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芎嗪对慢性腹膜透析大鼠腹膜功能及间皮细胞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18
1
作者 杨琼琼 叶任高 +4 位作者 阳晓 关伟明 汪涛 彭文兴 余学清 《中华肾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43-146,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川芎嗪对高糖透析液作用下慢性大鼠腹膜透析(腹透)模型腹膜间皮细胞的形态和功能的影响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25%腹透液(HG组)、4. 25%腹透液+40mg/L川芎嗪(HG...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川芎嗪对高糖透析液作用下慢性大鼠腹膜透析(腹透)模型腹膜间皮细胞的形态和功能的影响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25%腹透液(HG组)、4. 25%腹透液+40mg/L川芎嗪(HGL组)、4. 25%腹透液+ 160mg/L川芎嗪(HGH组)、对照组。除对照组外,余 3组每天分别腹腔内注入 20 ml含不同剂量川芎嗪的 4. 25%透析液[0(HG)、40mg/L(HGL)、160mg/L(HGH)]。8周后进行腹膜功能试验,同时对细胞印片进行形态学分析。结果与HGH和HG组相比,HGL组腹腔内液体量和净超滤量显著增高(P<0.01),透出液与血浆尿素浓度比(D/Purea)显著降低,4 h透出液/透析液葡萄糖(D/D0)值和尿素清除率(Curea)显著增高。但总重吸收率和直接淋巴吸收率在各透析组之间无显著差异。细胞印片上间皮细胞的细胞密度在HGL组比HGH组和HG组显著增加,而表面积显著减少。低剂量川穹嗪显著提高腹膜超滤量与间皮细胞表面积减少密切相关(r=-0.944,P<0.05)。结论低剂量川芎嗪加入高糖透析液中长期应用可显著提高腹膜超滤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川芎嗪 透析效能 腹膜间皮细胞
原文传递
有氧运动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0
2
作者 黄柳 黄燕林 +1 位作者 李建英 滕艳娟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5年第11期26-28,共3页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透析充分性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净化部进行MHD治疗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将其...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透析充分性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净化部进行MHD治疗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3次/周、共12周的有氧运动干预,测定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血液透析充分性及睡眠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尿素下降率(urea reduction rate,URR)、尿素清除指数(KT/V)及睡眠障碍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URR、KT/V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睡眠障碍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干预前后URR、KT/V及睡眠障碍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URR、KT/V均高于干预前(均P<0.05),睡眠障碍的发生率低于干预前(P<0.05)。结论有氧运动可有效提高MHD患者的血液透析充分性,改善患者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有氧运动 透析充分性 睡眠质量
下载PDF
在线清除监测在评价血透患者透析剂量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3
作者 杨莉 王梅 徐莉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内科版)》 2006年第4期40-43,共4页
目的探讨在线清除监测(on-line clearance monitor,OCM)评价血液透析充分性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8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同时应用OCM和常规取血法测定尿素清除指数(Kt/V),对两者的相关性进行评价。结果OCM测定的Kt/V(Kt/Vm)=1.18±0... 目的探讨在线清除监测(on-line clearance monitor,OCM)评价血液透析充分性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8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同时应用OCM和常规取血法测定尿素清除指数(Kt/V),对两者的相关性进行评价。结果OCM测定的Kt/V(Kt/Vm)=1.18±0.25,取血法计算的Kt/V(Kt/Vc)=1.45±0.19,二者相关性良好(r=0.942,P<0.001)。同一患者的Kt/Vm较Kt/Vc低0.19±0.11(P<0.001)。Kt/Vc与身高及干体重负相关(r=-0.533和-0.485,P<0.001),与透析超滤量正相关(r=0.331,P=0.008)。通过OCM调整透析处方,短期内即可纠正透析剂量不足。结论应用OCM测定Kt/V,可即时、方便、准确地反映尿素清除效率,有利于分析透析剂量不足的原因并及时调整透析处方,很有临床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素清除指数 透析充分性 在线清除监测
下载PDF
Effect of long intermittent hemodialysis on improving dialysis adequacy of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patients 被引量:9
