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产品中致病性弧菌污染状况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冯家望 王小玉 +5 位作者 李丹琳 唐食明 游淑珠 刘锐 邝筱珊 成晓维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5-47,共3页
目的了解水产品中致病性弧菌污染状况。方法采用实时荧光PCR方法对样品中的致病性弧菌进行初筛,阳性样品用传统培养法确证。结果检测了海产品、淡水水产品共12类1 356份样品,未检出致病性的O1群霍乱弧菌,但有非O1群霍乱弧菌存在;海产品... 目的了解水产品中致病性弧菌污染状况。方法采用实时荧光PCR方法对样品中的致病性弧菌进行初筛,阳性样品用传统培养法确证。结果检测了海产品、淡水水产品共12类1 356份样品,未检出致病性的O1群霍乱弧菌,但有非O1群霍乱弧菌存在;海产品的虾类、蟹类、贝类、软体类带副溶血性弧菌率高。结论珠海地区水产品中弧菌污染较为普遍,且存在着多重污染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弧菌 副溶血性 弧菌 霍乱 o1 弧菌 霍乱 o1 聚合酶链反应
原文传递
广州海珠地区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流行状况调查及生物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许少洪 李映霞 +4 位作者 李少彤 吴琪 孙凤琪 黄芳 曾爱芳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087-1090,共4页
目的 了解广州海珠地区2001-2009年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的流行、分布状况及生物学特征,为防控该类病原菌引起的急性腹泻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参照〈霍乱防治手册〉(第5版)中的检测方法,对本区珠江河水、饮用水、养殖水、各种海(水... 目的 了解广州海珠地区2001-2009年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的流行、分布状况及生物学特征,为防控该类病原菌引起的急性腹泻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参照〈霍乱防治手册〉(第5版)中的检测方法,对本区珠江河水、饮用水、养殖水、各种海(水)产品、市售熟食等外环境标本764份、健康人群标本189份及肠道门诊腹泻患者标本3398份,共计4351份标本进行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的检定.结果 4351份标本共检出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101株,总检出率为2.32%;其中有66株可分型,分属于26个血清型,分型率为65.3%;VBO9、VBO38和VBO76为优势菌.外环境与腹泻患者标本中分离到9株同型别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提示两者可能存在关联.结论 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在本地区的血清型分布呈现多样性,在人群中有一定的感染率;外环境中该类菌群广泛存在,对人群是一个潜在的危害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弧菌 霍乱 o1 弧菌 霍乱 o139 流行病学 分子 血清分型
原文传递
一起引起食物中毒的非O1群霍乱弧菌实验室鉴定 被引量:7
3
作者 徐景野 林朝 +2 位作者 沈玄艺 章丹阳 金春光 《疾病监测》 CAS 2007年第6期368-369,380,共3页
目的查明引发浙江省宁波市某服饰公司食物中毒事件的病原菌。方法对采集到可疑食品和肛拭等标本参照GB/T4789-2003标准进行细菌的分离、鉴定及血清学分型;参照霍乱防治手册检测菌株的CT毒力基因。结果6份患者大便标本与14份轻微腹泻患... 目的查明引发浙江省宁波市某服饰公司食物中毒事件的病原菌。方法对采集到可疑食品和肛拭等标本参照GB/T4789-2003标准进行细菌的分离、鉴定及血清学分型;参照霍乱防治手册检测菌株的CT毒力基因。结果6份患者大便标本与14份轻微腹泻患者或腹部不适者大便标本中检出非O1群霍乱弧菌O29血清型9株,其中腹泻患者标本检出6株,轻微腹泻患者中检出3株,检出率为45.0%。未检出志贺菌、副溶血性弧菌、致病性大肠杆菌、O1群和O139霍乱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剩余食物未检出志贺菌、副溶血性弧菌、致病性大肠杆菌、O1群和O139霍乱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结论此次食物中毒为非O1群霍乱弧菌O29血清型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1群霍乱弧菌 食物中毒 调查
下载PDF
肝病合并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败血症患者三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茆海丰 金丹婷 +2 位作者 左春磊 刘洪书 赵勇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2018年第3期209-212,共4页
