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中华民族共同体与其他共同体的关系
1
作者 于洁茹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6-55,183,共11页
中华民族共同体与周边命运共同体、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均是命运共同体思想在不同层面的具体实践。在内部关系上,中华民族共同体与其他共同体有着以马克思主义共同体理论为基础、以“和合共生”文化价值为共识的共性特征,也... 中华民族共同体与周边命运共同体、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均是命运共同体思想在不同层面的具体实践。在内部关系上,中华民族共同体与其他共同体有着以马克思主义共同体理论为基础、以“和合共生”文化价值为共识的共性特征,也有着严谨推演秩序下的概念差异,从不同层面关切人类共同的命运。通过对上述共同体彼此关系的梳理,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本质是由命运缔结而成的国族,也是经过历史检验并对其他命运共同体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的命运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 周边命运共同体 亚洲命运共同体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下载PDF
中国参与亚洲区域组织的实践:发展历程、经验教训与未来展望 被引量:1
2
作者 杨泽伟 《太平洋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4,共14页
中国参与亚洲区域组织实践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参与学习期、主动有为期和积极影响期三个阶段。中国参与亚洲区域组织实践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倡导成立了上海合作组织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开创了区域治理的新模式、推动了区域合作格局... 中国参与亚洲区域组织实践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参与学习期、主动有为期和积极影响期三个阶段。中国参与亚洲区域组织实践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倡导成立了上海合作组织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开创了区域治理的新模式、推动了区域合作格局的调整和促进区域合作,以及催生了新的国际机制等方面。中国参与亚洲区域组织实践的成功经验主要有:坚持开放的区域主义,坚持本国利益诉求与区域稳定发展相统一,谋求地区和平发展与参与全球治理有机结合。中国参与亚洲区域组织实践的教训主要包括:大国协调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制度创设能力有限等。未来中国参与亚洲区域组织实践,应重点推动亚洲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进一步完善亚洲区域争端解决机制以及寻找多层次的亚洲区域治理方案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区域组织 上海合作组织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东盟 亚洲命运共同体
下载PDF
人类命运共同体对全球化进程的时代价值探析——从东亚文明互鉴的文化历史源流出发
3
作者 甘鹏坤 王武喆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3-18,共6页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国都迫切需求一个新的理论指导,构建新的国际秩序,人类命运共同体正是为了解决新时代背景下的全球问题提出的富有中国智慧的治理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继承自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根源于中国传统的以和...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国都迫切需求一个新的理论指导,构建新的国际秩序,人类命运共同体正是为了解决新时代背景下的全球问题提出的富有中国智慧的治理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继承自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根源于中国传统的以和为贵,结合当今中国和世界的现实状况,对于推进全球化进程,实现全人类自由全面发展具有重大指引作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推进和构建,将会进一步破除资本主义私利导致的隔阂和竞争,建立起以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为指引的国际社会机制,真正实现全人类的协作和共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文化圈 人类命运共同体 全球化进程 时代价值
下载PDF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东北亚经济共同体构建 被引量:1
4
作者 庄芮 蔡彤娟 《学术前沿》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55-64,共10页
