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十世纪中国“新传记”文学中人物形象塑造的新变——以《不够知己》为例
1
作者 秦勇 《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6期52-57,共6页
中国二十世纪初的传记文学,受"新传记"发展的影响,产生了一系列新的变化。《不够知己》便是其中一个典型代表。《不够知己》是民国时代由知名学者温源宁所写的一部当代人物小传集,作者在书中做了大胆的尝试:运用各种技法描写... 中国二十世纪初的传记文学,受"新传记"发展的影响,产生了一系列新的变化。《不够知己》便是其中一个典型代表。《不够知己》是民国时代由知名学者温源宁所写的一部当代人物小传集,作者在书中做了大胆的尝试:运用各种技法描写人物的外貌特征,从而使得这些特征深入人心。作者的创新之处是,不仅充分加大了人物小传中外貌描写的比重,更巧妙地将外貌描写和人物性格塑造结合起来。作者的这种创作方法,一方面是由他自己的性格使然,另一方面,是受英文写作文体以及《时代的精神》一书的作家夏士烈德(William Hazlitt)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传记 温源宁 不够知己 性格塑造
下载PDF
《文源》对传统“说文学”的借鉴与创新
2
作者 肖峰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6期62-65,共4页
《文源》在"说文学"和古文字考释中,被广泛地征引,但至今未得到学界的充分重视,近年来,《文源》的研究见于叶玉英与田胜男的两篇硕士论文,但与其学术价值相比,研究还不够充分,值得挖掘的地方还有很多:如其学术思想的来源、学... 《文源》在"说文学"和古文字考释中,被广泛地征引,但至今未得到学界的充分重视,近年来,《文源》的研究见于叶玉英与田胜男的两篇硕士论文,但与其学术价值相比,研究还不够充分,值得挖掘的地方还有很多:如其学术思想的来源、学术创新以及对学界的影响,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源》 六书 借鉴 创新
下载PDF
恩师王佐良为我引航
3
作者 钱兆明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84-191,共8页
20世纪80年代,王佐良先生先后开创了《外国文学》和《文苑》两种学术刊物。在他生命的最后十五年,王先生不仅主编这两个学术刊物,还完成了《论契合》《英国文学史》等36部力作,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硕士生、博士生。本文作者作为王先生的研... 20世纪80年代,王佐良先生先后开创了《外国文学》和《文苑》两种学术刊物。在他生命的最后十五年,王先生不仅主编这两个学术刊物,还完成了《论契合》《英国文学史》等36部力作,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硕士生、博士生。本文作者作为王先生的研究生和助手之一,深情回顾了先生主编外语期刊的才智、著书立说的执着与培养人才的热情。王先生的言传身教让作者终生受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佐良 《外国文学》 《文苑》 《论契合》
原文传递
同济大学文远楼周边风环境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杨丽 《华中建筑》 2010年第5期29-30,共2页
通过计算机对规划方案进行风环境模拟分析尚处在探索阶段。该文通过对同济大学文远楼周边建筑风情况模拟,以上海市多年平均气象要素作为初始条件,计算过程中选用Fluent Airpak软件进行流场模拟分析。通过模拟结果分析旋涡、风影区……... 通过计算机对规划方案进行风环境模拟分析尚处在探索阶段。该文通过对同济大学文远楼周边建筑风情况模拟,以上海市多年平均气象要素作为初始条件,计算过程中选用Fluent Airpak软件进行流场模拟分析。通过模拟结果分析旋涡、风影区……在建筑周围分布的情况,并分析产生的影响。实验表明,运用Fluent Airpak对建筑物周边的微观气候环境进行模拟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并对建筑群规划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远楼 建筑群 布局 风环境
下载PDF
“现代”还是“古典”? 文远楼建筑语言的重新解读 被引量:10
5
作者 钱锋 《时代建筑》 2009年第1期112-117,共6页
