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3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足三里穴的古今应用与研究 被引量:85
1
作者 陈小丽 岳增辉 +4 位作者 刘丽 王艳 李萍 文琪琦 魏歆然 《针灸临床杂志》 2016年第7期80-83,共4页
足三里穴是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穴位之一,操作简便且疗效显著。本研究列举古代相关文献对足三里穴的描述,并从分子生物学研究、影像学研究、代谢组学研究和基因组学研究总结了有关足三里穴的现代作用机制,列举了该穴在消化道、呼吸系统... 足三里穴是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穴位之一,操作简便且疗效显著。本研究列举古代相关文献对足三里穴的描述,并从分子生物学研究、影像学研究、代谢组学研究和基因组学研究总结了有关足三里穴的现代作用机制,列举了该穴在消化道、呼吸系统、术后并发症等相关疾病中的治疗,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三里 文献 作用机制 临床应用
下载PDF
针刺足三里、太冲、合谷穴配合三阶梯止痛治疗胃癌痛临床观察 被引量:52
2
作者 李德辉 孙春霞 +2 位作者 范焕芳 王骁 魏莉瑛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3期344-347,共4页
【目的】观察针刺足三里、太冲、合谷穴配合世界卫生组织(WHO)三阶梯止痛法治疗胃癌癌性疼痛(简称胃癌痛)的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上治疗胃癌痛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将60例中重度胃癌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 【目的】观察针刺足三里、太冲、合谷穴配合世界卫生组织(WHO)三阶梯止痛法治疗胃癌癌性疼痛(简称胃癌痛)的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上治疗胃癌痛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将60例中重度胃癌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足三里、太冲、合谷穴配合WHO三阶梯止痛法治疗,对照组仅釆用WHO三阶梯止痛法治疗,2组均以7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釆用癌痛数字分级法(NRS)、生活质量量表[QOL-BREF(WHO)]、抑郁自评量表(SDS)来评价2组患者疗效,并比较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1)治疗后,治疗组的止痛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的改善作用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组患者的抑郁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但治疗后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足三里、太冲、合谷穴配合三阶梯止痛法治疗胃癌痛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用三阶梯止痛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针灸疗法 癌性疼痛/针灸疗法 三阶梯止痛法 足三里 太冲 合谷
原文传递
电针足三里穴对人体幽门运动功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4
3
作者 钱立伟 韦志群 +3 位作者 刘凌宇 邹木金 林亚平 姚雪祥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336-339,共4页
应用内镜测压术,检测电针足三里穴前后部分健康成人和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幽门括约肌压力参数变化。结果表明:电针足三里穴对幽门括约肌压力波参数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升高低振幅波和降低高振幅波,与电针非经穴点的单纯抑制效应有显著区... 应用内镜测压术,检测电针足三里穴前后部分健康成人和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幽门括约肌压力参数变化。结果表明:电针足三里穴对幽门括约肌压力波参数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升高低振幅波和降低高振幅波,与电针非经穴点的单纯抑制效应有显著区别。提示电针足三里穴有兴奋和抑制幽门括约肌功能的双相调节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三里穴 电针 内镜测压术
下载PDF
足三里联合三阴交艾灸促进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观察 被引量:47
4
作者 夏颖 章茶琴 《上海针灸杂志》 2014年第6期518-519,共2页
