国际格局向有利于反法西斯方向发展,动员了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极大地影响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七”抗战 反法西斯 国际影响
下载PDF
茨威格在中国的接受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意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7-113,共7页
茨威格在中国的接受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由于不同历史时期的影响,真正的接受热潮始于20世纪80年代,之后一直经久不衰,具体体现在大量茨威格作品被多次翻译成中文,茨威格也因此成为国内出版发行最多的德语作家。从心理分析大师到和平主... 茨威格在中国的接受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由于不同历史时期的影响,真正的接受热潮始于20世纪80年代,之后一直经久不衰,具体体现在大量茨威格作品被多次翻译成中文,茨威格也因此成为国内出版发行最多的德语作家。从心理分析大师到和平主义者到最终的反法西斯战士,中国读者对茨威格的认识经历了重大转折。茨威格在中国的接受也从翻译介绍、学术研究发展到跨界接受,呈现多元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茨威格 接受 心理分析 反法西斯
原文传递
抗战时期重庆反法西斯音乐的创作、会演及对外交流
5
作者 艾智科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6期13-19,共7页
抗战全面爆发后,重庆成为大后方的重要文化阵地,以反法西斯为主题的音乐创作在重庆持续繁荣。与此同时,大批音乐家和音乐团体纷纷行动起来,通过举办音乐会演、开展通信联络、译介反法西斯音乐、在国外传唱歌曲等多种形式开展对外交流。... 抗战全面爆发后,重庆成为大后方的重要文化阵地,以反法西斯为主题的音乐创作在重庆持续繁荣。与此同时,大批音乐家和音乐团体纷纷行动起来,通过举办音乐会演、开展通信联络、译介反法西斯音乐、在国外传唱歌曲等多种形式开展对外交流。战时重庆音乐界的对外交流促进了抗战救亡运动的发展,有助于宣传中国抗战精神,争取国际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 反法西斯 音乐 交流
下载PDF
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
6
作者 郑桂芬 牛金娥 《学术交流》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68-171,共4页
在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先欧后亚”的总体战略下,抗战时间最长、付出代价最大、牵制和消灭日军最多的中国战场,为欧洲战场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 在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先欧后亚”的总体战略下,抗战时间最长、付出代价最大、牵制和消灭日军最多的中国战场,为欧洲战场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打败日本法西斯起了决定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法西斯战争 抗日战争 先欧后亚
下载PDF
边缘话语与主题抒怀——抗战文艺战士杨骚的南洋书写
7
作者 何小海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76-82,共7页
边缘生存与边缘话语,是南下作家在战时南洋地区进行文学创作的文化方式。在南洋这样的多元文化主义国度里,左翼作家杨骚善于透过法西斯统治的重重帷幕,以边缘性的话语与南洋人民共同完成反侵略文学这一神圣篇章的主题书写。杨骚以编辑... 边缘生存与边缘话语,是南下作家在战时南洋地区进行文学创作的文化方式。在南洋这样的多元文化主义国度里,左翼作家杨骚善于透过法西斯统治的重重帷幕,以边缘性的话语与南洋人民共同完成反侵略文学这一神圣篇章的主题书写。杨骚以编辑为务、编辑闽侨总会机关刊物《民潮》;在当时那些对马华文学影响较大的报刊上发表评论文章;撰写富有南洋特色的马来亚军民抗战剧,为东南亚华文文学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骚 华文 边缘话语 东南亚 主题抒怀 反法西斯 抗战文艺
下载PDF
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8
作者 吴继华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84-88,共5页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既是中国人民反对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民族解放的战争,又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种种原因,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却并没有得到国际社会的应有尊重,本文拟通过对中国14年抗战历史的回顾来阐明中国抗日战...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既是中国人民反对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民族解放的战争,又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种种原因,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却并没有得到国际社会的应有尊重,本文拟通过对中国14年抗战历史的回顾来阐明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希望使那些对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功绩存有疑义的人们能对这段历史有一个重新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战争 反法西斯战争 地位 作用
下载PDF
论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地位及其作用
9
作者 何腊生 《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5期16-19,共4页
全面认识抗日战争的历史地位与作用,对于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振奋精神、凝聚人心、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抗日战争 反法西斯战争 历史地位 作用
下载PDF
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中国抗日战争——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10
作者 路标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19-21,共3页
2015年9月3日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也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抗日战争是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它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战后新秩序的建立做出了重大贡献。抗日战争... 2015年9月3日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也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抗日战争是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它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战后新秩序的建立做出了重大贡献。抗日战争胜利是中国近代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胜利,为中华民族独立与解放、为新中国的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是中国和平崛起重新掌握世界话语权不可或缺的一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反法西斯 抗日战争
