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随机裂隙网络储层与井筒热流耦合数值模拟 被引量:14
1
作者 单丹丹 闫铁 +3 位作者 李玮 孙士慧 逯广东 赵欢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43-150,共8页
增强型地热系统(Enhanced Geothermal System,EGS)的渗流传热通道主要由注采井井筒与随机裂隙网络储层两大部分组成,过去对裂隙网络储层进行热流耦合模拟研究大多数都忽视了井筒壁的换热,导致模拟结果的准确性欠佳。为了更准确地评价EG... 增强型地热系统(Enhanced Geothermal System,EGS)的渗流传热通道主要由注采井井筒与随机裂隙网络储层两大部分组成,过去对裂隙网络储层进行热流耦合模拟研究大多数都忽视了井筒壁的换热,导致模拟结果的准确性欠佳。为了更准确地评价EGS出力、寿命等性能指标,开展了井筒—随机裂隙网络储层热流耦合数值模拟研究,基于商业有限元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对井筒与储层的渗流场、温度场进行耦合求解,分析了影响EGS采出温度与热开采速率的各项要素。研究结果表明:①注、采井的开孔长度(L0)对EGS的产能与寿命具有重要影响,400 m为最佳开孔长度,其EGS具有最佳出力与寿命;②在井筒壁上加保温材料可以有效提高开采初、前期的采出温度,减少热损失,提高开采速率;③随着开采的进行,注入井周围出现明显的低温区,并沿裂隙通道向采出井方向推移,这将导致系统达到开采寿命而衰竭,应停止开采一段时间后再进行热能开采;④裂隙渗透率、裂隙宽度等参数对开采速率的影响都呈现正相关性,参数值增大会提高开采速率、缩短开采年限。结论认为,井筒壁的换热对于EGS出力与寿命的综合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考虑井筒壁热损失的井筒—热储耦合模拟能够实现对EGS的完整性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型地热系统 井筒 随机裂隙网络 出力与寿命 热流耦合 COMSOL MULTIPHYSICS 采出温度 开采速率
下载PDF
滩浅海无井口隐患井井筒恢复工艺技术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高存宝 庞飞 +2 位作者 刘孝强 刘勇 徐蕾 《石油工程建设》 2021年第S02期72-76,共5页
滩浅海无井口隐患井主要是指因遭遇特大风暴潮或冰灾等而被损坏的油气井,该类隐患井因未对生产油气层挤封,井内留有管柱等而不满足国家安全环保相关管理规定,存在较大的生态环保风险。结合具体工程实例,在简要介绍滩浅海无井口隐患井概... 滩浅海无井口隐患井主要是指因遭遇特大风暴潮或冰灾等而被损坏的油气井,该类隐患井因未对生产油气层挤封,井内留有管柱等而不满足国家安全环保相关管理规定,存在较大的生态环保风险。结合具体工程实例,在简要介绍滩浅海无井口隐患井概况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滩浅海无井口隐患井核实井位的工艺方法、干式施工环境的创建、水泥覆盖物的清理、干式环境下井筒恢复工艺技术等,重点对单井和井组干式环境创建时的设计原则、设计案例、工作舱参数及抗环境载荷计算、工作舱强度校核等进行了深入的阐述。上述工作对类似工程的治理有较好的借鉴意义,也对形成一套完整的滩浅海无井口隐患井治理技术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滩浅海 无井口隐患井 井位核实 干式环境创建 井筒恢复
下载PDF
套管液压举升工具的研制及应用
3
作者 贾宗文 范白涛 +2 位作者 刘兆年 徐鸿飞 邓贺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51-58,共8页
针对传统井筒准备工作存在的不足,研制了套管液压举升工具,并设计了套管回收工艺。通过理论分析,计算了工具的举升能力,校核了液压增力缸、锚定机构和活塞拉杆等部件在工作状态下的强度,研究了锚定机构对套管内壁的应力影响,并对工具不... 针对传统井筒准备工作存在的不足,研制了套管液压举升工具,并设计了套管回收工艺。通过理论分析,计算了工具的举升能力,校核了液压增力缸、锚定机构和活塞拉杆等部件在工作状态下的强度,研究了锚定机构对套管内壁的应力影响,并对工具不同的应用场景进行了理论及工艺研究,同时在渤海油田对工具进行了现场应用。研究及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套管液压举升工具具备3000 kN以上的举升能力,工具各部件可承受举升作业产生的应力载荷,且不会对套管内壁造成损伤;工具可适用于内层套管回收、隔水导管及多层套管回收等多种应用场景,当回收内层套管时,工具可回收2.7~13.0 m长度的胶结套管(以常用的?244.48 mm套管为例),当回收泥线以下多层套管时,可回收20.0 m以上的不同形式的导管/套管组合;割刀+套管捞矛+套管液压举升工具的组合钻具可节省2趟起下钻,较常规套铣回收工艺工期节省约71.3%。所得结论可为该工具的海上大规模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筒准备 套管回收 液压举升 多层套管 锚定力
