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5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甲氨蝶呤化疗毒副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34
1
作者 刘晶霞 陈洁平 +1 位作者 谭文 林东昕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3期488-492,共5页
本研究旨在观察mthfr基因多态性分布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使用大剂量MTX化疗后毒副反应的影响。收集44例ALL患者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用PCR-RFLP技术检测mthfr基因型;观察经大剂量甲氨蝶呤化疗后所有患者的药后毒副作用。结果表明:... 本研究旨在观察mthfr基因多态性分布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使用大剂量MTX化疗后毒副反应的影响。收集44例ALL患者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用PCR-RFLP技术检测mthfr基因型;观察经大剂量甲氨蝶呤化疗后所有患者的药后毒副作用。结果表明:mthfr C677T和A1298C各基因型间毒副反应差异显著,携带T突变基因患者发生毒副反应是携带CC基因型的3.75倍;携带AC+CC基因型发生毒副反应是AA基因型携带者的0·12倍。mthfr677TT基因型联合1298AA基因型与677CC基因型同时携带1298C等位基因变异患者在毒副反应上差异显著,前者发生毒副作用的可能性是后者的16.5倍。结论:mthfr基因多态性分布与ALL患者HDMTX化疗后的毒副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单核苷酸多态性 甲氨蝶呤
下载PDF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生物样本中甲氨喋呤 被引量:29
2
作者 张华年 文玲莉 +1 位作者 张少文 丁甫月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01-404,共4页
目的 :建立生物样品中甲氨喋呤 (MTX)浓度测定方法。方法 :固相萃取净化和富集样品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和脑脊液中MTX含量。色谱条件 :以C18柱为分析柱 ,流动相为甲醇 -乙腈 -磷酸盐缓冲液 (2∶7∶91) ,流速 0 8mL·min-1,柱... 目的 :建立生物样品中甲氨喋呤 (MTX)浓度测定方法。方法 :固相萃取净化和富集样品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和脑脊液中MTX含量。色谱条件 :以C18柱为分析柱 ,流动相为甲醇 -乙腈 -磷酸盐缓冲液 (2∶7∶91) ,流速 0 8mL·min-1,柱温 2 5℃ ,检测波长 313nm。结果 :在 0 0 5~ 80 μg·mL-1范围内呈线性 ,回收率为 90 %以上 ,血清中MTX最低检测限为 10ng·mL-1,脑脊液中最低检测限为 5ng·mL-1。结论 :本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特异性强 ,适合于生物样品中MTX监测及药物动力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法 甲氨喋呤 急性白血病
下载PDF
培门冬酶和左旋门冬酰胺酶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和安全性 被引量:24
3
作者 王岳 李学荣 +2 位作者 仲任 杨静 孙立荣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11年第5期278-282,共5页
目的:比较培门冬酶(PEG-Asp)和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疗效与安全性,为ALL患儿化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3月至12月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小儿血液科收治的分别采用PEG-Asp或L-Asp行强... 目的:比较培门冬酶(PEG-Asp)和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疗效与安全性,为ALL患儿化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3月至12月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小儿血液科收治的分别采用PEG-Asp或L-Asp行强化治疗的ALL患儿(PEG-Asp组和L-Asp组)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2组患儿除均行含长春新碱、吡柔比星和泼尼松的强化治疗外,PEG-Asp组给予PEG-Asp 2500 U/m2,肌内注射,1次/2周,连用2次;L-Asp组给予L-Asp6000 U/m2,静脉注射,隔日1次,共8次。2组患儿均定期检测血常规、凝血功能、血淀粉酶、尿淀粉酶、血糖和肝功能,化疗前后行骨髓象检查,记录病情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观察疗效与不良反应。按照2003年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制定的不良事件通用术语标准(3.0版),将不良反应分为0~4级。结果:PEG-Asp组男20例,女20例,中位年龄6.3岁。L-Asp组男33例,女27例,中位年龄6.7岁。强化治疗前及强化治疗后随访期内骨髓象检查结果显示2组患儿病情均完全缓解。PEG-Asp组完全缓解时间[(13.2±2.0)个月]与L-Asp组[(13.9±1.8)个月]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EG-Asp组平均住院时间[(11.5±7.1)d]短于L-Asp组[(18.5±4.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G-Asp组和L-Asp组皮肤试验阳性率分别为10.0%和2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强化治疗期间,PEG-Asp组和L-Asp组分别有1例和4例患儿出现过敏反应,表现为皮疹或口唇及喉头水肿或腹泻。2组患儿均出现凝血功能障碍,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血红蛋白降低,均出现丙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总胆固醇、尿素氮和血糖的升高及低蛋白血症。各级不良反应分布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L-Asp与PEG-Asp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强化治疗中均较安全有效,出现的不良反应种类与级别类似,但PEG-Asp具有用药次数少、患儿住院时间短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培门冬酶 左旋门冬酰胺酶
