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湘语与赣语接触个案研究——以新化方言为例 被引量:6
1
作者 罗昕如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6-69,共4页
由于历史上新化接纳了大量的江西移民,移民带来的赣语与新化本土的湘语发生了长期的接触,导致新化方言具有了明显的赣语色彩,表现在:古全浊声母舒声字今读塞音塞擦音时一般为送气浊音;古浊声母去声字今部分念阴平;有浊上归阴平的现象;... 由于历史上新化接纳了大量的江西移民,移民带来的赣语与新化本土的湘语发生了长期的接触,导致新化方言具有了明显的赣语色彩,表现在:古全浊声母舒声字今读塞音塞擦音时一般为送气浊音;古浊声母去声字今部分念阴平;有浊上归阴平的现象;入声的走向与部分赣语相一致,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赣语 方言接触 新化方言
原文传递
从音韵现象看赣语、湘语的关系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冬香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7-42,共6页
比较湖南、江西境内赣语、湘语中某些相同的音韵特点,并通过同周边方言进行比较并借助移民史等,发现这些相同的音韵特点多出现在唐宋或更早时期,而唐宋时期江西移民带来的方言对湖南方言的影响非常有限。因此,赣语同湘语在唐宋时期还有... 比较湖南、江西境内赣语、湘语中某些相同的音韵特点,并通过同周边方言进行比较并借助移民史等,发现这些相同的音韵特点多出现在唐宋或更早时期,而唐宋时期江西移民带来的方言对湖南方言的影响非常有限。因此,赣语同湘语在唐宋时期还有着比较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赣语 音韵 关系 唐宋
下载PDF
湘语邵阳金称市方言中古全浊声母字今读的考察 被引量:1
3
作者 吕俭平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19,共10页
邵阳县金称市方言中古全浊声母今读的类型复杂多样,这有助于我们认识古浊音声母清化的渐变过程。金称市方言中古全浊声母今读音值复杂多变,这种不是十分稳定的音值正说明了中古全浊声母字在金称市方言中正处于清化的过程中。总的来说,... 邵阳县金称市方言中古全浊声母今读的类型复杂多样,这有助于我们认识古浊音声母清化的渐变过程。金称市方言中古全浊声母今读音值复杂多变,这种不是十分稳定的音值正说明了中古全浊声母字在金称市方言中正处于清化的过程中。总的来说,它的清化遵循着"擦音-塞擦音-塞音"和"入声-去声-上声-平声"的次序演变,沿着"典型带声→弛声、弱化→清化"的路线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称市方言 古全浊声母 带声 弛声
原文传递
湘语城步西岩话声母的特点
4
作者 杨轶男 张民权 《励耘语言学刊》 2010年第2期236-255,共20页
娄邵片老湘语是湘语中最有特色的方言片,历来被称为湘语的"活化石",其独特性表现在声母系统保存了古全浊音。城步苗族自治县作为娄邵片的一个代表点,其声母系统更具特色,除完好地保存古全浊音外,其下属西岩镇还保留了许多娄邵片其他... 娄邵片老湘语是湘语中最有特色的方言片,历来被称为湘语的"活化石",其独特性表现在声母系统保存了古全浊音。城步苗族自治县作为娄邵片的一个代表点,其声母系统更具特色,除完好地保存古全浊音外,其下属西岩镇还保留了许多娄邵片其他点不具备的特色,如舌叶音等。本文通过调查研究,试图全面展示这一湘方言点的声母特色,为湘语研究提供更加全面的资料来源和学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岩话 声母 古全浊音 舌叶音
下载PDF
新化湘方言擦音声学分析
5
作者 许可 冉启斌 《汉字汉语研究》 2021年第4期72-84,111,127,128,共16页
《新化方言研究》中记录的新化方言在5个相同的发音部位上,存在清浊对立的10个擦音,是汉语方言中擦音数量非常多的方言;其10擦音系统在世界语言中也属于数量较大的异质组(heterogeneous set)。本文通过对新化方言擦音田野调查的录音分析... 《新化方言研究》中记录的新化方言在5个相同的发音部位上,存在清浊对立的10个擦音,是汉语方言中擦音数量非常多的方言;其10擦音系统在世界语言中也属于数量较大的异质组(heterogeneous set)。本文通过对新化方言擦音田野调查的录音分析,统计了新化方言中擦音的变化情况,分析了新化方言10个擦音的音长、音强、DTW距离等声学特征,可知新化方言仍保有10擦音系统,但表现出了较强的浊音清化趋势。清擦音音长较长,音强较弱且末端带有骤升段。根据DTW距离对10个擦音重新分类后可知,10个擦音的清浊对立较为明显,部分发音部位为舌尖后、舌面前的擦音被单独分为一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化 擦音 方言 浊音清化 DTW距离
下载PDF
隆回湘语中“着”的主观量功能及其区域共性特征
6
作者 王羽熙 唐贤清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7-95,共9页
隆回湘方言中的“着[tsɑ^(55)]”兼有“着1”“着2”两种不同的义项,分别与现汉中表语气的“都”和“倒/也”意义相近。“着1”“着2”均有强调主观量的功能,但在表量特征与规则上存在内部差异,主观量的大小主要与语义句法特征、“量... 隆回湘方言中的“着[tsɑ^(55)]”兼有“着1”“着2”两种不同的义项,分别与现汉中表语气的“都”和“倒/也”意义相近。“着1”“着2”均有强调主观量的功能,但在表量特征与规则上存在内部差异,主观量的大小主要与语义句法特征、“量”与句中VP/AP的语用依变关系及所在表达式的肯定/否定有关。此外,娄邵片湘语多处方言点中也存在着与“着”类似的语法现象,表量功能与隆回湘语的“着”有相似,也有差别。总结发现,“着”的主观量功能较为特殊,且并非孤立现象,在娄邵片湘语中呈现出区域共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着” 主观量 隆回 娄邵片 区域共性
原文传递
从音韵现象看湘西乡话与湘语的关系
7
作者 杨蔚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19-123,共5页
湘西乡话是一种保留着古湘楚语的许多特征,兼具现代湘语的一些特点,同时杂糅客赣等方言成分的特殊的汉语方言。
关键词 西乡话 音韵现象 楚语 关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