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坦病毒中国疫苗株Z37M片段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朱函坪 刘合宾 +1 位作者 姚苹苹 朱智勇 《中国病毒学》 CSCD 2001年第1期15-21,共7页
汉坦病毒Z37株是从褐家鼠体内分离到的 ,用于生产双价肾综合征出血热疫苗的病毒毒株之一 ,血清分型为SEO型。利用RT PCR方法扩增Z37株M基因片段cDNA ,克隆入质粒载体 ,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及分析。Z37株M基因片段由 36 5 1个核苷酸组成 ... 汉坦病毒Z37株是从褐家鼠体内分离到的 ,用于生产双价肾综合征出血热疫苗的病毒毒株之一 ,血清分型为SEO型。利用RT PCR方法扩增Z37株M基因片段cDNA ,克隆入质粒载体 ,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及分析。Z37株M基因片段由 36 5 1个核苷酸组成 ,只有一个开放读码框架 ,共编码 1133个氨基酸。与HTN型病毒 ( 76 118、A9、HV 114)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 71.8%~ 72 .1%、76 .2 %~ 76 .7% ,与SEO型 (R2 2、L99、80 39)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 95 .3%~ 96 .1%、95 .3 %~ 98.9%。这一结果的获得进一步从分子水平确定了Z37株的型别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坦病毒 Z37 M片段 序列测定 中国疫苗
下载PDF
汉坦病毒Z37株基因组全序列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姚智慧 俞永新 +3 位作者 董关木 刘文雪 杨惠娟 丁晓杭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0-27,共8页
目的 测定Z37株的全基因组序列 ,了解我国汉坦病毒疫苗生产株分子基础 ,分析其遗传学和抗原性差异等。方法 设计出针对各片段的特异性引物 ,用PCR方法从Z37病毒感染的细胞提取细胞总RNA ,逆转录扩增、产物克隆T载体 ,纯化后测序 ,测... 目的 测定Z37株的全基因组序列 ,了解我国汉坦病毒疫苗生产株分子基础 ,分析其遗传学和抗原性差异等。方法 设计出针对各片段的特异性引物 ,用PCR方法从Z37病毒感染的细胞提取细胞总RNA ,逆转录扩增、产物克隆T载体 ,纯化后测序 ,测定的序列应用DNASTAR软件比较分析。结果 Z37株全基因组由L片段 6 5 30nt、M36 5 1nt、S175 4nt组成 ,分别编码 2 15 1、1133、42 9个氨基酸 ,与同型病毒间同源率高达 95 .2 %~ 99.5 % ,绘出了 3个片段的核苷酸和氨基酸的系统发生树。结论 测定得到了Z37株的全基因组序列 ,为研究疫苗毒株的生物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坦病毒 Z37 基因组 序列测定 系统发生树
原文传递
汉坦病毒汉城型浙37株G1、G2包膜糖蛋白基因重组体的构建及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3
3
作者 黄玉仙 翁心华 +1 位作者 朱函坪 瞿涤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7-20,共4页
目的 构建汉坦病毒浙 37(Z37)株包膜糖蛋白基因G1、G2真核表达质粒 ,并在真核细胞中表达。方法 根据Z37M基因序列设计 6条引物 ,分别以质粒pGEMZ37、pCUMZ37为模板 ,通过聚合酶链反应 (PCR)获得G1及G2片段。将G1、G2片段经BamHⅠ、Xh... 目的 构建汉坦病毒浙 37(Z37)株包膜糖蛋白基因G1、G2真核表达质粒 ,并在真核细胞中表达。方法 根据Z37M基因序列设计 6条引物 ,分别以质粒pGEMZ37、pCUMZ37为模板 ,通过聚合酶链反应 (PCR)获得G1及G2片段。将G1、G2片段经BamHⅠ、XhoⅠ双酶切后插入至真核表达载体 pcDNA3 .1(+) ,经酶切鉴定 ,并测序证实。以磷酸钙沉淀法分别将重组质粒转染COS 7细胞 ,用间接免疫荧光法 (IFA)检测瞬时表达的蛋白。结果 获得分别含有编码汉坦病毒 (HV)Z37株包膜糖蛋白G1、G2基因的重组质粒 pcDNA3 .1 G1、pcDNA3 .1 G2 ;在转染的COS 7细胞内 ,用IFA可检测到细胞内有特异性荧光。结论 成功地构建了HVZ37株包膜糖蛋白G1、G2基因真核表达载体 ,并可在COS 7细胞中瞬时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坦病毒 汉城型浙37 包膜糖蛋白类 基因重组体 真核细胞 出血热
原文传递
结核分枝杆菌Hsp16.3与感染巨噬细胞凋亡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姚楠 董江涛 +5 位作者 徐芳 田玺泽 吴芳 章乐 吴江东 张万江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569-573,I0002,共6页