原文传递
参芪杀白汤为主联合化疗治疗急性白血病合并脾周围炎临床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王雪梅 汤久慧 +1 位作者 王茂生 李君 《陕西中医》 2020年第2期202-205,共4页
目的:观察参芪杀白汤为主联合化疗治疗白血病伴发脾周围炎患者临床疗效及患者脾肿大范围、疼痛程度、局部皮温及彩超脾周围炎相关表现的治疗前后改善情况。方法:在DA方案或VDCP±L-Asp方案化疗基础上,采用益气养阴,化瘀消癥中药,自... 目的:观察参芪杀白汤为主联合化疗治疗白血病伴发脾周围炎患者临床疗效及患者脾肿大范围、疼痛程度、局部皮温及彩超脾周围炎相关表现的治疗前后改善情况。方法:在DA方案或VDCP±L-Asp方案化疗基础上,采用益气养阴,化瘀消癥中药,自拟参芪杀白汤内服、丹香解毒消癥散外敷治疗伴脾周围炎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或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结果:白血病疗效表明,观察组CR率69.0%,观察组46.3%;总有效率观察组88.1%,明显优于对照组(68.3%,P<0.05);脾周围炎治疗效果观察组痊愈率59.5%,对照组39.0%;总有效率观察组92.9%,优于对照组(82.9%,P<0.05)。结论:益气养阴、化瘀消癥中药内服外用治疗急性白血病伴发脾周围炎可提高完全缓解率,既可清热解毒通络以止痛,又可软坚消癥治疗辅助治疗白血病,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芪杀白汤 丹香解毒消癥散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化疗 脾周围炎
下载PDF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多中心综合比较及评价 被引量:17
5
作者 张雪 李蓓 +2 位作者 陈振萍 吴敏媛 李志刚 《检验医学》 CAS 2014年第8期843-847,共5页
目的比较中国儿童白血病协作组(CCLG)成员医院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骨髓细胞形态学诊断综合水平,评价并规范细胞形态学检验方法、专业术语使用,同时提高检验人员骨髓细胞形态识别能力。方法随机抽取CCLG成员医院入组的ALL患儿110... 目的比较中国儿童白血病协作组(CCLG)成员医院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骨髓细胞形态学诊断综合水平,评价并规范细胞形态学检验方法、专业术语使用,同时提高检验人员骨髓细胞形态识别能力。方法随机抽取CCLG成员医院入组的ALL患儿110例,由成员医院提供上述患儿的初诊、治疗第15天、第33天以及第12周骨髓细胞涂片,共440份。将所有骨髓细胞涂片随机发放给2名专职从事骨髓细胞形态检验的中级职称技术人员进行复检,复检报告由血液专业临床医师与原始检验报告进行比对、分析,并提供书面意见。结果在取材情况及骨髓增生程度方面,共有427份(97.0%)骨髓细胞涂片的复检报告与原始报告判断基本吻合,有13份(3.0%)骨髓细胞涂片的复检报告判断骨髓稀释,故未描述增生程度,而原始报告判断骨髓取材良好,并描述骨髓增生减低。在染色程度方面,共有428份(97.3%)骨髓细胞涂片的复检报告与原始报告判断相符,有12份(2.7%)涂片的复检报告描述涂片染色偏浅或偏深,而原始报告均描述染色良好。原始报告及复检报告在描述骨髓像特点时均存在术语使用不规范,中、英文混用,使用不规范的缩略语或英文缩写等现象。在检验结论方面,除13份骨髓细胞涂片取材情况存在异议,造成检验结论不一致外,其余427份(97.0%)复检报告与原始报告基本吻合。结论多中心儿童ALL骨髓细胞涂片进行比对分析,对提高CCLG成员医院骨髓细胞形态学诊断总体水平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同时为建立规范的细胞形态学检验模式,统一专业术语,提高检验报告互认程度也是一次必要的尝试和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细胞 形态学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儿童
下载PDF
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被引量:15
6
作者 湛洁谊 叶铁真 +3 位作者 吴梓梁 陈福雄 邹亚伟 王波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652-654,共3页
目的研究3g/m2和5g/m2甲氨蝶呤(MTX)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血、脑脊液MTX浓度和不良反应。方法ALL患儿43例共接受98例次MTX3g/(m2·次)或5g/(m2·次)治疗,对两剂量组进行MTX血药质量浓度、脑脊液浓度及不良反应比较。结... 目的研究3g/m2和5g/m2甲氨蝶呤(MTX)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血、脑脊液MTX浓度和不良反应。方法ALL患儿43例共接受98例次MTX3g/(m2·次)或5g/(m2·次)治疗,对两剂量组进行MTX血药质量浓度、脑脊液浓度及不良反应比较。结果1.MTX44、66h血药质量浓度与23hMTX血药质量浓度明显相关(P<0.05);2.不同个体间及同一个体不同时间使用同一给药方案血药质量浓度、脑脊液浓度水平差异较大;3.两剂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骨髓抑制、肝功能损害的MTX血药质量浓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标危、高危ALL分别采用3、5g/(m2·次)的剂量是合理的,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氨蝶呤 淋巴细胞白血病 急性 血药质量浓度监测 不良反应
