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开封方言变韵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8
1
作者 王自万 《汉语学报》 CSSCI 2011年第2期86-93,共8页
开封方言中存在Z变韵和D变韵。Z变韵有u化、o化和前鼻音韵母an变韵三种情况,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变韵类型;D变韵以小地名最多,动词、介词、副词变韵很少,动词变韵不具有时体意义。开封方言的变韵处于整个变韵区域的边沿地带,是山西方言向... 开封方言中存在Z变韵和D变韵。Z变韵有u化、o化和前鼻音韵母an变韵三种情况,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变韵类型;D变韵以小地名最多,动词、介词、副词变韵很少,动词变韵不具有时体意义。开封方言的变韵处于整个变韵区域的边沿地带,是山西方言向外扩散并和本地中原官话竞争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封方言 z变韵 D变韵
下载PDF
豫北方言儿化韵的层次 被引量:12
2
作者 赵日新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44-557,638,639,共16页
本文对豫北方言名词变韵的参与语素进行讨论,从豫北方言名词变韵与D变韵的区别、“侄儿”一词的读音、明清时期河南方言“儿”和“子”的读音、边音[l]的性质等方面入手,指出以往所说的Z变韵不能排除是儿化韵,进而提出豫北方言儿化韵的... 本文对豫北方言名词变韵的参与语素进行讨论,从豫北方言名词变韵与D变韵的区别、“侄儿”一词的读音、明清时期河南方言“儿”和“子”的读音、边音[l]的性质等方面入手,指出以往所说的Z变韵不能排除是儿化韵,进而提出豫北方言儿化韵的其中三个层次:[u ou]层,[ə]层和[ə]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豫北方言 z变韵 儿化韵 语音层次
原文传递
Z变韵从长音型向融合型转化进程初探--以淇县、封丘方言为例 被引量:5
3
作者 张慧丽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01-309,共9页
文章比较了河南淇县和封丘方言Z变韵的不同和声学表现,发现Z变韵从长音型向融合型转化的过程中,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在没有介音的音节中音长对立最先消失,有介音的音节中音长对立随后消失。音长对立消失后变韵音节与单字音节在某个阶... 文章比较了河南淇县和封丘方言Z变韵的不同和声学表现,发现Z变韵从长音型向融合型转化的过程中,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在没有介音的音节中音长对立最先消失,有介音的音节中音长对立随后消失。音长对立消失后变韵音节与单字音节在某个阶段还通过元音音色对立。最后元音音色对立也消失,与单字音节完全混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变韵 长音型 融合型
下载PDF
官话方言Z变韵研究综论 被引量:5
4
作者 支建刚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4期106-109,113,共5页
官话方言Z变韵研究在语料发掘报道、合音成分讨论、类型分析、历史层次、形成演化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基础,但由于研究难度较大,整体推进速度有限,还需要通过各种角度、方法和路径使之深入。
关键词 官话方言 z变韵 综论
下载PDF
辽宁东港方言的Z变韵 被引量:1
5
作者 潘晓东 《方言》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79-183,共5页
