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4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安汉族X染色体上6个STR位点的遗传多态性 被引量:20
1
作者 余兵 秦群霞 +2 位作者 闫金成 张洪波 李生斌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3期188-191,共4页
目的调查西安汉族人群6个位于X染色体上的短串联重复序列:DXS8378、DXS7132、DXS6789、DXS101、HPRTB和DXS7423的基因及基因型频率分布。方法应用PCR和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银染技术检测结果。结果在120例女性无关个体中,DXS8378、D... 目的调查西安汉族人群6个位于X染色体上的短串联重复序列:DXS8378、DXS7132、DXS6789、DXS101、HPRTB和DXS7423的基因及基因型频率分布。方法应用PCR和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银染技术检测结果。结果在120例女性无关个体中,DXS8378、DXS7132、DXS6789、DXS101、HPRTB和DXS7423分别检出5、6、11、10、8和4个等位基因;分别检出10、17、29、32、22和7种基因型;此6个位点女性的基因型频率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结论此6个X染色体STR位点均有较高的个体识别率,在个体识别和女孩的亲权鉴定中有应用价值,对疾病相关研究有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染色体 短串联重复序列 遗传多态性 汉族
下载PDF
用复合PCR检测DXS7132和DXS6804的单倍型(英文) 被引量:16
2
作者 吕德坚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0-14,共5页
建立X染色体短串联重复基因座DXS713 2和DXS680 4的复合扩增系统 ,并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银染技术进行分型 ,调查广东汉族人群该二基因座的多态性。结果发现DXS713 2有 7个等位基因 ,扩增产物的长度在2 76~ 3 0 0bp ;DXS680 4有 6... 建立X染色体短串联重复基因座DXS713 2和DXS680 4的复合扩增系统 ,并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银染技术进行分型 ,调查广东汉族人群该二基因座的多态性。结果发现DXS713 2有 7个等位基因 ,扩增产物的长度在2 76~ 3 0 0bp ;DXS680 4有 6个等位基因 ,扩增产物的长度在 177~ 2 0 1bp。序列分析揭示这两个基因座的重复单位均为四核苷酸重复。由于基因组作图信息显示DXS713 2和DXS680 4之间存在紧密连锁 ,故用家系分析法确定女性的单体型。在 82 7条染色体 (男性 2 11,女性 616)中 ,共发现了 3 3种单体型 ,女性的二倍体数据符合Hardy -Weinberg平衡。基因多样性、多态性信息量和女孩非父排除率分别达 0 9999、0 944 0和 0 9411。对 3 0 8个三联体的家系调查表明这两个基因座符合X染色体共显性遗传 ,未发现突变。结果表明 ,DXS72 3 1和DXS680 4在女孩的亲权认定 ,特别是缺乏双亲检验的案件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PCR 检测 DxS7132 DxS6804 单倍型 短串联重复序列 x染色体 遗传多态性 亲权鉴定 汉族 人类遗传
下载PDF
Klinefelter综合征患者糖代谢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彭璐 陈光 +11 位作者 窦京涛 李乐乐 韩白玉 臧丽 金楠 谷伟军 杜锦 杨丽娟 巴建明 吕朝晖 陆菊明 母义明 《中华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3期195-199,共5页
目的评价Klinfelter综合征(KS)患者糖代谢特点,同时探讨KS患者易发生糖代谢紊乱的可能病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以来在解放军总医院就诊的28例KS患者(包括9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一般情况、病史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性腺激素水平... 目的评价Klinfelter综合征(KS)患者糖代谢特点,同时探讨KS患者易发生糖代谢紊乱的可能病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以来在解放军总医院就诊的28例KS患者(包括9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一般情况、病史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性腺激素水平、血脂水平、口服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血糖和胰岛素水平]等临床资料。同时选择18例单纯糖尿病患者与9例合并糖尿病的KS患者按照年龄、体质指数(BMI)、病史进行配对。