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0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介孔复合吸附材料对微污染水源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吸附试验 被引量:1
1
作者 何建敏 林海 董颖博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6-29,共4页
研究介孔复合吸附材料对微污染水源水中有机污染物和总磷的去除效果。"静态吸附"试验结果表明,介孔复合吸附材料对微污染水源水的TOC和总P去除率分别为76.7%和68.9%;TOC饱和吸附量为5.27mg/(g·L),总P饱和吸附量为0.486mg... 研究介孔复合吸附材料对微污染水源水中有机污染物和总磷的去除效果。"静态吸附"试验结果表明,介孔复合吸附材料对微污染水源水的TOC和总P去除率分别为76.7%和68.9%;TOC饱和吸附量为5.27mg/(g·L),总P饱和吸附量为0.486mg/(g·L);"动态吸附"试验结果表明,介孔复合吸附材料的最佳处理量为35mL/g,最佳吸附流速为5mL/min,在此条件下对TOC和总P的去除效果分别为68.7%和20.3%。综上所述,介孔复合吸附材料的整体吸附效果与活性炭相当,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污染水源水 介孔复合吸附材料 活性炭 TOC 总磷
原文传递
活性竹炭对苯酚的吸附动力学 被引量:40
2
作者 朱江涛 黄正宏 +2 位作者 康飞宇 傅金和 岳永德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26-330,共5页
研究了30℃下活性竹炭对苯酚溶液的吸附动力学,考察了苯酚初始浓度和吸附剂粒径的影响,并用三种动力学模型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活性竹炭对苯酚的吸附动力学过程可以用准二级模型进行很好的描述,拟合所得的初始吸附速率随着苯酚浓度的... 研究了30℃下活性竹炭对苯酚溶液的吸附动力学,考察了苯酚初始浓度和吸附剂粒径的影响,并用三种动力学模型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活性竹炭对苯酚的吸附动力学过程可以用准二级模型进行很好的描述,拟合所得的初始吸附速率随着苯酚浓度的增加和竹炭粒径的减小而提高。颗粒内扩散模型分析表明,活性竹炭对苯酚溶液的吸附过程中,颗粒内扩散为主要速率控制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竹炭 苯酚 吸附动力学
下载PDF
高活性木炭的制备与孔结构表征 被引量:17
3
作者 林冠烽 程捷 +2 位作者 黄彪 杨建华 吴新华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995-998,共4页
介绍了二步炭化法制备高活性木炭工艺。研究了保温时间和温度对活性木炭吸附性能的影响,并通过ESEM和HRTEM等对其孔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二步炭化法可很好地提高木炭的性能,可制得孔径主要集中在0.6~2.0nm的活性木炭;随着保温时间延... 介绍了二步炭化法制备高活性木炭工艺。研究了保温时间和温度对活性木炭吸附性能的影响,并通过ESEM和HRTEM等对其孔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二步炭化法可很好地提高木炭的性能,可制得孔径主要集中在0.6~2.0nm的活性木炭;随着保温时间延长,活性木炭的比表面积、孔容积均增大。在较佳实验条件下,所制高活性木炭的比表面积、总孔容积和微孔容积分别为1288.4m2/g、0.784mL/g、0.407mL/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步炭化 活性木炭 吸附
下载PDF
炭化工艺对高活性木炭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林冠烽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12-116,共5页
利用工业下脚料杉木屑为原料,通过一步炭化法和二步炭化法制备高活性木炭。研究认为,一步炭化法和二步炭化法均能制得微孔和中孔结构发达的活性木炭。通过对900℃下炭化样品N2吸附等温线的分析得知,一步炭化法和二步炭化法均有利于提高... 利用工业下脚料杉木屑为原料,通过一步炭化法和二步炭化法制备高活性木炭。研究认为,一步炭化法和二步炭化法均能制得微孔和中孔结构发达的活性木炭。通过对900℃下炭化样品N2吸附等温线的分析得知,一步炭化法和二步炭化法均有利于提高木炭的比表面积,制得孔隙结构发达的活性木炭,总孔容积分别为0.561和0.784mL.g-1,且孔半径主要集中在0.6~2.0nm之间。但总体上来说,二步炭化法制备的样品性能比一步炭化法更优,二步炭化法样品的比表面积、总孔容积、碘吸附值分别为1288.4m2·g-1,0.784mL·g-1,1038.2mg·g-1。根据X射线衍射图谱和拉曼光谱的分析可知,二步炭化法比一步炭化法更有利于活性木炭石墨状微晶的形成与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步炭化法 二步炭化法 活性木炭 活化
