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AHP⁃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政策绩效评估 被引量:55
1
作者 王慧杰 毕粉粉 董战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7493-7506,共14页
为了改善流域生态环境,我国推行了流域生态补偿试点,逐渐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流域生态补偿模式和机制,目前全国已有十余个省份实行了流域生态补偿政策。生态补偿政策的推行对流域生态环境改善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对流域内的社会... 为了改善流域生态环境,我国推行了流域生态补偿试点,逐渐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流域生态补偿模式和机制,目前全国已有十余个省份实行了流域生态补偿政策。生态补偿政策的推行对流域生态环境改善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对流域内的社会、经济、健康等方面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如何科学、合理的界定和评价补偿政策带来的社会、经济以及生态环境影响及影响的程度对政策的实施和改善意义重大,这也是流域生态补偿政策得以继续推行的重要条件。在总结和梳理政策效果评价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流域生态补偿政策的特点,建立了基于层次分析(AHP)—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政策评价模型以及生态补偿政策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并以我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新安江流域为研究对象,评估了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政策在第一个试点阶段(2012—2014年)期间的绩效。结果表明: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政策实施效果整体较好,但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不显著,并且需要从政策目标的确定、政策体系的健全、政策设计与执行等方面进行完善。建议推动建立流域生态补偿动态评估机制,研究制定相关技术指南;重视强化政策的配套机制能力建设,完善区域联动长效机制和信息共享;促进补偿政策目标从生态资源到生态资本转化,改善和保障河流生态基流;拓宽流域补偿资金来源渠道,鼓励多元主体进入环保市场。在谋求生态效益最大化的前提下,进一步统筹规划经济和社会效益,更好地运用经济杠杆进行流域治理和生态保护,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共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HP⁃模糊综合评价法 新安江流域 生态补偿 政策绩效评估
下载PDF
尺度政治视角下的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政府主体博弈 被引量:34
2
作者 任以胜 陆林 +1 位作者 虞虎 朱道才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667-1679,共13页
流域生态补偿是中国跨区域生态治理和自然区域保护的一项重要经济、社会、环境政策,涉及区域利益主体权益差异与协调、区域生态协同发展和合作模式构建等方面,是一个典型的地理学研究命题。本文将制度粘性引入到尺度政治理论中,剖析新... 流域生态补偿是中国跨区域生态治理和自然区域保护的一项重要经济、社会、环境政策,涉及区域利益主体权益差异与协调、区域生态协同发展和合作模式构建等方面,是一个典型的地理学研究命题。本文将制度粘性引入到尺度政治理论中,剖析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政府主体的博弈行为,探究不同政府主体的博弈特征和博弈机制。结果表明:中央政府、省级政府、市级政府等不同层级政府主体经历了竞争博弈、合作博弈和竞合博弈3个阶段,构建政府利益共同体能够推进流域生态补偿建设,中央政府的"适度介入"是开展跨省流域生态补偿的关键;流域生态补偿制度从"垂直"模式向"垂直—水平"模式的变迁过程中存在明显的制度粘性,政府主体利用政策革新和社会参与等制度约束稀释制度粘性,重塑流域生态补偿制度;尺度转换是推动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的核心机制,政府主体通过重新分配权力和资本、嵌入非正式约束塑造流域生态补偿话语体系,推动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由"强国家—弱社会"向"强国家—强社会"结构模式的转变。研究结果能够为构建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提供理论支撑,为合理评价和指导流域生态补偿实践、促进流域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补偿 尺度转换 制度粘性 博弈策略 新安江流域
原文传递
