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唐代韦宙与《韦氏集验独行方》
1
作者 郭婧博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639-1640,1757,共3页
唐代许多文人对医学表现出浓厚兴趣,文人们著书立说,丰富了医学著述。出于自身养生及治病的需要,加之地方医疗资源有限,文人们通过各种途径搜集医方并编纂成书。唐代文人韦宙根据搜集的医方编写了《韦氏集验独行方》,此书已散佚,现从后... 唐代许多文人对医学表现出浓厚兴趣,文人们著书立说,丰富了医学著述。出于自身养生及治病的需要,加之地方医疗资源有限,文人们通过各种途径搜集医方并编纂成书。唐代文人韦宙根据搜集的医方编写了《韦氏集验独行方》,此书已散佚,现从后世文献中辑出《韦氏集验独行方》25方。《韦氏集验独行方》所录医方关注唐代官吏常见疾病和一些南方特有疾患、家内常见病,并以单方为主,多用常见药材易于操作和流传,这种用药特点与其个人经历和医学水平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医学 韦宙 韦氏集验独行方 文人医著
下载PDF
自我书写、认同及反思:论王恽至元后期居卫的著述及诗文
2
作者 马奥远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3期5-8,共4页
元至元二十一年(1284)到至元二十六年间,王恽隐处于家乡卫州,他在这段时间,乃至前后数年间的著述和诗文创作,都显示出与以往不同的内涵。《玉堂嘉话》《中堂事记》和一些回忆性的文字,以及一系列对梦境的记录与解释、对自我的反思和认... 元至元二十一年(1284)到至元二十六年间,王恽隐处于家乡卫州,他在这段时间,乃至前后数年间的著述和诗文创作,都显示出与以往不同的内涵。《玉堂嘉话》《中堂事记》和一些回忆性的文字,以及一系列对梦境的记录与解释、对自我的反思和认同都集中出现在这一段时间里。这种现象实际上是一种心态的转变,而这种转变实际上是由境遇、年龄、期待等多元因素所导致的结果。通过对王恽这一时期著述和诗文的分析,探讨王恽步入天命之年后心境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恽 卫州 自我书写 天命反思
下载PDF
“山南道”之成立 被引量:9
3
作者 鲁西奇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5-115,共11页
"山南"在两晋、北魏之世,主要指今南阳、商洛地区;西魏、北周时代,渐扩展到荆襄、梁汉及巴峡,包括今陕豫二省南部、湖北与重庆大部及川东地区。唐代的"山南道",实为承绪西魏北周以来"山南"的地域观念和... "山南"在两晋、北魏之世,主要指今南阳、商洛地区;西魏、北周时代,渐扩展到荆襄、梁汉及巴峡,包括今陕豫二省南部、湖北与重庆大部及川东地区。唐代的"山南道",实为承绪西魏北周以来"山南"的地域观念和政治格局而来,并非仅据"山川形便"所划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南 地理区划 西魏北周 唐代
原文传递
河南鹤壁辛村遗址2014年度西大坡西周墓地发掘简报 被引量:7
4
作者 高振龙 +4 位作者 牛合兵 韩朝会 程姗姗(绘图) 蔡强(拍照) 聂凡(拍照)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22,F0002,共21页
2014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在鹤壁市刘庄村西西大坡抢救性发掘了9座西周时期的中小型墓葬,年代集中于西周早期,均为竖穴土坑墓,仅少数墓葬有腰坑及殉狗。随葬陶器以鬲、罐为主,铜器包括尊、觯、爵、簋、鬲,另有大量的戈、戟等... 2014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在鹤壁市刘庄村西西大坡抢救性发掘了9座西周时期的中小型墓葬,年代集中于西周早期,均为竖穴土坑墓,仅少数墓葬有腰坑及殉狗。随葬陶器以鬲、罐为主,铜器包括尊、觯、爵、簋、鬲,另有大量的戈、戟等兵器及铜泡、盾牌等防具。该墓地虽位于辛村遗址卫国公室墓地外围,但不乏随葬高等级器物的墓葬,对认识辛村遗址布局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4年 辛村遗址 西周卫国 墓葬
原文传递
清季“湘人江督格局”的终结与“北洋下南洋”的形成 被引量:5
5
作者 韩策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50-61,共12页
