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侗族大歌的旅游实践、地方性重构与族群认同——贵州肇兴侗寨案例 被引量:18
1
作者 杨洋 蔡溢 +2 位作者 范乐乐 殷红梅 周星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0-91,共12页
研究基于地方性理论,以贵州肇兴侗寨为案例,深入探讨侗族大歌旅游实践、地方性重构以及族群认同之间的互动过程与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肇兴侗族大歌蕴含的地方性延续了历时态发展特征,在景观、歌词文本、符号与情感等方面表征为以地... 研究基于地方性理论,以贵州肇兴侗寨为案例,深入探讨侗族大歌旅游实践、地方性重构以及族群认同之间的互动过程与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肇兴侗族大歌蕴含的地方性延续了历时态发展特征,在景观、歌词文本、符号与情感等方面表征为以地缘、血缘和"团款"关系为基础的稳定特质;(2)共时态建构中,通过包容、调和以及创新的方式化解了旅游与地方的二元矛盾,侗族大歌的地方性得到显著呈现,并获得游客等多元主体的接纳与认同,传统符号意义在传承中得到延伸;(3)族群对侗族大歌认同转变的实质是"我者"与"他者"地方性的关联与融合。研究在理论上延伸了地方性重构两个机制互动过程中人地关系动态演化规律的解释,也为民族旅游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性重构 族群认同 旅游 侗族大歌 肇兴
下载PDF
西南地区侗族村寨空间形态研究——以黔东南肇兴侗寨为例 被引量:17
2
作者 满德如 黄经南 王国恩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17-126,共10页
西南地区为我国少数民族的主要聚集区。其少数民族村寨由于大多地处偏远地区,在长时期的历史进程中往往保存较完整且具有十分鲜明的地方特色,通常也是少数民族文化的体现和结晶。因此研究少数民族村寨对保护少数民族生产生活的空间以及... 西南地区为我国少数民族的主要聚集区。其少数民族村寨由于大多地处偏远地区,在长时期的历史进程中往往保存较完整且具有十分鲜明的地方特色,通常也是少数民族文化的体现和结晶。因此研究少数民族村寨对保护少数民族生产生活的空间以及传承其民族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的保护研究多从民俗文化、旅游开发和社会组织结构的角度出发,而很少从村寨布局和空间形态的角度进行深入具体的研究。本文以我国西南地区黔东南肇兴侗寨为例,通过从选址、空间形态、道路结构和公共空间等方面探讨侗族村寨空间形态的特征及构成规律,并从自然、社会、文化等方面探讨其空间形态的成因,以期为侗寨的保护与开发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东南 肇兴 侗族村寨 空间形态
下载PDF
黎平县肇兴侗族饮食文化述论 被引量:6
3
作者 刘慧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85-89,共5页
饮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深刻反映一个民族的历史、源流、风俗、习惯等等。通过饮食文化的表层结构,挖掘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对研究一个民族的发展与变化起着重要作用。文章通过对黎平县肇兴饮食文化的研究,探讨侗族民族文化的保护与... 饮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深刻反映一个民族的历史、源流、风俗、习惯等等。通过饮食文化的表层结构,挖掘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对研究一个民族的发展与变化起着重要作用。文章通过对黎平县肇兴饮食文化的研究,探讨侗族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使侗族文化能源远流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侗族 饮食文化 肇兴
下载PDF
贵州肇兴侗布制作工艺及民族植物学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刘光华 佘朝文 +2 位作者 李爱民 石诗博 刘阳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第2期19-22,共4页
侗族人民千百年来,一直从事侗布的制作.我们对贵州肇兴的侗布制作进行了民族植物学研究,发现侗布的制作工艺繁杂,不同的人所用的植物有所差异,侗布制作共涉及植物17种,分属13科17属.有些侗布用植物属首次报道.