下载PDF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GSTP1及MTHFR基因多态性对大剂量甲氨蝶呤不良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5
7
作者 李菲 尹郸丹 +3 位作者 周小兰 马建梅 郭红梅 孟黎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23-728,共6页
目的:研究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的GSTP1及MTHFR基因多态性对大剂量甲氨蝶呤(HDM TX)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对2014年1月-2016年1月98例ALL患儿采用PCR方法测定C677T A303G及MTHFR C677T的多态性,观察患儿HD-M TX化疗期间的不良反... 目的:研究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的GSTP1及MTHFR基因多态性对大剂量甲氨蝶呤(HDM TX)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对2014年1月-2016年1月98例ALL患儿采用PCR方法测定C677T A303G及MTHFR C677T的多态性,观察患儿HD-M TX化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C677T及MTHFR对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结果:98例患儿中61例(62.24%)存在有至少1个基因位点的变异;C677TA303G基因多态性表现:A基因频率84.69%,G基因频率15.31%;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表现:C基因频率66.33%,T基因频率33.67%。98例患儿中,7例(7.14%)发生骨髓抑制,23例(23.47%)发生肝损害,15例(15.31%)发生肾损害,48例(48.98%)发生胃肠道反应,46例(46.94%)发生黏膜损害。对患儿的年龄、性别、危险程度及MTX的剂量进行校正后分析显示,基因多态性与骨髓抑制、胃肠道及黏膜损害的发生无显著相关性(P>0.05)。然而,变异基因数量与肝功能及肾功能损害的发生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MTHFR及C677T基因联合变异时患儿的M TX不良反应发生风险明显增加,对此应引起临床上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 谷胱甘肽转移酶P1(GSTP1) 基因多态性 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
下载PDF
MTHFR基因多态性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甲氨蝶呤化疗后不良反应及临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3
8
作者 郑明霞 赵文理 《山东医药》 CAS 2020年第4期26-29,共4页
目的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多态性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甲氨蝶呤(MTX)化疗后不良反应和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拟行大剂量MTX化疗的ALL患儿112例,治疗前抽取患儿空腹外周静脉血,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限制... 目的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多态性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甲氨蝶呤(MTX)化疗后不良反应和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拟行大剂量MTX化疗的ALL患儿112例,治疗前抽取患儿空腹外周静脉血,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对患儿MTHFR基因的C 677 T和A 1298 C基因型进行检测,统计学分析各基因型患儿与治疗后不良反应及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112例ALL患儿中,MTHFR基因C 677 T位点中CT型占44.6%,MTHFR基因A 1298 C位点中AA型占53.5%。MTHFR C 677 T各基因型患儿在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皮肤黏膜损伤及肝肾功能损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MTHFR A 1298 C各基因型患儿在胃肠道反应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在骨髓抑制、皮肤黏膜损伤及肝肾功能损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MTHFR C 677 T基因型中TT型患儿复发率高于CC、CT型患儿(P均>0.05),TT型ALL患儿无事件生存期(EFI)较CC型、CT型患儿长(P均<0.05)。MTHFR A 1298 C基因型中CC、AA、AC基因型患儿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73,P=0.917)。CC、AA、AC基因型患儿EF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3.03,P=0.052)。结论MTHFR基因多态性与ALL患儿MTX化疗后不良反应及临床预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甲氨蝶呤 不良反应 预后
下载PDF
ETV6/RUNX1阳性儿童急性B系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预后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王邢玮 李本尚 +2 位作者 沈树红 陈静 汤静燕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21-325,共5页