两江总督为清朝东南第一要缺,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当湘、淮军削平太平天国,驻兵江南后,江督例兼南洋大臣,人选更为重大敏感。至迟到19世纪80年代,形成一个不成文的"湘人江督格局",即江督非湘人不可。1902年湘军领袖刘坤一... 两江总督为清朝东南第一要缺,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当湘、淮军削平太平天国,驻兵江南后,江督例兼南洋大臣,人选更为重大敏感。至迟到19世纪80年代,形成一个不成文的"湘人江督格局",即江督非湘人不可。1902年湘军领袖刘坤一去世后,江督陷入群雄逐鹿的境地,湘人江督格局难以为继,东南湘军随之衰落。究其原因,除湘系自身老化外,实与辛丑回銮后清廷的集权政策和袁世凯的北洋势力强势南下密不可分。张之洞、魏光焘、李兴锐和周馥相继担任江督,均可在这一脉络中得到解释。1904年,有北洋和淮系背景的山东巡抚周馥,受到慈禧太后、奕劻和袁世凯支持,出人意外地南下署理江督。随后两年,周馥大力裁撤湘军、将南洋海军交由北洋统一指挥、汲取南洋资源支持北洋练兵、利用北洋模式和北洋官员推进南洋新政的一系列举措,不仅终结了湘人江督格局,而且加速了"北洋下南洋"的形成。这一历史进程反映了清季权力格局和南北关系的演变,其深远影响一直持续到北洋政府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江总督 袁世凯 张之洞 魏光焘 周馥
原文传递
经说与现实之间:西魏官制的改革历程
6
作者 赵帅淇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20,共16页
尽管从民族政策、政局变动、北族传统等观察角度出发,都可以对西魏北周进行官制改革的原因有所发覆,但不可忽视的是,西魏末年成立的六官体制,处于一个长期制度调整的延长线上,这一过程有着阶段性的重心变化。出于裁撤冗官的目的,大统十... 尽管从民族政策、政局变动、北族传统等观察角度出发,都可以对西魏北周进行官制改革的原因有所发覆,但不可忽视的是,西魏末年成立的六官体制,处于一个长期制度调整的延长线上,这一过程有着阶段性的重心变化。出于裁撤冗官的目的,大统十二年的省并尚书省郎曹改革为西魏的制度调整打上了现实主义的烙印。两年后,由全面推崇周制引发的依《古文尚书·周官》进行的高层官制调整,开始将改革方向引向《周礼》,其理论色彩逐渐凸显。经过废帝三年成立的九命体系的酝酿和铺垫,依《周礼》设计而成的六官体制在恭帝三年问世,吸收了此前的改革成果,兼顾了职能归并的现实需要和恢复周制的托古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魏北周 周礼 六官体制 大统十二部 古文尚书
原文传递
赓续中华文脉:中华文化共同体凝聚发展的历史逻辑--以西魏北周时期为例
7
作者 多洛肯 张炅昊 《西北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24,共10页
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民族大融合的重要阶段,其末期的西魏和北周政权为后来的隋唐大一统奠定了重要基础。西魏北周的统治者为寻求文化自立,利用北朝特殊的历史趋势破除文化壁垒,消弭民族隔阂;广泛接纳关陇、南朝和关东文士,扎根经学... 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民族大融合的重要阶段,其末期的西魏和北周政权为后来的隋唐大一统奠定了重要基础。西魏北周的统治者为寻求文化自立,利用北朝特殊的历史趋势破除文化壁垒,消弭民族隔阂;广泛接纳关陇、南朝和关东文士,扎根经学典籍与儒家文化,实现文学创作上的多方兼容;树立关中本位的文化视角,强化华夏身份认同,为政权正统性提供了多元化的理论建构,推进了政权内部中华文化共同体的整合。西魏北周的一系列文化政策,超越了政权与民族的局限,为中华文化共同体的融合与形成作出了突出的历史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魏北周 交往交流交融 中华文化 中华民族共同体 民族融合
原文传递
新出隋《施睿墓志》考
8
作者 郑旭东 《文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0-73,112,共5页
2021年,隋《施睿墓志》出土于西安市长安区郭杜樱花广场基建工地内。志主施睿为南北朝时期北迁之南士。南北朝时期有大量的南人北迁,其自身的文化优势得以在关中地区迅速发挥出来,填补了关陇地区的文化缺失。
关键词 施睿墓志 南朝士族 南人北迁 西魏北周