下载PDF
Historical Role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st Movement during the World Anti-fascist War
11
作者 姜安 Huang Deyuan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2016年第3期24-40,共17页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st movement and the world anti- fascist war constitutes a major historical theme of our times. As a positive force for democracy and peace, the international corners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st movement and the world anti- fascist war constitutes a major historical theme of our times. As a positive force for democracy and peace, the international cornerstone of the anti-fascist war. Its Communist movement became a solid political enormous sacrifices and contributions made it one of the final forces terminating the fascist political order, and its humanity provided mankind with a just direction in the struggle against war terrorism and for peace idealism. It thus became a major force in effectively advancing the development of democracy and peace. Based on the logic of condemnation, the critical reflections upon fascism made by the Communist movement have provided a value dimension for the building of today's international security system. Based on the logic of construction, the international peace ethics followed by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st movement offer an ideological foundation for the building of the new international order. And based on the logic of development, the new paradigm of world civilization pursued by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st movement has become a political exemplar for the current pursuit of international peace. The political forc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PC), as China's political backbone and advance guard, cannot be overlooked: it influenced the anti-fascist war, the postwar international Communist movement and the democratization of world order. Of course, both the Soviet Union and the Comintern also offered many historical lessons during the anti-fascist war, lessons that merit profound reflection and conside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national Communist movement anti-fascist war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Soviet Union Comintern
原文传递
抹不去的心迹
12
作者 陈茂文 杨瑞容 《长沙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54-55,共2页
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既是对前人的纪念,也是对后人的警醒.记住历史,彰往以察来.岁月悠悠,人类已踏上新的百年路程。然而,上个世纪发生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无论何时都不会在人类的记忆中消失。如今这场全人类的悲剧... 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既是对前人的纪念,也是对后人的警醒.记住历史,彰往以察来.岁月悠悠,人类已踏上新的百年路程。然而,上个世纪发生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无论何时都不会在人类的记忆中消失。如今这场全人类的悲剧已经结束六十年,血与泪的记忆深深刻入了历史,铭记历史是人类的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法西斯 胜利 战争 和平
原文传递
中国!万岁!
13
作者 李峥 艾艳红 《长沙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56-57,共2页
追溯发生在中国近代史上的中华民族从衰败走向属于自己的光明的一段真实的心酸励志史。清政府的"无力反抗",让历史的年轮狠狠碾压过华夏儿女的身心。乱世出英雄,无数英雄先辈用自己顽强的意志为后辈的我们撑起一片天。在这个... 追溯发生在中国近代史上的中华民族从衰败走向属于自己的光明的一段真实的心酸励志史。清政府的"无力反抗",让历史的年轮狠狠碾压过华夏儿女的身心。乱世出英雄,无数英雄先辈用自己顽强的意志为后辈的我们撑起一片天。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一起庆祝、缅怀、反省。努力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 反法西斯 灾难 光明 雄起
原文传递
An Epic of Anti-Fascist Fighters——The 60th anniversary of the International Brigade
14
作者 HONG LIU 《Women of China》 1997年第2期36-37,共2页
DEFEND MADRID, an antifascist song composed in 1936 toraise Chinese awareness against fascists invading then Republic of Spain and who invaded China one year later, played once again in the Chinese Revolutionary Museu... DEFEND MADRID, an antifascist song composed in 1936 toraise Chinese awareness against fascists invading then Republic of Spain and who invaded China one year later, played once again in the Chinese Revolutionary Museum in Beijing on 9 October 1996. The song brought participants of the 60th anniversary of the International Brigade back to the days when peaceloving people the world over, despite their differences in nationalities and beliefs, gathered in Spain to fight against the common foe of mankind—fascism. Mr. Cheng Siyuan, Vice President of the Chinese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Mr. Huang Hua, President o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 An Epic of anti-fascist Fighters The 60th anniversary of the International Brigade
