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句末语气助词“也”的意义及其流变 被引量:8
1
作者 孟子敏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7-26,共10页
本文首先把句子分为非交流句和交流句两类,重新划分了句子的语气,把传统的陈述、祈使、感叹语气三合为一,把疑问语气一分为二,将语气分为传事语气、传问语气和传疑语气三种。重新评价了语气助词在句子中的作用,认为语气助词不是用来表... 本文首先把句子分为非交流句和交流句两类,重新划分了句子的语气,把传统的陈述、祈使、感叹语气三合为一,把疑问语气一分为二,将语气分为传事语气、传问语气和传疑语气三种。重新评价了语气助词在句子中的作用,认为语气助词不是用来表达语气的,而是用来强化语气的。基于这一认识,文章认为近代汉语中的句末语气助词“也”是用来强化语气的,并从汉语史和汉语方言角度出发,考察了语气助词“也”的流变。结论为,今天北京话的“啊、呀”是“也”的直接后裔。最后,利用层次语言学的方法,提出并分析了“也”的两个音韵层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句末语气助词 汉语 层次语言学 交流句
原文传递
“再XP也VP”构式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李文浩 《汉语学报》 CSSCI 2010年第4期70-78,共9页
"再XP也VP"构式借助假设XP处于量级序列的顶端也可以VP的极性让步,来实现对无条件VP的强调。本文分析了"再XP也VP"构式从限量型到极量型的固化过程,认为构件因素制约着构式义的形成,主观化和语用推理则提供了构式... "再XP也VP"构式借助假设XP处于量级序列的顶端也可以VP的极性让步,来实现对无条件VP的强调。本文分析了"再XP也VP"构式从限量型到极量型的固化过程,认为构件因素制约着构式义的形成,主观化和语用推理则提供了构式固化的动因与机制。基于语义上共同的让步假设关系以及句法上相同的联系项"也",本文假设"再XP也VP"构式是对"即使再XP也VP"构式的承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式 固化 承继
下载PDF
先秦汉语的判断标记“也”及其功能扩展 被引量:7
3
作者 王统尚 石毓智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3-73,共11页
先秦汉语的虚词"也"的用法表面上看起来纷纭复杂,而实际上井然有序。本文将从语言共性的角度,探讨"也"的各种用法之间的内在联系,认为它的基本用法是表示判断,由此而发展出焦点、强调、对比等其它各种用法。这样可... 先秦汉语的虚词"也"的用法表面上看起来纷纭复杂,而实际上井然有序。本文将从语言共性的角度,探讨"也"的各种用法之间的内在联系,认为它的基本用法是表示判断,由此而发展出焦点、强调、对比等其它各种用法。这样可以对先秦"也"的众多用法作出一个简单而和谐的解释。同时也探讨了现代汉语的副词"也"与古汉语的判断词"也"之间的渊源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判断 焦点 强调 对比 语法化
下载PDF
“都”与“也”在相关构式中的微殊与中和 被引量:7
4
作者 巴丹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9-20,95,共12页
本文考察了"连"字句、最小量句、任指句、谓词拷贝句等相关构式中"都"与"也"的用法与差异。尝试从结构形式、强调类型、情态表达、时体特征、认知方式、信息类型等多角度对其在语法、语义、语用的微殊与... 本文考察了"连"字句、最小量句、任指句、谓词拷贝句等相关构式中"都"与"也"的用法与差异。尝试从结构形式、强调类型、情态表达、时体特征、认知方式、信息类型等多角度对其在语法、语义、语用的微殊与中和进行详尽的描述,归纳和总结出两者的鉴别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 “连”字句 最小量句 任指句 谓词拷贝句
下载PDF
复续义“又、再、还、也”的句法语义特征 被引量:7
5
作者 金立鑫 崔圭钵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4-42,共9页
本文采用最小对立对方法逐一描写现代汉语中常见的四个表示重复或继续(简称"复续")行为的副词:再、又、还、也。通过描写揭示:"又"用于一般陈述句中的已然事件的复续,但疑问句和感叹句中的"又"不受此限制... 本文采用最小对立对方法逐一描写现代汉语中常见的四个表示重复或继续(简称"复续")行为的副词:再、又、还、也。通过描写揭示:"又"用于一般陈述句中的已然事件的复续,但疑问句和感叹句中的"又"不受此限制;"再"用于表达未然的、有间隔的行为的复续;"还"表达连续性的行为或事件的复续;"也"用来表达相同或类同的行为,但是在先后两个事件的施事和受事的选择上存在优先等级与可接受度等级:不同施事相同受事等级>相同施事不同受事>相同施事相同受事>不同施事不同受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复续的副词