关键词 肇兴 侗布 制作工艺 民族植物学
下载PDF
Study on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n Villages of the Minorities ——With the Dong Village in Zhaoxing,Southeast Guizhou Autonomous Prefecture of Miao and Dong Nationalities,China
5
作者 徐燕 陆仙梅 +2 位作者 吴再英 陈洪智 石贤昌 《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 2011年第3期85-89,共5页
Based on basic theories of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n tourism development,questionnaires were designed for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in one of the largest Dong Villages in China,the Dong village in Zhaoxing.Community pa... Based on basic theories of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n tourism development,questionnaires were designed for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in one of the largest Dong Villages in China,the Dong village in Zhaoxing.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n tourism development of the Dong Village was analyzed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residents' participation in decision-making and management,reception and catering services,group performance,making and selling ethnic artworks,protection of village tourist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nd meanwhile,problems were pointed out as "still maintaining in the early stage of its tourism development,fewer opportunities for its residents participating in tourism development,resource protection being divorced from tourism benefits and so on",on the basis of which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were offered as "expanding the field of participation,improving the level of participation,increasing benefits of local residents;insisting on the principle of "not participating intentionally is the best way of their participation,guaranteeing economic compensation for rural residents;enhancing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establishing a museum of folk-custom materials;creating a favorable atmosphere of folk cultures;enhancing cooperation with its neighboring villages in tourism development,and creating a "local industrial chain";establishing a research center of cult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of the Dong Minor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LLAGE of the MINORITIES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VILLAGE of the Dong MINORITY in zhaoxing
下载PDF
The Participation Path Analysis of Local Community in Ethnic Tourism Destination
6
作者 GUO Yingzhi HU Hongji +2 位作者 DONG Kun SHEN Ying LI Xiaomin 《Journal of Tourism and Hospitality Management》 2022年第2期74-89,共16页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of tourism development in ethnic tourism destinations has great significance to promote the evolution of national tourism.Based on the empowerment theory,this study constructs a theoretical mod...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of tourism development in ethnic tourism destinations has great significance to promote the evolution of national tourism.Based on the empowerment theory,this study constructs a theoretical model between tourism empowerment,social capital,tourism impact,and residents’willingness to participate tourism development.Taking Dong Village of Zhaoxing County in Southeast Guizhou Province of China as the case,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is applied to test the hypothetical relationships.Results