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CE2-Ang(1-7)-MasR轴对心血管系统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郑梦迪 王治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4年第6期517-521,共5页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是人体重要的体液调节系统之一,在维持机体血压稳定和水电解质平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发现了RAS系统的新支路,ACE2和Ang(1-7)等是心血管系统的关键保护因子,ACE2-Ang(1-7)-MasR轴成为了心血管疾病领域...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是人体重要的体液调节系统之一,在维持机体血压稳定和水电解质平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发现了RAS系统的新支路,ACE2和Ang(1-7)等是心血管系统的关键保护因子,ACE2-Ang(1-7)-MasR轴成为了心血管疾病领域的研究热点。非经典的RAS系统ACE2-Ang(1-7)-MasR轴能够拮抗经典的ACE-AngⅡ-AT1R轴,二者共同维系机体的平衡,该轴在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治疗中可能成为新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 血管紧张素(1-7) 血管紧张素(1-9) at2受体 心肾综合征 MAS受体
下载PDF
中枢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与阿尔茨海默病 被引量:2
2
作者 王超 项国卿 洪浩 《神经药理学报》 2012年第2期37-41,共5页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全球共同关注的重大公共卫生课题和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发掘防治AD的新靶标和新药物是当今医药领域亟待破解的难题。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中枢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central rennin-angiotensin s...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全球共同关注的重大公共卫生课题和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发掘防治AD的新靶标和新药物是当今医药领域亟待破解的难题。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中枢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central rennin-angiotensin system,CRAS)与AD密切相关。根据相关文献报道,综述CRAS中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及其受体(angiotensinⅡtype 1 receptor,AT1R;angiotensinⅡtype 2 receptor,AT2R),血管紧张素Ⅳ(angiotensinⅣ,AngⅣ)及其受体(angiotensinⅡtype 4 receptor,AT4R)以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在A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有可能成为防治AD的新靶标,提出新型抗AD药物开发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血管紧张素1型受体 血管紧张素2型受体 血管紧张素4型受体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的发现发展与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武梓萌 罗毅沣 +1 位作者 李倩(综述) 张剑锋(审校)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1年第7期716-721,共6页
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AT2R)是一个尚未完全被揭示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受体,近年来,学者们越来越重视该受体在临床的应用潜力。同时该受体也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关键损伤因素之一。该文就AT2R的发现、发展与临床应用... 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AT2R)是一个尚未完全被揭示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受体,近年来,学者们越来越重视该受体在临床的应用潜力。同时该受体也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关键损伤因素之一。该文就AT2R的发现、发展与临床应用进行综述,为临床适应证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2型受体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血管紧张素1型受体
下载PDF
血管外膜局部应用缬沙坦防治自体移植静脉再狭窄的实验研究
4
作者 陆启同 刘志勇 堵俊杰 《现代医学》 2008年第3期176-179,共4页
目的探讨局部应用缬沙坦防治自体移植静脉再狭窄的可行性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建立家兔颈外静脉颈总动脉移植模型,随机分为pluronic-F-127 gel组和缬沙坦组,pluronic-F-127 gel组在静脉移植物外膜涂抹pluronic-F-127 gel凝胶,缬沙坦组在... 目的探讨局部应用缬沙坦防治自体移植静脉再狭窄的可行性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建立家兔颈外静脉颈总动脉移植模型,随机分为pluronic-F-127 gel组和缬沙坦组,pluronic-F-127 gel组在静脉移植物外膜涂抹pluronic-F-127 gel凝胶,缬沙坦组在静脉移植物外膜涂抹由pluronic-F-127 gel凝胶携带的缬沙坦。