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45篇文章
< 1 2 10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袁黄时文批评中的心学倾向——以《举业彀率》为例
1
作者 朱可璇 《嘉兴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70-80,共11页
明代八股因时而变,隆庆、万历年间,随着阳明心学广泛传播并逐渐渗透到文学领域,在时文创作与批评中也呈现出了鲜明的心学色彩,袁黄的时文批评即突出地体现了这一时代风气。通过对袁黄生平进行考证,揭示其心学思想产生的家学渊源,并依此... 明代八股因时而变,隆庆、万历年间,随着阳明心学广泛传播并逐渐渗透到文学领域,在时文创作与批评中也呈现出了鲜明的心学色彩,袁黄的时文批评即突出地体现了这一时代风气。通过对袁黄生平进行考证,揭示其心学思想产生的家学渊源,并依此阐述袁黄时文批评专论《举业彀率》中的几个重要范畴:“涵养”“束心”“圣人之心即吾之心”与“性命、文章合而为一”,并明确此乃心学概念于时文批评理论中的移位,最终观照特定历史时期时文文风之新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袁黄 《举业彀率》 时文批评 心学
下载PDF
阳明学的道问学开展途径——论蕺山学派格物思想的哲学义蕴 被引量:3
2
作者 陈畅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25-132,共8页
学界向来视阳明学为尊德性之学、朱子学为道问学之学。但其实在阳明学派内部也有独特的道问学开展途径,蕺山学派刘宗周、黄宗羲师徒即为其中代表人物。其理论开展途径有三个步骤:(1)针对江右王门与王畿的辩论困境,刘宗周提出物至善无恶... 学界向来视阳明学为尊德性之学、朱子学为道问学之学。但其实在阳明学派内部也有独特的道问学开展途径,蕺山学派刘宗周、黄宗羲师徒即为其中代表人物。其理论开展途径有三个步骤:(1)针对江右王门与王畿的辩论困境,刘宗周提出物至善无恶说,确立物的本体论地位,以保障心体的真正安立;(2)刘宗周提出气一元论和诚意说,把人引向更为广大的天地自然秩序,为物至善说奠定哲学基础;(3)黄宗羲通过诠释其师门学术,实现从性命之学向经史之学的学术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明学 道问学 格物
下载PDF
心学、政治、文学的张力与融摄——李绂文学观的维度建构 被引量:3
3
作者 常威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9-107,共9页
由于深厚的阳明学修养,"平生志伊尹"的政治期许,以及因地域因缘从而对江西欧、曾、王等古文大家及其重文主张的追慕,兼之丰富的文学实践以及深刻的文章体悟,李绂的文学观融摄于心学、政治与文学之间。李绂在阳明学扫清成圣障... 由于深厚的阳明学修养,"平生志伊尹"的政治期许,以及因地域因缘从而对江西欧、曾、王等古文大家及其重文主张的追慕,兼之丰富的文学实践以及深刻的文章体悟,李绂的文学观融摄于心学、政治与文学之间。李绂在阳明学扫清成圣障碍及尤重躬行有得的思想支撑下,打通了道统与治统的隔阂,并由此建构了"文——道——治"的话语体系,实现了文道与治道的融合。其"立言须兼德与功求之"的思想反映了作为政治家的李绂在文论上的事功倾向。其"诗文,心之所发见"的立论则带上了鲜明的心学色彩。受阳明学考据传统及清初考证学的影响,李绂多以考据入文章。作为心学家的李绂在文章体认与创作上,反而突破了理学与心学的范囿,进而站在文学本位思考文章内容、体式、技巧诸方面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绂 文学观 心学 政治 文学 维度
下载PDF
作为现象学的阳明学如何可能--兼论耿宁对阳明心学的现象学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云龙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73-180,共8页
以现象学改造阳明心学,须坚持胡塞尔现象学回到“原初给予的直观”这一根本原则。此一原则在中国哲学中具体落实为以“本体”概念为核心的“原生现象”。一切在原生现象基础上流变而来次生现象,亦必须“还原”到原生现象这种“原初给予... 以现象学改造阳明心学,须坚持胡塞尔现象学回到“原初给予的直观”这一根本原则。此一原则在中国哲学中具体落实为以“本体”概念为核心的“原生现象”。一切在原生现象基础上流变而来次生现象,亦必须“还原”到原生现象这种“原初给予的直观”中予以重新理解。依此理解路径,阳明心学中“良知”的真实内涵也就须统摄于“本体”之中,而耿宁所并列划分的良知三义说亦需要进行重新理解与厘定。将良知第一义的“向善”禀赋与第二义的善恶分别意识还原收摄到“良知本体”中来,将经验意义上的良知现象学提升为先验意义上的良知现象学,不失为阳明学现象学化进程中的一条可能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象学 阳明学 原初给予的直观 原生现象 本体