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e)是引起霍乱的病原菌,血清群超过200种,其中只有血清群O1和O139可以引起致死性腹泻.霍乱,并曾多次引起世界范围内的大流行。而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Non—O1 non—O139 vibrato cholerae,NOVC)虽然会... 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e)是引起霍乱的病原菌,血清群超过200种,其中只有血清群O1和O139可以引起致死性腹泻.霍乱,并曾多次引起世界范围内的大流行。而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Non—O1 non—O139 vibrato cholerae,NOVC)虽然会导致水样腹泻,但其感染引起的腹泻通常比典型霍乱温和,主要和肠道外感染有关,如血流、伤口感染和耳、呼吸道和泌尿道等一些少见部位的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弧菌 霍乱 o1 弧菌 霍乱 o139 肝疾病 败血症
原文传递
非O_1群霍乱弧菌致病因子检测与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徐景野 王仁元 +2 位作者 石优章 金春光 于梅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452-453,共2页
〔目的〕非O1群霍乱弧菌有多种致病因子引能起人群腹泻 ,为了解非O1群霍乱弧菌中致病性因子 ,对其进行检测与分析。〔方法〕用平板法和试管法测定溶血素 ;用小鼠测定非O1群霍乱弧菌菌株的急性毒性 ;用VTEC -RPLA法测定菌株的Vero毒素 ;... 〔目的〕非O1群霍乱弧菌有多种致病因子引能起人群腹泻 ,为了解非O1群霍乱弧菌中致病性因子 ,对其进行检测与分析。〔方法〕用平板法和试管法测定溶血素 ;用小鼠测定非O1群霍乱弧菌菌株的急性毒性 ;用VTEC -RPLA法测定菌株的Vero毒素 ;用EIA法测定菌株的ST毒素 ;用PCR法测定菌株的CT毒素。〔结果〕非O1群霍乱弧菌平板法溶血素 2 2 6株阳性 ,阳性率为 94.4% ;试管法溶血素 2 2 0株阳性 ,阳性率为 88.9% ;未检出耐热性溶血素。产ST毒素的菌株186株 ,阳性率为 78.8%。 45株产VTl毒素 ,67株产VT2毒素 ,同时产VTl和VT2两种毒素的 3 5株。 3株非O1群霍乱弧菌检出CT毒素其因 ,产毒率为 1.3 %。〔结论〕检测发现非O1群霍乱弧菌对小鼠有较强的致病能力 ,说明其对人群的危害较大、毒性较强 ;检出CT毒素说明非O1群霍乱弧菌具有引起重症腹泻 (霍乱样腹泻 )的能力 ;检出溶血素、ST毒素、Vero毒素致病因子 ,说明非O1群霍乱弧菌的致病因子有多种。由于菌株发生CT毒素基因频度较低 ,目前不可能成为非O1群霍乱弧菌腹泻的主要的致病因素 ,而菌株发生溶血素、ST毒素、Vero毒素的频度较高 ,尤其是溶血素、ST毒素 ,有可能是非O1群霍乱弧菌的主要致病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1群霍乱弧菌 致病因子 检测 分析 腹泻
下载PDF
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致肝硬化肝腹水患者感染败血症 被引量:12
6
作者 冉宝才 刘晶波 +1 位作者 胡仁静 胡锡池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7年第5期420-425,共6页
目的对从肝硬化肝腹水患者血液中感染的疑似霍乱弧菌进行实验室鉴定及药物敏感性试验.方法调查回顾患者的临床症状、原发病、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和预后;用梅里埃Vitek 2 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分析系统、手工微量管生化反应及聚合酶... 目的对从肝硬化肝腹水患者血液中感染的疑似霍乱弧菌进行实验室鉴定及药物敏感性试验.方法调查回顾患者的临床症状、原发病、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和预后;用梅里埃Vitek 2 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分析系统、手工微量管生化反应及聚合酶链式反应法鉴定细菌,采用K-B药敏纸片法进行药物敏感性测定,血清毒力鉴别用玻片凝集法确定.结果经过系列试验鉴定为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显示该菌对氨苄青霉素、哌拉西林、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曲松、头孢吡肟、亚胺培南、阿米卡星、氨曲南、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复方新诺明均敏感.结论细菌为不产霍乱毒素的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并对常用抗生素均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1o139群霍乱弧菌 肝硬化 血培养 败血症
下载PDF
1例白血病患者血液中检出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 被引量:11
7