基于改进Shapley值解的流域生态补偿额分摊方法 被引量:27
3
作者 李维乾 解建仓 +1 位作者 李建勋 申海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55-261,共7页
为更加公平的在流域各地区分配上游地区生态建设与保护的成本,以及调动上游地区对流域生态保护的积极性,本文在假设流域各地区有合作博弈的基础上,给出基于DEA合作博弈模型的流域生态补偿额分摊方案.考虑到合作博弈经典Shapley值解的局... 为更加公平的在流域各地区分配上游地区生态建设与保护的成本,以及调动上游地区对流域生态保护的积极性,本文在假设流域各地区有合作博弈的基础上,给出基于DEA合作博弈模型的流域生态补偿额分摊方案.考虑到合作博弈经典Shapley值解的局限性,本文利用梯形模糊数确定各地区权重的方法对Shapley值解进行改进.将此生态补偿额分摊方案应用于新安江流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分摊方案不仅使各地区有较高投资生态保护的驱动力,而且在考虑到各地区水源效益的同时,还结合了流域中水源及其效益等指标的重要性,更具公平合理性,同时为其它跨地区流域生态补偿额分摊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作博弈 生态补偿 数据包络分析 SHAPLEY值 梯形模糊数 新安江流域
原文传递
新安江流域横向生态补偿的经济效应 被引量:27
4
作者 刘聪 张宁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940-1948,共9页
以新安江流域横向生态补偿试点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2001~2017年中国安徽和浙江省内县域面板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方法(DID)定量研究了试点政策对流域上下游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可能机制.结果显示:试点政策对上游地区的经济发展造成了一定... 以新安江流域横向生态补偿试点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2001~2017年中国安徽和浙江省内县域面板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方法(DID)定量研究了试点政策对流域上下游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可能机制.结果显示:试点政策对上游地区的经济发展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抑制影响,表现为相关地区的人均GDP或地区GDP出现了下降,而对流域下游地区经济发展并无显著作用,这一结论在进行多项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新安江试点政策对上游地区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呈现出了“先增强后减弱”的动态变化规律;此外,机制分析显示5个试点县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个数显著下降,表明“企业退出”是新安江试点政策对上游地区经济发展造成负面影响的重要原因.本研究可为后续制定和实施跨地区水资源保护的利益调配机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向生态补偿 流域上下游地区 地区经济发展 双重差分法 新安江流域
下载PDF
新安江流域生态系统服务演化过程及权衡协同关系 被引量:23
5
作者 李冬花 张晓瑶 +3 位作者 王咏 张潇 李磊 陆林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6981-6993,共13页
新安江流域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水源地与水源涵养区,其生态系统服务变化与权衡协同关系研究对于推进流域生态文明体制建设,促进人地关系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变化指数、相关系数及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对新安江流... 新安江流域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水源地与水源涵养区,其生态系统服务变化与权衡协同关系研究对于推进流域生态文明体制建设,促进人地关系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变化指数、相关系数及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对新安江流域1999—2019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权衡协同关系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新安江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整体呈波动下降态势,改善趋势渐显,生态补偿工作的系统实施强化了河流、湖泊的生态保护效应与地位;(2)新安江流域地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分布较为稳定,空间相关类型以正相关为主,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益相对明显地区多分布在上游安徽省境内;(3)协同关系是新安江流域生态系统服务间相关关系的主体,生态补偿试点工作实施后,水文调节服务与其他服务之间的相关关系发生明显转化,各乡镇单元生态系统服务的相关关系以协同关系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权衡协同 生态补偿 新安江流域