目的 探讨和验证ETV6/RUNX1融合基因在中国汉族B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儿中的阳性率及其对疾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 年1 月1 日至2014 年12 月31 日确诊并序贯治疗的B-ALL患儿经FISH技术检测的ETV6/RUNX1融合基因... 目的 探讨和验证ETV6/RUNX1融合基因在中国汉族B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儿中的阳性率及其对疾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 年1 月1 日至2014 年12 月31 日确诊并序贯治疗的B-ALL患儿经FISH技术检测的ETV6/RUNX1融合基因结果及其临床资料.结果 共有723例B-ALL患儿,其中ETV6/RUNX1阳性B-ALL患儿151例,阳性率20.89%;在723 例B-ALL患儿中91 例患儿复发,其中ETV6/RUNX1阳性患儿复发10 例,占复发患儿的10.99%.同时,在ETV6/RUNX1阳性患儿中,除1例在诊断后65 d复发,其余9例的复发时间均超过300 d,复发时间中位数为1 155 d(P25 - P75= 395.3 - 1 301.5);ETV6/RUNX1阴性患儿复发时间为484 d(P25 - P75= 259.0 - 1 017.5),两组复发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158).对复发时间的分布区域分析发现,ETV6/RUNX1阳性患儿的复发期主要集中于临床化疗结束后,而阴性患儿的复发期主要集中于维持治疗期,两者的复发时间段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结论 ETV6/RUNX1在中国汉族儿童B-ALL中也是预后良好的标志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TV6/RUNX1 融合基因 淋巴细胞白血病 复发 儿童
下载PDF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外周血IL-17、IL-35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2
10
作者 王西阁 张晓敏 +2 位作者 赵雪莲 周玉洁 任瑞芳 《当代医学》 2016年第2期6-8,共3页
目的本研究通过检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外周血中IL-17、IL-35水平及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探讨其在ALL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择141例ALL患儿,其中初诊76例(初诊组)、治疗后完全缓解65例(缓解组),另选45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采用流... 目的本研究通过检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外周血中IL-17、IL-35水平及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探讨其在ALL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择141例ALL患儿,其中初诊76例(初诊组)、治疗后完全缓解65例(缓解组),另选45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患儿CD 3^+T淋巴细胞、CD 4^+T淋巴细胞、CD 8^+T淋巴细胞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IL-17、IL-35的水平。结果 IL-17的水平:初诊组(8.66±0.95)pg/m L和缓解组(14.86±1.77)pg/m L均低于对照组(22.85±1.84)pg/m L(P<0.05);IL-35的水平:初诊组(164.72±8.99)pg/m L和缓解组(125.63±8.41)pg/m L均高于对照组(69.07±3.23)pg/m L(P<0.05);CD 3^+T淋巴细胞、CD 4^+T淋巴细胞的表达水平:初诊组[(60.75±3.16)%、(30.00±2.30)%]和缓解组[(67.31±2.94)%、(34.51±2.44)%]均低于对照组[(69.53±4.12)%、(38.18±2.39)%](P<0.05);CD 8^+T淋巴细胞的表达水平:初诊租(33.32±3.01)%和缓解组(29.54±2.70)%高于对照组(25.87±2.01%)(P<0.05);初诊组与缓解组之间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 4^+T淋巴细胞的表达水平与IL-17的水平呈正相关(r=0.678,P<0.01),与IL-35的水平呈负相关(r=-0.688,P<0.01)。结论 ALL患儿存在不同程度的免疫异常,外周血中IL-17的低表达、IL-35的高表达,可能在ALL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IL-17 IL-35 T淋巴细胞亚群 儿童
下载PDF
基于VGG16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血液细胞显微图像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分类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张海涛 刘景鑫 +2 位作者 赵晓晴 胡笑含 李慧盈 《中国医疗设备》 2019年第7期1-4,9,共5页
