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王国维“清学三阶段论”溯源 被引量:2
1
作者 姜萌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5-43,共9页
王国维在《沈乙庵先生七十寿序》中提出对清代学术史研究影响颇大的"清学三阶段论"——"国初之学大,乾嘉之学精,道咸以降之学新"。王国维之所以能够提出这样精炼的论断,除其自身的学术素养及罗振玉、沈曾植等人的... 王国维在《沈乙庵先生七十寿序》中提出对清代学术史研究影响颇大的"清学三阶段论"——"国初之学大,乾嘉之学精,道咸以降之学新"。王国维之所以能够提出这样精炼的论断,除其自身的学术素养及罗振玉、沈曾植等人的影响外,极有可能是源自邓实1905年发表的《国学今论》一文。考诸清末文献,将清代学术发展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可能并不是邓实或王国维的创见,而是清末学人对清代学术发展反思的共识。这种共识的形成,可能还有更早的渊源。在参校文字异同的基础上考辨思想、观念源流这一研究思路,不仅对探研王国维"清学三阶段论"渊源这一研究课题有效,而且对梳理中国现代学术的发生发展历程也具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学三阶段论 清学史 王国维 邓实 章太炎
下载PDF
诂经精舍对19世纪浙江学术发展之重要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陈东辉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6期36-41,共6页
诂经精舍作为当时浙江省的最高学府与学术研究中心,对19世纪浙江学术(尤其是汉学)之发展影响甚大。第一,诂经精舍的教学内容注重汉学;第二,诂经精舍注重汉学研究;第三,诂经精舍培养了一大批汉学人才;第四,诂经精舍开创了一代学风,促进... 诂经精舍作为当时浙江省的最高学府与学术研究中心,对19世纪浙江学术(尤其是汉学)之发展影响甚大。第一,诂经精舍的教学内容注重汉学;第二,诂经精舍注重汉学研究;第三,诂经精舍培养了一大批汉学人才;第四,诂经精舍开创了一代学风,促进了汉学研究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诂经精舍 书院 浙江汉学 清代学术史 阮元 俞樾
下载PDF
刘师培清学史研究斠评
3
作者 雷平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38-641,共4页
在近代以来清代学术史的研究系列中,刘师培是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他对“考证”、“汉学”等清学史中的重要概念进行辨析,对清代学术的流派进行较详细的考察,并对清代学术的得失给予了评价。本文对刘师培关于清代学术的相关论述略加疏理... 在近代以来清代学术史的研究系列中,刘师培是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他对“考证”、“汉学”等清学史中的重要概念进行辨析,对清代学术的流派进行较详细的考察,并对清代学术的得失给予了评价。本文对刘师培关于清代学术的相关论述略加疏理,期望能揭示其中的学术史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师培 清代 学术史
下载PDF
对“科学”的发现——胡适对清代学术史的一种解读
4
作者 詹文理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144-149,共6页
鸦片战争以来,知识分子不得不考虑怎样去把握和处理科学在社会和文化价值系统中的地位问题。胡适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发现"科学",提炼出"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指出科学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处于正统地位,只... 鸦片战争以来,知识分子不得不考虑怎样去把握和处理科学在社会和文化价值系统中的地位问题。胡适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发现"科学",提炼出"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指出科学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处于正统地位,只是由于材料的不当,才没有能够产生出如同西方一样的科学技术。胡适把"科学"安排进中国学术史,可能存在偏颇,但其苦心孤诣在于提升民族文化的自尊和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适 科学 唯科学主义 清代学术史
下载PDF
章太炎、刘师培清代学术史研究之比较
5
作者 赵标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0-145,共6页