下载PDF
苯酚和吡啶在竹质活性炭上的吸附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俞蓉 刘江江 +2 位作者 陈吕军 温东辉 何玉山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5期8-11,共4页
以焦化废水中的代表性污染物苯酚和吡啶为吸附质,以颗粒竹质活性炭为吸附剂,考察了苯酚和吡啶在竹质活性炭上的吸附性能以及两种化合物之间的竞争吸附关系。结果发现:竹质活性炭对苯酚的吸附较符合Langmuir等温式,对吡啶的吸附较符合Fre... 以焦化废水中的代表性污染物苯酚和吡啶为吸附质,以颗粒竹质活性炭为吸附剂,考察了苯酚和吡啶在竹质活性炭上的吸附性能以及两种化合物之间的竞争吸附关系。结果发现:竹质活性炭对苯酚的吸附较符合Langmuir等温式,对吡啶的吸附较符合Freundlich等温式,苯酚和吡啶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122.0mg/g和344.8mg/g。该竹质活性炭对苯酚和吡啶的吸附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均在4.0h时达到平衡,当两种化合物共存于溶液中时,其吸附动力学过程和吸附平衡时间未受影响,但竞争吸附导致苯酚和吡啶的平衡吸附量分别下降了10.4%和2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科学 竹质活性炭 竞争吸附 苯酚 吡啶
下载PDF
几种烟气脱硫工艺的运行费用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韩彩玲 桑斌修 宋建军 《能源技术经济》 2010年第8期42-45,共4页
介绍了我国SO2的排放情况和国家的政策,对目前市场上使用比较广泛的3种烟气脱硫技术方案进行了介绍,分析了3种方案的运行成本,并提出了相应技术方案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石灰石-石膏脱硫 氨法脱硫 活性焦吸附
下载PDF
酚醛树脂合成工业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王扎根 欧阳韧 +1 位作者 张家卓 胡建平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2000年第4期48-49,共2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酚醛树脂合成工业废水处理的新技术。它是将酚醛树脂合成工业废水处理分为两步走:第一步是进行含酚工业废水酚醛树脂回收;第二步是进行化学处理及吸附。经过该技术处理后,工业废水的污染物指标完全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 本文介绍了一种酚醛树脂合成工业废水处理的新技术。它是将酚醛树脂合成工业废水处理分为两步走:第一步是进行含酚工业废水酚醛树脂回收;第二步是进行化学处理及吸附。经过该技术处理后,工业废水的污染物指标完全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该技术的特点是:1)可以处理高浓度的含酚工业废水;2)处理效果好;3)推广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醛树脂合成 含酚废水 化学处理 吸附 废水处理
下载PDF
两步炭化法制备高活性木炭 被引量:5
8
作者 林冠烽 程捷 +4 位作者 黄彪 陈学榕 江茂生 林咏梅 陈燕丹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2007年第3期85-87,共3页
500℃下炭化杉木屑,再将此炭化料在较高温度下,进行第二步炭化,制得高活性木炭。讨论了温度、保温时间、升温速率等因素对产品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保温时间的延长,亚甲基蓝吸附值、碘吸附值、苯吸附值呈现上升趋... 500℃下炭化杉木屑,再将此炭化料在较高温度下,进行第二步炭化,制得高活性木炭。讨论了温度、保温时间、升温速率等因素对产品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保温时间的延长,亚甲基蓝吸附值、碘吸附值、苯吸附值呈现上升趋势;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大,得率、亚甲基蓝吸附值、碘吸附值、苯吸附值呈现下降趋势。在相对较优的实验条件下,制得了亚甲基蓝吸附值为330 mg/g,碘吸附值1 068.3 mg/g,苯吸附值105.28 %、得率为14.29 %的高活性木炭。研究认为两步炭化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木炭的比表面积及吸附性能。第二步炭化时,在微量空气的作用下,对木炭产生了活化效果。研究表明,两步炭化法工艺比较简单,对设备要求不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步炭化 杉木 活化 活性木炭