下载PDF
利用WellFlo软件预测海上多元热流体热采井筒参数
4
作者 张卫行 孙永涛 +2 位作者 孙玉豹 梅伟 林珊珊 《石油石化节能》 2016年第1期15-17,9,共3页
井筒参数计算对于海上多元热流体热采效果至关重要。利用WellFlo软件,建立了稠油油田单井的实际井筒参数计算模型,分析了不同多元热流体组分、外部传热环境、管流方式对井筒参数的影响,对比了计算值与实测值的差别。结果表明:多元热流... 井筒参数计算对于海上多元热流体热采效果至关重要。利用WellFlo软件,建立了稠油油田单井的实际井筒参数计算模型,分析了不同多元热流体组分、外部传热环境、管流方式对井筒参数的影响,对比了计算值与实测值的差别。结果表明:多元热流体中气体组分增加,特别是N2组分,使井底压力明显降低,井底温度则变化较小;外部传热环境随季节变化明显,影响井底温度约0.5~5℃,对井底压力影响甚微;管柱传热性能、管流方式对井筒参数影响较大,隔热油管导热系数最低,井底温度高,生产套管比油管内径大,井底压力高。WellFlo软件压力预测误差为0.83%,温度预测误差为3.09%,预测精度较高,说明该软件适用于海上多元热流体热采井筒参数计算,能够为注热方案设计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筒参数 WellFlo软件 多元热流体 热采
下载PDF
岩屑回注井的二次利用及双管注水技术
5
作者 卢山 孙超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2011年第B11期45-47,85-86,共3页
导管架平台井组施工作业中,一般需要前期特别钻出一口井,在裸眼完井后下入回注管柱作为岩屑回注井。在井组开发后期,若将该岩屑回注井弃用,浪费了一个井筒,必将损失高昂的经济效益。当前对回注井二次利用的普遍做法是:将回注井中的回注... 导管架平台井组施工作业中,一般需要前期特别钻出一口井,在裸眼完井后下入回注管柱作为岩屑回注井。在井组开发后期,若将该岩屑回注井弃用,浪费了一个井筒,必将损失高昂的经济效益。当前对回注井二次利用的普遍做法是:将回注井中的回注管串在设定位置切断,起出回注管串,对旧井眼进行修复,重新进行钻完井作业将井筒改造成生产井或注水井。介绍了对岩屑回注井的再次利用技术,即将其改造成注水井,并使用双管注水技术,为已投产的2口生产井提供注水服务,达到油田增储上产的目的,提高了油田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钻井 岩屑回注 弃井 井眼恢复 双管注水
下载PDF
气井井筒积液及其高度研究 被引量:19
6
作者 赵春立 杨志 张正祖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5期93-96,共4页
从井筒积液形成的机理出发,分析井筒积液的来源,比较几种常用的井筒积液预判方法。在对气井井筒压力分布与井筒积液关系分析的基础上,分别给出高、低气液比气井的积液预判数学模型以及在油套连通、不连通两种情况下的井筒积液高度计算方... 从井筒积液形成的机理出发,分析井筒积液的来源,比较几种常用的井筒积液预判方法。在对气井井筒压力分布与井筒积液关系分析的基础上,分别给出高、低气液比气井的积液预判数学模型以及在油套连通、不连通两种情况下的井筒积液高度计算方法,并据此进行实例计算。实际运用表明,该方法的计算结果可靠,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井 井筒积液 排水采气 低气液比 持液率
下载PDF
天然气井排水采气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2
7
作者 薛方刚 薛刚计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4年第3期49-51,7,共3页