通过文献分析,认为学术发展需要与救亡图存时代主题推动章太炎、刘师培从事清学史研究。相同历史、学术背景,使他们在研究旨趣、研究方法、研究结论、研究特点上颇多共识,显示出传统学术向现代学术的革新转化。刘氏亦提出有别于章氏的... 通过文献分析,认为学术发展需要与救亡图存时代主题推动章太炎、刘师培从事清学史研究。相同历史、学术背景,使他们在研究旨趣、研究方法、研究结论、研究特点上颇多共识,显示出传统学术向现代学术的革新转化。刘氏亦提出有别于章氏的一些创获,其中以地域研究法与内在理路研究视角最具代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章太炎 刘师培 清代学术史
下载PDF
钱穆、余英时对清代学术思想史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张笑龙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9-63,共5页
钱穆认为清代经史之学从宋明性理之学发展而来,他对乾嘉经学考据多有批评;余英时指出,学术思想从宋明到清代发展,是由"尊德性"向"道问学"的转变。钱穆论清代学术思想,多结合政治、社会等各方面因素综合考察;余英时... 钱穆认为清代经史之学从宋明性理之学发展而来,他对乾嘉经学考据多有批评;余英时指出,学术思想从宋明到清代发展,是由"尊德性"向"道问学"的转变。钱穆论清代学术思想,多结合政治、社会等各方面因素综合考察;余英时则以"内在理路"的研究路径来解释清代学术思想流变。在清代学术史领域,钱穆、余英时的研究有着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穆 余英时 理学 清代学术思想史 内在理路
下载PDF
刘献廷《左传快评》新探 被引量:2
7
作者 周敏秋 《贵州文史丛刊》 2022年第3期1-17,共17页
《左传快评》的作者是否为刘献廷,学界迄今无定论,且正反双方均无法给出肯定或否定的直接证据,遂令此事成为清代学术史上的一桩公案。本文首先通过稽考刘献廷生平讲学与著述情况,从外证方面论定,署名为刘继庄的《离骚经讲录》《乐府笺... 《左传快评》的作者是否为刘献廷,学界迄今无定论,且正反双方均无法给出肯定或否定的直接证据,遂令此事成为清代学术史上的一桩公案。本文首先通过稽考刘献廷生平讲学与著述情况,从外证方面论定,署名为刘继庄的《离骚经讲录》《乐府笺题》与《左传快评》,均为刘献廷佚作。其次,比较《左传快评》与刘献廷《广阳杂记》《离骚经讲录》《乐府笺题》诸书,实乃同出一人。最后,利用国内外藏本与著录情况,钩考《左传快评》一书在国内外的流传情况,说明其不仅在清代教育与学术方面,而且在中外文化交流上,都产生过实际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献廷 《左传快评》 清代学术思想 中外文化交流
下载PDF
阮元与段玉裁之恩怨探析 被引量:3
8
作者 陈东辉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5年第3期121-129,共9页
纵观阮元与段玉裁交往的全过程,他们之间的“恩”是主要的,“怨”是次要和局部的。阮元对段玉裁这位长辈是很尊敬和信任的,对他的学问给予高度的评价。从段玉裁的角度而言,他与阮元的关系总体上还是不错的,他对阮元的最大不满在于段氏... 纵观阮元与段玉裁交往的全过程,他们之间的“恩”是主要的,“怨”是次要和局部的。阮元对段玉裁这位长辈是很尊敬和信任的,对他的学问给予高度的评价。从段玉裁的角度而言,他与阮元的关系总体上还是不错的,他对阮元的最大不满在于段氏认为自己在参加《十三经注疏校勘记》的编写工作时,扮演了“为人作嫁衣”的角色。我们应该充分肯定段玉裁在编写《十三经注疏校勘记》时实际担任“总纂”的重要功绩,但也不能因而否认阮元在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阮元 段玉裁 清代学术史 乾嘉学派
下载PDF
百年来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的接受史
9
作者 王郝维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51-58,共8页
《清代学术概论》作为清代学术史的“典范”之作,自其成书以来,对它的评论和研究数量可观。1949年以前,符合学术规范的研究不多,但提供的思想史材料较多。1949年以后港台和海外方面出现了对《清代学术概论》专门性质的学术研究;在内地方... 《清代学术概论》作为清代学术史的“典范”之作,自其成书以来,对它的评论和研究数量可观。1949年以前,符合学术规范的研究不多,但提供的思想史材料较多。1949年以后港台和海外方面出现了对《清代学术概论》专门性质的学术研究;在内地方面,建国前十七年学界对梁启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其思想的评价与研究上,而不在其学术史著作上。改革开放以后,内地学界不仅对梁启超的思想作出肯定性评价,还对其学术史论著给予了较为公允的评述,并开始对梁启超的学术史著作的基本文献作整理和导读工作。同期学界开始重视对梁启超和时代大致相近的钱穆、章太炎、刘师培、胡适以及日本学者同类著述的比较。随着研究的深入,除了梳理基本史实来评判乃至超越以梁启超代表的清学史的意见外,还出现了许多超出清学史范围更为开放性的倾向。此外,有关《清代学术概论》的海外研究及跨学科研究也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启超 《清代学术概论》 学术史 清学史