Z变韵多见于河南、山西、山东、河北及陕西等地。辽宁东港方言也存在Z变韵,其特点是主要元音拉长,后收[ə];声调延长,不变调,其功能相当于普通话的“-子”尾。
关键词 辽宁东港方言 胶辽官话 z变韵
原文传递
参数调整与焦作地区的两种小称变韵 被引量:4
6
作者 张慧丽 《晋中学院学报》 2010年第5期13-19,共7页
通过考察河南焦作地区两种小称变韵的各自特征和彼此间的关系,认为这两种小称是由不同的生成机制生成。表示同类中大者的Z变韵特征是后圆,是早一轮产生的小称变韵;表示同类中小者的儿化韵有两种特征,一种是前圆,一是后不圆,是在Z变韵基... 通过考察河南焦作地区两种小称变韵的各自特征和彼此间的关系,认为这两种小称是由不同的生成机制生成。表示同类中大者的Z变韵特征是后圆,是早一轮产生的小称变韵;表示同类中小者的儿化韵有两种特征,一种是前圆,一是后不圆,是在Z变韵基础上通过参数调整而生成,是晚一轮的小称变韵。两种小称变韵的共存和区别表达了人类更细致的区分两种小称的需要:用后圆特征来指称同类事物中较大者,并表示轻蔑和厌恶;用前圆和后展来表示同类事物中较小者,并表示亲密和喜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称 z变韵 儿化韵 后圆 前圆 后不圆
下载PDF
从边音到圆唇——Z变韵形成的一种可能途径 被引量:4
7
作者 贺岩 张慧丽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16年第5期33-39,共7页
本文结合湖北西北部方言中"子"尾的读音,探讨汉语官话方言Z变韵圆唇特征形成的一种可能途径。"子"尾元音弱化并脱落,声母成为自成音节的边音,并进一步演变为圆唇元音,与前行音节结合,最终导致Z变韵圆唇特征的形成... 本文结合湖北西北部方言中"子"尾的读音,探讨汉语官话方言Z变韵圆唇特征形成的一种可能途径。"子"尾元音弱化并脱落,声母成为自成音节的边音,并进一步演变为圆唇元音,与前行音节结合,最终导致Z变韵圆唇特征的形成。文章从分布条件和普遍音理两个角度论证了这个观点。从分布条件来说,边音"子"尾的两种分布条件和Z变韵圆唇特征的两种分布条件基本一致,说明Z变韵的圆唇特征有可能是从边音"子"尾而来。从普遍音理来说,音节末边音和圆唇元音都使用了主动发音器官唇和舌体,并具有基本一致的共振峰结构,这说明从边音"子"尾到圆唇元音的演变是可能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变韵 圆唇特征 “子”尾 边音
下载PDF
洛阳和舞阳方言的Z变韵 被引量:4
8
作者 陈卫恒 《语文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0-61,F0003,共3页
文章旨在回答洛阳、舞阳方言有无Z变韵的问题。文章认为,1978年以前的洛阳方言没有Z变韵,但今洛阳市吉利区方言有Z变韵;舞阳方言可能存在过Z变韵,但有关证据是否为Z变韵残迹,尚有讨论余地。
关键词 洛阳 舞阳 z变韵
原文传递
从“子”缀“儿”缀的消长看Z变韵的性质
9
作者 赵日新 朱玉柱 《中国方言学报》 2023年第1期26-43,共18页
豫北晋语一般名词的Z变韵(不包括小地名变韵),过去多认为是“子”变韵,赵日新曾论证其实很可能是儿化韵,本文为Z变韵即儿化韵提供一个新的例证。文章首先检索“瓜子、鸡子、菜子”等词在历史文献中的用例,其中“子”绝大多数为实义语素... 豫北晋语一般名词的Z变韵(不包括小地名变韵),过去多认为是“子”变韵,赵日新曾论证其实很可能是儿化韵,本文为Z变韵即儿化韵提供一个新的例证。文章首先检索“瓜子、鸡子、菜子”等词在历史文献中的用例,其中“子”绝大多数为实义语素,未见“瓜子子、鸡子子、菜子子”的用例,据此可初步判断“瓜子Z、鸡子Z、菜子Z”不大可能是“瓜子、鸡子、菜子”的“子变韵”;其次,历时考察“子”缀和“儿”缀在官话方言中的消长情况及儿化形成的时间,说明[u]类变韵“儿化”说比“子变”说更具说服力;最后,对某些方言存在“瓜·子”或“瓜子·子”但并未形成所谓“子变韵”的现象进行分析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后缀 “儿”后缀 z变韵 儿化韵 层次
原文传递
豫北获嘉方言的名词变韵
10