目的观察足三里联合三阴交艾灸促进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腹部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腹部术后常规护理措施,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足三里联合三阴交艾灸。观察... 目的观察足三里联合三阴交艾灸促进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腹部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腹部术后常规护理措施,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足三里联合三阴交艾灸。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及肠鸣音恢复、第一次肛门排气及腹胀缓解时间。结果治疗组患者术后各时间段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O.05,P<O.01);治疗组患者肠鸣音恢复、第一次肛门排气及腹胀缓解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O.01)。结论足三里联合三阴交艾灸对减轻腹部术后疼痛及促进胃肠蠕动功能恢复疗效明显,对腹部手术后恢复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三里 三阴交 灸法 推拿 手术后护理 手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电针刺激足三里穴对脓毒证患者炎症反应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3
5
作者 吴凡伟 《中国中医急症》 2016年第9期1794-1797,共4页
目的观察电针刺激足三里穴对脓毒症患者炎症反应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0例脓毒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参照2008年国际拯救脓毒症指南推荐的治疗方案,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电针刺激双侧足三里穴... 目的观察电针刺激足三里穴对脓毒症患者炎症反应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0例脓毒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参照2008年国际拯救脓毒症指南推荐的治疗方案,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电针刺激双侧足三里穴。分别于入院前及入院3 d、7 d后记录患者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血乳酸(Lac)、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CD4^+、CD8^+等指标数值,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期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和28 d死亡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每个时点的APACHEⅡ评分、CRP、PCT、Lac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CD4^+、CD8^+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针刺组MODS发生率分别为36.00%和24.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28 d死亡率为28.00%,明显高于针刺组的8.00%(P<0.05)。结论电针足三里穴具有减轻脓毒症患者的促炎和抗炎反应,从而调节体内抗炎与促炎反应趋向平衡,其机制与减少体内促炎和抗炎介质的释放相关。同时电针足三里穴还能降低MODS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改善脓毒症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电针 足三里穴 炎症反应 免疫调节
下载PDF
合募配穴灸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 被引量:41
6
作者 张迪 袁星星 +1 位作者 王炳予 张雅丽 《上海针灸杂志》 2017年第12期1401-1405,共5页
目的观察合募配穴灸法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胃蛋白酶原及胃泌素的影响。方法将符合诊断及纳入标准的63例脾胃虚寒型萎缩性胃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1例)和治疗组(32例),对照组给予胃... 目的观察合募配穴灸法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胃蛋白酶原及胃泌素的影响。方法将符合诊断及纳入标准的63例脾胃虚寒型萎缩性胃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1例)和治疗组(32例),对照组给予胃复春片治疗,治疗组给予合募配穴艾灸法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2星期。