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运动性失语临床研究 被引量:31
1
作者 熊杰 张蒙 +2 位作者 郭文丽 范淑华 张玉莲 《中医学报》 CAS 2016年第10期1609-1613,共5页
目的:探讨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所致运动性失语的临床研究。方法:将64例脑梗死所致运动性失语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2例,均给予常规神经内科脑血管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结合语言康复训练,联合组在对照组... 目的:探讨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所致运动性失语的临床研究。方法:将64例脑梗死所致运动性失语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2例,均给予常规神经内科脑血管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结合语言康复训练,联合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再予脑开窍针刺法治疗,均连续治疗5周。记录治疗前后患者语言功能评分以及逆境商数(Adversity Quotient,AQ)、功能性语言沟通能力检查法(chincse functional communicarion profile,CFCP)、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观察比较失语程度以及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口语理解、自发言语、命名以及复述等语言功能评分均升高(P<0.05),AQ、CFCP评分升高(P<0.05),NIHSS评分降低(P<0.05),运动性失语程度减轻(P<0.05);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组口语理解、自发言语、命名以及复述等语言功能评分较高(P<0.05),AQ、CFCP评分较高(P<0.05),NIHSS评分较低(P<0.05),运动性失语程度较轻(P<0.01),治疗有效率较高(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语言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所致运动性失语临床疗效显著,促进患者语言功能恢复,利于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运动性失语 醒脑开窍针刺法 语言康复训练 针灸治疗
下载PDF
“醒脑开窍”针刺法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早期脑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0
2
作者 李钦潘 韩永升 +5 位作者 韩咏竹 王伟 汪炜民 毛玉强 郭铁 韩峰群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45-650,共6页
目的:探讨"醒脑开窍"针刺法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早期脑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和电针对照组,每组20只。采用线栓... 目的:探讨"醒脑开窍"针刺法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早期脑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和电针对照组,每组20只。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电针组和电针对照组主穴取双侧内关、水沟、三阴交、百会,采取"醒脑开窍"法行电针治疗30min。首次针刺在动物造模成功后24h内进行,其后每天上午针刺1次,每7天为一疗程(针刺6d,休息1d)。假手术组、模型组常规饲养于笼内,不进行任何干预治疗。各组大鼠在模型制作成功后第7天、第14天两个时间点取10只进行Longa神经功能评估、免疫组化SP法观察VEGF与GFAP的表达。结果:电针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大鼠无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在模型制作成功后第7天、第14天时,电针组大鼠神经功能恢复明显优于模型组。免疫组化SP法检测电针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可见少量VEGF与GFAP的表达,模型组大鼠脑梗死后第7天,脑缺血周围出现VEGF与GFAP表达增多,第14天时增多明显,与假手术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电针组VEGF与GFAP表达在各时间点较模型组增加更显著。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能通过促进脑局灶性缺血再灌注大鼠脑内VEGF与GFAP的表达,有效改善大鼠局灶性脑梗死后的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醒脑开窍”针刺法 脑缺血再灌注 大鼠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下载PDF
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醒脑开窍针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王雁慧 李勇 张轶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0年第11期2129-2133,共5页
目的:探讨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醒脑开窍针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82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n=41)和对照组(n=41)。2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和康复锻炼,对照组... 目的:探讨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醒脑开窍针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82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n=41)和对照组(n=41)。2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和康复锻炼,对照组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用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均治疗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上肢运动功能、疼痛及肿胀评分;采用肩手综合征评分量表(SHSS)对2组治疗前后的感觉、运动、自主神经进行评分;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联合组治疗4周后上肢运动功能得分高于对照组,疼痛及肿胀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治疗4周后运动、感觉、自主神经得分及SHSS总分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临床总有效率(95.12%)高于对照组(75.61%)(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采用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疗效良好,在改善患者肿胀、疼痛、肢体运动障碍等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 醒脑开窍针法 脑卒中 肩手综合征 疗效
下载PDF
醒脑开窍针法联合活血解郁汤加减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HAMD评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李赛赛 胡斌 +1 位作者 吴毅明 潘冉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8年第3期491-494,共4页