目的建立结核分枝杆菌感染RAW264.7株巨噬细胞模型,研究结核分枝杆菌Hsp16.3与感染巨噬细胞凋亡的相关性。方法分别用结核分枝杆菌国际标准强毒株H37Rv株和卡介苗菌株感染RAW264.7巨噬细胞株,于感染后1、3、6及12h,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 目的建立结核分枝杆菌感染RAW264.7株巨噬细胞模型,研究结核分枝杆菌Hsp16.3与感染巨噬细胞凋亡的相关性。方法分别用结核分枝杆菌国际标准强毒株H37Rv株和卡介苗菌株感染RAW264.7巨噬细胞株,于感染后1、3、6及12h,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鉴定卡介苗及结核分枝杆菌国际标准强毒株H37Rv株感染RAW264.7巨噬细胞模型;同时利用流式细胞技术于上述各时间点检测各组感染巨噬细胞的凋亡率,并分析其时相性变化;利用PCR技术扩增模型目的基因,利用Western blot检测上述各个时间点Hsp16.3蛋白表达水平的时相性变化。结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到RAW264.7巨噬细胞内有标记MTB16KD的绿色荧光,证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巨噬细胞模型构建成功。巨噬细胞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凋亡率升高,其中感染后1、3和12h凋亡率H37Rv感染组与BCG感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巨噬细胞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的PCR产物大小为435bp;感染细胞Hsp16.3蛋白表达升高,其中感染后1h和3h升高更显著。结论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可导致巨噬细胞凋亡,感染巨噬细胞的凋亡率与菌株毒力强弱有关,弱毒力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巨噬细胞早期凋亡更显著;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巨噬细胞的凋亡与结核分枝杆菌表达Hsp16.3水平高低有关,在感染早期强毒力结核分枝杆菌Hsp16.3表达水平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H37Rv BCG HSP16.3 巨噬细胞 凋亡
原文传递
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毒力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巨噬细胞的凋亡率及其时相性变化 被引量:10
5
作者 姚楠 董江涛 +4 位作者 徐芳 田玺泽 吴芳 章乐 张万江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81-84,共4页
目的利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国际标准强毒株H37Rv株和卡介苗菌株(BCG)分别感染巨噬细胞的凋亡率及其时相性变化。方法分别用结核分枝杆菌H37Rv株和BCG菌株感染巨噬细胞RAW264.7细胞株,于感染后1、3、6及12h,用流式细胞技术检... 目的利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国际标准强毒株H37Rv株和卡介苗菌株(BCG)分别感染巨噬细胞的凋亡率及其时相性变化。方法分别用结核分枝杆菌H37Rv株和BCG菌株感染巨噬细胞RAW264.7细胞株,于感染后1、3、6及12h,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各组感染巨噬细胞的凋亡率,并分析其时相性变化。结果结核分枝杆菌H37Rv株和BCG菌株感染均使巨噬细胞凋亡率升高,其中在感染后1h和12h凋亡率升高更显著,两组比较凋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导致巨噬细胞凋亡,凋亡率与菌株毒力强弱相关,毒力弱的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早期巨噬细胞升高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H37Rv BCG 巨噬细胞 凋亡
原文传递
HFRS病毒Z_(37)株在绿猴肾传代细胞的病变作用和传代适应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敏红 翁景清 +5 位作者 陆群英 姚苹苹 朱函坪 朱智勇 越芝雅 傅桂明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01年第4期389-390,共2页
〔目的〕研究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病毒Z3 7疫苗株在绿猴肾传代细胞 (vero ,vero -E6)上的病变和传代适应增殖情况 ,为应用vero细胞研制出血热疫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肾综合征出血热疫苗株Z3 7适应在绿猴肾传代细胞 (vero ,vero-... 〔目的〕研究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病毒Z3 7疫苗株在绿猴肾传代细胞 (vero ,vero -E6)上的病变和传代适应增殖情况 ,为应用vero细胞研制出血热疫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肾综合征出血热疫苗株Z3 7适应在绿猴肾传代细胞 (vero ,vero-E6)上 ,对细胞进行细胞病变 (CPE)的动态观察 ,并于不同的时间取样 ,测定病毒滴度 ,比较静置培养、转瓶培养滴度的差异情况。〔结果〕Z3 7株不使vero -E6细胞产生病变 ,用HEPES诱导 ,3d可见明显病变现象。Z3 7株不使vero细胞产生病变 ,用HEPES诱导病变现象未获成功 ,Z3 7株在vero细胞中可高滴度繁殖 ,滴度达到 10 7/ml,转瓶培养病毒滴度略高于静置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 Z37疫苗 VERO细胞