下载PDF
生物活性竹炭的制备及其对溶液中喹啉的去除 被引量:4
9
作者 朱力思 黄正宏 +1 位作者 温东辉 康飞宇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49-453,共5页
以自制活性竹炭(Activated Bamboo Charcoal,简称ABC)为基体,负载喹啉降解菌BC027制备了生物活性竹炭(Biological Activated Bamboo Charcoal,简称BABC),并研究了BABC去除目标污染物——喹啉的性能。结果表明:喹啉降解菌可以负载到ABC表... 以自制活性竹炭(Activated Bamboo Charcoal,简称ABC)为基体,负载喹啉降解菌BC027制备了生物活性竹炭(Biological Activated Bamboo Charcoal,简称BABC),并研究了BABC去除目标污染物——喹啉的性能。结果表明:喹啉降解菌可以负载到ABC表面,且生长状态良好。与ABC相比,BABC去除喹啉的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其中降解期微生物作用明显;BABC去除喹啉的能力和溶液中OD值的大小相关,基体吸附性能仅在吸附期起作用。BABC的处理容量大于ABC,使用寿命长于AB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活性竹炭 微生物负载 喹啉 降解 吸附
下载PDF
脱氮副球菌W12在游离生长与附着生长条件下对吡啶去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俞蓉 赵翠 +2 位作者 刘江江 陈吕军 温东辉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053-1058,共6页
分离到1株吡啶降解菌——脱氮副球菌(Paracoccus denitrificans W12),将其附着生长于颗粒活性竹炭(ABC)制备成生物活性竹炭(BABC),分别以游离菌和固着菌开展对水中吡啶的去除实验.结果表明,0.31g·L-1游离态W12菌可在26.5~48.9h内... 分离到1株吡啶降解菌——脱氮副球菌(Paracoccus denitrificans W12),将其附着生长于颗粒活性竹炭(ABC)制备成生物活性竹炭(BABC),分别以游离菌和固着菌开展对水中吡啶的去除实验.结果表明,0.31g·L-1游离态W12菌可在26.5~48.9h内将48.70~1399mg·L-1的吡啶完全降解;附着于ABC的W12菌不仅保持其降解能力,而且BABC通过吸附与降解的协同作用更高效地去除吡啶,当温度为35℃,BABC投加量为10.0g·L-1时,692.2mg·L-1的吡啶在前3.6h主要通过吸附作用降低52%,其后主要通过生物降解作用至23.7h被基本去除,随着BABC投加量和处理批次的增加,吡啶去除效率显著提高.研究进一步从微观结构上对BABC去除水中吡啶的协同作用机制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啶降解菌 生物活性竹炭(BABC) 吸附 生物降解
原文传递
活性竹炭负载TiO_2及其对苯酚的吸附降解 被引量:2
11
作者 朱江涛 黄正宏 康飞宇 《世界竹藤通讯》 2009年第5期29-31,共3页
以活性竹炭(ABC)为基体,通过溶胶浸渍的方法获得了TiO2/ABC材料,并研究了对苯酚的吸附降解。结果表明:活性竹炭上负载的TiO2的物相和晶粒大小跟热处理温度有关。活性竹炭负载TiO后吸附能力变化不大,但赋予了其一定的光催化能力。
关键词 活性竹炭 二氧化钛 苯酚
下载PDF
微波改性竹炭颗粒对实验性腹泻大鼠免疫性能和消化吸收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建辉 刘永乐 +4 位作者 李赤翎 刘冬敏 尹欣欣 李艳 王群辉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77-681,共5页
旨以研究活性竹炭颗粒(MABCP)对实验性腹泻大鼠免疫性能和消化吸收功能的影响,在大鼠饲粮中分别添加0.05,0.10,0.15%的经KOH微波活化处理的竹炭颗粒,对模型大鼠进行为期一周的饲养试验。研究发现:经KOH微波活化的竹炭颗粒,比表面积与吸... 旨以研究活性竹炭颗粒(MABCP)对实验性腹泻大鼠免疫性能和消化吸收功能的影响,在大鼠饲粮中分别添加0.05,0.10,0.15%的经KOH微波活化处理的竹炭颗粒,对模型大鼠进行为期一周的饲养试验。研究发现:经KOH微波活化的竹炭颗粒,比表面积与吸附性能大幅增强,其能显著降低腹泻大鼠稀便率(P<0.05),有效增加胸腺和脾脏指数(P<0.05);显著提高腹泻大鼠血清D-木糖含量(P<0.05),但对消化酶如淀粉酶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肠道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NADH脱氢酶、H+-ATP酶活性显著增强(P<0.05),MDA生成量显著降低(P<0.05)。试验表明MABCP可提高体积免疫性能,改善小肠吸收功能,减少肠道自由基生成,有效维持或改善细胞氧化磷酸化水平,其中以低剂量添加效果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改性竹炭颗粒 大鼠 免疫性能 消化吸收功能 细胞氧化磷酸化
