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温脾汤对腺嘌呤性慢性肾衰竭大鼠肾功能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6
1
作者 赵宗江 魏晨 +1 位作者 杨美娟 王继峰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5年第6期461-464,共4页
目的:观察温脾汤对大鼠腺嘌呤性慢性肾衰竭的防治作用。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尿毒清组及温脾汤小、中、大剂量组。尿毒清组及温脾汤小、中、大剂量组,用200 mg/kg腺嘌呤水溶液及尿毒清、温脾汤不同剂量灌胃,... 目的:观察温脾汤对大鼠腺嘌呤性慢性肾衰竭的防治作用。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尿毒清组及温脾汤小、中、大剂量组。尿毒清组及温脾汤小、中、大剂量组,用200 mg/kg腺嘌呤水溶液及尿毒清、温脾汤不同剂量灌胃,共4周。在第2周和第4周时留取每组大鼠的24 h尿液、称重,第4周处死大鼠,取血、留取肾组织。测定尿、血Ca2+、P3+及血SCr、BUN,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温脾汤组对慢性肾衰竭大鼠的尿、血Ca2+、P3+及血SCr、BUN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疗效明显优于模型组。结论:温脾汤对腺嘌呤导致的大鼠慢性肾衰竭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脾汤 腺嘌呤 慢性肾衰竭 大鼠
下载PDF
温脾汤对5/6肾切除大鼠残余肾脏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李彧 牛建昭 +3 位作者 贺红莉 赵宗江 赵丽云 王继峰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6-28,共3页
目的 观察温脾汤对大鼠血清肌酐、尿素氮及 2 4h尿蛋白的影响。方法 采用 5 / 6肾切除方法制作大鼠肾纤维化模型 ,以PASM染色方法观察大鼠组织形态学变化 ,并应用图像分析技术对病理染色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温脾汤能够显著降低 5 / ... 目的 观察温脾汤对大鼠血清肌酐、尿素氮及 2 4h尿蛋白的影响。方法 采用 5 / 6肾切除方法制作大鼠肾纤维化模型 ,以PASM染色方法观察大鼠组织形态学变化 ,并应用图像分析技术对病理染色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温脾汤能够显著降低 5 / 6肾切除大鼠的血清肌酐 (P <0 0 5 )、尿素氮 (P <0 0 1)水平及 2 4h尿蛋白 (P <0 0 1) ,降低肾重体重比 ,抑制残余肾脏的代偿性肥大 ,减轻肾小球硬化及肾间质纤维化程度。结论 温脾汤可降低肾重体重比 ,抑制残余肾脏的代偿性肥大 ,减轻肾小球硬化及肾间质纤维化程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脾汤 肾纤维化 血肌酐 血尿素氮 大鼠
原文传递
针刺联合温脾汤对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炎症因子、胃肠激素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3
3
作者 段亚平 《光明中医》 2021年第18期3049-3052,共4页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温脾汤对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炎症因子、胃肠激素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20年4月治疗的110例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计算机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5例),对照组给...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温脾汤对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炎症因子、胃肠激素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20年4月治疗的110例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计算机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5例),对照组给予温脾汤治疗,观察组给予针刺联合温脾汤治疗。4周后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临床症状、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和γ干扰素(IFN-γ)等炎症因子水平,胃动素(MTL)、血管活性肠肽(VIP)和生长抑素(SS)等胃肠激素水平,生活质量量表(QLS)评价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73%(P<0.05)。观察组患者的大便艰涩、拘急冷痛、口淡不渴和四肢不温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TNF-α、IL-6和IFN-γ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MTL水平高于对照组,而VIP和SS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身体、角色、心理、社会和认知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温脾汤对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减轻炎症因子水平,改善胃肠激素,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便秘 针刺疗法 温脾汤 中医综合疗法
下载PDF