统计学方法采用完全独立样本t检验及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1)KS人群中糖尿病发生率为32.1%(9/28),染色体核型为47,XXY的患者糖尿病发生率为30.7%(8/26),染色体核型为48,XXYY患者糖尿病发生率为50%(1/2);(2)合并糖尿病的KS患者与单纯KS患者相比,年龄大、睾酮水平低[分别为(28±8)比(22±4)岁,(2.0±1.3)比(5.4±4.3)nmol/L,t=3.044、-2.249;均P〈0.05],虽然两组基础胰岛素水平和胰岛素分泌曲线下面积未见显著差异,但合并糖尿病的KS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数较单纯KS患者明显增大(6.5±3.4比1.2±2.1,t=3.234,P〈0.05);(3)KS合并糖尿病患者与单纯糖尿病患者相比,虽然75 g OGTT试验血糖和胰岛素水平一致,但身材更高、体重更重、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更低[分别为(178±12)比(170±6)cm,(91±23)比(80±14)kg,(2.1±0.9)比(2.8±0.5)mmol/L,t=0.750、3.866、-2.681;P〈0.05];(4)合并糖尿病的KS患者与单纯KS患者及单纯糖尿病患者相比,雌激素/雄激素比值(E/T)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302、2.748;均P〈0.05)。结论(1)KS患者糖尿病发生率明显升高;(2)KS患者易发生糖代谢异常的病因可能包括年龄、睾酮水平低和卵泡刺激素水平高、高E/T值、胰岛素抵抗和X染色体数目异常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抵抗 糖尿病 KLINEFELTER综合征 x染色体 睾酮
原文传递
3个X染色体短串联重复的复合扩增及其多态性 被引量:5
4
作者 刘秋玲 吕德坚 崔崴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33-235,共3页
目的 建立 3个 X染色体特异性短串联重复 ( X- chromosome specific shorttandem repeat,X- STR)基因座的复合扩增体系 ,并调查其多态性。方法 复合扩增 DXS6 799、DXS6 80 4和 DXS6 85 4 3个基因座 ,并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银染法... 目的 建立 3个 X染色体特异性短串联重复 ( X- chromosome specific shorttandem repeat,X- STR)基因座的复合扩增体系 ,并调查其多态性。方法 复合扩增 DXS6 799、DXS6 80 4和 DXS6 85 4 3个基因座 ,并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银染法显色技术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在广东汉族 2 6 2名无关男性个体及 2 5 5名无关女性个体中 ,3个基因座均发现了 7个等位基因 ,男性个体共检出 73种单倍型 ,单倍型多样性为 0 .96 74。结论 这 3个基因座的复合扩增系统有较高的多态性信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染色体 短串联重复 复合扩散 多态性
原文传递
达斡尔民族X染色体遗传多态性与亲缘的关系 被引量:6
5
作者 侯巧芳 高放 +3 位作者 桂宏胜 马懿 Allah-Rakha 李生斌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045-1048,共4页
目的:研究达斡尔民族X染色体遗传结构与亲属关系.方法:选择9个X-STR(DXS6804,DXS7133,DXS101,DXS6789,DXS6799,DXS7423,HPRTB,DXS8378,DXS7132),分析其多态性分布及与其他群体间的遗传距离和聚类关系.结果:研究群体中共检出51种等位基因... 目的:研究达斡尔民族X染色体遗传结构与亲属关系.方法:选择9个X-STR(DXS6804,DXS7133,DXS101,DXS6789,DXS6799,DXS7423,HPRTB,DXS8378,DXS7132),分析其多态性分布及与其他群体间的遗传距离和聚类关系.结果:研究群体中共检出51种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0.0161~0.6935;基因型频率、杂合度、个体识别率、多态性信息量等群体遗传学指标分析显示,9个STR位点可用于群体遗传学研究和法医学应用;聚类分析和系统进化关系分析发现达斡尔和鄂伦春族有较近的遗传距离.结论:此9个X-STR位点具有较高的个体识别率和多态性信息量,可用于群体遗传学研究、法医学应用和疾病连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染色体 短串联重复序列 遗传多态现象 遗传距离 达斡尔族 亲属关系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癌中XAFl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及其蛋白表达的相关性 被引量:7
6
作者 殷德涛 陈国 +5 位作者 李红强 郑湘予 王勇飞 张艳 江金花 王庆端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8期1967-1970,共4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组织中x染色体连锁凋亡抑制因子相关因子1(XAFl)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及其与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PCR,MSP)及免疫组化(sP法)检测70例PTC及其对应的癌旁非癌组织(NCE)...