4
作者 DAI Wen-di ZHANG Dong-liang CUI Wen-ying LIU Wen-hu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24期4655-4659,共5页
Background With the increase in hemodialysis (HD) patients, the blood dialysis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 (QoL) and long- term survival are still a challenge for clinicians. Recent studies have found that most of ... Background With the increase in hemodialysis (HD) patients, the blood dialysis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 (QoL) and long- term survival are still a challenge for clinicians. Recent studies have found that most of the HD patients have sleep disorders, which have a certain correlation with long-term survival and QoL. But there are few studies of Chinese in this field. This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whether increasing the dialysis dose can improve sleep quality, so we treated HD patients on long intermittent hemodialysis (LIHD). Methods Forty patients who were treated by conventional HD at the Beijing Friendship Hospital Blood Purification Center were offered the option of LIHD. The patients' laboratory data, medication use, and questionnaire answers were analyzed. Conventional HD was delivered thrice weekly with 4 hours per treatment, and LIHD was delivered thrice weekly with 8 hours per treatment. The study lasted 6 months. Questionnaires included sleep quality survey and QoL SF-36; the former includes the Athens Insomnia Scale, 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 and Epworth Sleepiness Scale (ESS). Results After conversion to LIHD the dialysis efficiency (K~/V)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an before (P 〈0.05) and clearance rate of urea nitrogen also increased from 67 to 78% (P 〈0.01). After conversion, median values for Hb increased from 108.95 to 126.55 g/L (P 〈0.01); albumin increased from 38.85 to 40,05 g/L (P 〈0.01). Phosphorus decreased from 2.69 to 1.54 mmol/L (P 〈0.01), but there was no alteration in blood calcium; phosphorus and calcium-phosphate product levels were under more control, but parathyroid hormone (iPTH) level did not change after conversion to LIHD. After conversion, blood pressure (BP) was better controlled than before and the mean number of antihypertensive drugs prescribed declined from 2.9 to 0.5 (P 〈0.01).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the use of erythropoietin-stimulating agent of 5250 U/w (P 〈0.01). S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dialysis adequacy sleep quality quality of life long intermittent hemodialysis
原文传递
人体成分对血液透析充分性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侯国存 甘华 +7 位作者 孙秀丽 李静 陈爱珍 温强 刘爱英 冯国徵 闫海霞 李慧霞 《中华肾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18-423,共6页