下载PDF
“子道治子身”:张荫麟的近三百年学术史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国宣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2期113-120,共8页
近三百年学术史研究是张荫麟早年治学历程中倾注心力最多的学术领域,他最初在学界崭露头角,得力于在这方面的长期积累,其研究契机缘于梁启超的影响。他在近代民族主义的关怀下进行清学史的研究,追寻近三百年学术人物的时代意义,表现出... 近三百年学术史研究是张荫麟早年治学历程中倾注心力最多的学术领域,他最初在学界崭露头角,得力于在这方面的长期积累,其研究契机缘于梁启超的影响。他在近代民族主义的关怀下进行清学史的研究,追寻近三百年学术人物的时代意义,表现出敏锐的史感、广博的视野,此中充满对时代、民族的关切。对张荫麟学术史研究的考察,不仅使我们获知清代学术对张荫麟学术生涯多方面、础石般的积极意义,也有裨于更准确地把握张氏治史风貌及其转向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荫麟 近三百年学术史 梁启超 近代中国史学 清代学术
下载PDF
朱维铮与清代学术史研究
11
作者 武少民 闫玉环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37-41,共5页
朱维铮论乾嘉学术时,善于总结乾嘉汉学与西学的关系,并揭示乾嘉学者在学与政之间的矛盾心理。在对晚清学术论述中,朱维铮盛赞龚自珍和魏源理论创新的勇气,指出康有为与章太炎都是晚清学术史上的关键人物。朱维铮纵论20世纪清学史研究的... 朱维铮论乾嘉学术时,善于总结乾嘉汉学与西学的关系,并揭示乾嘉学者在学与政之间的矛盾心理。在对晚清学术论述中,朱维铮盛赞龚自珍和魏源理论创新的勇气,指出康有为与章太炎都是晚清学术史上的关键人物。朱维铮纵论20世纪清学史研究的历程,重点比较了章太炎与刘师培清学史研究的异同和梁启超与钱穆清学史研究的不同旨趣,还总结了周予同清学史研究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维铮 学术史 清代学者 清学史
下载PDF
论《尧典》“光被四表”之训诂及其神话背景
12
作者 徐刚 《语言学论丛》 CSSCI 2023年第2期114-124,共11页
先秦的儒家有将旧有的神话改造为“历史”的习惯,在传统的儒家典籍中,往往会留下一些“旧瓶装新酒”的词汇或语言形式,它们来源于神话,但已经失去了神话的内容,被赋予了新的意义。这种词汇或语言形式,可以称作神话的“语言化石”。找出... 先秦的儒家有将旧有的神话改造为“历史”的习惯,在传统的儒家典籍中,往往会留下一些“旧瓶装新酒”的词汇或语言形式,它们来源于神话,但已经失去了神话的内容,被赋予了新的意义。这种词汇或语言形式,可以称作神话的“语言化石”。找出这种“化石”,不但可以让我们发现早期神话,而且还可以解决一些语源上的问题。本文从这个角度,检验了清代学术史上著名的关于“光充也”之训的争论,指出《尧典》的“光被四表,格于上下”这个表述,是来源于一个关于尧的神话,“光”应训为“光耀”,《尧典》的叙述,可以看作是以修辞的手法将神话现实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化石 光被四表 尧典 神话 清代学术史
原文传递
邹炳泰与《四库全书》纂修 被引量:1
13
作者 林存阳 周轩 《古代文明》 CSSCI 2021年第2期108-118,M0006,共12页
邹炳泰是乾嘉时期的重要政治人物之一,在朝期间出任过多种要职,官至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考其仕宦经历,邹氏崭露头角始于入四库全书馆充任纂修官。在清高宗下诏开四库馆之后,他即以庶吉士身份参与辑校《永乐大典》之事,不久正式任纂修... 邹炳泰是乾嘉时期的重要政治人物之一,在朝期间出任过多种要职,官至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考其仕宦经历,邹氏崭露头角始于入四库全书馆充任纂修官。在清高宗下诏开四库馆之后,他即以庶吉士身份参与辑校《永乐大典》之事,不久正式任纂修官,又任复校官,期间尽心尽力,颇著劳绩。而通过梳理邹炳泰《午风堂集》《午风堂丛谈》及相关文献,可以看出其在四库馆任职期间与其他馆臣的交游状况,他们不仅作为同事在馆内修书,闲暇时亦经常一同出游、宴集、诗文唱和,这为了解馆臣之间的交流提供了诸多信息,并对认识当时的学术风气也具有一定的观照意义。作为四库馆臣,邹炳泰认真负责地辑校了一批重要书籍,为保存传统文献作出了贡献,同时,参与四库馆工作的经历也对邹炳泰的仕途、思想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邹炳泰 四库馆 《四库全书》 清代学术史 四库学
下载PDF