分别评价两组临床疗效、中医症状积分及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及胃泌素(G17)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3.8%,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及随访时中医症状积分显著降低(P<0.01),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PGⅠ、PGR及G-17水平显著增高(P<0.01),PGⅡ较治疗前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后PGⅠ、PGR及G-17水平明显增高(P<0.05),两组治疗后PGⅠ、PGR及G-17组间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PGⅡ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随访HP阳性率为3.1%,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合募配穴灸法能显著改善CAG患者临床症状,增加HP的清除率及降低复发率,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PGⅠ、PGR及G-17和下调PGⅡ水平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灸器灸 胃炎 萎缩性 配穴法 胃蛋白酶原 胃泌素类 中脘 足三里 灸法
下载PDF
电针足三里对脓毒症大鼠组织肿瘤坏死因子和多脏器功能损害的影响 被引量:34
7
作者 胡森 张立俭 +1 位作者 白慧颖 田易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53-356,共4页
目的:研究电针足三里(ST36)对脓毒症大鼠促炎症因子所致多脏器功能损害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64只,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制备大鼠脓毒症模型,随机分为CLP+电针(EA)足三里组(CLP/EA组)、CLP+假电针(shamEA)组(CLP/SEA组)、迷走... 目的:研究电针足三里(ST36)对脓毒症大鼠促炎症因子所致多脏器功能损害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64只,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制备大鼠脓毒症模型,随机分为CLP+电针(EA)足三里组(CLP/EA组)、CLP+假电针(shamEA)组(CLP/SEA组)、迷走神经切断(VA)+CLP+SEA组(VA/CLP/SEA组)和VA+CLP+EA组(VA/CLP/EA组),每组16只。CLP/EA组持续针刺双侧足三里穴30min,强度为2mA,2-100Hz。CLP/SEA组采用相同频率和强度刺激非经非穴(足三里外侧旁开0.5cm)30min。VA组于CLP前切断双侧迷走神经干。各组大鼠于CLP术后12h取血检测血浆谷丙转氨酶(ALT)和肌苷(Cr);然后处死动物,取肝、肾和空肠组织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髓过氧化物酶(MPO)和二胺氧化酶(DAO)活性以及脏器组织含水率。结果:与CLP/SEA组比较,CLP/EA组TNF-α、MPO、ALT、Cr水平和脏器组织含水率显著降低,肠组织DAO活性显著增加(均P<0.05);VA/CLP组和VA/CLP/EA组TNF-α、MPO、ALT、Cr水平和脏器组织含水率显著增加,DAO活性显著降低(均P<0.05);VA/CLP/EA组与VA/CLP组比较,上述指标的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电针足三里显著抑制CLP大鼠肝、肾和空肠组织TNF-α水平,减轻脏器水肿和功能损害;切断迷走神经能显著减轻或消除EA的作用,上调组织TNF-α水平、加重脏器损害。电针足三里的抗炎和减轻脏器损伤的机制可能与兴奋胆碱能抗炎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电针 足三里(st36) 多器官功能衰竭 肿瘤坏死因子 胆碱能神经
下载PDF
手法针灸足三里穴脑内效应磁共振功能成像研究 被引量:35
8
作者 肖叶玉 杜丽 +3 位作者 洪璧楷 陈小轲 裴仁全 吴仁华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2-125,共4页
目的观察手法(补法)针灸足三里穴脑内效应的功能成像特点,探讨经络的本质和针灸治疗疾病的机理。方法选择26例健康志愿者,按双盲法随机分为穴位组(16例)与非穴位组(10例),使用GESigna1.5T超导MRI成像系统,采用Gradient echo-EPI序列进... 目的观察手法(补法)针灸足三里穴脑内效应的功能成像特点,探讨经络的本质和针灸治疗疾病的机理。方法选择26例健康志愿者,按双盲法随机分为穴位组(16例)与非穴位组(10例),使用GESigna1.5T超导MRI成像系统,采用Gradient echo-EPI序列进行功能成像,GE Signa工作站的Functool软件进行图像后处理,获得正相关系数(CC)脑功能图,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3.0软件。结果穴位组15例,13个脑功能区激活;非穴位组10例,10个脑功能区激活。其中穴位组颞叶激活区有特异性(精确概率法,P=0.022)。穴位组颞叶左右半球激活反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cNemer检验,P=0.020)。结论(1)针灸穴位在脑内有特定的功能区激活,穴位的治疗作用可能是通过脑作为中介治疗器官疾病和调治器官功能紊乱。(2)经络独特传感道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足三里 磁共振脑功能成像
下载PDF
