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学习不良儿童元记忆监测与控制的发展 被引量:16
1
作者 张雅明 俞国良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49-256,共8页
采用2×3×2的混合设计,在自定步调和对项目逐项评定的学习条件下,对小学四~六年级学习不良儿童的元记忆监测与时间分配策略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对学习材料难度的有效区分上,学习不良儿童与对照组儿童间无差异,不论学习... 采用2×3×2的混合设计,在自定步调和对项目逐项评定的学习条件下,对小学四~六年级学习不良儿童的元记忆监测与时间分配策略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对学习材料难度的有效区分上,学习不良儿童与对照组儿童间无差异,不论学习不良组还是对照组,四年级儿童均不能对实验中配对学习材料难度性质做出明确区分,五、六年级儿童能够很好的区分学习材料难度;在学习判断水平上,五、六年级学习不良儿童均低于对照组儿童,四年级两组之间无差异;从对不同难度学习材料的时间分配来看,四年级学习不良儿童与对照组儿童分配在不同难度材料上的学习时间均无显著差别。五、六年级对照组儿童能够根据学习材料的不同难度分配不同学习时间,而且学习时间分配与难度判断之间存在显著相关。五、六年级学习不良儿童能在一定程度上根据学习材料的不同难度分配不同的学习时间,但这种时间分配与难度判断之间相关未达到显著水平,提示他们尚不能在有效元记忆监测基础上对不同难度学习材料进行合理的时间分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不良 元记忆监测 难度判断 学习判断 学习时间分配
下载PDF
不同时间限制下小学儿童学习时间分配决策水平的发展 被引量:15
2
作者 刘希平 方格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65-374,共10页
采用3×3二因素混合实验设计,利用计算机呈现刺激并记录被试的反应,以语意联系密切程度不同的词对作为难易不同的材料,借助线索回忆作为提取方式,利用四项研究分别探查小学儿童在短时限、中等时限和无时限三种时间限制下,学习时间... 采用3×3二因素混合实验设计,利用计算机呈现刺激并记录被试的反应,以语意联系密切程度不同的词对作为难易不同的材料,借助线索回忆作为提取方式,利用四项研究分别探查小学儿童在短时限、中等时限和无时限三种时间限制下,学习时间分配的发展特点和趋势。得到如下结论:(1)小学各阶段儿童在学习过程中,主动进行了学习时间分配的决策。(2)儿童学习时间分配的决策水平随年龄增长而提高。(3)不同的时间限制难度不同,儿童在不同的难度任务下选择了不同的掌握标准,进行了不同的时间分配,支持了“标准影响分配假说”。(4)随着年龄增长,儿童的提取正确率有增加的趋势,时限越长,提取正确率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时间分配 发展 短时限 中等时限 无时限
下载PDF
小学儿童学习时间分配决策水平的发展 被引量:14
3
作者 刘希平 方格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23-631,共9页
利用自由回忆,线索回忆和再认三种提取方式,以儿童任务难度预见(EOL)的判断等级与学习时间分配之间的G相关值作为指标,考察了小学儿童学习时间分配决策水平的发展过程。小学2、4、6年级儿童和成人大学生(作为对照)参与本研究,每个年龄组... 利用自由回忆,线索回忆和再认三种提取方式,以儿童任务难度预见(EOL)的判断等级与学习时间分配之间的G相关值作为指标,考察了小学儿童学习时间分配决策水平的发展过程。小学2、4、6年级儿童和成人大学生(作为对照)参与本研究,每个年龄组各24人。主要研究结果表明:(1)总体而言,小学各年级儿童,其学习时间分配的决策都受对任务难度预见等级的制约,对EOL判断等级越高的项目,分配的学习时间越长,说明小学儿童具有一定程度的学习时间分配的决策能力;(2)在自由回忆条件下,小学4年级和小学6年级儿童对EOL的判断等级与学习时间之间的G相关值差异显著,表明儿童的决策水平由小学4年级到小学6年级表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3)在线索回忆的条件下,小学2年级和4年级儿童G相关值有显著差异,表明决策水平由小学2年级到小学4年级之间有快速发展的趋势;(4)在再认的条件下,小学各年龄儿童学习时间分配的决策水平没有显著性差异,表明再认条件下小学阶段的决策水平进步不显著;(5)在三种提取方式下,小学儿童对任务难度预见判断等级与首次学习时间之间的G相关值都不同程度地低于与总的学习时间之间的相关值。这说明小学儿童在反复学习的过程中在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时间分配,调整的程度有随年龄增长而加大的趋势。小学6年级儿童在任务难度预见判断等级与学习时间之间的G相关值已接近成人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务难度的预见(EOL) 学习时间分配 G相关值 自控步调的学习
