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7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心雕龙》英译的陌生化策略分析——以宇文所安英译本为例 被引量:37
1
作者 胡作友 刘梦杰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35-142,190,共9页
陌生化理论的目的是变习见为新异,化腐朽为神奇,以增加审美快感。陌生化翻译是文学翻译基本属性的内在要求,其主要手段是异域化和混杂化。宇文所安《文心雕龙》英译本的异域化体现在译文的异域色彩,无论是形象语言还是文论术语,都带有... 陌生化理论的目的是变习见为新异,化腐朽为神奇,以增加审美快感。陌生化翻译是文学翻译基本属性的内在要求,其主要手段是异域化和混杂化。宇文所安《文心雕龙》英译本的异域化体现在译文的异域色彩,无论是形象语言还是文论术语,都带有浓浓的中国味;其混杂化体现在异国情调的杂合化翻译,特别表现在引文和赞文的杂合化处理。宇文所安的陌生化翻译并非是将陌生化无限放大,而是将其控制在"不即不离"的稳妥范围内。这样的处理,有利于满足目的语读者的审美期待,丰富目的语语言文化,促进中西文论对话,也为中国典籍英译和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英译 陌生化 异域化 混杂化 宇文所安
原文传递
权力话语与中国话语的建构——以《文心雕龙》首部英文全译本为例 被引量:18
2
作者 胡作友 张丁慧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4-119,共6页
翻译是两种话语之间的博弈,是在源语和目的语之间展开的一场争夺话语权的跨文化活动,其背后暗含了两个国家之间地位和实力的角逐,同时也是两种不同的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较量。因此,对外传播中的典籍英译活动,不应单纯停留在传达层面,... 翻译是两种话语之间的博弈,是在源语和目的语之间展开的一场争夺话语权的跨文化活动,其背后暗含了两个国家之间地位和实力的角逐,同时也是两种不同的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较量。因此,对外传播中的典籍英译活动,不应单纯停留在传达层面,而应通过翻译在目的语话语体系中获取源语话语权,彰显源语社会的话语特色,维护本国和本民族的利益。以《文心雕龙》首部英文全译本为例,译者施友忠精心选材,重铸特色词汇,移译汉字文化,彰显中国文化的底蕴。施友忠打破西方强势话语,通过适宜的传播策略,在异域文化语境中重构中国特色的文论话语。这种精神动力根植于译者对祖国文化的热爱,源自译者强烈的责任担当和文化自信。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目前所急需和迫切召唤的也正是这种译者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回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力话语 《文心雕龙》 中国话语 典籍英译 施友忠
下载PDF
中国典籍外译:“逆向翻译”与“直接翻译”——一项基于《文心雕龙》英译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施佳胜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3-98,163,共6页
中国典籍外译研究应主要着眼于译者的翻译策略、文化立场、语言能力,而不应过多强调翻译的方向性和译者的语言隶属关系。中国译者的"逆向翻译"和汉学家的"直接翻译"都是中国典籍外译合理有效的翻译方式。
关键词 中国典籍 《文心雕龙》 逆向翻译 直接翻译
下载PDF
语境,参与人和充分性——《文心雕龙》宇文所安和杨国斌英译本评析 被引量:15
4
作者 胡作友 陈萍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95-104,326,共10页
作为一种实用性和针对性很强的理论,翻译目的论一般多应用于非文学翻译,而对于是否适用文学翻译的问题,则众说纷纭。一种意见认为,翻译目的论过度重视翻译的目的性,所以不适合文学翻译。为了验证这种观点,将文学翻译置于翻译目的论的框... 作为一种实用性和针对性很强的理论,翻译目的论一般多应用于非文学翻译,而对于是否适用文学翻译的问题,则众说纷纭。一种意见认为,翻译目的论过度重视翻译的目的性,所以不适合文学翻译。为了验证这种观点,将文学翻译置于翻译目的论的框架下进行分析,从语境条件、参与人和充分性三方面对比《文心雕龙》的两个英译本,得出两个结论:第一,翻译目的不同,译者采用的翻译的方法会有显著差异;第二,目的语所处的语境条件,参与人,比如发起人、译本受众和译者以及译本所要达到的交际目的,会制约译者所要采取的翻译方法和策略。分析说明,译者在保证充分性的前提下,采取合适的翻译策略,是达成翻译目的的有效手段。翻译目的论对文学翻译的目的与方法具有阐释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目的论 文心雕龙 语境条件 参与人 充分性
