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状腺腺叶切除术中喉返神经入喉处解剖暴露的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19
1
作者 唐巍 张显岚 曾繁余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17年第3期194-196,共3页
目的探讨喉返神经入喉处解剖暴露在甲状腺腺叶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2月~2015年5月行甲状腺腺叶切除术的120例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术中喉返神经暴露方法分为两组,各60例,试验组采用喉返神经入喉处解剖暴露,对照... 目的探讨喉返神经入喉处解剖暴露在甲状腺腺叶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2月~2015年5月行甲状腺腺叶切除术的120例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术中喉返神经暴露方法分为两组,各60例,试验组采用喉返神经入喉处解剖暴露,对照组采用甲状腺下动脉下方解剖暴露。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后疼痛VAS评分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试验组平均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分别为(80.3±10.1)min和(34.5±10.2)ml,对照组分别为(115.8±12.3)min和(46.8±11.5)ml,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7%(P<0.05)。试验组VAS评分平均(2.1±1.0)分,低于对照组的(4.3±2.1)分(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满意度为96.7%,高于对照组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腺叶切除术中喉返神经入喉处解剖暴露可以加快手术进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腺叶切除术 喉返神经 解剖暴露
下载PDF
喉返神经入喉处的临床意义及相关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路剑飞 姜芳倩 +1 位作者 曹易凡 姚廷敬 《临床普外科电子杂志》 2022年第2期36-40,共5页
随着甲状腺癌发病率的日益增高,甲状腺手术成为外科治疗甲状腺疾病的重要方式。喉返神经入喉处因其位置独特、解剖复杂,在术中极易受到损伤。对于喉返神经入喉处的保护往往是甲状腺手术的重中之重。本文综合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结合... 随着甲状腺癌发病率的日益增高,甲状腺手术成为外科治疗甲状腺疾病的重要方式。喉返神经入喉处因其位置独特、解剖复杂,在术中极易受到损伤。对于喉返神经入喉处的保护往往是甲状腺手术的重中之重。本文综合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结合临床实践,对喉返神经入喉处的相关情况及术中的处理进行归纳总结,旨在为临床工作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返神经入喉处 甲状腺手术 解剖暴露
下载PDF
Reduction of radiation exposure in catheter ablation of atrial fibrillation: Lesson learned
3
作者 Roberto De Ponti 《World Journal of Cardiology》 CAS 2015年第8期442-448,共7页
Over the last decades, the concern for the radiation injury hazard to the patients and the professional staff has increased in the medical community. Since there is no magnitude of radiation exposure that is known to ... Over the last decades, the concern for the radiation injury hazard to the patients and the professional staff has increased in the medical community. Since there is no magnitude of radiation exposure that is known to be completely safe, the use of ionizing radiation during medical diagnostic or interventional procedures should be as low as reasonably achievable(ALARA principle). Nevertheless, in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radiation exposure for coronary percutaneous interventions or catheter ablation of cardiac arrhythmias may be high: for ablation of a complex arrhythmia, such as atrial fibrillation, the mean dose can be > 15 m Sv and in some cases > 50 m Sv. In interventional electrophysiology, although fluoroscopy has been widely used since the beginning to navigate catheters in the heart and the vessels and to monitor their position, the procedure is not based on fluoroscopic imaging. Therefore, nonfluoroscopic three-dimensional systems can be used to navigate electrophysiology catheters in the heart with no or minimal use of fluoroscopy. Although zerofluoroscopy procedures are feasible in limited series, there may be difficulties in using no fluoroscopy on a routine basis. Currently,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radiation exposure towards near zero-fluoroscopy procedures seems a simpler task to achieve, especially in ablation of complex arrhythmias, such as atrial fibrillation. The data reported in the literature suggest the following three considerations. First, the use of the non-fluoroscopic systems is associated with a consistent reduction in radiation exposure in multiple centers: the more sophisticated and reliable this technology is, the higher the reduction in radiation exposure. Second, the use of these systems does not automatically lead to reduction of radiation exposure, but an optimized workflow should be developed and adopted for a safe non-fluoroscopic navigation of catheters. Third, at any level of expertise, there is a specific learning curve for the operators in the non-fluoroscopic manipulati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THETER ablation ATRIAL FIBRILLATION Radiation exposure FLUOROSCOPY time Dose area product Electro-anatomic mapping
