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油高产高效大豆品种合丰50的创新与效果分析 被引量:29
1
作者 郭泰 刘忠堂 +2 位作者 王志新 吴秀红 郑伟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7年第5期156-160,共5页
为了创新大豆品种和探讨育种技术,此研究采用回交育种方法,以合丰35为母本,与合交95-1101(合丰34×合丰35)为父本配制组合育成了合丰50号。该品种油分含量22.57%,蛋白质含量37.41%,黑龙江省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506.1kg/hm2,较对照品... 为了创新大豆品种和探讨育种技术,此研究采用回交育种方法,以合丰35为母本,与合交95-1101(合丰34×合丰35)为父本配制组合育成了合丰50号。该品种油分含量22.57%,蛋白质含量37.41%,黑龙江省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506.1kg/hm2,较对照品种合丰35号增产14.1%,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560.8kg/hm2,较对照品种合丰35号增产17.4%;国家北方春大豆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355.5kg/hm2,较对照品种绥农14号平均增产10.3%,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788.5kg/hm2,较对照品种绥农14号平均增产6.3%,中抗灰斑病、抗疫霉根腐病、抗病毒病SMVⅠ号株系,2006年由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同时申报国家审定品种。结果表明,合丰50为既高油又高产、抗病、广适应性的新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品种 高油高产 合丰50 创新
下载PDF
高油高产多抗大豆新品种合丰55中试与示范 被引量:11
2
作者 郭泰 王志新 +4 位作者 吴秀红 郑伟 李灿东 张振宇 刘忠堂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2年第9期1-6,共6页
为加速合丰55的成果转化,于2009年6月~2011年6月进行了高油高产多抗大豆新品种合丰55中试与示范项目研究,主要开展了核心技术与配套技术集成组装、品种中试示范及高产创建、种子繁育供给体系建设、技术培训与宣传和创新成果转化模式等... 为加速合丰55的成果转化,于2009年6月~2011年6月进行了高油高产多抗大豆新品种合丰55中试与示范项目研究,主要开展了核心技术与配套技术集成组装、品种中试示范及高产创建、种子繁育供给体系建设、技术培训与宣传和创新成果转化模式等工作内容。项目完成后达到了品种成熟、配套技术成熟、技术成果成熟和应用市场成熟,示范与转化面积76.1万hm2,创社会效益12.8亿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油高产多抗 大豆新品种 合丰55 中试与示范
下载PDF
扁茎大豆材料的利用与新品种创新 被引量:9
3
作者 郭泰 王志新 +3 位作者 吴秀红 郑伟 陈德祥 刘忠堂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189-194,共6页
为了改造与利用扁茎大豆材料,挖掘与转化有益基因,改良与创新品种,此研究以当地主要推广品种为核心亲本,扁茎大豆及其后代材料为改良亲本,连续进行杂交改良,充分利用杂交育种后代基因重组、累加与互补及突变等遗传效应,通过正确识别与... 为了改造与利用扁茎大豆材料,挖掘与转化有益基因,改良与创新品种,此研究以当地主要推广品种为核心亲本,扁茎大豆及其后代材料为改良亲本,连续进行杂交改良,充分利用杂交育种后代基因重组、累加与互补及突变等遗传效应,通过正确识别与确定扁茎大豆后代选择个体目标与连续定向选择,创新出合丰51、53号两个新品种和一批优良品系。概述了扁茎大豆材料改造与利用及创新品种的过程与试验结果,并就相关育种技术问题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梯级杂交、定向选择与连续改良是改造扁茎大豆及其后代材料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茎大豆 利用 新品种 创新
下载PDF
抗灰斑病高油高产大豆新品种合农64选育与推广 被引量:7
4
作者 刘成贵 刘秀芝 +4 位作者 郑伟 李灿东 张振宇 郭美玲 郭泰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5年第3期1-4,共4页
合农64是2003年以美国品种HOBBIT为母本,九丰10号为父本有性杂交育成,2013年由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该品种生育日数115d,需≥10℃活动积温2 350℃,在黑龙江省为中熟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 892.7kg·hm-2,较对照... 合农64是2003年以美国品种HOBBIT为母本,九丰10号为父本有性杂交育成,2013年由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该品种生育日数115d,需≥10℃活动积温2 350℃,在黑龙江省为中熟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 892.7kg·hm-2,较对照品种合丰50增产11.0%,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501.7kg·hm-2,较对照品种合丰50增产13.8%;油分含量21.90%,蛋白质含量38.28%,为油用型品种;抗灰斑病兼抗花叶病毒病SMVⅠ号株系;适宜北方春大豆中早熟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新品种 合农64 选育与推广