天然气井中常有烃类凝析液以及地层水的流入。随着天然气的不断开发,井底含水量往往也越来越大,特别是对于产量较低、井底压力低、气流速度比较慢的气井很容易形成一定量的积液,产生液柱。很大程度影响了天然气的产量,严重的甚至压死井... 天然气井中常有烃类凝析液以及地层水的流入。随着天然气的不断开发,井底含水量往往也越来越大,特别是对于产量较低、井底压力低、气流速度比较慢的气井很容易形成一定量的积液,产生液柱。很大程度影响了天然气的产量,严重的甚至压死井。以榆林南区气井和子洲气田气井为例分析评价常见排水采气工艺的优缺点对常见的排水采气技术进行研究分析,。为进一步开发含水气井提供理论经验和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携液 井筒积液 排水采气 现场应用
下载PDF
井筒压降对底水油藏水平井生产动态的影响 被引量:11
8
作者 王海静 薛世峰 +1 位作者 仝兴华 闫文文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3-76,共4页
底水油藏水平井生产动态预测是制定油藏开发方案的重要依据。文中将井筒、油藏视为耦合系统,建立了油水两相管流-渗流耦合数学模型和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底水油藏水平井生产动态研究,分析了井筒压降对水平井见水时间、... 底水油藏水平井生产动态预测是制定油藏开发方案的重要依据。文中将井筒、油藏视为耦合系统,建立了油水两相管流-渗流耦合数学模型和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底水油藏水平井生产动态研究,分析了井筒压降对水平井见水时间、无水采收率及储层动用均衡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井筒压降导致水平井跟端见水时间提前,无水采收率降低,储层动用程度均衡性变差;采液速率越高,井段越长,忽视井筒压降所引起的底水油藏水平井生产动态预测结果的误差则越大。该研究成果对水平井控水方案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水油藏 水平井 井筒压降 无水采收率 动用均衡性
下载PDF
电加热工艺在孤岛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8
9
作者 穆建邦 陈辉 +2 位作者 李晶 史宝光 吴淑蓉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 2000年第3期19-21,共3页
为提高电加热采油工艺应用效果 ,研究了常规抽油井及各类电加热井的井筒温度分布曲线 .通过对各类井筒温度分布曲线的综合分析得出 :在电加热工艺选井方面 ,对高凝、高含蜡油井 ,应选择液量在 4 0 m3/ d以下且含水较低的井 ;而对于稠油... 为提高电加热采油工艺应用效果 ,研究了常规抽油井及各类电加热井的井筒温度分布曲线 .通过对各类井筒温度分布曲线的综合分析得出 :在电加热工艺选井方面 ,对高凝、高含蜡油井 ,应选择液量在 4 0 m3/ d以下且含水较低的井 ;而对于稠油井应选择供液能力较好且含水较低的井 .在选择加热方式、加热功率及加热深度时 ,应根据油井工况综合分析 ,结合各类电加热方式的不同特点 ,依据井筒温度分布曲线 ,合理设计各类电加热井的工作参数 .应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较好解决了稠油及高凝高含蜡油的开采问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岛油田 井筒 电加热 稠油 高凝油 热力采油
下载PDF
延长气田排水采气效果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成福 刘科如 +4 位作者 郭向东 刘宝平 任婷 贺杰 秦远成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5年第4期52-56,13,共5页
快速有效地排出井筒积液是保障延长气田积液气井高效、持续生产的关键。通过对延长气田积液井现状的分析,归纳对比了目前试验的提产排水、间歇生产排水和泡沫排水等排水采气试验效果,结果表明提产排水可作为中高产井的排水措施,间歇生... 快速有效地排出井筒积液是保障延长气田积液气井高效、持续生产的关键。通过对延长气田积液井现状的分析,归纳对比了目前试验的提产排水、间歇生产排水和泡沫排水等排水采气试验效果,结果表明提产排水可作为中高产井的排水措施,间歇生产排水和泡排相结合可作为低产水井的排水措施,泡排排水采气是可全面推广应用的排水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长气田 气井井筒积液 排水采气 临界携液流量
下载PDF