分别于术后7、14、28 d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移植静脉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情况;HE、Masson染色后应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检测术后14 d移植静脉内膜、中膜增生情况及内膜厚度/中膜厚度值(I/M);RT-PCR法检查术后14 d移植静脉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AT2)mRNA表达情况。结果术后14 d,缬沙坦组移植静脉内膜厚度、中膜厚度、I/M值均明显低于pluronic-F-127ge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14、28 d,在同一时间点,缬沙坦组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率均低于pluron-ic-F-127 ge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 d,缬沙坦组AT2mRNA表达较pluronic-F-127 gel组显著增高。结论用携带缬沙坦的pluronic-F-127 gel涂抹自体移植静脉外膜能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减轻移植静脉内膜、中膜增生,防治移植静脉再狭窄,其机制可能是上调AT2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缬沙坦 静脉移植物 再狭窄 血管紧张素2型受体(at2) 家兔
下载PDF
AT2R载体可调控表达对大鼠颈动脉损伤后骨桥蛋白及新生内膜增生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苗莉 罗先润 +3 位作者 方鹏 刘安丰 娄云霄 何国祥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5年第29期5641-5644,共4页
目的:血管紧张素Ⅱ 2型受体(AT2R)基因转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在四环素可调控系统下作为载体,利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研究新生内膜增生的情况,并探讨AT2R在体可调控表达对大鼠颈动脉损伤后骨桥蛋白(OPN)表达影响。方法:利用球囊损... 目的:血管紧张素Ⅱ 2型受体(AT2R)基因转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在四环素可调控系统下作为载体,利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研究新生内膜增生的情况,并探讨AT2R在体可调控表达对大鼠颈动脉损伤后骨桥蛋白(OPN)表达影响。方法:利用球囊损伤60只SD大鼠颈动脉,并随机将SD大鼠分为5组,分别为正常组(未行球囊扩张术)、对照组(球囊扩张术后注入PBS)、MSC组(球囊扩张术后注入常规MSC)、MSC转染组(球囊扩张术注入转染AT2R的MSC)、强力霉素(Dox)组(球囊扩张术后注入转染AT2R的MSC,术后当天至处死前三天通过尾静脉注射Dox 100μg/kg/d)。术后14及28天分别处死大鼠取材,光镜下观察血管内膜增生情况,Image pro plus 6.0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测量新生内膜面积(I/M),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AT2R及OPN在大鼠血管标本中的表达变化。结果:大鼠颈动脉AT2R在Dox组的表达显著增高,新的增生内膜面积较其它各损伤组显著降低(P≤0.01),并且OPN的表达显著低于其他各手术组。结论:AT2R基因在体可调控表达受到Dox的有效控制,AT2R基因可能抑制血管损伤后OPN的表达及新生内膜的过度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调控表达 血管紧张素受体 新生内膜 骨桥蛋白
原文传递
苯那普利与厄贝沙坦对心衰大鼠心室重构过程中AngⅡ受体及ACE2的影响 被引量:13
6
作者 任亚丽 徐济良 +3 位作者 虞珏 孟国梁 赵喜 吴锋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582-1586,共5页
目的探讨苯那普利、厄贝沙坦及两者联合用药对心衰大鼠心室重构过程中心肌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2型受体(AT2R)及ACE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腹主动脉缩窄法造成压力负荷性心肌肥厚致心力衰竭模型。苯那普利或(和)厄贝沙坦... 目的探讨苯那普利、厄贝沙坦及两者联合用药对心衰大鼠心室重构过程中心肌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2型受体(AT2R)及ACE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腹主动脉缩窄法造成压力负荷性心肌肥厚致心力衰竭模型。苯那普利或(和)厄贝沙坦连续给药8wk,检测血流动力学参数、心脏指数、心肌和血浆AngⅡ含量、心肌中AT1R、AT2R和ACE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心脏指数、LVEDP、血浆和心肌AngⅡ的含量及心肌AT1R、AT2R和ACE2蛋白的表达明显升高;各治疗组心脏指数、LVEDP明显下降;苯那普利组血浆和心肌AngⅡ的含量降低,厄贝沙坦组心肌AT1R蛋白的表达明显下降而AT2R和ACE2蛋白的表达明显升高,联合应用具有协同作用。结论联合应用苯那普利和厄贝沙坦对改善心衰大鼠心室重构具有协同作用,可能与AngⅡ和AT1R的下调而AT2R和ACE2的上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苯那普利 厄贝沙坦 血管紧张素 血管 紧张素1型受体 血管紧张素2型受体 ACE2
下载PDF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关键基因交互作用对原发性高血压病中医证候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汪莉 周雪梅 +8 位作者 吴传云 董梅 黄开泉 徐慧 苏瑀 陈娟 康彩霞 陈雪功 董昌武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67-871,共5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EH)患者不同中医证型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关键基因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血管紧张素原(AGT)、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基因交互作用的相关性。方法:选择EH患者400例,中医辨证分型为肝火亢盛型、阴...