下载PDF
不同任务定向下小学儿童学习时间分配决策水平的发展 被引量:11
4
作者 刘希平 方格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59-867,共9页
研究包含3个实验,分别探查了儿童在“速度定向”、“准确性定向”以及“速度和准确性定向”3种任务定向下学习时间分配决策水平的发展。3个实验均采用3×3混合设计,选择小学2年级、小学4年级、小学6年级学生各24人为被试,提供难度... 研究包含3个实验,分别探查了儿童在“速度定向”、“准确性定向”以及“速度和准确性定向”3种任务定向下学习时间分配决策水平的发展。3个实验均采用3×3混合设计,选择小学2年级、小学4年级、小学6年级学生各24人为被试,提供难度不同的3种材料,考查在限定的时间内儿童在3种材料间进行的学习时间分配决策水平的发展。结果:(1)在三种任务定向下,儿童学习时间分配决策水平均随年龄增长而提高。(2)不同的任务定向要求对不同年级儿童学习时间分配决策的影响不同。(3)在本实验条件下,儿童学习时间分配策略的使用,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不使用策略;第二个阶段,使用策略但效果不稳定;第三个阶段,使用策略且有稳定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时间分配 速度定向 准确性定向 速度和准确性定向
下载PDF
不同时间限制下分值对学习时间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牛勇 邱香 傅小兰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15-818,共4页
本研究采用3×3被试内实验设计探讨在不同时间限制下分值外在收益对学习时间分配的影响。一屏内同时呈现3种不同分值的学习项目,被试自由选择学习各项目,随后完成回忆任务。实验结果表明(1)分值对学习时间分配有显著的影响,即随着... 本研究采用3×3被试内实验设计探讨在不同时间限制下分值外在收益对学习时间分配的影响。一屏内同时呈现3种不同分值的学习项目,被试自由选择学习各项目,随后完成回忆任务。实验结果表明(1)分值对学习时间分配有显著的影响,即随着项目分值增加,分配的学习时间也显著提高;外在收益对学习时间分配的作用还会受到时间限制这一因素的调节,在没有时间限制的情况下,外在收益对学习时间分配的影响减弱。(2)虽然人们优先学习高分值项目并且把学习时间更多地分配在高分值项目上这种学习时间分配策略是有效的,但在低分值项目上,人们分配的学习时间与其收益不成比例,仍表现出一定程度上的努力无效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值 时间限制 学习时间分配 努力无效效应
下载PDF
国外关于“微观”自我调节学习的研究概述 被引量:11
6
作者 张锦坤 白学军 杨丽娴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64-166,160,共4页
"微观"自我调节学习的研究着重探讨在某一具体学习任务中如何自我调节学习,以实验室研究为主。文章以"学什么"、"学多久"、"如何学"为线索,介绍了"微观"自我调节学习中关于学习项目... "微观"自我调节学习的研究着重探讨在某一具体学习任务中如何自我调节学习,以实验室研究为主。文章以"学什么"、"学多久"、"如何学"为线索,介绍了"微观"自我调节学习中关于学习项目选择、学习时间分配、集中与分散学习、自我测试策略等方面的研究,最后讨论了相关研究对促进高效率学习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调节 元认知 学习时间分配 分散效应 测试效应
下载PDF
学习判断与学习时间分配的关系 被引量:9
7
作者 陈金环 刘学兰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707-1715,共9页