目的:探讨醒脑开窍针法联合活血解郁汤加减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75例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37例给予阿米替林治疗,观察组38例于对照组基础上... 目的:探讨醒脑开窍针法联合活血解郁汤加减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75例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37例给予阿米替林治疗,观察组38例于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醒脑开窍针法联合活血解郁汤加减治疗,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HAMD评分变化情况及抑郁疗效,并统计2组毒副反应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QOL)评分。结果: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QO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抑郁治疗总有效率为92.11%(35/38),高于对照组72.97%(27/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毒副反应发生率为15.79%(6/38),对照组为10.81%(4/37),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法与活血解郁汤加减针药联合使用可改善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状及生活质量,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抑郁症 醒脑开窍针法 活血解郁汤加减 HAMD评分 生活质量
下载PDF
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阿替普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脑血流动力及S-100β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曹改杰 王静敏 丁震环 《新中医》 CAS 2020年第5期114-117,共4页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阿替普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脑血流动力及S-100β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10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4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注射用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治疗...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阿替普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脑血流动力及S-100β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10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4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注射用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脑血流动力指标及血清S-100β蛋白含量的变化,并评价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2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大脑中动脉峰值流速(Vp)、大脑中动脉平均流速(Vm)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峰流速对称性差值(DVp)及平均流速对称性差值(DVm)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组Vp、Vm高于对照组(P<0.05),DVp、DVm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脉动指数(PI)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脑血管储备能力(CVR)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组PI低于对照组(P<0.05),CVR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S-100β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治疗组血清S-100β水平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0.74%,高于对照组的75.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注射用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可以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脑血流动力学等指标,有助于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醒脑开窍针刺法 阿替普酶 神经功能 脑血流动力学 血清S-100Β蛋白
原文传递
化痰通络汤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对风痰瘀阻证脑梗死急性期患者NIHSS评分及生活质量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邱晓静 《亚太传统医药》 2021年第10期93-95,共3页
目的:探讨化痰通络汤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应用于风痰瘀阻证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风痰瘀阻证脑梗死急性期患者93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的45例为对照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化痰通络汤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的48例为观察组... 目的:探讨化痰通络汤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应用于风痰瘀阻证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风痰瘀阻证脑梗死急性期患者93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的45例为对照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化痰通络汤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的48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治疗14d后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4d后,观察组血浆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SS-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痰通络汤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风痰瘀阻证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疗效显著,可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缓解神经缺损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痰通络汤 醒脑开窍针刺法 风痰瘀阻证 脑梗死 急性期 神经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心肺复苏集束化治疗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促进心肺复苏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于娜 邓梦华 +4 位作者 张云海 马天威 苏懿 郭丽华 马明远 《中国中医急症》 2017年第10期1718-1720,1726,共4页
目的观察心肺复苏集束化治疗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促进心肺复苏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心肺复苏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按心肺脑复苏指南集束化治疗方案进行治... 目的观察心肺复苏集束化治疗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促进心肺复苏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心肺复苏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按心肺脑复苏指南集束化治疗方案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醒脑开窍针刺治疗。治疗7 d后,分别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和神经功能缺损(NFI)评分,随访长期存活患者生活质量(QOL)评分。结果治疗后的1、2、3 d两组患者GCS及NFI评分变化程度相当(P>0.05);治疗后7 d,治疗组患者GCS评分和NFI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复苏后2周,两组患者QO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后12周、24周治疗组患者QOL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能促进心肺复苏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长期存活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醒脑开窍针刺法 心肺复苏 神经功能