下载PDF
基于动态测算模型的跨界生态补偿标准--以新安江流域为例 被引量:21
6
作者 杨兰 胡淑恒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5957-5967,共11页
针对目前跨界生态补偿普遍存在的补偿标准单一、补偿内容不完善等问题,以新安江流域为例,构建基于机会成本法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法的动态测算模型,开展跨界生态补偿标准研究。根据目前新安江流域各阶段协议水质将生态补偿分为试行和修... 针对目前跨界生态补偿普遍存在的补偿标准单一、补偿内容不完善等问题,以新安江流域为例,构建基于机会成本法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法的动态测算模型,开展跨界生态补偿标准研究。根据目前新安江流域各阶段协议水质将生态补偿分为试行和修复两个测算阶段,补偿年限分别为2012-2014年和2015-2017年。试行阶段采用机会成本法,修复阶段采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法。结果表明:(1)试行阶段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额度分别从2012年的18.49亿元和2.28亿元上升到2014年的32.47亿元和4.01亿元。其中,工业在间接成本中年均占比率高达55.10%,这说明黄山市从多方面逐渐加强对流域的生态管理和投入,尤其是对流域水生态环境起直接影响的污染企业采取了取缔关停等措施。(2)2015-2017年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额度也呈现上涨态势。黄山市总供给和自身消耗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年均增幅分别为5.08%和4.32%,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供给比自身消耗高0.76个百分点,反映出黄山市通过增加生态面积、改变土地利用类型等方式来提高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3)新安江流域2012-2014年试点阶段的生态补偿总额应为80.67亿元,2015-2017年修复阶段的生态补偿总额应为125.65亿元。而实际新安江流域试点以来累计投入36亿元的生态补偿额,远低于上游对环境整治的投入与损失额,因此建议为了新安江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流域双方建立动态、长效的生态补偿机制,加大生态补偿额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补偿 机会成本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新安江流域
下载PDF
旅游干扰下流域多尺度景观格局演化特征及驱动因素——以新安江流域为例 被引量:21
7
作者 张潇 张晓瑶 +1 位作者 陆林 李冬花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3415-3428,共14页
流域景观是旅游活动的核心吸引物之一,亦是探究旅游干扰对大尺度生态环境影响极具操作性的研究对象。基于Landsat系列遥感影像,以新安江流域为案例地,按照"流域-旅游热点区-景区"逐级递进的研究尺度,深入剖析旅游干扰背景下... 流域景观是旅游活动的核心吸引物之一,亦是探究旅游干扰对大尺度生态环境影响极具操作性的研究对象。基于Landsat系列遥感影像,以新安江流域为案例地,按照"流域-旅游热点区-景区"逐级递进的研究尺度,深入剖析旅游干扰背景下的流域景观格局演化过程,并借助格网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测度旅游干扰背景下的流域景观格局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新安江流域以林地景观为主,整体景观格局受人为干扰程度逐年加剧,景观异质性提升,景观结构趋于均衡发展;(2)新安江流域高强度的旅游活动未加剧旅游热点区内的景观格局恶化趋势,但致使景区景观破碎化加剧,林地等优势景观的优势度和完整性降低,景观多样性提升;(3)新安江流域景观格局主要受河湖、城市、景区等干扰源影响,地形地貌是景观格局演化的核心驱动维度,而气候、工业发展水平和交通等维度对流域景观格局整体影响力较小;(4)旅游维度中的距高级别景区距离因子对景观格局作用显著,但接待旅游人数和旅游直接收入对景观格局解释力较低,旅游对流域景观格局的干扰具有尺度局限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干扰 景观格局 驱动因素 新安江流域
下载PDF
跨省流域生态补偿试点研究——以新安江流域为例 被引量:18
8
作者 麻智辉 高玫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45-149,共5页