目的探索身体成分与血液透析充分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在同一次血液透析中应用2种方法评估透析充分性,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1)血液透析前后抽取患者全血检测尿素氮水平,根... 目的探索身体成分与血液透析充分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在同一次血液透析中应用2种方法评估透析充分性,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1)血液透析前后抽取患者全血检测尿素氮水平,根据Daugirdas公式计算Kt/Vdau;(2)应用人体成分分析仪(body composition monitor,BCM)计算Kt/Vbcm[V值等同于BCM测量人体总水含量(total body water,TBW),Kt值由在线清除率监测(online clearance monitoring,OCM)计算得出]。由Bland—Altman分析得出Kt/Vbcm。与Kt/Vdau的平均差值为0.07,以Kt/Vcbm值1.27为界,分为透析充分组和透析不充分组,比较两组患者身体成分各项指标差异,并应用逐步回归法分析Kt/Vbcm与人体成分指标之间的关系,对有意义指标进一步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38例MHD患者,其中男性76例,占55.1%,年龄(54.9±12.7)岁。箱图显示Kt/Vdau存在较多“温和异常值”和“极端异常值”,Kt/Vdau与Kt/Vbcm值分别为1.432(1.235,1.718)和1.434(1.244,1.642),经配对秩和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23)。Bland—Altman分析显示Kt/Vdau与Kt/Vbcm平均差值为0.07,95%置信区间为-0.66-0.79,相关系数为0.842(0.821~O.862)。Kt/Vbcm≥1.27组患者为年龄较大、体重指数(BMI)较小、身高较低、体重较轻、低肌肉组织指数(lean tissue index,LTI)、低TBW和低细胞内外液量。应用逐步回归分析表明Kt/Vbcm与TBw和LTI有线性回归关系(r=-0.834,P〈0.001;r=0.721,P〈0.001)。ROC曲线分析示TBW=30L为最佳临界值,其预测Kt/Vbcm不达标的敏感度为87.1%,特异度为86.5%;LTI=11.05kg/m2为最佳临界值,其预测Kt/Vbcm不达标的敏感度为60.4%,特异度为94.6%。结论Kt/Vbcm与Kt/Vda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析 身体成分 危险因素 透析充分性 人体总液量 肌肉组织 指数
原文传递
血液透析患者体重和血流量与透析充分性的因果关系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门雯瑾 丁致民 《医学与哲学(B)》 2011年第8期23-24,共2页
通过测定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体重和在线血流量、采用在线尿素清除率监测(on-line clearance monitoring,OCM)法测Kt/V值及单室尿素动力模型DaugirdasⅡ公式计算Kt/V值的两种方法,探讨患者体重和血流量与透析充分性之间的因果关系。结... 通过测定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体重和在线血流量、采用在线尿素清除率监测(on-line clearance monitoring,OCM)法测Kt/V值及单室尿素动力模型DaugirdasⅡ公式计算Kt/V值的两种方法,探讨患者体重和血流量与透析充分性之间的因果关系。结论为两种方法测得的血液透析患者的体重和血流量均与Kt/V密切相关,彼此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较低的体重,较高的血流量是保证透析充分性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体重 血流量 透析充分性 因果关系
下载PDF
腹膜清除效能与腹膜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的关系 被引量:4
7
作者 王军 俞雨生 +2 位作者 唐政 刘志红 黎磊石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92-94,共3页
目的 回顾性分析腹膜清除效能与腹膜透析患者营养状况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 取本院99例310例次行腹膜透析患者的随访资料,分别计算各例次的腹膜清除效能指标:腹膜尿 素Kt/v和腹膜Ccr。以蛋白呈现率(nPNA)、白蛋白、瘦体重百分比(%LBM)... 目的 回顾性分析腹膜清除效能与腹膜透析患者营养状况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 取本院99例310例次行腹膜透析患者的随访资料,分别计算各例次的腹膜清除效能指标:腹膜尿 素Kt/v和腹膜Ccr。以蛋白呈现率(nPNA)、白蛋白、瘦体重百分比(%LBM)及主观综合评价法评 估营养状况;根据总尿素Kt/v分组,分析腹膜清除效能与营养状况间之的相关性。结果 A组 (Kt/v<1.7)的腹膜Kt/v、Ccr与白蛋白、%LBM、nPNA呈正相关;B组(1.7≤Kt/v≤2.0)腹膜Kt/ v、Ccr与白蛋白呈负相关;C组(Kt/v>2.0)腹膜Kt/v、Ccr与nPNA、%LMB呈正相关。结论 腹膜 清除效能与腹透患者营养状况之间在一定范围内呈负相关性,过高的腹膜清除对腹透患者的营养 状态并无益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析充分性 营养状况 腹膜透析
原文传递
透析时间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侯国存 孙秀丽 +6 位作者 王慧 李惠霞 郭静 陈爱珍 冯国徵 殷娜 温强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9期16-19,共4页
目的:观察增加透析时间(dialysate time)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MHD)透析充分性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稳定透析≥6个月的MHD患者16例。观察随访3周。第1周与第2周,血液透析参数设定为透析液流量(dialysate flow rate,Qd) 500 mL/min和800... 目的:观察增加透析时间(dialysate time)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MHD)透析充分性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稳定透析≥6个月的MHD患者16例。观察随访3周。第1周与第2周,血液透析参数设定为透析液流量(dialysate flow rate,Qd) 500 mL/min和800 mL/min各1周,透析泵控血液流量(blood flow rate,Qb)均固定300 mL/min,透析时间4 h;第3周Qd为500 mL/min,泵控Qb为300 mL/min,透析时间250 min。透析器均为费森公司FX10,脱水量根据每次体重增加情况设定,抗凝剂、促红素剂量维持不变,透析频次均为3次/周。