从实践来看,东北亚各国经济互补,无论是制度合作还是功能合作,都具备一定基础,但总体而言,东北亚地区共同的整体性合作平台缺失。面对全球变局,东北亚亟待在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增进构建“经济共同体”的区域共识,整合并完善既有合作机... 从实践来看,东北亚各国经济互补,无论是制度合作还是功能合作,都具备一定基础,但总体而言,东北亚地区共同的整体性合作平台缺失。面对全球变局,东北亚亟待在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增进构建“经济共同体”的区域共识,整合并完善既有合作机制,形成区域合力,共同应对外部不利环境的冲击,同时还应依托数字经济等积极因素,激发地区经济发展活力,共同谋求经济复苏与增长。未来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构建东北亚经济共同体,应该以凝聚“区域共生”理念为基础,通过制度合作、功能合作、地方合作、应急合作的“四重叠加”,打造面向未来的东北亚经济区,具体包括:基于经济链接,凝聚形成东北亚“区域共生”理念;加强“区域意识”,推动东北亚各国的集体认同;深化多层次合作,夯实东北亚经济区建设根基;强化国家发展战略对接,逐步推进东北亚经济区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亚经济共同体 区域共生 东北亚经济区 人类命运共同体 经济合作
下载PDF
美国新版“印太战略”下的韩日关系 被引量:1
5
作者 翟福生 《东北亚学刊》 2023年第2期43-56,147,共15页
韩日关系是东北亚地区一组重要的双边关系,且韩国、日本通过“共享”美国这一盟友使两国在战略与安全领域形成了一种特殊联系。冷战后,韩日关系因贸易、历史等原因龃龉不断。双边关系在2018年之后不断螺旋式下降,摩擦与冲突程度远超以往... 韩日关系是东北亚地区一组重要的双边关系,且韩国、日本通过“共享”美国这一盟友使两国在战略与安全领域形成了一种特殊联系。冷战后,韩日关系因贸易、历史等原因龃龉不断。双边关系在2018年之后不断螺旋式下降,摩擦与冲突程度远超以往,其走向备受国际社会关注。2022年初,美国拜登政府出台了新版“印太战略”,将盟友视为遏制中国、维护霸权的战略资产,明确将日本与韩国置于构筑美国同盟网络的关键位置,突出美日同盟与美韩同盟在美国新版“印太战略”中的支撑地位,为韩日关系发展注入了新动力。近一年来,韩日关系在美国因素影响下呈现不断向好的新趋势。韩日政权先后更替,客观上为两国关系发展提供了适宜的内部“土壤”。双方相互的战略需求为韩日关系转圜提供了关键前提,但两国间结构性、内生性矛盾仍存。未来,韩日关系战术性缓和概率较大,但战略性和解空间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新版“印太战略” 韩日关系 朝鲜半岛局势 东北亚国家 命运共同体
下载PDF
外交笔谈:汉字文化圈国家外交话语叙事模式的历史考证与当代价值
6
作者 杨明星 刘林君 《外国语文研究(辑刊)》 2023年第2期242-256,共15页
汉语在古代和近代东亚诸国对外关系史上曾长期扮演着国际通用语的角色,而“外交笔谈”则是汉字文化圈内各国之间普遍采取的一种以汉字为媒的书面交流方式,因其在表达思想和情感上的独特优势而被外交官和文人所青睐,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成... 汉语在古代和近代东亚诸国对外关系史上曾长期扮演着国际通用语的角色,而“外交笔谈”则是汉字文化圈内各国之间普遍采取的一种以汉字为媒的书面交流方式,因其在表达思想和情感上的独特优势而被外交官和文人所青睐,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的外交话语传播模式。本文采用外交话语学、历史学、国际关系学、叙事学和汉学等跨学科视角,结合外交笔谈文献资料,对外交笔谈的历史起源、发展脉络、文体特征和话语功能等进行系统研究。外交笔谈的千年兴衰史也是对世界话语力量格局演变史和中国古代外交话语发展历程的真实写照。研究外交笔谈对推动汉语国际传播和中华文化走出去,构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话语体系和亚洲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交笔谈 外交话语学 汉语国际传播 亚洲命运共同体
下载PDF
亚洲地区增进人权共识的机遇、挑战与路径
7
作者 常健 《人权研究》 2023年第1期1-25,共25页
亚洲地区加强合作,需要通过增进人权共识增强相互信任。增进亚洲地区人权共识,面临来自地区内部和外部的各种挑战,需要在已有人权共识的基础上采取明智策略和可行路径。中国在增进亚洲地区人权共识的过程中可以扮演价值和愿景的倡导者... 亚洲地区加强合作,需要通过增进人权共识增强相互信任。增进亚洲地区人权共识,面临来自地区内部和外部的各种挑战,需要在已有人权共识的基础上采取明智策略和可行路径。中国在增进亚洲地区人权共识的过程中可以扮演价值和愿景的倡导者、平台和机制的建构者、利益和需求的整合者、主张和表达的协调者、理念和共识的践行者等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地区 地区人权共识 地区合作 亚洲命运共同体
下载PDF
全球治理视角下中国与中亚地区绿色合作:现状与前景 被引量:2
8
作者 李睿思 《北方论丛》 2022年第1期63-72,共10页
当今世界正面临复杂的全球治理危机,其中生态环境危机已成为全世界国家和人民发展的共同威胁。在国际政治和经济秩序都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中国提出旨在实现人类低碳和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一带一路"倡议。绿色"一带一路&... 当今世界正面临复杂的全球治理危机,其中生态环境危机已成为全世界国家和人民发展的共同威胁。在国际政治和经济秩序都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中国提出旨在实现人类低碳和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一带一路"倡议。绿色"一带一路"作为全球治理的新型公共产品,是对全球治理理念的改革性创新,是对人类生存与发展问题的全面而深刻的思考与探索,也是中国与中亚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合作的重要路径。中国与中亚地区绿色合作起步不早,也面临诸多问题,了解合作现状与现存问题有利于中国在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合作时,实现统筹安排和精准定位,切实提高合作效率,提高域内国家人民的福祉,最终实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最终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合作全球治理 中亚 一带一路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下载PDF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参与东南亚地区海洋救灾合作:动因、优势与挑战 被引量:2