电针正常人足三里和关元穴中枢效应的fMRI脑功能成像比较 被引量:34
9
作者 方继良 王小玲 +9 位作者 王寅 洪洋 刘河生 刘军 王雷 薛超 周科华 宋明 刘保延 朱兵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6-52,共7页
目的:利用fMRI脑功能成像,比较电针时位于肢体的足三里穴及腹部的关元穴激活的脑功能区及其功能区网络连接的异同。方法:21名健康志愿者参加电针足三里穴、关元穴时的fMRI试验。分别在针刺前静息状态、留针、电针(15Hz,3次30s,间隔1min... 目的:利用fMRI脑功能成像,比较电针时位于肢体的足三里穴及腹部的关元穴激活的脑功能区及其功能区网络连接的异同。方法:21名健康志愿者参加电针足三里穴、关元穴时的fMRI试验。分别在针刺前静息状态、留针、电针(15Hz,3次30s,间隔1min)、拔针后静息态采集fMRI脑功能数据,并记录电针任务时针感。采用t检验及卡方检验分析针感,SPM 2、短程和长程"中心度"法分析脑激活功能区及其之间的功能网络连接。结果:在电针电流无显著性差异条件下,电针足三里穴较关元穴诱导出了更强的胀满感及麻木感。电针两穴均产生了相似的前下扣带回-额叶内侧回网络的显著负激活效应,留针及电针能改变脑静息态脑功能默认功能模式,于额叶内侧回、扣带前回前下部短程脑功能网络出现了明显的即时针刺后效应。足三里穴较关元穴产生了更强的短程脑功能网络连接。结论:针刺足三里、关元穴具有显著相似的对脑边缘叶-额叶内侧皮层脑网络的调制作用,但也存在小的差异,体现穴位脑效应的相对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FMRI 脑功能连接 穴位特异性 关元穴 足三里穴
原文传递
提插补泻对健康人足三里穴皮肤微循环血流灌注量的影响 被引量:34
10
作者 李晓梅 李岩琪 +5 位作者 周丹 刘阳阳 李迎红 刘建卫 郭永明 郭义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97-300,共4页
目的:观察提插补法和提插泻法对健康人足三里穴区局部皮肤微循环血流灌注量的影响。方法:对10名健康受试者分别进行提插补法、提插泻法、平补平泻手法以及针刺不行手法及不针刺干预,应用激光散斑血流监测视频系统监测上述不同手法针刺... 目的:观察提插补法和提插泻法对健康人足三里穴区局部皮肤微循环血流灌注量的影响。方法:对10名健康受试者分别进行提插补法、提插泻法、平补平泻手法以及针刺不行手法及不针刺干预,应用激光散斑血流监测视频系统监测上述不同手法针刺健康人体足三里穴后即刻,针后5、10、15、20、25、30min穴区局部皮肤血流灌注量的变化。结果:针刺即可使足三里局部皮肤血流灌注量增加,其中提插补法及提插泻法更为明显,且补法组血流灌注量增加幅度明显高于泻法组。结论:针刺手法操作可明显提高健康人足三里皮肤血流灌注量,且补泻手法不同,影响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血流灌注量 针刺手法 提插补泻 平补平泻 足三里
原文传递
电针足三里、上巨虚治疗术后腹胀临床疗效对比观察 被引量:31
11
作者 杨玉平 安宝泉 谭奇纹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2期256-257,共2页
[目的]对比电针足三里、上巨虚及二穴配伍对术后腹胀患者的影响,及二穴配伍是否存在协同或拮抗作用。[方法]采取随机分组对照的方法将100例术后患者分为足三里组、上巨虚组、配伍组、空白组。观察各组针刺治疗前后肠鸣音、腹胀、伴随症... [目的]对比电针足三里、上巨虚及二穴配伍对术后腹胀患者的影响,及二穴配伍是否存在协同或拮抗作用。[方法]采取随机分组对照的方法将100例术后患者分为足三里组、上巨虚组、配伍组、空白组。观察各组针刺治疗前后肠鸣音、腹胀、伴随症状、体征改变情况及术后首次排气时间。[结果]治疗组与空白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配伍组在治疗过程中并没有产生明显的协同或拮抗作用。[结论]电针足三里、上巨虚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有重要作用,对因手术产生的不适症状有明显缓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腹胀 足三里 上巨虚 电针
下载PDF
电针肾俞、足三里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31
12
作者 诸毅晖 梁繁荣 +3 位作者 成词松 吴曦 王海卫 包克义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48-50,共3页
目的观察电针肾俞、足三里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穴位组和电针非穴位组各30例,治疗2个疗程;应用疲劳严重程度量表(FSS)、躯体及心理健康报告(SPHERE)、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以及健康状... 目的观察电针肾俞、足三里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穴位组和电针非穴位组各30例,治疗2个疗程;应用疲劳严重程度量表(FSS)、躯体及心理健康报告(SPHERE)、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以及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评定患者疲劳程度、潜在症状、疼痛程度以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两组FSS、SPHERE、VAS量表积分降低,SF-36各维度积分均明显升高(P<0.01),且电针穴位组明显优于非穴位组(P<0.01);治疗结束后1个月、3个月随访,患者FSS积分、SPHERE积分以及VAS积分较治疗后均有所升高,但电针穴位组低于电针非穴位组(P<0.01),SF-36各维度积分较治疗后下降,除总体健康维度外其他维度积分电针穴位组高于电针非穴位组(P<0.01)。结论电针肾俞、足三里能明显减轻CFS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疲劳综合征 电针 肾俞 足三里 随机对照试验
