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建筑师、文人、学者、教师?——解读王澍及其建筑思想 被引量:8
1
作者 王斌 《华中建筑》 2009年第2期35-36,63,共3页
通过解读王澍的4种身份:"建筑师、文人、学者、教师",来理解他的建筑思想和建筑实践所具有的情趣与诗意、体验与营造、简单与直接等特点。
关键词 王澍 体验 营造
下载PDF
自然视角下的建筑传统文化回归——解读中国美院象山校区 被引量:5
2
作者 麻响箭 《建筑与文化》 2014年第1期111-112,共2页
顺应自然,融入自然一直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特有的气息。本文中将对中国美院象山校区进行解读。探析在王澍在源于自然生活状态的建筑营造活动中,试图唤回一种逐渐被淡忘的自然情怀,寻找一条传统与现代和谐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 自然 传统 象山校区 王澍
下载PDF
建构——诗意的空间营造 被引量:4
3
作者 彭兴 《建筑与文化》 2014年第3期150-151,共2页
建构不仅是一种构造过程,更在这一过程中融入了人的情感体验,并用这种体验将建筑材料重新组合以创造诗意的空间。建筑师们不再仅仅追求建筑的外部形态,而是通过对材料的组合、对环境的重视,努力营造一个能与使用者产生情感共鸣的诗意空... 建构不仅是一种构造过程,更在这一过程中融入了人的情感体验,并用这种体验将建筑材料重新组合以创造诗意的空间。建筑师们不再仅仅追求建筑的外部形态,而是通过对材料的组合、对环境的重视,努力营造一个能与使用者产生情感共鸣的诗意空间。本文将以安藤忠雄、王澍的诗意建筑来探讨建构建筑的实现方法,以指导当代的建筑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构 诗意空间 安藤忠雄 王澍
下载PDF
结合后现代主义理念解读王澍建筑作品的“瓦片情结” 被引量:4
4
作者 邢至怡 《建材技术与应用》 2012年第8期15-17,共3页
中国建筑师王澍获得了2012年度普里兹克建筑学奖。其作品与后现代主义理论有着一定的关联。结合后现代主义理念分析其作品表现出的"瓦片情结",解读其中潜藏着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 建筑作品 王澍 后现代主义 瓦片情结
下载PDF
现代建筑的文化传承——安藤忠雄和王澍的作品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曹中 缪剑峰 侯玄 《华中建筑》 2014年第6期30-35,共6页
传统文化的继承一直是学界讨论的热点。当代中国建筑师由于缺乏对传统文化深入细致的研究,在建筑创作上始终找不到一条明确的方向去继承和发扬传统精神。通过分析安藤忠雄和王澍两位建筑师的作品,试图从创作源泉、设计手法、传统解读三... 传统文化的继承一直是学界讨论的热点。当代中国建筑师由于缺乏对传统文化深入细致的研究,在建筑创作上始终找不到一条明确的方向去继承和发扬传统精神。通过分析安藤忠雄和王澍两位建筑师的作品,试图从创作源泉、设计手法、传统解读三个方面入手,探寻传统文化在现代建筑中的继承方式,以求对我们的建筑实践在传统继承方面提供一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藤忠雄 王澍 禅境 造园 文化传承
下载PDF
实验建筑在中国的艺术表现——以王澍作品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新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15年第3期131-135,共5页
