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维机织复合材料的力学模型与实验验证 被引量:17
1
作者 周光明 王新峰 +1 位作者 王鑫伟 周储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44-448,共5页
对三维机织复合材料的细观几何结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采用椭圆形纤维束截面假设 ,详细研究了经纱纤维束在织物表面与内部的不同。建立了一种新的三维机织复合材料力学分析模型 ,并对其弹性常数进行了预测。研究了三维机织物的复合成型... 对三维机织复合材料的细观几何结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采用椭圆形纤维束截面假设 ,详细研究了经纱纤维束在织物表面与内部的不同。建立了一种新的三维机织复合材料力学分析模型 ,并对其弹性常数进行了预测。研究了三维机织物的复合成型工艺 ,制作了实验件并进行了性能实验。通过实验值和理论预测值的对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机织复合材料 力学模型 实验分析 厚度
下载PDF
3-D机织复合材料弹性性能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杨连贺 《天津纺织工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41-48,共8页
介绍一个基于纤维几何结构的模型,用以预测3-D角联锁织物复合材料的纱线体积含量和弹性常数.
关键词 机织复合材料 刚度 柔度 弹性 3-D 复合材料
下载PDF
2.5维机织复合材料经向拉伸弹性模量预测与试验验证 被引量:10
3
作者 朱永新 崔海涛 温卫东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98-204,共7页
采用沿经向切片积分的方法计算2.5维机织复合材料的宏观经向拉伸弹性模量,与试验结果和传统的体积平均合成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表明,本文中的方法能够有效提高传统体积平均法的预测精度。利用文中的方法分析了2.5维机织复合材料沿在机... 采用沿经向切片积分的方法计算2.5维机织复合材料的宏观经向拉伸弹性模量,与试验结果和传统的体积平均合成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表明,本文中的方法能够有效提高传统体积平均法的预测精度。利用文中的方法分析了2.5维机织复合材料沿在机织循环过程中的经向拉伸弹性模量分布情况,并且对相关机织结构的2.5维机织复合材料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发现,经纱弯曲程度较小的直联结构和添加平直经纱的衬经结构能够有效提高2.5维机织复合材料的经向拉伸弹性模量,并且能够改善经向拉伸应力-应变曲线的非线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5维 机织复合材料 经向 弹性力学性能 切片
原文传递
2.5D机织浅交弯联复合材料数字单元建模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宏越 王兵 +1 位作者 方国东 孟松鹤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14-226,共13页
2.5D机织浅交弯联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及结构整体性,现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结构中,正确表征材料内部发生挤压或偏转变形的纤维结构形态是从微细观角度研究材料性能的关键。数字单元法是模拟材料内部纤维束形态的有效途径,但得... 2.5D机织浅交弯联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及结构整体性,现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结构中,正确表征材料内部发生挤压或偏转变形的纤维结构形态是从微细观角度研究材料性能的关键。数字单元法是模拟材料内部纤维束形态的有效途径,但得到的纤维束形态依赖于选取的仿真参数。基于2.5D机织浅交弯联SiO2f/SiO2复合材料的Micro-CT观测,利用ABAQUS软件建立了材料的数字单元有限元模型,施加温度载荷及边界约束,模拟织物变形过程,并且提取织物变形后的数字单元特征信息,结合纤维束中心路经及横截面形状离散算法得到纤维束的结构形态。通过分析选取的单元类型、数字单元赋予的弹性性能、单元数、摩擦系数对模拟结果的影响,确定选取模拟参数的主要原则,得到了能反映该材料纱线变形特征的几何模型,并且与Micro-CT观测结果吻合。该方法具有普适性,可指导类似织物复合材料的数字单元建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织复合材料 数字单元法 Micro CT切片 高保真建模 几何重构
原文传递
结构参数对三维机织复合材料拉伸和剪切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武维莉 潘忠祥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1期63-73,共11页
