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浙派妇科刍议 被引量:8
1
作者 余凯 钱俊华 庄爱文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7期664-668,共5页
[目的]探究浙派妇科具体内涵,总结各流派的起源传承、著作文献、学术思想等。[方法]检索相关文献并进行文献研究,结合实地田野调查,明确浙派妇科包含具体流派,整理其传承脉络、发展历史及相关著作文献,归纳其学术思想,探讨浙派妇科的传... [目的]探究浙派妇科具体内涵,总结各流派的起源传承、著作文献、学术思想等。[方法]检索相关文献并进行文献研究,结合实地田野调查,明确浙派妇科包含具体流派,整理其传承脉络、发展历史及相关著作文献,归纳其学术思想,探讨浙派妇科的传承。[结果]浙派妇科具体包括萧山竹林寺女科、宁波宋氏妇科、海宁陈木扇女科、绍兴钱氏妇科、杭州何氏女科以及其他妇科流派。这些妇科流派最早起源于五代,传承千百年,学术思想总体特色有历史悠久,学术著作众多;重视问诊,活用生化加减;用药轻灵,重视疏肝解郁;衷中参西,勇于开拓创新。同时各流派保留各自特色:竹林寺女科融合民间医学与佛教医学的特色;宋氏妇科和陈木扇女科继承宫廷医学辨证严谨、理法方药俱全的特色;钱氏妇科和何氏女科源于越地,其学自成一派。在传承方式上浙派妇科有传统传承方式之家传与师带徒,现代传承方式之学堂与高校教育。[结论]浙派妇科包含多个传承千百年的中医妇科学术流派,这些流派学术著作丰富,学术思想各具特色。在传承上,师带徒结合学校教育、组建学术流派工作室的方式更有利于浙派妇科传承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派中医 中医妇科学 中医学术流派 中医药学文献 信息研究 学术思想
下载PDF
宋以后浙派中医变迁及对浙派中医儿科影响初探 被引量:8
2
作者 赵文坛 陈华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8期616-618,共3页
[目的]探究宋以后浙派中医发展历程及学术渊源,并从中分析对浙江儿科流派现状的影响。[方法]运用史料考证、文献分析的方法,从历史背景、医学流派、医家生平、社会关系、地理环境等方面,总结浙派中医的发展过程。归纳浙江中医儿科流派... [目的]探究宋以后浙派中医发展历程及学术渊源,并从中分析对浙江儿科流派现状的影响。[方法]运用史料考证、文献分析的方法,从历史背景、医学流派、医家生平、社会关系、地理环境等方面,总结浙派中医的发展过程。归纳浙江中医儿科流派现状特点,并剖析浙派中医对浙派中医儿科现状形成的影响。[结果]宋室南渡是浙派中医发展的转折点,钱乙、金元各家学派与浙派中医存在源流关系,易水、河间、丹溪、永嘉、钱塘、温病、温补、绍派伤寒等学派在浙江广为传播。浙江中医儿科植根于浙派中医,在其影响下,中医儿科临床偏于滋阴清热,略于应用麻桂等辛温之剂。[结论]浙派中医的形成是众多学派不断融合的过程,其中钱乙、河间、丹溪、温病等学派对浙江近代儿科医家影响深远,形成以滋阴、清热为主导的儿科临床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派中医 中医儿科 流派 滋阴清热 宋代 医史文献
下载PDF
《魏氏验案类编初集》旋覆代赭汤临证解析 被引量:5
3
作者 吴娟娟 马凤岐 陈永灿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12期1345-1347,共3页
[目的]分析《魏氏验案类编初集》中魏长春应用旋覆代赭汤的经验,以期对旋覆代赭汤的临床应用提供借鉴。[方法]通过阅读《魏氏验案类编初集》,选择其中五则运用旋覆代赭汤的医案,从处方用药着手,分析其遣方用药原则和药物配伍特点,从而... [目的]分析《魏氏验案类编初集》中魏长春应用旋覆代赭汤的经验,以期对旋覆代赭汤的临床应用提供借鉴。[方法]通过阅读《魏氏验案类编初集》,选择其中五则运用旋覆代赭汤的医案,从处方用药着手,分析其遣方用药原则和药物配伍特点,从而总结其应用旋覆代赭汤的经验。[结果]从五则医案分析,魏氏运用旋覆代赭汤多取其降逆功能,并结合其他治法辨证论治,以使脏腑气机恢复正常。如以通络降逆、和营调中法治疗痰瘀咳嗽;以下气化痰、镇纳肾气法治疗痰饮虚喘;以降逆化饮、益气和胃法治疗溢饮咳逆;以重镇摄纳、降逆和中法治疗元虚呃逆;以补中降逆、温补脾肾法治疗虚寒呕吐。魏氏临证应用时加减灵活,待气机条畅后,中病即止。[结论]魏氏辨证入微,遣药有度,既善用旋覆代赭汤,又灵活加减变通,尤善顾护胃气,拓宽了旋覆代赭汤的临床运用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氏验案类编初集 旋覆代赭汤 魏长春 医案 临证经验 浙派中医