实验建筑以其先锋姿态在中国当代建筑设计领域强势登场,中国涌现出一批实验建筑的代表性人物,其中设计师王澍成为了首个获得"普利兹克奖"的中国建筑师(此前,1983年获奖设计师贝聿铭为美籍华人)。王澍的建筑设计风格既有着浓... 实验建筑以其先锋姿态在中国当代建筑设计领域强势登场,中国涌现出一批实验建筑的代表性人物,其中设计师王澍成为了首个获得"普利兹克奖"的中国建筑师(此前,1983年获奖设计师贝聿铭为美籍华人)。王澍的建筑设计风格既有着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又与西方前卫艺术理念精妙融合,在秉持艺术多样性与差异性的同时,又无限地亲近自然,重返自然,使建筑与自然诗意、和谐地共存。该文力求在展现设计师王澍的独特艺术风格的同时,引发人们对中国未来城市建筑设计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艺术 实验建筑 未来城市建筑 普利兹克奖 王澍
下载PDF
南宋初期延安失陷史事发微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军营 《历史教学(下半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3-28,共6页
南宋初期,金人越过黄河进犯陕西。随其战略意图转移,鄜延路面临严重危机。在金军强势攻击下,延安府失陷。曲端救援与延安失陷间并无直接关联,王庶本人对敌情懵懂,不善军事,指挥失误,措置不当,以及组织和领导能力欠缺等,理应承担直接与... 南宋初期,金人越过黄河进犯陕西。随其战略意图转移,鄜延路面临严重危机。在金军强势攻击下,延安府失陷。曲端救援与延安失陷间并无直接关联,王庶本人对敌情懵懂,不善军事,指挥失误,措置不当,以及组织和领导能力欠缺等,理应承担直接与主要责任。延安失陷反映了金军强大压力下南宋地方军政一些突出问题,对随后的陕西抗金事业亦产生了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金战争 曲端 王庶 酆延路
原文传递
王澍作品中的透明性解读--以中国美院象山校区二期为例
8
作者 管典 《城市建筑》 2019年第35期66-67,共2页
笔者在考察象山校区之后,发现其暗合透明性的逻辑。文章首先介绍了物理与现象透明的概念,然后结合象山校区的教学楼解读建筑的透明性特征与设计方法,为相关理论在设计实践中的运用提供新的参照。
关键词 透明性 象山校区 王澍 空间操作
下载PDF
简论王澍的“原本”书学思想
9
作者 杨开飞 王全 《榆林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100-104,共5页
王澍是清初以书法创作与理论研究著称的艺术家。他首攀篆书绝顶,四体并工;论书矜练,声振海內。针对当时书坛的种种流弊,他提出“书本篆隶,书本晋唐”的书学思想。“原本”书学观对于社会和个人的书法创作都有不朽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书学思想 书法创作 艺术家 篆书 清初 简论 指导意义 原本 社会
下载PDF
走出中国建筑的误区——王澍与普利兹克建筑奖
10
作者 顾孟潮 《重庆建筑》 2012年第4期13-15,共3页
该文介绍与评述普利兹克建筑奖、历届获奖人和王澍的建筑设计哲学理念。
关键词 普利兹克建筑奖 建筑哲学 建筑设计理念 建筑设计起点 王澍 慢建造
下载PDF
读解戴望舒诗歌的色彩密码——青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卫湘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60-64,共5页
青色是汉语中独有的色彩概念 ,具有丰富深厚的文化内涵。现代诗人戴望舒独钟青色 ,其笔下青色广泛流布 ,贯穿始终 ,化合成其诗歌生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种用色倾向打上了诗人个性和心理的鲜明印记 。
关键词 戴望舒 诗歌 色彩 青色 蓝色 黑色 绿色 用色倾向 个性 心理
下载PDF
从“栈石星饭的岁月”到“骤山骤水的行程”:戴望舒西语译诗对其创作的影响
12
作者 唐雨齐 国序芃 《语言与文化研究》 2025年第1期209-213,共5页