作者 王闻卿 黄卫春 +2 位作者 朱林英 傅益飞 孙乔 《疾病监测》 CAS 2013年第9期772-774,共3页
2012年8月,浦东新区儿童医学中心从1名6岁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复发患儿血液中分离到霍乱弧菌,随后浦东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该分离株进行了系统生化鉴定、毒力基因及药物敏感性检测,结果为不产霍乱毒素的非O1非O139霍乱弧菌。
关键词 白血病 菌血症 o1o139霍乱弧菌
原文传递
广州市一起非O1/O139群霍乱弧菌食物中毒分离株的病原特征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徐秋琼 李柏生 +1 位作者 余泳红 单桂花 《疾病监测》 CAS 2017年第2期149-152,共4页
目的了解2014年广州市某工厂发生的一起非O1/O139群霍乱弧菌食物中毒分离株的耐药特性及分子特征。方法对分离到的6株非O1/O139群分离株进行生化鉴定、血清学鉴定、药物敏感性实验、毒力相关基因检测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子分型分... 目的了解2014年广州市某工厂发生的一起非O1/O139群霍乱弧菌食物中毒分离株的耐药特性及分子特征。方法对分离到的6株非O1/O139群分离株进行生化鉴定、血清学鉴定、药物敏感性实验、毒力相关基因检测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子分型分析。结果 6株分离株经生化鉴定、血清学鉴定为非O1/O139群。药物敏感性分析显示,6株分离株均对氨苄西林、头孢克肟、头孢拉定、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庆大霉素和多粘菌素B耐药,对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呋喃唑酮、四环素、吡哌酸、红霉素和氯霉素敏感。毒力基因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结果显示,所有菌株均携带毒力表达调控基因(toxR)和溶血素基因(hly A),未检出霍乱肠毒素基因(ctx A)、毒力协同调节菌毛基因(tcp A)和肠毒素基因(ST);5株病例分离株和1株冷柜内壁分离株经限制性内切酶NotⅠ消化后的PFGE图谱为同一型别。结论此次食物中毒的病原体为非O1/O139群霍乱弧菌,具有共同的遗传特征,菌株出现了多重耐药,提示应加强该类菌株的监测,防止大范围扩散或暴发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1/o139群霍乱弧菌 食物中毒 脉冲场凝胶电泳 毒力基因 耐药
原文传递
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感染病例分离株分子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陈道利 张萍 +10 位作者 王多春 陈谨 喻佰启 程险峰 刁保卫 周海健 朱明 胡万富 詹圣伟 景怀琦 阚飙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265-1268,共4页
目的分析安徽省马鞍山市连续2个月内监测到的6例具有霍乱疑似症状、感染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的病例,判断疫情的聚集性。方法对病例分离株进行生化和血清型别鉴定以及溶血试验,药敏试验检测抗生素耐药谱,应用荧光PCR和常规PCR进行... 目的分析安徽省马鞍山市连续2个月内监测到的6例具有霍乱疑似症状、感染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的病例,判断疫情的聚集性。方法对病例分离株进行生化和血清型别鉴定以及溶血试验,药敏试验检测抗生素耐药谱,应用荧光PCR和常规PCR进行霍乱弧菌特异基因、毒力及其相关基因的检测,包括ompW、ctx、tcpA、toxR、hlyA、zot、ace、rstR和gⅢ^(CTX),应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其分子型别。结果生化鉴定和血清学试验鉴别腹泻病例6株菌株为非01/非0139霍乱弧菌,均产生B溶血;14种药物中有12种属于全部敏感;荧光PCR检测霍乱弧菌特异性基因ompW均为阳性,ctx、tcpA、zot、ace、rstR和gⅢ^(CTX基因均为阴性,toxR、hlyA基因有5株菌扩增阳性,1株菌(1001434446)为阴性;PFGE显示6株菌带型均不相同,但有2株非常相似,分离株与霍乱弧菌产毒株相似性很低。结论6例感染非产毒的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病例发病虽相对集中,但属于散发病例,在局部地区频繁出现,提示其公共卫生意义不可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乱弧菌 o1 o139 荧光PCR 毒力基因 脉冲场凝胶电泳
原文传递
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多重PCR和SYBRGreen实时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凤娟 阚飙 王多春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6-70,共5页
