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Ⅱ类牵引模式对无托槽隐形矫治磨牙远移作用的比较:三维有限元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雷鹤 陶洪 +4 位作者 罗晶 张楠 陈江浩 邓春妮 陈曦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2021年第3期152-156,共5页
目的构建隐形矫治器上颌磨牙远移中两种Ⅱ类牵引的生物力学研究模型,分析矫治体系在不同加力模式、不同牵引力大小作用下的初始位移及应力分布特点,为该技术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建立隐形矫治推上颌磨牙向远中及两种Ⅱ类牵引模式(牙... 目的构建隐形矫治器上颌磨牙远移中两种Ⅱ类牵引的生物力学研究模型,分析矫治体系在不同加力模式、不同牵引力大小作用下的初始位移及应力分布特点,为该技术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建立隐形矫治推上颌磨牙向远中及两种Ⅱ类牵引模式(牙套加力组与牙齿加力组)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法分析2种不同加力方式及5种不同载荷(100 g、150 g、200 g、250 g、300 g)下的牙齿移动方式、牙套形变、牙周膜应力分布等,比较其增强前牙支抗效果的异同.结果不同力值不同加力方法下所有组Ⅱ类牵引均可以使前牙内收,抵抗磨牙远中移动过程造成的前牙支抗丧失,但其牙齿应力分布、牙套形变效果不同:牙齿加力组集中在直接受力的尖牙上,分布不均匀;牙套加力组分布更均匀,随距尖牙距离由近到远逐渐减小,但总体大小较牙齿加力组大.牙周膜等效应力除300 g牙套加力组[(2.87×10^(-2))MPa]过大外,其余各组均在牙周膜可承受范围内.结论100 g的Ⅱ类牵引即可抵抗磨牙远移反作用力造成的前牙支抗丧失,300 g牙套加力作用下的牙周膜受力过大,尽量避免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有限元 磨牙远移 Ⅱ类牵引 牙周膜等效应力 支抗
原文传递
隐形矫治远移磨牙中保护前牙支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柏南 周芷岚 +2 位作者 莫雪云 农承艳(综述) 邱伟芳(审校) 《海南医学》 CAS 2023年第2期300-304,共5页
随着隐形矫治技术的不断发展,隐形矫治器远移磨牙的有效率较高,这已成为其独特的优势。临床上可用隐形矫治器推磨牙远移实现非拔牙矫治,但同时存在前牙支抗丢失的问题,从而影响磨牙的远移效率。本文就隐形矫治器在远移磨牙中保护前牙支... 随着隐形矫治技术的不断发展,隐形矫治器远移磨牙的有效率较高,这已成为其独特的优势。临床上可用隐形矫治器推磨牙远移实现非拔牙矫治,但同时存在前牙支抗丢失的问题,从而影响磨牙的远移效率。本文就隐形矫治器在远移磨牙中保护前牙支抗的设计及其注意事项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形矫治 磨牙远移 前牙支抗 支抗设计 正畸
下载PDF
隐形矫治磨牙远移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雷鹤 高冲 +4 位作者 吴冬雪 魏亚珊 刘美杰 邓春妮 陈曦 《口腔医学》 CAS 2021年第8期692-698,共7页
目的构建隐形矫治器上颌磨牙远移的生物力学研究模型,分析矫治体系的初始位移及应力分布特点,为临床应用提供指导。方法建立隐形矫治上颌磨牙远移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在ANSYS软件中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法通过数值仿真分析求得受力瞬间牙齿在... 目的构建隐形矫治器上颌磨牙远移的生物力学研究模型,分析矫治体系的初始位移及应力分布特点,为临床应用提供指导。方法建立隐形矫治上颌磨牙远移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在ANSYS软件中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法通过数值仿真分析求得受力瞬间牙齿在牙周膜及周围牙槽骨等约束下的移动方式、牙套形变、牙周膜应力分布,并探索适宜的Ⅱ类牵引增强前牙支抗的必要性及适宜力值。结果第二磨牙远移的同时伴有其牙冠远中倾斜、伸长及舌侧倾斜;其余牙表现为唇/颊倾、压低且位移量与距支抗牙距离成反比。牙周膜等效应力越靠近颈缘越大,距离第二磨牙越远越小,均小于牙周组织可承受最大应力。矫治器在第二磨牙处出现应力集中现象,位移峰值小于材料的弹性极限和拉伸极限强度。100 gⅡ类牵引可以有效抵抗前牙唇倾,300 g牵引力作用于牙列后超过牙周膜最大承受力值。结论使用无托槽矫治技术远移磨牙不能实现单纯的整体移动且支抗牙有一定的支抗丧失,需要进行必要的支抗控制。100 gⅡ类牵引即可有效抵抗推磨牙带来的前牙支抗丧失,300 g牵引力作用下牙周膜受力过大,尽量避免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分析 磨牙远移 前牙支抗 隐形矫治