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涉及到流域上下游省区间的生态和利益关系,牵涉的范围广,利益主体多,省域之间的协商难度较大,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更难。本文以国家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新安江流域为典型进行实证研究,剖析了跨省流域生... 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涉及到流域上下游省区间的生态和利益关系,牵涉的范围广,利益主体多,省域之间的协商难度较大,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更难。本文以国家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新安江流域为典型进行实证研究,剖析了跨省流域生态补偿的难点与问题,构建了全新的体系框架,提出了推进跨省流域生态补偿试点机制的政策建议。这对于化解区域利益冲突、完善生态补偿长效机制、推动跨省流域生态补偿试点在全国展开、促进流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安江流域 跨界 生态补偿 试点
下载PDF
基于分布式水文模型的山洪预警临界雨量计算 被引量:15
9
作者 刘淑雅 江善虎 +3 位作者 任立良 沈鸿仁 袁飞 郑巍斐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84-390,共7页
以抚河流域3个山丘小流域为例,采用分布式新安江模型对小流域暴雨洪水进行精细化模拟,利用率定后的分布式新安江模型进行临界雨量试算,得出各流域不同初始土壤含水量、不同预警时段组合条件下临界雨量。将计算所得临界雨量与实测暴雨洪... 以抚河流域3个山丘小流域为例,采用分布式新安江模型对小流域暴雨洪水进行精细化模拟,利用率定后的分布式新安江模型进行临界雨量试算,得出各流域不同初始土壤含水量、不同预警时段组合条件下临界雨量。将计算所得临界雨量与实测暴雨洪水过程和设计暴雨进行比较验证,结果表明临界雨量计算结果较为合理,说明分布式新安江模型可应用于抚河流域山洪预警临界雨量确定,并为抚河流域山洪预警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雨量 新安江模型 土壤含水量 山洪预警 抚河流域
下载PDF
流域生态补偿政策下受偿地区碳减排效应——以新安江流域为例 被引量:14
10
作者 张晖 顾典 +1 位作者 吴霜 虞祎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68-779,共12页
作为中国治理生态环境的重要政策工具之一,流域生态补偿政策正逐步探索由单一水环境治理向流域综合环境治理的转变之路。现如今,流域补偿政策能否实现碳减排效应,在碳达峰、碳中和双重挑战中发挥积极作用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本文基... 作为中国治理生态环境的重要政策工具之一,流域生态补偿政策正逐步探索由单一水环境治理向流域综合环境治理的转变之路。现如今,流域补偿政策能否实现碳减排效应,在碳达峰、碳中和双重挑战中发挥积极作用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本文基于2006—2019年地级市面板数据,将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试点视为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探究流域生态补偿政策对受偿地区碳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1)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政策显著降低黄山市碳排放总量,抑制效应为4.9%;(2)补偿政策的外溢效应与政策效应的作用方向一致,且该溢出效应随着距离的增加而衰减;(3)碳减排效应机制分析结果验证“流域生态补偿政策—产业结构转型—推进技术进步—碳排放下降”正向传导机制成立,且该政策并未通过抑制经济增长实现碳减排。最后,从逐步开展流域生态补偿政策、实现补偿模式多元化、警惕污染产业就近转移等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生态补偿 碳减排 双重差分法 新安江流域 溢出效应 受偿地区
原文传递
新安江模型参数的局部灵敏度分析 被引量:13
11
作者 薄会娟 董晓华 邓霞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5-28,共4页
新安江模型是我国应用广泛的一种降雨径流流域模型,适用于湿润和半湿润地区。新安江模型参数较多,人工率定时需要首先率定对模拟结果影响最为敏感的参数,因此对参数进行灵敏度分析是必要的。采用水文模拟法和摩尔斯分类筛选法,对清江流... 新安江模型是我国应用广泛的一种降雨径流流域模型,适用于湿润和半湿润地区。新安江模型参数较多,人工率定时需要首先率定对模拟结果影响最为敏感的参数,因此对参数进行灵敏度分析是必要的。采用水文模拟法和摩尔斯分类筛选法,对清江流域1989年9月30日至10月5日次洪水进行径流模拟,并让参数变化一定的步长,用Nash系数对模拟结果的精度进行评定,从而反映出参数的灵敏度。结果表明,最灵敏的参数是FC和Cg;Kc和WM是灵敏参数;b对峰值流量是高灵敏参数,而对径流总量来说是灵敏参数;WUM,WLM,WDM,C和IMP是不灵敏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 局部灵敏度分析 新安江模型 清江流域