下载PDF
足三里、内关针灸治疗癌性疼痛的中医基础理论及当代研究概况 被引量:30
13
作者 芦殿香 芦殿荣 +8 位作者 刘莹莹 朱世杰 何生奇 王芳 高音 杜艳林 王宁军 江正龙 王泽民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年第5期593-597,627,共6页
作为传统医学的一种疗法,针灸以其疗效可靠、操作安全简便、效应广泛、副作用小、能缓解止痛药不良作用等独特优势,在癌痛的治疗中发挥着独特作用。针灸具有调气血、通经络的作用,目前各类临床的研究也支持这种疗法具有较强的镇痛作用,... 作为传统医学的一种疗法,针灸以其疗效可靠、操作安全简便、效应广泛、副作用小、能缓解止痛药不良作用等独特优势,在癌痛的治疗中发挥着独特作用。针灸具有调气血、通经络的作用,目前各类临床的研究也支持这种疗法具有较强的镇痛作用,可知在癌痛的临床针灸治疗中常使用三里、合谷、阿是穴等穴位治疗。通过对足三里、内关二穴针灸治疗癌痛的相关文献的查阅,发现选取足三里、内关二穴来治疗癌痛既具有中医理论支持,也具备西医理论和临床支持。通过检索近年来针灸治疗癌性疼痛的国内文献,我们发现研究质量普遍不高,临床研究方法不甚规范,治疗方案不合乎规范,疗效评价的标准差异大。因此为了使针灸治疗癌性疼痛的疗效评价及其成果更具可靠性,应当在临床试验中采用随机对照研究,疗效评定标准应采用被医界所公认的诊断标准以及疼痛评价方法,可以借助循证医学以及多中心、多角度、大样本、多层次之间的协作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性疼痛 足三里 内关 针灸
下载PDF
电针足三里改善脑卒中偏瘫痉挛期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3
14
作者 公维军 张通 +2 位作者 崔利华 杨宇琦 孙新亭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8年第11期1057-1058,共2页
目的观察电针足三里改善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疗效。方法63例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进行常规康复训练,电针组在康复训练的基础上电针足三里。比较治疗前后下肢及髋、膝、踝Fugl-Meyer评分、步态分析(左右步频、步速和... 目的观察电针足三里改善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疗效。方法63例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进行常规康复训练,电针组在康复训练的基础上电针足三里。比较治疗前后下肢及髋、膝、踝Fugl-Meyer评分、步态分析(左右步频、步速和跨步长的均值)、下肢肌张力综合痉挛量表评分(CSS)。结果两组在治疗前后下肢及膝、踝Fugl-Meyer评分、步态分析均有明显改善,且电针组与对照组相比改善更明显,CSSS评分下降。结论电针足三里能够明显改善脑卒中痉挛期下肢的运动功能,且不引起肌张力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痉挛期 电针 足三里 运动功能
下载PDF
电针足三里、中脘对急性胃黏膜损伤大鼠NO、GAS、EGF的影响 被引量:28
15
作者 王灵 《针灸临床杂志》 2010年第7期59-61,共3页
目的:观察足三里与中脘配伍电针对表皮生长因子(EGF)、一氧化氮(N0)、胃泌素(GAS)的影响,来探讨单穴或多穴配伍治疗对胃黏膜损伤修复作用的差异。方法:5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足三里组、中脘组、足三里配中脘组、模型组、空白对照组。每... 目的:观察足三里与中脘配伍电针对表皮生长因子(EGF)、一氧化氮(N0)、胃泌素(GAS)的影响,来探讨单穴或多穴配伍治疗对胃黏膜损伤修复作用的差异。方法:5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足三里组、中脘组、足三里配中脘组、模型组、空白对照组。每组10只。用无水乙醇按0.6 ml/100 g灌胃,造成胃黏膜损伤模型。各组检测胃黏膜EGF、血清和胃黏膜N0、GAS含量。结果:各电针组EGF、NO含量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GAS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足三里组、中脘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足三里配中脘组与这两组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足三里、中脘两穴配伍对胃黏膜损伤修复有协同增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三里 中脘 胃黏膜 表皮生长因子 一氧化氮 胃泌素
下载PDF
针刺四神聪穴治疗失眠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27
16
作者 张璞璘 高希言 +5 位作者 魏玉龙 李星锐 马巧琳 王俊伏 张海杰 赵欣纪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712-714,共3页