西班牙语译诗在中国现代诗人戴望舒的诗歌翻译工作中占了较大的比重。抗战时期,面对残酷的时局,戴望舒的诗歌创作走出象征主义的藩篱,趋向现实主义的基调。在这一诗风转变的过程中,他有意从洛尔迦等西班牙“27一代”诗人作品及西班牙战... 西班牙语译诗在中国现代诗人戴望舒的诗歌翻译工作中占了较大的比重。抗战时期,面对残酷的时局,戴望舒的诗歌创作走出象征主义的藩篱,趋向现实主义的基调。在这一诗风转变的过程中,他有意从洛尔迦等西班牙“27一代”诗人作品及西班牙战争谣曲中找寻指引,在乱世之中照亮一条全新的诗歌创作之路。谣曲是西班牙古老的民歌形式,在二十世纪经洛尔迦注入新的时代精神而再度焕发生机;在西班牙内战期间,这一题材简易、易于传唱的诗体又被运用于反法西斯歌谣的创作。戴望舒对洛尔迦和西班牙抗战谣曲的翻译,既映射出他本人的文学趣味,又指导了抗战时期诗人自身的诗歌创作。本文将从风格、形式、意象等方面,探讨西语译诗对戴望舒后期诗歌创作产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望舒 西班牙诗歌 译诗 诗歌创作
忧郁的诗魂——戴望舒诗歌的美学特征 被引量:4
13
作者 谭德晶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75-79,共5页
戴望舒诗歌中的忧郁具有浓厚的形而上色彩。其忧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不可捉摸性、普遍性和深沉性 ,它们共同组成了戴望舒诗歌艺术的美学特征。
关键词 戴望舒 诗歌 忧郁 美学特征
下载PDF
在过去的绵延中深入未来——汉语译诗与译者写诗的记忆诗学比较研究
14
作者 亚思明 胡龙飞 《南都学坛》 2025年第1期21-31,共11页
记忆自古以来便是诗歌言说的内容,但到了近现代以后,诗人开始把回忆和遗忘的过程作为文学的主题。英国哲学家洛克、休谟通过记忆研究在自我认同问题上的建构和解构,给浪漫派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支援,并最终导向“自我同一性的缺失”这样一... 记忆自古以来便是诗歌言说的内容,但到了近现代以后,诗人开始把回忆和遗忘的过程作为文学的主题。英国哲学家洛克、休谟通过记忆研究在自我认同问题上的建构和解构,给浪漫派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支援,并最终导向“自我同一性的缺失”这样一个重要的现代主义诗学命题,而这种转变以翻译为媒传达给了穆旦。戴望舒在译介法国象征派的同时实现了记忆的空间化,并且找到了一种新的主体性的表达。基于法国哲学家柏格森有关时间、绵延、意识和记忆等概念,俄罗斯阿克梅派诗人曼德尔施塔姆提出了“时间的玫瑰”这样一种以有机体的永恒统一的名义摧毁正典的诗学。北岛借鉴了曼氏的这一意象,重建记忆中的北京,肯定了曼氏所言的“创新和记忆携手而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 记忆 穆旦 戴望舒 北岛
论戴望舒诗歌中的女性意象 被引量:2
15
作者 陶忠娣 《宿州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77-79,共3页
戴望舒诗歌中女性意象繁多,并有着单纯、善良、温情、忧郁、缅想的精神气质。正是这些女性意象,传达了戴 望舒对生活、理想、爱情及生命的看法和价值观念,使他在诗的审美中得以超俗和超越。
关键词 戴望舒 女性意象 忧郁美 理想和情感
下载PDF
《雨巷》经典化现象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蕾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4年第1期124-128,共5页
戴望舒的《雨巷》是一首享誉诗坛的经典之作。除去其自身的内涵和艺术成就之外,读者接受是将其推向经典的重要原因。接受过程中的一些因素,诸如话语权力、文学批评、"雨巷"情结、文学谱系等都对《雨巷》的经典化产生了重大影... 戴望舒的《雨巷》是一首享誉诗坛的经典之作。除去其自身的内涵和艺术成就之外,读者接受是将其推向经典的重要原因。接受过程中的一些因素,诸如话语权力、文学批评、"雨巷"情结、文学谱系等都对《雨巷》的经典化产生了重大影响。正是借助于它们,《雨巷》不仅在诗歌史上永垂不朽,还有力地推动了新诗抒情艺术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望舒 《雨巷》 话语权力 批评策略 “雨巷”情结 文学谱系
下载PDF