下载PDF
啤酒酵母M05-37变株合成生物活性物质的培养条件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施碧红 施巧琴 +2 位作者 周晓兰 黄建忠 吴松刚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3期62-66,共5页
经诱变获得了一株高产谷胱甘肽(GSH)、多糖和麦角固醇的甲硫氨缺陷型(Met-)变株——啤酒酵母(Saccharomycescerevisiae)M05-37.该变株经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优化后(蔗糖蜜为碳源,酵母粉和(NH4)2SO4为氮源,最适pH5.5~6.0,最适温度28~30℃)... 经诱变获得了一株高产谷胱甘肽(GSH)、多糖和麦角固醇的甲硫氨缺陷型(Met-)变株——啤酒酵母(Saccharomycescerevisiae)M05-37.该变株经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优化后(蔗糖蜜为碳源,酵母粉和(NH4)2SO4为氮源,最适pH5.5~6.0,最适温度28~30℃),其活性物质的生物合成能力得到显著的提高.每100mL发酵液含GSH10.78mg,胞外多糖34.24mg,麦角固醇2.20mg,分别比出发株提高79.36%,58.07%和44.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胱甘肽 胞外多糖 麦角固醇 发酵生产 啤酒酵母 M05-37 培养条件 生物活性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H_(37)Rv株Rv0341编码基因iniB的克隆与表达 被引量:1
8
作者 吴园 钟敏 +3 位作者 王易伟 钟静 胡频频 毛旭虎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7期557-559,564,共4页
目的克隆并表达编码结核分枝杆菌H37Rv株Rv0341蛋白的iniB基因。方法利用PCR从结核分枝杆菌H37Rv株中扩增iniB基因,克隆于pET-22b(+)原核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经IPTG诱导表达,镍离子亲和层析柱纯化后,通过SDS-PAGE和Western-... 目的克隆并表达编码结核分枝杆菌H37Rv株Rv0341蛋白的iniB基因。方法利用PCR从结核分枝杆菌H37Rv株中扩增iniB基因,克隆于pET-22b(+)原核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经IPTG诱导表达,镍离子亲和层析柱纯化后,通过SDS-PAGE和Western-blot鉴定目的蛋白的表达及反应原性。结果克隆并表达了iniB基因,表达的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43000,诱导2h表达量较高,约为25%。目的蛋白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于超声沉淀中,纯化后蛋白纯度可达98%以上。经Western blot检测,纯化蛋白与依赖利福平结核分枝杆菌(依R菌)肺结核患者血清呈现强阳性反应,而与非依R菌肺结核患者血清不反应。结论已成功克隆并表达了编码结核分枝杆菌H37Rv株Rv0341蛋白的iniB基因,表达的重组蛋白具有反应原性及特异性,为依R菌结核病临床血清学快速诊断方法的建立及试剂盒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H37Rv Rv0341蛋白 iniB基因 克隆 表达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H37Ra株CFP10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9
作者 薛玉芹 王英 +6 位作者 陈勇 李江艳 李倩 唐洁 夏惠 王雪梅 方强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11期1385-1388,共4页
目的:克隆结核分枝杆菌减毒株H37Ra培养滤液蛋白10(CFP10)基因,并对其进行序列分析。方法:自结核菌H37Ra株抽提基因组DNA为模板,以已知结核菌H37Ra株CFP10基因设计引物。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扩增出结核分枝杆菌H37Ra株CFP10基因,... 目的:克隆结核分枝杆菌减毒株H37Ra培养滤液蛋白10(CFP10)基因,并对其进行序列分析。方法:自结核菌H37Ra株抽提基因组DNA为模板,以已知结核菌H37Ra株CFP10基因设计引物。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扩增出结核分枝杆菌H37Ra株CFP10基因,将其克隆至pTG19-T载体后,经PCR和双酶切鉴定后进行DNA序列测定,并以BLAST在线软件进行序列比对分析。结果:PCR产物电泳显示扩增片段约为300 bp,测序获得的片段开放编码框由303 bp组成,与H37Rv株CFP10基因同源性为100%,推导出编码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100%。结论:成功克隆结核分枝杆菌H37Ra株CFP10基因,其基因序列与H37Rv株CFP10基因序列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H37Ra 培养滤液蛋白10基因 克隆 序列分析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H37Ra菌株ESAT6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10
