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育史研究的“视觉转向”分析:滥觞、价值及解读方法 被引量:5
1
作者 李先军 孙莉 《现代大学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7-37,112,共12页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电子大众传媒在世界范围内的相继兴盛,图像叙事逐渐渗透到政治、教育、文化、日常等方方面面,成为当今人们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由此,文化上的“视觉转向”日渐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的焦点问题。“视觉转向”激发了历...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电子大众传媒在世界范围内的相继兴盛,图像叙事逐渐渗透到政治、教育、文化、日常等方方面面,成为当今人们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由此,文化上的“视觉转向”日渐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的焦点问题。“视觉转向”激发了历史学领域对视觉史料价值的重新审视,促使教育史研究者愈加重视对教育视觉史料的研究。作为一种可视化的物质遗产,视觉史料是人类教育活动的参与者与见证者,也是追寻教育历史的真实证据。因此,解读教育视觉史料尤为必要,其价值在于还原真实的教育历史图景,挖掘视觉史料的教育隐喻,以及留存鲜活的教育历史记忆。对教育视觉史料的解读可采取跨学科视角,综合运用符号学、内容分析法对视觉史料进行多层次、由表象到内涵意义的深度解读,采取视觉、文本、档案、口述、记忆等多重史料互证法,以及回归视觉史料产生的历史时代的现象学还原法,呈现视觉史料的原初意图,以还原真实的教育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转向 教育视觉史料 跨学科解读 多重史料互证法 教育史学
下载PDF
跨学科学理化阐释是拓展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的必由之路 被引量:2
2
作者 郭晔 《荆楚法学》 2023年第6期4-15,共12页
新时代新征程上进一步拓展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必须跳出就法治论法治的法学思维定势,尝试开展跨学科学理化研究。习近平法治思想涵盖治党治国治军、内政外交国防各领域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各方面,因而跨学科学理化阐释更契合习近平... 新时代新征程上进一步拓展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必须跳出就法治论法治的法学思维定势,尝试开展跨学科学理化研究。习近平法治思想涵盖治党治国治军、内政外交国防各领域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各方面,因而跨学科学理化阐释更契合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论本质,有利于提升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的真理性和通透性,有利于增强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的论证力和科学度。要做好跨学科学理化阐释,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做到“两个结合”,正确处理“五个关系”,坚持学术化表达和自主性创新,建立学科间共识和协同性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法治思想 跨学科 学理化阐释 方法论
原文传递
情境阅读:儒家经典的多维解读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宏海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6期142-146,共5页
儒家经典是由儒家宗师孔子及其后人共同的文化创新,儒家的六经、十三经是其经典文本。儒家源于政府的职官,其经典有为官之学的遗传因子,因此,以仁为本、积极有为、教化济世是儒学的基本思想。当然,相对而言儒学也有其历史局限性和先天... 儒家经典是由儒家宗师孔子及其后人共同的文化创新,儒家的六经、十三经是其经典文本。儒家源于政府的职官,其经典有为官之学的遗传因子,因此,以仁为本、积极有为、教化济世是儒学的基本思想。当然,相对而言儒学也有其历史局限性和先天的不足,值得批评和反思。通过情境阅读,对儒家经典《论语》进行实证分析,指明阅读儒家文本应该以历史语境为基础,在开放的系统中,以哲学、管理学、社会学、政治学、教育学等为视角,进行多学科、多角度的跨学科解释,在多元文明的对话中,沟通、理解、诠释,融合与创造。文化创造不仅是个体的,而且是民族的、独立的包容式的文化自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经典 跨学科解释 情境阅读 文化创新