下载PDF
陈无咎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探析
4
作者 王帅虎 陆翔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0期1158-1161,共4页
[目的]探析民国医家陈无咎的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方法]运用中医文献学的研究方法,搜集并整理陈无咎的医学著作和发表在期刊上的论文、医论医话等,以此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中有代表性的学术观点、临证经验进行分析研究。[结果]陈无咎的... [目的]探析民国医家陈无咎的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方法]运用中医文献学的研究方法,搜集并整理陈无咎的医学著作和发表在期刊上的论文、医论医话等,以此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中有代表性的学术观点、临证经验进行分析研究。[结果]陈无咎的学术思想主要体现在尊崇内经理论,发展“揆度”学说;创立治疗伤寒六经病的“疏”“整”二法;衷中参西、倡导中西医汇通;用药精当,创立药物处方配伍的“主、从、导、引、加”之说;重视脾胃后天之本的功能。在临证经验上,他认为对于中风,应行血祛风、引血归心;治疗水肿,应升清降浊、导水注血;治疗妇科病,应重视脉诊、审因用药;治疗喉痹,应清血解毒、内外兼顾。[结论]陈无咎作为中西医汇通派医家、医学教育家,一生致力于发扬中国医学、学贯中西,对于内科、妇科、伤寒等疾病的临证诊疗颇有建树,其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对后世有一定的启发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无咎 中西医汇通 民国医家 浙派中医 学术思想 临证经验
下载PDF
陈无咎衷中参西诊治脾胃病特色探析 被引量:3
5
作者 白钰 王恒苍 陈永灿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4期272-276,共5页
[目的]探析近代浙江义乌名医陈无咎以衷中参西为主要观点的脾胃病诊治特色。[方法]通过研读陈无咎相关著作和他人相关学术研究论文,整理其诊治脾胃病方面的有关内容。从陈氏论述较为详尽的膈证、胃痛、反胃、胃胀、胆枯病证着手,挖掘探... [目的]探析近代浙江义乌名医陈无咎以衷中参西为主要观点的脾胃病诊治特色。[方法]通过研读陈无咎相关著作和他人相关学术研究论文,整理其诊治脾胃病方面的有关内容。从陈氏论述较为详尽的膈证、胃痛、反胃、胃胀、胆枯病证着手,挖掘探讨陈氏对5种脾胃病的病机分析和辨证论治特点,并结合陈氏临证验案分析总结其遣方用药特色。[结果]陈氏论治脾胃病融合中西医理念,观点独到,如以消食祛风法治膈证,消磨食积法治胃痛,实肠虚胃法治反胃,清补并用法治胃胀,清胆和胃治胆枯,并根据不同疾病的病机治法制订痛鬲汤、驱寇方、通胃汤、缩胃饮、清胃饮以及还胆汤验方。根据陈氏医案记载,临床疗效显著。[结论]陈氏在脾胃病诊治方面,秉持衷中参西观点,治法理念独树一帜,遣方用药别具一格,对当今治疗临床治疗类似脾胃病极具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无咎 脾胃病 医案 验方 衷中参西 浙派中医 学术传承
下载PDF
明清浙派中医医家数据集(1368–1912年) 被引量:1
6
作者 凌天 焦阳 +2 位作者 李露芳 钱俊文 张永生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2年第3期338-345,共8页
我国明清时期是中医全面发展与融汇贯通的重要历史时期。随着这一时期内浙江中医医家医术的创新与提高,中医教育与临床医学的探索与发展,形成了大量具有浙江特色的中医学术流派和学术思想,推进了近现代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构建。本文从中... 我国明清时期是中医全面发展与融汇贯通的重要历史时期。随着这一时期内浙江中医医家医术的创新与提高,中医教育与临床医学的探索与发展,形成了大量具有浙江特色的中医学术流派和学术思想,推进了近现代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构建。本文从中医类辞典史料中,以1368–1912年之间的浙江中医医家为研究对象,查阅整理收集相关文献典籍,将所有资料数字化,并根据医家生平考证医家学术流派与治疗特色,提取出Excel与XML两种便于利用的数据集格式,共包含12个字段的807条医家记录,为进行更深层次的医家、医学著作、学术流派和可视化知识图谱研究提供数据基础。构建明清时期浙江中医药医家数据集,对于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 浙江 学术流派 中医