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EH)患者不同中医证型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关键基因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血管紧张素原(AGT)、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基因交互作用的相关性。方法:选择EH患者400例,中医辨证分型为肝火亢盛型、阴虚阳亢型、阴阳两虚型、痰湿壅盛型,另选取对照组100例,检测其临床生化指标,采用多重高温连接酶技术(im LDR)检测ACE基因I/D、AGT基因G217A、AT1R基因A1166C基因多态性。结果:AGT基因G217A位点基因型在不同中医证型间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CE基因I/D、AT1R基因A1166C位点基因型、等位基因在不同中医证型间频率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CE基因I/D与AGT基因G217A位点组成的交互模型是EH肝火亢盛组、痰湿壅盛组和阴阳两虚组的最佳模型(P<0.05)。结论:RAS关键基因之间的交互作用对EH中医证型的发病有影响;ACE、AGT基因之间存在协同作用,与EH肝火亢盛证、痰湿壅盛证和阴阳两虚证发病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病 中医证型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血管紧张素原 血管紧张素-1型受体 基因位点 交互作用
原文传递
血管紧张素ⅡⅠ型受体在人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8
作者 狄茂军 王卫星 +3 位作者 兰明银 江斌 李恒 易建华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5年第2期235-237,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Ⅰ型受体在人肝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及与肝癌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析行手术切除的27例肝癌及癌旁组织以及9例正常肝组织的血管紧张素ⅡⅠ型受体的表达情况。结果:27例肝细胞癌有25例血管...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Ⅰ型受体在人肝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及与肝癌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析行手术切除的27例肝癌及癌旁组织以及9例正常肝组织的血管紧张素ⅡⅠ型受体的表达情况。结果:27例肝细胞癌有25例血管紧张素ⅡⅠ型受体阳性(92.6%),癌旁组织有 5 例阳性(18.5%),并且血管紧张素ⅡⅠ型受体阳性积分高低与肝癌的病理分期和组织学分级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而正常肝组织标本血管紧张素ⅡⅠ型受体均阴性。结论:血管紧张素ⅡⅠ型受体在肝癌的表达升高,是反映肝癌恶性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可能是肝癌治疗的一个有用的靶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Ⅰ型受体 肝细胞癌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苁归益肾胶囊对糖尿病肾病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5
9
作者 段贤春 汪永忠 +4 位作者 方朝晖 吴健 高家荣 罗欢 夏伦祝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73-477,共5页
目的观察苁归益肾胶囊(肉苁蓉、当归、山茱萸、桂枝、泽泻、丹皮)对糖尿病肾病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 1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苁归益肾胶囊高、中、低剂量组,厄贝沙坦阳性对照组,模型组和正常组,每组20只。采用STZ腹腔注射建立糖尿... 目的观察苁归益肾胶囊(肉苁蓉、当归、山茱萸、桂枝、泽泻、丹皮)对糖尿病肾病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 1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苁归益肾胶囊高、中、低剂量组,厄贝沙坦阳性对照组,模型组和正常组,每组20只。采用STZ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分组造模后灌胃给药4周,检测空腹血糖、24 h尿微蛋白量、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肾组织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AT1R)、血管紧张素Ⅱ受体结合蛋白(AGTRAP)、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表达等指标。结果经苁归益肾胶囊治疗4周后,大鼠24 h尿蛋白、空腹血糖及AngⅡ的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苁归益肾胶囊对糖尿病肾病模型大鼠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可能机制是抑制了大鼠的炎症反应,与抑制大鼠肾组织中AT1R、AGTRAP、CTGF的表达,降低AngⅡ的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苁归益肾胶囊 糖尿病肾病 血管紧张素(Ang) 血管紧张素受体1(at1r) 血管紧张素受体结合蛋白(AGTrAP)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 大鼠
下载PDF
TMAO与RAS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10
作者 闫俊臣 孙显东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19期2996-3002,共7页
心血管疾病是我国亟待防治和解决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明确心血管疾病诊治过程中的关键标志物及治疗靶点对于临床工作意义重大。氧化三甲胺(TMAO)是一种肠道细菌的代谢产物,其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 心血管疾病是我国亟待防治和解决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明确心血管疾病诊治过程中的关键标志物及治疗靶点对于临床工作意义重大。氧化三甲胺(TMAO)是一种肠道细菌的代谢产物,其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是人体内最重要的体液稳态调节系统,在心血管疾病的过程中同样扮演重要角色。近来一些研究将氧化三甲胺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联系起来,研究两者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探究两者参与心血管疾病的病理过程。在本篇综述中,主要概述氧化三甲胺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三甲胺(TMAO)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 心血管疾病 血管紧张素1型受体(at1r)