下载PDF
自制四曲辅弓控制前牙转矩效能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杨苹珠 温秀杰 +5 位作者 聂鑫 赵茜 王莹莹 曾湫雲 朱林 李骏 《口腔疾病防治》 2019年第3期178-184,共7页
目的分析四曲辅弓作用上前牙不同转矩力值时,上中切牙的位移初始变化和牙周膜的应力分布状态,为四曲辅弓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提供依据。方法建立自制四曲辅弓对上前牙转矩控制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四种不同状态:无拔牙间隙磨牙回扎(A组)... 目的分析四曲辅弓作用上前牙不同转矩力值时,上中切牙的位移初始变化和牙周膜的应力分布状态,为四曲辅弓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提供依据。方法建立自制四曲辅弓对上前牙转矩控制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四种不同状态:无拔牙间隙磨牙回扎(A组)、无拔牙间隙微种植体回扎(B组)、关闭拔牙间隙磨牙回收(C组)(内收牵引力设定为115 g)和关闭拔牙间隙微种植体回收(D组)(内收牵引力设定为115 g),并分别施加4种转矩力(0.5 N、1.0 N、1.5 N、2.0 N)时,A1~A4、B1~B4、C1~C4、D1~D4共16组上中切牙的位移初始变化和牙周膜的应力分布状态。结果在不同状态下,随着四曲辅弓力量的增加,上中切牙牙根舌向移位,牙冠唇向移位。中切牙的切端位移值随着转矩辅弓加载力量的增大而增大,中切牙的根尖位移值随着力量的增大而增大。中切牙的切端-根尖移动距离差值A1~A4组、B1~B4组、C1~C4组、D2、D4组随着转矩力量增加,位移差增大;D3组根尖与切端位移差值较D1、D2组略减小。上中切牙唇侧牙颈部牙周膜未超过牙周膜应力组:A1、A2、B1、B2、B3、C1、C2、D1、D2,上中切牙周膜唇侧牙颈部超过牙周膜应力组:A3、A4、B4、C3、C4、D3、D4。即四曲辅弓在运用种植体支抗时,无拔牙间隙时施加力量不超过1.5 N,拔牙间隙内收时施加力量不超过1.0 N;在非种植体支抗时,无拔牙间隙时和拔牙间隙内收时施加力量均不超过1.0 N,在以上力值范围均未超过牙颈部牙周膜最大应力值,可达到有效安全的转矩移动;而在其余力值作用条件下,上中切牙的唇侧牙颈部牙周膜超过应力值(2.6×10-2MPa)。所有分组根尖部均未超过牙周膜应力值2.6×10^(-2)MPa。结论四曲辅弓作用于上前牙效果显著,配合微种植体的运用可以更好进行控根移动使上中切牙牙冠不过度唇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曲辅弓 前牙 转矩力 三维有限元 牙周膜 错[牙合]畸形 种植体支抗 应力分析
下载PDF
微型种植体支抗技术用于前牙列拥挤Ⅲ度以上患者治疗中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吴昌敬 王蔚璐 +1 位作者 甄恩明 邵军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16年第2期74-77,共4页
目的:对微型种植体支抗技术用于前牙列拥挤Ⅲ度以上患者治疗中的价值进行研究,为正畸治疗提供指导。方法:选取我院口腔科2013年8月-2014年8月间治疗的前牙列拥挤Ⅲ度以上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和对照两个研... 目的:对微型种植体支抗技术用于前牙列拥挤Ⅲ度以上患者治疗中的价值进行研究,为正畸治疗提供指导。方法:选取我院口腔科2013年8月-2014年8月间治疗的前牙列拥挤Ⅲ度以上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和对照两个研究组,观察组36例,采用微型种植体支抗技术进行治疗;对照组32例按传统支抗术予以治疗。