show that economic,psychological,and social empowerment is related to residents’perception of tourism positive influence and their willingness to participate tourism development.In addition,positive tourism impact and social capital are also significant driving forces to enhance residents’initiative in tourism development.The higher social capital mainly comes from residents’perceived social empowerment.This study provides theoretical guidance for encouraging residents of ethnic tourism destinations to participate tourism and then promote local tourism develop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mpowerment theory social capital tourism participation willingness zhaoxing Dong Village
下载PDF
黔东南州居民旅游感知比较研究——以西江苗寨与肇兴侗寨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肖佑兴 何向 胡丽芳 《江苏商论》 2012年第1期111-114,共4页
论文研究了黔东南西江苗寨与肇兴侗寨的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问题。通过对西江与肇兴两地的案例研究发现,两地的旅游发展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三个方面都带来积极的与消极的影响。西江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整体感知度较高,且内部分化... 论文研究了黔东南西江苗寨与肇兴侗寨的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问题。通过对西江与肇兴两地的案例研究发现,两地的旅游发展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三个方面都带来积极的与消极的影响。西江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整体感知度较高,且内部分化较小;而肇兴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整体感知度较低,但内部分化却较大。在旅游地居民类型方面,西江有五大类型;而肇兴还有六大类型,增加了憎恨者类型。笔者认为要推动了当地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采取如下措施:规范旅游流;提高旅游吸引力;扩大旅游承载力;加强制度创新;促进旅游利益主体的旅游参与,改善旅游利益主体对旅游的认知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影响 黔东南 西江 肇兴
下载PDF
中国传统农业祭祀文化的历史脉络
8
作者 王雪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第11期165-168,共4页
中国自古以农为本,最初的社会形态就是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建立的,而农业活动又是围绕着天、地、人之间的自然循环而展开的,因此,农业文化就伴随着农事生产生活方式的兴起而产生了。传统农业祭祀作为农业文化中的重要分支,既体现出了自... 中国自古以农为本,最初的社会形态就是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建立的,而农业活动又是围绕着天、地、人之间的自然循环而展开的,因此,农业文化就伴随着农事生产生活方式的兴起而产生了。传统农业祭祀作为农业文化中的重要分支,既体现出了自然气候、自然环境等对人行为的影响,又逐渐定型为一种特定的社会生活模式,兼有自然属性和人文属性。农业祭祀作为一种文化印记深深烙印在华夏儿女的基因当中,其中蕴含的哲学观、伦理观、美学观等文化韵味和价值取向,都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系统的保护以及坚持"绿色共识"提供了理论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祭祀 肇兴 嬗变 当代价值
下载PDF
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以贵州省黔东南肇兴侗族为例
9
作者 王丽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124-128,共5页
民族村寨旅游是贵州民族文化旅游的主要形式和发展方向.针对由于不合理开发民族村寨旅游,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由此在旅游开发前应对开发地做必要旅游评估分析.基于SWOT分析法,对贵州省肇兴侗族民族村寨旅游的发展进行系统的分析,并在分... 民族村寨旅游是贵州民族文化旅游的主要形式和发展方向.针对由于不合理开发民族村寨旅游,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由此在旅游开发前应对开发地做必要旅游评估分析.基于SWOT分析法,对贵州省肇兴侗族民族村寨旅游的发展进行系统的分析,并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发展建议和对策,这将更好地促进该地区以及贵州民族地区的旅游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OT分析法 侗族民族 旅游发展
下载PDF
南华系建系问题探讨 被引量:31
10
作者 张启锐 储雪蕾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22-228,共7页
南华系的研究与关于成冰系的研究配合不多,把南华系简单地理解为原震旦系下统,侧重于原震旦系下统底界年龄的测定,把国外给定的关于"成冰系"的起始年龄值(即850Ma)看得过重,忽略了它的不确定性。对于作为南华系主体的新元古... 南华系的研究与关于成冰系的研究配合不多,把南华系简单地理解为原震旦系下统,侧重于原震旦系下统底界年龄的测定,把国外给定的关于"成冰系"的起始年龄值(即850Ma)看得过重,忽略了它的不确定性。对于作为南华系主体的新元古代冰期地层的研究比较薄弱,与国际冰川沉积学研究水平差距大。为此,有必要根据界线层型剖面的要求开展建系工作,重点深入研究新元古代冰川沉积地层的基本特征,包括层序地层学、同位素地层学、磁性地层学、岩石地层学、化学地层学、生物地层学和年代地层学等,明确其内涵,寻找全球对比的界线标志。建议以贵州黎平肇兴剖面为代表开展候选层型剖面和层型点所需内容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华系 成冰系 冰期地层 界线层型剖面 肇兴剖面 黎平 贵州
原文传递