下载PDF
流域生态补偿协同共担机制的运作逻辑——以新安江流域为例 被引量:14
12
作者 戴胜利 李筱雅 《行政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9-117,共9页
新安江流域上下游因“谁补偿谁受偿”和“补偿标准”之争引发冲突,为了实现流域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流域上下游必须从零和博弈走向协同共担。构建流域生态补偿协同共担框架,以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为例,提出流域生态补偿协同共担的... 新安江流域上下游因“谁补偿谁受偿”和“补偿标准”之争引发冲突,为了实现流域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流域上下游必须从零和博弈走向协同共担。构建流域生态补偿协同共担框架,以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为例,提出流域生态补偿协同共担的实现需要纵向上下级政府联动、横向上下游政府联动以及社会参与的多方联动相结合。在流域生态补偿协同共担机制的运作逻辑中,制度安排为上下级联动提供法制保障,主体功能区位势差异为上下游联动提供必要条件,社会力量参与形成多元共担合力。未来需要在流域生态补偿制度体系、主体功能区优势互补、社会力量参与等方面进行完善和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安江流域 协同共担 生态补偿机制
原文传递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下的新安江跨界生态补偿标准设计 被引量:14
13
作者 袁广达 蔡昀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42-149,共8页
论文讨论了跨界生态补偿由损害补偿向保护补偿转变的“反向补偿”机理,构建了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跨区域生态补偿理论框架。研究表明,理论上流域生态横向补偿标准设计应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供给、支持、调节、文化四大功能,同时兼顾... 论文讨论了跨界生态补偿由损害补偿向保护补偿转变的“反向补偿”机理,构建了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跨区域生态补偿理论框架。研究表明,理论上流域生态横向补偿标准设计应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供给、支持、调节、文化四大功能,同时兼顾区域生态共同体思维,利用支付意愿、支付能力两调节系数进一步确定补偿款项的转移额度。新安江补偿案例研究结果说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的补偿标准在跨区域生态问题上能够有效弥补跨区域补偿力度不足的问题,厘清损害补偿如何向保护补偿演化的路径,促进地区间平衡发展,完善生态补偿经济学公平理论,并为政府制定全国统一的跨界生态补偿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和经验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区域生态补偿 生态补偿标准核算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生态共同体 新安江流域
下载PDF
基于SCE-UA算法新安江模型在沣河流域的应用 被引量:13
14
作者 邓元倩 李致家 +2 位作者 刘甲奇 张汉辰 童冰星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17年第3期27-31,共5页
为了探索人工试错法和基于SCE-UA算法的自动优选法这两种方法在混合产流地区的拟合效果,选取新安江模型对半湿润半干旱地区陕西沣河流域进行参数优化。探讨基于SCE-UA算法的新安江模型在沣河流域的适用性,重点分析了参数的变化情况,发... 为了探索人工试错法和基于SCE-UA算法的自动优选法这两种方法在混合产流地区的拟合效果,选取新安江模型对半湿润半干旱地区陕西沣河流域进行参数优化。探讨基于SCE-UA算法的新安江模型在沣河流域的适用性,重点分析了参数的变化情况,发现两种方法模拟的次洪参数SM、CS变化较大。研究结果表明:基于SCEUA算法的新安江模型在沣河流域适用性较好,相对人工试错法参数取值更加合理,提高了优化速度与模拟精度,具有简便、高效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E-UA算法 人工试错法 新安江模型 半湿润半干旱地区 沣河流域
下载PDF
城镇分布对新安江水系及千岛湖营养盐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13
15
作者 赵星辰 许海 +7 位作者 俞洁 刘明亮 单亮 程新良 朱广伟 李慧赟 朱梦圆 康丽娟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64-876,共13页