针药结合疗法对脓毒症患者肠道屏障功能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彭晓洪 宋棠 +2 位作者 黄永莲 黄壑霏 王评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2-146,共5页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中药口服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龙岗)2020年12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收治的40例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西医常规治...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中药口服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龙岗)2020年12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收治的40例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西医常规治疗组和针药结合疗法组,每组20例.所有患者均参照2016年脓毒症3.0指南标准给予基础治疗.西医常规治疗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联合使用莫沙必利、复方消化酶、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口服.针药结合疗法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联合腹针疗法及温脾汤内服.腹针疗法采用薄氏腹针疗法,取穴大横、关门、天枢、太乙、气海、关元、中脘、下脘,每日1次,每次20 min,连续8d.温脾汤药物组成为大黄12 g、当归15 g、干姜10 g、制附子10 g、人参15 g、炒白术15 g、茯苓15 g、芒硝3g、炙甘草6g,口服或鼻饲,每日3次,连服8d.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4d、8d胃肠功能障碍评分、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以及白细胞计数(WB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脂多糖(LPS)、白细胞介素(IL-10、IL-6)、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单核细胞人白细胞抗原-DR(HLA-DR)和辅助性T细胞17/调节性T细胞(Th17/Treg)水平的差异.结果随治疗时间延长,两组治疗后胃肠功能障碍评分、APACHEⅡ评分、WBC、hs-CRP、PCT、TNF-α、LPS、IL-6、Th17、Th17/Treg、I-FABP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IL-10和Treg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于治疗后8d达到谷值或峰值,且针药结合疗法组的变化较西医常规治疗组更显明[胃肠功能障碍评分(分):0.70±0.66比1.35±0.67,APACHEⅡ评分(分):14.70±3.92比16.90±5.17,WBC(×10^(9)/L):8.81±1.78比8.82±1.54,hs-CRP(mg/L):65.60±27.23比88.56±30.84,PCT(μg/L):1.08±1.03比1.85±1.06,TNF-α(ng/L):30.51±2.92比33.40±4.13,LPS(EU/L):28.71±2.75比32.90±2.28,IL-6(ng/L):9.81(4.88,31.60)比89.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针 温脾汤 脓毒症 肠道保护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概况 被引量:7
5
作者 霍德永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7年第6期81-83,共3页
肠易激综合征属"便秘""腹痛""泄泻""郁证"等范畴,病位在肠,病机是肝郁脾虚、脾胃虚弱和脾肾阳虚。脾胃虚弱,运化水湿功能受阻,湿热阻滞于肠发生泄泻、腹胀等;肝气郁结,脾胃功能受损,影响水湿运... 肠易激综合征属"便秘""腹痛""泄泻""郁证"等范畴,病位在肠,病机是肝郁脾虚、脾胃虚弱和脾肾阳虚。脾胃虚弱,运化水湿功能受阻,湿热阻滞于肠发生泄泻、腹胀等;肝气郁结,脾胃功能受损,影响水湿运化,脾胃虚弱是发病根本,肝气郁滞为次;肾阳受损,脾阳无以温补亦可导致。辨证论治,分为肝脾不和(肝郁气滞-柴胡疏肝汤、脾虚肝旺-痛泻要方合四逆散)、脾胃虚弱-参苓白术散和七味白术散、脾肾阳虚-四神丸加温脾汤三种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便秘 腹痛 泄泻 郁证 肝郁脾虚 肝脾不和 肝郁气滞 柴胡疏肝汤 脾虚肝旺 痛泻要方 四逆散 脾胃虚弱 参苓白术散 七味白术散 脾肾阳虚 四神丸 温脾汤 中医药治疗 综述
下载PDF
温脾汤延缓慢性肾衰竭进展的机制 被引量:6
6
作者 章洁 万毅刚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7期1473-1476,共4页
温脾汤可以改善慢性肾衰竭进展的增恶因素,减轻系膜增殖及细胞因子表达;抑制核转录因子、内皮依赖性舒张因子、氧自由基活性;促进细胞凋亡;调节脂质、蛋白质代谢;改善血液流变学等。温脾汤可能是临床延缓慢性肾衰竭进展的有效方药。
关键词 温脾汤 慢性肾衰竭
下载PDF
真武汤与温脾汤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观察 被引量:5
7
作者 石梅雪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1年第11期94-96,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真武汤与温脾汤加减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简称慢性肾衰)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3月在辽宁省锦州市中医医院接受治疗的35例慢性肾衰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温脾汤加减方案治疗,选取2019年4月—2019年6月在辽宁省... 