原文传递
试说副词“也”的低概率特征
6
作者 周韧 《中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56-570,639,共16页
本文认为现代汉语副词“也”在表达“类同”义之外,还具备“低概率”的语义特征。文章首先分析了“也”在实用用法、虚用用法和委婉用法中的大量实例,说明“也”的低概率特征贯穿于这些用法之中,指出说话人在用“也”表示事件与事件类... 本文认为现代汉语副词“也”在表达“类同”义之外,还具备“低概率”的语义特征。文章首先分析了“也”在实用用法、虚用用法和委婉用法中的大量实例,说明“也”的低概率特征贯穿于这些用法之中,指出说话人在用“也”表示事件与事件类同的同时,还表达了“相较于被类同事件,类同事件的发生概率更低”的观念。利用低概率特征,文章继续讨论了两个与“也”相关的重要问题。第一,“连”字句的允准条件问题。“连”字句内必须有一个具备低概率语义的允准词。副词“都_(2)”“也”和“还”具有低概率义,因此它们都能允准“连”字句。但副词“又”对概率特征不敏感,因此无法允准“连”字句。第二,“也”在疑问代词全称肯定表达和全称否定表达中的分布不对称问题。一方面,“也”的低概率特征造成了集合成员之间的等级差别,难以满足疑问代词全称表达需要“成员地位平等”的语义要求,这使得疑问代词全称肯定表达排斥“也”的出现。另一方面,“也”的低概率特征在否定形式中有严重弱化的倾向,这使得“也”在疑问代词全称否定表达中的语义贡献与“都_(1)”趋同,可以平等无差别地覆盖集合中的每一个成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 “又” “连”字句 低概率
原文传递
山西离石话语气词“也”的多功能性及其历时演变
7
作者 张颖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82-91,共10页
山西离石话句末语气词“也”的基本用法为表陈述语气兼表将来时态,是近代汉语语气词“也”表“事态变化”的直接继承。此外,“也”还可配合疑问句、感叹句表达语气,并按照方言自身演变轨迹,出现与祈使语气词“着”、疑问语气词“么”“... 山西离石话句末语气词“也”的基本用法为表陈述语气兼表将来时态,是近代汉语语气词“也”表“事态变化”的直接继承。此外,“也”还可配合疑问句、感叹句表达语气,并按照方言自身演变轨迹,出现与祈使语气词“着”、疑问语气词“么”“吧”连用的新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语吕梁片 离石话 语气词 近代汉语
下载PDF
秦汉简牍文献用字习惯考察三则 被引量:5
8
作者 姜慧 张再兴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7-75,共9页
基于秦汉简牍文献语料库,以"殹"和"也"、"五"和"伍"、"节"和"即"三组用字为例,从历时发展和文献类型的角度探讨了文献用字习惯的发展过程及其原因,反映出汉字发展史的内... 基于秦汉简牍文献语料库,以"殹"和"也"、"五"和"伍"、"节"和"即"三组用字为例,从历时发展和文献类型的角度探讨了文献用字习惯的发展过程及其原因,反映出汉字发展史的内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汉简牍 用字习惯
原文传递
语气词“也”在近代汉语的蜕变——基于言语互动的视角
9
作者 梁银峰 《历史语言学研究》 2023年第1期128-145,共18页
过去汉语史学界在讨论语气词“也”的应用和演变时,多关注其动态用法的衍生与扩散,在我们看来,言语互动功能的增强,即传达说话人的情感、态度、情绪等用法才是其演变的主旋律。本文的主要结论是:言语互动功能是“也”交互主观性增强的表... 过去汉语史学界在讨论语气词“也”的应用和演变时,多关注其动态用法的衍生与扩散,在我们看来,言语互动功能的增强,即传达说话人的情感、态度、情绪等用法才是其演变的主旋律。本文的主要结论是:言语互动功能是“也”交互主观性增强的表现;伴随着“也”言语互动功能的增强,它在语音上也分化为文白两读,白读音保留了上古属于歌部的ia音(字形上由“也”替换为“哑”“?”“呀”等),文读音变为“车遮”韵的i?(字形上仍写作“也”),文白两读的出现以及在表达功能和字形上的分工,标志着语气词“也”在宋元时期发生了蜕变;中古、近代语气词“也”和上古汉语的语气词“也”在功能上和语音上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那种认为这两个“也”没有直接关系的观点很难站得住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气词 言语互动 蜕变
原文传递
从秦简牍材料看“也”“矣”之辨