下载PDF
醒脑开窍针法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平衡能力、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8
作者 李侍鹏 阿依丽汗·吐尔逊 +1 位作者 胡双彬 迪娜热·艾山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2期26-29,共4页
目的探讨醒脑开窍针法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在脑卒中后偏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3年1月—2023年6月收治的78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核心稳定性训练治疗,观察组在... 目的探讨醒脑开窍针法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在脑卒中后偏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3年1月—2023年6月收治的78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核心稳定性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醒脑开窍针法治疗,持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平衡能力、下肢运动功能、步行能力、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Berg平衡量表评分、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分别为(42.47±4.35)分、(22.62±2.67)分,均高于对照组的(37.51±4.22)分、(19.75±2.49)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功能性步行分级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分别为(3.81±0.36)分、(78.69±5.63)分,均高于对照组的(3.04±0.33)分、(70.15±5.42)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领域评分分别为(85.41±5.35)分、(86.68±5.32)分、(87.75±5.32)分、(88.63±4.25)分,均高于对照组的(78.28±5.22)分、(79.33±5.24)分、(80.48±5.27)分、(82.05±4.72)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法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可提高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平衡能力,加快下肢运动功能恢复,以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醒脑开窍针法 核心稳定性训练 平衡能力
原文传递
血府逐瘀汤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后遗症临床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黄鞠通 《新中医》 CAS 2021年第13期43-47,共5页
目的:观察在常规疗法基础上加用血府逐瘀汤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对中风后遗症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10例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血府逐瘀汤治疗,研究组给予血府逐瘀汤... 目的:观察在常规疗法基础上加用血府逐瘀汤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对中风后遗症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10例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血府逐瘀汤治疗,研究组给予血府逐瘀汤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2组均治疗1个月。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安全性,观察2组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清炎症因子、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8.1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4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及全血高切黏度、纤维蛋白原浓度、红细胞压积均较治疗前降低,研究组6项指标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 (IL-6)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白细胞介素-10 (IL-10)较治疗前升高,研究组TNF-α、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而IL-10水平则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Barthel指数及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简表(WHOQOL-BREF)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研究组Barthel指数及WHOQOL-BREF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过程中,2组患者生命体征均正常,肝肾功能、血常规及尿常规结果均正常。结论:采用血府逐瘀汤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后遗症患者效果确切,安全性高,可有效改善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后遗症 气虚血瘀型 血府逐瘀汤 醒脑开窍针刺法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运用“滋补肝肾”法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经验总结
10
作者 王攀锋 李发荣 《科技与健康》 2024年第3期46-48,共3页
探讨总结从“滋补肝肾”“标本兼顾”角度治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的临床经验。通过分析黔西南州中医院李发荣主任医师运用滋补肝肾法(左归丸加减)治疗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肝肾不足证)的临床医案,查阅相关文献,与李发荣医师交流探讨,总结... 探讨总结从“滋补肝肾”“标本兼顾”角度治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的临床经验。通过分析黔西南州中医院李发荣主任医师运用滋补肝肾法(左归丸加减)治疗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肝肾不足证)的临床医案,查阅相关文献,与李发荣医师交流探讨,总结出从“肝肾同源”“标本兼顾”角度出发运用左归丸加减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的辨证思路和用药规律。研究发现,左归丸通过补益气血、滋补肝肾、育阴涵阳使肝血肾精得以充盈于脑,再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醒神开窍,达到“标本兼顾”目的,从“肝肾同源”“肾主骨,生髓,通于脑”“标本兼顾”角度论治卒中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切入点开拓了该病治疗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滋补肝肾 肝肾同源 醒脑开窍针刺法 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
下载PDF
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肌电生物反馈训练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表面肌电图及吞咽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乾乾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3年第13期65-68,共4页