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组织中x染色体连锁凋亡抑制因子相关因子1(XAFl)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及其与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PCR,MSP)及免疫组化(sP法)检测70例PTC及其对应的癌旁非癌组织(NCE)中XAFl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及其蛋白的表达。结果在NCE中,无一例出现XAFl基因启动子甲基化,而在PTC组织中有35.7%(25/70)出现甲基化(x^2=27.206,P〈0.01),且甲基化状态与PTC的TNM分期、病理分级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NCE和PTC中,XAFl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100%(70/70)和55.7%(39/70)()(。:36.458,P〈0.01)。在PTC中,病理分级I级和Ⅱ级组,XAFl蛋白阳性率分别为67.5%(27/40)和40.0%(12/30),在淋巴结转移阳性和阴性组中分别为35.7%(10/28)和69.0%(29/42),以上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5.254和7.565,P〈0.05);XAFl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其蛋白表达有明显的相关性(x^2=8.864,P〈0.01)。结论XAFl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是基因失活的重要机制之一,在PTC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甲基化 免疫组织化学 x染色体 细胞凋亡
原文传递
Sex-biased autophagy as a potential mechanism mediating sex differences in ischemic stroke outcome 被引量:3
7
作者 Brian Noh Louise D.McCullough Jose F.Moruno-Manchon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1期31-37,共7页
Stroke is the second leading cause of death and a major cause of disability worldwide,and biological sex is an important determining factor in stroke incidence and pathology.From childhood through adulthood,men have a... Stroke is the second leading cause of death and a major cause of disability worldwide,and biological sex is an important determining factor in stroke incidence and pathology.From childhood through adulthood,men have a higher incidence of stroke compared with women.Abundant research has confirmed the beneficial effects of estrogen in experimental ischemic stroke but genetic factors such as the X-chromosome complement can als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determining sex differences in stroke.Autophagy is a self-degrading cellular process orchestrated by multiple core proteins,which leads to the engulfment of cytoplasmic material and degradation of cargo after autophagy vesicles fuse with lysosomes or endosomes.The levels and the activity of components of these signaling pathways and of autophagy-related proteins can be altered during ischemic insults.Ischemic stroke activates autophagy,however,whether inhibiting autophagy after stroke is beneficial in the brain is still under a debate.Autophagy is a potential mechanism that may contribute to differences in stroke progression between the sexes.Furthermore,the effects of manipulating autophagy may also differ between the sexes.Mechanisms that regulate autophagy in a sex-dependent manner in ischemic stroke remain unexplored.In this review,we summarize clinical and pre-clinical evidence for sex differences in stroke.We briefly introduce the autophagy process and summarize the effects of gonadal hormones in autophagy in the brain and discuss X-linked genes that could potentially regulate brain autophagy.Finally,we review pre-clinical studies that address the mechanisms that could mediate sex differences in brain autophagy after strok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TOPHAGY brain ESTROGEN gonadal hormones NEURODEGENERATION neuron stroke x-chromosome