为了研究三维机织结构参数与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设计织造了4种不同结构的三维机织物,包括浅交直联、层层角联锁、接结纬接结和接结纬接结+衬纬纱结构,并分别将其制备成复合材料,通过材料试验机探究所得复合材料的结构参数对拉... 为了研究三维机织结构参数与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设计织造了4种不同结构的三维机织物,包括浅交直联、层层角联锁、接结纬接结和接结纬接结+衬纬纱结构,并分别将其制备成复合材料,通过材料试验机探究所得复合材料的结构参数对拉伸、剪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体积分数相同时,纱线的屈曲和纱线交织结构决定了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及尺寸稳定性。经向上,浅交直联结构复合材料拉伸性能和尺寸稳定性最佳,经纱屈曲大的接结纬接结+衬纬纱结构复合材料拉伸性能和尺寸稳定性最差;纬向上,接结纬接结结构复合材料拉伸性能和离散性最差。对比2个方向的拉伸性能发现,复合材料的纬向拉伸性能远远优于经向拉伸性能。织物的交织结构决定了剪切性能及尺寸稳定性,浅交直联复合材料的结构紧密,剪切模量最大,接结纬接结复合材料的结构疏松,剪切模量最小,而剪切强度几乎呈相反的规律。该研究明确了纤维体积分数、纱线屈曲程度、织物交织结构等结构参数对三维机织复合材料拉伸和剪切性能的影响,为三维机织复合材料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 机织复合材料 拉伸性能 剪切性能 尺寸稳定性
下载PDF
织物结构对2.5维织物复合材料冲击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杨秋红 王瑞 徐磊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2010年第3期44-47,共4页
本文设计了五种具有直交和弯交结构的角联锁织物,并与环氧树脂复合固化制成复合材料薄板,采用落球冲击实验结合振动测试系统,通过采集落球冲击前后的动能差以及复合材料各测试点处加速度的动态信号频谱,研究了角联锁结构复合材料冲击作... 本文设计了五种具有直交和弯交结构的角联锁织物,并与环氧树脂复合固化制成复合材料薄板,采用落球冲击实验结合振动测试系统,通过采集落球冲击前后的动能差以及复合材料各测试点处加速度的动态信号频谱,研究了角联锁结构复合材料冲击作用下的吸能特性和振动性能。结果表明,因织物结构不同造成的纤维体积含量、经纱弯曲角度和经纱跨度等因素能够对角联锁复合材料的冲击动态力学性能产生显著影响。几种板材的固有频率随纤维体积含量的增大而增大,直交结构比弯交结构振动衰减慢得多,且弯交结构的振动阻尼明显高于直交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织物结构 角联锁 织物复合材料 冲击 动态力学性能
下载PDF
3D机织预制体准纤维尺度建模方法
7
作者 朱琬清 谢军波 +3 位作者 吴兰芳 陈利 杨林 刘静妍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28-1538,共11页
3D机织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有着广泛应用,作为复合材料的增强结构,纤维预制体的几何构造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有着决定性影响。但预制体是一种柔性结构,在成型过程中容易发生显著的几何结构变异,包括纱线路径的变化和截面的挤压变形... 3D机织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有着广泛应用,作为复合材料的增强结构,纤维预制体的几何构造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有着决定性影响。但预制体是一种柔性结构,在成型过程中容易发生显著的几何结构变异,包括纱线路径的变化和截面的挤压变形。实现预制体的精细化、高保真度建模是对复合材料进行性能预测和结构设计的重要前提。针对碳纤维3D机织预制体的复杂纤维结构,基于虚拟纤维的概念提出了准纤维尺度建模方法,模拟了织造过程中纱线的运动和变形,实现了预制体的精确重构。利用Micro-CT技术表征了预制体样件的内部单胞结构,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机织预制体 虚拟纤维 机织复合材料 Micro-CT技术 纤维结构 建模
原文传递
编织型复合材料低速冲击损伤及剩余压缩强度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皇甫劭炜 童小燕 姚磊江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20-122,共3页
通过应用三维逐渐累积损伤理论和分析技术,建立了适用于编织型复合材料板的低速冲击(LVI)及冲击后压缩破坏(CVI)过程的一种全程分析方法。该方法对复合材料板的冲击以及冲击后含损伤板在压缩载荷下损伤扩展的全过程进行分析,分析中把冲... 通过应用三维逐渐累积损伤理论和分析技术,建立了适用于编织型复合材料板的低速冲击(LVI)及冲击后压缩破坏(CVI)过程的一种全程分析方法。该方法对复合材料板的冲击以及冲击后含损伤板在压缩载荷下损伤扩展的全过程进行分析,分析中把冲击后复合材料板的预测损伤直接用于剩余压缩强度研究,从而提高了最终失效载荷的预测精度,而且避免了为获得冲击后损伤状态参数所进行的大量试验,同时开发了与由MSC.NASTRAN求解器调用执行的模拟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速冲击 编织型复合材料 逐渐损伤 剩余压缩强度