目的建立检测非01非0139群霍乱弧菌的多重PCR和SYBRGreen实时PCR方法。方法分别以霍乱弧菌的外膜蛋白基因(omplV)、01和0139群O抗原编码基因(帕)设计引物,建立多重PCR和SYBRGreen实时PCR方法,评价两种方法检测非01非0139群霍乱弧... 目的建立检测非01非0139群霍乱弧菌的多重PCR和SYBRGreen实时PCR方法。方法分别以霍乱弧菌的外膜蛋白基因(omplV)、01和0139群O抗原编码基因(帕)设计引物,建立多重PCR和SYBRGreen实时PCR方法,评价两种方法检测非01非0139群霍乱弧菌的特异性、重复性和一致性及最低检测菌量。结果建立了检测非01非0139群霍乱弧菌的多重PCR和SYBRGreen实时PCR方法,根据特异性条带(多重PCR)和特异性熔解温度(SYBRGreen实时PCR),两种方法均能特异性检测非01非0139群霍乱弧菌,并能鉴别其他弧菌(5种)和肠道杆菌(3种);两种方法的最低检测菌量分别为7×10。cfu/ml(多重PCR)和7×10^2cfu/ml(SYBRGreen实时PC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对实时PCR的重复性检测,批内变异系数(cV)为0.22%~0.92%,批间CV为O.27%~1.41%;经370株非01非0139群霍乱弧菌的检测,两种方法的一致性均为100%。结论建立的两种方法其特异性、敏感性及重复性均好,可适用于不同条件下非01非0139群霍乱弧菌的检测和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1o139群霍乱弧菌 多重PCR SYBR Green实时PCR
原文传递
戊型肝炎病毒实验室诊断进展及问题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伊璜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1996年第1期51-53,共3页
戊型肝类(HE)是一种呈流行性,潜伏期短,临床表现类似甲型肝炎的,以肠道传播为主的传染病。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戊型肝炎病毒(HEV)亦得到了深入研究;本文着重就有关HEV的生物学特性,实验室诊断技术进展及存在问题作... 戊型肝类(HE)是一种呈流行性,潜伏期短,临床表现类似甲型肝炎的,以肠道传播为主的传染病。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戊型肝炎病毒(HEV)亦得到了深入研究;本文着重就有关HEV的生物学特性,实验室诊断技术进展及存在问题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型肝炎病毒 感染 实验室诊断
下载PDF
O139霍乱弧菌检测方法的研究─诊断血清的制备 被引量:1
12
作者 范亚民 缑宇虹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1996年第1期32-34,共3页
本文以O139死菌免疫健康家兔,经吸收去除非特异性凝集素制成的特异性诊断血清,专供诊断霍乱弧菌O139之用。采用玻片凝集试验对5株O139菌株及126株肠道菌进行验证,在敏感性和特异性方面均获得满意的结果。
关键词 o139霍乱弧菌 新菌型 霍乱 诊断血清 制备
下载PDF
宁波市人群中非O1群霍乱弧菌携带及其毒性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徐景野 王仁元 +3 位作者 叶鹿鸣 石优章 傅小红 金春光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145-148,共4页
目的:非O1群霍乱弧菌是我市感染性腹泻的常见病原菌,通过研究其在人群中携带频度和产生毒素的种类,有利于对该疾病采取针对性措施。方法:用筛检方法分离菌株,经系统生化血清分型确定型别,K-B法测定菌株的耐药性,用PCR、ELISA和... 目的:非O1群霍乱弧菌是我市感染性腹泻的常见病原菌,通过研究其在人群中携带频度和产生毒素的种类,有利于对该疾病采取针对性措施。方法:用筛检方法分离菌株,经系统生化血清分型确定型别,K-B法测定菌株的耐药性,用PCR、ELISA和动物等试验测定细菌的毒性。结果:从18416份标本中检出O1群霍乱弧菌236株,检出率为1.28%,其中腹泻病人检出率为8.3%,健康人群为0.3%,分属于25个血清型、9个噬菌体,除对青霉素有较高的耐药性外,其他常用抗生素敏感在67.6%-100.0%之间,发现有15.3%的菌株对弧菌抑制剂O/129抗性。92.0%的非O1群霍乱弧菌对小鼠有毒性,CT毒素检出率为1.3%;ST毒素检出率为78.8%;溶血素血平板法阳性率为94.4%、试管法阳性率为88.9%;未检出耐热性溶血素、Vero毒素等多种。结论:宁波市人群中携带一定数量的非O1群霍乱弧菌,腹泻病人中检出率较高,健康人群携带率稍低,与报道一致。7-10月份为检出高峰,与疾病流行规律相符。菌株的生化和药敏特征未发现变异,但抗弧菌抑制剂O/129现象较严重,在鉴定、鉴别时应加以关注。从细菌中检出多种致病毒素,并对小鼠的有较强的致病作用。说明该菌的综合毒力较强。结果提示我们,非O1群霍乱弧菌的致病因子复杂程度高于O1群霍乱弧菌,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1群霍乱弧菌 人群检测 频度 毒性分析
下载PDF
霍乱弧菌非O1群菌株的毒力基因检测和染色体酶切图谱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段广才 高守一 +2 位作者 祁国明 刘延清 刘彩莲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8年第3期40-43,共4页
