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櫽括成赋:清代辞赋创作新路径
1
作者 曹天晓 《天中学刊》 2023年第2期49-59,共11页
櫽括是源于宋代的一种文学创作手法,清代文人将此法引入辞赋,创作出櫽括赋。针对不同篇幅的作品,櫽括赋的创作手法各有不同。针对长篇诗文,需要在声律、谋篇、叙事顺序等方面作一些修改调整;而对短篇诗文的櫽括,则须发挥艺术想象,进行... 櫽括是源于宋代的一种文学创作手法,清代文人将此法引入辞赋,创作出櫽括赋。针对不同篇幅的作品,櫽括赋的创作手法各有不同。针对长篇诗文,需要在声律、谋篇、叙事顺序等方面作一些修改调整;而对短篇诗文的櫽括,则须发挥艺术想象,进行较大幅度的“扩写”。櫽括赋的产生与清代中后期赋家拟古、游戏的心态以及律赋的繁荣有密切关系,但受限于櫽括体与赋体的文体龃龉以及櫽括体日趋卑下的文体地位,櫽括赋始终未能形成大规模创作。櫽括赋是清人对辞赋创作路径的开拓,同时也体现了辞赋与诗文的文体互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櫽括赋 櫽括 辞赋史 文体互参 清代文学
下载PDF
论苏轼“以杂体诗入词”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力士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22年第7期15-21,共7页
苏轼“以杂体诗入词”,从篇、句、字三个形式层进行了诗词融合之尝试,从文人智力、文字趣味上挖掘词体的遣兴功能,具体创作主要表现为三方面:其一,创作檃括词,从篇章上融诗入词,从表情达意、抒发个性的角度上寻找诗词之同;其二,创作集句... 苏轼“以杂体诗入词”,从篇、句、字三个形式层进行了诗词融合之尝试,从文人智力、文字趣味上挖掘词体的遣兴功能,具体创作主要表现为三方面:其一,创作檃括词,从篇章上融诗入词,从表情达意、抒发个性的角度上寻找诗词之同;其二,创作集句词,融诗句入词,在集句词的文学游戏活动中,为宴饮者益智遣兴;其三,创作回文词,从文字形式上融诗入词,建构了回文、倒读、文字对称等具有回旋反复之美感的文字排列,以逞才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诗入词 檃括词 集句词 回文词
下载PDF
“以诗为词”亦“檃括”创作词调歌曲 被引量:1
3
作者 杨晓霭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8-52,共5页
宋人改编诗为歌辞,采用了“以诗度曲”、“檃括”等方式。“以诗为词”是“檃括”的方法之一,最直接的目的是使“诗”合于歌唱。陈师道评论苏轼“以诗为词”,即着眼于其“檃括”创作歌曲。李清照“句读不葺之诗”,当谓声诗。单纯从案头... 宋人改编诗为歌辞,采用了“以诗度曲”、“檃括”等方式。“以诗为词”是“檃括”的方法之一,最直接的目的是使“诗”合于歌唱。陈师道评论苏轼“以诗为词”,即着眼于其“檃括”创作歌曲。李清照“句读不葺之诗”,当谓声诗。单纯从案头文学表现手法的角度阐释“以诗为词”有失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诗度曲 檃括 以诗为词 歌曲
下载PDF
苏轼的檃括词研究
4
作者 杨晓娜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11期6-9,15,共5页
檃括词是宋词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特殊文体样式,苏轼对这一文体的开拓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苏轼檃括词的檃括对象涵盖不同的朝代,既有前代的也有当代的。檃括的内容和方式丰富多样。檃括的原因及目的有三:一是"使就声律";... 檃括词是宋词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特殊文体样式,苏轼对这一文体的开拓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苏轼檃括词的檃括对象涵盖不同的朝代,既有前代的也有当代的。檃括的内容和方式丰富多样。檃括的原因及目的有三:一是"使就声律";二是"恨其曲度不传""恨此曲之无词";三是借他人之辞,表自己心声。苏轼的檃括词也有独特的价值意义,对后世影响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檃括词 分析
下载PDF
辛弃疾櫽括词探析
5
作者 江雪 《豫章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4期37-40,共4页
櫽括词是一种文体,也是一种裁剪他人诗句入词的修辞手法,是时人对前辈作品的审美再创造。辛弃疾櫽括词可以分为语句櫽括和意境櫽括,语句櫽括又可分为全文櫽括和片段櫽括,意境櫽括则有直用和反用之分。辛弃疾櫽括词“以文为词”,将散文... 櫽括词是一种文体,也是一种裁剪他人诗句入词的修辞手法,是时人对前辈作品的审美再创造。辛弃疾櫽括词可以分为语句櫽括和意境櫽括,语句櫽括又可分为全文櫽括和片段櫽括,意境櫽括则有直用和反用之分。辛弃疾櫽括词“以文为词”,将散文的说理功能发挥于词,超越传统婉媚词体;充沛的精神内蕴使缺乏原创性的櫽括词超越前人设定,创新经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弃疾 櫽括词 “以文为词” 再创造
下载PDF
唐代科举帖经变迁下的文学现象
6
作者 彭健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3期26-31,92,共7页
帖经作为唐初举子试策的补救项目,课试初期多试平文。随着帖经制度的发展,帖经多于“疑似参互”处试帖,举子逐渐以帖经为厄,并引发对帖经制度的改革。帖经的发展变迁,促使赎帖诗、“檃括体”诗赋等文学现象的产生。赎帖诗在题材和主题... 帖经作为唐初举子试策的补救项目,课试初期多试平文。随着帖经制度的发展,帖经多于“疑似参互”处试帖,举子逐渐以帖经为厄,并引发对帖经制度的改革。帖经的发展变迁,促使赎帖诗、“檃括体”诗赋等文学现象的产生。赎帖诗在题材和主题上与传统应试诗类同,未出歌功颂德、写景咏物、赋物等范畴,因课试难度与评价体系的不同,赎帖诗显得自然清拔,艺术性稍高;帖经课试的需要,催生以经文注疏为改写内容的“檃括体”诗赋;以帖经黜落为主题的赠序文,兼具文学和史料价值。借之可加深对帖经文化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举帖经 赎帖诗 “檃括体”诗赋 赠序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