下载PDF
编织复合材料低速冲击损伤超声热成像检测 被引量:1
9
作者 李胤 宋远佳 +2 位作者 江海军 陈飞 张凯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76-883,共8页
编织复合材料低速冲击损伤主要为内部的分层损伤,采用目视检测无法有效检测损伤,损伤使得结构承载能力严重降低,威胁编织复合材料构件的安全使用。本文使用超声红外热成像技术对编织复合材料低速冲击损伤进行无损检测研究,使用10J、20J... 编织复合材料低速冲击损伤主要为内部的分层损伤,采用目视检测无法有效检测损伤,损伤使得结构承载能力严重降低,威胁编织复合材料构件的安全使用。本文使用超声红外热成像技术对编织复合材料低速冲击损伤进行无损检测研究,使用10J、20J、30J、40J、50J的冲击能量制作了5个试件。对超声激励过程的温升曲线、空间温度曲线进行了详细分析;对比不同冲击能量试件发现,低速冲击下损伤主要是内部损伤,冲击能量越大,损伤区域越大,且损伤具有延展性。采用曲线分类算法对损伤区域进行了定量识别,发现编织复合材料损伤面积和冲击能量成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红外热成像 编织复合材料 低速冲击损伤 无损检测
下载PDF
碳纤维平纹与斜纹编织复合材料低速冲击多尺度分析与对比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乐 时建纬 +1 位作者 杨晶晶 李成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6-25,106,共11页
为了探究平纹与斜纹编织复合材料的冲击响应,构建了多尺度框架来进行二者的分析与比较。首先构造出介观下的平纹与斜纹编织结构几何模型来探究二者的力学性能,然后将平纹与斜纹编织几何模型进行局部均匀化从而转化为等效交叉层合板模型... 为了探究平纹与斜纹编织复合材料的冲击响应,构建了多尺度框架来进行二者的分析与比较。首先构造出介观下的平纹与斜纹编织结构几何模型来探究二者的力学性能,然后将平纹与斜纹编织几何模型进行局部均匀化从而转化为等效交叉层合板模型,最后把二者的等效交叉模型拓展为宏观下的低速冲击仿真模型,在6 J能量下做了冲击仿真模拟并与实验结果做了对比。仿真和实验结果显示,二者仿真下的冲击力变化趋势与实验下的冲击力变化趋势相似,说明了该多尺度框架的可行性。斜纹编织复合材料的冲击力峰值、冲击力震荡时间以及吸收能量都要高于平纹编织复合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织复合材料 等效交叉层合板模型 多尺度模型 低速冲击
下载PDF
2.5D机织复合材料弹性性能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董伟锋 张建钟 肖军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2期9-14,共6页
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2.5D机织复合材料有限元模型,该模型较为真实的模拟了织物内纤维束的轮廓结构和走向,模型中纤维束单元的材料属性根据其所处位置及纱线走向的不同对其分别进行定义。利用该模型,以机织结构和纤维束排... 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2.5D机织复合材料有限元模型,该模型较为真实的模拟了织物内纤维束的轮廓结构和走向,模型中纤维束单元的材料属性根据其所处位置及纱线走向的不同对其分别进行定义。利用该模型,以机织结构和纤维束排列密度为参数,详细研究了其对2.5维机织复合材料弹性性能的影响情况,并对其影响特征进行了分析讨论。将计算结果与实验值和刚度平均法预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有限元法预测结果介于实验值和刚度平均法预测值之间,非常接近于实验值,且优于刚度平均法预测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织复合材料 弹性性能 有限元模型 ANSYS
下载PDF
基于嵌入式约束的机织复合材料细观建模与分析
12
作者 王平安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2-97,共6页
为了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前提下提高机织复合材料的建模效率,本文同时建立了嵌入式约束和绑定约束的平面机织复合材料有限元模型。采用渐进损伤分析的有限元方法研究了两种模型的应变-应力曲线、应力分布、失效扩展规律。对比分析的结果表... 为了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前提下提高机织复合材料的建模效率,本文同时建立了嵌入式约束和绑定约束的平面机织复合材料有限元模型。采用渐进损伤分析的有限元方法研究了两种模型的应变-应力曲线、应力分布、失效扩展规律。对比分析的结果表明:嵌入式约束模型可以得到与绑定约束模型接近的仿真效果;嵌入式约束模型通过不同的预处理方式,可以得到不同的模拟精度。将与纤维束有空间交叉的基体单元性能进行合适的折减能有效提高强度模拟精度。除此之外,本文给出了平面机织复合材料纱线轨迹自动确定方法,通过编程处理可以进一步提高建模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织复合材料 嵌入式约束 绑定约束 有限元 细观力学模型