非O1群霍乱弧菌(不包括O139菌)是腹泻病原菌,由于它们分布较广,因此对人们的健康具有较大的威协;应用核酸技术对98株非O1菌的主要毒力基因进行检测,并从DNA和基因水平对5株非O1菌的分子特征进行研究。结果:所选... 非O1群霍乱弧菌(不包括O139菌)是腹泻病原菌,由于它们分布较广,因此对人们的健康具有较大的威协;应用核酸技术对98株非O1菌的主要毒力基因进行检测,并从DNA和基因水平对5株非O1菌的分子特征进行研究。结果:所选菌株的染色体酶切图谱与O1群霍乱弧菌相比有很大差异,尤其与O1群流行株的差异更大,非O1菌相互之间的差异也很大;对98株非O1菌进行ctx、zot、ace、RS1基因检测,结果有2株为上述基因阳性,仅为2%左右。结果显示:非O1菌群体遗传结构复杂,变异程度高;其与O1菌,尤其是流行株(包括O139菌)的遗传关系较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1 霍乱弧菌 毒力基因
下载PDF
广东省非O1群霍乱弧菌对O/129磷酸盐出现抗性的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莫美仪 谭海玲 《疾病监测》 CAS 1997年第2期49-51,共3页
广东省1986~1994年从腹泻病人粪便和外环境标本检出的非O1群霍乱弧菌119株中,有10.08%和5.88%分别对10μg和150μg的O/129磷酸盐出现抗性,出现抗性最早的一株是1986年从海产品中检出的。对... 广东省1986~1994年从腹泻病人粪便和外环境标本检出的非O1群霍乱弧菌119株中,有10.08%和5.88%分别对10μg和150μg的O/129磷酸盐出现抗性,出现抗性最早的一株是1986年从海产品中检出的。对10μg和150μg的O/129出现轻度敏感者分别占4.20%和3.36%,抗O/129的非O1群霍乱弧菌可能会增加。在抗10μg和150μgO/129的7株非O1群霍乱弧菌中,有5株同时抗磺胺甲基异恶唑(SMX),但仍有2株对SMX敏感。在分离鉴定时应加以注意,并需继续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乱弧菌 o1群霍乱弧菌 o/129敏感试验
下载PDF
一起由非O1群霍乱弧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的实验室溯源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龙冬玲 卓菲 +2 位作者 游杰 黎剑华 叶秋燕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6年第17期2490-2491,共2页
目的查明一起食源性疾病暴发的病原菌。方法按照国家标准检验方法 GB 4789—2008和WS 289—2008,对患者肛拭子以及外环境样本进行细菌分离培养、鉴定、毒力基因检测、血清学分型及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子分型。结果7份患者肛拭子中检出6株... 目的查明一起食源性疾病暴发的病原菌。方法按照国家标准检验方法 GB 4789—2008和WS 289—2008,对患者肛拭子以及外环境样本进行细菌分离培养、鉴定、毒力基因检测、血清学分型及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子分型。结果7份患者肛拭子中检出6株非O1群霍乱弧菌,4份外环境样本中检出1株非O1群霍乱弧菌,7株菌霍乱肠毒素Ctx AB基因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子分型显示患者分离株与外环境分离株分子带型同源。结论此次食源性疾病为非O1群霍乱弧菌污染外环境所致。PFGE分子分型方法对传染病暴发溯源起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1群霍乱弧菌 食源性疾病 脉冲场凝胶电泳
原文传递
霍乱弧菌非O1群菌株的群体遗传结构
17
作者 段广才 高守一 +2 位作者 祁国明 刘延清 章丽娟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8年第3期30-32,共3页
近年来非O1群霍乱弧菌在人类疾病上的流行病学意义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应用多位点酶电泳法对98株非O1群霍乱弧菌17个酶基因位点进行检测分析。结果:在被检测的基因位点中,大多位点的等位基因数较多,等位基因频率相对较低... 近年来非O1群霍乱弧菌在人类疾病上的流行病学意义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应用多位点酶电泳法对98株非O1群霍乱弧菌17个酶基因位点进行检测分析。结果:在被检测的基因位点中,大多位点的等位基因数较多,等位基因频率相对较低,但多数位点具有1~2个优势等位基因;平均遗传多态值和杂合度分析表明,检测的17个酶基因位点都是多态的,平均遗传多态值HNO1为0.627,平均杂合度hNO1为6.5,说明非O1群霍乱弧菌群体遗传结构复杂,群体中的变异程度很高;这与非O1群霍乱弧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环境水体中是一致的。结果提示:在被检测地区,非O1群霍乱弧菌中尚不具有遗传性状稳定的较大优势群体存在;同时也说明环境的自然选择在细菌进化变异中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1 霍乱弧菌 群体遗传结构 遗传多态度
下载PDF
霍乱弧菌非O1群菌株多位点酶电泳分型
18
作者 段广才 高守一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8年第3期 18-23,共6页