下载PDF
Carto 3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被引量:30
4
作者 齐书英 李洁 +5 位作者 李育红 席爱雪 王晓晔 栾雪冰 许娜 王冬梅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686-689,共4页
目的:探讨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Carto3系统)指导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上速)射频消融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180例经电生理检查证实为阵发性室上速的患者,按手术日期及电生理诊断以1:1的比例分为三维组和二维组,每组... 目的:探讨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Carto3系统)指导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上速)射频消融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180例经电生理检查证实为阵发性室上速的患者,按手术日期及电生理诊断以1:1的比例分为三维组和二维组,每组各90例。三维组在Carto3系统指导下进行瓣环三维重建,在三维模型指导下行射频消融。二维组在常规X线照射下行射频消融。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6月心动过速复发率、手术费用等指标。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比较,三维组略延长[(58±16)min vs(54±20)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03),但X线曝光时间三维组明显缩短[(2.1±0.7)min vs(7.8±3.6)min,P〈0.0001],以右侧旁道组X线曝光时间的缩短最显著[(3.4±0.7)min vs(20.2±7.1)min,P〈0.0001],房室结双径路患者三维组X线曝光时间也明显缩短[(1.1±0.3)min vs(5.5±1.7)min,P〈0.0001]。三维组除1例希氏束旁旁道未消融外其余全部消融成功;二维组有3例(2例右侧旁道、1例房室结双径路)消融不成功,更换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指导下行射频消融治疗。三维组无并发症发生,也无复发病例。二维组有1例房室结双径路(男,9岁)消融中出现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随访12个月动态心电图示II°-III°房室传导阻滞。二维组有2例复发,1例为房室结双径路,再次消融成功;1例为右侧旁道前传恢复,食道调搏检查不能诱发心动过速未再消融。而三维组会增加手术费用。结论 :Carto3指导阵发性室上速的射频消融切实可行,可大大减少X线照射,从而保护了电生理医生和患者,同时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射频消融 X线曝光 成功率 并发症
下载PDF
解剖暴露喉返神经术在甲状腺叶切除术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4
5
作者 陈叶恒 范原铭 王强 《医学综述》 2016年第11期2271-2273,共3页
目的探讨解剖暴露喉返神经术在甲状腺叶切除术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重庆市长寿区人民医院收治的200例甲状腺病变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术中不暴露喉返神经,观察组术中解剖暴露喉... 目的探讨解剖暴露喉返神经术在甲状腺叶切除术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重庆市长寿区人民医院收治的200例甲状腺病变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术中不暴露喉返神经,观察组术中解剖暴露喉返神经,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对比两组患者的首日引流量、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手术皮瓣的面积、甲状旁腺功能、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水平。结果观察组甲状旁腺受损率低于对照组[0.0%(0/100)比5.0%(5/100)],观察组随访3个月和半年的喉返神经损伤率低于对照组[0.0%(0/100)比3.0%(3/100),8.0%(8/100)比12.0%(12/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皮瓣面积、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首日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123±11)cm2比(146±27)cm2,(64±7)min比(68±11)min,(8±3)m L比(56±13)m L,(8.4±1.3)d比(14.5±1.9)d,(130±5)m L比(180±7)m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两组患者血清GDNF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出现喉返神经损伤患者GDNF水平下降,随访至3个月时观察组患者GDN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6个月后,观察组GDNF值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但对照组GDNF明显较低(P<0.05)。结论甲状腺术中解剖暴露喉返神经有利于保护喉返神经,GDNF可能成为甲状腺叶切除术后检测喉返神经功能的生物学指标,有望成为治疗喉返神经损伤的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叶切除术 喉返神经 解剖暴露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下载PDF
甲状腺腺叶切除术中喉返神经入喉处解剖暴露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6
6
作者 梁冬旭 《现代医院》 2014年第11期43-45,共3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腺叶切除术中喉返神经入喉处解剖暴露的临床效果。方法抽样选取104例行甲状腺腺叶切除术的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均分为两组,一组予以喉返神经入喉处解剖暴露(实验组),另一组予以甲状腺下动脉下方解剖暴露(对照组),术... 目的探讨甲状腺腺叶切除术中喉返神经入喉处解剖暴露的临床效果。方法抽样选取104例行甲状腺腺叶切除术的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均分为两组,一组予以喉返神经入喉处解剖暴露(实验组),另一组予以甲状腺下动脉下方解剖暴露(对照组),术后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率相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两个方面,实验组显然更具优势,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患者术后VAS评分为(4.3±2.1)分,明显高于实验组的(2.1±1.0)分,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满意度为96.1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2.69%,p<0.05。结论喉返神经入喉处解剖暴露,对于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患者而言,其喉返神经损伤率低、手术时间短、术中失血量少,是一种较为实用的医疗方案,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 腺叶切除术 喉返神经 解剖暴露 动脉