下载PDF
胃癌中新抑癌基因WTX启动子区域甲基化水平的检测(英文) 被引量:6
8
作者 刘霞 王启明 +4 位作者 牛会林 杨学习 孙静哲 张庆玲 丁彦青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18-321,共4页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WTX启动子区域甲基化水平及其在胃癌中的作用。方法运用MassARRAY定量分析系统分析20例胃癌及配对正常组织和3种胃癌细胞株(MGC803、SCG7901和BGC823)中WTX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水平。应用5-杂氮-2'-脱氧胞苷(5-aza...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WTX启动子区域甲基化水平及其在胃癌中的作用。方法运用MassARRAY定量分析系统分析20例胃癌及配对正常组织和3种胃癌细胞株(MGC803、SCG7901和BGC823)中WTX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水平。应用5-杂氮-2'-脱氧胞苷(5-aza-dC)对胃癌细胞BGC823进行去甲基化处理,分析其对WTX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水平的影响。结果在胃癌及其配对正常组织和胃癌细胞株中,WTX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水平普遍较低,并且3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用5-aza-dC处理后并不能改变胃癌细胞株中WTX基因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水平。结论胃癌中基本不存在WTX基因启动子区域高甲基化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癌基因 WTx 胃癌 甲基化
下载PDF
中国甘肃裕固族X-STR遗传多态性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陈艳炯 陈峰 +5 位作者 辛娜 张洪波 郑海波 余兵 李生斌 陈腾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143-1152,共10页
为研究中国甘肃裕固族人群X染色体STR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及其在群体遗传学中的应用,采用PCR扩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合银染显带技术,检测120名(女55,男65)裕固族无关个体9个X-STR基因座(DXS7130、DXS7132、DXS6804、DXS7423、DXS7... 为研究中国甘肃裕固族人群X染色体STR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及其在群体遗传学中的应用,采用PCR扩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合银染显带技术,检测120名(女55,男65)裕固族无关个体9个X-STR基因座(DXS7130、DXS7132、DXS6804、DXS7423、DXS7424、DXS6789、DXS6799、DXS8378和HPRTB)的等位基因频率及基因型分布,以及存在连锁的X-STR基因座的单体型多态性;同时,利用X-STR构建系统发生树和进行聚类分析,分析裕固族与我国其他民族的群体遗传关系。结果发现,DXS7130、DXS7132、DXS6804、DXS7423、DXS7424、DXS6789、DXS6799、DXS8378和HPRTB基因座分别检出8、6、6、5、6、7、6、4、6个等位基因和16、14、13、6、13、20、11、6、12种基因型,9个X-STR基因座女性的基因型频率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5)。由DXS7130和DXS8378基因座组成的单体型共检出15种,由DXS6789、DXS6799、DXS7424和DXS6804基因座组成的单体型共检出55种,单体型多样性分别为0.8212和0.9947。群体遗传多态性指标显示上述9个X-STR基因座均具有较高多态性,在法医学个体识别、亲权鉴定及群体遗传学研究中有重要应用价值。对裕固族与我国其他民族群体遗传关系的研究结果显示,裕固族与蒙古族及同处西北的汉族、藏族关系较近,而与回族、维族关系较远,提示裕固族是一个在起源上与蒙古族、汉族以及藏族关系密切的民族群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染色体 短串联重复序列 单体型 遗传多态性 聚类分析 中国裕固族
下载PDF
云南怒族X染色体5个STR基因座遗传多态性 被引量:4
10
作者 高树辉 乔可 李生斌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4期277-280,共4页