下载PDF
导入外源总DNA选育大豆新品种的后代处理方法初探 被引量:4
5
作者 吴秀红 李希臣 +6 位作者 郭泰 雷勃钧 齐宁 刘昭军 张荣昌 胡喜平 王志新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98-101,共4页
本文报导了在利用花粉管通道技术导入外源总DNA选育大豆新品种的过程中 ,两种后代处理方法的对比产生了不同的选种效果 ,结果指出 ,同一组合内 ,D0 代以荚为单位收获、脱粒 ;D1代按荚种植 ,荚间设置隔离 ;D2 代以后形成荚系的系统方法 ... 本文报导了在利用花粉管通道技术导入外源总DNA选育大豆新品种的过程中 ,两种后代处理方法的对比产生了不同的选种效果 ,结果指出 ,同一组合内 ,D0 代以荚为单位收获、脱粒 ;D1代按荚种植 ,荚间设置隔离 ;D2 代以后形成荚系的系统方法 ,即按荚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源总DNA 大豆 后代处理方法 品种选育 花粉管通道技术
下载PDF
早熟高产优质抗病大豆新品种合农59选育与推广 被引量:5
6
作者 刘秀芝 刘成贵 +4 位作者 王志新 郑伟 李灿东 张振宇 郭美玲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5年第2期1-5,共5页
为了选育适宜高寒地区种植的大豆品种,在1995-1998年种质创新的基础上,于1999年以合丰39为母本,合交98-1246(北丰11×ELF)为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出大豆新品种合农59,2010年由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该品种生育日数11... 为了选育适宜高寒地区种植的大豆品种,在1995-1998年种质创新的基础上,于1999年以合丰39为母本,合交98-1246(北丰11×ELF)为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出大豆新品种合农59,2010年由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该品种生育日数113d,需≥10℃活动积温2 205.8℃,为早熟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 627.0kg·hm-2,较对照品种宝丰7号增产10.4%;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561.5kg·hm-2,较对照品种合丰51增产12.5%;蛋白质含量39.87%,脂肪含量20.64%;中抗灰斑病、抗花叶病毒病SMVⅠ号株系和中抗花叶病毒病SMVⅢ号株系;适宜北方春大豆早熟区种植;2010-2014年累计推广面积33.56万hm2,生产商品大豆8.6亿kg,创产值效益38.4亿元;增产大豆0.96亿kg,创社会效益4.3亿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新品种 合农59 选育与推广 Henong 59
下载PDF
超早熟大豆新品种佳豆27特征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 被引量:4
7
作者 郭美玲 郭泰 +5 位作者 王志新 郑伟 李灿东 赵海红 徐杰飞 赵星棋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1年第9期147-150,共4页
为促进大豆新品种佳豆27的推广应用,本文介绍了佳豆27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栽培技术。超早熟大豆新品种佳豆27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以合丰51为母本、华疆2号为父本,采用杂交育种与分子设计育种技术结合的方法选... 为促进大豆新品种佳豆27的推广应用,本文介绍了佳豆27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栽培技术。超早熟大豆新品种佳豆27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以合丰51为母本、华疆2号为父本,采用杂交育种与分子设计育种技术结合的方法选育而成,2020年由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黑审豆2020L0023)。该品种高产稳产,增产效果显著;籽粒饱满,百粒重大(22 g),品质优良;对温光反应不敏感,抗生产主要病害,抗逆性强;适应性好,适宜≥10℃活动积温1850℃左右区域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早熟 大豆新品种 佳豆27 配套栽培技术
下载PDF
大豆新品种黑农68的选育与中试示范 被引量:2
8
作者 刘鑫磊 栾晓燕 +4 位作者 马岩松 王家军 曲春礼 马长友 杨忠文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5年第10期5-9,共5页
黑农68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以黑农44为母本、绥农14为父本,经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的。2011年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2012年列为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高油高产大豆新品种黑农68、黑农6... 黑农68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以黑农44为母本、绥农14为父本,经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的。2011年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2012年列为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高油高产大豆新品种黑农68、黑农67中试与示范"的核心技术。该品种集高油、高产、抗病、广适应性于一体,适宜黑龙江省第二、三积温带种植,配套的优质高效栽培集成技术先进、成熟,适用性强,生产应用效果好,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新品种 黑农68 品种选育 中试示范