下载PDF
《文心雕龙》英译述评 被引量:12
5
作者 胡作友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129-133,共5页
西方世界对《文心雕龙》的了解,可以追溯到19世纪,但真正的翻译却不过半个世纪的历史。从1951至2003年的52年间,出现了七种英译本,成为中国文论英译史上一道独特而灿烂的风景。《文心雕龙》在英语世界的传播促进了中国古代文论在西方的... 西方世界对《文心雕龙》的了解,可以追溯到19世纪,但真正的翻译却不过半个世纪的历史。从1951至2003年的52年间,出现了七种英译本,成为中国文论英译史上一道独特而灿烂的风景。《文心雕龙》在英语世界的传播促进了中国古代文论在西方的传播与接受,对于推动中外学界关于《文心雕龙》研究的交流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 中国古代文论 英译
下载PDF
“以技为喻”与《文心雕龙》批评话语的生成 被引量:8
6
作者 赵忠富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 2020年第2期115-135,共21页
"以技为喻"是中国文学批评中一种独特的譬喻方式,它基于百工技艺与作家创作之间的相通性与相似性,是象喻思维向文学批评领域辐射的产物。刘勰的《文心雕龙》所以能够截断众流、拔萃出类,其关键正在于"以技为喻"批... "以技为喻"是中国文学批评中一种独特的譬喻方式,它基于百工技艺与作家创作之间的相通性与相似性,是象喻思维向文学批评领域辐射的产物。刘勰的《文心雕龙》所以能够截断众流、拔萃出类,其关键正在于"以技为喻"批评范式的大量运用。在《文心雕龙》中,举凡文学创作之"雕缛"、"符采相济"的体制特征,讲求法度、重视模范的理论主张,以及中和、余味的审美理想,刘勰皆援百工技艺以出之。刘勰借助"以技为喻",在实现百工经验向文学创作领域迁移的同时,也完成了技艺术语向批评话语的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 “以技为喻” 象喻
原文传递
基于类比语料库的《文心雕龙》三个英译本对比研究:兼以社会翻译学视角的解析 被引量:8
7
作者 王洪涛 杨帆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4-80,共7页
本文基于自建的英语类比语料库,以英语同类原生文本《诺顿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选集》为参照,对宇文所安、施友忠、杨国斌翻译的《文心雕龙》三个代表性英译本进行对比研究。通过对《文心雕龙》三个英译本进行以英语同类原生文本为对照的... 本文基于自建的英语类比语料库,以英语同类原生文本《诺顿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选集》为参照,对宇文所安、施友忠、杨国斌翻译的《文心雕龙》三个代表性英译本进行对比研究。通过对《文心雕龙》三个英译本进行以英语同类原生文本为对照的词汇分析、句长分析和情感分析,文章揭示了三个英译本在类符形符比、词汇密度、词汇频度、平均句长、情感极性、情感级数等六个层面上的语言、文体、情感特征,发现宇文所安译本在多个层面上更加接近英语原生参照文本,而施友忠和杨国斌两个译本与英语原生参照文本相比各有长短,进而从社会翻译学的角度阐述了宇文所安译本较之施友忠译本和杨国斌译本更接近英语同类原生文本,且更容易在西方英语国家得到关注与认可的深层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 类比语料库 词汇分析 句长分析 情感分析
原文传递
跨文化翻译和研究:《文心雕龙》在英语世界流播历史 被引量:7
8
作者 王毓红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17年第4期104-111,共8页
从20世纪初至今,《文心雕龙》在英语世界流播的历史已愈百年。跨文化翻译和研究是其突出内容。美国各大高校及研究机构是它主要的流播范围。戈登、休斯、惠特克、吉布斯、托克、费威廉、彼得、宇文所安、布鲁克汉姆、梅道芬、李安琪和... 从20世纪初至今,《文心雕龙》在英语世界流播的历史已愈百年。跨文化翻译和研究是其突出内容。美国各大高校及研究机构是它主要的流播范围。戈登、休斯、惠特克、吉布斯、托克、费威廉、彼得、宇文所安、布鲁克汉姆、梅道芬、李安琪和迪努等是它代表性的接受者和传播者。他们以原创性或开创性的翻译和研究开辟并建构了《文心雕龙》在英语世界流播的历史,增进了以《文心雕龙》为代表的中国古典文论与西方文论之间的对话和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 英语世界 跨文化 翻译和研究
下载PDF
日本《文心雕龙》研究概述 被引量:4
9
作者 陈多友 冯斯我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16年第1期108-112,共5页
