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CM耦合风冷的锂电池热管理系统冷却效果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吴淑娴 张英 +2 位作者 杨满江 武红梅 王亚飞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 CAS 2021年第2期124-130,136,共8页
针对锂离子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温度聚集、升高进而导致热失控的问题,采用复合相变材料(PCM)结合风冷的混合式热管理系统方法对电池温度进行控制。结果表明:该复合PCM吸热效果符合实际需求,PCM锂电池热管理系统在低中倍率放电下可使温度... 针对锂离子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温度聚集、升高进而导致热失控的问题,采用复合相变材料(PCM)结合风冷的混合式热管理系统方法对电池温度进行控制。结果表明:该复合PCM吸热效果符合实际需求,PCM锂电池热管理系统在低中倍率放电下可使温度控制在60℃以内,但在高倍率放电下单一的PCM冷却无法满足冷却需求;PCM结合风冷的锂电池热管理系统中,电池温度随着风速的增大逐渐下降,在风速为3.9 m/s时电池组在高倍率放电下温度可控制在60℃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电池 热管理系统 复合相变材料 风冷冷却 电动汽车
下载PDF
数据中心制冷方案比较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梁利霞 刘月琴 《发电与空调》 2012年第5期83-87,共5页
以北京地区某数据中心机房为例,采用专业软件,建立了风冷式制冷模式、常规水冷式制冷模式、风冷式+经济器制冷模式和水冷式+经济器制冷模式四种不同制冷方案,并对不同方案进行模拟计算,从初投资、电耗量和运行费用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研... 以北京地区某数据中心机房为例,采用专业软件,建立了风冷式制冷模式、常规水冷式制冷模式、风冷式+经济器制冷模式和水冷式+经济器制冷模式四种不同制冷方案,并对不同方案进行模拟计算,从初投资、电耗量和运行费用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水冷还是风冷制冷模式,增加经济器后运行费用都会降低。经综合分析,水冷式+经济器制冷模式具有长远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中心 风冷式制冷模式 常规水冷式制冷模式 风冷式+经济器制冷模式 水冷式+经济器制冷模式
下载PDF
旋叶溅水风冷散热器介绍
3
作者 骆金山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10年第4期115-116,120,共3页
介绍一种简单可靠,且极有生命力的空调机散热专利技术。在现有空调制冷依靠风机产生流动空气带走制冷液循环管外壁散热翅片热量的结构基础上,在进风口增设一个由流动空气带动的旋转风叶。旋转的风叶把空调机冷凝水击溅成小水珠后沾附于... 介绍一种简单可靠,且极有生命力的空调机散热专利技术。在现有空调制冷依靠风机产生流动空气带走制冷液循环管外壁散热翅片热量的结构基础上,在进风口增设一个由流动空气带动的旋转风叶。旋转的风叶把空调机冷凝水击溅成小水珠后沾附于散热翅片上,从而增加了蒸发降温的功能。有效地降低了制冷液的温度,提高了空调机的制冷能效比(E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冷液降温 翅片风冷降温 翅片蒸发降温
下载PDF
风冷降温式车轮径向疲劳试验有限元分析
4
作者 蒋建军 李健 +3 位作者 赵文军 李桂丽 刘风全 刘慷 《机械研究与应用》 2013年第3期16-19,共4页
为减少汽车车胎的"爆胎"现象,提高汽车安全性能,提出新型风冷降温式车轮概念。目前对于车轮径向疲劳强度设计计算,仍以经验和试验为主。近年来,CAE/CAM软件的发展对车轮的强度设计和开发提供了参考。运用CAE/CAM软件对新型风... 为减少汽车车胎的"爆胎"现象,提高汽车安全性能,提出新型风冷降温式车轮概念。目前对于车轮径向疲劳强度设计计算,仍以经验和试验为主。近年来,CAE/CAM软件的发展对车轮的强度设计和开发提供了参考。运用CAE/CAM软件对新型风冷降温式车轮与普通车轮径向疲劳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对比分析来检验此风冷降温式车轮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并为新型车轮设计开发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轮 径向疲劳 风冷降温式车轮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冷凝回收-活性炭吸附工艺处理干燥机有机废气工程设计与运行 被引量:4
