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莫伦豪尔论“审美自我”的形成作为审美教育的根本问题
1
作者 温辉 张诗琪 《外国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35,共17页
在德国当代教育学家莫伦豪尔看来,审美教育不仅仅是艺术教育和培养艺术技能的活动,审美教育的关键在于借助感官和体验的多样性形成个体的“审美自我”。在审美体验中,自我与自己的内在运动推动“审美自我”的形成。尽管审美体验是指向... 在德国当代教育学家莫伦豪尔看来,审美教育不仅仅是艺术教育和培养艺术技能的活动,审美教育的关键在于借助感官和体验的多样性形成个体的“审美自我”。在审美体验中,自我与自己的内在运动推动“审美自我”的形成。尽管审美体验是指向自我的一种经验方式,但审美教育对于“审美自我”的形成仍有可为:审美教育必须基于感官的多样性;教育者需要敦促儿童进行“审美自我”的表达;运用方法去解码“审美自我”的符号表达。“审美自我”在本质上是对“可能自我”的寻求,是个体形成“真正自我”的必要的想象,因而也是教育的基本问题。教育与审美一样,都是一种与可能性打交道的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伦豪尔 审美自我 审美教育 感官多样性 身份认同 真正自我
下载PDF
从美学的新视野到泛审美的理解——中国审美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被引量:6
2
作者 李涛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9-15,共7页
中国审美文化研究,出现于1980年代,经过1990年代的发展,基本完成元理论的探讨与建构,走上学科化的发展道路。其主要意义在于:一,重视审美和文化之间的互动,扭转了审美自律范式一枝独秀的美学研究局面,拓展了美学研究的空间;二,特别关注1... 中国审美文化研究,出现于1980年代,经过1990年代的发展,基本完成元理论的探讨与建构,走上学科化的发展道路。其主要意义在于:一,重视审美和文化之间的互动,扭转了审美自律范式一枝独秀的美学研究局面,拓展了美学研究的空间;二,特别关注1990年代以来中国审美活动的变迁,对新的审美现象给予了理论上的及时回应。中国审美文化研究的未来发展应该不断深化自己的实践性、微观性和民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文化 审美自律 泛审美 实践性 微观性 民族性
下载PDF
现代性与审美自觉 被引量:5
3
作者 舒也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31-138,共8页
“现代性”是一个模糊、多义的范畴,在不同的领域有着不同的特征和表现。审美自觉是现代性进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与现代性启蒙思潮的“理性崇拜”不同,审美自觉将“现代性”推进到了一个“感性解放”的阶段。现代唯美主义所主张的... “现代性”是一个模糊、多义的范畴,在不同的领域有着不同的特征和表现。审美自觉是现代性进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与现代性启蒙思潮的“理性崇拜”不同,审美自觉将“现代性”推进到了一个“感性解放”的阶段。现代唯美主义所主张的“为艺术而艺术”,推进了现代性视域中对于人类自由和艺术自由的理解。以“感性解放”为特征的“感性学”的建立是一种美学自觉,以“为艺术而艺术”为旗帜的现代主义则是一种艺术自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 审美自觉 艺术自觉
原文传递
语境叠合:审美资本主义时代的美学难题 被引量:3
4
作者 舒开智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05-110,共6页
在当下中国,多元文化语境的叠合与杂糅共生已经成为当代社会的重要文化表征。就中国社会语境而言,前现代、现代、后现代的文化与审美表征并存。从前现代的理论视域看,艺术、审美与文化启蒙密切相连;从现代主义美学视域看,当前依然要发... 在当下中国,多元文化语境的叠合与杂糅共生已经成为当代社会的重要文化表征。就中国社会语境而言,前现代、现代、后现代的文化与审美表征并存。从前现代的理论视域看,艺术、审美与文化启蒙密切相连;从现代主义美学视域看,当前依然要发挥艺术和审美的自律性以批判、抵抗大众审美中的物质主义;从后现代美学的视域看,审美资本主义不仅是西方经济社会新近出现的社会文化现象,也是中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出现的新现象,审美成为经济增长的动因和文化创意的驱动。就中国现实而言,审美资本主义时代的美学难题主要有:要处理好审美无功利与功利性的关系、审美现代性与社会现代性的关系、推进审美创新与继承民族传统文化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 资本 审美自律 现代性 人的自由
下载PDF