下载PDF
二步炭化制备高活性木炭的特性表征
13
作者 黄彪 林冠烽 +2 位作者 唐丽荣 曾巧玲 李涛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B10期125-128,共4页
500℃下炭化杉木屑,再以此炭化料作为原料,在900℃下进行第二步炭化,制得高活性木炭。通过N2吸附等温线、杜比宁方程(DR)、BJH理论对二步炭化法制备的活性木炭的特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二步炭化法较大程度上提高了木炭的比表面... 500℃下炭化杉木屑,再以此炭化料作为原料,在900℃下进行第二步炭化,制得高活性木炭。通过N2吸附等温线、杜比宁方程(DR)、BJH理论对二步炭化法制备的活性木炭的特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二步炭化法较大程度上提高了木炭的比表面积;随着炭化保温时间的延长,活性木炭的比表面积、总孔容积、微孔容积、中孔容积均呈上升趋势;二步炭化法可以制备孔径相对集中的活性木炭,孔径大部分集中在0.6-2,0nm。在900℃,6h保温条件下,二步炭化法所制得高活性木炭的比表面积为1288.36m。/g,总孔容积为0.784mL/g,微孔容积为0.407mL/g,中孔容积为0.377mL/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步炭化 活性木炭 吸附
下载PDF
活性炭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的作用概述 被引量:69
14
作者 刘根林 梁珍海 朱军 《江苏林业科技》 2001年第5期46-48,共3页
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经常要用到活性炭。培养基中活性炭的加入可以促进或抑制离体生长。活性炭给培养物创造了暗环境 ,产生了对生长抑制物的吸附作用 ,对生长调节剂及其他有机物的吸附作用 ,还有对其所吸附的生长促进物质的释放作用。
关键词 活性炭 植物 组织培养 生长调节剂 吸附作用
下载PDF
加工番茄连作对农田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被引量:72
15
作者 孙艳艳 蒋桂英 +2 位作者 刘建国 张伟 唐志敏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3599-3607,共9页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连作及活性炭处理对加工番茄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工番茄连作对其微生物区系及土壤酶活性产生一定影响。随连作年限的增加,过氧化氢酶活性呈上升趋势,而脲酶、多酚氧化酶、蔗糖酶、磷酸酶...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连作及活性炭处理对加工番茄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工番茄连作对其微生物区系及土壤酶活性产生一定影响。随连作年限的增加,过氧化氢酶活性呈上升趋势,而脲酶、多酚氧化酶、蔗糖酶、磷酸酶活性呈下降趋势,通过活性碳处理后,脲酶、土壤蔗糖酶、多酚氧化酶、磷酸酶活性比对照(未活性炭处理)增加,而过氧化氢酶活性降低。随连作年限的增加,连作2a和3a的细菌数量分别比1a降低12.1%和16.8%,真菌数量连作2a和3a分别比种植1a时提高20%和60%,放线菌数量连作2a和3a土壤中分别是种植1a的1.04倍和1.12倍,通过活性碳处理后,细菌的数量在连作2a和3a时分别比对照增加5.8%和1.6%,放线菌和真菌数量比对照分别降低13.0%、23.1%和8.3%、50%。反硫化细菌数量随连作年限延长而增加,硝酸细菌和好氧性自身固氮菌数量减少。可见通过活性炭处理可减轻自毒物质对加工番茄土壤酶和微生物的影响,从而缓解加工番茄连作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工番茄 连作 活性炭 土壤酶活性 微生物特性
下载PDF
活性炭在促进组培苗植物生根中的作用 被引量:47
16
作者 孙占育 孙志强 曹斌 《湖南农业科学》 2010年第4期3-5,共3页
在植物组织培养生根过程中,活性炭(AC)可提供生根的暗环境,防止褐变,提高培养体内可溶性蛋白和总糖的含量,吸附植物生长调节剂与其他有利生根的物质,应选择合适的活性炭浓度,利于生根的适宜浓度为0.1%~0.5%。
关键词 活性炭 植物组织培养 生根
下载PDF
活性炭胃肠灌洗抢救重症有机磷农药口服中毒患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3
17