下载PDF
浙江地区有关睡眠中药的文献辑述 被引量:1
7
作者 胡霖霖 张芯 张永华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18年第5期510-513,共4页
本文通过对浙江地方中药的文献复习,初步系统整理了浙江地方中药中有关睡眠的中药文献。浙江地处亚热带,属浙闽丘陵区,但包括平原、丘陵、山地多种地貌,使之药用资源丰富,生物多样性明显,更包括沿海大陆架生产的药材。由于缺乏系统的研... 本文通过对浙江地方中药的文献复习,初步系统整理了浙江地方中药中有关睡眠的中药文献。浙江地处亚热带,属浙闽丘陵区,但包括平原、丘陵、山地多种地貌,使之药用资源丰富,生物多样性明显,更包括沿海大陆架生产的药材。由于缺乏系统的研究,部分中药并未在临床上获得良好应用。本文通过对浙江植物药、动物药及矿物药的文献研究,希望对地方中医临床应用浙江地产中药治疗睡眠障碍提供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省 中药 睡眠 文献综述
下载PDF
浙江省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及保护
8
作者 朱德明 《中华医史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226-229,共4页
2003年1月-2008年10月,浙江省文化厅及杭州、宁波、温州、湖州、嘉兴、绍兴、金华、衢州、舟山、台州、丽水11个地市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部门普查了全省的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计7849项,包括传统医药8大门类中的7类:活态中药文... 2003年1月-2008年10月,浙江省文化厅及杭州、宁波、温州、湖州、嘉兴、绍兴、金华、衢州、舟山、台州、丽水11个地市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部门普查了全省的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计7849项,包括传统医药8大门类中的7类:活态中药文化、民族医药、针灸、正骨疗法、特色疗法、中药材及制剂、中药炮炙(制)。其中,9项已列入国家级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18项列入浙江省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浙江省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的传承保护主要有4批师带徒外,还有组织保障、文献整理等其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省 中医药 非物质文化遗产
原文传递
范文虎脾胃病证治经验举要
9
作者 王恒苍 白钰 陈永灿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10期851-853,857,共4页
[目的]举要介绍近代浙东名医范文虎脾胃病证治经验。[方法]通过梳理范文虎诊治脾胃病医案及他人相关学术研究论文,整理其诊治脾胃病方面的内容,从范氏治疗呕吐、吐血和黄疸三种病症着手,挖掘整理其对此三种病证的辨证论治、遣方用药的... [目的]举要介绍近代浙东名医范文虎脾胃病证治经验。[方法]通过梳理范文虎诊治脾胃病医案及他人相关学术研究论文,整理其诊治脾胃病方面的内容,从范氏治疗呕吐、吐血和黄疸三种病症着手,挖掘整理其对此三种病证的辨证论治、遣方用药的经验。[结果]范氏辨治呕吐多从脾、胃、肝出发,辨证以脾胃虚弱、肝胃不和为多见,治用温中运脾、疏肝和胃为主;辨治吐血,将其病根分虚、瘀,治疗以温补中焦和活血化瘀为主,佐以滋阴或清热;辨治黄疸,按病程将其分为黄疸初起与黄疸日久,初起清利退黄,日久峻下制胜。治疗时对经方、验方亦是灵活运用,变化多端,恰到好处。[结论]范文虎诊治呕吐、吐血、黄疸经验独到,辨证确的,治疗多以经方为主,亦有时方加减,用药至多八九味,药简而力宏,值得中医临床学习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胃病 呕吐 吐血 黄疸 范文虎 证治经验 浙派中医