分裂与弥合——何其芳的“延安道路”及其当代阐释 被引量:3
5
作者 赵牧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24-28,共5页
但凡论及何其芳,总要涉及他的"延安道路"。在否思革命的"八十年代"话语共同体中,革命与知识分子改造之间的压抑与反抗,建构了一个分裂的何其芳形象。知识分子的自主性及文学的独立性被强调,而对特定时代政治语境中... 但凡论及何其芳,总要涉及他的"延安道路"。在否思革命的"八十年代"话语共同体中,革命与知识分子改造之间的压抑与反抗,建构了一个分裂的何其芳形象。知识分子的自主性及文学的独立性被强调,而对特定时代政治语境中的个人选择及其合理性则较少"了解之同情"。即使力求呈现何其芳延安转向背后的多重纠葛,但在推崇文学的审美独立价值时,却不能意识到其在"八十年代"的"去政治化的政治"功能,故也难以弥合何其芳"延安道路"阐释中的分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其芳 八十年代 延安道路 思想改造 审美自律
下载PDF
审美正义:审美资本主义时代的美学问题 被引量:2
6
作者 舒开智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 CSSCI 2017年第2期107-119,5-6,共15页
长期以来,受德国古典美学和浪漫主义美学的影响,学界一直强调审美的自律性、超越性和无功利性。以法兰克福学派为代表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继承了德国古典美学的审美救赎之路,展开了对资本主义的审美与文化批判,期望通过建构审美乌托邦来寄... 长期以来,受德国古典美学和浪漫主义美学的影响,学界一直强调审美的自律性、超越性和无功利性。以法兰克福学派为代表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继承了德国古典美学的审美救赎之路,展开了对资本主义的审美与文化批判,期望通过建构审美乌托邦来寄托人类自由解放的希望。但是,这种审美和文化批判的理论路径过分倚重主体心理体验和精神上的绝对自由,忽视了现实历史和社会实践的改造,片面夸大感性、情感、想象力的作用。今天,从全球范围来看,现代性的历史进程依然锐不可当,并且继续以'资本主义'的实在形式遵循着其固有的逻辑在世界范围内扩张,'资本'的魔力和逻辑依旧支配和塑造着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审美资本主义正是西方经济社会新近出现的社会文化现象,本文追溯了审美与资本关系的历史嬗变,就审美资本主义中出现的资本对审美的绑架,展开了对资本的辩证批判与反思,就审美资本主义时代'人的自由和解放'问题,做出了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回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资本主义 审美自律 现代性 人的自由
原文传递
无法完成的现代性:审美救赎理想的消解与时代终结 被引量:2
7
作者 赵卫东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7期52-55,共4页
现代西方学者韦伯提出审美救赎的概念,它以审美自律性、审美的个体本位以及感性特质来为审美自身划界,反对理性主义和科学主义对人性造成的侵害,并力求与自由理性一道,共同完成启蒙所规定的任务。然而,在现代审美文化形态中,艺术的审美... 现代西方学者韦伯提出审美救赎的概念,它以审美自律性、审美的个体本位以及感性特质来为审美自身划界,反对理性主义和科学主义对人性造成的侵害,并力求与自由理性一道,共同完成启蒙所规定的任务。然而,在现代审美文化形态中,艺术的审美特性已与文化形态融为一体,从形式上消解了审美救赎的可能性。后现代社会的消费主义观念、商业标准以及对于大众虚假需求的满足,则宣告了审美救赎理想的时代的终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救赎 理性主义 审美自律性 大众群体 断裂
下载PDF
现代性视野中的审美主义批判
8
作者 李育红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73-79,共7页
审美主义是现代社会思想和生活的各个领域中日益严重和普遍的过高估价审美和艺术的价值和功能的思想和倾向。近年来,中外学者在现代性视野中从各个角度对审美主义问题做了批判性审理,包括从现代生活质态、审美现代性、意识形态、现代自... 审美主义是现代社会思想和生活的各个领域中日益严重和普遍的过高估价审美和艺术的价值和功能的思想和倾向。近年来,中外学者在现代性视野中从各个角度对审美主义问题做了批判性审理,包括从现代生活质态、审美现代性、意识形态、现代自我等各个角度对现代审美主义的批判性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 审美主义 审美现代性 审美意识形态 审美化自我
下载PDF
关于介入性艺术的美学思考 被引量:1
9