文远楼长期被看作中国早期杰出的现代主义建筑作品,文章通过分析发现:该建筑不仅仅体现出现代主义特征,在现代的形式之下还隐藏着多重西方古典建筑语言,是一个深具复杂性和矛盾性的作品。文章着重分析该建筑中所隐含的西方古典建筑语言... 文远楼长期被看作中国早期杰出的现代主义建筑作品,文章通过分析发现:该建筑不仅仅体现出现代主义特征,在现代的形式之下还隐藏着多重西方古典建筑语言,是一个深具复杂性和矛盾性的作品。文章着重分析该建筑中所隐含的西方古典建筑语言特征,并从设计者的建筑思想角度探讨了作品具有复杂建筑语言的深层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远楼 中国现代建筑 古典建筑语言
下载PDF
《随隐漫录》《四库全书》文渊阁本与文津阁本异文及其研究价值 被引量:6
6
作者 孔凡礼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08年第2期1-5,共5页
以《随隐漫录》商务印书馆涵芬楼铅印本与其《四库全书》文渊阁本、文津阁本互为校勘,录出渊本与津本异文,并分析它折射出的政治文化意义。
关键词 《随隐漫录》 四库本 异文
下载PDF
《古文苑》编纂者新考 被引量:7
7
作者 王晓鹃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13-119,共7页
《古文苑》最早的刊本是南宋淳熙六年(1179)韩元吉婺州刊本,但淳熙婺州刊本并不是本书最早的初编本。从《古文苑》将刻石文放在选本卷首和其他卷目大量收录金石刻辞及赠答、倡和、联句类诗歌与箴铭劝诫类散文的编排体例和内容来看,其最... 《古文苑》最早的刊本是南宋淳熙六年(1179)韩元吉婺州刊本,但淳熙婺州刊本并不是本书最早的初编本。从《古文苑》将刻石文放在选本卷首和其他卷目大量收录金石刻辞及赠答、倡和、联句类诗歌与箴铭劝诫类散文的编排体例和内容来看,其最初的编撰者很可能是一位金石学家。对比、考究南宋时期的诸多金石学家,王厚之应该是《古文苑》一书最初编撰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文苑》 编者 王厚之
下载PDF
《唐文粹》"铨择"《文苑英华》说辨析 被引量:6
8
作者 郭勉愈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26-134,共9页
《唐文粹》与《文苑英华》均为编纂于北宋初年的文学总集,后人往往以为《唐文粹》是"铨择"《文苑英华》而成。从两书的编纂时间、过程,编辑体例及入选作品,文字校勘等三个方面证明《唐文粹》"铨择"《文苑英华》之... 《唐文粹》与《文苑英华》均为编纂于北宋初年的文学总集,后人往往以为《唐文粹》是"铨择"《文苑英华》而成。从两书的编纂时间、过程,编辑体例及入选作品,文字校勘等三个方面证明《唐文粹》"铨择"《文苑英华》之说是一种误解,说明《唐文粹》在后人收集和整理唐代文学和校勘诗文方面的重要文献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文粹》 《文苑英华》 铨择 编辑过程 编纂体例
下载PDF
周必大与《文苑英华》 被引量:3
9
作者 谷敏 《兰州学刊》 2005年第6期243-245,共3页
为了修正已往校勘的疏漏和保存更多的文献,南宋丞相周必大在致仕后重新校勘、刻印了北宋著名的官方类书《文苑英华》。周必大的《文忠集》和同时代的其他文献证明:他不仅是《文苑英华》重刊的组织者,还亲自做了该书的校勘工作,并给予合... 为了修正已往校勘的疏漏和保存更多的文献,南宋丞相周必大在致仕后重新校勘、刻印了北宋著名的官方类书《文苑英华》。周必大的《文忠集》和同时代的其他文献证明:他不仅是《文苑英华》重刊的组织者,还亲自做了该书的校勘工作,并给予合作者以充分的尊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必大 《文苑英华》 文献整理
下载PDF
《文选》分文体为三十八类说辨正——《〈文选〉分体三种说论衡》之二 被引量:3
10
作者 力之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1-118,共8页
《文选》分体既非三十七类,更不可能是三十八类,而只能是三十九类。对证明《文选》分类起关键作用者有二:《文选》序次作家的实际情形与《文选序》所说的"各以时代相次";相关版本上之标示。陈景云诸名家因未能就整体来考察部... 《文选》分体既非三十七类,更不可能是三十八类,而只能是三十九类。对证明《文选》分类起关键作用者有二:《文选》序次作家的实际情形与《文选序》所说的"各以时代相次";相关版本上之标示。陈景云诸名家因未能就整体来考察部分,故虽知"移"而未能识"难"。《文苑英华》及《汉书·艺文志》的分类如何,这对研究《文选》原分多少体无实质性意义;据天津艺术博物馆与日本永青文库分别所藏的敦煌本《文选注》之"解",无法证明"难"非《文选》之一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选》 分类 三十八类说 《文苑英华》 敦煌本《文选注》
下载PDF
《永乐大典》正本的流传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升 《图书馆建设》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07-110,共4页