每次透析时设定在线联机尿素清除率监测(OCM),取3次监测值的平均值作为患者该血液透析参数下OCM监测的Kt/V值(Kt/V_(ocm))。采用配对资料t检验和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每例患者构成自身对照,共纳入16例MHD患者,研究前后一般情况一致,每周平均超滤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在第2周和第3周,分别将Qd由500 mL/min增加至800 mL/min与延长透析时间10 min,所得Kt/V_(ocm)值均较第1周时增加3. 9%。Qd增加至800 mL/min后,单次透析所消耗的透析A液较Qd为500 mL/min时多2. 2L,超纯水多消耗73 L。结论:将Qd从500 mL/min增加至800 mL/min,或延长透析时间10 min,均可提高患者Kt/V值,效率相当(3. 9%),提高透析液流量要以大量消耗透析A液和透析用水为代价,从可持续发展、经济和实用角度考虑,延长透析时间是提高MHD患者透析充分性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析液流量 维持性血液透析 透析充分性 在线联机尿素清除率监测 透析时间
下载PDF
透析维持时间对长期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秦艳辉 《黑龙江医药》 CAS 2020年第4期903-905,共3页
目的:分析增加透析维持时间,对长期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稳定透析≥6个月患者50例,治疗并随访3周。前两周透析时间4h,第3周增加10min,每周透析3次。每次透析时,设置在线联机尿素清除率监测(OCM),取3次OCM的均值... 目的:分析增加透析维持时间,对长期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稳定透析≥6个月患者50例,治疗并随访3周。前两周透析时间4h,第3周增加10min,每周透析3次。每次透析时,设置在线联机尿素清除率监测(OCM),取3次OCM的均值作为Kt/Vocm。结果:纳入50例患者,第一周Kt/Vocm=1.1587±0.1036,第二周Kt/Vocm=1.2046±0.1128,第三周Kt/Vocm=1.2061±0.1129。第二周、第三周与第一周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2.119和2.187,P分别为0.020和P=0.017),但第三周与第二周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66,P=0.474)。Qd增加至800mL/min,每次透析多使用A液约29L、超纯水约950L。结论:将Qd从500mL/min增加至800mL/min,或延长透析时间10min,均可提高患者Kt/V值,两者效果相近,但提高透析液流量不利于节约水资源,而延长透析时间则是提高透析充分性的较为经济、实用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透析充分性 透析液流量 透析时间
下载PDF
高通量透析器在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10
作者 王慧慧 武蓉蓉 +2 位作者 郑萌 黄萍丽 李丽洁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4年第15期164-166,共3页
目的:探究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治疗患者应用高通量透析器的作用。方法:将2021年4月~2023年4月本院收治的82例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纳入研究。采用盲摸双色球法均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行常规透析,观察组加用高通量透析。... 目的:探究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治疗患者应用高通量透析器的作用。方法:将2021年4月~2023年4月本院收治的82例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纳入研究。采用盲摸双色球法均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行常规透析,观察组加用高通量透析。比较两组的透析充分性、肾功能水平、炎性因子及心肌损伤情况。结果:观察组透析充分性中尿素氮下降率、尿素清除率及β2-微球蛋白清除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肾功能水平中β2-微球蛋白、尿素氮及血肌酐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炎性因子中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及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肌损伤中甲状旁腺激素、心肌肌钙蛋白T及B型脑钠肽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应用高通量透析器能够提高透析充分性,改善肾功能水平,降低炎性因子及心肌损伤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透析器 终末期肾病 血液透析 透析充分性 肾功能水平 炎性因子水平 心肌损伤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伴发消化道出血中枸橼酸抗凝对透析充分性和凝血功能的影响
11
作者 刘琳 郑悦 +3 位作者 董娟 鲍继琳 李盛婧 赵木才 《国际泌尿系统杂志》 2024年第2期314-318,共5页