10
作者 向贤文 《中国文字研究》 2023年第1期63-71,共9页
秦简牍中,“也”主要表示判断语气,同时辅助表达静态描写。“矣”主要有以下功能:第一,表示过去某种动作或状态的结束;第二,表示过去某种状态的持续;第三,介绍新信息;第四,表示事情将要如此。两者的相似之处是主要用于陈述句,基本不能... 秦简牍中,“也”主要表示判断语气,同时辅助表达静态描写。“矣”主要有以下功能:第一,表示过去某种动作或状态的结束;第二,表示过去某种状态的持续;第三,介绍新信息;第四,表示事情将要如此。两者的相似之处是主要用于陈述句,基本不能用于疑问句;两者的不同之处是“也”所在的陈述小句不涉及时体信息,“矣”所在小句则涉及时体信息。两者分工明确,形式上的证据是与“也”共现的成分不与“矣”共现,反之亦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气 判断 时体信息
下载PDF
据考古资料考释古文四则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春桃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4-127,共4页
随着考古资料的增多,传抄古文逐渐为人们所重视,尤其是近年来古文字资料的出土,一些疑难形体的释读需直接依靠传抄古文。同样道理,考古资料对古文研究亦有很大作用,本文利用考古所得古文字资料分别考释了"也"、"塗"... 随着考古资料的增多,传抄古文逐渐为人们所重视,尤其是近年来古文字资料的出土,一些疑难形体的释读需直接依靠传抄古文。同样道理,考古资料对古文研究亦有很大作用,本文利用考古所得古文字资料分别考释了"也"、"塗"、"川"、"矢"等字的古文,并解决了与其相关的系列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文 “塗” “川” “矢”
下载PDF
“也A,也B”句式研究
12
作者 宋增文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76-79,共4页
"也A,也B"句式是汉语中一个非常独特的句式,对这一句式的不同分类反映着说话人使用这一句式时不同的心理诉求。这一句式的认知层面包含着丰富的内容,特别是主观推测层面的研究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而主观推测层面也恰恰是反映... "也A,也B"句式是汉语中一个非常独特的句式,对这一句式的不同分类反映着说话人使用这一句式时不同的心理诉求。这一句式的认知层面包含着丰富的内容,特别是主观推测层面的研究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而主观推测层面也恰恰是反映这一句式本质特征的落脚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 B” 句法结构 分类 认知层面
下载PDF
秦汉简帛中“它”“也”及从“它”、从“也”之字研究
13
作者 刘艳娟 张再兴 《中国文字研究》 2020年第1期98-110,共13页
秦汉简帛中“它”“也”使用频率较高,从“它”、从“也”之字也比较多,共31个。由于“它”“也”字形相混,一些字从“它”还是从“也”学者们意见不一。我们比较分析了秦汉简帛中“它”“也”以及从“它”或从“也”的一些字的字形演... 秦汉简帛中“它”“也”使用频率较高,从“它”、从“也”之字也比较多,共31个。由于“它”“也”字形相混,一些字从“它”还是从“也”学者们意见不一。我们比较分析了秦汉简帛中“它”“也”以及从“它”或从“也”的一些字的字形演变与用法,发现秦至西汉中期未见从“也”之字,“它”“也”字形相混大约始于西汉中期以后,随着二字相混,原本从“它"之字开始出现从“也”的变体,这种现象一致持续到西汉晚期至东汉初期。此外,后世字书中常见的构件“■”大多是“它”或“也”的另一种楷写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汉简帛 构件
下载PDF
二王杂帖的语气词“也”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俊之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5-6,27,共3页
"也"是古代汉语中最为常见的语气词之一。《汉语大词典》认为"也"表疑问时与表反诘、祈使一样,需有相关词语连用,今从二王杂帖来看,并非如此。
关键词 疑问词 二王杂帖
下载PDF
冀南方言助词“也”“啊”的共存与对立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继章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20,95,共11页