下载PDF
“浙派中医”骨伤学家肖鲁伟辨治“髓系骨病”的学术经验 被引量:18
10
作者 胡雪琴 金红婷 +1 位作者 肖鲁伟 童培建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10期1071-1073,1082,共4页
[目的]总结肖鲁伟从医40余年的临床学术经验。[方法]肖鲁伟主任中医师为'浙派中医'骨伤学科的领航人,长期从事中医骨伤的临床、教学、科研工作,适逢浙江中医药大学60周年华诞,对其访谈记录、医案整理、科研成果的系统挖掘,剖析... [目的]总结肖鲁伟从医40余年的临床学术经验。[方法]肖鲁伟主任中医师为'浙派中医'骨伤学科的领航人,长期从事中医骨伤的临床、教学、科研工作,适逢浙江中医药大学60周年华诞,对其访谈记录、医案整理、科研成果的系统挖掘,剖析其学术脉络与学术思想。[结果]肖老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针对骨关节炎、骨坏死、骨质疏松症等骨伤疾病,创新性提出'髓系骨病'的概念,总结得出'诸骨病萎,皆属于髓',并在'髓系骨病'的基础与临床方面开展了深入研究,系统构建了'髓系骨病'理论体系。[结论]肖鲁伟主任传承不泥古,发扬不离中,发皇古义,融合中西,坚持在骨伤领域实践并推荐中医药现代化,为浙派骨伤的传承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肖鲁伟 浙派中医 名老中医 髓系骨病 学术思想 临证经验
下载PDF
论浙派中医儿科的学术特色与传承发展 被引量:18
11
作者 陈华 赵文坛 +4 位作者 陈健 李岚 桑杲 董继业 矫金玲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2期107-110,115,共5页
[目的]追溯浙派中医儿科源流,梳理古今传承脉络,总结浙派中医儿科学术特色与传承发展。[方法]通过史料考证、文献分析、实地调查、名家走访等方法,从探究古今医家儿科学术思想的传承脉络,并结合浙江地域特点,归纳总结浙派中医儿科的学... [目的]追溯浙派中医儿科源流,梳理古今传承脉络,总结浙派中医儿科学术特色与传承发展。[方法]通过史料考证、文献分析、实地调查、名家走访等方法,从探究古今医家儿科学术思想的传承脉络,并结合浙江地域特点,归纳总结浙派中医儿科的学术特色,并探讨其传承方式及发展模式。[结果]浙派中医儿科受钱乙、金元各家尤其是朱丹溪学术的影响,同时结合浙江湿热地理环境因素特点,通过家传以及师带徒的传统方式和院校教育、名中医工作室建设等现代传承模式,形成了“因人因地制宜,擅长滋阴清热;重视后天之本,强调健运脾胃;详辨虚实夹杂,巧用和解之法;注重风邪为病,善用祛风之药”的临床诊疗学术特色。[结论]浙派中医儿科的四大学术特色,为流派学术思想的凝练及流派优势的发挥创造了良好条件。在传统师带徒方式的基础上结合院校教育并开展名医工作室建设的传承模式,更有利于浙派中医儿科的学术传承与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派中医 儿科 流派传承 学术特色 滋阴清热 健运脾胃 和法 名中医工作室
下载PDF
朱丹溪“痰挟瘀血,遂成窠囊”学说的临证应用 被引量:16
12
作者 杜菲 陈明显 +1 位作者 沈堂彪 傅睿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6期633-636,640,共5页
[目的]探析朱丹溪"痰挟瘀血,遂成窠囊"的学术思想及临证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学习《局方发挥》《丹溪心法》《金匮钩玄》中有关窠囊的论述内容,总结窠囊的病因病机特点阐述朱丹溪辨治窠囊、遣方用药的独到之处,并附以验案二... [目的]探析朱丹溪"痰挟瘀血,遂成窠囊"的学术思想及临证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学习《局方发挥》《丹溪心法》《金匮钩玄》中有关窠囊的论述内容,总结窠囊的病因病机特点阐述朱丹溪辨治窠囊、遣方用药的独到之处,并附以验案二例以示临床应用。[结果]朱丹溪在论著中提出"痰挟瘀血遂成窠囊"之说所论窠囊,是以气病日久成痰化瘀、胶结隐匿于体内深处为主要病机具有不易清除、病势缠绵、病症繁多的临床特点。在治疗上朱丹溪注重疏调气机、导痰破瘀力求直捣窠囊,以二陈汤、四物汤为主方佐以痰瘀同治之药,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所附医案以窠囊学说为指导,采用痰瘀同治、调气解毒之法治疗早期胃癌和结肠息肉,临床疗效确切。[结论]朱丹溪的窠囊学说理法方药完备,对临床痰瘀疾病的认识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值得深入挖掘和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丹溪 痰瘀理论 窠囊学说 学术思想 浙派中医 丹溪学派 早期胃癌 结肠息肉