下载PDF
喉返神经入喉处解剖暴露在甲状腺腺叶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陈乐 邵冲 张志康 《右江医学》 2018年第6期689-692,共4页
目的研究喉返神经入喉处解剖暴露在甲状腺腺叶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2月行甲状腺腺叶切除术的1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中喉返神经解剖暴露操作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将采取甲状腺下动脉下方解剖暴露的58例患者列... 目的研究喉返神经入喉处解剖暴露在甲状腺腺叶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2月行甲状腺腺叶切除术的1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中喉返神经解剖暴露操作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将采取甲状腺下动脉下方解剖暴露的58例患者列为对照组,将采取喉返神经入喉处解剖暴露的58例患者列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治疗满意度等。结果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治疗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喉返神经入喉处解剖暴露在甲状腺腺叶切除术中应用效果确切,手术损伤小且术后并发症少,利于促进患者术后身心康复,提升患者治疗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腺叶切除术 喉返神经入喉 解剖暴露 疼痛程度 并发症 满意度
下载PDF
绿色电生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张艳春(综述) 孙劼(综述) 董剑廷(审校)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8年第1期18-22,28,共6页
随着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的完善和电生理学的发展,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操作中可以大大缩短X线下透视时间,甚至实现零曝光,即所谓的"绿色电生理",对医患双方都更为安全有效。本文对国内外近年来绿色电生理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 绿色电生理 心律失常 零曝光 接触力监测导管
下载PDF
喉返神经入喉处解剖暴露在甲状腺腺叶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9
作者 蔡海水 《华夏医学》 CAS 2022年第6期119-122,共4页
目的:研究喉返神经(RLN)入喉处解剖暴露在甲状腺腺叶切除术(TTD)中的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方法:选取86例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两组均行TTD治疗,对照组采用甲状腺下动脉下方解剖暴... 目的:研究喉返神经(RLN)入喉处解剖暴露在甲状腺腺叶切除术(TTD)中的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方法:选取86例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两组均行TTD治疗,对照组采用甲状腺下动脉下方解剖暴露处理RLN,观察组采用RLN入喉处解剖暴露处理。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疼痛程度、声带功能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术后基频微扰及振幅微扰低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TD术中入喉处解剖暴露处理RLN具有损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点,可减轻对患者声带功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腺叶切除术 喉返神经入喉处解剖暴露 甲状腺下动脉下方解剖暴露 声带功能
下载PDF
患者头部后仰角度对声门暴露的影响:基于CT上呼吸道矢状面图像的模拟评估方法 被引量:2
10
作者 柴茂 汪小海 《医学研究杂志》 2017年第8期169-171,共3页
目的利用CT三维重建上呼吸道矢状面图像模拟探讨头部后仰角度对声门暴露的影响。方法选择已在笔者医院实施头颈部上呼吸道螺旋CT扫描的患者80例,患者年龄7~78岁,利用AW4.4 workstation的3D-CT重建软件获取患者上呼吸道矢状位图像,在重... 目的利用CT三维重建上呼吸道矢状面图像模拟探讨头部后仰角度对声门暴露的影响。方法选择已在笔者医院实施头颈部上呼吸道螺旋CT扫描的患者80例,患者年龄7~78岁,利用AW4.4 workstation的3D-CT重建软件获取患者上呼吸道矢状位图像,在重建图像上选择正中矢状位并进行解剖学参数的测量:角α(A0组),即上切牙下缘、会厌根部、声门中点以会厌根部为交点所成角的度数。将得到的矢状位图像,按照人体实际尺寸以1∶1的比例打印出来,以上切牙下缘为起点,会厌根部为终点,经硬腭、软腭沿弧线将图片剪开,以备用。通过顺时针方向增加角α的度数来模拟头部后仰的过程,以上切牙下缘与会厌根部的连线为基线,分别使角α增加10°(A10组)、20°(A20组)和30°(A30组),模拟使用纸质直接弯喉镜(Macintosh喉镜)模型窥视声门,根据声门暴露情况,记录各组声门暴露的成功率。结果与A0组比较,A10组、A20组和A30组声门暴露的成功率明显升高(P<0.05);与A10组比较,A20组和A30组声门暴露的成功率明显升高(P<0.05);与A20组比较,A30组声门暴露的成功率明显升高(P<0.05)。结论基于CT上呼吸道矢状面图像,可以直观的模拟评估患者头部后仰角度对声门暴露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三维重建 上呼吸道解剖结构 声门暴露 气道评估
下载PDF
基于MOM/FDTD法评估人体暴露于全向基站电磁场的组织SAR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从胜 汪毓铎 巫彤宁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303-307,共5页
文章针对在真实环境下大尺寸电磁场照射评估的问题,使用平面波MOM/FDTD混合算法对人体暴露于全向基站电磁场下各组织比吸收率(SAR)进行了模拟计算。本研究借助中国成年女性头部解剖学模型,采用FDTD方法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进而采用中... 文章针对在真实环境下大尺寸电磁场照射评估的问题,使用平面波MOM/FDTD混合算法对人体暴露于全向基站电磁场下各组织比吸收率(SAR)进行了模拟计算。本研究借助中国成年女性头部解剖学模型,采用FDTD方法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进而采用中国成年女性全身数字模型,建立真实全向基站模型,研究在2.1GHz频率下,各个组织SAR随各天线扇面位置(保持相同距离)和入射波方向的变化。结果显示,使用本方法能够大大加快计算速度和减少计算开销。人体组织SAR随天线结构和电磁波入射方向等因素变化明显。在进行电磁暴露安全性评估中除对整体平均比吸收率(WBSAR)考查外还应综合考虑上述因素对不同组织SAR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平面波MOM/FDTD混合算法 中国成年女性解剖学模型 SAR WBSAR 电磁场照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