下载PDF
强心胶囊对心力衰竭模型大鼠AngⅡAT1R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徐京育 李宗瑛 +1 位作者 叶婷 陈晶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48-351,共4页
目的 观察强心胶囊对心力衰竭模型大鼠血清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及心肌组织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的影响.方法 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和模型组(80只).模型组大鼠尾静脉注射阿霉素复制心力衰竭动物模型... 目的 观察强心胶囊对心力衰竭模型大鼠血清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及心肌组织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的影响.方法 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和模型组(80只).模型组大鼠尾静脉注射阿霉素复制心力衰竭动物模型,模型复制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西药组和强心胶囊低、中、高剂量组.对各组大鼠灌胃治疗,强心胶囊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0.66、1.32、2.64 g/kg强心胶囊溶液灌胃,西药组给予1.8 mg/kg依那普利溶液灌胃,模型组和空白组给予等容积0.9%生理盐水灌胃,每日1次,连续给药4周.实验结束后,ELISA检测大鼠血清AngⅡ,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心肌组织中AT1R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AngⅡ水平明显升高(pg/mL:301.90 ±43.51 vs.809.22±99.98,P<0.05);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和强心胶囊中、高剂量组血清AngⅡ水平明显降低(pg/mL:809.22±99.98 vs.415.64±80.28,497.60±76.99,417.36±87.73,P<0.05);与西药组比较,强心胶囊中、高剂量组Ang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强心胶囊低剂量组比较,强心胶囊中、高剂量组血清AngⅡ水平明显降低(pg/mL:607.80±103.24 vs.497.60 ±76.99,417.36±87.73,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中AT1R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和强心胶囊中、高剂量组大鼠心肌组织中AT1R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与西药组比较,强心胶囊中、高剂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强心胶囊低剂量组比较,强心胶囊中、高剂量组大鼠心肌组织中AT1R蛋白表达明显减低(P<0.05).结论 心力衰竭模型大鼠血清AngⅡ水平升高,AT1R蛋白表达上调.强心胶囊能明显降低心力衰竭大鼠血清AngⅡ水平,减轻心肌中AT1R蛋白表达.强心胶囊可抑制心力衰竭大鼠血清AngⅡ水平和AT1R蛋白表达,中、高剂量作用优于低剂量,疗效存在浓度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心胶囊 心力衰竭模型大鼠 血管紧张素(Ang) 血管紧张素-1型受体(at1r)
下载PDF
清肝益气降压方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肾内小动脉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韩涛 郭炜 刘持年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43-45,共3页
目的:观察清肝益气降压方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肾内小动脉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本方的降压机制。方法:30只雄性SHR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清肝益气组、清肝泻火组和疏肝抑火组,连续给药6周,以Wista... 目的:观察清肝益气降压方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肾内小动脉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本方的降压机制。方法:30只雄性SHR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清肝益气组、清肝泻火组和疏肝抑火组,连续给药6周,以Wistar大鼠作空白对照。测定各组大鼠血压、血管紧张素Ⅱ水平,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蛋白的表达。结果:清肝益气降压方有确切的降压作用,清肝益气组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血压明显下降(P<0.05);能明显降低AngⅡ水平(P<0.05),能抑制SHR大鼠肾内小动脉AT1R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清肝益气降压方具有降压作用,提示通过抑制AT1R蛋白的表达,降低AngⅡ水平,可能是该方的降压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肝益气降压方 原发性高血压 血管紧张素1型受体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与内质网应激在糖尿病肾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徐春艳 赵林双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59-761,共3页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介导的免疫反应及相关内质网应激(ERS)反应所致肾脏细胞凋亡在DN进展中作用明显。阐述CKD进程中AT1R及相关ERS反应有助于在受体和分子水平完善其发病机制,有可能为延缓甚至逆转CKD进展、防止其转变为终末期肾...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介导的免疫反应及相关内质网应激(ERS)反应所致肾脏细胞凋亡在DN进展中作用明显。阐述CKD进程中AT1R及相关ERS反应有助于在受体和分子水平完善其发病机制,有可能为延缓甚至逆转CKD进展、防止其转变为终末期肾病提供新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血管紧张素1型受体 内质网应激