塔河油田缝洞型超深超稠油藏效益开采技术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睢芬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20年第2期94-100,共7页
塔河油田超稠油地质储量高,埋藏深,在地层中具有流动性,举升中随着温度降低,黏度增大,流动能力减弱,无法采出,主要采取掺稀油降黏开采。低油价以来,受掺入稀油和采出稠油销售价差影响,且稀油重复做功产生能耗,导致效益降低。为提高超稠... 塔河油田超稠油地质储量高,埋藏深,在地层中具有流动性,举升中随着温度降低,黏度增大,流动能力减弱,无法采出,主要采取掺稀油降黏开采。低油价以来,受掺入稀油和采出稠油销售价差影响,且稀油重复做功产生能耗,导致效益降低。为提高超稠油油藏开采效益,从地层、井筒、地面三个节点开展工艺探索、技术攻关及先导试验工作。以矿物绝缘电缆加热、纳米保温油管为主的保温开采取得明显效果,累计节约稀油9.86×10^4 t,可在超稠油油藏进行推广。耐温抗盐水溶性降黏剂获得突破,抗硫螺杆泵举升工艺取得进展,均为超稠油油藏效益开采提供充分条件。地面高效集输实施技术原理简单,但涉及管网改造、设备升级,成本高,实施繁,现试验设备准备中。地层降黏技术难度大,目前处于技术论证阶段。通过超稠油低成本开采技术的发展完善及集成应用,提高开发效益,并综合考虑,针对具体井况找出瓶颈,在技术体系中筛选配套工艺技术,以达到超稠油效益开采的目的,提升油田应对低油价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稠油开采 地层降黏 井筒保温 井筒降黏 高效举升 效益开采
下载PDF
苏里格气田井下节流气井积液量预测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振嘉 郑海亮 +1 位作者 刘永建 高远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9年第4期115-120,共6页
苏里格气田属于典型的致密砂岩气藏,储层具有典型的"低渗透、低孔隙、低丰度、强非均质性"的特征,区块气井生产主要采用安装井下节流器、多井串接和集气站计量等简化的地面设施以节约成本。因此,对于井下安装节流器气井测试... 苏里格气田属于典型的致密砂岩气藏,储层具有典型的"低渗透、低孔隙、低丰度、强非均质性"的特征,区块气井生产主要采用安装井下节流器、多井串接和集气站计量等简化的地面设施以节约成本。因此,对于井下安装节流器气井测试井筒积液情况需拔取节流器,而且井筒液面随生产动态变化,常规的井筒积液测试成本较高、影响气井产量,难以大规模使用。如何对节流器气井积液情况准确地预测尤为关键,直接影响气井排水采气措施的实施。针对以上情况,以苏里格气田X1区块为例,利用气井常规生产资料,结合节流器气嘴尺寸、下深等参数,提出产量比较法(实际产量与理论产量对比分析法)和油、套压差预测法,并结合现场测试数据进行方法验证,准确地预测了X1区块气井积液量,为气井精细措施管理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下节流器 井筒积液 排水采气 实际产量与理论产量对比 油套压差预测
下载PDF
常规套管井筒隔热技术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玉龙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1年第21期5011-5015,共5页
目前各国稠油主要采用注蒸汽的热采方式,即向地下油层内注入高温高压蒸汽。注汽过程中的能量损失,特别是井筒中的能量损失,直接影响热采效果。采用一定技术手段保证井筒隔热效果,对保持稠油热采效率起重要作用。提出了注汽施工中存在的... 目前各国稠油主要采用注蒸汽的热采方式,即向地下油层内注入高温高压蒸汽。注汽过程中的能量损失,特别是井筒中的能量损失,直接影响热采效果。采用一定技术手段保证井筒隔热效果,对保持稠油热采效率起重要作用。提出了注汽施工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出油管接箍隔热扶正技术、井下热胀补偿器隔热保护技术、长效汽驱用热采封隔技术和二次封固技术相结合的改进技术,以提高隔热油管井筒隔热性能和使用寿命,保证稠油热采效果。并通过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井筒 热采封隔器 二次封固
下载PDF
苏里格气田井下节流状态积液井判断方法探讨 被引量:5
14
作者 谈泊 冯朋鑫 +3 位作者 王惠 曹毅 李彦彬 于淑珍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3年第4期22-25,共4页