就术后稳固度,咀嚼功能,安全性,随访6个月的耐受度等数据进行组间比较,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总稳固率为94.4%高于对照组75.0%的总稳固率,且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观察组研究对象咀嚼功能评分在4-10分之间,平均评分(5.6±1.2)分较对照组(7.3±2.2)的平均分具有显著优势(P<0.05);观察组为16.7%低于对照组28.2%的并发症发生率,且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即观察组安全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耐受率为97.2%优于对照组87.5%的总耐受率,且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微型种植体支抗技术用于前牙列拥挤Ⅲ度以上患者治疗中具有稳固,安全,不影响咀嚼功能,耐受度高,美观性好等优势,应用于临床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种植体支抗技术 前牙列拥挤 Ⅲ度 传统支抗术 耐受度高 美观性
下载PDF
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前牙矫治过程中使用微种植体作支抗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吴渊 高杨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9年第11期96-99,共4页
目的:对需要进行前牙矫治的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使用微种植体作为支抗,观察该种植体作为支抗对内收患者前牙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8年5月笔者医院收治的需要行前牙矫治的61例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 目的:对需要进行前牙矫治的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使用微种植体作为支抗,观察该种植体作为支抗对内收患者前牙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8年5月笔者医院收治的需要行前牙矫治的61例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采用直丝弓矫治(MBT)系统+传统口外弓支抗]和微种植组31例(采用MBT+微种植体支抗)。观察比较两组矫治前后的前牙矫治效果。结果:微种植组的总矫治时间为(20.64±1.49)个月,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31±2.28)个月(P<0.01);两组治疗后的上下齿槽座角(ANB)、牙合平面与SN平面夹角(OP-SN)、上唇突度(ULP)、下唇突度(LLP)、上中切牙切缘至NA连线垂直距离(U1-NA)及翼上颌裂后缘至上颌磨牙远中邻面垂直距离(Ptm-U6)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均P<0.05),而两组治疗后的Z角度则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微种植组治疗后的OP-SN角度、ULP、LLP、U1-NA及Ptm-U6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微种植组治疗后的Z角度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型种植体不仅能为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建立理想的咬合关系,增强支抗效果,还能缩短前牙矫治时间,使颜面部外侧貌更加美观,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牙合畸形:安氏Ⅱ类1分类 前牙矫治 微种植体 支抗
下载PDF
改良关节盘锚固术在颞下颌关节盘穿孔、破裂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王铁彪 周五超 +4 位作者 肖寅 程家龙 欧阳洲城 程晨 习伟宏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34-442,共9页
目的应用改良关节盘锚固术治疗陈旧性不可复性颞下颌关节盘移位伴穿孔、破裂,探讨其应用疗效。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1年12月于南昌大学附属口腔医院行手术治疗的颞下颌关节盘穿孔患者31例(34侧),穿孔47处。根据穿孔部位,将关节盘穿孔... 目的应用改良关节盘锚固术治疗陈旧性不可复性颞下颌关节盘移位伴穿孔、破裂,探讨其应用疗效。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1年12月于南昌大学附属口腔医院行手术治疗的颞下颌关节盘穿孔患者31例(34侧),穿孔47处。根据穿孔部位,将关节盘穿孔分为Ⅰ型(关节盘后份穿孔)、Ⅱ型(关节盘前份穿孔)、Ⅲ型(关节盘外侧穿孔)、复合型穿孔和损毁型穿孔5类。