9
作者 李云龙 《边界与海洋研究》 2020年第4期83-94,共12页
东南亚地区是“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重点区域,同时也长期遭受着各类海洋灾害的侵袭。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较弱的防灾救灾能力,使该地区各国在承受巨大的海洋灾害损失的同时,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行。多年来,中国积... 东南亚地区是“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重点区域,同时也长期遭受着各类海洋灾害的侵袭。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较弱的防灾救灾能力,使该地区各国在承受巨大的海洋灾害损失的同时,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行。多年来,中国积极参与东南亚地区的海洋救灾合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在区位、资金、救灾经验和能力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应凭借自身优势,积极参与东南亚地区海洋救灾合作,推动中国与东南亚各国达成“海洋命运共同体”,共同维护“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南亚地区实施的海洋安全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救灾合作 东南亚海洋安全 海洋命运共同体
下载PDF
南亚地缘政治格局对中国—尼泊尔命运共同体构建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黄正多 《贵州省党校学报》 2019年第6期121-128,共8页
2016年3月习近平主席提出中尼命运共同体的倡议,得到了奥利总理和尼泊尔方面的积极响应。然而,中尼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和推进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包括尼泊尔国内政治因素,中尼经济上的差异,尤其是复杂的南亚地缘政治环境对中尼命运共同体的... 2016年3月习近平主席提出中尼命运共同体的倡议,得到了奥利总理和尼泊尔方面的积极响应。然而,中尼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和推进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包括尼泊尔国内政治因素,中尼经济上的差异,尤其是复杂的南亚地缘政治环境对中尼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未来需要充分利用其中的有利因素,并积极化解不利的消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亚地缘政治 命运共同体 影响
下载PDF
东南亚留学生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认同初探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日明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第8期38-41,共4页
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东南亚来华留学人数众多,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力量。东南亚留学生认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有助于提高中华文化软实力,推动全人类共同价值的传播,... 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东南亚来华留学人数众多,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力量。东南亚留学生认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有助于提高中华文化软实力,推动全人类共同价值的传播,加快建设亚洲命运共同体。我国综合国力持续增强,东南亚国家与我国长期友好交往,近代东南亚国家与我国具有相似的历史命运,这些因素为增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认同奠定了现实基础。推动东南亚留学生认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需要改进教材体系,拓展教学内容;把握对象特点,分层有序推进;加强社会实践,丰富学习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南亚留学生 人类命运共同体 认同
下载PDF
总体国家安全观视阈下东北亚安全问题论析
12
作者 翟福生 殷亚硕 《江南社会学院学报》 2021年第4期60-67,共8页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我国立足“两个大局”提出的国家安全思想,为统筹内外安全、应对风险挑战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冷战后的东北亚地区始终是大国竞争之地,大国力量博弈和朝核问题交织共振,地区安全形势复杂多变,对我国维护国家主权、安...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我国立足“两个大局”提出的国家安全思想,为统筹内外安全、应对风险挑战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冷战后的东北亚地区始终是大国竞争之地,大国力量博弈和朝核问题交织共振,地区安全形势复杂多变,对我国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构成挑战。拜登上台后美国持续推动“印太战略”落地,介入东北亚力度增强,对地区安全形成冲击。东北亚安全在多种因素影响下,更趋于敏感复杂。要维护东北亚安全,就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摒弃零和思维,推动共同安全、合作安全,构建东北亚人类命运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体国家安全观 东北亚安全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下载PDF