下载PDF
西魏北周时期的麦积山石窟 被引量:1
9
作者 陈悦新 《中原文物》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0-64,共5页
西魏北周时期甘宁地区的石窟群主要有麦积山、须弥山、莫高窟。麦积山所属地秦州在西魏北周境内具有次文化中心地位,麦积山石窟内容反映了这一特点。东魏、北齐邺城响堂山石窟的佛装式样、帐形龛传播到麦积山石窟;麦积山石窟的帐形龛、... 西魏北周时期甘宁地区的石窟群主要有麦积山、须弥山、莫高窟。麦积山所属地秦州在西魏北周境内具有次文化中心地位,麦积山石窟内容反映了这一特点。东魏、北齐邺城响堂山石窟的佛装式样、帐形龛传播到麦积山石窟;麦积山石窟的帐形龛、题材布局、造像服式等对须弥山石窟和莫高窟有所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魏北周 麦积山 秦州
原文传递
西魏北周“大诰体”兴废考论 被引量:3
10
作者 庄芸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32-141,共10页
苏绰、宇文泰在西魏大统年间奏行《大诰》,模仿《尚书》文体改革官文书,试图改造秦汉以来突显皇帝权威的“王言”传统,利用上古文体与文风侵夺王言威权,实践宇文泰霸府权力话语的构建。宇文护全面继承了宇文泰的权位,也延续了霸府的政... 苏绰、宇文泰在西魏大统年间奏行《大诰》,模仿《尚书》文体改革官文书,试图改造秦汉以来突显皇帝权威的“王言”传统,利用上古文体与文风侵夺王言威权,实践宇文泰霸府权力话语的构建。宇文护全面继承了宇文泰的权位,也延续了霸府的政治修辞,明帝因而下决心改天王称皇帝,同时废止“大诰体”,恢复秦汉以来皇帝命令文书的传统,力图在文化象征层面突出君主的威望。西魏北周长期存在的帝室与霸府权力之争,既催生了“大诰体”,也最终将其埋葬。在“大诰体”之外,关中文坛另有一支文学潜流,继承了北魏洛阳时代文学传统,并为明帝所汲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魏北周文学 “大诰体” 复古文学 文学潜流
原文传递
西魏北周封爵的封地问题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鹤泉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7-97,共11页
西魏北周封爵的封地开始虚封化。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西魏北周受封爵者的封地,既有在统治区内的,也有在统治区外的,因而,就使封地不可能维持实封化。尽管西魏北周国家还继续使受封爵者领有食邑,但封地上的食邑只是等级和荣誉的象征... 西魏北周封爵的封地开始虚封化。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西魏北周受封爵者的封地,既有在统治区内的,也有在统治区外的,因而,就使封地不可能维持实封化。尽管西魏北周国家还继续使受封爵者领有食邑,但封地上的食邑只是等级和荣誉的象征。北周又在保定二年采取封爵等级与勋官秩级相结合的措施,进而确定有柱国以上勋官的受封爵者,能够以"别食"的方式获得实封地,因此,就使一些受封爵者的封地,既有虚封地,也有实封地。这种封地二元化情况的出现,正是隋、唐代实行"食实封"制度的重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魏北周 封爵 封地
原文传递
西安长安区西魏北周墓发掘简报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晓静(绘图) 荣洁(绘图) +6 位作者 贠家宁(绘图) 李昌林(照相) 齐威(照相) 刘阳(照相) 宁琰 段成刚 马伯垚 《中原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8-42,F0003,共16页
2013至2016年,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在西安市长安区西兆余村考古发掘长斜坡墓道多天井单室土洞墓两座,编号为M9、M11。两座墓葬已被盗扰,其中M9盗扰严重,随葬器物较少。M11随葬器物保存状况相对较好,俑群种类较齐全。从两座墓葬的... 2013至2016年,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在西安市长安区西兆余村考古发掘长斜坡墓道多天井单室土洞墓两座,编号为M9、M11。两座墓葬已被盗扰,其中M9盗扰严重,随葬器物较少。M11随葬器物保存状况相对较好,俑群种类较齐全。从两座墓葬的位置、形制、随葬陶俑等方面,初步判断两座墓葬的时代应为西魏北周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魏北周 少陵原 墓葬