下载PDF
阳明学成立与发展的朱子理学思想渊源 被引量:2
5
作者 方遥 陈支平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0-89,共10页
陆九渊与王阳明作为宋明理学中心学一系的主要代表人物,后世学者往往以陆、王二人并称,将他们的思想学说合称为陆王心学。但二者之间更多只是思想宗旨相近,并无直接的承袭关系。相较之下,阳明学的产生、发展与朱子学有着更深的思想渊源... 陆九渊与王阳明作为宋明理学中心学一系的主要代表人物,后世学者往往以陆、王二人并称,将他们的思想学说合称为陆王心学。但二者之间更多只是思想宗旨相近,并无直接的承袭关系。相较之下,阳明学的产生、发展与朱子学有着更深的思想渊源。阳明学其是在朱子学的笼罩下,继承了朱熹所建构的经典体系、理论框架与主要论题,并融会了佛道的智慧,进而通过自得自悟的方式,对朱子学加以深刻的反思、批判而逐步形成的,因而可视为朱子学在明代的另一种延续和发展。而王阳明所作的《朱子晚年定论》即来源于此前朱子学内部和会朱陆的逻辑思路,恰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阳明学与朱子学之间的思想渊源的具体例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明学 朱子学 陆学 《朱子晚年定论》
下载PDF
论阳明学的心灵治疗学意义 被引量:1
6
作者 徐春林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3期1-6,共6页
作为心学的成熟形态,阳明学具有显著的心灵治疗学意义。可以说,阳明学就是由心灵问题催生的。心灵问题不仅是阳明学产生的“问题意识”,并贯穿着阳明学的形成与发展,同时也是阳明学的基本内容。阳明学的心灵治疗是通过“意义赋予”的途... 作为心学的成熟形态,阳明学具有显著的心灵治疗学意义。可以说,阳明学就是由心灵问题催生的。心灵问题不仅是阳明学产生的“问题意识”,并贯穿着阳明学的形成与发展,同时也是阳明学的基本内容。阳明学的心灵治疗是通过“意义赋予”的途径实现的,是典型的意义治疗法。这种意义治疗法是通过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等思想来实现的。阳明学的心灵治疗学意义,不仅在历史上得以发挥,在今天依然可以成为解决当下心灵问题的良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明学 心灵治疗 意义
下载PDF
日本阳明学者的“太虚”实学品格
7
作者 关雅泉 《日语学习与研究》 CSSCI 2023年第4期116-127,共12页
“太虚”作为张载思想中的核心问题被广泛探究。随着宋明理学东渐日本,“太虚”思想又贯穿于日本阳明学的发展与演进之中。日本阳明学者以宋明儒者为宗,将“太虚”与“心”接轨,从江户初期中江藤树的“心包太虚”说、熊泽蕃山“心即太... “太虚”作为张载思想中的核心问题被广泛探究。随着宋明理学东渐日本,“太虚”思想又贯穿于日本阳明学的发展与演进之中。日本阳明学者以宋明儒者为宗,将“太虚”与“心”接轨,从江户初期中江藤树的“心包太虚”说、熊泽蕃山“心即太虚”说,到幕末大盐中斋的“心归太虚”说,都表现出与中国阳明学不同的实学品格与务实精神。与传统儒学多从宇宙论、本体论的向度对“太虚”的概念进行推绎相比,日本阳明学者更加关注外部存在与精神世界的关联,以及主体的工夫践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明学 太虚 实学
原文传递
明末清初相反对立的阳明学派史--周汝登《圣学宗传》与黄宗羲《明儒学案》的比较 被引量:1
8
作者 佐藤炼太郎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18,共7页
回顾近代以后的阳明学研究史可以看到,阳明学派的研究一般以黄宗羲《明儒学案》为出发点,以尊重有善有恶说的修证派为阳明学的正统,以尊重无善无恶说的左派为异端。但是,如果根据周汝登《圣学宗传》可以看出,明末的状况是在阳明学派中,... 回顾近代以后的阳明学研究史可以看到,阳明学派的研究一般以黄宗羲《明儒学案》为出发点,以尊重有善有恶说的修证派为阳明学的正统,以尊重无善无恶说的左派为异端。但是,如果根据周汝登《圣学宗传》可以看出,明末的状况是在阳明学派中,左派是主流,修证派是相似朱子学的保守派。《圣学宗传》代表明末万历末年的阳明学观,《明儒学案》代表清初康熙间阳明学观,二者都应该被尊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明学 周汝登 圣学宗传 黄宗羲 明儒学案
