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马论”:实质的语言分析哲学思想——兼论今本《公孙龙子》作为残真本 被引量:2
1
作者 周昌忠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26-132,共7页
不仅从逻辑学的观点,更重要的还要从语言分析的观点出发,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把握《公孙龙子》提出的"白马论"的真谛——实质的语言分析哲学思想,走出历来目之为诡辩和形而上学的迷思。"白马论"是相当精致而又完备的... 不仅从逻辑学的观点,更重要的还要从语言分析的观点出发,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把握《公孙龙子》提出的"白马论"的真谛——实质的语言分析哲学思想,走出历来目之为诡辩和形而上学的迷思。"白马论"是相当精致而又完备的语言分析哲学,尽管缘于脱胎自中国传统哲学而只是实质的思想。"白马论"作为知识的方法论,成为中国传统哲学留下的唯一具有科学意义的文脉。无论从文化史根据,还是从目录学考据,以及从义理的观点来考量,都可以确定,今本《公孙龙子》是残真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马非马” 逻辑-语言 知识方法论
原文传递
解读《白马论》
2
作者 周玲 《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5年第6期88-90,共3页
将《指物论》的基本思想贯穿于《白马论》的理解中,认为公孙先生在《白马论》中主要是从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去明确一般概念(马)和具体概念(白马)间的区别的,这一分析路径表明了公孙先生对中国古代形式逻辑概念理论的重要贡献;同时指出... 将《指物论》的基本思想贯穿于《白马论》的理解中,认为公孙先生在《白马论》中主要是从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去明确一般概念(马)和具体概念(白马)间的区别的,这一分析路径表明了公孙先生对中国古代形式逻辑概念理论的重要贡献;同时指出了公孙先生处理共性和个性关系上的形而上学错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物论 白马论 白马非马
下载PDF
名辩学与因明学中的逻辑比较——以公孙龙《坚白论》《白马论》和因明学中的相关命题为中心
3
作者 赛藏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20-24,共5页
通过比较公孙龙《坚白论》《白马论》与心类学、摄类学的内容,指出了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首先,《坚白论》和心类学两者都强调感官职能的独立性,承认个性和共性的差异,心类学因学科本身注重对认识产生的条件、过程、结果等内容的探讨... 通过比较公孙龙《坚白论》《白马论》与心类学、摄类学的内容,指出了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首先,《坚白论》和心类学两者都强调感官职能的独立性,承认个性和共性的差异,心类学因学科本身注重对认识产生的条件、过程、结果等内容的探讨,其内容比《坚白论》更具理论性。其次,比较《白马论》与摄类学的内容,指出公孙龙的“白马非马”命题主要反对“白马”和“马”两个词项外延关系的同一性和内涵的一致性。摄类学中“白马是白马,但白马非白”的复合命题在《白马论》中同样承许,但在摄类学的特定语境中承认“马非白马”而不直接承认“白马非马”的命题。最后,公孙龙的《坚白论》和《白马论》体现了“正名实而化天下”的意图,因明学侧重“正确认识”获得的途径和方法,但两者能够各取所长、互相借鉴,共同为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的逻辑内容提供思想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孙龙 白马非马 心类学 摄类学
下载PDF
遵守规则与中观——以“白马非马”和“物不迁”为例
4
作者 乐旭顺 《社会科学论坛》 2021年第3期56-68,共13页