作者 王英 薛玉芹 +6 位作者 王雪梅 陈勇 李江艳 李倩 唐洁 夏惠 方强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10期1324-1326,共3页
目的:从结核分枝杆菌H37Ra菌株克隆早期分泌性抗原靶6(ESAT6)基因并进行序列分析。方法:以结核分枝杆菌H37Ra菌株基因组DNA为模版,用PCR方法扩增ESAT6基因,将扩增产物连接到克隆载体pTG19-T中,并用PCR、单双酶切和测序进行鉴定,以BLAST... 目的:从结核分枝杆菌H37Ra菌株克隆早期分泌性抗原靶6(ESAT6)基因并进行序列分析。方法:以结核分枝杆菌H37Ra菌株基因组DNA为模版,用PCR方法扩增ESAT6基因,将扩增产物连接到克隆载体pTG19-T中,并用PCR、单双酶切和测序进行鉴定,以BLAST软件进行序列比对分析。结果:从结核分枝杆菌H37Ra株成功克隆了ESAT6基因,测序表明该片段由288 bp组成,与GenBank所报告的H37Rv基因相比同源性为100%。结论:成功克隆了H37Ra株ESAT6编码基因,其序列与H37Rv标准株ESAT6编码基因完全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H37Ra 早期分泌性抗原靶6基因 克隆 序列分析
下载PDF
肾综合征出血热疫苗237病毒株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11
作者 姚智慧 俞永新 +3 位作者 董关木 刘文雪 杨惠娟 丁晓杭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43-146,185,共5页
[摘 要]目的 测定 Z37株的全基因组序列,了解我国肾综合征出血热疫苗株分子基础,分析其遗传学差异,为疫苗生产提供分子依据。方法 设计出针对各片段的特异性引物,用PCR方法从Z37病毒感染的细胞提取总RNA,逆转录扩增产物克隆T载... [摘 要]目的 测定 Z37株的全基因组序列,了解我国肾综合征出血热疫苗株分子基础,分析其遗传学差异,为疫苗生产提供分子依据。方法 设计出针对各片段的特异性引物,用PCR方法从Z37病毒感染的细胞提取总RNA,逆转录扩增产物克隆T载体纯化后测序,应用DNASTAR软件比较分析。结果Z37株全基因组由L片段6530个,M3651个和S1754个核苷酸组成,分别编码2151、1133和429个氨基酸,与同型病毒间同源率高达95.2%-99.5%,绘出了3个片段的核苷酸和氨基酸的系统发生树。结论 为研究疫苗毒株的生物学特性和致病机理等提供了分子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综合征出血热 疫苗 Z37病毒 汉坦病毒 基因组 序列测定 系统发生树
下载PDF
H_(37)R_a株抗原ELISA测定结核IgG抗体方法的标准化
12
作者 尹少甫 《兰州医学院学报》 1991年第1期12-13,共2页
目前,国内外虽均有ELISA测定结核抗体的报道,但对其方法学和实践中的应用仍应深入研究。近年来,作者对结核IgG抗体ELISA检测试剂及其方法进行了探讨,并用建立的方法实测了肺结核、结核性脑膜炎,胸膜炎及腹膜炎标本,其检测敏感性,特异性... 目前,国内外虽均有ELISA测定结核抗体的报道,但对其方法学和实践中的应用仍应深入研究。近年来,作者对结核IgG抗体ELISA检测试剂及其方法进行了探讨,并用建立的方法实测了肺结核、结核性脑膜炎,胸膜炎及腹膜炎标本,其检测敏感性,特异性均较满意。用菌阳肺结核病例血清标本对本法进行和地双盲鉴定,敏感性85%,特异性97.5%。验证实验有阳性血清结核菌吸收,阳性血清葡萄球菌蛋白A菌液吸收,阴性血清阳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37Ra 抗原 ELISA 结核 IGG抗体
下载PDF
基因芯片技术检测利福平药物诱导H37Rv株基因突变的应用研究
13
作者 孙建中 黄桂芬 王雍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7年第1期14-17,共4页
目的用利福平、异烟肼药物作用H37Rv株,诱导基因突变,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耐药菌株突变基因位点。方法H37Rv菌株用不同浓度的利福平和异烟肼加入培养液中观察菌株的耐药生长情况,耐药菌株用PCR扩增产物杂交,基因芯片检测药物作用部位是... 目的用利福平、异烟肼药物作用H37Rv株,诱导基因突变,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耐药菌株突变基因位点。方法H37Rv菌株用不同浓度的利福平和异烟肼加入培养液中观察菌株的耐药生长情况,耐药菌株用PCR扩增产物杂交,基因芯片检测药物作用部位是否有突变,检测突变基因位点。结果利福平药物诱导H37Rv耐药,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利福平耐药菌株,rpoB基因531位发生突变,TCG转变为TTG,直接测序发现在相同位点发生突变。耐异烟肼耐药菌株katG基因315位发生突变,AGC转变为ACC。同时加入两种药物的耐药株用基因芯片检测分别在rpoB基因531位,katG基因315位发生突变。结论结核分枝杆菌产生耐药的机理与药物作用基因位点突变有关。基因芯片检测技术耐药菌株基因突变,不仅可以准确地确定突变位点和突变类型,快速、高效、设备简单,并能同时检测分析成千上万个基因有关突变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37Rv 药物诱导耐药 DNA芯片 突变基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