作者 张红芸 薛刚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7期29-34,共6页
疫情时期的艺术创作不是艺术家第一次以艺术的方式与行为来“介入”现实与社会。艺术家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与思考,是艺术家主体性身份建构的重要标示。本文以“艺术介入现实”的视角来思考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介入性艺术”创作这一特别的... 疫情时期的艺术创作不是艺术家第一次以艺术的方式与行为来“介入”现实与社会。艺术家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与思考,是艺术家主体性身份建构的重要标示。本文以“艺术介入现实”的视角来思考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介入性艺术”创作这一特别的艺术现象,在各种不同的理论话语与批评实践中重新审视文艺作品与外部世界的关系问题、艺术自律与审美介入问题。本文写作聚焦于“介入”主题,并就疫情期间艺术介入现象、艺术介入的审美指向和评价话语建构等展开探讨,以期拓宽艺术实践与艺术批评的视角与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介入 审美自律 艺术自律 疫情创作
下载PDF
从审美自律到“美的释放”:1980年代“美学热”的理论建构及历史反思 被引量:1
10
作者 裴萱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52-161,共10页
20世纪80年代中国"美学热"是审美自律持续深化和美学知识场域逐步建构的历史事件,是美学自身不断破除"他律"的规训而逐步走向"自律"的文化现象。"美学热"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人道主义的... 20世纪80年代中国"美学热"是审美自律持续深化和美学知识场域逐步建构的历史事件,是美学自身不断破除"他律"的规训而逐步走向"自律"的文化现象。"美学热"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人道主义的美学反思、主体性美学话语的场域自律以及诗性伦理的审美主义。该进程凸显了清晰的审美自律线索,表征出审美主体以感性"自由王国"对抗知识"他律化"的策略。"美学热"以"纯文学""纯审美"等抵抗诗学的形式呈现个体面向历史的审美自由。这都给文学、艺术以及其他相关学科提供了美学阐释层面的合法性立场以及审美伦理的意义表达。与此同时,"美学热"也带来审美价值论、阐释论和接受论等方面的诸多问题。面对"美学热"的未完成性场景和审美自律论的局限,审美文化成为在新世纪延续审美救世话语和关注主体生存的崭新学科,也在更为多元化的学科场景中重新以"间性"视野延续"美学热"的审美激情与人学启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自律 “美学热” 现代性 启蒙 审美文化
下载PDF
内蒙古文学批评三十年:对审美自律的诉求与疏离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金山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2-96,共5页
审美,从来就是自律与他律的统一体,文学就如地球的运转,从来都是"自转"和"公转"并行的,单方面抛弃哪一种旋转,都是违反文艺创作和审美的事实。内蒙古的文学批评在这个方面与审美自律的所谓"现代性"保持... 审美,从来就是自律与他律的统一体,文学就如地球的运转,从来都是"自转"和"公转"并行的,单方面抛弃哪一种旋转,都是违反文艺创作和审美的事实。内蒙古的文学批评在这个方面与审美自律的所谓"现代性"保持了一种节制的疏离,个别理论家和批评工作者还有意识地进行了反思。内蒙古的文学批评在这一点上是一种奇迹,是一种坚持辩证法所取得的地域性胜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自律 现代性 有度的追求 节制的梳理
下载PDF
从如画看西方现代美学的自律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中原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11期35-40,共6页
如画是西方古典美学向现代美学过渡的"桥梁",作为通向西方现代自律性美学的中介阶段,如画提供了一个单朴地认知现代美学本质特征的基点。如画呈现了西方现代自律性美学的三个基础性内涵,即"无利害性"观念、对感觉... 如画是西方古典美学向现代美学过渡的"桥梁",作为通向西方现代自律性美学的中介阶段,如画提供了一个单朴地认知现代美学本质特征的基点。如画呈现了西方现代自律性美学的三个基础性内涵,即"无利害性"观念、对感觉感受性的推重和对人之主体性的凸显,此三者在如画中的本质性关联揭示了西方现代美学自律的内在逻辑。作为西方现代美学的酝酿阶段,如画既归属于美学"现代性"的范畴,也包含了"非现代性"(前现代或后现代)的因素,后者为洞悉西方现代美学的边界、解决其引发的问题、促进当代美学研究的发展提供了拓展性的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如画 西方现代美学 审美现代性 美学自律 自然审美