根据穿孔部位选择改良关节盘锚固术手术方式。Ⅰ型、Ⅲ型穿孔采用后锚定方式,于髁突颈部后外侧植入锚固钉,用锚固线在后份穿孔前缘或外侧穿孔内侧行水平褥式缝合,固定关节盘在锚固钉上。Ⅱ型及合并Ⅱ型穿孔的复合型穿孔采用前后双锚定方式,其中前锚定是在髁突颈部前缘置入锚固钉或制备贯通的孔,用锚固线在前份穿孔后缘行水平褥式缝合,固定关节盘在锚固钉或孔洞上,后锚定方法同前。损毁型穿孔不采用锚固术修复。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术前及术后1、3、6个月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最大张口度(MIO)、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CMI),分析术后磁共振成像(MRI)影像中关节盘复位情况及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结果34侧穿孔中,Ⅰ型穿孔14侧(41.2%),Ⅱ型穿孔4侧(11.8%),Ⅲ型穿孔3侧(8.8%),复合型穿孔10侧(29.4%),损毁型穿孔3侧(8.8%)。改良关节盘锚固术后3、6个月患者的VAS、MIO、CMI明显改善,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盘有效复位率为96.77%(30/31)。术后6个月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为47.22±2.13,评价为优者占96.4%(27/28)。结论改良关节盘锚固术治疗颞下颌关节盘穿孔、破裂具有良好的效果,是治疗关节盘穿孔、破裂的一种有效方法,其远期效果需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 关节盘前移位 关节盘穿孔 改良关节盘锚固术 手术治疗
下载PDF
微种植体支抗压低前牙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王亚楠 杨四维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221-223,共3页
传统正畸方法对前牙施行绝对压低的效果往往不理想。微种植体支抗作为一种绝对支抗可植入颌骨任何部位,对前牙实施绝对的压低,产生良好的临床矫治效果。本文就微种植体支抗压低前牙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微种植体支抗 压低前牙 绝对支抗
下载PDF
利用CBCT分析上颌前牙区微种植体支抗植入的安全范围 被引量:3
9
作者 夏文倩 顾永佳 高美琴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年第6期500-502,共3页
目的 :利用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对上颌前牙区各根间的近远中及唇腭侧骨质厚度进行测量分析,为确定正畸治疗植入微种植支抗的安全范围提供参考。方法:对30例成人患者上颌前牙区行CBCT扫描及三维重建,测量距上... 目的 :利用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对上颌前牙区各根间的近远中及唇腭侧骨质厚度进行测量分析,为确定正畸治疗植入微种植支抗的安全范围提供参考。方法:对30例成人患者上颌前牙区行CBCT扫描及三维重建,测量距上颌牙槽嵴顶4、6、8、10、12 mm水平上颌中切牙、侧切牙、尖牙根间区近远中向、唇腭向的距离。结果:上中切牙牙根间至牙槽嵴顶4、6、8、10 mm近远中间距均最宽,在距牙槽嵴顶8 mm水平,中切牙与侧切牙牙根间近远中向距离最窄;中切牙牙根间骨厚度在唇腭向距牙槽嵴顶8 mm及以上水平最薄,中切牙与侧切牙牙根间骨厚度最厚。30例中有6例前牙区各牙根长度均>12 mm,其根间近远中向距离距牙槽嵴顶12 mm水平均较宽。结论:通过对扫描后颌骨影像的分析,明确了前牙区各牙根间骨量,为确定植入微种植支抗的安全范围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前牙区 微种植支抗 根间骨质厚度
下载PDF
正畸矫治牙性平面倾斜的新方法——波浪形弓 被引量:3
10
作者 郑旭 胡兴学 +1 位作者 马宁 陈晓红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76-180,共5页