5
作者 钱丹冰 《中国高新科技》 2021年第2期13-14,共2页
文章介绍了采用冷凝回收-活性炭吸附工艺处理干燥机有机废气的工程设计与运行情况,设计处理能力为500m~3/h。废气经上述处理设施处理之后能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级标准的排放标准,有机溶剂得到有效回收。工... 文章介绍了采用冷凝回收-活性炭吸附工艺处理干燥机有机废气的工程设计与运行情况,设计处理能力为500m~3/h。废气经上述处理设施处理之后能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级标准的排放标准,有机溶剂得到有效回收。工程连续运行期间,检测数据表明各项指标均达到设计标准,且运行稳定,较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凝回收 风冷直冷式 活性炭吸附 干燥机
下载PDF
敷设热障涂层气冷叶片温度分布数值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王利平 张靖周 姚玉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57-364,共8页
针对一种内冷通道射流腔交替布置在压力面和吸力面的叶片冷却结构,利用FLUENT软件对敷设热障涂层的气冷叶片温度分布进行了三维共轭传热计算,分析了热障涂层厚度对叶片金属基体表面温降水平的影响,同时对比了有/无考虑燃气与叶片表面辐... 针对一种内冷通道射流腔交替布置在压力面和吸力面的叶片冷却结构,利用FLUENT软件对敷设热障涂层的气冷叶片温度分布进行了三维共轭传热计算,分析了热障涂层厚度对叶片金属基体表面温降水平的影响,同时对比了有/无考虑燃气与叶片表面辐射换热的叶片表面温度分布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在叶栅通道燃气流进口总温为1 600K、冷却气流进口总温为700K的条件下,当冷却气流与主流流量之比约为7.47%、热障涂层厚度为0.2mm时,该叶片冷却结构的最高温度可以控制在1100K以内;在假设热障涂层表面发射率与金属壁面发射率相同的前提下,厚度0.15~0.35mm的热障涂层可获得的最大降温大约在80~180K范围内;考虑/不考虑辐射换热的叶片表面最大温差可以达到60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叶片 气冷叶片 冷却结构 共轭传热计算 热障涂层 温度分布
原文传递
风冷型液冷源机组综合测试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邱彪 陈根重 +1 位作者 李港生 陈建辉 《环境技术》 2018年第4期123-128,共6页
介本文系统介绍了风冷型液冷源机组的综合测试系统的设计方法,包括测试流程、测试环境室的风道结构设计和电控系统。采用能量回收的节能测试流程,测试环境室在两侧送风夹套、顶部送风夹套底部和侧部均设计了出风口,同时出风口接电动风阀... 介本文系统介绍了风冷型液冷源机组的综合测试系统的设计方法,包括测试流程、测试环境室的风道结构设计和电控系统。采用能量回收的节能测试流程,测试环境室在两侧送风夹套、顶部送风夹套底部和侧部均设计了出风口,同时出风口接电动风阀,通过电控系统对各个风阀"选择性"的关闭和打开,可以实现一套测试环境实验室具有顶出风侧回风、侧出风顶回风两种风道循环方式,提高了设备的使用涵盖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冷型液冷源机组 测试系统 风道结构 节能
下载PDF
航空用风冷活塞式发动机热状态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姬芬竹 杜发荣 +1 位作者 徐斌 杨世春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5-40,共6页
建立了冷却系统传热模型和边界条件计算模型。以缸内燃气压力和温度试验数据为基础,利用经验公式计算了气缸体内壁与燃气、外部与冷却空气间的传热边界条件。以气缸体温度场计算为切入点对发动机热状态进行研究,计算并分析了不同飞行高... 建立了冷却系统传热模型和边界条件计算模型。以缸内燃气压力和温度试验数据为基础,利用经验公式计算了气缸体内壁与燃气、外部与冷却空气间的传热边界条件。以气缸体温度场计算为切入点对发动机热状态进行研究,计算并分析了不同飞行高度下气缸体的温度分布;研究了螺旋桨转速对气缸体温度的影响;同时还计算了最大功率工况下保持热状态稳定需要的螺旋桨转速;试验测取了不同高度时的气缸体特征点温度。计算和试验结果表明:在最大功率工况下,螺旋桨转速不变时,随着飞行高度的增加发动机热状态逐渐升高;同一飞行高度下,螺旋桨转速越高,发动机热状态越低;调节螺旋桨转速能够使气缸体温度稳定在某一范围内;试验与仿真结果的误差小于5%,满足工程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航空 风冷活塞式发动机 冷却系统 传热模型 热状态