学习判断与学习时间分配的关系是元认知领域的重要问题,对学习判断的研究在于使个体了解自己的学习和记忆活动,从而有效控制学习过程,合理分配学习时间,这是元记忆监测影响控制的典型例子。近来有研究者提出学习时间分配不仅表现控制功... 学习判断与学习时间分配的关系是元认知领域的重要问题,对学习判断的研究在于使个体了解自己的学习和记忆活动,从而有效控制学习过程,合理分配学习时间,这是元记忆监测影响控制的典型例子。近来有研究者提出学习时间分配不仅表现控制功能,而且还表现监测功能。于是围绕学习时间的双重功能,他们提出了元记忆监测与控制至少存在两种关系模型——MC(监测影响控制)模型和CM(控制影响监测)模型,后来又提出了两模型相互协同作用的合并动态模型——连续波浪型模式和同时发生模型。未来的研究应在继续验证MC模型和完善CM模型的基础上,尝试检验两模型的合并动态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判断 学习时间分配 监测 控制
下载PDF
学习分析视域下慕课学习者学习时间分配 被引量:9
8
作者 陈长胜 孟祥增 +1 位作者 刘俊晓 徐振国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81-93,共13页
时间是认知活动的重要维度,学习时间分配不仅影响个体对学习任务的理解,还表征心理资源的管理和控制水平。研究慕课学习时间分配,有助于揭示慕课学习者学习状态和行为规律,提高慕课学习者心理资源管控水平,为慕课开发和学习支持服务提... 时间是认知活动的重要维度,学习时间分配不仅影响个体对学习任务的理解,还表征心理资源的管理和控制水平。研究慕课学习时间分配,有助于揭示慕课学习者学习状态和行为规律,提高慕课学习者心理资源管控水平,为慕课开发和学习支持服务提供决策依据。以中国大学MOOC平台中7967名学习者的学习行为记录为对象的研究发现:慕课学习者在线学习行为时间序列呈现非平稳特征,课程周期内学习者学习时间分配存在三段式节奏;学习者资源交互行为的时间分配存在显著差异,学习者对间接分值项目(课件资源)与分值项目(测验、考试、作业和论坛)广泛关注;不同成绩等级的学习者群体的资源交互行为与学习时间分配存在显著差异,优秀组学习者的行为频次与时间投入均保持较高水平。慕课课程团队要重视慕课的考核设计,根据课程节奏和学习者行为的阶段特征给予不同的学习支持和服务,尤其要在课程运行中及时关注"低访问频次低时间投入"和"高访问频次低时间投入"两类学习者,开发和利用平台的学习过程监控模块,在课程周期的全过程及时监控、预测并干预学习者的学习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慕课 学习时间分配 学习行为 时间序列分析 学习节奏
下载PDF
图片部分线索效应的学习时间分配的发展 被引量:7
9
作者 唐卫海 刘湍丽 +2 位作者 石英 冯虹 刘希平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21-638,共18页
部分线索效应指让学习者学习一系列材料,在随后的测试阶段,给学习者提供先前所学材料的一部分作为提取线索,让其回忆剩余的材料,回忆成绩反而比没有提取线索时回忆成绩差的现象。通过3个实验,以图片为实验材料,考察了图片部分线索效应... 部分线索效应指让学习者学习一系列材料,在随后的测试阶段,给学习者提供先前所学材料的一部分作为提取线索,让其回忆剩余的材料,回忆成绩反而比没有提取线索时回忆成绩差的现象。通过3个实验,以图片为实验材料,考察了图片部分线索效应学习时间分配的发展特点。实验1考察了图片部分线索效应的边界条件,结果发现:图片学习中,以物体名称为线索时,不存在部分线索效应;而以图片为线索时,存在部分线索效应。结果表明:跨域线索是图片部分线索效应的边界条件。实验2利用图片作线索,考察了图片部分线索效应的发展特点,结果发现:图片学习中,不同年龄被试均存在部分线索效应。结果表明:年龄不是图片部分线索效应的边界条件。实验3考察不同年龄被试对部分线索消极作用的记忆监控的发展变化趋势,结果发现:小学二年级儿童即使经过多次学习,也不能意识到部分线索的消极作用;小学五年级儿童经过二次学习后,方可意识到这种消极作用,并在部分线索条件下安排了更多的学习时间;初二和高二年级学生经过一次学习,即可意识到部分线索的消极作用,他们均在部分线索条件下安排了更长的学习时间。结果表明:儿童的学习时间分配决策能力在小学二年级到小学五年级之间有一个质的提高;与初二学生相比,高二学生对部分线索带来的消极影响做了更多的时间补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片部分线索效应 学习时间分配 他控步调学习 自控步调学习 发展
下载PDF
外在暗示线索对学习者在多媒体学习中自我调节学习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儒德 徐娟 《应用心理学》 CSSCI 2009年第2期131-138,共8页