快速城镇化会加剧地表水体氮磷营养盐的富集,引起水体富营养化问题.研究城镇分布对河流与湖库氮磷污染特征的影响,分析其污染热点与来源具有重要意义.于2020年7月—2021年7月调查了新安江水系及千岛湖水体氮磷污染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快速城镇化会加剧地表水体氮磷营养盐的富集,引起水体富营养化问题.研究城镇分布对河流与湖库氮磷污染特征的影响,分析其污染热点与来源具有重要意义.于2020年7月—2021年7月调查了新安江水系及千岛湖水体氮磷污染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了水质与土地利用类型的关系,揭示了千岛湖水体氮磷污染的来源.结果表明:①时间上,新安江水系氮磷浓度季节性变化差异明显.TN浓度表现为冬季枯水期[(1.96±1.24)mg/L]>主汛期[(1.63±0.71)mg/L]>春汛期[(1.42±0.49)mg/L],TP浓度表现为主汛期[(0.101±0.049)mg/L]>冬季枯水期[(0.067±0.068)mg/L]>春汛期[(0.06±0.033)mg/L],汛期氮、磷浓度分别是非汛期的1.6和2.4倍.②空间上,城镇污染对水体营养盐浓度影响显著.水体流经人口集中、城镇化程度高的屯溪区后,TN、TP、NH_(4)^(+)-N浓度平均增幅分别为86.1%、77.7%和164.4%,干流水体受纳歙县城镇三大支流来水后,TN、TP浓度平均增幅分别为47.6%、70.3%.③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5 km缓冲区耕地和建筑用地面积占比与氮磷营养盐各形态浓度之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其中建筑用地面积占比对NH_(4)^(+)-N浓度影响较大(R=0.323,P<0.001),耕地面积占比对NO_(3)^(-)-N影响相对较大(R=0.265,P<0.05).研究显示,城镇面源污染是新安江水系氮磷污染的主要来源,降雨径流是水体磷富集的主要驱动力,枯水期城镇污染对水体氮浓度的影响较大,在千岛湖营养盐控制中应尤为关注上游城镇污染管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安江流域 城镇化 营养盐 面源污染
下载PDF
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长效化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陈方舟 王瑞芳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4-49,共6页
跨界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是解决上下游生存权与发展权矛盾、实现生态保护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制度创新。目前,全国首个跨界流域生态补偿试点——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已进入到第三轮,仍面临着如何向长效机制转化的难题。通过对生态补偿的... 跨界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是解决上下游生存权与发展权矛盾、实现生态保护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制度创新。目前,全国首个跨界流域生态补偿试点——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已进入到第三轮,仍面临着如何向长效机制转化的难题。通过对生态补偿的理论框架、实践过程与效益的研究,分析了生态补偿的运转机理以及存在的问题。研究表明:基于共享共建理论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是科学可行的,但现阶段也暴露出水质保优难、资金链短缺、公众参与度低等问题,需要尽快建立国家层面的第三方平台,研究、统筹协调多方权益,探索多元化补偿机制,促进新安江试点向可推广的新安江模式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生态补偿 共享共建 长效化机制 新安江流域
下载PDF
淮河上中游复杂流域洪水预报 被引量:12
17
作者 李致家 梁世强 +1 位作者 霍文博 温娅惠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6,共6页
为了提高淮河洪水预报的精确度,以鲁台子和鲁蚌区间作为研究区域,选取2000—2017年之间的13场洪水资料,在降雨径流方面采用新安江三水源模型进行模拟预报,分别将鲁台子以上和鲁蚌区间分为9个和4个自然子流域,进行参数率定;对具有行蓄洪... 为了提高淮河洪水预报的精确度,以鲁台子和鲁蚌区间作为研究区域,选取2000—2017年之间的13场洪水资料,在降雨径流方面采用新安江三水源模型进行模拟预报,分别将鲁台子以上和鲁蚌区间分为9个和4个自然子流域,进行参数率定;对具有行蓄洪区的淮河干流河段进行节点概化,结合分流比法和马斯京根法,建立了具有行蓄洪区流域的洪水预报模拟方法,取得较好的模拟预报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洪量相对误差方面,鲁台子和鲁蚌区间的预报合格率都达到100%;在洪峰相对误差方面,鲁台子流域的合格率达到100%,而鲁蚌区间则达到92. 3%。2003年和2007年这2场大洪水的洪峰相对误差和确定性系数方面都得到显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预报 新安江模型 行蓄洪 节点概化 分流比法 淮河流域
下载PDF
淮河流域2016年汛期洪水预报试验 被引量:12
18