下载PDF
阳明弟子王钊论
9
作者 彭雨晴 严世宇 彭树欣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 2023年第4期106-110,共5页
王钊是江西安福的布衣学者,是江右王门的代表性人物之一,一生致力于传播、弘扬阳明学。在本体论上,他以灵根指称良知,所谓“灵根”,从“根”的角度而言,主要是指良知的本根性、本体性;从“灵”的角度而言,主要是指良知的自主性、感知性... 王钊是江西安福的布衣学者,是江右王门的代表性人物之一,一生致力于传播、弘扬阳明学。在本体论上,他以灵根指称良知,所谓“灵根”,从“根”的角度而言,主要是指良知的本根性、本体性;从“灵”的角度而言,主要是指良知的自主性、感知性;在工夫论上,他主张良知自然流行,接近泰州学派,但与后者仍有不同,即需用后天之功来保证良知自然流行,这样就可避免后者之弊;他又主学悟一体,认为学是悟的基础,真悟积于学,而本质上二者是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钊 灵根说 江右王门 阳明学
下载PDF
民国时期唐文治论“阳明学通于朱子学” 被引量:1
10
作者 乐爱国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4期1-6,共6页
民国时期,唐文治撰《阳明学术发微》和《紫阳学术发微》,通过分析王阳明《朱子晚年定论》所引述的朱熹书信,明确认为"朱、王二家之学,实有殊途而同归",尤其是他认为王阳明讲"心即理"与朱熹的"性即理"未... 民国时期,唐文治撰《阳明学术发微》和《紫阳学术发微》,通过分析王阳明《朱子晚年定论》所引述的朱熹书信,明确认为"朱、王二家之学,实有殊途而同归",尤其是他认为王阳明讲"心即理"与朱熹的"性即理"未尝不同,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与朱熹的"知先行后"并不相悖,从而提出"阳明学通于朱子学"。而且,唐文治既撰《朱子学为今时救世之本论》,又撰《阳明学为今时救国之本论》,把朱子学与阳明学的统一与当时的救国思潮联系在一起,可以为今天研究阳明学与朱子学的关系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唐文治 阳明学 朱子学 《阳明学术发微》 《紫阳学术发微》
下载PDF
阳明学的当代价值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俊英 张伟军 +1 位作者 范兆飞 韩玄哲 《安顺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99-104,共6页
王阳明先生是我国历史上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伟大人物,是一位有世界影响的思想巨人。其学术思想经先秦儒学、汉唐经学、宋代理学的发展之后,成为明代主流的学术思想体系,在中国思想界的地位可谓举足轻重,影响和推动了五百年来中国... 王阳明先生是我国历史上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伟大人物,是一位有世界影响的思想巨人。其学术思想经先秦儒学、汉唐经学、宋代理学的发展之后,成为明代主流的学术思想体系,在中国思想界的地位可谓举足轻重,影响和推动了五百年来中国、邻邦及整个东亚等地区和国家的社会发展和近代化转型,不仅在儒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在当今世界也深具重要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阳明 阳明学 知行合一 当代价值
下载PDF
阳明心学的司法叙事与民间阅读的意涵 被引量:1
12
作者 伊涛 《深圳社会科学》 2022年第6期138-146,共9页
阳明心学自明代流传至今,出现在了看守所,被几名犯罪嫌疑人视为自我审判的依据和重启人生的教科书。哪怕只属于民间阅读,但展开了司法叙事。如果说人们不曾涉嫌犯罪时,内心本有善念,再借用阳明心学点燃,便会让善念越发充盈。犯罪的原因... 阳明心学自明代流传至今,出现在了看守所,被几名犯罪嫌疑人视为自我审判的依据和重启人生的教科书。哪怕只属于民间阅读,但展开了司法叙事。如果说人们不曾涉嫌犯罪时,内心本有善念,再借用阳明心学点燃,便会让善念越发充盈。犯罪的原因若在于道德人格不够完善,日后只需找回失却的心之本体,必将促使善念重新闪现,会让人以一种不同于过去的心态和眼界看待万事万物。犯罪必将遭到法律的否定,难免会让犯罪嫌疑人万念俱灰,阳明心学适时出现,则能让他们敢于认罪和积极担责。道德认罪与依法认罪原本两分,但在阳明心学的论域内,前者是源头式认罪,后者是衍生式认罪。由源头到衍生,体现着知行合一。当代情形是历史经验的重演,在明代亦可看到类似事例。古人今人都具有反身向内的道德天性,王阳明早已针对人的良知做足了文章,促使古往今来每当有人想要为善去恶,就会接受阳明心学。当代司法有了它的加入,便突破了原本只以落实法律作为要义的局限,昭示出古代的先贤思想并非只能表现为静态的历史文字表达,而是还可以获得动态的书写,最终呈现出亦古亦今的叙事样貌。古今司法借用阳明心学提点案犯,无疑为阳明心学事功功能的发挥找到了落脚点,更为思想史的司法书写提供了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明心学 司法实践 民间阅读 看守所 道德 犯罪嫌疑人