考察139名五、七年级学生在逐次阅读10组图文材料的过程中对阅读测试与媒体信息的关系的自我监察并据此对阅读时间分配模式的自我调节过程,结果发现:(1)二年级被试能够监察阅读测试和图文之间的相倚关系,并据此对图文阅读时间分配模式... 考察139名五、七年级学生在逐次阅读10组图文材料的过程中对阅读测试与媒体信息的关系的自我监察并据此对阅读时间分配模式的自我调节过程,结果发现:(1)二年级被试能够监察阅读测试和图文之间的相倚关系,并据此对图文阅读时间分配模式进行自我调节,分配更多时间在与测试相关的材料上;(2)五、七年级被试的图文时间分配均呈现逐步调节的模式。(3)七年级被试比五年级被试对阅读测试与图文的关系的监察更为准确、时间分配模式调节出现的时机更早,时间分配调节策略的使用更合理,测试成绩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调节学习过程 多媒体学习 外在暗示线索 时间分配
下载PDF
关于学习时间分配的研究概述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建红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31-33,共3页
学习时间分配是元认知记忆监控的核心内容之一,国内外对此研究也很多。本文主要介绍了以下三方面的内容:1.影响学习时间分配的七个主要因素;2.学习时间分配的三个理论模型;3.对学习时间分配的研究进行了分析与展望。
关键词 学习时间分配 元认知控制 最近学习区模型
下载PDF
项目分值对学习时间分配的影响:一种动态的过程 被引量:2
12
作者 任洁 李伟健 +2 位作者 谢瑞波 李平 陈海德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07-911,共5页
研究考察了不同学习时段上,项目分值对学习时间分配的影响。结果发现:(1)分值的主效应显著,被试会选择更多的高分值项目学习,且在高分值项目上分配更多的学习时间;(2)分值与学习时段存在交互作用,被试首先学习高分值项目,随后逐渐将学... 研究考察了不同学习时段上,项目分值对学习时间分配的影响。结果发现:(1)分值的主效应显著,被试会选择更多的高分值项目学习,且在高分值项目上分配更多的学习时间;(2)分值与学习时段存在交互作用,被试首先学习高分值项目,随后逐渐将学习重心转向中等分值项目,最后在临近测试前重点重学高分值项目。结果表明:学习时间分配是动态变化的,个体为了尽可能实现学习目标会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调整所建构的议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分值 学习时间分配 议程变化 权衡决策
下载PDF
部分线索效应中的记忆监控 被引量:1
13
作者 唐卫海 刘湍丽 +3 位作者 石英 魏昊昱 冯虹 刘希平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64-568,共5页
以学习时间分配为指标,考察学习者对部分线索效应的记忆监控。单次学习后(实验1),被试在两种条件下所用的学习时间没有明显差异。经过多次学习(实验2),被试在部分线索条件下使用了更多的学习时间。自控步调学习前加入回溯性任务难度判... 以学习时间分配为指标,考察学习者对部分线索效应的记忆监控。单次学习后(实验1),被试在两种条件下所用的学习时间没有明显差异。经过多次学习(实验2),被试在部分线索条件下使用了更多的学习时间。自控步调学习前加入回溯性任务难度判断任务(实验3),两组被试的判断值虽无显著差异,但部分线索组的自控步调学习时间显著长于自由回忆组,说明回溯性任务难度判断过程本身对于学习时间补偿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线索效应 记忆监控 学习时间分配 他控步调学习 自控步调学习 回溯性任务难度判断
下载PDF
时间压力、成就目标定向和项目难度对元记忆监控的影响
14
作者 赵捷 刘学兰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64-171,共8页
学习判断和学习时间分配的关系是元记忆监测和控制关系的体现.本研究分别在有、无时间压力条件下,采用2(成就目标定向)×2(项目难度)混合设计,探讨时间压力、成就目标定向和项目难度对元记忆监控的影响及元记忆监测和控制之间的关系... 学习判断和学习时间分配的关系是元记忆监测和控制关系的体现.本研究分别在有、无时间压力条件下,采用2(成就目标定向)×2(项目难度)混合设计,探讨时间压力、成就目标定向和项目难度对元记忆监控的影响及元记忆监测和控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容易项目的 JOL等级和回忆正确率都较高且学习时间分配较少;(2)掌握目标定向者的JOL等级显著高于成绩目标定向者,尤其是在困难项目上;不管有无时间压力,掌握目标定向者都会比成绩目标定向者分配更多时间在困难项目上;(3)元记忆监测和控制的关系表现为CM模型,并在容易项目上达到显著且在大学生群体上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判断 学习时间分配 元记忆监控 成就目标定向 时间压力