目的对比分析真武汤与温脾汤加减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简称慢性肾衰)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3月在辽宁省锦州市中医医院接受治疗的35例慢性肾衰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温脾汤加减方案治疗,选取2019年4月—2019年6月在辽宁省锦州市中医医院接受治疗的36例慢性肾衰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真武汤加减方案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7.78%(28/36),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48.57%(17/3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肾功能指标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明显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尿蛋白定量、总胆固醇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浆白蛋白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肾衰患者采用真武汤加减方案治疗可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肾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肿 慢性肾功能衰竭 真武汤 温脾汤 经方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温脾汤对脓毒症心肌损伤患者核转录因子-κB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彭晓洪 黄永莲 +3 位作者 黄亚秀 陈冬杰 李少萍 王评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0年第10期1906-1910,共5页
目的:观察温脾汤对脓毒症心肌损伤患者疗效及对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影响。方法:80例脓毒症心肌损伤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配合温脾汤治疗,两组疗程均为8d。观察2组治疗前及治疗第4 d、8 d血清肌... 目的:观察温脾汤对脓毒症心肌损伤患者疗效及对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影响。方法:80例脓毒症心肌损伤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配合温脾汤治疗,两组疗程均为8d。观察2组治疗前及治疗第4 d、8 d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肌钙蛋白I(cTnI)、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NF-κB、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变化;记录2组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评分(APACHEII评分)、序贯性脏器衰竭评分(SOFA评分)变化,同时比较2组ICU住院时间、死亡患者的存活时间、28 d死亡率。结果:两组治疗后第4 d、8 d CK-Mb、NT-proBNP、cTnI、NF-κB、IL-6、TNF-α水平均较前治疗前下降,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P<0.01);治疗组在下调APACHEII评分、SOFA评分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组ICU住院时间(10.35±7.52)d,短于对照组(19.64±11.57)d(P<0.01);治疗组死亡患者的存活时间(14.25±6.32)d,对照组(8.25±3.32)d,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28d死亡率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温脾汤能减轻脓毒症心肌损伤患者NF-κB信号通路激活所致的炎症反应、改善心功能及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远期预后无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脾汤 脓毒症心肌损伤 核转录因子-ΚB 炎症反应
下载PDF
真武汤对比温脾汤加减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56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4
9
作者 马军 《中医临床研究》 2015年第21期52-54,共3页
目的:观察真武汤对比温脾汤加减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疗效。方法:符合诊断标准的慢性肾功能衰竭的56人,随机分为真武汤组28人和温脾汤组28人,观察显效率,结果:真武汤组显效15例,占53.6%;有效6例,占21.4%;无效7例;总有效率75.0%。温脾... 目的:观察真武汤对比温脾汤加减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疗效。方法:符合诊断标准的慢性肾功能衰竭的56人,随机分为真武汤组28人和温脾汤组28人,观察显效率,结果:真武汤组显效15例,占53.6%;有效6例,占21.4%;无效7例;总有效率75.0%。温脾汤组显效10例,占40.0%,有效2例占12.0%,总有效率43.0%,两组相比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真武汤治疗慢性肾衰较温脾汤有明显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武汤 温脾汤 慢性肾功能衰竭
下载PDF
真武汤对比温脾汤加减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0
作者 陆丽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12期212-213,共2页