下载PDF
炭纤维织物复合材料微结构超声成像方法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松平 刘菲菲 +2 位作者 郭恩明 李乐刚 曹正华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10-114,共5页
超声波在炭纤维织物复合材料中树脂囊界面声压反射系数可达21%,在层间界面的反射则与树脂层的厚度和声波频率有关,在缺陷界面则会产生绝对反射。研究了入射声波在织物复合材料内部树脂囊、编织纤维束和层间界面产生的声波反射信息,揭示... 超声波在炭纤维织物复合材料中树脂囊界面声压反射系数可达21%,在层间界面的反射则与树脂层的厚度和声波频率有关,在缺陷界面则会产生绝对反射。研究了入射声波在织物复合材料内部树脂囊、编织纤维束和层间界面产生的声波反射信息,揭示织物复合材料内部铺层和层间界面微结构的三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采用高分辨率超声成像方法,可以较好地再现织物复合材料中的树脂囊和纤维束形状、取向、铺层方向及层间界面等三维分布特征,为织物复合材料提供一种有效的微结构表征和缺陷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织物复合材料 超声成像 微结构 无损检测
下载PDF
用于缎纹机织复合材料力学行为数值模拟的新单胞模型 被引量:3
14
作者 卢子兴 周原 +1 位作者 陈明阳 夏彪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0-48,共9页
针对缎纹机织复合材料的数值模拟工作,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为提高计算效率,基于5枚正则缎纹机织复合材料的细观结构,构造了一种新的平行四边形单胞模型。利用该模型和传统的矩形单胞模型,采用Linde失效准则,模拟了复合材料在经向拉伸及... 针对缎纹机织复合材料的数值模拟工作,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为提高计算效率,基于5枚正则缎纹机织复合材料的细观结构,构造了一种新的平行四边形单胞模型。利用该模型和传统的矩形单胞模型,采用Linde失效准则,模拟了复合材料在经向拉伸及面内剪切载荷作用下的应力与应变行为。模拟结果表明,2种单胞模型的计算结果一致,与实验值吻合较好,但新模型相比传统模型的建模工作量减少了近80%,计算效率提高近90%,是一种更为合理、高效的建模分析方法。此外,该建模分析方法还可用于其他正则缎纹机织复合材料的优化设计及力学性能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缎纹 机织复合材料 单胞模型 渐进损伤 有限元
下载PDF
基于能量等效的2.5维机织复合材料刚度预测 被引量:2
15
作者 朱永新 崔海涛 温卫东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25-631,共7页
提出了用能量等效原理预测2.5维机织复合材料经向拉伸的弹性模量的方法。以2.5维机织复合材料受经向拉伸载荷时经纱的变形为基础,分析了受经向拉伸载荷时2.5维机织复合材料中经纱、纬纱和填充树脂的变形能,利用各组分材料的变形能之和... 提出了用能量等效原理预测2.5维机织复合材料经向拉伸的弹性模量的方法。以2.5维机织复合材料受经向拉伸载荷时经纱的变形为基础,分析了受经向拉伸载荷时2.5维机织复合材料中经纱、纬纱和填充树脂的变形能,利用各组分材料的变形能之和与整体复合材料的变形能相等的原理,推导出2.5维机织复合材料的经向拉伸弹性模量的计算方法。与试验数据对比发现,本文方法对经纬向拉伸弹性模量的预测结果比采用组分材料力学性能体积平均加权的方法更加精确。结果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合理性,表明本文的计算公式对纬向拉伸时同样适用,并且本文方法所需要的基础参数更容易获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织复合材料 2 5维 刚度 能量法
下载PDF
三维机织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段成红 吴港本 罗翔鹏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01-107,共7页
三维机织复合材料因其优异的力学性能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等诸多领域,因此准确预报其力学性能十分必要。文章主要综述了近几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三维机织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研究进展,其中包括试验研究和理论研究。综合分析认为:三维机织... 三维机织复合材料因其优异的力学性能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等诸多领域,因此准确预报其力学性能十分必要。文章主要综述了近几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三维机织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研究进展,其中包括试验研究和理论研究。综合分析认为:三维机织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在压缩、拉伸、剪切等方面的试验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多物理场耦合力学行为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细观尺度建模应考虑纱线挤压、扭结等缺陷;机织复合材料的本构模型、强度准则及组成的宏观结构的研究需要加强,文章为三维机织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织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试验研究 理论模型 多尺度