原文传递
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 5 and 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 System Polymorphisms in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An Overview of Experimental and Clinical Studies
14
作者 Jorge Luis Bermudez-Gonzalez Rodrigo Dagio-Cuellar +9 位作者 Cristina Villarreal-Guerrero Ana Gilabert-Garcia Luis Angel Ferral-Barbabosa Joaquin Berarducci Jose Luis Siller-Nava Jose Antonio Luna-Alvarez-Amezquita Javier Iván Armenta-Moreno Nilda Espínola-Zavaleta Erick Alexanderson-Rosas Juan Ignacio Straface 《World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2021年第7期332-341,共10页
Heart diseases are the main cause of mortality in Mexico, being coronary </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heart disease the most frequent in the country. Its high prevalence makes i... Heart diseases are the main cause of mortality in Mexico, being coronary </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heart disease the most frequent in the country. Its high prevalence makes important </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the study of the pathophysiology and the search for prognostic </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factors. Different genes and polymorphisms promote atherogenesis and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they affect inflammatory and vascular pathological processes. </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 5 (IRF5) is associated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t promotes chronic inflammation and cytokines release;it could trigger immune reactions and its activating receptors express in the vascular endothelium. Besides, polymorphisms in the 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 system (RAAS) are implied with coronary disease, they are found in angiotensinogen (AGT), angiotensin II type 1 receptor (AT1R), angiotensin II type 2 receptor (AT2R), and 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ACE) genes. These genetic polymorphisms are associated with a prothrombotic state, endothelial dysfunction, and immune activation. Multiple experimental studies showed that chronic activation of RAAS and chronic expression of IRF5 generates an environment prone to the development of atherosclerosis, and autoimmune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Studying these specific gene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will allow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pathological process and possibly the quest for new treat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 5 (IrF5) 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ACE) angiotensinogen (AGT) angiotensin II type 1 receptor (at1r) angiotensin II type 2 receptor (at2r) POLYMOrPHISMS
下载PDF