目的以云南怒族无关个体为研究对象,调查怒族群体DXS6804、DXS6799、DXS8378、DXS7130、DXS7132基因座的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分布,建立群体遗传数据库。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合银染的方法,检测100名云南... 目的以云南怒族无关个体为研究对象,调查怒族群体DXS6804、DXS6799、DXS8378、DXS7130、DXS7132基因座的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分布,建立群体遗传数据库。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合银染的方法,检测100名云南怒族个体X染色体上5个STR基因座的重复序列长度变化。结果云南怒族群体5个STR基因座具有遗传多态性,χ2检验表明多态性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结论云南怒族群体DXS6804、DXS6799、DXS8378、DXS7130和DXS7132基因座,可用于法医学个体识别、亲子鉴定等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怒族 x染色体 STR 遗传多态性
下载PDF
小黄蝠(Scotophilus temmincki Consobrinus)的核型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尹丽田 周惠珍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1992年第2期32-37,共6页
采用骨髓细胞染色体制片法,G 显带技术,对小黄蝠的染色体进行了核型、G带的观察分析。结果表明:染色体数目,2n=36,染色体臂数 FN=48。常染色体分为4组(10M+4SM+20A),X 是一条很大型的中央着丝粒染色体,Y 是小型的端着丝粒染色体。G 带... 采用骨髓细胞染色体制片法,G 显带技术,对小黄蝠的染色体进行了核型、G带的观察分析。结果表明:染色体数目,2n=36,染色体臂数 FN=48。常染色体分为4组(10M+4SM+20A),X 是一条很大型的中央着丝粒染色体,Y 是小型的端着丝粒染色体。G 带结果表明:每条染色体都显出特有的 G 带带纹。X 染色体有明显的5条深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黄蝠 染色体 核型
下载PDF
云南纳西族10个X-STR基因座遗传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腾 辛娜 +3 位作者 朱俊艳 余兵 金天博 李生斌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80-184,共5页
为研究云南纳西族人群10个位于X染色体的短串联重复序列基因座及单倍型的遗传多态性,采用PCR扩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合银染显色分型技术,对98名云南纳西族无关男性个体x染色体的10个STR基因座进行基因分型。结果显示。98名无... 为研究云南纳西族人群10个位于X染色体的短串联重复序列基因座及单倍型的遗传多态性,采用PCR扩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合银染显色分型技术,对98名云南纳西族无关男性个体x染色体的10个STR基因座进行基因分型。结果显示。98名无关男性个体中。DXS7423、DXS7424、DXS6799、DXS7133、DXS6804、DXS8378、HPRTB、DXS7130、DXS7132和DXS6789分别检出4、7、6、3、6、5、5、7、6和8个等位基因。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0.0102(DXS7132、DXS6789)~0.7347(DXS7133)之间.由DXS8378与DXS7130基因座组成的单倍型共检出20种,由DXS6789、DXS6799和DXS7424基因座组成的单倍型共检出56种。单倍型多样性分别为0.8553和0.9649,说明所选的10个X—STR位点有较高的多态性信息,在基因组多样性研究、法医学个体识别、亲权鉴定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染色体 短串联重复序列 遗传多态性 单倍型 中国纳西族
下载PDF
中国鄂温克族DXS7423,DXS7424,DXS7132,DXS7133,DXS6804位点多态性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顾珊智 通木尔 +1 位作者 李晓忠 李生斌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3期192-194,共3页
目的以无关个体为研究对象,研究鄂温克族人群X染色体5个STR位点的遗传多态性,建立群体遗传数据库。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变性聚丙烯凝胶电泳和银染的方法,检测98名中国鄂温克族DXS7423,DXS7424,DXS7132,DXS7133,DXS6804位点的重复... 目的以无关个体为研究对象,研究鄂温克族人群X染色体5个STR位点的遗传多态性,建立群体遗传数据库。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变性聚丙烯凝胶电泳和银染的方法,检测98名中国鄂温克族DXS7423,DXS7424,DXS7132,DXS7133,DXS6804位点的重复序列长度的变化。结果5个STR位点在鄂温克族群体均具有遗传多态性,χ2检验表明多态性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结论中国鄂温克族X染色体5个STR基因座群体遗传数据资料,可用于法庭科学个体识别、亲子鉴定及其他人类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染色体 短串联重复序列(STR) 遗传多态性 中国鄂温克族群体