佛教的中观之所以为我们该采取的态度,其语言层面的原因在于维特根斯坦在他的后期哲学中所表明的:语言没有先天本质意义,语言的意义是在历史实践中形成的。因而就一个概念的使用来说,每一种使用规则都平等可行,没有一种规则在理论上绝... 佛教的中观之所以为我们该采取的态度,其语言层面的原因在于维特根斯坦在他的后期哲学中所表明的:语言没有先天本质意义,语言的意义是在历史实践中形成的。因而就一个概念的使用来说,每一种使用规则都平等可行,没有一种规则在理论上绝对比其他规则更理想或更正确。我们执著于某一命题实际上是不自觉地执著于通达此一命题的语法,即我们使用概念的方式,是主体使用概念的方式,而不是判断主体本身,决定了一命题最终言说了什么。这也是维特根斯坦说"本质在语法中道出自身"时所表达的。若概念使用方式发生改变,即使是相同主体,也会得到不同判断。新命题被提出就是为治疗人们对旧命题语法的执著。公孙龙和僧肇都提出了新命题,但又或多或少执著于它们,因而并没有真正做到中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遵守规则 中观 白马非马 物不迁 综观 治疗型哲学
下载PDF
“藏象本质”与“白马非马” 被引量:14
5
作者 李瀚旻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62-64,共3页
针对藏象本质研究的哲学误区,围绕"脏器非藏象"、"藏象纯功能"、"藏象指标"与"白马非马"进行藏象本质研究的哲学反思。"脏器非藏象"、"藏象纯功能"类似"白马非马&quo... 针对藏象本质研究的哲学误区,围绕"脏器非藏象"、"藏象纯功能"、"藏象指标"与"白马非马"进行藏象本质研究的哲学反思。"脏器非藏象"、"藏象纯功能"类似"白马非马","藏象指标"类似"白色是马"。探讨藏象本质研究的正确思维方法和技术方案,推动藏象本质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象本质 白马非马论 研究
下载PDF
“白马非马”与“窜改词义”谬误——从与冯友兰不同的视角批判公孙龙
6
作者 黄展骥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49-52,共4页
不少今哲颇褒公孙龙的“白马非马”(P)论题,而冯友兰大师则较为跟随古哲,颇贬P。本文赞同后者。公孙龙说:“白马非马”(P),或“懒(不捕鼠的)猫非猫”(Q),人们都把P、R的“非”解作“不是”而不能解作“异于”、“不等于”,因语言乃“约... 不少今哲颇褒公孙龙的“白马非马”(P)论题,而冯友兰大师则较为跟随古哲,颇贬P。本文赞同后者。公孙龙说:“白马非马”(P),或“懒(不捕鼠的)猫非猫”(Q),人们都把P、R的“非”解作“不是”而不能解作“异于”、“不等于”,因语言乃“约定俗成”,所以P、Q皆假。至于“鲸鱼非鱼”(R),在“鱼”的词义未被“理性修订”之前,R也是假句。虽然公孙龙从论据正确地建立“白马异于马”,但当他再从“异于”推论“白马非马”时,推论明显不正确,犯“窜改词义”谬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友兰 白马非马 窜改词义 语义和语境
下载PDF
“审其名实”“而后能治”——《公孙龙子》的名学理路 被引量:1
7
作者 祁志祥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3期8-14,共7页
公孙龙是战国后期赵国名家的代表人物。其《公孙龙子》是先秦名家留下的唯一专著。有感于当时名实混乱、天下不治的现实状况,公孙龙对名实问题进行了饶有特色的思辨。他指出:名与实、指与物既有相称的同一关系,又有不相称的相异关系。... 公孙龙是战国后期赵国名家的代表人物。其《公孙龙子》是先秦名家留下的唯一专著。有感于当时名实混乱、天下不治的现实状况,公孙龙对名实问题进行了饶有特色的思辨。他指出:名与实、指与物既有相称的同一关系,又有不相称的相异关系。二者的同一关系为人所易见,不同关系常为人所忽略。其突出表现之一,是不明白"白马"非"马"。即个别概念(种概念)与一般概念(属概念)之间存在种差,个别概念既属于一般概念(白马是马),又不等于一般概念(白马非马)。此外,他对认识活动中主体不同的感官对同一对象不同属性的感知进行分离,如对石头的触觉之"坚"与视觉之"白"不是同时把握到的,进而提出"坚白离"的命题。公孙龙的这些辨析,旨在使"明王审其名实,慎其所谓","推之天下国家"循名责实"而后能治",同时也推动了逻辑学的深化和哲学的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孙龙 名学思想 白马非马 坚白相离 政治指向
下载PDF
从“白马非马”浅析叶天士的卫分证非表证 被引量:1
8
作者 孙玉洁 吕文亮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5291-5293,共3页
卫气营血辨证是由温病学家叶天士创立用于辨治外感热病的主要辨证体系之一,临床亦可在内伤杂病中拓展运用。相对于气营血分证均属里证而言,卫分证虽见于外感热病初起阶段,但是否是表证仍然界定不清,以致因失治误治而变坏证的情况不胜枚... 卫气营血辨证是由温病学家叶天士创立用于辨治外感热病的主要辨证体系之一,临床亦可在内伤杂病中拓展运用。相对于气营血分证均属里证而言,卫分证虽见于外感热病初起阶段,但是否是表证仍然界定不清,以致因失治误治而变坏证的情况不胜枚举。针对卫分证研究的误区,从哲学角度围绕“卫气循行”“卫分证非表证”类似“白马非马”,卫分证的“病理实质”类似“白马是马”。探讨卫分证和表证的区别与联系,以期明确两者的界限,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天士 卫分证 表证 白马非马