AT1R基因A1166C多态性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梁衍锋 张东东 +5 位作者 张晓波 马小茹 刘蕾 张建华 西原利治 王淑秋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0年第6期12-13,共2页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1型受体(angiotensin type 1 receptor,AT1R)基因A1166C多态性与日本高知地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易感性的相关性,从基因学角度探讨NASH的发生发展机制,为NASH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应...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1型受体(angiotensin type 1 receptor,AT1R)基因A1166C多态性与日本高知地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易感性的相关性,从基因学角度探讨NASH的发生发展机制,为NASH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PFLP)方法对日本高知地区96例NASH患者和150例正常人AT1R-A1166C基因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NASH病例组A等位基因频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ASH病例组AA基因型频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T1R-A1166C基因多态性与NASH的发生发展尚未显示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1型受体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单核苷酸多态性 血管紧张素
下载PDF
AT1R基因A1166C多态性与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彭建业 张玲 +1 位作者 尹凯 桂庆军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2年第12期2059-2062,共4页
目的研究AT1R基因A1166C多态性与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相关性。方法采用PCR-RFLP方法,对105例初发AMI患者和111例健康对照个体进行AT1R基因A1166C多态性分析。结果 AT1R基因A1166C多态性中AA和AC+CC基因型在AMI患者组的频率分别为88.6%和... 目的研究AT1R基因A1166C多态性与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相关性。方法采用PCR-RFLP方法,对105例初发AMI患者和111例健康对照个体进行AT1R基因A1166C多态性分析。结果 AT1R基因A1166C多态性中AA和AC+CC基因型在AMI患者组的频率分别为88.6%和11.4%,等位基因A和C的频率分别为93.3%和6.7%;AA和AC+CC基因型在对照组中的频率分别为92.8%和7.2%,等位基因A和C的频率分别为95.9%和4.1%。AMI组与对照组比较,AA和AC+CC基因型频率及A和C两等位基因频率均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冠状动脉疾病家族史、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AM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保护性因素(OR<1,95%CI 0.155~0.931),其余三项为危险因素(OR>1)。结论 AT1R基因A1166C多态性与AMI的发生可能无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1型受体(at1r) 基因多态性 急性心肌梗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对胚胎干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的作用
17
作者 吴丽媛 闫丽辉 +3 位作者 贾竹青 王家骥 周春燕 张永珍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63-568,共6页
为检测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Ⅱ)对小鼠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ESCs)向心肌细胞方向分化的作用,采用10-4mol/L维生素C诱导小鼠R1胚胎干细胞分化为心肌细胞.Western印记检测胚胎干细胞诱导分化的心肌细胞中表达血管紧... 为检测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Ⅱ)对小鼠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ESCs)向心肌细胞方向分化的作用,采用10-4mol/L维生素C诱导小鼠R1胚胎干细胞分化为心肌细胞.Western印记检测胚胎干细胞诱导分化的心肌细胞中表达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ngiotensinⅡtype 1 receptor,AT1R).诱导分化期间用1μmol/L AⅡ刺激胚胎干细胞,计数搏动拟胚体的比例;诱导分化第14 d用real-time RT-PCR和Western印记检测心肌标志物的表达确定其作用.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1μmol/L AⅡ处理组可显著增加搏动拟胚体的比例,上调心肌标志物mRNA的表达.预先用1μmol/L洛沙坦处理1 h后可显著阻碍这种上调作用.本实验结果表明,AⅡ通过AT1R可促进小鼠R1胚胎干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 胚胎干细胞 心肌细胞 血管紧张素1型受体
下载PDF
吡格列酮下调高糖培养的心肌成纤维细胞促纤维化因子表达 被引量:6
18
作者 赵树梅 沈潞华 +2 位作者 李虹伟 陈晖 王永亮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23-226,共4页