下载PDF
1980年代“译介热”与中国审美话语的本体自律 被引量:1
13
作者 裴萱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5期109-119,共11页
20世纪80年代的"译介热"通过引进西方现代文论资源,实现了对政治意识形态"工具论""反映论"的反拨与对抗,与此同构的是审美自律的进程和审美本体的建构。"审美自律论"和"方法多元论"... 20世纪80年代的"译介热"通过引进西方现代文论资源,实现了对政治意识形态"工具论""反映论"的反拨与对抗,与此同构的是审美自律的进程和审美本体的建构。"审美自律论"和"方法多元论"成为"译介热"的两个主要支点,共同参与现代性人学启蒙,促使了现代派文学的文本发现与形式自律。"审美自律论"促使了审美活动从外部的"他律"转向了审美的"自律",形式主义文论、结构主义文论等在译介热中引入中国,纷纷促使了美学和文学批评从外部转向内部、从内容转向形式、从思想内涵转向话语革命。同时也直接启发了中国现代派文学和先锋小说的创作,激活了新时期以来潜藏的"形式化"冲动,从而使得形式和语言实验在80年代中后期的文学创作中焕发出愈加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介热” 形式主义 审美自律 文本实验 方法多元
下载PDF
象征资本运作与当代网络影评生态——以2016年末豆瓣网站“恶意差评”事件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吴键 《民族艺术研究》 2017年第2期57-62,共6页
2016年年末,互联网上围绕着豆瓣"恶意差评"这一事件,产生了一场强烈的舆论风波。透过这场风波,我们可以看到,围绕着象征资本的流动与积累,豆瓣网站形成了一个以审美自律为指向的网络审美共同体,而网络影评是其成员网络自我呈... 2016年年末,互联网上围绕着豆瓣"恶意差评"这一事件,产生了一场强烈的舆论风波。透过这场风波,我们可以看到,围绕着象征资本的流动与积累,豆瓣网站形成了一个以审美自律为指向的网络审美共同体,而网络影评是其成员网络自我呈现与象征资本交换的重要途径。但电影不仅有着作为"第七艺术"的审美艺术这一维度,而且也有作为电影制作的工业技术维度,也有作为产业经济的票房市场维度,还有作为国家软实力输出的文化交流维度等,这诸多面相是当代艺术生态多样性与复杂性的体现,也是网络影评众语喧哗、异彩纷呈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影评 豆瓣网站 象征资本 审美自律 产业经济
下载PDF
传统士人与现代艺术场域的 相遇:黄宾虹的三次“被”发现 被引量:1
15
作者 宋淑敏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3-102,共40页
随着科举制的废除,传统士人开始与现代艺术场域相遇。通过对士人黄宾虹在现代艺术场域三次“被”发现过程的梳理,本文发现,中国近现代艺术发展呈现出与西方“审美自律性”不同的取向:在接受层面上,艺术场域受政治、学术、经济场域的影响... 随着科举制的废除,传统士人开始与现代艺术场域相遇。通过对士人黄宾虹在现代艺术场域三次“被”发现过程的梳理,本文发现,中国近现代艺术发展呈现出与西方“审美自律性”不同的取向:在接受层面上,艺术场域受政治、学术、经济场域的影响;在艺术创作上,黄宾虹坚持“文以载道”的主张,以“超越性”的方式化解了西方艺术社会学在“审美自律性”与社会语境化之间的矛盾。士人艺术家完整而独立的人格使中国艺术场域呈现出不同于西方艺术场域的特征:首先,“败者为胜”现象根源于文化逻辑而非经济逻辑;其次,随着社会职业分工的发展,艺术场域尝试重构乃至窄化士人身份,但士人依然可以借助独特的中介者,在双向互动中影响中国艺术场域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士人 艺术场域 审美自律 发现 窄化
下载PDF
90年代小说的自觉及其对历史的另类书写
16
作者 汤奇云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11-115,共5页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我国小说叙事的立场、对象与形态都发生了全方位的改变,现代小说艺术发生了第二次自觉。这种新小说为人们呈现了一种全新的历史观和人文精神状况。小说家社会文化身份的转换与西方现代人文思想的启迪,为现代小说第...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我国小说叙事的立场、对象与形态都发生了全方位的改变,现代小说艺术发生了第二次自觉。这种新小说为人们呈现了一种全新的历史观和人文精神状况。小说家社会文化身份的转换与西方现代人文思想的启迪,为现代小说第二次自觉的发生提供了因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 小说家 审美自觉 社会文化身份