对非O1群霍乱弧菌进行准确分型和分类,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应用多位点酶电泳地对来源不同的98株非O1群乱弧菌进行12个酶基因位点的检测和分子分型研究。结果:98例非O1群霍乱弧菌可以分为59个ET型,每个型别所... 对非O1群霍乱弧菌进行准确分型和分类,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应用多位点酶电泳地对来源不同的98株非O1群乱弧菌进行12个酶基因位点的检测和分子分型研究。结果:98例非O1群霍乱弧菌可以分为59个ET型,每个型别所包含的菌株数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1 霍乱弧菌 多位点酶电泳 分型 数值分类
下载PDF
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检测霍乱弧菌 被引量:8
19
作者 曹际娟 闫平平 +5 位作者 于珂 于兵 麻丽丹 高世光 黄晓蓉 谢明杰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47-352,共6页
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HPLC)是近几年刚发展起来的一种快速检测PCR扩增产物的新技术.应用该技术快速检测O1、O139、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的外膜蛋白基因(ompW).根据霍乱弧菌外膜蛋白基因的特异性引物,PCR扩增的产物经DHPLC进行快速检测.... 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HPLC)是近几年刚发展起来的一种快速检测PCR扩增产物的新技术.应用该技术快速检测O1、O139、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的外膜蛋白基因(ompW).根据霍乱弧菌外膜蛋白基因的特异性引物,PCR扩增的产物经DHPLC进行快速检测.以54株参考菌株做特异性检测.在丹东口岸国境外环境水体采集水样310份,以PCR-DHPLC和常规分离培养进行了比较,对丹东口岸国境外环境水体霍乱弧菌感染状况进行了检测,并对分离株进行了ompW基因测序.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很好的特异性,310份水样中经PCR-DHPLC检测出58株霍乱弧菌的分菌株,阳性率为19%,与常规分离培养比较,符合率为100%.分离株的ompW序列与Genbank中的存在1%~3%的差异.这种检验方法特异性强,简便快捷,为霍乱防治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检测新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HPLC 霍乱弧菌o1 霍乱弧菌o139群 霍乱弧菌非o1o139群 外膜蛋白基因 (ompW) 丹东口岸国境外环境水体
下载PDF
浙江省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快速检测与毒力基因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罗芸 叶菊莲 +3 位作者 金大智 张政 王复甦 徐宝祥 《疾病监测》 CAS 2011年第12期935-938,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检测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方法,并对浙江省部分地区海水产品中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及其携带毒力基因开展快速检测。方法采用三糖斜面、氧化酶实验、粘丝实验、无盐胨水等简单生化进行初筛,对全部结果阳性的菌株用...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检测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方法,并对浙江省部分地区海水产品中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及其携带毒力基因开展快速检测。方法采用三糖斜面、氧化酶实验、粘丝实验、无盐胨水等简单生化进行初筛,对全部结果阳性的菌株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霍乱弧菌外膜蛋白OmpW以及毒力基因ctxA、hlyA和toxR。结果按照方法用三糖斜面初筛后共有504份样本阳性,其中氧化酶、粘丝和无盐胨水全部为阳性的有434份;有388份样本OmpW PCR结果为阳性,其中ctxA结果均为阴性,toxR阳性hlyA阳性的有225株。结论建立的快速检测方法提高了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的检出率,缩短了检测时间,节约了检测成本。浙江省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在海水产品中广泛存在,应对其致病性提高警惕,加强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乱弧菌 o1、非o139群 快速检测 毒力基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