目的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伴发消化道出血治疗中局部枸橼酸钠抗凝对患者透析充分性与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2年12月在本院收治的69例维持性血液透析伴发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抗凝方法分为A、B、C组,每组2... 目的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伴发消化道出血治疗中局部枸橼酸钠抗凝对患者透析充分性与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2年12月在本院收治的69例维持性血液透析伴发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抗凝方法分为A、B、C组,每组23例,A、B组采用4%枸橼酸钠单段式简化抗凝法,于血泵后滤器前泵入进行体外抗凝治疗,透析时间均为4 h,其中A组200 mL/h,B组300 mL/h;C组采用常规无肝素生理盐水冲洗法。比较三组患者的肾功能、凝血功能、抗凝效果、透析时间、完成率以及透析充分性。结果治疗后,三组患者的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B组患者的血清Scr、BUN水平低于A、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B组滤器的抗凝有效率高于A、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5.65%vs.82.61%vs.60.87%,P<0.001);B组静脉壶的抗凝有效率高于A、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2.61%vs.69.57%vs.47.83%,P<0.05)。与A组和C组比较,B组的透析完成率与透析时间最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患者透析后的溶质清除指数(Kt/V)、尿素清除率(URR)高于A、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局部枸橼酸钠抗凝在维持性血液透析伴发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应用价值高于常规无肝素生理盐水冲洗法,且高剂量枸橼酸钠效果优于低剂量枸橼酸钠,可改善肾功能,提升临床抗凝效果、透析充分性、透析完成率,且对患者凝血功能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出血 维持性血液透析 枸橼酸钠 血液凝固 透析充分性
原文传递
联机尿素监测仪在血透患者KT/V监测中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洪锋 陈江华 +3 位作者 张建国 王苏娅 袁静 朱丽亚 《透析与人工器官》 2000年第2期1-2,共2页
目的 :探讨联机尿素监测仪评价血透患者透析充分性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6例慢性血透患者同时用尿素监测仪和常规取血法测定尿素清除指数 ( K T/V ) ,结果 :监测仪测定的 ( KT/Vm) =1.46± 0 .18,取血法测定的 KT/V( KT/Vb) =... 目的 :探讨联机尿素监测仪评价血透患者透析充分性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6例慢性血透患者同时用尿素监测仪和常规取血法测定尿素清除指数 ( K T/V ) ,结果 :监测仪测定的 ( KT/Vm) =1.46± 0 .18,取血法测定的 KT/V( KT/Vb) =1.64± 0 .19,P>0 .0 5 ,直线回归分析 :KT/Vm=0 .83KT/Vb+0 .11,r=0 .87。结论 :尿素监测仪利用透析液动态监测尿素浓度 ,即时 ,方便和较为准确显示K T/V结果 ,有助于临床医师及时调整透析处方 ,且减少患者失血 ,是临床实用的一种 KT/V监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素清除指数 透析充分性 尿素监测仪 透析液 动态监测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邹海珍 谭艺真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9年第3期392-393,共2页
目的:探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以2015年6月~2017年5月某院12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12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透析充分性结果将其分为透析充分... 目的:探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以2015年6月~2017年5月某院12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12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透析充分性结果将其分为透析充分性好组(75例)、透析充分性差组(50例),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的相关因素。结果:透析充分性好组和透析充分性差组患者之间的年龄、每周透析次数、付款方式、营养状况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对透析充分性好的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年龄、每周透析次数、付款方式、营养状况的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好的相关因素较多,例如年龄、每周透析次数、付款方式、营养状况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透析充分性 因素
下载PDF
不同透析中心之间ESA剂量差异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梁献慧 刘章锁 《中国血液净化》 2018年第1期9-12,共4页
红细胞生成刺激剂(erythrocyte-forming stimulants,ESA)为临床上常用的治疗肾性贫血的药物,近年来ESA的使用剂量有着显著的变化,研究发现不同透析中心ESA的使用剂量有显著差异,且ESA高剂量应用者的全因死亡风险升高。本文从患者基线状... 红细胞生成刺激剂(erythrocyte-forming stimulants,ESA)为临床上常用的治疗肾性贫血的药物,近年来ESA的使用剂量有着显著的变化,研究发现不同透析中心ESA的使用剂量有显著差异,且ESA高剂量应用者的全因死亡风险升高。本文从患者基线状况、ESA反应性以及临床需要方面方面对使用ESA的剂量差异原因作了简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生成刺激剂 透析充分性 铁调素 矿物质及骨异常
下载PDF
OCM在监测与评估单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15
作者 王蕊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2年第22期147-149,共3页