中巴教育交流的现实意义与战略意义
13
作者 彭鲁迁 张素敏 《石家庄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4期153-157,160,共6页
巴基斯坦位于南亚次大陆,东北部与中国接壤,与中国长期保持着"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中巴两国的教育交流由来已久。当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加强对中国的打压和遏制,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继续肆虐,面对新的国际局势... 巴基斯坦位于南亚次大陆,东北部与中国接壤,与中国长期保持着"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中巴两国的教育交流由来已久。当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加强对中国的打压和遏制,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继续肆虐,面对新的国际局势,中巴教育交流显得尤为重要。首先,中巴教育交流可以维系传统友谊、深化两国人文交流,有利于两国教育取长补短、实现共赢,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其次,两国教育交流有利于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促进"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与伊斯兰世界的合作、实现地区繁荣,在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方面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中巴教育交流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也面临挑战。面对当前局势,中巴两国更要携手并肩,共谋发展,努力实现民族振兴、强国富民的历史重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巴教育交流 “一带一路” 亚洲命运共同体
下载PDF
中国一中亚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政党外交:战略价值、独特优势与路径选择
14
作者 高焓迅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2年第3期100-108,共9页
在中国同中亚国家建交三十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倡议。三十年来,中国同中亚国家间关系实现跨越式发展,树立了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典范,中亚五国成为中国周边“战略伙伴集群”... 在中国同中亚国家建交三十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倡议。三十年来,中国同中亚国家间关系实现跨越式发展,树立了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典范,中亚五国成为中国周边“战略伙伴集群”。中国共产党精准把握“时、度、效”,根据不同时期中亚国家政党政治发展、政治转型特点和趋势,积极调整与中亚国家主要政党间关系,在打击“三股势力”、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维护地区稳定与繁荣等问题上凝聚共识,互利共赢。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最本质特征,政党外交作为国家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扮演国家间总体外交的“排头兵”角色。在“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提出的历史契机下,中国同中亚国家间的政党外交必将彰显其独特的战略价值和作用,为深化国家间政治互信和全方位互利合作提供全方位指引,推进中国一中亚关系向更高水平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中亚国家 政党外交 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
下载PDF
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是亚洲文明走向复兴的必由之路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先春 王今超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4期1-6,共6页
复兴亚洲文明是亚洲各国共同肩负的一项重要责任。当前,亚洲文明正处于复兴之路的十字路口。长期囿于自我封闭的隔阂状态、傲慢偏见的歧视状态以及“文明冲突”的壁垒状态是复兴亚洲文明的最大障碍。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是亚洲文明走向复... 复兴亚洲文明是亚洲各国共同肩负的一项重要责任。当前,亚洲文明正处于复兴之路的十字路口。长期囿于自我封闭的隔阂状态、傲慢偏见的歧视状态以及“文明冲突”的壁垒状态是复兴亚洲文明的最大障碍。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是亚洲文明走向复兴的必由之路。续写亚洲文明新篇章必须坚定文明自信,在深化文明交流互鉴的过程中不断夯实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和“一带一路”的民心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文明 复兴 文明交流互鉴 文明冲突 命运共同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