下载PDF
肾透明细胞癌克隆起源的X染色体失活类型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泉林 樊纪丹 秦杰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5-117,共3页
目的探讨肾透明细胞癌(cc—RCC)的克隆起源。方法提取15例女性cc—RCC及对应正常肾组织DNA,经甲基化敏感的HhaI消化,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人类雄激素受体(HUMARA),产物经聚丙烯凝胶电泳银染显示其长度多态性。结果15例病例标... 目的探讨肾透明细胞癌(cc—RCC)的克隆起源。方法提取15例女性cc—RCC及对应正常肾组织DNA,经甲基化敏感的HhaI消化,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人类雄激素受体(HUMARA),产物经聚丙烯凝胶电泳银染显示其长度多态性。结果15例病例标本HUMARA杂合率为86.7%(13/15)。13例cc—RCCX染色体HUMARA杂合性丢失11例(84.6%),为单克隆性。13例正常肾组织仅1例杂合性丢失(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her’s确切概率法P〈0.01)。不同分期及不同分级cc—RCC单克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透明细胞癌是一种单细胞克隆起源的肿瘤。肾透明细胞癌的单克隆性与其发展进程及恶性程度无明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癌 x染色体 失活
原文传递
MTM1基因突变致中央核肌病一家系的临床、肌肉病理及基因突变特点 被引量:3
15
作者 耿洪志 李伟 +2 位作者 焉传祝 吕晓晴 林鹏飞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7,共7页
目的分析中央核肌病一家系的临床、病理和基因突变特点。方法我院神经肌肉病理研究室近期通过临床诊断和肌肉病理确诊了中央核肌病一家系。对该家系患者的发病年龄、症状、肌力查体、血肌酸激酶(CK)、肌电图等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并对... 目的分析中央核肌病一家系的临床、病理和基因突变特点。方法我院神经肌肉病理研究室近期通过临床诊断和肌肉病理确诊了中央核肌病一家系。对该家系患者的发病年龄、症状、肌力查体、血肌酸激酶(CK)、肌电图等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并对先证者进行了肌肉活检,将取得的肌肉组织标本冰冻后切片进行常规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和酶学染色。随后抽取先证者外周血提取DNA进行高通量测序,并重点分析了神经肌肉病相关基因,发现了MTM1基因的一个错义突变。随后抽取患者父母及其余家系成员的外周血对发现的突变进行Sanger测序,将测序结果与正常序列进行对比,并进行了突变致病性的分析。结果该家系共有患者3例,先证者自幼感觉肢体力弱,不能奔跑、抬举重物,眼睑下垂,面肌无力,脸型狭长,上嘴唇呈倒"V"字形,手指脚趾细长,症状呈进行性加重。先证者查体:双侧闭目不全,鼓腮力弱,言语含混不清,四肢近端肌力为4-级,远端肌力为4+级。患者血CK轻度升高,肌电图示肌源性损害。另两例患者症状与先证者类似。先证者肌肉病理呈典型的中央核肌病表现:肌纤维大小明显不等;中央核肌纤维明显增多,比例约占所有肌纤维的60%;Ⅰ型纤维萎缩并伴有Ⅰ型纤维优势;还原型辅酶Ⅰ四氮唑还原酶(NADH-TR)染色可见较多肌纤维以中央核为中心的轮辐状肌原纤维间网格结构,中央核纤维核周酶活性增强。基因测序分析证实先证者携带MTM1基因错义突变(p.D84V),该家系另外2例患者携带同样的突变,突变在家系中与表型共分离。通过查阅文献及检索数据库证实该突变从未被报道过,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该突变为可能致病的突变。综合分析患者的表型、肌肉病理、突变致病性预测及该突变在家系中与患者表型共分离,确定MTM1基因c.251A>T突变是该家系的致病突变。结论通过临床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核肌病 MTM1基因 肌肉病理 x染色体 先天性肌病
原文传递
应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X射线诱发的特定染色体的微核率
16
作者 余从年 方思鸣 +2 位作者 周光云 A.Wojcik C.Streffer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88-191,共4页
为了研究X射线与X染色体的微校率之间的关系.本实验利用原位杂交技术同时检测了经X射线诱发人双核淋巴细胞的7号和X染色体的微核率。结果发现:经2.5Gy的X射线照射后.X和7号染色体的微核率男性分别为3.4%和7.1%;女性分别为6.6... 为了研究X射线与X染色体的微校率之间的关系.本实验利用原位杂交技术同时检测了经X射线诱发人双核淋巴细胞的7号和X染色体的微核率。结果发现:经2.5Gy的X射线照射后.X和7号染色体的微核率男性分别为3.4%和7.1%;女性分别为6.6%和6.0%。X和7号染色体微核率的实验观察值与理论预期值之间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实验结果提示:X射线并不特异性引起X染色体的微核率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号染色体 x染色体 x射线 微核 人淋巴细胞 原位杂交技术.