目的探究真武汤和温脾汤加减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6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采用真武汤治疗,并归为观察组,对另外46例患者使用温脾汤治疗,并归为对照组,后观察两组效果,两组患者均为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结果... 目的探究真武汤和温脾汤加减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6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采用真武汤治疗,并归为观察组,对另外46例患者使用温脾汤治疗,并归为对照组,后观察两组效果,两组患者均为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较高,其中观察组为76.08%,对照组为47.82%,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真武汤对比温脾汤加减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真武汤的临床治疗效果更好,利于患者预后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武汤 温脾汤 加减治疗 慢性肾功能衰竭 临床效果
下载PDF
温脾汤对大鼠残余肾组织中核转录因子-κB/IκB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珺 李健 +2 位作者 牛建昭 赵宗江 王继峰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39-241,共3页
目的了解5/6肾切除大鼠残余肾组织核转录因子κappaB(NF-κB/IκBα)的表达与肾功能损害的关系,并观察温脾汤对NF-κB/IκBα的影响。方法采用5/6肾切除方法建立肾纤维化大鼠模型,以NF-κB p65亚基单抗及IκBα多抗为一抗,采用二步法免... 目的了解5/6肾切除大鼠残余肾组织核转录因子κappaB(NF-κB/IκBα)的表达与肾功能损害的关系,并观察温脾汤对NF-κB/IκBα的影响。方法采用5/6肾切除方法建立肾纤维化大鼠模型,以NF-κB p65亚基单抗及IκBα多抗为一抗,采用二步法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大鼠残余肾脏中NF-κB p65/IκBα的表达,结合血清肌酐、尿素氮、24 h蛋白尿等肾功能指标及肾脏病理损害情况,分析它们在肾脏损害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阐明温脾汤肾保护作用与核转录因子-κB/IκB的关系。结果模型组肾组织中NF-κB p65的表达较正常组织显著增高,与尿蛋白及血肌酐增高呈正相关关系,而IκBα表达明显低于正常肾组织。与模型组相比,温脾汤可上调IκBα的表达,抑制NF-κB p65的过度活化。结论温脾汤能减轻5/6肾切除对大鼠肾功能的损伤,这一作用与其能降低肾组织NF-κB表达的异常增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脾汤 肾纤维化 核转录因子κappaB 大鼠
原文传递
劳瘿与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辨治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静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9年第5期4-6,共3页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可归属"虚劳""虚损""水肿""劳瘿"等范畴,多与情志不遂、先天禀赋不足、饮食劳倦内伤、病久不愈等有关,肾阳虚为本,气滞、痰凝、血瘀为标。甲状腺与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可归属"虚劳""虚损""水肿""劳瘿"等范畴,多与情志不遂、先天禀赋不足、饮食劳倦内伤、病久不愈等有关,肾阳虚为本,气滞、痰凝、血瘀为标。甲状腺与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足太阴脾经循行部位重合,能调节人体生殖、生长代谢,与中医肝、脾、肾功能相似:"助肝疏泄,助脾运化,助肾生阳"。现代医学以补充左甲状腺素为主,终身服药,易发生不良反应;患者依从性差,需长期监测指标及药物不良反应。中医药治疗可较好改善临床症状,但中、重度甲减难以立即见效。倡导中西医并举、缩短病程,缓解痛苦,有显著优势,也能减轻长期服用西药不良反应。根据心、脾、肾阳气亏损偏重以及亏损程度,温阳散寒、温补脾肾、温补心肾、温肾回阳等补益法,常用附子理中丸、金匮肾气丸、右归丸、真武汤、温脾汤等加减化裁,酌加行气解郁、利湿化痰、活血祛瘀药物;遣方用药并非一味补阳,尤要重视阴阳协调、阴阳并补或阴中求阳,如六味地黄汤加温阳药物。气机郁滞宜行气解郁,药用柴胡、郁金、枳实、厚朴、佛手等;颈部肿大、周身浮肿,脘腹胀满不适,舌质淡,脉滑或弦滑等痰湿内阻可利湿化痰,药用茯苓、白术、浙贝母、半夏、瓜蒌等;病情迁延,见肢体麻木,刺痛固定不移,舌有瘀斑,脉细涩或细弦,可活血祛瘀,加丹参、三七、延胡索等。临证需四诊合参,辨证论治,灵活用药;记忆力减退,可加益智仁、远志、龙眼肉等养心安神益智;便秘,可加肉苁蓉、决明子等以温阳润肠通便;月经不调者,可加当归、王不留行、益母草等活血利水调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劳瘿 肾阳亏虚 气滞 痰凝 血瘀 附子理中丸 金匮肾气丸 右归丸 真武汤 温脾汤 六味地黄汤
下载PDF
温脾汤对热毒内盛型脓毒症病人疗效及对心肌损伤的改善及对炎症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蒋贇 尹金磊 郭磊 《安徽医药》 CAS 2023年第8期1676-1680,共5页