针对临床医学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血液细胞显微图像分类易错、费时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VGG16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方法去获取医学图像中高纬度的病理信息。该方法首先将样本数据进行预... 针对临床医学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血液细胞显微图像分类易错、费时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VGG16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方法去获取医学图像中高纬度的病理信息。该方法首先将样本数据进行预处理,清洗出符合要求的训练集和验证集,其中还用到了超像素的方法用于训练样本的目标区域提取,然后再将预处理好的数据,输入到VGG16卷积神经网络模型中,对其进行训练,最后输入验证集进入模型中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分类方法能有效地完成ALL血液细胞显微图像是否患病的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血液细胞显微图像 VGG16卷积神经网络 深度学习
下载PDF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中甲氨蝶呤血药浓度和脑脊液浓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11
12
作者 王向文 边艳伟 +2 位作者 赵淑玲 耿安阳 牡丹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19年第2期89-94,99,共7页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治疗时甲氨蝶呤(MTX)血浆和脑脊液浓度的水平,以及同给药剂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小儿血液科住院治疗的30名ALL患儿,共11...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治疗时甲氨蝶呤(MTX)血浆和脑脊液浓度的水平,以及同给药剂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小儿血液科住院治疗的30名ALL患儿,共117例次HDMTX治疗。依据CCLG-ALL2008方案危险度分层,分成两组,A组:MTX为2g/m^2,B组:MTX为5g/m^2,进行多个时间点血药浓度和MTX开始后0. 5 h脑脊液药物浓度检测,对取得的药物浓度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B组患儿各时间点平均血药浓度和MTX开始后0.5 h脑脊液浓度均高于A组(P <0.05);(2)B组患儿骨髓抑制、肝功损害及口腔溃疡的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P<0.05),其他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 05);两组患儿MTX开始后0.5h脑脊液药物浓度和血药浓度成正相关(P<0.01)。结论 (1)血浆和脑脊液MTX浓度同MTX给药剂量正相关。(2)MTX剂量越高,骨髓抑制、肝功损害、黏膜损害越严重,其他不良反应则无明显差异。(3)血药浓度决定MTX开始后0.5 h脑脊液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儿童 大剂量甲氨蝶呤 血药浓度 脑脊液药物浓度 不良反应
下载PDF
丙泊酚联合氯胺酮麻醉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13
作者 刘锋 郑玲霞 +1 位作者 徐兵 周红升 《海南医学》 CAS 2014年第5期693-696,共4页
目的观察丙泊酚联合氯胺酮麻醉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对照组为80例健康体检儿童,试验组为78例经骨髓穿刺确诊为ALL的患儿,试验组患儿鞘内注射化疗药物治疗,期间静脉注射丙泊酚[(2±1)mg... 目的观察丙泊酚联合氯胺酮麻醉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对照组为80例健康体检儿童,试验组为78例经骨髓穿刺确诊为ALL的患儿,试验组患儿鞘内注射化疗药物治疗,期间静脉注射丙泊酚[(2±1)mg/kg]联合氯胺酮(0.5 mg/kg)镇静麻醉,分别将经骨髓穿刺确诊镇静麻醉前、镇静麻醉6 h后(即鞘内注射前)及镇静麻醉24 h后(即鞘内注射并镇静麻醉18 h后)的患儿血样设为TG-t0组、TG-t1组和TG-t2组。采用流式细胞仪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和CD4/CD8的水平和CD4+CD25+CD127-Treg细胞进行检测。以Ag-NORs、Th1/Th2比值及TGF-β作为免疫学指标,采用KL型肿瘤免疫图像分析系统对外周血Ag-NORs进行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Th1/Th2比值及TGF-β的血清浓度水平。结果试验组患儿外周血CD8、Treg比例、TGF-β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CD3、CD4、CD4/CD8比值、Ag-NORs水平及Th1/Th2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TG-t0组、TG-t1组和TG-t2组的T细胞亚群及相关免疫学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LL患儿较健康儿童机体免疫功能低下,而在诊断和术后使用丙泊酚联合氯胺酮麻醉对其外周血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改变无直接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丙泊酚 氯胺酮 T淋巴细胞 免疫功能 鞘内注射
下载PDF
联合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护理 被引量:10
14
作者 唐秋芳 崔秀华 江丽洪 《现代临床护理》 2005年第3期40-41,50,共3页