目的观察针刺四神聪穴治疗失眠的疗效,为腧穴主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将246例失眠患者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方法分为四神聪组(124例)、足三里组(122例)。四神聪组采用针刺四神聪穴治疗,每日1次;足三里组针刺足三里穴,每日1次;共治疗15次,3... 目的观察针刺四神聪穴治疗失眠的疗效,为腧穴主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将246例失眠患者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方法分为四神聪组(124例)、足三里组(122例)。四神聪组采用针刺四神聪穴治疗,每日1次;足三里组针刺足三里穴,每日1次;共治疗15次,30天后随访评价。结果四神聪组临床痊愈79例,显效15例,有效8例,无效22例;足三里组痊愈63例,显效11例,有效8例,无效40例。针刺四神聪组疗效优于足三里组(P<0.05)。治疗结束1个月后随访,两组在晨起体力恢复和中医症状改善方面,四神聪组疗效优于足三里组(P<0.01)。结论针刺四神聪穴能有效改善睡眠质量,减少抑郁和焦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 四神聪 足三里
下载PDF
热敏灸联合自血穴位注射治疗卫外不固型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7
17
作者 陈平 颜纯钏 +5 位作者 王万春 张艳晖 陈章群 王志强 陈思婷 吴事仁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075-2078,共4页
目的:观察热敏灸联合自血穴位注射治疗卫外不固型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卫外不固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两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热敏灸联合自血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热敏灸每天1次,自血疗法每3天1次;对照组采用口服枸地氯雷... 目的:观察热敏灸联合自血穴位注射治疗卫外不固型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卫外不固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两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热敏灸联合自血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热敏灸每天1次,自血疗法每3天1次;对照组采用口服枸地氯雷他定片,每晚睡前1片。两组均以15d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为82.5%,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症状与体征积分均显著降低(P<0.01),且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总IgE结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复发加重率比较,治疗组(30%)明显低于对照组(66.7%)(P<0.01)。结论:运用热敏灸联合自血穴位注射治疗卫外不固型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优于口服枸地氯雷他定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敏灸 自血疗法 慢性荨麻疹 足三里
原文传递
足三里穴位按摩对腹部手术后肠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6
18
作者 罗坚女 金国军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611-1612,共2页
目的:观察穴位按摩足三里对腹部手术后肠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将90例腹腔镜腹部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术后护理基础上,在术后6h给予大拇指按压双侧足三里穴,每穴3~5min,每3~4小时按... 目的:观察穴位按摩足三里对腹部手术后肠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将90例腹腔镜腹部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术后护理基础上,在术后6h给予大拇指按压双侧足三里穴,每穴3~5min,每3~4小时按摩1次。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提前恢复肠蠕动且较先出现肛门排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腹胀、腹痛、恶心、纳差中医症状评分均降低(P<0.01),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穴位按摩足三里穴能有效促进肠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按摩 肠功能 足三里 肠蠕动 推拿
原文传递
基于代谢组学技术研究艾灸“足三里”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胃组织代谢物的影响 被引量:26
19