原文传递
南北朝后期及隋唐之际入北之萧梁皇族人物及其文化业绩
13
作者 王永平 杨桂元 《阅江学刊》 2010年第3期78-83,共6页
自北魏、东魏—北齐和西魏—北周至隋唐之际,伴随着江左士人北徙的时代大潮,数十年间,萧梁皇族人物也间有北迁者,从而在北方诸政权中形成了萧梁皇族士人群体。萧梁皇族子弟多具有较高的学术文化修养,致力于学术文化活动,从而推动了当时... 自北魏、东魏—北齐和西魏—北周至隋唐之际,伴随着江左士人北徙的时代大潮,数十年间,萧梁皇族人物也间有北迁者,从而在北方诸政权中形成了萧梁皇族士人群体。萧梁皇族子弟多具有较高的学术文化修养,致力于学术文化活动,从而推动了当时南学北输的进程,对南北文化的深入交融与整合具有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魏 东魏-北齐 西魏-北周 隋唐 萧梁人物 文化
下载PDF
西魏北周军队构成的变化及其对北朝军事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苏小华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07-111,共5页
北魏分立为东、西魏时,东魏继承了北魏和六镇鲜卑的大部,在军事上处于优势。为了弥补劣势,西魏北周的军队构成发生了转变,变成以汉人步兵为主力。在北朝,步兵战胜骑兵的战术也在不断成熟,为西魏北周的军事变革所汲取。北周在成功的完成... 北魏分立为东、西魏时,东魏继承了北魏和六镇鲜卑的大部,在军事上处于优势。为了弥补劣势,西魏北周的军队构成发生了转变,变成以汉人步兵为主力。在北朝,步兵战胜骑兵的战术也在不断成熟,为西魏北周的军事变革所汲取。北周在成功的完成军事变革后,在军事上取得优势。这一遗产也为隋、唐初所承继,由此可以说明这一时期北周、隋、唐初在军事上取得优势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魏北周 北齐 骑兵 步兵
下载PDF
隋卢诠墓志考释
15
作者 赵汗青 郑旭东 马倩娜 《文博》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8-84,共7页
2019年隋代卢诠墓志在陕西省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底张镇陶家村考古发掘出土,志主为西魏时期依周礼建六官的卢辩次子。卢诠历官北周和隋两代,以武功见长。可从卢辅世系、卢诠经历、家族文治武功来解读该墓志,同时探索西魏北周时期山东望族... 2019年隋代卢诠墓志在陕西省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底张镇陶家村考古发掘出土,志主为西魏时期依周礼建六官的卢辩次子。卢诠历官北周和隋两代,以武功见长。可从卢辅世系、卢诠经历、家族文治武功来解读该墓志,同时探索西魏北周时期山东望族的分裂和西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卢诠墓志 范阳卢氏 西魏北周 关陇集团
下载PDF
战争、精英与国家兴衰的分流——东魏-北齐和西魏-北周的比较分析
16
作者 杨端程 秦汉元 《社会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61-179,共19页
在"战争制造国家"的理论基础上,立足北朝末年内战与国家建构的历史背景,本文从结构/能动的角度讨论了战争压力下的统治者与精英互动的结果对国家兴衰的决定性影响。通过自然实验设计将国际局势、自然资源、暴君昏君、民族矛... 在"战争制造国家"的理论基础上,立足北朝末年内战与国家建构的历史背景,本文从结构/能动的角度讨论了战争压力下的统治者与精英互动的结果对国家兴衰的决定性影响。通过自然实验设计将国际局势、自然资源、暴君昏君、民族矛盾以及军事地理等变量的影响加以控制,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解释机制:在长期的战争压力下,面对碎片化的权力结构,东魏-北齐的统治者试图通过排他性改革来实现政治整合,结果造成了精英之间的分裂和政争。相反,西魏-北周的统治者则在包容性改革的基础上逐步实现政治整合,这种累积性的差异最终导致了双方兴衰的逆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争 精英 东魏-北齐 西魏-北周 排他性改革 包容性改革 国家兴衰