下载PDF
卷烟厂生产车间冷却塔冬季供冷节能技术研究 被引量:19
9
作者 陈华平 邵征宇 《烟草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14,38,共5页
为降低卷烟厂工艺性中央空调制冷系统的运行能耗,以杭州制造部为例,通过分析生产车间冬季供冷需求和杭州室外气象条件,在现有冷冻站供冷系统中增加两套板式换热器及对应的旁通回路,冬季用冷却塔为产热量较大的生产车间免费供冷。分析计... 为降低卷烟厂工艺性中央空调制冷系统的运行能耗,以杭州制造部为例,通过分析生产车间冬季供冷需求和杭州室外气象条件,在现有冷冻站供冷系统中增加两套板式换热器及对应的旁通回路,冬季用冷却塔为产热量较大的生产车间免费供冷。分析计算冷却塔在冬季供冷运行模式下的热工性能可知,单台板式换热器的换热能力若达到一台冷水机组的制冷能力水平,应开启2台冷却塔和2台冷却水循环泵同时运行。比较冬季冷却塔供冷与冷水机组变水温两种运行模式可知,冷却塔供冷运行模式的节能效果可提高60%以上,每年可节约用电2.59×106kWh,节省费用约207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烟厂生产车间 空调系统 冷却塔 冬季供冷 节能
下载PDF
用冷却塔为洁净工厂冬季供冷的技术应用 被引量:9
10
作者 林泽 安大伟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07年第1期69-73,共5页
冷却塔供冷又称“免费供冷”,是一种在过渡季节和冬季当室外气候条件允许时,使用冷却塔为建筑物供冷的系统形式,具有很大的节能潜力。但是这种系统形式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局限性,对于对室内空气质量有一定工艺性要求的建筑物,使用冷却塔... 冷却塔供冷又称“免费供冷”,是一种在过渡季节和冬季当室外气候条件允许时,使用冷却塔为建筑物供冷的系统形式,具有很大的节能潜力。但是这种系统形式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局限性,对于对室内空气质量有一定工艺性要求的建筑物,使用冷却塔供冷时就需要特别注意这种局限性。文章中结合一家洁净工厂使用闭式风冷式冷却塔在冬季和过渡季节供冷的情况,详细说明了该技术的设计方案、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却塔供冷 风冷闭式冷却塔 免费供冷
下载PDF
电力电子设备常用散热方式的散热能力分析 被引量:12
11
作者 余小玲 冯全科 《变频器世界》 2009年第7期76-78,共3页
本文对电力电子设备中常用的风冷和水冷两种散热方式的散热能力作了综合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以散热器底面热源的均匀热流大小作为散热能力的标准,在保证电子设备正常工作的条件下,有散热空间限制时,风冷系统散热极限约为40W/cm^2,如果... 本文对电力电子设备中常用的风冷和水冷两种散热方式的散热能力作了综合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以散热器底面热源的均匀热流大小作为散热能力的标准,在保证电子设备正常工作的条件下,有散热空间限制时,风冷系统散热极限约为40W/cm^2,如果不受散热空间的限制,散热能力会更高。水冷系统的散热能力比风冷系统高出1到2个数量级,其散热潜力还未得到充分挖掘,目前水在微通道内强制对流的冷却方式是水冷系统中具有最大散热能力的方式,其散热能力可达790W/cm^2。这两种冷却方式散热能力的分析结果可作为热设计人员选择经济合理的散热方式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冷 水冷 散热能力
下载PDF
新型节水装置—闭式空冷循环冷却水系统的工业应用 被引量:10
12
作者 戴月秀 唐清华 杨学龙 《化肥设计》 CAS 2009年第2期28-32,共5页
