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乌梅散对菌群失调性腹泻小鼠肠道乳糖酶活性及菌群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苗小雨 王亚静 +3 位作者 赵鑫 张紫千 席素曼 赵森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3-42,共10页
目的:探究乌梅散对菌群失调性腹泻小鼠的乳糖酶活性和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影响。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及乌梅散低、高剂量组,每组8只。采用混合抗生素灌胃造模7 d,乌梅散低、高剂量组灌胃乌梅散(5.98、11.96 g·... 目的:探究乌梅散对菌群失调性腹泻小鼠的乳糖酶活性和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影响。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及乌梅散低、高剂量组,每组8只。采用混合抗生素灌胃造模7 d,乌梅散低、高剂量组灌胃乌梅散(5.98、11.96 g·kg^(-1))连续给药7 d,正常组与模型组给予等体积无菌水。记录小鼠腹泻情况、体质量、摄食量的变化,末次给药后收集粪便采用比色法测定乳糖酶活性,并运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并分析肠道菌群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大便稀软,体质量减轻、摄食量减少,乳糖酶活性降低,肠道菌群多样性明显降低,菌群相对丰度门、属水平均发生明显变化。与模型组比较,乌梅散降低了小鼠的腹泻率并促使体质量及摄食量快速回升,升高了抗生素所降低的乳糖酶活性,提高菌群失调小鼠的群落丰富度、多样性,并促使物种组成向正常组靠近;乌梅散给药组回调了菌群失调性腹泻小鼠的3种差异菌门(拟杆菌门、变形菌门、疣微菌门)与9种差异菌属(臭气杆菌属、肠杆菌属、无害梭菌属等),其中norank f Muribaculaceae属、norank f norank o Clostridia UCG-014属、Lachnospiraceae NK4A136 group属、臭气杆菌属与体质量、乳糖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大肠埃希菌-志贺菌属、肠杆菌属、肠球菌属、无害梭菌属与腹泻率呈显著正相关。功能预测发现,高剂量乌梅散能明显回调富集过高的新陈代谢、遗传信息处理、人类疾病等6个功能水平,对内分泌代谢病、免疫性疾病、寄生虫传染性疾病等有积极影响。结论:乌梅散能缓解菌群失调性腹泻的症状,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提高乳糖酶活性、调节肠道菌群结构而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梅散 菌群失调性腹泻 肠道菌群 乳糖酶 高通量测序
原文传递
3种中药散剂中黄连薄层色谱无苯展开系统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朱弘 陈敏艳 朱育红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21-123,共3页
为了降低苯对人体的危害和环境的污染,去除黄连薄层色谱(TLC)鉴别展开系统中的苯试剂,选择3种无苯展开系统进行筛选,结果表明,无苯展开系统3[环己烷-乙酸乙酯-异丙醇-甲醇-水-三乙胺(3∶3.5∶1∶1.5∶0.5∶1)]薄层色谱图中四个主斑点(a... 为了降低苯对人体的危害和环境的污染,去除黄连薄层色谱(TLC)鉴别展开系统中的苯试剂,选择3种无苯展开系统进行筛选,结果表明,无苯展开系统3[环己烷-乙酸乙酯-异丙醇-甲醇-水-三乙胺(3∶3.5∶1∶1.5∶0.5∶1)]薄层色谱图中四个主斑点(a黄连碱、b表小檗碱、c盐酸小檗碱、d巴马汀)清晰可辨,分离度高,为进一步完善黄连解毒散、香薷散、乌梅散质量标准提供了试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解毒散 香薷散 乌梅散 黄连 薄层色谱法
下载PDF
复方乌梅散对裸鼠胃癌组织COX-2、VEGF-C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马乃霞 丁雪莲 +1 位作者 王鹂 邹玺 《中医药导报》 2017年第20期25-29,共5页
目的:探讨复方乌梅散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株裸鼠移植瘤生长及血管生成相关因子COX-2、VEGF-C表达的影响。方法:将人胃癌细胞SGC-7901通过皮下种植接种于裸鼠腋下,制备裸鼠移植瘤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将裸鼠分为模型组、复方乌梅散小剂量... 目的:探讨复方乌梅散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株裸鼠移植瘤生长及血管生成相关因子COX-2、VEGF-C表达的影响。方法:将人胃癌细胞SGC-7901通过皮下种植接种于裸鼠腋下,制备裸鼠移植瘤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将裸鼠分为模型组、复方乌梅散小剂量组(10g/kg)、复方乌梅散中剂量组(15g/kg)、复方乌梅散大剂量组(20g/kg),每日灌胃1次,共11次,末次给药后剥离瘤组织称质量,计算移植瘤体积、抑瘤率。应用qRT-PCR检测瘤组织中COX-2和VEGF-C mRNA表达水平。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各组肿瘤组织中COX-2和VEGF-C蛋白的表达。