作者 陈晓姣 《中国方言学报》 2023年第1期53-62,共10页
河南获嘉方言的名词变韵包含Z变韵和儿化韵两种形式,文章梳理了基本韵、Z变韵、儿化韵之间的对应关系,认为获嘉方言的Z变韵和儿化韵是两个层面的系统。通过分析儿化韵和Z变韵的“强/弱”关系,根据二者语法和语用功能的相互联系,认为小... 河南获嘉方言的名词变韵包含Z变韵和儿化韵两种形式,文章梳理了基本韵、Z变韵、儿化韵之间的对应关系,认为获嘉方言的Z变韵和儿化韵是两个层面的系统。通过分析儿化韵和Z变韵的“强/弱”关系,根据二者语法和语用功能的相互联系,认为小称义的磨损是儿化韵取代Z变韵的语用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获嘉方言 名词变韵 z变韵 儿化韵
原文传递
河南方言中的谓词变韵现象研究
11
作者 魏梦洋 《殷都学刊》 2023年第3期113-124,共12页
通过分析河南方言谓词变韵的语音表现和语法功能,并将其与临近方言点的谓词变韵现象进行对比,认为谓词变韵的合音后缀不是“了、着、到”等动词后虚成分本身,也不是“了、着、到”等的弱化形式[],而是“儿”的[]类音。谓词变韵形成的平... 通过分析河南方言谓词变韵的语音表现和语法功能,并将其与临近方言点的谓词变韵现象进行对比,认为谓词变韵的合音后缀不是“了、着、到”等动词后虚成分本身,也不是“了、着、到”等的弱化形式[],而是“儿”的[]类音。谓词变韵形成的平舌儿化韵是早期儿化音变的遗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谓词变韵 D变韵 “儿” z变韵
下载PDF
辉县方言Z变韵的语法功能及其语法化 被引量:2
12
作者 师蕾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272-274,共3页
河南省辉县市地处豫晋两省的交界地带,语音面貌带有晋语和中原官话的特点,发展也受到二者的影响。变韵是辉县方言一大特色。在变韵方面,辉县方言共有Z变韵韵母22个,具有丰富的语法功能,是古汉语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语法化的结果。
关键词 辉县方言 z变韵 语法功能 语法化
下载PDF
焦作底层方言的“子”尾——谈“子”字缀的变韵及其相关问题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莉 《焦作大学学报》 2009年第2期41-45,共5页
焦作底层方言的"子"尾,是其方言中一种非常有代表性的现象,与普通话中"子"尾的存在形式差别很大。焦作底层方言中存在着变韵表"子"尾、"儿"化韵表"子"尾、"子"尾的变读以... 焦作底层方言的"子"尾,是其方言中一种非常有代表性的现象,与普通话中"子"尾的存在形式差别很大。焦作底层方言中存在着变韵表"子"尾、"儿"化韵表"子"尾、"子"尾的变读以及名词单字无"子"尾等多种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作底层方言 “子”尾 z变韵
下载PDF
获嘉和济源方言Z变韵的形成与演变 被引量:1
14
作者 支建刚 《现代语文》 2021年第3期40-46,共7页
王洪君曾对获嘉方言Z变韵的形成进行了构拟,其方案2简洁有效,表面上不规则的Z变韵可能是在更早期的单字韵基础上形成的。除了描写上的差异外,几十年间获嘉和济源方言的Z变韵都在发生由长音节向正常音节的变化。获嘉方言中,部分Z变韵由... 王洪君曾对获嘉方言Z变韵的形成进行了构拟,其方案2简洁有效,表面上不规则的Z变韵可能是在更早期的单字韵基础上形成的。除了描写上的差异外,几十年间获嘉和济源方言的Z变韵都在发生由长音节向正常音节的变化。获嘉方言中,部分Z变韵由撮口呼变读齐齿呼,部分Z变词产生特殊音变;而济源方言中,Z变韵现象处于萎缩状态,个别Z变韵由于韵律和重音的关系发生了长音特征移位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嘉方言 济源方言 z变韵 形成 演变
下载PDF
晋东南晋语的Z变韵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利 《晋中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96-100,共5页