语言学界通常认为汉语中的"也"和"啊"是具有历时联系的;相关的方言调查研究成果也将二者看作是同一个成分在不同方言点上的不同读音形式或变体。冀南方言中"也""啊"同时共存且在语法、语用方... 语言学界通常认为汉语中的"也"和"啊"是具有历时联系的;相关的方言调查研究成果也将二者看作是同一个成分在不同方言点上的不同读音形式或变体。冀南方言中"也""啊"同时共存且在语法、语用方面形成了对立。文章描写了"也""啊"在河北最南端的魏县方言中的分布情况,分析了二者共存及对立的相关特点;讨论了"也""啊"共存及对立形成的原因、"也""啊"的性质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冀南方言 助词 共存与对立
下载PDF
“松柏后凋”句的破解密码
16
作者 刘庆海 《学术问题研究》 2016年第1期16-21,共6页
《论语·子罕篇》里的一章"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历来纷纷歧见异说,让人目不暇接无所适从。这些解释都多有迂曲强解之嫌。作者在平议诸说后,提出了破解该句的真正密码——也字,最后得出结论:这是一个"非疑问形式+也... 《论语·子罕篇》里的一章"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历来纷纷歧见异说,让人目不暇接无所适从。这些解释都多有迂曲强解之嫌。作者在平议诸说后,提出了破解该句的真正密码——也字,最后得出结论:这是一个"非疑问形式+也"的反问句。字面翻译为:天气寒冷了,众树凋零了,那么难道就能说松柏最后也要凋零吗?谓我们不能这样轻下判断,松柏是不会凋零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凋 小伤 “非疑问形式+”问句
下载PDF
上古汉语的语气词“也”——以《论语》中的“也”为例
17
作者 惠红军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9-90,共12页
上古汉语时期的语气词"也"是一种语气强化标记,能够强化各种语气,同时也具有篇章功能和人际功能。"也"还能够与其他语气词合用来强化语气。句中语气词"也"和副词"亦"连用形成的跨层结构"... 上古汉语时期的语气词"也"是一种语气强化标记,能够强化各种语气,同时也具有篇章功能和人际功能。"也"还能够与其他语气词合用来强化语气。句中语气词"也"和副词"亦"连用形成的跨层结构"也亦"则可能是"也"由句中语气词发展为表示类同意义的副词"也"的句法诱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气词 功能 合用 连用
下载PDF
《詩經》中"也"的使用情況考察
18
作者 蘇婧 《历史语言学研究》 2020年第1期187-196,共10页
"也"最早見於《詩經》,共有90例."也"是在詩律和焦點的雙重作用下出現的,在《詩經》中是一個補足空位、標識焦點的助詞.由於常居句末,"也"被重新分析爲句末語氣詞.
关键词 助詞 《詩經》
原文传递
清华简《筮法》篇“焉”字补说——兼谈平山中山王器铭中的一个相关字
19
作者 杨蒙生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7-91,共5页
清华简第四册《筮法》中的"焉"字凡二见,形体分别作■、■。它与中山王器铭中的"■"字很可能是同一个字。该形体不见于其他文字系统,很可能是晋系文字"焉"的一种特殊写法。在一定条件下,它多半可以出现... 清华简第四册《筮法》中的"焉"字凡二见,形体分别作■、■。它与中山王器铭中的"■"字很可能是同一个字。该形体不见于其他文字系统,很可能是晋系文字"焉"的一种特殊写法。在一定条件下,它多半可以出现在语气助词"也"的位置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华简 《筮法》 中山王
下载PDF
副词“也”的量级含义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邓川林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53-661,共9页
副词"也"将焦点项置于语用量级的较低点,从而同其他较高量级成员形成对比。在命题用法中,"也"表示量级较低的命题成立,根据语用推理得到全称量化意义,衍生出表达强调、让步、全量否定的语法构式。在情态用法中,&qu... 副词"也"将焦点项置于语用量级的较低点,从而同其他较高量级成员形成对比。在命题用法中,"也"表示量级较低的命题成立,根据语用推理得到全称量化意义,衍生出表达强调、让步、全量否定的语法构式。在情态用法中,"也"表达行事语力较低的言语行为,衍生出表达建议、讽刺等功能的习语性结构,传递特定的主观意义。"也"的表意机制包括两个部分:从命题到情态的隐喻投射和从规则到规约的语用推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词 ”量级 含义 语用 推理 语法构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