目的探讨吡柔比星、长春新碱、强的松联合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护理方法,避免和减少化疗期间出现的并发症和毒副作用,提高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46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病人化疗期间的护理经验。结果病人的并发症和毒副作用得... 目的探讨吡柔比星、长春新碱、强的松联合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护理方法,避免和减少化疗期间出现的并发症和毒副作用,提高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46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病人化疗期间的护理经验。结果病人的并发症和毒副作用得到及时处理和有效的控制。病人治疗有效率84.8%。结论良好的护理工作是保证白血病病人化疗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科学的护理方法可避免和减少化疗期间出现的并发症和毒副作用,提高治疗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化学疗法 吡柔比星 长春新碱 强的松 护理
下载PDF
T_(2)^(*)校正多回波Dixon技术定量评估急性白血病患儿骨髓脂肪含量的价值及意义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琳琳 程敬亮 +4 位作者 王叨 张勇 任翠萍 陈娇 孙梦恬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3期294-298,共5页
目的 应用MRI T_(2)^(*)校正多回波Dixon(m-Dixon)技术测量急性白血病(AL)患儿下腰段椎体、髂骨、股骨上段骨髓脂肪分数(FF),探讨AL患儿骨髓FF与骨髓浸润的关系。方法 2020年4月—2022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AL患儿55例为AL组,... 目的 应用MRI T_(2)^(*)校正多回波Dixon(m-Dixon)技术测量急性白血病(AL)患儿下腰段椎体、髂骨、股骨上段骨髓脂肪分数(FF),探讨AL患儿骨髓FF与骨髓浸润的关系。方法 2020年4月—2022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AL患儿55例为AL组,同期行MRI腰椎、骨盆扫描无AL患儿55例为对照组,2组均采用MRI m-Dixon序列测量L_(3)、L_(4)、髂骨、股骨上段骨髓FF。将AL患儿依据骨髓细胞学检查结果分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组35例和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组20例。比较AL组与对照组性别比例,年龄,L_(3)、L_(4)、髂骨、股骨上段骨髓FF及2组不同部位FF;比较ALL组与AML组L_(3)、L_(4)、髂骨、股骨上段骨髓FF及幼稚细胞比例;采用Pearson相关法分析AML组、ALL组4个部位骨髓FF与幼稚细胞比例的相关性。结果 (1)AL组性别比例、年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_(3)[2.20(0.97,3.83)%]、L_(4)[1.49(0.74,5.05)%]、髂骨[2.32(0.86,4.38)%]、股骨上段[2.39(1.12,4.65)%]骨髓FF均低于对照组[37.39(33.38,46.32)%、39.85(36.07,47.05)%、55.07(51.24,57.99)%、61.08(57.11,66.76)%](P<0.05)。对照组髂骨、股骨上段骨髓FF均高于L_(3)、L_(4)(P<0.05),股骨上段骨髓FF高于髂骨(P<0.05),L_(3)骨髓FF与L_(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L组L_(3)、L_(4)、髂骨、股骨上段骨髓F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ALL组L_(3)、L_(4)、髂骨、股骨上段骨髓FF与AML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髓幼稚细胞比例[(91.41±8.33)%]高于AML组[(70.36±22.73)%](t=3.992,P=0.001)。(3)ALL组4个部位骨髓FF均值[(2.83±2.09)%]与骨髓幼稚细胞比例无相关性(r=-0.151,P=0.387),AML组4个部位骨髓FF均值[(5.35±5.07)%]与骨髓幼稚细胞比例呈负相关(r=-0.573,P=0.008)。结论 AL患儿下腰段椎体、髂骨、股骨上段骨髓脂肪含量降低,AML患儿骨髓FF与骨髓幼稚细胞比例呈负相关,MRI m-Dixon技术可定量评估AL患儿骨髓浸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T2*校正的多回波Dixon 骨髓脂肪分数
原文传递
伏立康唑与两性霉素B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合并侵入性真菌感染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杨海平 米瑞华 +3 位作者 胡萌 赵小强 阮林海 魏旭东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3494-3495,共2页
目的比较伏立康唑与两性霉素B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合并侵入性真菌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次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合并侵入性真菌感染患者,治疗组给予伏立康唑注射液4mg/kg静脉滴注,1次/12h,对照组给予两性霉素B,从小... 目的比较伏立康唑与两性霉素B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合并侵入性真菌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次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合并侵入性真菌感染患者,治疗组给予伏立康唑注射液4mg/kg静脉滴注,1次/12h,对照组给予两性霉素B,从小剂量开始缓慢加大剂量至1mg/kg静脉滴注,1次/d,两组均于治疗后2周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有效率治疗组为76.67%、对照组为46.67%,对照组不良反应消化道损害、肾功能损害、低钾血症和静脉炎发生率显著高于治疗组,对照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3.33%,高于治疗组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伏立康唑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合并侵入性真菌感染安全性好、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立康唑 两性霉素B 侵入性真菌感染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原文传递