下载PDF
文学地理学与中国“易卜生学”的建构
4
作者 杜雪琴 《长江学术》 CSSCI 2019年第1期33-43,共11页
经过百年探讨,"易卜生学"已经形成一门专门而精深的学问。作为中国本土学者提出的一种文学批评方法,文学地理学助推"易卜生学"的进一步发展。近十年来,从文学地理学角度研究易卜生及其作品取得显著成绩,学者们以文... 经过百年探讨,"易卜生学"已经形成一门专门而精深的学问。作为中国本土学者提出的一种文学批评方法,文学地理学助推"易卜生学"的进一步发展。近十年来,从文学地理学角度研究易卜生及其作品取得显著成绩,学者们以文学地理批评理论把握易卜生作品之命脉,以文本阐释的方式解析易卜生作品之真意,不仅打开中外易卜生研究的新视野,促成"易卜生学"空间转向,而且拓展文学地理学批评的实践范畴,在外国文学研究领域进行全新尝试。文学地理学可以为"易卜生学"提供强大助力,对易卜生作品的研究也可为文学地理学理论建设提供重要个案。文学地理学将继续与中国"易卜生学"携手同行走向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地理学 跨学科审视 “易卜生学” 审美阐释 诗学建构
下载PDF
巴别塔的坍塌与重建——《巴赫金哲学思想与文本分析法》评介
5
作者 邹赞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0年第5期120-124,共5页
《巴赫金哲学思想与文本分析法》以强烈的问题意识、鲜明的跨学科视域、一贯始终的理论阐释与文本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巴别塔的坍塌之后重建了新的巴别塔。该书在巴赫金研究的众声喧哗中毋庸置疑占得了重要的对话席,是中国巴赫金研究界... 《巴赫金哲学思想与文本分析法》以强烈的问题意识、鲜明的跨学科视域、一贯始终的理论阐释与文本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巴别塔的坍塌之后重建了新的巴别塔。该书在巴赫金研究的众声喧哗中毋庸置疑占得了重要的对话席,是中国巴赫金研究界不容忽视的学术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意识 跨学科视域 理论阐释 文本分析
下载PDF
以跨学科的视野拓展口译研究 被引量:99
6
作者 蔡小红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6-29,共4页
本文以交替传译过程及能力发展为研究目标,对近三十年来国内外各相关学科有关口译的论述、交替传译的各种模式作简要的概述。在此基础上借助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建主自己的理论模式体系,其中包括交替传译过程模式、译员的注意力分配模... 本文以交替传译过程及能力发展为研究目标,对近三十年来国内外各相关学科有关口译的论述、交替传译的各种模式作简要的概述。在此基础上借助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建主自己的理论模式体系,其中包括交替传译过程模式、译员的注意力分配模式和口译能力发展模式,借以描述、解释与分析交替传译过程及能力发展。理论模式将交由实证检验,旨在以跨学科的视野,探索口译研究的新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学科 交替传译过程 能力发展 注意力分配 理论模式
原文传递
口译的认知与口译教材的编写——跨学科口译理论在《英语口译教程》编写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7
作者 王瑞昀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8-72,共5页
本文首先概述了口译教材编写所反映出的口译研究之历史与现状,然后阐述了为什么口译的动态研究是编写该书的理论依据,最后结合《英语口译教程》的主要内容,论述了跨学科口译理论——认知心理学理论、信息处理理论和赛莱斯科维奇的“释... 本文首先概述了口译教材编写所反映出的口译研究之历史与现状,然后阐述了为什么口译的动态研究是编写该书的理论依据,最后结合《英语口译教程》的主要内容,论述了跨学科口译理论——认知心理学理论、信息处理理论和赛莱斯科维奇的“释意理论”是如何指导《英语口译教程》编写实践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译 跨学科口译理论 口译教程
原文传递
交叉学科设计学与对应调整方案的要点解读 被引量:5
8
作者 夏燕靖 《工业工程设计》 2023年第1期11-18,共8页