作者 包红军 张珂 +7 位作者 魏丽 李致家 宗志平 谌芸 狄靖月 栾承梅 刘开磊 曹勇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831-844,共14页
预报大流域降雨径流与洪水是非常复杂的预报难题。本研究建立气象水文耦合预报模型对复杂大流域的洪水预报进行预报试验。模型采用中央气象台格点化降水预报产品作为预见期内降水,驱动水文水动力学耦合模型进行洪水预报。选择新安江水... 预报大流域降雨径流与洪水是非常复杂的预报难题。本研究建立气象水文耦合预报模型对复杂大流域的洪水预报进行预报试验。模型采用中央气象台格点化降水预报产品作为预见期内降水,驱动水文水动力学耦合模型进行洪水预报。选择新安江水文模型用于流域降雨径流模拟,基于扩散波与柱蓄和楔蓄理论建立Muskingum-Cunge水位流量演算模型进行具有行蓄洪区的复杂河系洪水预报。以淮河鲁台子站以上流域2016年汛期洪水为例,将构建的气象水文耦合预报模型进行洪水预报试验。结果表明,模型取得了较好的预报精度,应用格点化降水预报产品考虑预见期内降水预报的洪水预报对于不考虑预见期降水预报,洪水预报预见期得到一定的有效延长,对同类流域预报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预报试验 格点化定量降水预报 新安江模型 Muskingum-Cunge 水位流量预报 淮河流域
下载PDF
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政策的水环境效益评估 被引量:12
19
作者 胡东滨 林媚 陈晓红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5447-5456,共10页
基于2000~2019年浙江和安徽26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使用合成控制法定量分析新安江3轮横向生态补偿试点政策对其水环境效益的总体性和结构性影响.结果表明:政策效果在时间上存在异质性.第1、2轮政策试点显著的提升了新安江流域整体的水环... 基于2000~2019年浙江和安徽26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使用合成控制法定量分析新安江3轮横向生态补偿试点政策对其水环境效益的总体性和结构性影响.结果表明:政策效果在时间上存在异质性.第1、2轮政策试点显著的提升了新安江流域整体的水环境,但第3轮试点对上游水环境的影响是负的.政策效果在空间上存在异质性.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政策使下游的生物多样性价值平均提高了0.068亿元,但使上游生物多样性价值平均降低了0.015亿元.政策效果在结构上存在异质性.通过对水环境效益的结构性分解,发现横向生态补偿政策使新安江流域的水质净化能力价值平均提高了31.874亿元,但使其产品供给价值平均下降了13.402亿元.政策效果存在预期效益.流域横向生态补偿的政策效果在政策正式实施前2年已经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向生态补偿 合成控制法 水环境效益 新安江流域
下载PDF
新安江流域行政区经济非均衡性的行政边界效应 被引量:11
20
作者 任以胜 陆林 虞虎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46-52,共7页
自然地理单元是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基本要素,行政区划常常造成相对独立的自然地理单元的人为割裂,产生空间阻碍效应,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流域水资源作为一种流动性的自然资源要素,贯穿于流域上下游行政区之间,区划隔离效... 自然地理单元是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基本要素,行政区划常常造成相对独立的自然地理单元的人为割裂,产生空间阻碍效应,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流域水资源作为一种流动性的自然资源要素,贯穿于流域上下游行政区之间,区划隔离效应更加明显。文章以新安江流域为研究对象,综合采用经济增长收敛模型和改进的Barro回归分析方法,探讨新安江流域行政区经济非均衡发展特征和行政边界效应,揭示不同时段的行政边界效应演化规律。研究表明:①新安江流域行政区经济发展差距总体呈现"先收敛、后发散"的演化特征,尚未形成一致σ收敛性,经济非均衡性呈现"先缓解、后加剧"的"U"型变化态势。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空间单元发展速度相对较快,朝着自身稳态的经济发展水平收敛,具有显著的绝对β收敛特征,各行政区间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趋于消除。②新安江流域经济增长存在典型的行政边界效应和结构性特征,行政边界影响了经济发展差异的缩小速度,限制了流域经济一体化。③省际行政边界对流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产生了显著的屏蔽效应,表现出差异化的演化过程,非均衡性的省际行政边界效应从2005—2011年的0.0023上升到2012—2017年的0.0244,增速为9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区 非均衡 行政边界效应 新安江流域 区域经济一体化 经济发展水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