根据传统的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存在的水蒸发量大、出水温度不稳定、水质逐步恶化、排污量大、电耗高、维护费用高等现状,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节水装置——闭式空冷循环冷却水系统。介绍了该装置的冷却原理、工艺流程和主要设备。工业应... 根据传统的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存在的水蒸发量大、出水温度不稳定、水质逐步恶化、排污量大、电耗高、维护费用高等现状,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节水装置——闭式空冷循环冷却水系统。介绍了该装置的冷却原理、工艺流程和主要设备。工业应用表明,该装置具有冷却水温度稳定、可提高工艺换热设备传热效率和使用寿命、节省电耗、排污量小、设备占地面小、维护简单、运转费用低等特点。经济效益测算表明,以水费2元/m3、电费0.5元/kW.h计,使用寿命10年,该装置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为4 230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 新型节水装置 闭式空冷循环冷却水系统 节能型水膜式空冷器
下载PDF
国内首台1000 MW褐煤机组的脱硫废水零排放技术路线应用
13
作者 宋伟 《电力与能源》 2024年第1期81-84,共4页
目前废水的低温多效蒸发零排放工艺成为现今市场的主流。以国内首台1000 MW褐煤机组采用的低温多效闪蒸浓缩工艺为例,其零排放技术路线包括低温烟气余热利用、多效闪蒸浓缩、干湿空冷联合冷却等创新技术,实现了脱硫废水处理零排放。该... 目前废水的低温多效蒸发零排放工艺成为现今市场的主流。以国内首台1000 MW褐煤机组采用的低温多效闪蒸浓缩工艺为例,其零排放技术路线包括低温烟气余热利用、多效闪蒸浓缩、干湿空冷联合冷却等创新技术,实现了脱硫废水处理零排放。该技术运行电耗低,淡水回收率高,在保障相对较低的运行成本的同时,实现了脱硫废水的零排放。此外,该技术还首次引入干湿空冷联合冷却塔装置用来给三效零排放系统提供冷却水,实现了系统补水的自供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00 MW褐煤机组 三效蒸发 脱硫废水 干湿空冷联合冷却塔
下载PDF
变频器在大型电厂直接空冷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吴君达 《变频器世界》 2012年第2期97-100,76,共5页
本文介绍了电厂空冷系统的定义,电厂采用空冷系统的优点,空冷风机的变频控制组成,变频柜的构成及其变频器参数、选型要求,空冷风机群的控制逻辑及转速级配置表。
关键词 空冷散热器 空冷机组 空冷技术 空冷岛 空冷风机群 转速级配置表
下载PDF
浅谈变频器散热技术的发展现状 被引量:2
15
作者 鲍卫宁 郭建华 尹宾 《变频器世界》 2011年第5期94-95,共2页
随着变频器的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变频器的散热技术的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目前电力电子设备常用的散热技术有自然空气散热、强制风冷、水冷和热管等,本文阐述了这几种散热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其特点。
关键词 自然空气散热 强制风冷 水冷 热管
下载PDF
直接空冷系统单元换热性能影响分析
16
作者 肖翔 郑立军 李文颖 《科技创新导报》 2013年第29期91-94,96,共5页
该文主要介绍针对火力发电厂直接空冷系统典型顺、逆流单元进行系统性能试验,并对试验结果研究分析。
关键词 直接空冷 空冷单元 研究分析
下载PDF
两种不同冷却方式在高压变频应用中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林智谋 《变频器世界》 2011年第7期78-80,共3页
本文介绍了两种不同冷却方式在600MW机组一次风机变频节能改造中的应用实例,对空-水冷却系统和密闭冷却系统两种冷却方式进行技术方案和经济效益对比分析,阐述了其中存在的差异和特点。为高压变频节能改造中降低冷却系统能耗,提高系统... 本文介绍了两种不同冷却方式在600MW机组一次风机变频节能改造中的应用实例,对空-水冷却系统和密闭冷却系统两种冷却方式进行技术方案和经济效益对比分析,阐述了其中存在的差异和特点。为高压变频节能改造中降低冷却系统能耗,提高系统安全可靠性,提供重要的可借鉴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变频器 空-水冷却系统 密闭冷却系统
下载PDF
一种室外功放的热设计及仿真
18
作者 石金彦 《河南科技》 2018年第8期18-20,共3页
本文根据某室外功放的设计输入,开展了固态功率管的热设计技术研究,提出了风冷散热和水冷散热技术手段,并通过热仿真分析,给出两种散热手段所达到的散热效果,最后,总结了工程设计时要注意的关键点。
关键词 固态功率管 强迫风冷 液冷 热设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