苏里格气田采用井下节流方式进行生产,常规的井筒积液判断方法已不再适用,如何判断节流气井积液是困扰气田生产的一个重要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总结优化了目前常用的几种判断方式,提出了适用于苏里格气田实际的产水井积液判断方法。... 苏里格气田采用井下节流方式进行生产,常规的井筒积液判断方法已不再适用,如何判断节流气井积液是困扰气田生产的一个重要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总结优化了目前常用的几种判断方式,提出了适用于苏里格气田实际的产水井积液判断方法。利用这些方法可以有效的筛查出气田产水气井,甚至可以估算出积液高度,准确率达到80%,为气井及时判断积液并及时采取排水采气措施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筒积液 井下节流 探液面 排水采气
下载PDF
井筒布置及裂隙分布特征对增强型地热系统采热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单丹丹 李玮 +4 位作者 王艳 李卓伦 冯耀国 逯广东 张弦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00-611,共12页
增强型地热系统(EGS)是干热岩储层良好的渗流和传热通道,EGS由注入井、含裂隙储层、采出井所组成,因此井筒布置和裂隙分布特征将直接影响到流体的流动路径,进而影响着流体的流动和传热过程.本文旨在同时考虑井筒布置与裂隙分布特征对系... 增强型地热系统(EGS)是干热岩储层良好的渗流和传热通道,EGS由注入井、含裂隙储层、采出井所组成,因此井筒布置和裂隙分布特征将直接影响到流体的流动路径,进而影响着流体的流动和传热过程.本文旨在同时考虑井筒布置与裂隙分布特征对系统采热性能的影响,建立三维井筒与热储热流耦合数值模型,分析井网布置与井间距参数变化;以及裂隙条数、裂隙迹长等裂隙分布特征变化对系统采热的影响,并以4项采热评价指标来评估地热潜能.研究结果表明:(1)注入井井数的增加会提高生产质量流率,但却不会使热突破明显提前,使得热开采速率大大提高,对系统采热有利;(2)井间距的增大可以延长系统寿命,提高开采中后期生产质量流率以及热开采速率,有利于热能提取;(3)裂隙条数的增加会导致裂隙储层连通性增强,从而导致采出温度下降更快,生产质量流率提高更大,热开采速率也明显提高,进而缩短系统寿命,且储层热提取率增大,对地层开采程度会提高;(4)裂隙平均迹长越长,采出温度越高,生产质量流率也越大,越有利于实现商业化开采,同时系统热开采速率也越大,且不会降低系统寿命,储层热提取率随平均迹长增大而减小,说明储层被开采程度较低,裂隙的贡献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型地热系统 井筒布置 裂隙分布特征 采热性能 井筒与热储 热流耦合 评价指标
原文传递
西江区块古近系地层井壁失稳机理分析及钻井液体系优化 被引量:5
16
作者 狄明利 赵远远 +2 位作者 由福昌 吴宇 侯珊珊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4-141,共8页
为解决西江区块古近系地层井壁失稳、电测遇阻等技术难题,通过分析古近系地层井下复杂情况、全岩及黏土矿物组成、微观结构、理化性能特征及钻井液特性,认为井壁失稳机理为微裂隙弱面发育和高含黏土矿物的水化作用。在此基础上,建立了... 为解决西江区块古近系地层井壁失稳、电测遇阻等技术难题,通过分析古近系地层井下复杂情况、全岩及黏土矿物组成、微观结构、理化性能特征及钻井液特性,认为井壁失稳机理为微裂隙弱面发育和高含黏土矿物的水化作用。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钻井液关键性能与井壁稳定性的内在联系,即钻井液密度为1.30g/cm3时,满足井径扩大率≤15%且坍塌周期≥10d(工期)的岩石浸泡10d后的内聚力≥7.2MPa。通过添加抑制剂PF-UHIB、物理封堵剂PF-AquaSeal和化学封堵剂PF-SmartSeal等对钻井液性能进行了优化,实验评价表明优化后的钻井液体系岩屑回收率大于90%、线性膨胀率小于3%、内聚力8.9MPa。目前优化后的钻井液体系已在西江区块古近系地层取得成功应用,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江区块 古近系地层 井壁稳定 钻井液 岩屑回收率 内聚力 线性膨胀率
下载PDF
草古1潜山裂缝性碳酸盐岩稠油油藏开采特征 被引量:4
17
作者 徐丕东 韦涛 孙丙和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1-23,29,共4页