目的:提出一种利用牙弓左右交互支抗矫治牙性平面倾斜的新方法,即第二序列的波浪形弓,并检验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恒牙期错畸形患者,无明显颌骨不对称畸形,常规检查设计,安装MBT矫治器,用序列弓丝排齐整平牙列后,正面观察患者颜面... 目的:提出一种利用牙弓左右交互支抗矫治牙性平面倾斜的新方法,即第二序列的波浪形弓,并检验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恒牙期错畸形患者,无明显颌骨不对称畸形,常规检查设计,安装MBT矫治器,用序列弓丝排齐整平牙列后,正面观察患者颜面评价上下前牙平面是否倾斜,如患者本人和两名正畸医生都认为存在平面倾斜即入选。共37名患者,男性10人,女性27人,平均年龄(21.9±5.2)岁。在横截面0.46 mm×0.56 mm的不锈钢方丝上弯制第二序列摇椅形曲,以面部中线为基准左右侧摇椅形曲的方向相反,曲度一致,以正常的前牙平面做参照,牙齿过长侧弯制朝向牙龈的弧形,牙齿过低侧弯制朝向面的弧形,矫治弓丝在第二序列上呈波浪形。应用波浪形弓矫治平面倾斜,在矫治前后拍摄小开口位患者的正面像,同时使用口唇开张器牵拉口角显示平面,在Image J1.48v图像处理软件中测量图像上左右侧尖牙托槽近中边缘槽沟中点连线(代表前牙平面)与瞳孔连线的夹角,在SPSS 10.0统计软件中使用配对Wilcoxon检验比较治疗前后的数值。结果:波浪形弓可以有效矫治前牙平面倾斜,疗程3~10个月,平均(5.5±1.7)个月。治疗前左右侧尖牙托槽近中边缘槽沟中点连线与瞳孔连线的夹角中位数为4.01°,最大值6.12°,最小值2.90°;治疗后中位数为1.87°,最大值2.57°,最小值-0.17°;治疗后角度减小中位数为2.21°,最大值4.15°,最小值1.08°,配对Wilcoxon检验P=0.000。结论:波浪形弓可以独立或与其他矫治方法联合使用,利用左右侧交互支抗可有效矫治前牙平面倾斜,在临床上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畸形 前牙平面 正畸支抗
下载PDF
不同部位微种植体支抗钉矫治成人露龈笑的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吴彬 黎伟 +2 位作者 覃李玲 陈瑶森 杨艳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1年第10期153-157,共5页
目的:研究微种植体支抗钉在不同部位植入对上前牙压低以治疗成人露龈笑效果的差异。方法:选取因上颌前部牙槽骨垂直向发育过度的露龈笑成人患者30例,根据微种植体支抗钉植入部位不同分为三组。A组:在上颌中切牙间颊侧牙槽骨植入1枚微种... 目的:研究微种植体支抗钉在不同部位植入对上前牙压低以治疗成人露龈笑效果的差异。方法:选取因上颌前部牙槽骨垂直向发育过度的露龈笑成人患者30例,根据微种植体支抗钉植入部位不同分为三组。A组:在上颌中切牙间颊侧牙槽骨植入1枚微种植体支抗钉;B组:在两侧尖牙与侧切牙间颊侧牙槽骨各植入1枚微种植体支抗钉;C组:对照组,采用摇椅弓压低上前牙。植入后2周用橡皮链牵引以压低上前牙,垂直牵引力为100g。通过对比压低前后露龈笑改善情况及头影测量数据的变化,观察不同方法压低上前牙改善露龈笑的效果。结果:2枚微种植体支抗钉在治疗期间松动/脱落,初期稳定率为93.3%。三组的垂直露龈量变化值分别为:A组(2.4±0.6)mm、B组(2.7±0.7)mm、C组(1.2±0.7)mm。三组总体变化趋势为:垂直露龈量降低、∠U1-SN增大、U1-PP距减小、UL-U1距减小、Overjet增大、Overbite减小,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C组的U6-PP距增大具有统计学差异。相比C组,A、B组的垂直露龈量、U1-PP距、UL-U1距、Overbite的减小量更显著,而C组的∠U1-SN、U6-PP距、Overjet增大量更显著。与A组比较,B组的U1-PP与Overbite的减小更大,同时侧切牙的根吸收也更大。结论:两种不同部位植入微种植体支抗压低上前牙矫治露龈笑的效果整体相似,均能达到满意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种植体支抗钉 露龈笑 压低上前牙 支抗 摇椅弓
下载PDF
自锁托槽矫治器+微种植体支抗治疗颌前突错(牙合)畸形患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肖家良 徐静静 +1 位作者 梅向琼 李育歌 《中国医疗美容》 2019年第10期83-87,共5页