作者 刘霞 佘畅 +5 位作者 钟欢 刘涛 曹佳男 张驰 刘密 常小荣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3-119,共7页
目的:采用代谢组学的方法观察正常及疾病状态下,艾灸"足三里"对胃组织代谢产物的影响,从代谢组学角度探讨阳明经穴位与胃之间相对特异性联系的基础。方法:将56只SD大鼠分为正常组、正常+艾灸组、模型组、模型+艾灸组,每组14... 目的:采用代谢组学的方法观察正常及疾病状态下,艾灸"足三里"对胃组织代谢产物的影响,从代谢组学角度探讨阳明经穴位与胃之间相对特异性联系的基础。方法:将56只SD大鼠分为正常组、正常+艾灸组、模型组、模型+艾灸组,每组14只。通过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联合乙醇灌胃、饥饱失常法复制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大鼠模型。正常组和模型组不予以治疗,正常组+艾灸组和模型组+艾灸组予以艾灸"足三里""中脘"穴治疗,每次15min,每日1次,共2周。HE染色观察大鼠胃组织病理变化,核磁共振氢谱(1 H NMR)技术检测胃组织代谢物并用Chenomx NMR Suite软件分析所得数据。结果:模型组大鼠胃组织病理改变符合CAG病理诊断标准,模型+艾灸组大鼠胃组织病理改变较模型组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胃组织中的乳酸、谷胱甘肽、N-乙酰天门冬氨酸、尿苷二磷酸葡萄糖、肌糖升高(P<0.05),亮氨酸、甜菜碱、磷酸胆碱、尿嘧啶降低(P<0.05);艾灸"足三里"后浓度发生逆转的代谢物有谷胱甘肽、N-乙酰天门冬氨酸、磷酸胆碱、尿嘧啶(和模型组比较,P<0.05)。与正常组比较,正常+艾灸组胃组织中的肌醇升高(P<0.05),而3-羟基丁酸、丝氨酸、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降低(P<0.05)。结论:从代谢组学角度证明了胃经穴位与胃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对特异性联系,谷胱甘肽、N-乙酰天门冬氨酸、磷酸胆碱、尿嘧啶等差异性代谢物可能是介导艾灸胃经穴位产生效应的代谢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三里 艾灸 代谢组学 慢性萎缩性胃炎
原文传递
电针“足三里”“内关”“太冲”穴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炎性反应相关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24
20
作者 李丹 李佳 吴松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1年第8期238-241,共4页
目的探讨分别对"足三里""内关""太冲"穴电针预处理后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炎性因子IL-1β、IL-10及5-HT、SIgA等相关物质浓度的影响。方法购雌性清洁级Wistar大鼠孕鼠,待孕鼠生产后将乳鼠随机分为5组... 目的探讨分别对"足三里""内关""太冲"穴电针预处理后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炎性因子IL-1β、IL-10及5-HT、SIgA等相关物质浓度的影响。方法购雌性清洁级Wistar大鼠孕鼠,待孕鼠生产后将乳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组,模型组,足三里组,内关组,太冲组,每组10只。用三因素法(母子分离+醋酸灌胃+束缚应激)制备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模型,造模时间为14 d。空白组正常喂养,不做任何处理;模型组造模后每日进行抓取训练和鼠衣穿脱训练;足三里组造模后电针足三里穴,内关组造模后电针内关穴。太冲组造模后电针太冲穴。电针干预后观察各组大鼠体质量增长率、粪便含水率;记录30 min内各组大鼠结肠蠕动波个数;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IL-1β、IL-10、5-HT、SIgA的含量。电镜观察各组大鼠结肠组织变化情况。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粪便含水率与结肠蠕动波增加、血清中致炎因子IL-1β和5-HT明显增加、血清中抑炎因子IL-10和SIgA显著减少,结肠组织超微结构紊乱,微绒毛断裂,排列不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干预三组(足三里组、内关组、太冲组)大鼠粪便含水率与结肠蠕动波均有所减少,血清中致炎因子IL-1β和5-HT均有所增加、血清中抑炎因子IL-10和SIgA均有所减少,结肠超微结构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足三里组此改变最为显著,与内关组和太冲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太冲组与内关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修复结肠超微结构上,电针干预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电针预处理IBS-D大鼠"足三里""内关""太冲"穴均可降低大鼠粪便含水量,减少肠道蠕动频率,减轻炎症,修复肠道超微结构,增强免疫力,其中足三里穴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足三里 内关 太冲 IL-1β IL-10 5-HT SIGA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