下载PDF
机织复合材料损伤演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果立成 廖锋 +3 位作者 李志兴 黄金钊 赵九州 郑滔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876-896,共21页
机织复合材料内部交织的纱线使得其相较于铺层复合材料具有更好的整体性和抗分层性能,但也使得这类材料的失效机理更加复杂,给此类材料的损伤演化研究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本文从机织复合材料的试验技术、损伤演化模型与仿真方面总结和评... 机织复合材料内部交织的纱线使得其相较于铺层复合材料具有更好的整体性和抗分层性能,但也使得这类材料的失效机理更加复杂,给此类材料的损伤演化研究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本文从机织复合材料的试验技术、损伤演化模型与仿真方面总结和评述了机织复合材料损伤演化研究的现状.在试验技术方面,着重总结了表征机织复合材料损伤演化的试验手段,主要包括基于应变、声发射技术、红外特征和CT技术的损伤表征.概要地评述了各方法的使用条件以及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在损伤演化模型和仿真方法方面,以材料受到的载荷特征为主线,总结了机织复合材料在静态、疲劳以及冲击载荷作用下的典型研究方法.基于上述总结,提出了未来机织复合材料损伤演化研究的发展方向,包括多手段集成的损伤机理表征、损伤关联的宏细观基础力学性能测试、宏细观强度准则及强度设计、机器学习算法与有限元等方法相结合的仿真模型以及复杂条件下基于数字孪生概念和全寿命周期的使役性能研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织复合材料 损伤表征 损伤机理 损伤演化模型与仿真 试验技术
原文传递
考虑偏轴角影响的2.5D机织复合材料冲击后压缩性能 被引量:2
18
作者 戴云锋 张典堂 +2 位作者 刘晓东 赵军华 孙琎 《轻工机械》 CAS 2021年第3期1-9,共9页
2.5D机织复合材料作为一种各向异性材料,其冲击后压缩性能亦表现出显著的各向异性特征。为了探究偏轴角对2.5D机织复合材料冲击后剩余力学性能的影响,课题组进行了低速冲击和压缩试验,并借助超声C扫描技术等检测手段,对比了2.5D机织复... 2.5D机织复合材料作为一种各向异性材料,其冲击后压缩性能亦表现出显著的各向异性特征。为了探究偏轴角对2.5D机织复合材料冲击后剩余力学性能的影响,课题组进行了低速冲击和压缩试验,并借助超声C扫描技术等检测手段,对比了2.5D机织复合材料受不同能量冲击后沿0°及45°方向的压缩性能。对材料在冲击后压缩试验中的力学响应特征、失效模式和损伤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偏轴角对材料冲击后压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受到低速冲击时,材料的损伤形式主要包括基体开裂、界面脱粘以及纤维断裂;在给定的2种冲击能量下,材料沿45°方向冲击后压缩强度均低于0°方向,而随着冲击能量的增加,0°试件的压缩强度下降更为明显,随着偏轴角度的增大,材料的力学响应由脆性变为韧性;其次2种角度试件发生冲击后压缩破坏的类型、位置及路径有所不同,0°试件在试件端部发生压溃,损伤沿试件横向分布,而45°试件在受冲击部位出现界面脱粘和基体开裂,主要沿±45°方向分布。该研究对于准确评价该材料在易受撞击环境中的服役效能具有重要的工程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织复合材料 超声C扫描技术 偏轴角 力学响应 损伤机理
下载PDF
Bounding Surface Approach to the Modeling of Anisotropic Fatigue Damage in Woven Fabric Composites
19
作者 Chao Wen Siamak Yazdani +1 位作者 Yail J. Kim Magdy Abdulrahman 《Open Journal of Composite Materials》 2012年第4期125-132,共8页