原文传递
话剧《天诫》——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献礼
15
作者 胡子希 龚兴华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67-69,共3页
大型原创历史题材话剧《天诫》是一部由吉林省委宣传部主办,吉林艺术学院、长春市文广新局联合重磅推出为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献礼剧。该剧以伪满州国"新京"益合货栈与日本浅川料理屋之间的矛盾作为当时的社会矛盾缩... 大型原创历史题材话剧《天诫》是一部由吉林省委宣传部主办,吉林艺术学院、长春市文广新局联合重磅推出为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献礼剧。该剧以伪满州国"新京"益合货栈与日本浅川料理屋之间的矛盾作为当时的社会矛盾缩影,真实再现了1940年至1945年期间,动荡不安的伪满洲国日渐消亡的社会风貌和各阶层人物的不同命运。本文将从人物塑造、台词设计、服装舞美等多角度评述此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剧《天诫》 反法西斯 伪满洲国 吉林艺术学院
下载PDF
A Glorious Epic about the World Anti-Fascist War─The 10,000-Li Great Wall by Zhou Erfu
16
《China & The World Cultural Exchange》 1995年第5期28-29,共2页
关键词 World LI A Glorious Epic about the World anti-fascist War
下载PDF
品特作品中的反法西斯思想——以《生日晚会》为例
17
作者 蔡芳钿 《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80-84,共5页
哈罗德·品特早期作品涵义十分隐晦,看似日常的对话与场景实则富含深意,寄托了其对于时政的见解与批评,体现了其反战、反法西斯的强烈态度。这一点在《生日晚会》一剧中表现尤为明显,剧中两位盖世太保式的人物以及富有象征意义的&qu... 哈罗德·品特早期作品涵义十分隐晦,看似日常的对话与场景实则富含深意,寄托了其对于时政的见解与批评,体现了其反战、反法西斯的强烈态度。这一点在《生日晚会》一剧中表现尤为明显,剧中两位盖世太保式的人物以及富有象征意义的"敲门声"巧妙地影射了法西斯主义的幽灵,以及品特的反感与抵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罗德·品特 手推车男孩 43人组 《生日晚会》 反法西斯
原文传递
“《南京!南京!》的创作与接受”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霁月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0-47,共8页
在上海大学影视与文学创作批评中心组织的"《南京!南京!》的创作与接受"学术研讨会上,上海大学的教授们与该片导演陆川从社会文化及电影史等多个角度,对影片创作与接受之间存在差距的原因进行了畅所欲言的探讨和交流。石川、... 在上海大学影视与文学创作批评中心组织的"《南京!南京!》的创作与接受"学术研讨会上,上海大学的教授们与该片导演陆川从社会文化及电影史等多个角度,对影片创作与接受之间存在差距的原因进行了畅所欲言的探讨和交流。石川、陈犀禾、葛红兵等教授认为,影片所采用的多重角度叙事,一方面突破了中国抗战题材影片传统的叙事模式,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人们的观影困境,创作与接受之间的尴尬和争议由此产生。曲春景教授指出,"反法西斯"环节的缺失是影片创作与接受之间出现错位的主要原因,反法西斯维度的建立是反思战争的前提。金丹元教授、程波和葛颖副教授、黄望莉和陈晓达老师以及影视学院的研究生们从电影的叙事立场与中国观众的观影心理的角度探讨了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葛红兵教授、刘海波和聂伟副教授还谈到了导演陆川对同类影片的超越,认为该片超越了中国以往同类题材的影片。陆川导演针对提出的问题进行了导演阐述,认为将"小概率的日本人与普遍意义的中国人"并置,"是对创作的一种不公平";所谓表现"日本人的忏悔"是一种误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角度叙事 反法西斯维度 观影心理 导演阐述
下载PDF
菲律宾华侨对抗日战争的贡献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世均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79-85,共7页
菲律宾华侨虽身在海外,但他们心系祖国。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菲律宾华侨除捐款支援祖国人民抗日外,还组织义勇军,奔赴抗日前线杀敌报国,为中国抗日战争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菲律宾华侨又在侨居地组织游击队,奋起... 菲律宾华侨虽身在海外,但他们心系祖国。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菲律宾华侨除捐款支援祖国人民抗日外,还组织义勇军,奔赴抗日前线杀敌报国,为中国抗日战争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菲律宾华侨又在侨居地组织游击队,奋起抗击日寇,为菲律宾的抗日活动同样作出了自己的贡献。菲律宾华侨的抗日救亡活动,在中国和菲律宾的历史上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谱写了中国和菲律宾现代史上的重要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律宾华侨 中国抗日战争 贡献
下载PDF
论中国共产党的国际抗日统一战线思想 被引量:5
20
作者 汪谦干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6-36,117,共12页
面对愈演愈烈的日本侵华战争态势,针对国内抗日力量的不足和内部斗争,中国共产党主张不仅要建立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且要积极争取国际援助、支持,建立国际抗日统一战线。国际抗日统一战线于1936年7月提出,1937年... 面对愈演愈烈的日本侵华战争态势,针对国内抗日力量的不足和内部斗争,中国共产党主张不仅要建立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且要积极争取国际援助、支持,建立国际抗日统一战线。国际抗日统一战线于1936年7月提出,1937年7月全面抗战爆发后逐渐形成,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于12月9日发表《中国共产党为太平洋战争的宣言》,公开呼吁建立国际抗日统一战线。1942年1月《联合国家宣言》的签订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也即国际抗日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但在1945年国际抗日统一战线内部矛盾加大。抗战胜利后国共矛盾激化,1946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和国际上冷战兴起,国际抗日统一战线结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国际抗日统一战线 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