下载PDF
浙江省中医药健康旅游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王亚飞 赵建磊 +4 位作者 于欢 李韵歆 韩雪 杨子 高鹏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0年第22期130-133,共4页
文章对浙江省中医药旅游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认为,浙江省的中医旅游发展具有国际知名旅游省份的基础效应和资源优势,同时也有独特而浓厚的中医药文化底蕴优势;但也存在中医药旅游产品开发不足和相关专业... 文章对浙江省中医药旅游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认为,浙江省的中医旅游发展具有国际知名旅游省份的基础效应和资源优势,同时也有独特而浓厚的中医药文化底蕴优势;但也存在中医药旅游产品开发不足和相关专业人才存在较大缺口的劣势。与此同时,面临着国际化背景下医疗旅游的大发展、国家政策支持等机遇和与其他省市同类市场发展迅速、从业人才被分流等威胁。基于此,分析得出树立品牌,大力开发特色中医药旅游产品;加强营销推广,举办特色中医药节事活动;扩大合作,整合多重中医旅游资源;大力培养和引进专业人才,提升服务质量的发展战略,促进浙江省的中医药旅游事业蓬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省 中医药旅游 SWOT分析
下载PDF
浙江中医学术流派的启迪 被引量:9
14
作者 范永升 谢冠群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11期1157-1160,共4页
[目的]研究浙江中医学术流派对当今中医的启迪意义。[方法]以浙江中医学术流派的代表医家为研究对象,分析中医学术流派形成的条件及对中医学术发展的推动作用。[结果]各派医家通过学术创新促进中医学发展,在解决临床难题时推动医学进步... [目的]研究浙江中医学术流派对当今中医的启迪意义。[方法]以浙江中医学术流派的代表医家为研究对象,分析中医学术流派形成的条件及对中医学术发展的推动作用。[结果]各派医家通过学术创新促进中医学发展,在解决临床难题时推动医学进步;强调理论与临床缺一不可,在理论的指导下,运用自己独特的招数取得理想的疗效;虚怀若谷,善于学习他人经验,不断丰富完善自己;始终把患者的利益放在首位,推行仁心仁术。[结论]浙江中医学术流派纷呈,然其形成却需具备众多条件,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中医学术流派 朱丹溪 吴师机 张景岳 王孟英 雷丰 俞根初 何廉臣
下载PDF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的浙派中医妇科流派治疗崩漏组方用药规律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朱宇滢 包素珍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7期760-766,共7页
[目的]分析与总结浙派中医妇科流派治疗崩漏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检索期刊数据库及书籍中近40年来浙派中医妇科流派运用中医药治疗崩漏的医案,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3.0),建立相关数据库,对所涉药物的用药频次、药味、药性、归经及... [目的]分析与总结浙派中医妇科流派治疗崩漏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检索期刊数据库及书籍中近40年来浙派中医妇科流派运用中医药治疗崩漏的医案,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3.0),建立相关数据库,对所涉药物的用药频次、药味、药性、归经及功效进行分类统计,并通过聚类分析,归纳和总结浙派中医妇科流派治疗崩漏的用药规律。