目的探讨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肌电生物反馈训练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表面肌电图及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3月—2022年10月兰陵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 目的探讨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肌电生物反馈训练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表面肌电图及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3月—2022年10月兰陵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进行肌电生物反馈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均持续干预4周.对比两组患者的洼田饮水试验等级、表面肌电图及吞咽功能.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洼田饮水试验等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平均波幅大于对照组,吞咽时限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评分为(26.31±2.37)分,低于对照组的(34.29±2.5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肌电生物反馈训练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表面肌电图,提升吞咽功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吞咽障碍 醒脑开窍针刺法 肌电生物反馈 吞咽功能
原文传递
温针隔姜灸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尿失禁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利小华 王凌燕 +3 位作者 颜俊华 方艳 诸葛乐君 金敏娟 《中华全科医学》 2023年第9期1585-1589,共5页
目的 尿失禁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后遗症,本研究采用温针隔姜灸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尿失禁,旨在寻找更有效治疗脑卒中后尿失禁的方法。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2年6月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金华中医院就诊的45例采用温针隔姜... 目的 尿失禁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后遗症,本研究采用温针隔姜灸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尿失禁,旨在寻找更有效治疗脑卒中后尿失禁的方法。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2年6月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金华中医院就诊的45例采用温针隔姜灸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的脑卒中尿失禁患者作为观察组,再同期纳入45例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的脑卒中尿失禁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临床疗效、不良事件及治疗前后各项评分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2周、4周及1个月、3个月时,观察组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问卷简表评分(14.52±3.16,10.49±3.20,9.24±2.47,7.63±2.34 vs.14.68±3.41,12.23±2.66,11.50±1.97,10.33±2.62)、夜间尿失禁程度分级评分(3.71±1.23,3.06±1.28,2.26±0.87,2.59±0.73 vs.4.54±1.66,4.13±1.85,3.41±0.96,3.29±0.87)、膀胱残余尿量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最大逼尿肌压、最大尿流率、最大膀胱容量、单次尿量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温针隔姜灸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尿失禁可有效改善排尿功能,降低尿失禁及夜间尿失禁程度,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针隔姜灸 “醒脑开窍”针刺法 脑卒中 尿失禁
原文传递
醒脑开窍针刺法调节FGF23-αKlotho通路改善脑小血管病患者内皮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杰 张雪竹 《天津中医药》 CAS 2022年第1期53-57,共5页
[目的]探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脑小血管病(CSVD)的临床疗效及与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αKlotho通路相关的调节机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CSV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针刺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针刺组另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 [目的]探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脑小血管病(CSVD)的临床疗效及与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αKlotho通路相关的调节机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CSV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针刺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针刺组另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治疗前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价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Fugl-Meyer量表评价运动功能;采用NIHSS评价临床疗效。采用内皮功能检测仪检测反应性充血指数(RHI);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外周血中内皮素(ET-1)、一氧化氮(NO)、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和αKlotho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上肢FMA(FMA-UE)评分显著提高(P<0.05或P<0.01);但仅有针刺组下肢FMA(FMA-LE)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00%,针刺组总有效率为76.70%,针刺组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ET-1、vWF、FGF23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P<0.05或P<0.01);但仅针刺组RHI值、NO和αKlotho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且治疗后针刺组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是治疗CSVD的有效手段,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损伤程度和运动功能,其机制可能与调节FGF23-αKlotho通路活性,进而促进内皮损伤修复,改善内皮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小血管病 醒脑开窍针刺法 血管内皮功能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 αKlotho
下载PDF
醒脑开窍针法联合蜡疗及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偏瘫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慧敏 《光明中医》 2022年第20期3764-3766,共3页