下载PDF
特纳综合征相关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永花(综述) 朱一琳(审校) +1 位作者 袁河(审校) 王春林(审校) 《国际儿科学杂志》 2021年第11期750-752,共3页
特纳综合征是一种以表型女性、X染色体完全缺失或部分丢失为特征的综合征。典型临床表现为:身材矮小、性腺发育不良、具有特殊的躯体特征(如颈蹼、盾状胸、肘外翻等)。而且特纳综合征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有关, 如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 特纳综合征是一种以表型女性、X染色体完全缺失或部分丢失为特征的综合征。典型临床表现为:身材矮小、性腺发育不良、具有特殊的躯体特征(如颈蹼、盾状胸、肘外翻等)。而且特纳综合征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有关, 如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乳糜泻、1型糖尿病、炎症性肠病、斑秃或白癜风等。该文就特纳综合征相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其发病机制和临床特点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纳综合征 自身免疫性疾病 x染色体
原文传递
性染色体及线粒体DNA遗传标记的法医学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玮 丁梅 孟菁华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2期i002-i004,共3页
对性染色体及线粒体DNA的结构特征、遗传特征等相关基础知识及其遗传标记在法医学领域应用的研究进展等进行了综述,分析了上述各类遗传标记在法医学领域应用的利弊,以促进非常染色体DNA遗传标记在法医学实践中的应用。
关键词 DNA遗传标记 性染色体 法医学应用 医学领域应用 线粒体DNA 结构特征 基础知识 遗传特征 医学实践 常染色体
下载PDF
回族X染色体STR位点的遗传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冯雪 余兵 +1 位作者 托娅 李生斌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41-444,共4页
目的研究宁夏回族群体X染色体上的10个短串联重复序列(DXS101,DXS6789,DXS6799,DXS6804,DXS7130,DXS7132,DXS7133,DXS7423,HPRTB,DXS8378)的基因多态性。方法随机抽取100名宁夏回族无关个体(男性40名,女性58名)的静脉血,提取DNA,PCR扩增... 目的研究宁夏回族群体X染色体上的10个短串联重复序列(DXS101,DXS6789,DXS6799,DXS6804,DXS7130,DXS7132,DXS7133,DXS7423,HPRTB,DXS8378)的基因多态性。方法随机抽取100名宁夏回族无关个体(男性40名,女性58名)的静脉血,提取DNA,PCR扩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检测结果。结果DXS101、DXS6789、DXS6799、DXS6804、DXS7130、DXS7132、DXS7133、DXS7423、HPRTB、DXS8378分别检出9、8、4、6、6、6、4、4、5和5十种等位基因,检出17、22、7、14、14、15、6、7、12和8十种基因型;10个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分别分布在0.0087-0.3130、0.0087-0.2696、0.0348-0.5826、0.0087-0.3044、0.0261-0.4348、0.0261-0.3217、0.0261-0.6783、0.0087-0.4870、0.0261-0.4783和0.0087-0.4870之间;此10个位点女性的基因型频率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多态信息量除DXS7133和DXS7423外均大于0.50;女性个体识别力从0.89(DXS7133,DXS7423)至0.99(DXS101,DXS6789,DXS7132)。结论此10个X染色体STR位点有较高的个体识别率,在个体识别和女孩亲权鉴定中有较高应用价值,对疾病相关研究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染色体 短串联重复 遗传多态性 回族
下载PDF
Fine-scale evolutionary genetic insights into Anopheles gambiae X-chromosome
20
作者 Hemlata Srivastava Jyotsana Dixit +1 位作者 Aditya P. Dash Aparup Das 《Journal of Biomedic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09年第5期304-311,共8页
Understanding the genetic architecture of indi-vidual taxa of medical importance is the first step for designing disease preventive strategies. To understand the genetic details and evolu-tionary perspective of the mo... Understanding the genetic architecture of indi-vidual taxa of medical importance is the first step for designing disease preventive strategies. To understand the genetic details and evolu-tionary perspective of the model malaria vector, Anopheles gambiae and to use the information in other species of local importance, we scanned the published X-chromosome se-quence for detail characterization and obtain evolutionary status of different genes. The te-locentric X-chromosome contains 106 genes of known functions and 982 novel genes. Majori-ties of both the known and novel genes are with introns. The known genes are strictly biased towards less number of introns;about half of the total known genes have only one or two in-trons. The extreme sized (either long or short) genes were found to be most prevalent (58% short and 23% larg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s between gene length and intron length as well as with intron number and intron length were obtained signifying the role of introns in contributing to the overall size of the known genes of X-chromosome in An. gam-biae. We compared each individual gene of An. gambiae with 33 other taxa having whole ge-nome sequence information. In general, the mosquito Aedes aegypti was found to be ge-netically closest and the yeast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as most distant taxa to An. gambiae. Further, only about a quarter of the known genes of X-chromosome were unique to An. gambiae and majorities have orthologs in dif-ferent taxa. A phylogenetic tree was constructed based on a single gene found to be highly orthologous across all the 34 taxa. Evolutionary relationships among 13 different taxa were in-ferred which corroborate the previous and pre-sent findings on genetic relationships across various tax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OPHELES GAMBIAE Comparative GENOMICS Evolution MALARIA Orthologous Genes x-chromosome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