结果:复方乌梅散小剂量组、中剂量组、大剂量组抑瘤率分别为31.83%、34.83%、55.26%,大剂量组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明显增强。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复方乌梅散各组移植瘤组织中COX-2和VEGF-C表达均有降低趋势,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复方乌梅散各组移值瘤组织中COX-2和VEGF-C蛋白表达均呈降低趋势,qRT-PCR检测显示复方乌梅散各组移植瘤COX-2、VEGF-C mRNA的表达明显下调。结论:复方乌梅散可抑制SGC-7901细胞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抑制COX-2、VEGF-C的表达,且呈剂量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乌梅散 SGC-7901移植瘤 COX-2 VEGF-C
下载PDF
乌梅散对镉致小鼠肝肾损伤的保护作用
4
作者 王智云 孙玉刚 韩刚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6年第9期1327-1330,共4页
目的研究乌梅散对染镉所致小鼠肝脏和肾脏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四组,每组10只,空白对照组、镉染毒组、乌梅散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低剂量组灌胃给予乌梅散50mg/(kg·d),高剂量组100mg/(kg·d),各组每天灌胃一次... 目的研究乌梅散对染镉所致小鼠肝脏和肾脏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四组,每组10只,空白对照组、镉染毒组、乌梅散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低剂量组灌胃给予乌梅散50mg/(kg·d),高剂量组100mg/(kg·d),各组每天灌胃一次,连续30d。镉染毒组和乌梅散组腹腔注射氯化镉3mg/(kg·d)染毒,连续染毒10d。第三十天,测定小鼠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丙氨酸转氨酶(ALT)活力,测定血清、肝肾组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观察肝组织和肾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与空白组相比,镉染毒组小鼠血清中AST、ALT水平明显上升(P<0.05),血清、肝肾组织中SOD活力显著减低(P<0.05),而MDA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镉染毒组相比,乌梅散低、高剂量组小鼠血清中AST、ALT活力明显降低(P<0.05),血清、肝肾组织中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MDA含量明显降低(P<0.05)。病理结果显示,镉染毒组小鼠肝细胞肿胀,有片状细胞环,肾近曲小管可见管腔形态不完整;乌梅散高剂量组肝细胞损伤程度有所减轻。乌梅散高剂量组小鼠近曲小管受损程度减轻。结论乌梅散对镉染毒所致的小鼠肝肾损伤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梅散 肝肾损伤
原文传递
乌梅散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王智云 孙玉刚 +3 位作者 马正云 王麟 韩刚 喇万英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4年第4期638-641,共4页
目的建立乌梅散颗粒(乌梅、熟地、麦冬、炙甘草)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乌梅、熟地、麦冬、炙甘草进行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乌梅散中梓醇的含量。色谱条件为Synergi(4.6 mm×250mm,5μm)谱柱;流动相为... 目的建立乌梅散颗粒(乌梅、熟地、麦冬、炙甘草)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乌梅、熟地、麦冬、炙甘草进行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乌梅散中梓醇的含量。色谱条件为Synergi(4.6 mm×250mm,5μm)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2∶98);检测波长为206nm;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室温。结果建立了乌梅、熟地、麦冬、炙甘草的薄层定性鉴别的方法;建立了HPLC测定乌梅散中梓醇含量的方法,梓醇在1.0-4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梓醇的平均回收率为99.48%,RSD为2.57%。结论建立的乌梅散颗粒鉴别及梓醇含量测定方法简单、易于操作、准确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乌梅散颗粒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梅散颗粒 薄层色谱 梓醇 高效液相色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