A general approach for the modeling of fatigue induced damage in woven fabric composites and under multi-axial stress state is outlined in this paper. Guided by isotropic hardening/softening theories of plasticity and... A general approach for the modeling of fatigue induced damage in woven fabric composites and under multi-axial stress state is outlined in this paper. Guided by isotropic hardening/softening theories of plasticity and damage mechanics, a generalized bounding surface approach is presented. It is argued that the limit surface is only a special case in such a formulation when the fatigue cycle is set to one and that under fatigue environment the limit surface contracts to a failure (residual strength) state based on the number of cycle, stress path, and stress magnitude. Within the formulation, specific kinetic relations for microcrack growth are postulated for woven fabric composites and a new direction function is specified to capture strength anisotropy of the material. Anisotropic stiffness degradations and inelastic strain propagation due to damage processes are also obtained utilizing damage mechanics formulation. The paper concludes with comparing theoretical predictions against experimental records showing a good agree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ven composites FATIGUE DAMAGE ANISOTROPIC RESPONSE TENSOR
下载PDF
THREE-DIMENSIONAL EXACT MODELING OF GEOMETRIC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WOVEN COMPOSITES
20
作者 Zhangjian Wu 《Acta Mechanica Solida Sinica》 SCIE EI 2009年第5期479-486,共8页
A formulation for the prediction of the influence of various parameters on the elastic moduli of three-dimensional (3D) orthogonally woven composites has been given. These parameters can be classified into different... A formulation for the prediction of the influence of various parameters on the elastic moduli of three-dimensional (3D) orthogonally woven composites has been given. These parameters can be classified into different groups according to their properties, such as input design and material parameters, structural parameters etc. Some, by their nature, can be well controlled during the design and manufacture of the composite. The composite is assumed to be homogeneous and orthotropic macroscopically. With a selected representative unit cell and the stiffness model developed by author in 2000, the influence of all of these parameters can be determined. Results showing the influence of the main design geometric parameters are presented. They demonstrate that an optimal design is possible for the through-the-thickness stiffness of the composites. The methodology used can be generalized to predict the behavior of other kinds of 3D woven struct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ven composites 3D modelling mechanical property exact solut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