作者 周丰美 冯志娟 +1 位作者 鲍琴华 徐香梅 《实用护理杂志》 2000年第9期5-6,共2页
目的 :研究活性炭胃肠灌洗对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口服中毒患者阿托品用量及病程的影响。方法 :5 0例重症甲胺磷中毒患者同期随机分为对照组 2 5例 ,实验组 2 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案治疗 ;实验组采用传统方案加活性炭胃肠灌洗。活性炭... 目的 :研究活性炭胃肠灌洗对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口服中毒患者阿托品用量及病程的影响。方法 :5 0例重症甲胺磷中毒患者同期随机分为对照组 2 5例 ,实验组 2 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案治疗 ;实验组采用传统方案加活性炭胃肠灌洗。活性炭用量依据灌洗前后胃液甲胺磷含量测定值 ,分别测定 2组病人阿托品用量及病程 ,并进行对照。结果 :实验组阿托品用药总量与住院日数均低于对照组 ,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结论 :活性炭胃肠灌洗救治急性重症有机磷中毒 ,可明显减少阿托品用药总量 ,显著缩短患者住院日数 ,降低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有机磷中毒 活性炭 胃肠灌洗 抢救 护理
原文传递
防止香蕉茎尖培养中外植体褐变的研究(简报) 被引量:26
18
作者 黄霞 黄学林 高东微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78-80,共3页
在香蕉茎尖培养的培养基中加入活性炭(AC)或与维生素C(Vc)配合使用均能改善外格体褐变情况。其中以AC2.0g/L+Vc0.1g/L组合最佳。
关键词 香蕉 茎尖培养 活性炭 维生素C 褐变
下载PDF
活性炭血液灌流对有机磷农药敌敌畏和解毒药阿托品的作用 被引量:29
19
作者 苑鑫 何跃忠 +1 位作者 孙成文 刘军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4期279-281,共3页
目的评估活性炭血液灌流对有机磷农药敌敌畏和解毒药阿托品的作用。方法在人血样(由解放军307医院血库提供的正常人血样)中加入敌敌畏和阿托品后,分成空白对照组和血液灌流组,观察灌流前后血中敌敌畏浓度和阿托品浓度以及血清中胆碱酯... 目的评估活性炭血液灌流对有机磷农药敌敌畏和解毒药阿托品的作用。方法在人血样(由解放军307医院血库提供的正常人血样)中加入敌敌畏和阿托品后,分成空白对照组和血液灌流组,观察灌流前后血中敌敌畏浓度和阿托品浓度以及血清中胆碱酯酶活力的变化。结果活性炭血液灌流中敌敌畏和阿托品的吸附率分别为(0.98±0.05)%和(0.68±0.01)%。在混合吸附试验中,吸附后的阿托品和敌敌畏之比较吸附前浓度之比增加。同时,吸附后假性胆碱酯酶活力比吸附前增长了近3倍。结论虽然在体外人血中活性炭血液灌流对人血中敌敌畏的吸附率较低(与空白组比较,P>0.05),但大大提高了血清中胆碱酯酶活力,同时提高了血中阿托品和敌敌畏的浓度之比,从而更易到达阿托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血液灌流 有机磷农药 敌敌畏 解毒药 胆碱酯酶活力 吸附试验 阿托品化 吸附率 浓度 正常人 解放军 对照组 血样 血清 人血
原文传递
爱西特对小分子尿毒素的吸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7
20
作者 杨波 蒋云生 +3 位作者 李军 曾西 吕新华 赵新华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85-287,共3页
目的 :研究爱西特对小分子尿毒素的吸附能力及影响其吸附的因素。方法 :将尿素、肌酐、尿酸标准品加入蒸馏水配成尿毒素溶液并加入爱西特作用不同时间 ,检测其尿毒素成份。干扰组分别加胆汁、氨基酸、林格氏液、葡萄糖液、HCl和NaOH ,... 目的 :研究爱西特对小分子尿毒素的吸附能力及影响其吸附的因素。方法 :将尿素、肌酐、尿酸标准品加入蒸馏水配成尿毒素溶液并加入爱西特作用不同时间 ,检测其尿毒素成份。干扰组分别加胆汁、氨基酸、林格氏液、葡萄糖液、HCl和NaOH ,并同时加入爱西特吸附后检测尿毒素浓度变化。结果 :尿素、肌酐、尿酸浓度 5min开始下降 ,尿素 4 0min达最低值 ,5 0min后有反弹 ,肌酐、尿酸 1 0~ 30min达最低值 ,以后趋稳定。胆汁、氨基酸、电解质、葡萄糖液、酸碱等对爱西特吸附尿酸无明显影响 ,但对尿素、肌酐吸附有不同程度减弱作用 ,胆汁、氨基酸对尿素干扰最大 ,葡萄糖液、酸碱次之 ;pH 2 .0液对肌酐吸附干扰最大 ,葡萄糖次之。结论 :爱西特对尿素、肌酐、尿酸有良好的吸附能力 ,但随着吸附时间的延长 ,吸附能力下降。胆汁、含氮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西特 小分子尿毒素 吸附作用 影响因素 肾功能衰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