原文传递
立破之间——公孙龙“白马非马”的说理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郭桥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5期108-126,共19页
"白马非马"是中国名辩学发展史上一个典型论题。《公孙龙子》一书中的《白马论》保存有关于该论题的详细论证。这些论证,既包括立足于"名"的层面进行分析,也包括在"辞""说""辩"层面... "白马非马"是中国名辩学发展史上一个典型论题。《公孙龙子》一书中的《白马论》保存有关于该论题的详细论证。这些论证,既包括立足于"名"的层面进行分析,也包括在"辞""说""辩"层面予以讨论。汉代学者司马谈关于名家思维具有"专决于名"之特点的断定,至少就公孙龙的白马论而言存在以偏概全之嫌。公孙龙在《白马论》中对"白马非马"的论证,具有诉诸对话、名墨兼通、重视而不囿于"名"之分析的特点。立足于《白马论》的文本世界对"白马非马"的说理展开分析,这一研究在整体上接续了近代以来"由内视内""据中释中"的传统文化研究路径。这一研究的开展,事先不预设任何理论,不选取《名实论》《指物论》或者《坚白论》等。《公孙龙子》中《白马论》之外的其他篇目作为特定观测点,而是紧紧围绕《白马论》一文中有关对话的展开予以考察。进而,这一研究取向和近代以来学术界盛行的"据西释中"之传统典籍研究模式相比,可谓更加容易"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马非马 公孙龙 对话 说理方法 说理特点
下载PDF
从语义学角度论证“白马非马”的正确性
10
作者 张鹏飞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4期95-97,116,共4页
传统哲学认为"白马非马"是一个错误命题,但对该命题的争论一直存在。就语言学尤其是语义学来讲,"白马非马"这个命题有其固有的语义价值。语义学中,"白马非马"是被用作阐释指称理论的典型例子。运用弗雷... 传统哲学认为"白马非马"是一个错误命题,但对该命题的争论一直存在。就语言学尤其是语义学来讲,"白马非马"这个命题有其固有的语义价值。语义学中,"白马非马"是被用作阐释指称理论的典型例子。运用弗雷格的指称理论对"白马"和"马"进行区分,并与语义学的"指称"和"意义"相对应,将"白马"这一具体指称与"马"这一抽象概念区别开来,以进一步论证"白马非马"这个命题在语义学中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义学 “白马非马” 指称理论 指称 意义
下载PDF
关于中国名学中抽象性概念问题的争论
11
作者 姜芝娟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1-35,共5页
中国哲学中有无逻辑?中国哲学有无抽象思维?这是中国哲学面临的两大难题。否定者无疑使中国哲学的合理性面对重大挑战,而肯定者却未拿出"逻辑"和"抽象思维"存在的证据。但是,通过中国名学中以冯友兰为代表的一种关... 中国哲学中有无逻辑?中国哲学有无抽象思维?这是中国哲学面临的两大难题。否定者无疑使中国哲学的合理性面对重大挑战,而肯定者却未拿出"逻辑"和"抽象思维"存在的证据。但是,通过中国名学中以冯友兰为代表的一种关于"白马非马"的解释理论及其解释批判,我们将会发现古代中国哲学存在关于构成哲学论议的概念的反省工作,公孙龙的论题作为一个悖论担当了所谓名论传统的一部分,使关于概念的反思与抽象概念的使用得到成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抽象论 白马非马 公孙龙子
下载PDF
从“白马非马”看同一律的运用
12
作者 陈昱竹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2年第5期57-59,共3页
同一律是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之一,它在理论上对我们的思维过程提出了要求,在实际生活中对我们的语言表达给予了指导。"白马非马"尽管发生在战国时期,但是它论证的结果却与我们的常识不符,所以运用同一律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 同一律是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之一,它在理论上对我们的思维过程提出了要求,在实际生活中对我们的语言表达给予了指导。"白马非马"尽管发生在战国时期,但是它论证的结果却与我们的常识不符,所以运用同一律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使人们不仅能识别他人在语言表达中的陷阱,也在使用语言时更加谨慎,而且对我们的语言表达也给予了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一律 白马非马
