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恒温循环热灌注化疗用于胃癌腹腔转移治疗的效果及对血常规与癌胚抗原水平的影响
1
作者 陈方红 邓微 《临床医药实践》 2023年第3期170-172,219,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恒温循环热灌注化疗(CTHPPC)对胃癌腹腔转移的疗效及对血常规和癌胚抗原(CEA)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1年12月胃癌腹腔转移患者4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对照组应用常规腹腔灌注... 目的:探讨腹腔恒温循环热灌注化疗(CTHPPC)对胃癌腹腔转移的疗效及对血常规和癌胚抗原(CEA)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1年12月胃癌腹腔转移患者4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对照组应用常规腹腔灌注化疗治疗,观察组应用CTHPPC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对比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的血常规、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72-4、CA19-9。结果:疾病控制率对照组为54.17%,观察组为83.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小板、血红蛋白、白细胞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小板、血红蛋白、白细胞水平高于对照组,CEA,CA72-4及CA19-9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HPPC治疗胃癌腹腔转移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血常规及肿瘤标志物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恒温循环热灌注化疗 胃癌腹腔转移 治疗效果 血常规 肿瘤标志物
下载PDF
养正散结汤联合放化疗治疗胃癌根治术后腹腔淋巴结转移癌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杨红斌 王甜甜 张欣 《陕西中医》 CAS 2021年第11期1544-1548,共5页
目的:探讨养正散结汤联合放化疗对胃癌根治术后腹腔淋巴结转移癌的疗效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影响。方法:选择114例胃癌根治术后腹腔淋巴结转移癌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7例。对照组采用放... 目的:探讨养正散结汤联合放化疗对胃癌根治术后腹腔淋巴结转移癌的疗效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影响。方法:选择114例胃癌根治术后腹腔淋巴结转移癌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7例。对照组采用放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养正散结汤治疗,两组均治疗2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临床症状评分、血清HIF-1α、VEGF水平、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及NK细胞水平,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随访1年,对比两组患者的总生存期(OS)与无进展生存期(PFS)。结果:两组治疗前血清HIF-1α、VEGF水平、NK、CD8^(+)、CD4^(+)水平、中医临床症状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的中医临床症状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HIF-1α水平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更高(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VEGF水平均比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NK、CD4^(+)、CD8^(+)水平均降低(P<0.05),观察组CD8^(+)水平降低(P<0.05),观察组NK、CD4^(+)水平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NK、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临床控制率比对照组高(P<0.05);两组治疗期间白细胞减少、心脏毒性、神经毒性、血小板减少、脱发等Ⅲ和Ⅳ级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中位PFS分别为7.12个月和5.64个月,两组PFS曲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中位OS分别为8.79个月和6.24个月,两组OS曲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正散结汤联合放化疗治疗胃癌根治术后腹腔淋巴结转移癌患者,疗效显著,可改善机体免疫功能及血清HIF-1α、VEGF水平,延长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根治术后腹腔淋巴结转移癌 放化疗 养正散结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缺氧诱导因子-1Α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