民族村寨乡村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保护研究——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肇兴侗寨为例 被引量:23
11
作者 徐燕 吴再英 +2 位作者 陆仙梅 陈洪智 石贤昌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4期53-58,共6页
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保护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民族村寨旅游以民族文化为载体的旅游,保护好民族文化是民族村寨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民族村寨旅游的健康持续发展既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又有利于民族地区... 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保护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民族村寨旅游以民族文化为载体的旅游,保护好民族文化是民族村寨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民族村寨旅游的健康持续发展既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又有利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文章从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基本理论出发设计相关的调查问卷,对全国最大的侗族村寨之一的肇兴侗寨进行实地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分析了肇兴侗寨乡村旅游开发现状,并从建筑文化、语言文化、服饰文化、歌舞文化、精神文化等方面探讨了肇兴侗寨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现状及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村寨 乡村旅游开发 民族文化保护 肇兴侗寨
下载PDF
民族旅游发展对少数民族妇女影响的人类学探讨——以贵州肇兴侗寨为例 被引量:13
12
作者 张瑾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SSCI 2008年第2期292-295,299,共5页
在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旅游发展中,少数民族妇女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民族旅游的发展也给少数民族妇女提供了难以估计的发展机会。从旅游人类学视角出发,以贵州的肇兴侗寨为例,分析民族旅游发展对少数民族妇女的影响。
关键词 肇兴侗寨 民族旅游 侗族妇女
下载PDF
居民视角下民族社区旅游化的空间演变过程及特征——以肇兴侗寨为例 被引量:12
13
作者 李小永 赵振斌 +1 位作者 李佳乐 张熠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51-1064,共14页
从空间角度揭示旅游化的演变过程和特征可为深刻理解社区现象或问题提供参考。本文选取肇兴侗寨为案例地,通过2013年、2018年2次实地调查,采用参与式制图和半结构访谈获取一手数据,运用景观价值理论和质性空间分析方法,通过居民视角的... 从空间角度揭示旅游化的演变过程和特征可为深刻理解社区现象或问题提供参考。本文选取肇兴侗寨为案例地,通过2013年、2018年2次实地调查,采用参与式制图和半结构访谈获取一手数据,运用景观价值理论和质性空间分析方法,通过居民视角的景观价值变化探索社区旅游化在空间上的演变过程与特征。研究发现:(1)肇兴侗寨社区旅游化的过程包括社区生活功能主导、社区生活功能与旅游功能趋衡两个阶段。旅游化使得社区空间的观赏性和商业性增强,对居民生活的服务性和社会支持功能有所减弱;(2)社区旅游化表现出非均衡性的空间特征,标志性景观的旅游化程度高,旅游发展重点区域从鼓楼转变为侗族大歌演艺中心;(3)居民视角的旅游化过程是一个社区生活不断为旅游发展让步,旅游功能空间演变为强势空间,而社区生活功能空间逐渐变为边缘空间甚至消失的过程。居民视角社区旅游化的空间演变研究为全面深入认识旅游化现象提供来自社区内部的观点,为社区变迁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旅游化 空间演变过程 居民 景观价值理论 质性空间分析法 肇兴侗寨
原文传递
多元权力主体实践下民族村寨的旅游空间再生产--以贵州肇兴侗寨为例 被引量:11
14
作者 董宝玲 白凯 陈永红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7-99,共13页
以贵州肇兴侗寨为案例地,运用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采用田野调查与深度访谈结合的方法,从物理空间、社会空间、意义空间3个维度审视多元权力主体的“物质-关系-情感”联结以及与旅游发展的自洽性。结果表明:1)物理空间在权力主体的... 以贵州肇兴侗寨为案例地,运用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采用田野调查与深度访谈结合的方法,从物理空间、社会空间、意义空间3个维度审视多元权力主体的“物质-关系-情感”联结以及与旅游发展的自洽性。结果表明:1)物理空间在权力主体的更迭下得以重新规划,有助于劳动力的回流。村寨的原真性在规制的约束下得以维护,但建构的景观符号是对民族村寨的错位表达。2)对于社会空间中的冲突,当地居民采取退让不退出的策略与管理者达成空间错时使用与管理默契。威权人物寨老成为消解分歧、推动社会关系巩固与凝聚的代表。对游客及外来经营户的让渡与周全,体现了当地居民开放包容的待客之道与处事哲学。3)意义空间通过当地居民对节事、文化的情感注入,对文化惯习的传承、对乡约的承继、对怀旧物的回忆与想象得以再生产。对于处在发展上升期的民族村寨而言,多元权力主体会基于利益的共同性与社会关系的粘连性考虑,做出符合当地旅游发展与自身容纳限度的调适与让步,来适应旅游发展带来的空间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空间 多元主体 权力景观 空间秩序 肇兴侗寨
下载PDF
民族村寨乡村旅游开发与社区参与研究——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肇兴侗寨为例 被引量:10
15
作者 徐燕 陆仙梅 +2 位作者 吴再英 陈洪智 石贤昌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7973-7975,7978,共4页