目的 探讨醒脑开窍针法联合蜡疗、康复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5月—2021年5月接受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76例,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蜡疗、康复训练治疗... 目的 探讨醒脑开窍针法联合蜡疗、康复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5月—2021年5月接受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76例,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蜡疗、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醒脑开窍针法进行联合治疗,持续治疗2个疗程评估疗效。对比2组患者的运动及平衡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肌肉疲劳程度,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差异。结果 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组患者的上下肢FMA评分、BBS评分、MBI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肱三头肌、三角肌、前臂伸肌群、胫骨前肌i EMG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2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醒脑开窍针法联合蜡疗、康复训练可显著提升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运动平衡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且具有良好的治疗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偏瘫 醒脑开窍针法 蜡疗
下载PDF
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手足三阴经推拿综合康复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罗智敏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3年第3期23-25,36,共4页
目的探讨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手足三阴经推拿综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21年1—12月收治的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观察组... 目的探讨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手足三阴经推拿综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21年1—12月收治的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手足三阴经推拿综合康复治疗.比较两组肘关节、膝关节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MBI)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前肘关节、膝关节MAS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的肘关节和膝关节M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的M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4周、3个月及6个月的MBI评分分别为(55.59±2.74)分、(64.59±0.55)分、(82.59±0.54)分,均高于对照组的(48.75±3.51)分、(50.92±0.44)分、(73.54±0.92)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手足三阴经推拿综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肘关节、膝关节痉挛状态,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醒脑开窍针刺法 手足三阴经推拿综合康复治疗 痉挛状态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中风后痉挛性瘫痪
原文传递
针刺治疗结合康复训练改善缺血性卒中急性期大鼠神经损伤的作用及与TLR4通路相关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全宏娟 何旭丽 +1 位作者 夏明万 何勇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3年第14期2607-2612,共6页
目的:探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结合康复训练改善缺血性卒中急性期大鼠神经损伤的效应及与Toll样受体(TLRs)通路相关的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组,术后根据神经功能评分将符合条件的MCAO大鼠再分为模型... 目的:探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结合康复训练改善缺血性卒中急性期大鼠神经损伤的效应及与Toll样受体(TLRs)通路相关的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组,术后根据神经功能评分将符合条件的MCAO大鼠再分为模型组和治疗组。治疗组于造模后24 h给予针刺治疗及康复训练,连续14 d。采用Zausinger评分评价动物的神经功能,行为学测试评价动物的运动功能,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法检测脑梗死体积,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梗死边缘区内TLR4/胞内髓样分化蛋白88(MyD88)/核因子κB(NF-κB)通路mRNA和蛋白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同区域内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治疗组24 h的神经功能评分最低,其后逐渐升高,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从第3天开始,治疗组神经功能评分与同期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为学测试结果表明,造模后24 h,治疗组转棒成绩和模型组无明显差异,而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后各时间点,治疗组成绩逐渐提高,从造模后3 d开始,与同期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脑梗死体积大于假手术组(P<0.01);治疗组脑梗死体积低于模型组(P<0.01)。模型组TLR4、MyD88、NF-κB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以及IL-1β、TNFα水平较假手术组升高(P<0.05);治疗组mRNA、蛋白表达及炎性因子水平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治疗结合康复训练能够能下调TLR4/MyD88/NF-κB通路活性及相关炎性因子水平,进而改善神经元存活微环境,减轻神经缺血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醒脑开窍针刺法 康复训练 炎症 TOLL样受体 核因子-ΚB
下载PDF
醒脑开窍针法联合艾司唑仑治疗脑梗死后失眠临床研究
17
作者 徐可欣 李敏 石建爽 《新中医》 CAS 2023年第24期134-138,共5页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法联合艾司唑仑治疗脑梗死后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2例脑梗死后失眠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艾司唑仑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醒脑开窍针法治疗。2组均治疗4周,随访2...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法联合艾司唑仑治疗脑梗死后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2例脑梗死后失眠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艾司唑仑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醒脑开窍针法治疗。2组均治疗4周,随访2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清5-羟色胺(5-HT)、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以及复发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5.12%,高于对照组80.49%(P<0.05)。2组PSQI、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PSQI、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血清5-HT、BDNF、NGF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血清5-HT、BDNF、NG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2个月,观察组复发率5.13%,低于对照组21.21%(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法联合艾司唑仑治疗脑梗死后失眠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修复神经功能缺损,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失眠 醒脑开窍针法 艾司唑仑 5-羟色胺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神经生长因子