通过实地调查,我们发现在晋东南晋语中存在Z变韵现象。文章系统翔实地描写了Z变韵的读音情况,并在此基础上,与豫北、晋南的Z变韵进行比较,进而讨论了晋东南晋语Z变韵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晋东南晋语 豫北晋语 z变韵
下载PDF
豫北晋语与中原官话交界地带名词变韵的过渡性--以“蝎子、瞎子、筛子、虱子”的读音为例
16
作者 陈晓姣 《语言学论丛》 2022年第1期305-319,共15页
豫北方言既有晋语又有中原官话,方言交界地带的名词变韵存在明显的过渡性特征。本文以“蝎子、瞎子、筛子、虱子”在获嘉及周边方言所对应的名词变韵为例,分析了豫北晋语和中原官话交界地带Z变韵和儿化韵的读音分布特征及类型。通过本... 豫北方言既有晋语又有中原官话,方言交界地带的名词变韵存在明显的过渡性特征。本文以“蝎子、瞎子、筛子、虱子”在获嘉及周边方言所对应的名词变韵为例,分析了豫北晋语和中原官话交界地带Z变韵和儿化韵的读音分布特征及类型。通过本韵与变韵的对应关系,探讨了名词变韵自身的发展演变以及由方言接触造成的名词变韵竞争、替换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词变韵 z变韵 儿化韵 方言接触
原文传递
湖北宜城方言变韵探究
17
作者 胡伟 刘新红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6期103-110,共8页
湖北宜城方言存在大量的变韵现象。宜城方言的D变韵是因“家”字的合音而成;其Z变韵表现为一个颤音r,无U化的倾向;其Z变韵处于该类变韵的早期阶段,早于襄阳方言、河南中北部和山西南部的Z变韵;儿化韵表现为一个舌尖卷舌的无擦通音,“儿... 湖北宜城方言存在大量的变韵现象。宜城方言的D变韵是因“家”字的合音而成;其Z变韵表现为一个颤音r,无U化的倾向;其Z变韵处于该类变韵的早期阶段,早于襄阳方言、河南中北部和山西南部的Z变韵;儿化韵表现为一个舌尖卷舌的无擦通音,“儿”字已经融入前字的韵母,属于融合型。宜城方言的儿化韵有指小的功能,在多数情况下,有表亲切的感情色彩义和表口语的语体色彩义。宜城方言的动词变韵大多表示动作的完成或进行,或状态的持续;动词重叠变韵表示完成且带有一种责难、批评和埋怨的语气;不及物动词变韵大都由语气助词引起,表达祈使、命令、征询等语气色彩;动词变韵的“D”主要表达句子的体特征,是句子层面的构形成分,不是后缀,应称为体黏附语素。人称代词方面,宜城方言的人称代词变韵具有表复数意义的功能;指示代词变韵方面,“D”的功能相当于量词“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宜城方言 D变韵 z变韵 儿化韵 变韵格局
下载PDF
汉语构词音变的前音节长化补偿机制 被引量:1
18
作者 尹凯 《语文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9-57,共9页
文章通过比较河北无极话形容词重叠式的三种模式,分析了由音节脱落导致的前音节长化现象,并结合其他方言语料,提出汉语音节脱落的补偿机制:在汉语的构词音变中,当音节发生脱落时,有时会通过前音节的长化进行补偿,以使词或短语保持之前... 文章通过比较河北无极话形容词重叠式的三种模式,分析了由音节脱落导致的前音节长化现象,并结合其他方言语料,提出汉语音节脱落的补偿机制:在汉语的构词音变中,当音节发生脱落时,有时会通过前音节的长化进行补偿,以使词或短语保持之前的语法意义和句法功能。文章还以无极方言中的形容词重叠"A:A"式为例,用实验语音的方法分析了前音节长化的表现,进一步探讨了这种补偿形式的制约条件,并以此理论解释了汉语方言中长音型Z变韵和D变韵、北京话的儿变词、天津话的吞音、东北话的音节脱落、陕北晋语比拟助词、达斡尔语的音节脱落等语言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节脱落 音节长化补偿机制 无极话形容词重叠式 长音型z变韵和D变韵 儿变词 吞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