从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基本理论出发,设计相关调查问卷,对全国最大的侗族村寨之一——肇兴侗寨进行实地调查,从参与旅游决策与管理、民居接待与餐饮服务、集体接待表演、民族工艺品的制作与销售、村寨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等方面探讨了肇... 从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基本理论出发,设计相关调查问卷,对全国最大的侗族村寨之一——肇兴侗寨进行实地调查,从参与旅游决策与管理、民居接待与餐饮服务、集体接待表演、民族工艺品的制作与销售、村寨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等方面探讨了肇兴侗寨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开发的现状,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即旅游发展处于开发的初级阶段、群众参与旅游发展的机会较少、资源保护与旅游利益无法挂钩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强调应扩大参与面,提高参与层次,增加群众受益;把握"不参与就是最大参与"的原则,对农民进行经济补偿;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民俗实物博物馆;营造浓重的民族文化氛围;加强与周边村寨的旅游合作,尽量做到"产业链本地化";创建肇兴侗族文化旅游发展研究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村寨 乡村旅游开发 社区参与 肇兴侗寨
下载PDF
影响民族村寨旅游业持续发展因素综合分析——以黎平肇兴侗寨为例 被引量:9
16
作者 吴昌良 陈志永 欧正霞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48-53,共6页
民族村寨旅游是我国旅游业中的重要组成部份,发展民族村寨旅游有利于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然而,我国民族村寨旅游在经历一段时间的发展后,有的很快衰落了,有的仍继续发展。在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以贵州黎平县肇兴侗寨为例,... 民族村寨旅游是我国旅游业中的重要组成部份,发展民族村寨旅游有利于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然而,我国民族村寨旅游在经历一段时间的发展后,有的很快衰落了,有的仍继续发展。在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以贵州黎平县肇兴侗寨为例,对其旅游业持续发展的原因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村寨 旅游发展 肇兴侗寨 分析
下载PDF
基于IPA方法的肇兴侗寨旅游吸引力评价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许咏媚 张河清 +2 位作者 王蕾蕾 香嘉豪 郑雪霏 《经济论坛》 2018年第6期30-36,共7页
文章以旅游吸引力为研究视角,以民族传统聚落肇兴侗寨为例,运用因子分析法,构建由民族传统聚落原真性、旅游资源禀赋、可进入性、旅游产品、旅游环境以及形象认知6个一级指标和21个二级指标组成关于民族传统聚落的旅游吸引力指标系统,运... 文章以旅游吸引力为研究视角,以民族传统聚落肇兴侗寨为例,运用因子分析法,构建由民族传统聚落原真性、旅游资源禀赋、可进入性、旅游产品、旅游环境以及形象认知6个一级指标和21个二级指标组成关于民族传统聚落的旅游吸引力指标系统,运用IPA分析方法,对评价体系的各项指标进行分析,就肇兴侗寨未来旅游的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A 旅游吸引力 民族传统聚落 肇兴侗寨
下载PDF
文化景观视野的乡村遗产区域性保护——思路与模型构建 被引量:6
18
作者 寇怀云 俞文彬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99-105,共7页
针对单个聚落保护的资源分配、价值整体性以及影响力等方面的局限,在当前乡村遗产集中连片保护的国家政策和学术研究趋势下,探讨乡村遗产区域性保护的规划思路与方法。从乡村遗产作为延续性文化景观的价值认知出发,建立包含空间-时间维... 针对单个聚落保护的资源分配、价值整体性以及影响力等方面的局限,在当前乡村遗产集中连片保护的国家政策和学术研究趋势下,探讨乡村遗产区域性保护的规划思路与方法。从乡村遗产作为延续性文化景观的价值认知出发,建立包含空间-时间维度的区域性保护模型框架:空间维度面向价值的完整性,包含文化景观区-文化景观单元-聚落生活区3个层面,分别侧重生态、生产与生活空间;时间维度面向价值的延续性,视乡村遗产为保护的对象与发展的资源,对应于历史与未来。同时以黔东南州肇兴侗寨群为案例,进行具体分析和阐释。模型的3个空间层级划分旨在提高保护的可操作性,在各层级将乡村遗产作为保护对象和发展资源并列讨论,以期突破保护与发展的理论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遗产 文化景观 区域性保护 乡村聚落 肇兴侗寨
下载PDF
家国之慨前后同归:清代台湾文人陈肇兴的杜诗接受
19
作者 肖庆伟 胡悦 《杜甫研究学刊》 2024年第1期51-62,77,共13页
清代台湾文人陈肇兴的杜诗接受是杜甫诗歌在中国台湾传播的重要标志,他模仿杜甫前后出塞体诗、集杜诗及次韵《北征》诗,继承了杜甫以诗纪史的传统,表现出忠君爱国的思想情感。陈肇兴杜诗接受是清代杜诗学盛行的主要表征之一,是清代中期... 清代台湾文人陈肇兴的杜诗接受是杜甫诗歌在中国台湾传播的重要标志,他模仿杜甫前后出塞体诗、集杜诗及次韵《北征》诗,继承了杜甫以诗纪史的传统,表现出忠君爱国的思想情感。陈肇兴杜诗接受是清代杜诗学盛行的主要表征之一,是清代中期以来杜诗接受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纳入清代杜诗接受史乃至于清代文学史予以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肇兴 《陶村诗稿》 杜诗接受
下载PDF
本真性旅游体验中声音景观的建构——以贵州肇兴侗寨为例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义彬 陈毅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1-52,共12页
旅游体验研究的重点关注领域之一就是探究本真性,而该领域下对声音方面的研究却十分有限。声音景观所含括的文化内涵与地方特质作为建构旅游地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同样影响着游客的体验与感知。从本真性旅游体验视角出发,以实地声音... 旅游体验研究的重点关注领域之一就是探究本真性,而该领域下对声音方面的研究却十分有限。声音景观所含括的文化内涵与地方特质作为建构旅游地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同样影响着游客的体验与感知。从本真性旅游体验视角出发,以实地声音景观样本为例归纳侗寨声景的构成元素,探讨声音元素在不同场景中的作用,由此能分析出具体场景下侗寨声景的特点及其建构方式。同时,透过舞台猜疑理论解析声景元素所构成的真实体验情形及其在不同情形下所展现的动态特点,既有利于进一步解构声景建构的互动机制,也为创设与优化旅游地声音景观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真性 旅游体验 声音景观 贵州肇兴侗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