目的分析自锁托槽矫治器联合微种植体支抗治疗颌前突错(牙合)畸形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颌前突错(牙合)畸形患者70例(2018年2月~2019年2月),按照治疗方案分为研究组(n=35)与对照组(n=35),对照组予以传统直丝弓托槽矫治器联合微... 目的分析自锁托槽矫治器联合微种植体支抗治疗颌前突错(牙合)畸形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颌前突错(牙合)畸形患者70例(2018年2月~2019年2月),按照治疗方案分为研究组(n=35)与对照组(n=35),对照组予以传统直丝弓托槽矫治器联合微种植体支抗,研究组予以自锁托槽矫治器联合微种植体支抗。对比两组矫治效果、治疗时间、矫治满意度及治疗前后头影测量情况,分析典型案例。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尖牙牙根长度变化、治疗前后尖牙牙槽骨高度变化对比无显著差异(P> 0.05);研究组排齐整平、关闭间隙、整个疗程时间较对照组短(P <0.05);治疗后,研究组SN-MP、Y轴角参数较对照组大,L1-MP参数较对照组小(P <0.05);研究组矫治满意度97.14%(34/35)较对照组82.86%(29/35)高(P <0.05)。结论颌前突错(牙合)畸形患者采用自锁托槽矫治器联合微种植体支抗可有效内收前牙,改善患者颌前突错(牙合)畸形,缩短矫治时间,并具有较高矫治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锁托槽矫治器 颌前突错(牙合)畸形 微种植体支抗 传统直丝弓托槽矫治器
下载PDF
手术治疗单侧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锐 张睿 +2 位作者 付坤 高宁 乔永明 《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 CAS 2015年第1期41-45,共5页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单侧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单侧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患者54例,均经磁共振成像(MRI)确诊,保守治疗效果不佳,进行关节盘复位手术,按发病病程分为以下三组:6个月...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单侧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单侧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患者54例,均经磁共振成像(MRI)确诊,保守治疗效果不佳,进行关节盘复位手术,按发病病程分为以下三组:6个月以内组(15例);6-12个月组(22例);12个月以上组(17例)。治疗后1、6和12个月对患者进行复诊,并对三组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术后1、6和12个月复诊时,三组病例术后张口度改善情况和疼痛缓解情况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术后12个月时,6个月以内组和6-12个月组张口度改善情况优于12个月以上组(P〈0.05);而这两组仅在术后1个月复查时有明显差异(P〈0.05),在其他复查时间点该两组无明显差异。6-12个月组术后张口度改善情况均优于12个月以上组(P〈0.05)。6个月以内组和6-12个月组疼痛缓解程度均优于12个月以上组(P〈0.05);而6个月以内组和6-12个月组未发现明显差异。结论在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前提下,手术是治疗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的有效方法,尤其对于发病时间在12个月以内的病例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病程较长者,早期治疗对于预后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 关节盘复位术
原文传递
微种植体联合金属自锁托槽矫治前牙重度拥挤的效果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琪乐 《中国当代医药》 2020年第23期126-128,132,共4页
目的探讨微种植体联合金属自锁托槽矫治前牙重度拥挤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顺德医院收治的103例前牙重度拥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1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微... 