原文传递
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股直肌神经入肌点推拿点按疗法治疗中风后偏瘫的临床效果观察
18
作者 李贞婷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3年第14期47-49,54,共4页
目的探讨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股直肌神经入肌点推拿点按疗法在中风后偏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82例中风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行股直肌神经入肌点推... 目的探讨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股直肌神经入肌点推拿点按疗法在中风后偏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82例中风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行股直肌神经入肌点推拿点按疗法治疗,观察组加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持续12周。比较两组肢体运动功能、步行功能、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I)评分、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观察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中上肢、下肢评分分别为(58.36±5.12)分、(22.58±2.76)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功能性步行分级量表、BBS、BI评分分别为(3.79±0.35)分、(42.65±4.63)分、(75.69±5.82)分,均高于对照组,10 m最大步行速度为(53.85±4.72)m/min,快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世界卫生组织生活简易量表评分中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评分分别为(86.41±5.47)分、(85.68±5.24)分、(87.88±5.16)分、(87.41±4.25)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股直肌神经入肌点推拿点按可改善中风后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步行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后偏瘫 醒脑开窍针刺法 股直肌神经入肌点推拿点按 肢体运动功能
原文传递
土苓温胆汤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对痰浊上扰型偏头痛患者脑血流及血清5-HT、LPA、MMP-9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胡科 任应国 贾东佩 《新中医》 CAS 2021年第13期148-153,共6页
目的:观察土苓温胆汤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对痰浊上扰型偏头痛患者脑血流及血清5-羟色胺(5-HT)、溶血磷脂酸(LPA)、基质金属蛋白酶-9 (MMP-9)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72例痰浊上扰型偏头痛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 目的:观察土苓温胆汤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对痰浊上扰型偏头痛患者脑血流及血清5-羟色胺(5-HT)、溶血磷脂酸(LPA)、基质金属蛋白酶-9 (MMP-9)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72例痰浊上扰型偏头痛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予以盐酸氟桂利嗪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土苓温胆汤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2组均治疗1个月。比较2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脑血流[大脑前动脉(ACA)、椎动脉颅内段(VA)、大脑中动脉(MCA)、基底动脉(BA)、大脑后动脉(PCA)]速度、血清5-HT、LPA、MMP-9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4%,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头痛疼痛程度、发作频次、持续时间评分及头痛指数,ACA、VA、MCA、BA、PCA速度及血清LPA、MMP-9水平均降低(P<0.05),血清5-HT水平升高(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治疗后头痛疼痛程度、发作频次、持续时间评分及头痛指数,ACA、VA、MCA、BA、PCA速度及血清LPA、MMP-9水平均较低(P<0.05),血清5-HT水平较高(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痰浊上扰型偏头痛患者应用土苓温胆汤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疗效显著,可明显减轻临床症状,改善脑血流,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血清5-HT水平,降低LPA、MMP-9水平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痰浊上扰型 醒脑开窍针刺法 土苓温胆汤 5-羟色胺 溶血磷脂酸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原文传递
针药结合法协同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20
作者 周华祥 郭丰叶 《现代医药卫生》 2023年第24期4172-4176,共5页
目的探讨针药结合法协同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该院符合标准的224例ACI患者按就诊的先后顺序纳入结合组、中药组、针刺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静脉溶栓治疗,中药组在对照组治疗基... 目的探讨针药结合法协同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该院符合标准的224例ACI患者按就诊的先后顺序纳入结合组、中药组、针刺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静脉溶栓治疗,中药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解语丹加减方治疗,针刺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结合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解语丹加减方与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4组治疗均5 d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结果4组中医证候评分、炎性细胞因子与血流变学指标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结合组与中药组的降低程度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基本痊愈方面,结合组、中药组、针刺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针药结合法协同静脉溶栓治疗ACI的临床应用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语丹 醒脑开窍针刺法 静脉溶栓 急性脑梗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