目的探究温脾汤对热毒内盛型脓毒症病人疗效及对心肌损伤的改善及对炎症的抑制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4例热毒内盛型脓毒症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42例)和中药组(42例)。其中常规组给予常... 目的探究温脾汤对热毒内盛型脓毒症病人疗效及对心肌损伤的改善及对炎症的抑制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4例热毒内盛型脓毒症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42例)和中药组(42例)。其中常规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中药组给予温脾汤联合西药常规治疗。比较两组病人中医证候积分,炎性指标[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疾病严重程度[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评分)],心肌功能[心肌肌钙蛋白(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中药组(9.12±1.35)分比(20.76±2.56)分、常规组(14.76±1.78)分比(21.01±2.61)分]、血清PCT[中药组(0.85±0.23)µg/L比(2.56±0.85)µg/L、常规组(1.32±0.51)µg/L比(2.48±0.78)µg/L]、CRP[中药组(21.58±2.45)g/L比(89.23±5.76)g/L、常规组(27.64±3.01)g/L比(88.45±5.68)g/L]、TNF-α[中药组(17.01±2.11)ng/L比(38.49±4.25)ng/L、常规组(24.68±2.76)ng/L比(37.86±4.16)ng/L]、cTnI[中药组(0.58±0.21)µg/L比(1.42±0.56)µg/L、常规组(0.96±0.32)µg/L比(1.48±0.61)µg/L]、CKMB水平[中药组(11.34±1.32)U/L比(28.42±2.78)U/L、常规组(15.67±1.84)U/L比(29.14±2.82)U/L]、APACHEⅡ评分[中药组(12.43±1.34)分比(17.56±2.21)分、常规组(14.76±1.67)分比(17.89±2.29)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中药组降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临床疗效(92.86%)高于常规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脾汤治疗热毒内盛型脓毒症可有效减轻病人心肌损伤,改善临床症状,降低炎症反应,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热毒内盛型 温脾汤 心肌损伤 炎症
下载PDF
温脾汤灌肠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志勇 陈焕新 +1 位作者 蒋建强 张静 《中国实用医刊》 2020年第13期111-113,共3页
目的探讨温脾汤灌肠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抽取2017年2月至2019年10月开封市第二中医院重症监护病区收治的6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20例。纳入患者均予以常规治疗,空白组加... 目的探讨温脾汤灌肠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抽取2017年2月至2019年10月开封市第二中医院重症监护病区收治的6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20例。纳入患者均予以常规治疗,空白组加用莫沙必利,对照组加用莫沙必利联合生大黄灌肠,治疗组加用莫沙必利联合温脾汤灌肠,记录各组治疗前后APACHEⅡ评分、胃肠功能评分、腹压监测值、胃动素及胃泌素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三组APACHEⅡ评分、胃肠功能评分、腹压监测值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APACHEⅡ评分、胃肠功能评分、腹压监测值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组改善幅度最优,空白组最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三组胃动素、胃泌素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胃动素水平下降,胃泌素水平提高,且治疗组上述指标改善效果优于空白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温脾汤灌肠联合莫沙必利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有利于提高患者胃肠功能及其他生理状态、实验室指标改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重症胰腺炎 温脾汤 中药灌肠 莫沙必利 胃肠功能
原文传递
温脾汤灌肠对重症患者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志勇 陈焕新 +1 位作者 蒋建强 张静 《光明中医》 2020年第15期2279-2281,共3页
目的研究温脾汤灌肠对重症患者胃肠激素水平恢复的影响。方法抽选2018年3月—2019年5月收入住院的重症患者120例,采用随机均等法划分为研究组(60例,加用温脾汤灌肠治疗)和对照组(60例,采用吗丁啉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2组患者疗效及... 目的研究温脾汤灌肠对重症患者胃肠激素水平恢复的影响。方法抽选2018年3月—2019年5月收入住院的重症患者120例,采用随机均等法划分为研究组(60例,加用温脾汤灌肠治疗)和对照组(60例,采用吗丁啉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2组患者疗效及胃肠激素水平恢复情况。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1.67%高于对照组71.6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G-17(7.91±0.88)pmol/L、PG-Ⅰ(136.28±12.39)ng/ml、PG-Ⅱ(12.53±2.86)ng/ml水平恢复显著优于对照组(5.32±0.82)pmol/L、(109.65±12.41)ng/ml、(15.72±2.91)ng/ml,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温脾汤灌肠治疗重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可显著改善患者胃肠功能,通过恢复胃肠激素水平以维持胃肠功能,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脾汤 灌肠 胃肠激素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从脾肾论治痛风性肾病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雪楠 董志刚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5年第4期53-54,共2页