两种化疗方案对于TEL-AML1融合基因阳性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9
17
作者 张爱明 《河北医学》 CAS 2018年第2期206-211,共6页
目的:比较BCH-2003方案和CCLG-2008方案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确诊患儿(分子生物学标记为TEL-AML1)的临床疗效差异,为临床患儿根据实际病情选择合适诊治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2年8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对在我院接受住院化疗的120... 目的:比较BCH-2003方案和CCLG-2008方案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确诊患儿(分子生物学标记为TEL-AML1)的临床疗效差异,为临床患儿根据实际病情选择合适诊治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2年8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对在我院接受住院化疗的120例符合研究要求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确诊患儿(分子生物学标记为TEL-AML1)分别进行BCH-2003方案和CCLG-2008方案的治疗,每组患儿均为60例,比较两组患儿复发情况、血浆相关生化指标(VEGF、VEGFR、b FGF、MVD)、临床疗效的统计学差异。结果:两组患儿(BCH-2003方案组或CCLG-2008方案组)治疗前后VEGF、VEGFR、b FGF、MVD随时间迁移均发生了显著改变(均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VEGF、VEGFR、MVD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比较,其神经系统症状、消化系统症状等不良反应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两组患儿预后复发情况危险程度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免疫分型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复发情况进行比较,其危险性、免疫分型、复发部位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结论:BCH-2003方案相比CCLG-2008方案,治疗TEL-AML1融合基因阳性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儿童的短期临床疗效更好,但是CCLG-2008方案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严重性均优于BCH-2003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CH-2003方案 CCLG-2008方案 TEL-AML1融合基因 儿童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下载PDF
环境化学物暴露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风险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蒋伟超 吴思英 柯跃斌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893-899,共7页
目的:探讨环境化学物暴露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ALL)之间的关联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6年1月深圳市儿童医院就诊于血液肿瘤科的儿童病例,按年龄和性别进行1∶2匹配,招募就诊于骨科的调查对象... 目的:探讨环境化学物暴露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ALL)之间的关联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6年1月深圳市儿童医院就诊于血液肿瘤科的儿童病例,按年龄和性别进行1∶2匹配,招募就诊于骨科的调查对象作为对照组。通过问卷调查获取儿童及其家长的基本信息资料以及环境暴露特征,并采集儿童的血液、尿液标本。采用ELISA测定血清中甲醛的内暴露物(人-甲醛白蛋白结合物)的浓度;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尿液中苯、甲苯、二甲苯的内暴露物(反-反式黏糠酸、马尿酸、2-、3-、4-甲基马尿酸)的浓度。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儿童及其父母暴露因素与cALL发病的关系。结果共收集新发cALL病例71例,年龄为(6.08±3.61)岁,对照142名,年龄为(5.91±3.57)岁。环境化学暴露因素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0年内居所油漆(OR=4.39,95%CI:1.87~10.31)、母亲孕期暴露化学物(OR=11.78,95%CI:1.65~83.88)、父亲暴露柴油/汽油(OR=8.15,95%CI:2.68~24.83)、父亲暴露染发剂等染料(OR=7.77,95%CI:1.52~39.67)、垃圾焚烧(OR=6.08,95%CI:1.17~31.66)是cALL的危险因素;化学物内暴露方面,病例组中苯的内暴露物检出率(91%,40/44)高于对照组(73%,81/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2,P=0.021)。病例组中甲醛、苯的内暴露浓度的P50(分别为32.120 pg/ml和2.505μg/g肌酐)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8.705 pg/ml和0.672μg/g肌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1.98和-3.95,P值分别为0.047、〈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苯暴露(OR=1.09,95%CI:1.00~1.19)、10年内居所油漆暴露(OR=3.56,95%CI:1.20~10.53)、父亲汽油/柴油暴露(OR=3.75,95%CI:1.06~13.22)是cALL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苯等多种环境化学因素的暴露可能增加cALL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醛 内暴露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环境化学物