下载PDF
从“高明”到“粗疏”——钱穆的阳明学研究述评 被引量:1
13
作者 石力波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130-135,共6页
钱穆在宋明理学研究领域,初喜阳明学,后尊朱子学,总是力图绾结经学、史学与理学,最后走近朱子学是自然的。但是,钱穆对阳明学却有着前后截然不同的看法:早年说阳明"高明",晚年却说阳明"粗疏"。无论是前期还是后期,... 钱穆在宋明理学研究领域,初喜阳明学,后尊朱子学,总是力图绾结经学、史学与理学,最后走近朱子学是自然的。但是,钱穆对阳明学却有着前后截然不同的看法:早年说阳明"高明",晚年却说阳明"粗疏"。无论是前期还是后期,钱穆对阳明学的研究都是基于一个固定的立场,且总是从一个单一的视角去介入,这与其在研究中总是渗入较为强烈的情感因素有着重要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穆 阳明学 朱子学 良知
下载PDF
日本阳明学的特质及其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牛立忠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9期83-88,共6页
阳明学传到日本后,与正处于要求变革的特殊的时代背景和日本的国民性格相结合,形成了与中国阳明学不同的特质。主要表现为主张朱王并举、希图调和朱王,强调实践、注重事功,对于实践的体的灵性、创造力、人和人的生命本身都给予了高度的... 阳明学传到日本后,与正处于要求变革的特殊的时代背景和日本的国民性格相结合,形成了与中国阳明学不同的特质。主要表现为主张朱王并举、希图调和朱王,强调实践、注重事功,对于实践的体的灵性、创造力、人和人的生命本身都给予了高度的关怀;日本学者吸收了中国阳明学重视"心"的主体性而进一步提出了通过"正人心"来改造社会的理论,内含着反体制的精神,这种精神加快了阳明学的日本本土化进程,其结果是不仅在思想上,而且在日本社会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尤其是幕府末期,阳明学成为了酝酿明治维新的动力和造就一代新人的思想指南,直接成为了推动社会变革的精神武器,为日本明治维新和步入近代工业社会开辟了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阳明学 王阳明 幕藩时代
下载PDF
王阳明道德精神的两面性深考:道德君子和狂者胸次
15
作者 宣炳三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3期1-6,共6页
王阳明的精神方向可分为两种倾向,即侧重于道德实践的方面和发挥个性、情感的方面。就侧重于道德实践的方面而说,阳明寄给湛甘泉和罗整庵的书信里表示对当时功利化的朱子学,即俗学的批评态度,由此可以看到他的基本立场。就发挥个性、情... 王阳明的精神方向可分为两种倾向,即侧重于道德实践的方面和发挥个性、情感的方面。就侧重于道德实践的方面而说,阳明寄给湛甘泉和罗整庵的书信里表示对当时功利化的朱子学,即俗学的批评态度,由此可以看到他的基本立场。就发挥个性、情感的方面而讲,阳明提出无知之良知,强调没有典要、格套的良知之无执着性,从此能以看到他的立场。其实,两种对阳明精神方向的理解方案各自有理,而似难免凿枘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阳明 阳明学 刘宗周 良知 诚意 慎独 俗学
下载PDF
《正谊堂全书》本《问学录》删节问题研究
16
作者 任莉莉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81-190,208,共11页