本文对《永乐大典》正本在明代的流传情况作了较为详细的分析 ,指明其各个阶段收藏的地点及变化缘由 ,认为《大典》
关键词 《永乐大典》 正本 明代 流传情况 收藏特点
下载PDF
《文苑英华》选录杜诗底本溯源--以异文为中心
12
作者 沈润冰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1-71,共11页
宋初官修总集《文苑英华》所选录的杜诗与通行杜集间存在诸多异文,包括字序调换、语词改易、诗句变更等。大量异文显映出其所据杜诗底本的独特性。经比勘可知,《文苑英华》与九家本、分门本、百家本等北宋诸种杜集非出同源,而二王本较特... 宋初官修总集《文苑英华》所选录的杜诗与通行杜集间存在诸多异文,包括字序调换、语词改易、诗句变更等。大量异文显映出其所据杜诗底本的独特性。经比勘可知,《文苑英华》与九家本、分门本、百家本等北宋诸种杜集非出同源,而二王本较特殊,王洙搜罗的文献中可能存在与《文苑英华》底本相同或近似的杜集。同时可排除蜀本杜集、樊晃《杜工部小集》、孙仅《杜甫集》、杂编杜集以及吴若本所参杜集为《文苑英华》底本的可能。若从文献编纂的过程来看,《文苑英华》编修时曾采辑前代类书,顾陶《唐诗类选》可能为其重要参本之一。《文苑英华》成书早于杜集祖本二王本,在杜诗结集过程中占据关键地位,对其底本的追索有助于寻绎早期杜集文本的原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苑英华》 杜诗底本 异文 《唐诗类选》
下载PDF
瞿本、周本《文苑英华》与宋刻本关系考论
13
作者 何水英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5期49-55,共7页
在国内所藏的明抄本《文苑英华》中,瞿氏铁琴铜剑楼藏本与周叔弢藏本最受学人关注。瞿本《文苑英华》款式与宋刻本不符,缮写内容所存异处更多。相较而言,周本《文苑英华》比瞿本更接近宋刻本。瞿本《文苑英华》很有可能来自某一部与宋... 在国内所藏的明抄本《文苑英华》中,瞿氏铁琴铜剑楼藏本与周叔弢藏本最受学人关注。瞿本《文苑英华》款式与宋刻本不符,缮写内容所存异处更多。相较而言,周本《文苑英华》比瞿本更接近宋刻本。瞿本《文苑英华》很有可能来自某一部与宋刻本行款有所差异的宋抄本。瞿本、周本《文苑英华》均为钤印本,但周本既无叙录,也无今人对其钤印、馆藏信息的介绍,其质量虽优于瞿本,而从传播接受角度而言,人们更容易关注到瞿本,故有必要对这两种《文苑英华》明抄本进行版本价值衡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瞿本 周本 《文苑英华》:宋刻本
下载PDF
北宋文人总集和别集中的乐府观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瑞娟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9-56,192,共8页
北宋文人总集、别集中收录了大量的乐府诗,分析其中编录乐府诗的特点,能够反映出北宋文人的乐府观。《文苑英华》编录古题乐府居多,多数新题乐府入"歌行"类,表明宋初文人在观念上偏重古题乐府,中唐新题乐府并没有得到他们的... 北宋文人总集、别集中收录了大量的乐府诗,分析其中编录乐府诗的特点,能够反映出北宋文人的乐府观。《文苑英华》编录古题乐府居多,多数新题乐府入"歌行"类,表明宋初文人在观念上偏重古题乐府,中唐新题乐府并没有得到他们的认同。《唐文粹》选录新题乐府的比例增大,说明从真宗朝开始,宋人才接受新题乐府。《乐府诗集》的编纂体现出宋人的乐府诗史观和探究古乐府真实面貌的态度。从《乐府诗集》和北宋文人别集的编选来看,北宋中叶以后文人重视新题乐府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 乐府观 文苑英华 唐文粹 乐府诗集
原文传递
《古文苑》宋玉六赋真假的学术史之辨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伟琴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2-106,共5页
从南宋开始,《古文苑》中署名宋玉的六篇赋作真伪问题逐渐成为辞赋学界争议的焦点之一。本文以文献学、统计学等方法从《古文苑》的来历、《古文苑》中署名宋玉诸作的主要来源、《古文苑》宋玉六赋的著录情况三个方面,对《古文苑》宋玉... 从南宋开始,《古文苑》中署名宋玉的六篇赋作真伪问题逐渐成为辞赋学界争议的焦点之一。本文以文献学、统计学等方法从《古文苑》的来历、《古文苑》中署名宋玉诸作的主要来源、《古文苑》宋玉六赋的著录情况三个方面,对《古文苑》宋玉六赋的真伪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古文苑》所收署名宋玉的《笛赋》、《大言赋》、《小言赋》、《讽赋》、《钓赋》、《舞赋》六篇赋作,除《舞赋》外均为宋玉所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文苑》 宋玉 真伪