下载PDF
抗花叶病毒病大豆新品种黔豆13的培育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2
9
作者 陈佳琴 朱星陶 +4 位作者 杨春杰 谭春燕 龚锡震 娄利娇 徐熙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24-627,F0002,共5页
黔豆13是贵州省油料研究所选用贵州省地方大豆品种资源六枝六月黄、大方封顶豆、龙里大白水豆、纳雍光壳豆、镇远大黄豆进行复合杂交,培育而成的高产高抗大豆花叶病毒病新品种。2017—2018年参加贵州省大豆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产量271... 黔豆13是贵州省油料研究所选用贵州省地方大豆品种资源六枝六月黄、大方封顶豆、龙里大白水豆、纳雍光壳豆、镇远大黄豆进行复合杂交,培育而成的高产高抗大豆花叶病毒病新品种。2017—2018年参加贵州省大豆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产量2711.26 kg·hm^(-2),较对照黔豆7号增产5.50%;2018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724.15 kg·hm^(-2),较对照黔豆7号增产10.31%。人工接种大豆花叶病毒病SC3和SC7株系,病情指数为0,抗性评价为高抗;粗蛋白含量44.09%,粗脂肪含量19.21%;生育期116.90 d,株高56.50 cm,主茎节数12.30,分枝数2.30,单株荚数35.10,单株粒数52.60,百粒重23.90 g,紫花,灰毛,亚有限结荚,株系收敛,叶片椭圆,种皮黄色,种脐褐色。2020年通过贵州省审定,审定编号黔审豆20200002,适宜在贵州省春播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花叶病毒病 大豆新品种 黔豆13 培育 栽培技术
下载PDF
高产优质抗病大豆新品种承豆9号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瑞霞 张扬 +5 位作者 胡颖 徐小龙 李文龙 李喜焕 张彩英 马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19期14-14,17,共2页
承豆9号是河北省承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利用承9039-1-8-1-鉴9大×科丰14杂交选育的高产优质抗病大豆新品种,2015年4月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为甘审豆2015002号。该研究简要介绍了承豆9号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 承豆9号是河北省承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利用承9039-1-8-1-鉴9大×科丰14杂交选育的高产优质抗病大豆新品种,2015年4月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为甘审豆2015002号。该研究简要介绍了承豆9号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品质、抗性及配套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新品种 承豆9号 选育过程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下载PDF
超早熟大豆新品种佳豆36的选育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郭美玲 郭泰 +5 位作者 王志新 郑伟 李灿东 张振宇 徐杰飞 赵星棋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98-503,共6页
佳豆36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以合农69为母本,以华疆2号为父本,采用杂交育种与分子设计育种结合的方法选育而成的优良品种,2020年由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该品种累加与聚合了亲本早熟、丰产、优质与抗逆等优良基... 佳豆36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以合农69为母本,以华疆2号为父本,采用杂交育种与分子设计育种结合的方法选育而成的优良品种,2020年由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该品种累加与聚合了亲本早熟、丰产、优质与抗逆等优良基因与性状,表现为超早熟、高产稳产、优质、抗逆性好及适应性强,有效解决了超早熟品种单产低与品质差等突出问题,应用价值与潜力大。本文介绍该品种选育研究过程与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同时对超早熟育种亲本选择、杂交组配方式、早熟性选择、生态选择及选种种植密度等问题进行探讨,总结经验,旨在为超早熟大豆育种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早熟 大豆新品种 佳豆36 选育研究