[结果]最终筛选出方剂220首,涉及中药213味,其中使用频次较高的中药为白芍、当归、甘草、生地黄等,药物性味以性寒,味苦、甘、辛居多,主入肝、脾、肾三经,获得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以及治疗崩漏的新处方8个。[结论]浙派中医妇科流派诊治崩漏谨遵虚、热、瘀为纲,肝脾肾并重,气血并调,以补血活血、补气健脾、清热凉血、平抑肝阳和活血化瘀为主要治则,与中医理论基本一致,可为临床诊治提供理论支持及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派中医 妇科流派 崩漏 用药规律 数据挖掘 中医传承辅助系统
下载PDF
浙派中医朱丹溪治疗痰证临证思想探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燕 李良松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81-187,共7页
[目的]探究浙派中医朱丹溪诊治痰证的临证思想。[方法]根据文献资料记载,构建“朱丹溪治疗痰证方药数据库”,利用数据挖掘方法探究丹溪用药规律,并辅以传统文献学方法,从病因、病机、治法、方药等方面归纳其诊治痰证的临证思想。[结果]... [目的]探究浙派中医朱丹溪诊治痰证的临证思想。[方法]根据文献资料记载,构建“朱丹溪治疗痰证方药数据库”,利用数据挖掘方法探究丹溪用药规律,并辅以传统文献学方法,从病因、病机、治法、方药等方面归纳其诊治痰证的临证思想。[结果]丹溪认为,痰证的病机在于气机不行,病因主要与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失宜有关;临床辨证论治将痰证分为热痰、湿痰、食积痰、寒痰、风痰、老痰等,并确定清热化痰、燥湿化痰、消积化痰、温化寒痰、祛风化痰、润燥化痰等各种不同的治疗原则;丹溪还认为,痰易与瘀结,故化痰消瘀亦为常用之法。丹溪治痰,根据痰证所发部位不同,用药及吐下之法各不相同。丹溪用药,标本兼治,从脾、肺、肝经入手,以二陈汤为基本方剂,既施以化痰药除已生之痰,亦采实脾药物,杜生痰之源,间辅以理气药行滞,以证“气顺痰自消”之理,又采清热药防痰阻气滞、郁遏阳气以助热。[结论]丹溪治疗痰证的经验全面有效,其防治痰证的理法方药可为当今临床实践提供更多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痰证 朱丹溪 数据挖掘 文献分析 临证经验 浙派中医
下载PDF
浙派中医治疗痛经经验整理
17
作者 杨华娣 俞鉴玲 +2 位作者 李慧 陆申奕 张婷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456-458,464,共4页
[目的]总结1911年前浙派中医治疗痛经的经验,探究其特色。[方法]对浙派中医古籍文献中有关痛经的论述、病案等进行摘录整理,总结痛经病机及治疗特色。[结果]浙派中医治疗痛经以“气血失调”为主要病机,提倡以寒热虚实为纲的气血辨证法,... [目的]总结1911年前浙派中医治疗痛经的经验,探究其特色。[方法]对浙派中医古籍文献中有关痛经的论述、病案等进行摘录整理,总结痛经病机及治疗特色。[结果]浙派中医治疗痛经以“气血失调”为主要病机,提倡以寒热虚实为纲的气血辨证法,从月经有无先后失期、经血色量如何、痛在经行前后三方面进行辨证。文献所记载的痛经证型共8种,分别为血气虚证、血虚有滞证、血虚有寒证、血虚有热证、冲任不足证、肝气郁滞证、气滞血瘀证、寒凝血瘀证,以“温通清化、调和血气”为治则。浙派中医发扬命门学说,擅用温药,记载痛经要药10味,分别为凌霄花、白芍、马鞭草、玄胡、京三棱、鹿角、阳起石、白头翁根、莲房、荷叶。[结论]浙派中医治疗痛经从“气血”立论,“温补”“清化”以治本,“调畅气血”为根本,以辨证论治、治病求本为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派中医 痛经 中医学术挖掘 经验整理 学术流派 名医经验
下载PDF
浙派中医冯兆张诊治阳痿病学术思想探析
18
作者 闫译 刘磊 +6 位作者 钱文君 崔云 王莉 叶有骏 钱鑫 张婷 徐新宇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713-717,共5页