日本《文心雕龙》研究历史悠久。18世纪末19世纪初是日本龙学的萌芽时期,20世纪初期铃木虎雄对《文心雕龙》最古本、最善本的校勘,标志着日本龙学的兴起。受其实证学的治学精神和态度影响,经过1930-40年代短暂的发展后,1950-70年代日本... 日本《文心雕龙》研究历史悠久。18世纪末19世纪初是日本龙学的萌芽时期,20世纪初期铃木虎雄对《文心雕龙》最古本、最善本的校勘,标志着日本龙学的兴起。受其实证学的治学精神和态度影响,经过1930-40年代短暂的发展后,1950-70年代日本龙学达到鼎盛时期,涌现出了一大批专家学者,他们在校勘、翻译和评论领域成果卓著。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龙学再次进入了一个平缓的发展时期,新的研究领域和视角、方法开始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汉学 《文心雕龙》 龙学
下载PDF
20世纪文学理论:中国与西方 被引量:5
10
作者 黄维樑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5-72,共8页
20世纪西方的文学理论,名目繁多,都先后输入中国,从世纪初即如此。中叶以后,文论的西潮更汹涌流入两岸三地,众多中华的文学研究者崇洋趋新,以西方的马首是瞻。20世纪西方文论内容丰富,有助于文学析评,却也有艰深或欠通达的不足... 20世纪西方的文学理论,名目繁多,都先后输入中国,从世纪初即如此。中叶以后,文论的西潮更汹涌流入两岸三地,众多中华的文学研究者崇洋趋新,以西方的马首是瞻。20世纪西方文论内容丰富,有助于文学析评,却也有艰深或欠通达的不足。中华学者从这些文论中有所得益,却也有不分青红皂白照单全收而贻笑大方的。至于西方汉学家研究中国文论虽见成果,但难免有偏差;一般学术界、文化界对中国文论则只作极有限的“接受”,甚至完全忽视。20世纪的文学理论,中国多入而几乎没有出,出现严重的文化赤字。本文作者建议中华学者从比较文学的角度,对中国古代文论重新诠释,并斟酌应用于实际批评,然后考虑向西方输出。作者认为可以《文心雕龙》为基础,建构一个中西合璧的文论体系,让雕龙成为飞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理论 中西文化 文心雕龙
原文传递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与中医——以《文心雕龙》《黄帝内经》为例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毓红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2-60,共19页
在疾病意义上发现文病并予以诊治的现象,普遍存在于以刘勰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中。诊断出文学患病,并渴望治疗它,是批评家开展文学批评的重要动因。他们聚焦于声律病、繁杂病、字病、用事病和文类病,常常在治疗文病的同时,开出“... 在疾病意义上发现文病并予以诊治的现象,普遍存在于以刘勰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中。诊断出文学患病,并渴望治疗它,是批评家开展文学批评的重要动因。他们聚焦于声律病、繁杂病、字病、用事病和文类病,常常在治疗文病的同时,开出“正末归本”的根治良方,倡导养气、顺应四时、博学、养德等防病之术。在这一过程中,批评者们扮演着掌握权威话语的医生角色。这种“掎摭利病”的文学批评现象,昭示了文理与医理内在的一致性,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与中医在基本术语、思想、原理、思路、方法等方面的相同或相似之处,揭示了二者本质上都是“攻疾防患”的实践性应用学科,文即人、天人合一是其建立的重要认识论依据,“不治已病治未病”、有机整体、综合性和多元性是它们共同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 中医 文心雕龙 黄帝内经 掎摭利病
下载PDF
试论刘勰对左思的批评 被引量:4
12
作者 韦春喜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91-94,共4页
刘勰应是对左思作品进行较全面批评的第一人。他高度肯定了左思的文学才能。不仅指出了其创作的总体风貌 ,而且察觉出了其独特风格特征。认为左思的文学成就突出反映在《三都赋》和《咏史诗》上 ;另外也指出了其创作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 刘勰应是对左思作品进行较全面批评的第一人。他高度肯定了左思的文学才能。不仅指出了其创作的总体风貌 ,而且察觉出了其独特风格特征。认为左思的文学成就突出反映在《三都赋》和《咏史诗》上 ;另外也指出了其创作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现在看来 ,刘勰的批评有的地方有失偏颇或不甚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勰 左思 《文心雕龙》 批评
下载PDF
试论佛教论争对刘勰折衷方法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高文强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77-81,共5页