如何理解设计学科专业的对应调整,尤其是对交叉学科“设计学”对应调整意图的解读,从学科专业建设与发展角度来说十分必要。就实施政策来看,其着眼点就在于建设新的学科体系,凸显设计专业博士学位点的实践性功能,并促进设计学尽快融入... 如何理解设计学科专业的对应调整,尤其是对交叉学科“设计学”对应调整意图的解读,从学科专业建设与发展角度来说十分必要。就实施政策来看,其着眼点就在于建设新的学科体系,凸显设计专业博士学位点的实践性功能,并促进设计学尽快融入交叉学科。对此,整个对应调整工作的重心,必然是平衡且凸显学科专业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的优势,拓展应用领域、补齐教学短板、完善学科体系,这是设计学科专业体系在发展中层层革故鼎新、去芜存菁的思考方向。依此来看,交叉学科“设计学”的设置,就有着极大的调整与自主作为的空间,其学科交叉发展策略应当是比较清楚的,诸如,“设计学”交叉学科+“设计”艺术的开启,显示出新版学科专业目录下的设计学,从艺术学门类调整到交叉学科大类,这明显是将传统意义上的设计学进行了剥离,从而推向适应未来高科技和社会服务发展时代需求,设计学将在国家规划战略中发挥出举足轻重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学科设计学 对应调整方案 政策性解读
下载PDF
“美第奇效应”视域下开放性试题的多向度阐释——以2022年文综全国乙卷第42题为例
9
作者 刘建荣 吴合文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9期100-107,共8页
根据高考的实际考情以及高考后各类学术刊物发表的文章来看,无论是考生,还是教师,囿于学科本位、视野边际和思维局限等,大多从历史学科单向视角对2022年文综全国乙卷第42题进行思考和阐释,陷入同质化和单向度困境不可自拔。要想走出困境... 根据高考的实际考情以及高考后各类学术刊物发表的文章来看,无论是考生,还是教师,囿于学科本位、视野边际和思维局限等,大多从历史学科单向视角对2022年文综全国乙卷第42题进行思考和阐释,陷入同质化和单向度困境不可自拔。要想走出困境,高质量解答此题以及此类开放性试题,必须运用系统论的观点,进行多向度思考和阐释,实现“破壁”与“升维”,养成跨学科思维,形成“美第奇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学科思维 美第奇效应 开放性试题 多向度阐释
下载PDF
概念跨学科、跨领域使用与解释范围的再澄清——以“差序格局”为例的探讨
10
作者 樊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90-96,共7页
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来说,概念与实际不能各行其是,概念与实际的结合程度,理应是概念使用和概念再澄清中不容回避的核心议题。然而,在当前多以问题为中心、以跨学科研究为尚的学术趋势下,相关研究者对概念的跨学科、跨领域使用以及解释... 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来说,概念与实际不能各行其是,概念与实际的结合程度,理应是概念使用和概念再澄清中不容回避的核心议题。然而,在当前多以问题为中心、以跨学科研究为尚的学术趋势下,相关研究者对概念的跨学科、跨领域使用以及解释范围的再澄清,因普遍轻视了概念与实际关系问题的重要性,常常在具体的研究中造成概念与实际的割裂。具体体现在,对概念跨学科、跨领域的使用,很多时候只是对概念的不当使用,常常侵蚀了相关研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而那些试图通过明晰、划定解释领域的方式来挽救某个概念的学术努力,大多只是以概念为中心,常常是为了概念而概念。若要更好地对概念进行跨学科、跨领域使用和解释范围的再澄清,就要努力避免为使用而使用、为概念而概念的研究取向,并采用从实践中来,再回到实践中去检验的方式来不断提升概念与实际的结合程度。这既是反思概念自身的理论前提,也是提升概念使用科学性和有效性的必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序格局 概念的跨学科使用 概念的跨领域使用 概念解释范围的再澄清 哲学反思
下载PDF
文本、语境与外国文学跨学科研究的有效性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立新 《文学与文化》 2021年第3期40-48,共9页
关于文学的跨学科研究引发了学界的热议,无论在理论观念还是在研究实践中都体现出学者们多样化的思考。本文认为,文学的跨学科研究需要立足文学学科本身的立场,在吸收其他学科研究方法和知识材料的同时,将其纳入文学自身的研究场域和批... 关于文学的跨学科研究引发了学界的热议,无论在理论观念还是在研究实践中都体现出学者们多样化的思考。本文认为,文学的跨学科研究需要立足文学学科本身的立场,在吸收其他学科研究方法和知识材料的同时,将其纳入文学自身的研究场域和批评话语体系中。这是由文学研究中存在着“阐释的双重循环”的逻辑所决定的。为此,论文以古希伯来历史文学的文本为例,从文学与历史学两个维度对关于扫罗王与大卫王形象塑造的叙事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跨学科研究 双重语境与阐释的循环 关于扫罗王与大卫王的叙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