[目的]探索浙江医家冯兆张所著《冯氏锦囊秘录》中诊治阳痿病的学术思想,为阳痿病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以《冯氏锦囊秘录》中方脉阳痿篇为主要研究对象,同时结合该书中其他篇章相关论述,对该书中治疗阳痿病的学术思想特色进行系统... [目的]探索浙江医家冯兆张所著《冯氏锦囊秘录》中诊治阳痿病的学术思想,为阳痿病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以《冯氏锦囊秘录》中方脉阳痿篇为主要研究对象,同时结合该书中其他篇章相关论述,对该书中治疗阳痿病的学术思想特色进行系统整理。[结果]冯氏推崇“命门”学说,尤其重视阴阳水火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其在方脉阳痿篇详细论述了阳痿病的病因病机,认为五脏受损可为病痿前兆,而多种原因引起的阴阳失调、郁火阻滞等均可导致本病发生。治疗上列举诸多方药,注重补益阴阳,且以丸剂为主,药物送服多以酒、姜汤、盐汤等,并记载了分时采用不同汤剂送服的方法及分节气服药的方法,颇具特色。[结论]冯氏对阳痿病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论述颇详,认识特色鲜明,其学术思想对当今阳痿病的治疗亦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兆张 《冯氏锦囊秘录》 阳痿 学术思想 浙派中医 命门
下载PDF
陈华运用滋阴清热法异病同治儿科疾病经验探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超轶 陈华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389-393,共5页
[目的]介绍陈华教授继承浙派中医儿科学术特色,临床运用滋阴清热法异病同治小儿乳蛾、便秘、积滞、胃脘痛、鼻衄、抽动障碍等疾病的经验。[方法]通过跟师学习,收集和分析陈华教授运用滋阴清热法治疗疾病之医案,研究浙派中医儿科学术特色... [目的]介绍陈华教授继承浙派中医儿科学术特色,临床运用滋阴清热法异病同治小儿乳蛾、便秘、积滞、胃脘痛、鼻衄、抽动障碍等疾病的经验。[方法]通过跟师学习,收集和分析陈华教授运用滋阴清热法治疗疾病之医案,研究浙派中医儿科学术特色,结合陈华教授临证所谈所述以及笔者对中医儿科学术的思考,在充分认识人群体质特点及疾病共性的基础上,总结分析陈华教授运用滋阴清热法治疗儿科多种疾病的临床经验,并列举典型医案。[结果]陈华教授继承浙派中医儿科学术特色,认为浙江地区儿童常见阴虚火旺体质,常发热病,病机多为阴虚火旺、本虚标实,治疗上重视滋阴清热,同时根据不同的疾病特点灵活运用,以滋阴清热、疏风解表法治疗乳蛾;滋阴清热、润肠通便法治疗便秘;滋阴清热、消食导滞法治疗积滞;滋阴清热、疏肝理气法治疗胃脘痛;滋阴清热、凉血止血法治疗鼻衄;滋阴清热、平肝熄风法治疗抽动障碍。[结论]陈华教授继承了浙派中医儿科“因人因地制宜,擅长滋阴清热”的特色,重视儿童阴虚火旺之体质、本虚标实之病机,通过辨证论治,灵活运用滋阴清热法,改善患儿体质,控制疾病发展,临床疗效显著,其经验值得总结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滋阴清热 浙派中医 儿科 异病同治 治疗特色 临床经验 陈华
下载PDF
陈华教授分期辨治小儿变应性鼻炎经验
20
作者 洪璐 陈华 陶敏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558-561,共4页
[目的]介绍陈华教授分期辨治小儿变应性鼻炎的经验。[方法]通过跟师学习,收集和分析陈师治疗小儿变应性鼻炎的医案,根据陈华教授临证所谈以及本人的中医学术体会,探讨陈师分期辨治小儿变应性鼻炎的经验,并列举医案以验证。[结果]陈师认... [目的]介绍陈华教授分期辨治小儿变应性鼻炎的经验。[方法]通过跟师学习,收集和分析陈师治疗小儿变应性鼻炎的医案,根据陈华教授临证所谈以及本人的中医学术体会,探讨陈师分期辨治小儿变应性鼻炎的经验,并列举医案以验证。[结果]陈师认为,风、虚、痰、瘀是小儿变应性鼻炎的主要病因,基本病机为风邪犯肺、痰瘀互结,将病程分为发作期和缓解期,于分期治疗中注重风邪,善用清宣祛风;重视脾胃,擅长健脾化痰;关注体质,运用温阳通窍;强调通络,常用活血化瘀。所列案例为小儿变应性鼻炎的典型医案,临证时在经验方小儿鼻炎通窍方基础上随证加减,于发作期疏风清热,缓解期补脾益肺,兼以通窍散结,疗效确切。[结论]陈华教授继承浙派中医儿科学术特色,分期辨治小儿变应性鼻炎,可有效缓解患儿临床症状,增强患儿体质,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学习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变应性鼻炎 分期辨治 临床经验 浙派中医 验案 陈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