通过对东晋南朝佛教论争的考察,试图说明自东晋慧远以折衷之法调和佛儒关系后,佛教论争中折衷方法的大量实践,为刘勰以折衷论文提供了一份可鉴之资。而刘勰深广的佛学背景,使其在《文心雕龙》中吸取这一方法资源成为可能。最后结合刘勰... 通过对东晋南朝佛教论争的考察,试图说明自东晋慧远以折衷之法调和佛儒关系后,佛教论争中折衷方法的大量实践,为刘勰以折衷论文提供了一份可鉴之资。而刘勰深广的佛学背景,使其在《文心雕龙》中吸取这一方法资源成为可能。最后结合刘勰《灭惑论》和《文心雕龙》的具体创作,论证刘勰折衷方法在实践上主要借鉴了佛教论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论争 折衷方法 刘勰 灭惑论 文心雕龙
下载PDF
《文心雕龙》英译中的读者意识——以宇文所安英译本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胡作友 曹馨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32-38,96,共8页
读者不是译文的消极消费者,而是译文意义的能动建构者。读者意识是译者以读者视角观照翻译、使翻译行为围绕读者中心逐步向前推进的心理机制。宇文所安的读者意识体现在内容导向、沟通途径、主流诗学和读者接受四个方面,表现为材料选择... 读者不是译文的消极消费者,而是译文意义的能动建构者。读者意识是译者以读者视角观照翻译、使翻译行为围绕读者中心逐步向前推进的心理机制。宇文所安的读者意识体现在内容导向、沟通途径、主流诗学和读者接受四个方面,表现为材料选择的贴近意识、思想交流的贴心意识、表达习惯的贴合意识、服务读者的体贴意识。得益于读者意识,宇文所安充分履行了译者的职责,妥善处理了译者、作者和读者的三方关系,促进了《文心雕龙》在英语世界的接受与传播。中国文论要走向世界,译者的翻译能力是前提与基础,而读者意识是确保译者翻译能力得到充分展示的思想保证。读者意识有助于译文走进读者的心灵世界,有利于译文在译入语文化语境的进一步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 译者 读者 读者意识 跨文化对话 宇文所安
下载PDF
《文心雕龙》英译,一个文化的思考 被引量:5
15
作者 胡作友 张小曼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24-132,共9页
《文心雕龙》在英语世界的传播与研究得益于《文心雕龙》的英译,而文化专有项的解读与翻译是考察《文心雕龙》英译的一个重要切入点。《文心雕龙》中文化专有项的英译策略多种多样,但最有效也最为常用的翻译策略却是归化和异化。"... 《文心雕龙》在英语世界的传播与研究得益于《文心雕龙》的英译,而文化专有项的解读与翻译是考察《文心雕龙》英译的一个重要切入点。《文心雕龙》中文化专有项的英译策略多种多样,但最有效也最为常用的翻译策略却是归化和异化。"文"、"神思"及"文心雕龙"等关键术语的英译说明,保留文化特色和异质性是翻译取得成功的必要手段。目前,文论失语症是我国文艺理论研究所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破解之道在于,我们在奉行拿来主义的同时,必须实行送去主义,英译中国文论典籍正是弘扬中华文化的有力举措。立足传统文化,坚守并建设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家园是中国文论打破失语症,走向世界学术中心的应有方略和根本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 文化专有项 失语症 英译
下载PDF
论《隐秀》的“象外之隐”与易学 被引量:5
16
作者 窦可阳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8-75,共8页
《隐秀》作为刘勰探讨文学创作的重要篇章,此前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此中有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隐秀》"补文"存在真伪之议;第二,在《隐秀》"残文"中,"隐秀"的概念、内涵和审美效应并不难判定,学界对此... 《隐秀》作为刘勰探讨文学创作的重要篇章,此前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此中有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隐秀》"补文"存在真伪之议;第二,在《隐秀》"残文"中,"隐秀"的概念、内涵和审美效应并不难判定,学界对此实际也无大分歧;第三,学界一般都承认刘勰的"隐秀"论必然以《周易》为论述的依据和起点,对此本无疑义。但细论起来,这三个问题却都指向了《隐秀》文本的超越性阐释这一核心问题。对于真伪的问题,我们应超越那些客观牵连,而关注那些超越性的本然体验。在此,补文所体现的易学思想,确实与"残文"乃至全书一致;《周易》那种超越性的思维范式才是"象外之隐"的本源,中国意境美学的发轫,实与《周易》息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 隐秀 象外之隐 周易
下载PDF
《文心雕龙》创作理论生成的基础 被引量:5
17