清代陆陇其《问学录》在理学传播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是陆陇其宗述朱子理学的代表性著作。该书结成后,在陆陇其生前未能刊印,后出现多个版本。其中,张伯行于康熙四十七年刊刻的《正谊堂全书》本《问学录》较之原本在篇幅上有大量删节,... 清代陆陇其《问学录》在理学传播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是陆陇其宗述朱子理学的代表性著作。该书结成后,在陆陇其生前未能刊印,后出现多个版本。其中,张伯行于康熙四十七年刊刻的《正谊堂全书》本《问学录》较之原本在篇幅上有大量删节,而光绪十六年《陆子全书》本可见《问学录》原本全貌。陆陇其撰辑此书的宗旨是“嘉、隆以来阳儒阴释之学,悉抉其疑似而剖其是非”,力辟姚江之学以尊朱子。张伯行刊刻是书时,自谓“特删去其辨难牵引之太繁者”,原书著录250条,《正谊堂全书》本共删去108条。学界对于《问学录》这两种版本现象尚未予以关注,有必要对此书删节一事加以探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学录》 《陆子全书》 《正谊堂全书》 删节 阳明之学
下载PDF
简述阳明学在东亚的影响
17
作者 周月亮 《唐山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24-27,共4页
阳明学在日本和朝鲜的影响都是先在教育领域开花,在社会、政治领域结果。在中国则是通过学术传承,在时代面临大的节点时被志士仁人或社会领袖认同而号召学习,成为国人心智上的源头活水。
关键词 立志 力行 自尊无畏 立国精神 自得 阳明学
下载PDF
当代日本阳明学研究的新路径——评山田方谷研究的两本新书
18
作者 钱明 《孔学堂》 2015年第1期71-77,204,205,206,207,208,209,210,211,212,213,214,共18页
山田方谷是日本幕末维新期的著名阳明学者和财政改革家,他所推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从理念到方法对现代社会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所以日本近年来从东京到一些地方县市掀起了一股学习山田方谷的热潮。本文选择日本思想史研究的经济人路... 山田方谷是日本幕末维新期的著名阳明学者和财政改革家,他所推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从理念到方法对现代社会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所以日本近年来从东京到一些地方县市掀起了一股学习山田方谷的热潮。本文选择日本思想史研究的经济人路径为评论对象,以期裨益于对中国社会企业家文化的反思与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田方谷 野岛透 樋口公启 经济人路径 日本思想史
下载PDF
阳明学的特点
19
作者 周月亮 《唐山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30-35,共6页
阳明学讲求功夫上身,以突破口耳之学缺乏行动力的局限。只有把良知化成良能,才能在日常生活中随机发用。因此,诚意先于格物,亲民重于新民,每时每刻都得柔心,训练自己的感觉。能力在感觉,意义在感觉。
关键词 意术 柔心 亲民 诚意 阳明学
下载PDF
张君劢与“阳明学”的旅行
20
作者 宋溟 《中国文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4-92,共9页
张君劢是现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晚年致力于儒家哲学的建构与弘扬,尤为推重阳明学。他对阳明学的研究在跨文化的视角中展开,重视其理论在旅行中的变形与影响。通过中日比较,张君劢一方面肯定了日本阳明学“长于事功”,批评了中... 张君劢是现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晚年致力于儒家哲学的建构与弘扬,尤为推重阳明学。他对阳明学的研究在跨文化的视角中展开,重视其理论在旅行中的变形与影响。通过中日比较,张君劢一方面肯定了日本阳明学“长于事功”,批评了中国阳明学“陷于枯禅”,强调了阳明学在政治改革中的作用;另一方面又希望中国阳明学能补日本“短于理论”的缺陷,发展出具有现代学术形态的哲学理论。然而,在他的具体阐释中,无论谈论日本还是涉及中国,西方理论始终是无所不在的参照系。在阳明学的理论创新中,张君劢用“理性主义”解读孟子的学说,用“唯心主义”改造禅宗的内涵,又将二者看作阳明学的两大理论来源,共同构成了“中国的直觉主义”哲学体系。张君劢的这种建构是用西方理论阐释和剪裁儒家传统的结果,是一种“自我的他者化”。由此,现代新儒学在“走向世界”过程中的权力关系值得反思和警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君劢 阳明学 理论旅行 自我的他者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0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