原文传递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刘改英 林愈灯 《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4年第4期269-270,共2页
目的 :研究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初治时和完全缓解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及其功能 ,寻找更好的控制儿童白血病的方法。方法 :采用单克隆抗体在流式细胞仪上测定了 16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儿童初治时、完全缓解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 目的 :研究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初治时和完全缓解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及其功能 ,寻找更好的控制儿童白血病的方法。方法 :采用单克隆抗体在流式细胞仪上测定了 16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儿童初治时、完全缓解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MNC)CD3 ,CD4,CD8含量及自然杀伤细胞 (NKC)水平。结果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外周血CD3 ,CD4,NKC细胞及CD4/CD8比值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CD8+细胞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完全缓解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达正常水平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免疫损害在白血病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T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与儿童白血病的预后关系密切 ;促进患儿免疫功能的恢复对治疗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免疫功能 细胞因子 淋巴细胞
下载PDF
甲氨蝶呤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及对患者BAFF、APRIL的影响 被引量:9
20
作者 王瑾 刘海玲 +2 位作者 姚欢 张王刚 马肖容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9年第22期4376-4379,共4页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及对患者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AFF)、增殖诱导配体(APRIL)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8月至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50例进行研究,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26)和对照组(n...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及对患者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AFF)、增殖诱导配体(APRIL)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8月至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50例进行研究,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26)和对照组(n=24)。对照组给予化疗治疗,观察组采用甲氨蝶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BAFF、APRIL、CD4^+、CD8^+、CD4^+/CD8^+水平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84.62%显著高于对照58.33%,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BAFF、APRIL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BAFF、APRIL水平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CD4^+、CD4^+/CD8^+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中应用甲氨蝶呤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BAFF、APRIL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氨蝶呤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 增殖诱导配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