痛风性肾病属"痹症""历节病"等范畴,与脾肾不足、痰瘀湿浊密切相关,病机总属本虚标实。脾肾亏虚是致病之本,痰瘀湿浊是致病之标,当从脾肾论治。健脾则脾之运化升清功能正常,水谷得以化生精液,湿浊之邪难以生成;补... 痛风性肾病属"痹症""历节病"等范畴,与脾肾不足、痰瘀湿浊密切相关,病机总属本虚标实。脾肾亏虚是致病之本,痰瘀湿浊是致病之标,当从脾肾论治。健脾则脾之运化升清功能正常,水谷得以化生精液,湿浊之邪难以生成;补肾能使肾藏精、主水、分清泌浊功能正常,精微物质得以保留,湿浊之邪得以排泄;化痰祛湿,泄浊通络,活血化瘀,经脉流畅,则痰瘀湿浊之邪不能滞留为害。急性发作期关节疼痛、屈伸不利等症状明显加剧,邪气实,以风湿热痹及风寒湿痹为主,方选二陈汤;慢性稳定期正虚邪恋,脾肾虚衰为主,方选温脾汤。临症辨证加减,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性肾病 从脾肾论治 肾功能损害 二陈汤 温脾汤 脾肾不足 痰瘀湿浊 中医药治疗
下载PDF
温脾汤的现代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梁露凡 吴样明 +3 位作者 况弯弯 万婷 黄新宇 季巧遇 《中国处方药》 2023年第2期183-186,共4页
温脾汤出自唐代医家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是主治阳虚寒积证的经典名方。近年来,已证实其在胃肠道、肾功能以及精神类等疾病方面应用广泛,疗效确切。本文通过文献整理,从中医理论和现代药理研究等方面阐述了温脾汤在疾病治疗方面的... 温脾汤出自唐代医家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是主治阳虚寒积证的经典名方。近年来,已证实其在胃肠道、肾功能以及精神类等疾病方面应用广泛,疗效确切。本文通过文献整理,从中医理论和现代药理研究等方面阐述了温脾汤在疾病治疗方面的相关应用,为临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脾汤 临床应用 综述
下载PDF
王诚喜教授加味温脾汤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经验 被引量:1
18
作者 何相红 王诚喜(指导) 《光明中医》 2022年第7期1177-1179,共3页
介绍恩师王诚喜教授运用加味温脾汤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经验。王教授认为复发性口腔溃疡是一类具有周期性、复发性的口腔黏膜疾病。中医药诊疗方法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具有溃疡愈合良好、复发率低的独特优势。恩师王诚喜教授基于其... 介绍恩师王诚喜教授运用加味温脾汤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经验。王教授认为复发性口腔溃疡是一类具有周期性、复发性的口腔黏膜疾病。中医药诊疗方法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具有溃疡愈合良好、复发率低的独特优势。恩师王诚喜教授基于其多年的临床经验,运用加减温脾汤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口腔溃疡 中医药疗法 温脾汤 名医经验 王诚喜
下载PDF
真武汤对比温脾汤加减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19
作者 赵勇刚 《智慧健康》 2018年第14期117-118,共2页
目的对比真武汤和温脾汤加减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1日至2017年11月21日期间我院慢性肾功能衰竭100例患者(实施信封随机分组模式),对照组的50例患者进行温脾汤加减治疗,观察组的50例患者进行真武汤治疗。... 目的对比真武汤和温脾汤加减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1日至2017年11月21日期间我院慢性肾功能衰竭100例患者(实施信封随机分组模式),对照组的50例患者进行温脾汤加减治疗,观察组的50例患者进行真武汤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Hb[(91.47±8.31)g/L]、Ccr[(56.85±5.23)m L/min]、BUN[(12.56±1.18)mmol/L]、SCr[(254.16±8.53)μmol/L]、总有效率(96.00%)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实施真武汤治疗效果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武汤 温脾汤加减 慢性肾功能衰竭 疗效
下载PDF
通肾汤治疗大鼠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实验研究
20
作者 赵洪军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S1期174-175,387,共3页
本实验通过病理形态学、血清学测定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等方法,观察了通肾汤治疗腺嘌吟所致大鼠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作用。形态学和血清学结果均提示模型制造是成功的,通肾汤组的肾脏损伤程度、BUN、Scr 的下降幅度与模型组和温脾... 本实验通过病理形态学、血清学测定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等方法,观察了通肾汤治疗腺嘌吟所致大鼠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作用。形态学和血清学结果均提示模型制造是成功的,通肾汤组的肾脏损伤程度、BUN、Scr 的下降幅度与模型组和温脾汤组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笔者认为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2,8-二羟基腺嘌吟结晶的溶解、排泄,促进病肾组织的修复及促进尿毒物质排泄,促进蛋白合成,抑制蛋白分解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功能衰竭 腺嘌呤 通肾汤 温脾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