方法 结合矿场实践 ,应用油藏工程方法 ,研究裂缝性古潜山碳酸盐岩特、超稠油油藏开采特征及开采效果。目的 搞清此类油藏的开采规律 ,使其得到合理、有效的开发。结果 高角度裂缝发育的古潜山碳酸盐岩特、超稠油油藏 ,由于裂缝发育... 方法 结合矿场实践 ,应用油藏工程方法 ,研究裂缝性古潜山碳酸盐岩特、超稠油油藏开采特征及开采效果。目的 搞清此类油藏的开采规律 ,使其得到合理、有效的开发。结果 高角度裂缝发育的古潜山碳酸盐岩特、超稠油油藏 ,由于裂缝发育的随机性 ,直井开采效果差异较大 ,而水平井能钻遇更多的裂缝 ,故水平井布井方式开发较有利 ;由于此类油藏渗透性较好 ,依据平面原油性质的变化 ,采取井筒降粘和蒸汽吞吐引效相结合的配套开采模式 ,并应用改进的井筒降粘采油工艺及优化的注采参数等一系列配套措施 ,对改善开采效果均是有效的。结论 通过开采特征研究 ,所确定的布井方式、开采方式及采取的一系列参数技术界限 ,保证了此类特种油藏的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性油气藏 碳酸盐岩油气藏 古潜山 稠油油藏 井筒降粘 开采特征 蒸汽吞吐 水平井
下载PDF
试井早期流态恢复及参数解释 被引量:5
18
作者 胡小虎 郑世毅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7-91,共5页
根据压力数据中噪音对压力导数的影响随时间快速减弱的特点,针对地面流量恒定、流动期内定井储的压力数据,根据井筒物质平衡方程,采用指数流量模型按反向分段光滑拟合算法及约束条件,恢复出在开关井后井筒的续流流量,在此基础上,利用Il... 根据压力数据中噪音对压力导数的影响随时间快速减弱的特点,针对地面流量恒定、流动期内定井储的压力数据,根据井筒物质平衡方程,采用指数流量模型按反向分段光滑拟合算法及约束条件,恢复出在开关井后井筒的续流流量,在此基础上,利用Ilk反褶积算法消除指定比例的井储效应,恢复出受井储效应影响的早期压力响应,并利用恢复的径向流直线段进行参数解释。含0.03MPa随机噪音的压力数据测试表明,方法稳定、结果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井 反褶积 井储效应 流态恢复 参数解释
下载PDF
苏75井区排水采气工艺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康迎宾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11期82-87,共6页
苏75井区属于典型"三低"气藏,储层普遍含气,气层普遍有水。气井投产后,普遍产水,产量低,递减快。井区平均单井产量1.0×10~4 m^3/d,产量低导致产水气井携液能力减弱,易造成气井普遍出水,井筒普遍积液。结合苏75井区积液... 苏75井区属于典型"三低"气藏,储层普遍含气,气层普遍有水。气井投产后,普遍产水,产量低,递减快。井区平均单井产量1.0×10~4 m^3/d,产量低导致产水气井携液能力减弱,易造成气井普遍出水,井筒普遍积液。结合苏75井区积液井生产特征,研究、摸索泡沫排水采气、气举排水采气、柱塞气举排水采气等工艺及其适应性,形成了排水采气工艺技术系列。各项排水采气工艺措施的实施,确保了井区产水井的连续稳定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藏开采 井筒积液 泡沫排水采气 气举排水采气 柱塞气举排水采气 苏75井区
下载PDF
渤海某凝析气田气井井筒积液分析及处理措施 被引量:5
20
作者 陈凯 姚为英 +2 位作者 张强 王雁萍 张海勇 《油气井测试》 2020年第2期37-42,共6页
针对凝析气藏开发过程中存在产量递减、气井高含水及井筒积液等问题,以渤海某凝析气田关停气井为研究对象,利用气井生产动态分析方法,结合气井的系统测试资料,明确了关停气井井筒中的积液段,利用经验公式法及Pipesim软件计算了临界携液... 针对凝析气藏开发过程中存在产量递减、气井高含水及井筒积液等问题,以渤海某凝析气田关停气井为研究对象,利用气井生产动态分析方法,结合气井的系统测试资料,明确了关停气井井筒中的积液段,利用经验公式法及Pipesim软件计算了临界携液气量、优化了气井生产管柱。为保证关停气井复产后正常生产,提出气举、涡流排液、泡排、小直径管等排液采气措施建议及实施步骤。对E4、E5、E6井井筒积液进行分析,其中E6井根据建议措施复产后,初期日产气2.3×10^4 m^3,日产油15 m^3。根据前期生产动态,预测五年累产气约584×10^4 m^3。该方法可为海上凝析气田井筒积液分析及关停井复产措施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析气田 临界携液气量 高含水 动态分析 井筒积液 管柱优化 关停井复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