宋学精神与汉学工夫——钱穆与张舜徽清代学术史研究之比较
14
作者 许刚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5-59,共5页
清代学术史是钱穆、张舜徽先生一块可见彼此异彩纷呈的重要研究领域。钱穆注重清儒宋学精神,张舜徽则欣赏清儒汉学工夫。在对顾炎武、黄宗羲的学术思想进行研究及其评价时,钱、张二人所表现出来的明显差异,其实正是两人各自治学旨趣的... 清代学术史是钱穆、张舜徽先生一块可见彼此异彩纷呈的重要研究领域。钱穆注重清儒宋学精神,张舜徽则欣赏清儒汉学工夫。在对顾炎武、黄宗羲的学术思想进行研究及其评价时,钱、张二人所表现出来的明显差异,其实正是两人各自治学旨趣的一种透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学术史 钱穆 张舜徽 宋学精神 汉学工夫
下载PDF
《潜研堂文集》学者传记与清代学术史的书写
15
作者 冯坤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5期104-107,共4页
钱大昕《潜研堂文集》卷三十八、三十九的一组学者传记,历来被简单的作为《汉学师承记》的原始材料看待,导致其中作者记录当代学术史的意识没有受到相应的重视。从这组传记的传主选择,到它们的写作方式,无不体现着作者的史家眼光与精心... 钱大昕《潜研堂文集》卷三十八、三十九的一组学者传记,历来被简单的作为《汉学师承记》的原始材料看待,导致其中作者记录当代学术史的意识没有受到相应的重视。从这组传记的传主选择,到它们的写作方式,无不体现着作者的史家眼光与精心选择。而我们熟悉的《汉学师承记》,其中的一些问题,如人物选取、写作体例,也都可以追溯至这组传记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大昕 清代学术史 《汉学师承记》
下载PDF
试论梁启超的清代学术史研究
16
作者 周励恒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3期75-81,共7页
作为"新史学"的首倡者,梁启超对清代学术史的研究有开创之功。他早年在学海堂的学习经历及师事康有为,为他以后研究学术史打下了扎实的根基。在开创"新史学"时期,梁启超第一次涉足清代学术史研究,其《论中国学术思... 作为"新史学"的首倡者,梁启超对清代学术史的研究有开创之功。他早年在学海堂的学习经历及师事康有为,为他以后研究学术史打下了扎实的根基。在开创"新史学"时期,梁启超第一次涉足清代学术史研究,其《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中的"近世之学术",是对清代学术全貌的第一次勾勒。此后的《清代学术概论》和《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则奠定了他在清代学术史研究领域的核心地位。他提出的研究和撰写清代学术史的理论及方法,影响深远,至今仍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启超 清代学术史 理论和方法
下载PDF
章太炎与辛亥革命——以清学史的政治困境为线索
17
作者 杨际开 《政治思想史》 2014年第3期55-81,198,共27页
俞樾作为清代朴学的殿军,继承了戴震的问题意识,俞门弟子章太炎与俞樾在政治思想层面也具有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戴震学的发展在根本上转换了程朱理学意识形态,太炎的戴震理解也得自于朴学承传的传统,又延续了俞樾的《春秋学》的立场,最... 俞樾作为清代朴学的殿军,继承了戴震的问题意识,俞门弟子章太炎与俞樾在政治思想层面也具有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戴震学的发展在根本上转换了程朱理学意识形态,太炎的戴震理解也得自于朴学承传的传统,又延续了俞樾的《春秋学》的立场,最后揭起了民族与民主革命的旗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俞樾 章太炎 清学史 民族主义
下载PDF
“道问学”的认知精神:乘舆者,抑或舆隶——余英时清代学术史观的几点疑问
18
作者 周恩荣 《宜宾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15-21,共7页
余英时在清代学术研究中提出的"内在理路"说,是一个很重要的学术思想,但这一思想在《论戴震与章学诚》中被过分强调了,虽有所见,然亦有所失。余英时在分析戴震与章学诚的思想,处理"尊德性"与"义理之学"、... 余英时在清代学术研究中提出的"内在理路"说,是一个很重要的学术思想,但这一思想在《论戴震与章学诚》中被过分强调了,虽有所见,然亦有所失。余英时在分析戴震与章学诚的思想,处理"尊德性"与"义理之学"、"道问学"与"考据之学"的复杂关系时,纠结缴绕,《论戴震与章学诚》一书的主要价值诉求亦未能达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英时 清代学术史观 道问学 尊德性 认知精神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