目的:探究在线尿素清除率监测(OCM)参与监测与评估维持性血液透析充分性的作用。方法:以22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OCM监测Kt/V值,测定值≥1.2代表符合充分性标准,统计患者评估结果。结果:首次测定Kt/V值达标率78.18%,达... 目的:探究在线尿素清除率监测(OCM)参与监测与评估维持性血液透析充分性的作用。方法:以22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OCM监测Kt/V值,测定值≥1.2代表符合充分性标准,统计患者评估结果。结果:首次测定Kt/V值达标率78.18%,达标患者年龄与血流量均大于未达标者;体重与超滤量均小于未达标者,组间对比有差异性。经由血液透析相关参数调整后,原未达标患者达标率75.00%,达标患者年龄小于未达标者,组间对比有差异性。两组患者在体重与血流量及超滤量上对比无明显差异。结论: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中,OCM的应用可较为精准显示血液透析充分性情况,有助于辅助临床明确血液透析患者不达标原因,进一步作出调整以实现个性化透析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CM 维持性血液透析 透析充分性
下载PDF
腹膜透析降钙素原水平及与透析充分性的关系
16
作者 陈琦 王本勇 +1 位作者 王鸣 赵宁 《医学研究杂志》 2019年第11期69-73,共5页
目的研究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在腹膜透析患者体内水平,探讨降钙素原作为评估透析充分性指标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4月在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行腹膜透析非感染患者120例为腹膜透析组(PD组),选择健康体检者120例为... 目的研究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在腹膜透析患者体内水平,探讨降钙素原作为评估透析充分性指标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4月在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行腹膜透析非感染患者120例为腹膜透析组(PD组),选择健康体检者120例为健康对照组.采集其血清标本,测定PCT值,评价降钙素原在腹膜透析患者体内水平.PD组根据透析充分与否分为透析充分组和透析不充分组,比较两组患者的PCT值,分析其与透析充分性的相关性.绘制PCT关于透析充分性的ROC曲线,寻找PCT评价腹膜透析充分性的的最佳截断值.结果PD组血清PCT值为0.29±0.24ng/m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0.02±0.01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透析充分组的PCT值为0.23±0.15ng/ml,显著低于透析不充分组0.50±0.37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通过相关性分析显示,PD组患者血清PCT与尿素清除率(Kt/v)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51(P<0.01),与hs-CRP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458(P<0.01).绘制PCT关于透析充分性的ROC曲线,PD组PCT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75(95%CI 0.792~0.958),当截断值为0.283ng/ml时血清PCT的敏感度为91.3%,特异性为80.5%.结论非感染情况下腹膜透析患者PCT值较健康人群有所升高,透析不充分患者血清PCT值较透析充分者显著升高,且PCT值与透析充分性(Kt/v)呈负相关,可作为评价透析充分性的间接指标,PCT为0.283ng/ml可作为评价腹膜透析充分性的最佳截断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透析充分性 微炎性状态 低蛋白血症
下载PDF
根据残余肾功能状态计算腹膜透析患者透析剂量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7
17
作者 俞雨生 周岩 +5 位作者 张炯 李健东 唐政 季大玺 刘志红 黎磊石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5-120,共6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了腹膜透析(PD)患者不同透析效能状态下所使用透析液剂量(PDV)与残余肾功能(RRF)及体表面积(BSA)之间的相关性,探讨符合国人生理及病情特点的透析液剂量计算方法。方法:414例患者中位透析时间为14.8个月(6~161个月)共进... 目的:回顾性分析了腹膜透析(PD)患者不同透析效能状态下所使用透析液剂量(PDV)与残余肾功能(RRF)及体表面积(BSA)之间的相关性,探讨符合国人生理及病情特点的透析液剂量计算方法。方法:414例患者中位透析时间为14.8个月(6~161个月)共进行1 650例次测定。按2006 NKF-K/DOQI标准分为充分、临界及不充分三组,观察各组患者之间尿素Kt/V、肌酐清除率(CCr)、蛋白质表现率(nPNA)和血浆白蛋白(Alb)、残余肾小球滤过率(rGFR)、PDV及单位BSA透析剂量(PDV/BSA)改变及彼此间相互关系。结果:1 650检测中,透析不充分391例次,占23.7%。分析三组患者除尿素Kt/V、Ccr及nPNA有明显差异外,透析充分组无论是尿量(UV)及rGFR均明显高于其它两组,各组间亦有明显差异(P<0.01);以PDV/BSA为单位计算透析剂量,并以此判断与Kt/V、Ccr及nPNA之间相关性,较PDV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透析充分组患者rGFR明显高于其它组(P<0.01),而PDV/BSA明显少于其它各组(P<0.01);按rGFR分组观察同样显示不同RRF所需透析剂量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F=189.3,P<0.01);探讨rGFR与PV/BSA的相关性发现,两者间的相关系数可以用以下公式表达:PV/BSA=4277.0-123.7×rGFR(r=-0.58,P<0.01)。由此得到PD患者个体化透析剂量的计算公式:PDV(L/d)=(4.4-0.15×rGFR)×BSA。结论:所有PD患者应根据RRF及BSA状态来计算透析剂量。这种个体化透析方案不仅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RRF在PD中的优势,还可以节约透析液用量,减少患者的经济开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透析充分性 残余肾功能 透析液容量