原文传递
西魏北周羁縻蜀地政策述论
17
作者 尚清华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6期24-29,共6页
侯景之乱后梁室分崩,西魏趁机尽取蜀地。蜀地入北初期,叛乱此起彼伏,严重破坏着新克之地的统治。为缓解蜀地动荡的政治局势,西魏及其后继者北周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采取了诸多羁縻、抚慰蜀民的措施。经过长时间的抚慰,蜀地的政局... 侯景之乱后梁室分崩,西魏趁机尽取蜀地。蜀地入北初期,叛乱此起彼伏,严重破坏着新克之地的统治。为缓解蜀地动荡的政治局势,西魏及其后继者北周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采取了诸多羁縻、抚慰蜀民的措施。经过长时间的抚慰,蜀地的政局渐趋稳定,北周在蜀地的统治日臻巩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魏北周 蜀地 叛乱 羁縻
下载PDF
西魏北周经略蜀地与山南豪族政治动态
18
作者 尚清华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11期118-125,共8页
侯景之乱后,蜀地部分渠帅豪族脱离了萧梁的统治,他们或迫于西魏强大的军事压力,或在西魏的拉拢引诱下,最终降魏。这部分降附豪族遂成为西魏及其后继者北周略定蜀地所依靠的重要力量。西魏北周经略蜀地初期,鉴于豪族较为强大的地方势力,... 侯景之乱后,蜀地部分渠帅豪族脱离了萧梁的统治,他们或迫于西魏强大的军事压力,或在西魏的拉拢引诱下,最终降魏。这部分降附豪族遂成为西魏及其后继者北周略定蜀地所依靠的重要力量。西魏北周经略蜀地初期,鉴于豪族较为强大的地方势力,为取得他们的支持与合作,对其多采取笼络、利用的策略;而随着蜀地政局的渐趋稳定,对他们的策略则逐步转向抑制、打压,甚至毒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魏北周 蜀地 豪族 策略
下载PDF
西魏北周时期处理民族关系的政策和实践
19
作者 崔明德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2-112,M0004,M0005,共13页
西魏北周时期极其复杂的形势,使中央上层和地方官员更加深入思考历史和现实的民族关系,形成了推诚布信、劝以耕稼、引导民风、以“廉简”治理“群蛮”、以清廉之政争取羌人、积极抚慰及恩威并用等处理民族关系的政策,并在实践中取得了... 西魏北周时期极其复杂的形势,使中央上层和地方官员更加深入思考历史和现实的民族关系,形成了推诚布信、劝以耕稼、引导民风、以“廉简”治理“群蛮”、以清廉之政争取羌人、积极抚慰及恩威并用等处理民族关系的政策,并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为西魏北周在与东魏北齐争斗过程中增加了获胜的变数。西魏北周时期处理民族关系的政策和实践具有四个特点:儒家思想是主要思想来源,“和”是处理民族关系的核心理念,“抚”是处理民族关系的重要方式,以及善于从多方关系思考和处理民族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魏北周 民族关系 民族政策
原文传递
论中国古代的第三种日界——以陕西出土的西魏北周造像碑为例
20
作者 董永强 辛佳岱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6-72,共7页
日界是指划分日的界线。中国古代传统历法通常使用夜半和平旦作为干支日的分界线。将陕西出土的西魏北周时期佛教造像碑所记的干支信息与《二十史朔闰表》《三千五百年历日天象》等工具书进行查对,发现朔日干支与所在月份存在不合现象,... 日界是指划分日的界线。中国古代传统历法通常使用夜半和平旦作为干支日的分界线。将陕西出土的西魏北周时期佛教造像碑所记的干支信息与《二十史朔闰表》《三千五百年历日天象》等工具书进行查对,发现朔日干支与所在月份存在不合现象,表现为干支序号差一。再以南北朝时期官方行用的《景初历》《大明历》《正光历》进行推算,结果表明:凡是朔日干支序号数进一的都是朔小余大于0.8的情况,也就是当合朔时刻在昏之后,造像碑上的朔日干支就会使用下一日的日名干支。因此,昏可以被认为是中国古代除夜半和平旦之外的第三种日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魏北周 朔日干支 干支序号 日界 造像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