下载PDF
承继千古绝响,显耀万代奇文——王宏印《白马非马》的典籍翻译思想研究
13
作者 庞秀成 《中国外语研究》 2020年第1期107-114,125,共9页
随着中西文化比较研究的深入,与古希腊哲学同类哲学著作相媲美的《公孙龙子》越发显示出其学术价值和魅力。王宏印的研究与翻译著作《白马非马:<公孙龙子>的智慧》从逻辑、语言和哲学三个维度,在实在、思维和语言的三个层面研究... 随着中西文化比较研究的深入,与古希腊哲学同类哲学著作相媲美的《公孙龙子》越发显示出其学术价值和魅力。王宏印的研究与翻译著作《白马非马:<公孙龙子>的智慧》从逻辑、语言和哲学三个维度,在实在、思维和语言的三个层面研究其文本、阐释其要旨,建构其思想。这部著作将研究、解释和建构综合起来,以便接近这种思想文本的本来,为这类典籍翻译提供了方法和路径,同时也有助于进一步思考典籍翻译的本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籍翻译 公孙龙子 《白马非马》 思想建构 多维研究
原文传递
公孙龙论证中个体多元观念的引入
14
作者 黄海 王克喜 《前沿》 2018年第1期118-122,共5页
当公孙龙执着于个体特性而对共名进行怀疑、批判时,他已经违反了人们认识世界的常识,即由历代的经验积累中形成的类观念出发,不断地加之个性化描摹缩小外延,以得到具体的个体所属的那个用于指称的最小类。公孙龙"白马非马"的... 当公孙龙执着于个体特性而对共名进行怀疑、批判时,他已经违反了人们认识世界的常识,即由历代的经验积累中形成的类观念出发,不断地加之个性化描摹缩小外延,以得到具体的个体所属的那个用于指称的最小类。公孙龙"白马非马"的观点最终导致的势必是"万物毕异"的结论,而个体多元观念的引入,虽能够激起人们对于常识思维的反思,却没能为人们更好地认识世界提供行之有效的工具,因之,被视作诡辩也无可奈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孙龙 论证 杀盗非杀人 白马非马
原文传递
试以公孙龙“白马非马”命题思辨武术套路节奏
15
作者 高会军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87-89,共3页
节奏是武术套路运动中的一个重要特点.针对许多人对武术套路节奏认识的单一化、片面化,笔者以公孙龙的"白马非马"命题出发,从形式逻辑角度和哲学角度对此展开阐述,以使人们能够更加全面地理解武术套路的节奏问题,正确理解和... 节奏是武术套路运动中的一个重要特点.针对许多人对武术套路节奏认识的单一化、片面化,笔者以公孙龙的"白马非马"命题出发,从形式逻辑角度和哲学角度对此展开阐述,以使人们能够更加全面地理解武术套路的节奏问题,正确理解和认识节奏在武术运动中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孙龙 白马非马 武术 节奏
下载PDF
亚里士多德实体理论的意义和缺陷探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何云松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6年第2期61-64,共4页
亚里士多德的实体理论将存在的范畴分为十类,其中实体是独立和核心范畴,其余范畴是依存和次要范畴。实体与其他范畴是被依存与依存、被表述与表述的关系。亚里士多德的实体理论在学理上至少有两个重大意义:正名并创立逻辑学;表明人们不... 亚里士多德的实体理论将存在的范畴分为十类,其中实体是独立和核心范畴,其余范畴是依存和次要范畴。实体与其他范畴是被依存与依存、被表述与表述的关系。亚里士多德的实体理论在学理上至少有两个重大意义:正名并创立逻辑学;表明人们不能在认识关系之外来认识和把握世界,存在与思维同一。通过举例分析,认为"白马非马"是诡辩。亚里士多德实体理论的最大缺陷是关于第一实体和第二实体的划分,以及对一般与个别及其关系的看法的矛盾和混乱。一般与个别作为实体并无第一第二之分;在存在论上,一般与个别都既是客观实在又是概念;在认识论上,一般与个别都是认识的起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里士多德 实体理论 白马非马 一般与个别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