下载PDF
同济大学文远楼建设与改造设计的现代建筑思想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鑫 《华中建筑》 2011年第10期116-119,共4页
从形式、内容、观念等多视角对同济大学文远楼建设及改造设计中的现代建筑思想进行横向与纵向的比较分析,探讨了逾半个世纪以来,与西方国家振聋发聩的现代主义建筑运动不同,现代建筑思想在中国不同时代复杂的建筑文化语境下一直保持一... 从形式、内容、观念等多视角对同济大学文远楼建设及改造设计中的现代建筑思想进行横向与纵向的比较分析,探讨了逾半个世纪以来,与西方国家振聋发聩的现代主义建筑运动不同,现代建筑思想在中国不同时代复杂的建筑文化语境下一直保持一种胶滞的"中间状态"存在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远楼 现代主义 形式 内容 观念
下载PDF
杨士奇《文渊阁书目》与明代政府藏书目之编纂 被引量:2
17
作者 温庆新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CSSCI 2019年第2期72-76,共5页
杨士奇等编纂《文渊阁书目》是以文渊阁藏书的收贮位置与顺序为书目著录顺序,而非以文渊阁所藏之书的书籍形态为准,其目的是"永远备照",以便于对文渊阁藏书的查阅,而非目录学视域下的部类划分。故而,《文渊阁书目》不可避免... 杨士奇等编纂《文渊阁书目》是以文渊阁藏书的收贮位置与顺序为书目著录顺序,而非以文渊阁所藏之书的书籍形态为准,其目的是"永远备照",以便于对文渊阁藏书的查阅,而非目录学视域下的部类划分。故而,《文渊阁书目》不可避免地要恪守文渊阁以"国朝"为尊与维护政权统治作用为搜访、收贮图书的原则,这也是对明初钳制异端维护政权统治的直接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藏书目 《文渊阁书目》 “制书” 文治教化
下载PDF
《文明判集残卷》新探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世进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14-17,共4页
对《文明判集残卷》产生的时间进行了新的考证,认为其成书于公元八世纪初,而非七世纪中叶。本文还通过比较的方法,揭示出《文明判集残卷》实为唐代铨选考试之参考书,并指出该书对研究唐代判文演变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 文明判集残卷 铨选考试 文苑英华 判文
下载PDF
《册府元龟》编撰考 被引量:1
19
作者 林耀琳 《钦州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92-95,共4页
《册府元龟》与《太平御览》、《太平广记》和《文苑英华》三部书均成书于宋初,但它们并非一脉相承。经诸多史料考证,《册府元龟》的编撰是独树一帜的,整个成书过程有其独特的编撰文化主旨思想和背景,与宋初其他三部书的成书过程有诸多... 《册府元龟》与《太平御览》、《太平广记》和《文苑英华》三部书均成书于宋初,但它们并非一脉相承。经诸多史料考证,《册府元龟》的编撰是独树一帜的,整个成书过程有其独特的编撰文化主旨思想和背景,与宋初其他三部书的成书过程有诸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御览 太平广记 文苑英华 册府元龟
下载PDF
《古文苑》与《续古文苑》评析
20
作者 王晓鹃 《晋阳学刊》 CSSCI 2011年第6期129-133,共5页
《续古文苑》是清代著名学者孙星衍为南宋王厚之编纂的诗文选本《古文苑》所做的续本。从选编的标准看,二书都是辑佚之作,辑录的都是《文选》集外、史传不载之诗文,编纂时都坚持儒家思想,并有意挑选各时代的诗文精品。从编选体例看,二... 《续古文苑》是清代著名学者孙星衍为南宋王厚之编纂的诗文选本《古文苑》所做的续本。从选编的标准看,二书都是辑佚之作,辑录的都是《文选》集外、史传不载之诗文,编纂时都坚持儒家思想,并有意挑选各时代的诗文精品。从编选体例看,二者均始于文,终于诔,均比较重视箴、铭、碑、颂等文体,但孙星衍在沿用《古文苑》之体例外,还兼用《文选》的体例,故《续古文苑》体例远比《古文苑》精善;从编者身份看,二人都是江浙人,同为进士出身,都曾在馆阁任过职,又都好古博物,性嗜聚书,尤喜金石刻辞,是当时著名的金石学家和藏书家;从编纂质量看,《续古文苑》在编纂、校勘上更加精良,而《古文苑》有章樵注释,却是《续古文苑》不能相比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文苑》 《续古文苑》 编纂 体例 编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