下载PDF
从“审美自律”到“文化启蒙”:存在主义与中国现代文论建构的知识谱系
17
作者 裴萱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3期108-123,128,共17页
存在主义文论不仅是一种理论建构和知识资源,更是成为关注人性的启蒙话语,并敏锐地发掘主体在现代社会中生存的种种"异化"场景。存在主义文论契合了中国20世纪的理论"焦虑",并作为重要的知识学资源被译介和引入中... 存在主义文论不仅是一种理论建构和知识资源,更是成为关注人性的启蒙话语,并敏锐地发掘主体在现代社会中生存的种种"异化"场景。存在主义文论契合了中国20世纪的理论"焦虑",并作为重要的知识学资源被译介和引入中国。尼采的"酒神精神"和"强力意志"都极大地肯定了主体个体的存在价值和文学艺术的独立精神,这给中国"五四"时期的新文化运动以及20世纪80年代的新启蒙运动提供了强大的理论资源。海德格尔理论则通过理论思辨、艺术自律、美学独立等方式与中国现代文论产生"融通"与"共鸣",推进了中国文论的现代性进程。与此同时,萨特存在主义"人学论""自由观""介入论"等思想与中国新启蒙的时代诉求进行联系,成为推进现代人道主义思潮的知识学资源。存在主义文论深刻影响了中国20世纪文化现代性的进程,并作为一种有效的知识学资源渗透到当代文学、文论、美学和文化研究中,促进了知识本体论和方法论层面的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在主义 文化启蒙 审美自律 人道主义 “美学热”
下载PDF
语言论转向中的别一美学选择——兼评苏珊·朗格的符号学美学 被引量:1
18
作者 崔康柱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60-64,共5页
20世纪初语言哲学成为哲学主潮。置身在这一文化语境中的每一种美学思潮,都必须选择自己"语言论转向"的道路。苏珊·朗格沿着康德-卡西尔所开创的审美自律的道路,综合了表现主义、形式主义和实用主义的理论成果,构建起了... 20世纪初语言哲学成为哲学主潮。置身在这一文化语境中的每一种美学思潮,都必须选择自己"语言论转向"的道路。苏珊·朗格沿着康德-卡西尔所开创的审美自律的道路,综合了表现主义、形式主义和实用主义的理论成果,构建起了符号论美学的理论大厦,其中既有有益的启示,又留下了值得深入思考的理论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哲学 美学 苏珊·朗格 符号学 文化转型
下载PDF
论1980年代中国文学研究的现代转型
19
作者 裴萱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23-29,共7页
1980年代生成的思想解放运动、人道主义讨论以及"美学热"、"文化热"现象推动了整个人文学科的知识谱系转型和人学启蒙的浪潮。文学理论和文学研究作为该浪潮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产生了内在的学科流变。文学理论在80... 1980年代生成的思想解放运动、人道主义讨论以及"美学热"、"文化热"现象推动了整个人文学科的知识谱系转型和人学启蒙的浪潮。文学理论和文学研究作为该浪潮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产生了内在的学科流变。文学理论在80年代的发展中,形成了"自律论"的谱系转型,并主要可以分成审美论、语言论和方法论等三个维度。审美论确立了美学和审美体验在文学理论中的主体性地位;语言论实现了对文本的内在阐释;而方法论则促使文学理论和文学接受不断走向多元。在此基础上,文学研究中的"向内转"、"重写文学史"等都实现了文学自身特质的确立和文学"自觉"时代的来临。从历时的进程,到学科的流转,呈现出重塑文学面貌的经典谱系,和重建批判知识与批判主体的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理论 内部研究 审美自律 方法论 重写文学史
下载PDF
贝克特与20世纪爱尔兰戏剧现代转型
20
作者 刘秀玉 《中国外语研究》 2021年第1期63-68,137-138,共8页
贝克特的戏剧实践有力促进了20世纪爱尔兰戏剧的现代转型,也即戏剧美学范式与戏剧发展道路的双重转型。因此,有必要从当下全球化视角出发,将贝克特回置到20世纪爱尔兰的历史文化语境中,从整体考察和辨析该转型的生成原因及其具体表征与... 贝克特的戏剧实践有力促进了20世纪爱尔兰戏剧的现代转型,也即戏剧美学范式与戏剧发展道路的双重转型。因此,有必要从当下全球化视角出发,将贝克特回置到20世纪爱尔兰的历史文化语境中,从整体考察和辨析该转型的生成原因及其具体表征与影响,厘清贝克特在转型中所起到的关键性作用,挖掘该文学案例蕴含的重要诗学价值。这将进一步推动贝克特与爱尔兰戏剧研究的一体化进程,也有助于揭示文学民族化与世界化演进中的特有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克特 20世纪爱尔兰戏剧 现代转型 美学自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