作者 詹福瑞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11,共11页
《文心雕龙》是刘勰撰写的文章学著作,然此文章学研究的对象又非泛文体,有其明显的重点,即以审美为主体的诗赋。考察此书后二十五篇所涉及的作家作品,虽然有诗、赋、颂、箴、铭、诔、碑、书、章、表、奏、议、论、序、符、檄、移、策等... 《文心雕龙》是刘勰撰写的文章学著作,然此文章学研究的对象又非泛文体,有其明显的重点,即以审美为主体的诗赋。考察此书后二十五篇所涉及的作家作品,虽然有诗、赋、颂、箴、铭、诔、碑、书、章、表、奏、议、论、序、符、檄、移、策等二十余种文体,但主体是赋和诗,尤其是赋。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割情析采”理论,是建立在以辞赋和诗歌为主要考察对象之上的创作论,而创作论探讨的心与物、情与采、体与性的关系,都是写作诗赋所面临的基本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 理论 作家 作品
下载PDF
《文心雕龙》英译的外显化策略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胡作友 卢玉香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4-124,共11页
本文基于自建汉英平行语料库,对《文心雕龙》宇文所安译本和施友忠译本的外显化特征进行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通过提取威氏拼音和词汇、句法层面的参数发现:两个英译本总体呈现外显化特征,主要体现在译文的语言及诗学形式、词句意... 本文基于自建汉英平行语料库,对《文心雕龙》宇文所安译本和施友忠译本的外显化特征进行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通过提取威氏拼音和词汇、句法层面的参数发现:两个英译本总体呈现外显化特征,主要体现在译文的语言及诗学形式、词句意义和文化语境等方面,背后的非文本原因可归于翻译意图、文化立场和意识形态等因素。两位译者的外显化翻译使译文指涉更加明确,语境更加清晰,意义更易理解,原著的文论思想、美学精神和文化内涵得到充分阐释。外显化翻译在信息补偿、话语建构和文论互动方面具有一定价值,表明其作为中国古代文论的指导性翻译策略具有可能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 外显化 宇文所安 施友忠
下载PDF
新批评抑或解释学:宇文所安的《文心雕龙》研究方法问题 被引量:5
19
作者 谷鹏飞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1-55,共5页
国内学术界惯于将宇文所安的《文心雕龙》研究方法称为新批评方法,这一指称有其合理性。但就宇氏对《文心雕龙》文本的总体性翻译释读与研究方法而论,它应归于文学解释学而非新批评。新批评方法只是其具体分析工具,文学解释学才是其真... 国内学术界惯于将宇文所安的《文心雕龙》研究方法称为新批评方法,这一指称有其合理性。但就宇氏对《文心雕龙》文本的总体性翻译释读与研究方法而论,它应归于文学解释学而非新批评。新批评方法只是其具体分析工具,文学解释学才是其真正的研究方法论。宇文所安对文学解释学方法论征用的意义在于,它使《文心雕龙》在一种效果历史的辨证结构中走上了再经典化的道路,从而为探索一种世界性的文学理论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 宇文所安 新批评方法 解释学方法论
下载PDF
《文心雕龙》关键词在海外译介中的误读与悟读 被引量:5
20
作者 戴文静 顾明栋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7-45,共9页
在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当下,中国文论的外译已成为当前学界关注的重要议题。在文学阐释学理论的基础上,通过系统梳理、理论阐释及微观细读,可以发现《文心雕龙》关键词在传译过程中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解读... 在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当下,中国文论的外译已成为当前学界关注的重要议题。在文学阐释学理论的基础上,通过系统梳理、理论阐释及微观细读,可以发现《文心雕龙》关键词在传译过程中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解读,即误读和悟读。误读是主体由于自我理解不足而进行的有目的选择,而悟读则拓展了中国文论多元的研究视域及阐释空间。中国文论关键词外译应建立在视域重合的诠释学理论基础之上,尽可能地追求文学理论翻译的普效性和广受度,通过中西文论间的双向阐释,消解不合理的误读,走向合理的悟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论 《文心雕龙》 阐释 误读 悟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