戴望舒与道家文化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保昌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3-47,共5页
由于对道家文化的接近与体贴,戴望舒在他一生的处世、为人、诗歌创作、择取西学的路径等方面有鲜明的独异性特征。戴望舒与道家文化的关联很深,老庄哲学、诗学、美学思想对他影响极大,并内化为潜在心理机制,影响着诗人的人生选择与诗艺... 由于对道家文化的接近与体贴,戴望舒在他一生的处世、为人、诗歌创作、择取西学的路径等方面有鲜明的独异性特征。戴望舒与道家文化的关联很深,老庄哲学、诗学、美学思想对他影响极大,并内化为潜在心理机制,影响着诗人的人生选择与诗艺追求。他在爱情生活中选择逃避、他的悲天悯人的忧郁气质、他钟情于死亡书写、独特的诗歌写作的运思方式、诗歌经典意象的营造等等,都具有鲜明的道家文化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望舒 道家文化 诗歌
下载PDF
戴望舒的诗论与《恶之花》的翻译
18
作者 王龙 《法语国家与地区研究(中法文)》 2024年第4期21-30,共10页
戴望舒是20世纪上半叶著名的诗人、翻译家,因其诗歌创作、诗论研究和诗歌翻译而享誉于世。1946—1947年,戴望舒将波德莱尔的《恶之花》译介到中国,在其译作《恶之花掇英》中能够发现:“诗情”作为戴望舒诗论的核心塑造了他的翻译观;在... 戴望舒是20世纪上半叶著名的诗人、翻译家,因其诗歌创作、诗论研究和诗歌翻译而享誉于世。1946—1947年,戴望舒将波德莱尔的《恶之花》译介到中国,在其译作《恶之花掇英》中能够发现:“诗情”作为戴望舒诗论的核心塑造了他的翻译观;在翻译风格上,“诗情”推动了戴望舒在译诗过程中对新与旧的取舍、内容和形式的变更,并进一步影响了他的翻译策略和对“‘诗’可不可译”的回答;“诗情”融汇了中国古典诗学和中国现代主流诗学的影响,在诗的艺术价值和现实价值的权衡中促使戴望舒在翻译伦理层面对《恶之花》进行选择和改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望舒 诗论 “诗情” 《恶之花》 《恶之花掇英》
下载PDF
“诗情”论与“纯诗”论之比较——戴望舒与法国象征主义诗论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朱源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83-87,共5页
戴望舒诗论的主要特征与法国象征派诗论的基本特点有诸多契合。通过对戴望舒诗论中的“诗情”论与法国象征主义诗论中的“纯诗”论的比较分析,试图阐明二者之间的关系,这对于更深入理解戴望舒的诗歌理论与实践的演变,继而更好地了解中... 戴望舒诗论的主要特征与法国象征派诗论的基本特点有诸多契合。通过对戴望舒诗论中的“诗情”论与法国象征主义诗论中的“纯诗”论的比较分析,试图阐明二者之间的关系,这对于更深入理解戴望舒的诗歌理论与实践的演变,继而更好地了解中国“象征派”以及“现代派”诗论与诗歌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望舒 法国象征主义 诗情论 纯诗论
下载PDF
超现实主义与戴望舒《灾难的岁月》 被引量:2
20
作者 姚万生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29-134,共6页
戴望舒最后一部诗集 《灾难的岁月》的价值在于它是超现实主义影响下所构成的独创。本文论及接受影响的背景及具体表现, 特别是艾吕雅的影响。该集以超现实的神奇表现, 融个人哀痛于民族苦难的咏唱之中而获成功, 成为抗战诗歌史上不... 戴望舒最后一部诗集 《灾难的岁月》的价值在于它是超现实主义影响下所构成的独创。本文论及接受影响的背景及具体表现, 特别是艾吕雅的影响。该集以超现实的神奇表现, 融个人哀痛于民族苦难的咏唱之中而获成功, 成为抗战诗歌史上不朽的丰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望舒 诗歌 超现实主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