目的:探讨高糖刺激、吡格列酮(Piog)孵育对心肌成纤维细胞(CFs)胶原生成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培养1~3dSD乳鼠CFs,分为4组:Ⅰ组对照组,Ⅱ组吡格列酮(Piog-10μmol/L)干预组,Ⅲ组高糖培养组(Glu25mmol/L),Ⅳ组高糖+Piog(10μmol/L)... 目的:探讨高糖刺激、吡格列酮(Piog)孵育对心肌成纤维细胞(CFs)胶原生成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培养1~3dSD乳鼠CFs,分为4组:Ⅰ组对照组,Ⅱ组吡格列酮(Piog-10μmol/L)干预组,Ⅲ组高糖培养组(Glu25mmol/L),Ⅳ组高糖+Piog(10μmol/L)共刺激组。分别测定各组细胞Ⅰ、Ⅲ型胶原mRNA表达;促纤维化因子TGFβ1和CTGF mRNA的表达;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与Ⅰ组相比,Ⅲ组Ⅰ、Ⅲ型胶原mRNA表达明显上升;TGFβ1和CTGF mRNA的表达,AT1-R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5)。Ⅳ组Piog干预后与Ⅲ组比较,Ⅰ、Ⅲ型胶原mRNA、TGFβ1 mRNA表达明显下降,AT1-R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5);CTGF mRNA表达虽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糖刺激CFs可导致Ⅰ、Ⅲ胶原合成增加,Piog干预可下调TGFβ1表达,以及AT1-R的表达、降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性,抑制心肌纤维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格列酮 高糖培养 转化生长因子Β1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血管紧张素-1型受体
原文传递
化合物21(C21)抑制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刺激引起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细胞因子分泌
19
作者 黎懿慧 左丽 +5 位作者 查艳 吴欣 刘畅 邓文丽 董蓉 达静静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30-235,共6页
目的研究2型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2R)激动剂化合物21(C21)对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刺激的NRK-52E大鼠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的影响及潜在机制。方法培养NRK-52E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和(25、50、100、200)mg/L AGE-牛血清白蛋白... 目的研究2型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2R)激动剂化合物21(C21)对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刺激的NRK-52E大鼠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的影响及潜在机制。方法培养NRK-52E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和(25、50、100、200)mg/L AGE-牛血清白蛋白(BSA)刺激组。培养48 h后收集细胞,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NRK-52E细胞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的表达。间接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IL-6、TNF-α蛋白水平。然后先用25 mg/L AGE-BSA刺激NRK-52E细胞48 h后分别给予(0.01、0.05、0.1)mmol/L C21分别处理24 h,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细胞蛋白激酶C(PKC)、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PKC、NF-κB p65、TGF-β1蛋白表达。结果不同剂量的AGE-BSA刺激NRK-52E细胞均可明显增加IL-6、TNF-α的mRNA表达,而以25 mg/L AGE-BSA刺激NRK-52E细胞时,其IL-6、TNF-α的蛋白分泌增加更明显。以25 mg/L AGE-BSA刺激NRK-52E细胞48 h后,(0.01、0.05、0.1)mmol/L C21分别处理24 h,均可显著抑制AGE-BSA所诱导的NRK-52E细胞PKC、NF-κB p65及TGF-β1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论AGE-BSA促进NRK-52E细胞IL-6、TNF-α、PKC、NF-κB p65及TGF-β1表达,C21则抑制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 糖尿病肾病(DKD) NrK-52E大鼠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 炎症因子 2型血管紧张素受体(at2r) 化合物21(C21)
下载PDF
奶牛胎衣不下与胎儿胎盘中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表达的相关性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伟毅 刘春杨 +2 位作者 李得鑫 周霄楠 姜国均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63-267,共5页
通过对胎儿胎盘中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AT1-R)m RNA相对表达量的比较,分析奶牛胎衣不下(RFM)与AT1-R表达的相关性,探讨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生机制。将奶牛分为RFM组与胎衣正常脱落(NRFM)组,利用RT-PCR将奶牛胎儿胎盘中AT1-R基因进行扩增,采... 通过对胎儿胎盘中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AT1-R)m RNA相对表达量的比较,分析奶牛胎衣不下(RFM)与AT1-R表达的相关性,探讨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生机制。将奶牛分为RFM组与胎衣正常脱落(NRFM)组,利用RT-PCR将奶牛胎儿胎盘中AT1-R基因进行扩增,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RT-qPCR)检测RFM和NRFM的奶牛胎儿胎盘组织中AT1-R基因m RNA相对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显示,扩增后的AT1-R基因片段与Genbank中登录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100%,奶牛RFM组的AT1-R基因m RNA转录水平明显低于奶牛NRFM组(P<0.01)。结果表明,AT1-R基因m RNA的转录水平与RFM的发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衣不下 血管紧张素受体1 实时荧光定量PCr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