下载PDF
高产大豆新品种皖宿5717的选育及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晁林海 赵振邦 付光辉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9期66-67,共2页
总结了高产大豆新品种皖宿5717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并提出了其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 大豆新品种 皖宿5717 选育过程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下载PDF
超早熟大豆新品种合农118的选育与亲本系谱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郭美玲 郭泰 +5 位作者 王志新 郑伟 李灿东 赵海红 徐杰飞 赵星棋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1年第7期137-140,共4页
为了充分认识与了解大豆新品种合农118,本文对该品种选育与试验及亲本系谱分析结果进行了系统阐述。大豆新品种合农118是以北豆5号为母本,以黑河35为父本,采用杂交育种与分子设计育种技术结合的方法选育而成,2020年由国家农作物品种审... 为了充分认识与了解大豆新品种合农118,本文对该品种选育与试验及亲本系谱分析结果进行了系统阐述。大豆新品种合农118是以北豆5号为母本,以黑河35为父本,采用杂交育种与分子设计育种技术结合的方法选育而成,2020年由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该品种生育日数111 d,需≥10℃活动积温1850℃,为超早熟品种;百粒重18~20 g,粗蛋白质含量39.65%,粗脂肪含量18.20%;中感花叶病毒病SMVⅠ号株系和SMVⅢ号株系,抗灰斑病;品种区域试验产量2176.5 kg·hm^(-2),较标准品种华疆2号增产10.9%,生产试验产量2056.5 kg·hm^(-2),较对照品种华疆2号增产4.5%。该品种亲本系谱组成涉及亲本材料51个,含有国内著名品种满苍金、荆山朴、合丰25、北呼豆、北丰11、黑河3号、黑河54、黑河35等,国外著名品种Wilkin、十胜长叶、尤比列、黑龙江41(俄罗斯)等,国内优良种质材料克交4430-20、北交69-1483、黑交83-1345等,这些优异亲本材料在品种进化与改良过程中起到了核心或骨干支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早熟 大豆新品种 合农118 亲本系谱
下载PDF
优质高产大豆新品种圣豆十号的选育及推广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小燕 李春燕 +3 位作者 曹基秋 王素阁 韩宗礼 王书平 《大豆科技》 2020年第4期52-55,共4页
圣豆十号是由山东圣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选育,2019年通过国家审定的大豆新品种。生育期105天,有限结荚习性,株型收敛,叶片卵圆形,紫花,灰毛,百粒重25.4克。2016—2017年,2年平均产量197.2公斤/亩,较对照邯豆5号增产7.61%。2018年参加生... 圣豆十号是由山东圣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选育,2019年通过国家审定的大豆新品种。生育期105天,有限结荚习性,株型收敛,叶片卵圆形,紫花,灰毛,百粒重25.4克。2016—2017年,2年平均产量197.2公斤/亩,较对照邯豆5号增产7.61%。2018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84.1公斤/亩,较对照邯豆5号增产9.26%。蛋白质和脂肪含量2年平均分别为43.97%和20.31%,总含量为64.28%。该品种具有优质、高产、大粒、适应性广等特点,适合在黄淮海大部分地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高产 大豆新品种 圣豆十号 选育 推广
下载PDF
高产大豆新品种吉育481选育报告
15
作者 彭宝 赵丽梅 +5 位作者 张春宝 张井勇 闫昊 张伟 王鹏年 丁孝羊 《大豆科技》 2018年第4期47-49,共3页
吉育481具有高产、稳产、适应性广、增产潜力大的特点。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 314.1公斤/公顷,较对照增产66.1%。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 709.2公斤/公顷,较对照增产14%。吉育481籽粒脂肪含量21.28%,蛋白质含量38.54%,蛋脂合计59.82%,适于吉... 吉育481具有高产、稳产、适应性广、增产潜力大的特点。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 314.1公斤/公顷,较对照增产66.1%。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 709.2公斤/公顷,较对照增产14%。吉育481籽粒脂肪含量21.28%,蛋白质含量38.54%,蛋脂合计59.82%,适于吉林省中熟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新品种 吉育481 选育
下载PDF
佳木斯地区大豆新品种适宜播期和适宜种植密度试验
16
作者 王晓群 付仲沛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2006年第4期293-295,共3页