下载PDF
不同任务定向下学习材料难易程度对学习时间分配的影响
15
作者 方林晓 周大根 《社会心理科学》 2013年第2期68-72,共5页
作为元记忆的核心的内容之一,学习时间分配是学习主体在学习活动过程中对主观学习资源的调控以帮助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本研究采用2*2混合实验设计探讨在不同任务定向下学习材料词对的不同记忆难易程度对学习时间分配的影响。实验每屏... 作为元记忆的核心的内容之一,学习时间分配是学习主体在学习活动过程中对主观学习资源的调控以帮助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本研究采用2*2混合实验设计探讨在不同任务定向下学习材料词对的不同记忆难易程度对学习时间分配的影响。实验每屏内呈现一种难度的学习项目,被试学习记忆该项目的词对,随后完成词对回忆任务。实验结果发现:(1)难度对学习时间分配有显著的影响,即随着难度地增大,分配的学习时间也会显著地提高。(2)不同的定向任务要求对被试的学习时间分配策略的影响不同,准确性定向下被试分配的时间多于速度定向下分配的学习时间。(3)学习时间在不同任务定向下和不同难度的学习材料上存在交互作用。学习容易的材料在两种任务定向下分配的学习时间没有显著差异,而学习困难的材料在两种任务定向下分配的学习时间存在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时间分配 难易 任务定向
下载PDF
孤独症儿童自我-他人来源记忆监测损伤:学习时间分配的作用
16
作者 金雪莲 姜英杰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68-774,共7页
通过采用物品命名的来源记忆范式,结合眼动追踪技术,考察ASD儿童自我-他人来源记忆监测的特点及学习时间分配的作用。结果发现:(1)ASD儿童自我来源记忆监测准确性显著高于他人来源记忆监测,但自我和他人来源记忆监测准确性均显著低于TD... 通过采用物品命名的来源记忆范式,结合眼动追踪技术,考察ASD儿童自我-他人来源记忆监测的特点及学习时间分配的作用。结果发现:(1)ASD儿童自我来源记忆监测准确性显著高于他人来源记忆监测,但自我和他人来源记忆监测准确性均显著低于TD儿童。(2)ASD儿童的自我-他人来源记忆学习时间显著少于TD儿童。(3)学习时间分配的动态过程中,ASD儿童和TD儿童的自我来源记忆的学习时间均长于他人来源记忆的时间。研究表明,ASD儿童自我-他人来源记忆监测准确性存在损伤,表现为高估,其认知机制可能是ASD儿童对自我和他人来源记忆材料的学习时间分配均少于TD儿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记忆监测 信心判断 学习时间分配 孤独症 眼动追踪
下载PDF
从课外时间分配看学生学业负担——我国初中学生学业负担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3
17
作者 王绯烨 刘方 《教育发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32-38,共7页
在对全国东、中、西部选取的7个地市初中学校进行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利用统计分析的量化方法,探究我国初中学生课外时间分配的现状、影响因素及其对学生学业负担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在学校和家长的共同影响下,初中学生课外的学习时间... 在对全国东、中、西部选取的7个地市初中学校进行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利用统计分析的量化方法,探究我国初中学生课外时间分配的现状、影响因素及其对学生学业负担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在学校和家长的共同影响下,初中学生课外的学习时间和业余时间分配比例失调,不仅使得学生的学业负担感增加,也为其身心健康带来潜在的负面影响。最后针对正确引导初中学生课外时间的合理分配,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和后续研究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学生 学业负担 课外时间分配 学习时间 业余时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