目的探讨微种植体联合金属自锁托槽矫治前牙重度拥挤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顺德医院收治的103例前牙重度拥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1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微种植体联合金属自锁托槽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微种植体联合直丝弓托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排齐速度、拔牙间隙关闭时间、矫治疗程、矫治成功率以及微种植体存留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排齐速度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拔牙间隙关闭时间、矫治疗程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矫治成功率、微种植体存留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微种植体及金属自锁托槽矫治前牙重度拥挤效果确切,可有效缩短患者的矫治疗程,提高矫治的成功率,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牙重度拥挤 金属自锁托槽 直丝弓托槽 微种植体 支抗
下载PDF
尖牙后退与磨牙支抗丧失
15
作者 吕玉麟 唐成中 +2 位作者 严红英 张祥妹 翁志强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1991年第4期373-375,430,共4页
作者对43例(50侧)拔除上颌第一前磨牙,推尖牙向远中患者进行了矫治前、后牙模的测量.结果是17侧(34%)无磨牙前移支抗丧失,尖牙平均后退4.78mm;33侧(66%)发生磨牙前移支抗丧失,平均前移1.54mm.而尖牙平均后退4.11mm。本结果表明,本文设... 作者对43例(50侧)拔除上颌第一前磨牙,推尖牙向远中患者进行了矫治前、后牙模的测量.结果是17侧(34%)无磨牙前移支抗丧失,尖牙平均后退4.78mm;33侧(66%)发生磨牙前移支抗丧失,平均前移1.54mm.而尖牙平均后退4.11mm。本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矫正器是确实可行的.同时还讨论了有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牙后退 磨牙前移 支抗丧失 活动矫治器
下载PDF
片段弓技术结合上颌微螺钉支抗矫治前牙拥挤
16
作者 李正明 刘新强 +1 位作者 黄永谦 肖芦靖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2年第4期238-240,共3页
目的:评价应用片段弓技术结合上颌微螺钉支抗配合III类颌间牵引非拔牙矫治单纯前牙拥挤的临床效果。方法:12例单纯前牙拥挤病例,应用片段弓技术,上颌颧下嵴微螺钉支抗配合III类牵引拉后牙段向远中,待间隙足够时排齐前牙,对矫治前后的模... 目的:评价应用片段弓技术结合上颌微螺钉支抗配合III类颌间牵引非拔牙矫治单纯前牙拥挤的临床效果。方法:12例单纯前牙拥挤病例,应用片段弓技术,上颌颧下嵴微螺钉支抗配合III类牵引拉后牙段向远中,待间隙足够时排齐前牙,对矫治前后的模型及X线头颅侧位片进行测量分析。结果:U1/SN、U1/NA、L1/NB和IMPA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后牙片段弓结合上颌微螺钉支抗可以在保持前牙唇倾度不变甚至轻度内收的情况下排齐拥挤的牙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牙拥挤 骨性I类 上颌颧牙槽嵴 微螺钉支抗 III类颌间牵引 片段弓技术
原文传递
MBT滑动直丝弓矫治器治疗安氏Ⅱ1错拔牙病例的临床观察
17
作者 李凌 张化宇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6年第10期1513-1514,共2页
目的通过X线投影测量技术,对应用MBT滑动直丝弓矫治器治疗后的安氏Ⅱ1类拔牙病例进行前牙转矩及磨牙水平支抗方面等的观察分析。方法选择12例安氏Ⅱ1类拔牙病例,前牙深覆盖及深覆牙合,并伴有不同程度的上下牙拥挤,均拔出4个第一双尖牙,... 目的通过X线投影测量技术,对应用MBT滑动直丝弓矫治器治疗后的安氏Ⅱ1类拔牙病例进行前牙转矩及磨牙水平支抗方面等的观察分析。方法选择12例安氏Ⅱ1类拔牙病例,前牙深覆盖及深覆牙合,并伴有不同程度的上下牙拥挤,均拔出4个第一双尖牙,采用MBT滑动直丝弓矫治器进行治疗。结果上下切牙牙根分别后移2.51 mm及2.55 mm;上下磨牙分别前移3.69 mm和4.12 mm。结论MBT滑动直丝弓矫治器对于拔牙病例内收前牙有着很好的转矩控制;在应用直丝弓矫治器治疗拔牙病例时,磨牙水平向支抗的控制同样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BT滑动直丝弓矫治器 前牙转矩的控制 磨牙水平向支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