通过2003—2004年不同播期和种植密度试验,确定黑龙江省主栽大豆新品种的适宜播期为4月下旬;由于种植密度不同,直接影响光照在植株群体中的分布,导致植株群体间小气侯环境的差异,最终影响产量。试验确定合丰45号、47号大豆品种适... 通过2003—2004年不同播期和种植密度试验,确定黑龙江省主栽大豆新品种的适宜播期为4月下旬;由于种植密度不同,直接影响光照在植株群体中的分布,导致植株群体间小气侯环境的差异,最终影响产量。试验确定合丰45号、47号大豆品种适宜种植密度在25万株/hm^2左右,合辐93154—2大豆品种适宜种植密度在25~35万株/hm^2时产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新品种 适宜播期 适宜密度
下载PDF
高油大豆新品种合农80的选育与栽培技术要点及育种体会 被引量:6
17
作者 郭美玲 李灿东 +5 位作者 郭泰 王志新 郑伟 赵海红 徐杰飞 赵星棋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2年第5期115-119,共5页
为促进高油大豆新品种合农80的推广应用,本文简要介绍了合农80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产量表现、栽培技术要点及育种体会。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2007年以高产高油主导品种合丰50为母本,以高产抗病新品种绥农25为父本,经有性杂... 为促进高油大豆新品种合农80的推广应用,本文简要介绍了合农80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产量表现、栽培技术要点及育种体会。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2007年以高产高油主导品种合丰50为母本,以高产抗病新品种绥农25为父本,经有性杂交系谱法选择育成高油大豆新品种合农80。2019年由黑龙江省审定推广,2020年获植物新品种保护权。该品种生育日数118 d,需≥10℃活动积温2350℃,适宜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种植;百粒重18~19 g,蛋白质含量36.87%,脂肪含量22.33%;人工接种鉴定,中抗灰斑病;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056.1 kg·hm^(-2),较对照品种合丰50增产11.7%,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257.0 kg·hm^(-2),较对照品种合丰50增产11.5%。该品种需要良种良法技术配套,包括选地、轮作与整地、种子处理、科学施肥、栽培模式与合理密植、适时播种、田间管理和适时收获等技术。同时高油高产品种育种时,要重视产量与油分含量同步提升;高油大豆生产必须良种良法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油大豆新品种 合农80 选育 栽培技术要点 育种体会
下载PDF
高产双高夏大豆新品种山宁16号示范与推广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延争 杨旭 +5 位作者 赵恩海 付贵阳 周静 黄新阳 赵云 李继存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35期13492-13494,共3页
为加速高产双高夏大豆新品种山宁16号的成果转化,于2009 ~ 2012年进行了新品种示范与推广项目研究,主要开展了新品种配套栽培技术研究与集成、品种中试示范及高产攻关、种子繁育供给体系建设、技术培训与宣传等工作.项目完成后达到了... 为加速高产双高夏大豆新品种山宁16号的成果转化,于2009 ~ 2012年进行了新品种示范与推广项目研究,主要开展了新品种配套栽培技术研究与集成、品种中试示范及高产攻关、种子繁育供给体系建设、技术培训与宣传等工作.项目完成后达到了品种成熟、配套技术成熟、技术成果成熟和应用前景广阔等效果,示范与转化面积13.175万hm2,创社会效益13 219.86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产双高 夏大豆新品种 山宁16号 示范与推广
下载PDF
辽农职黑豆1号选育报告
19
作者 白忠义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1-3,共3页
辽农职黑豆1号是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品种间有性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早熟黑豆新品种,省区域试验结果比对照辽黑豆2号增产5.15%,适宜在辽宁省黑豆生产区种植。该品种具有早熟,品质好,苗势强,抗倒、抗旱、耐涝、耐瘠薄等特点,生... 辽农职黑豆1号是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品种间有性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早熟黑豆新品种,省区域试验结果比对照辽黑豆2号增产5.15%,适宜在辽宁省黑豆生产区种植。该品种具有早熟,品质好,苗势强,抗倒、抗旱、耐涝、耐瘠薄等特点,生产过程中需掌握整地、播种、施肥、田间管理等栽培技术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豆新品种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下载PDF
大豆新品种合丰50及其栽培技术要点
20
作者 郑良 《大豆通报》 2007年第4期14-15,共2页
介绍了合丰50大豆品种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该品种生育期适宜、秆强不倒伏,节间短,结荚密,在海伦2006年多点示范,各示范区均表现出显著的增产效果。通过加强精细整地、平衡施肥、田间管理等措施,可更好的发挥该品种的增产潜力。
关键词 大豆新品种合丰50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