下载PDF
腹膜透析患者血清NGAL水平与微炎症状态的关系 被引量:7
18
作者 林美华 郭小云 李洪钧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13年第5期396-398,共3页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患者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GAL)水平与患者体内炎症指标的关系,评估强化透析方案可否改善患者体内微炎症状态。方法:纳入医院腹膜透析患者80例,同时纳入60名健康人为对照组,收集患者及健康对照人群的临...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患者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GAL)水平与患者体内炎症指标的关系,评估强化透析方案可否改善患者体内微炎症状态。方法:纳入医院腹膜透析患者80例,同时纳入60名健康人为对照组,收集患者及健康对照人群的临床和生化学资料及血清NGAL、CRP、TNF-α、IL-6等情况,做血清NAGL与炎症因子相关性分析。比较强化腹膜透析方案前后CRP、IL-6、NGAL、TNF-α及Kt/V比值的变化。结果:腹膜透析患者其血清NGAL水平为(655.22±103.8)ng/mL,健康对照人群为(49.14±7.20)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膜透析患者血清NGAL水平与CRP、TNF-α、IL-6等指标均有正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透析方案后患者Kt/V比值升高,腹膜透析充分性提高,血清NGAL、CRP、IL-6、TNF-α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膜透析患者中,血清NGAL与CRP、TNF-α、IL-6有不同程度的正相关。强化透析方案可提升腹膜透析充分性并改善腹膜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 微炎症 腹膜透析充分性
下载PDF
腹部手术对腹膜透析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念生 李广然 +1 位作者 陈雄辉 叶任高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2年第8期451-453,共3页
目的 :探讨先前腹部手术对CAPD效能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 81例肾衰竭患者分成两组 :A组4 7例 ,无腹部手术史 ;B组 34例 ,有腹部手术史。随访置管CAPD后第 1、第 7个月腹膜肌酐清除率和生化指标。结果 :两组在开始CAPD后第 1、第 7... 目的 :探讨先前腹部手术对CAPD效能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 81例肾衰竭患者分成两组 :A组4 7例 ,无腹部手术史 ;B组 34例 ,有腹部手术史。随访置管CAPD后第 1、第 7个月腹膜肌酐清除率和生化指标。结果 :两组在开始CAPD后第 1、第 7个月腹膜肌酐清除率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但B组术后血性透出液发生率(17.6 % )高于A组 (2 .1% ) (P <0 .0 5 )。经过半年随访 ,各组内腹膜肌酐清除率保持稳定。随访过程中无疝气、腹壁水肿和胸积液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既往中小腹部手术一般不影响腹膜透析顺利进行 ,但行腹膜透析置管术时应谨慎 ,术后注意监测腹膜溶质清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手术 腹膜透析 透析充分性 并发症 肌酐清除率
下载PDF
两种护理干预方法对血透患者透析充分性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梁雯 《中外医学研究》 2015年第14期81-83,共3页
目的:评估两种护理干预方法对MHD患者(MHD)透析充分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9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行规律透析、病情稳定、在线尿素清除率监测值(OCM)<1.2的62例MHD患者,据其动静脉内瘘穿刺间距分为A组32例(穿刺间距≤10... 目的:评估两种护理干预方法对MHD患者(MHD)透析充分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9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行规律透析、病情稳定、在线尿素清除率监测值(OCM)<1.2的62例MHD患者,据其动静脉内瘘穿刺间距分为A组32例(穿刺间距≤10 cm)和B组30例(穿刺间距>10 cm),A组穿刺时尽量增加穿刺针间的距离至10 cm以上,但透析中血流量保持不变;B组患者透析中提高血流量,但保持穿刺间距不变。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透析充分性的变化(OCM值的变化)。结果:A组患者穿刺间距由(6.67±2.76)cm增至(10.43±2.94)cm后,OCM值由(1.12±0.10)升至(1.43±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7274,P=0.0000);B组患者的血流量由(245.42±26.65)ml/min增至(275.00±23.61)ml/min后,OCM值由(1.14±0.12)升至(1.48±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844,P=0.0000)。结论:MHD患者通过增加穿刺间距和血流量的护理干预方法是提高其透析充分性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析充分性 透析血流量 内瘘穿刺间距 在线尿素清除率监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