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腹外侧区GABAAα_1受体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5
1
作者 孙万秋 王桂芝 +1 位作者 冀玉萍 李军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4期332-334,352,共4页
目的探讨γ-氨基丁酸A受体α_1(γ-aminobutyric acid type A receptor subunitα_1,GABAAα_1)在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腹外侧区(ventrolateral periaqueductal gray,v LPAG)表达变化及其是否参... 目的探讨γ-氨基丁酸A受体α_1(γ-aminobutyric acid type A receptor subunitα_1,GABAAα_1)在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腹外侧区(ventrolateral periaqueductal gray,v LPAG)表达变化及其是否参与神经病理性疼痛表达过程。方法成年雄性清洁级SD大鼠15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组)、假手术组(S组)、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组(NP组)。建立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spared nerve injury,SNI)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分别于术前1 d、术后1 d、3 d、5 d、7 d、14 d测定大鼠机械缩足反射阈值(paw withdrawal mechanical threshold,PWMT),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腹外侧区处γ-氨基丁酸A受体α_1蛋白相对表达变化。结果与C组大鼠各时相机械缩足反射阈值比较,S组大鼠无明显改变。S组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腹外侧区处γ-氨基丁酸A受体α_1受体蛋白表达水平为0.699±0.027,较C组(0.636±0.023)无明显差异。NP组大鼠术后1 d机械缩足反射阈值为0.907±0.251 g,明显低于S组(8.216±1.428 g),并在后期呈持续性降低(P<0.05)。NP组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腹外侧区处γ-氨基丁酸A受体α_1受体蛋白相对表达量为1.442±0.015,明显高于S组(0.699±0.027)(P<0.05)。结论γ-氨基丁酸A受体α_1在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腹外侧区表达明显上调,与机械缩足反射阈值呈负相关,可能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理性疼痛 γ-氨基丁酸A受体α1 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腹外侧区
下载PDF
人参皂苷Rd通过中枢γ-氨基丁酸能神经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镇痛作用机制
2
作者 成帆 崔旭鑫 +2 位作者 石磊 高进贤 杨孝来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141-2149,共9页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d(ginsenoside Rd,GSRd)对小鼠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spared nerve injury,SNI)所致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的镇痛作用及机制。方法建立SNI模型,检测行为学指标验证模型稳定性、GSRd对SNI所致神经痛的...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d(ginsenoside Rd,GSRd)对小鼠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spared nerve injury,SNI)所致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的镇痛作用及机制。方法建立SNI模型,检测行为学指标验证模型稳定性、GSRd对SNI所致神经痛的镇痛作用。GSRd与γ-氨基丁酸(gamma aminobutyric acid,GABA)系统工具药联用,分析GSRd治疗SNI所致神经痛与GABA能神经的关系。免疫荧光染色观察SNI所致神经痛小鼠腹外侧视前核(ventrolateral preoptic nucleus,VLPO)、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腹外侧区(ventrolateral periaqueductal gray,VLPAG)和脊髓背角(spinal dorsal horn,SDH)中c-Fos、c-Fos与GAT-1免疫阳性细胞共表达情况,分析GSRd镇痛作用与痛觉传导通路核团及核团神经元的关系。结果SNI神经痛小鼠术后第3天开始痛阈变化、产生痛敏,可持续至少14 d;GSRd 500、1000 mg·kg^(-1)使SNI所致神经痛小鼠痛阈升高。GABA系统工具药能协同或拮抗GSRd对SNI所致神经痛小鼠的镇痛作用;SNI所致神经痛小鼠VLPO、VLPAG和SDH的c-Fos免疫阳性细胞增加,GSRd 500 mg·kg^(-1)可减少SNI所致神经痛小鼠VLPO、VLPAG和SDH的c-Fos与GAT-1共表达免疫阳性细胞。结论SNI所致神经痛模型稳定,GSRd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机制与下调VLPO、VLPAG、SDH中的GAT-1,减少其对突触间隙GABA的重摄取,增强中枢GABA能神经的抑制作用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RD 神经病理性疼痛 Γ-氨基丁酸 腹外侧视前核 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腹外侧区 脊髓背角
下载PDF
腹外侧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参与心血管调节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王玥 马克涛 罗淑 《医学综述》 CAS 2024年第3期257-262,共6页
心血管疾病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近年腹外侧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vlPAG)在心血管中的调节作用受到关注。vlPAG是中脑边缘系结构,其与内脏功能活动的调控以及镇痛作用等有关,并通过多种受体(谷氨酸受体、毒蕈碱受体、大麻素受体等)以... 心血管疾病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近年腹外侧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vlPAG)在心血管中的调节作用受到关注。vlPAG是中脑边缘系结构,其与内脏功能活动的调控以及镇痛作用等有关,并通过多种受体(谷氨酸受体、毒蕈碱受体、大麻素受体等)以及多种神经递质(谷氨酸、内源性大麻素、γ-氨基丁酸等)参与心血管的调控作用。深入研究vlPAG的心血管调节机制对于临床防治相关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冠心病等)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外侧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 心血管调节 受体 电针 环路
下载PDF
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腹外侧区微注射内吗啡肽1诱导大鼠心脏伤害性感受的下行性抑制 被引量:3
4
作者 韩曼 刘晓华 杜剑青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066-1070,共5页
目的观察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腹外侧区(VLPAG)微注射内吗啡肽1(EM1)对大鼠心包内缓激肽(BK)诱发的心脏伤害性感受的调控作用及其μ阿片受体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肌电组和c-Fos组。两组均各分为5小组:0.9%Na Cl组、BK组、BK+... 目的观察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腹外侧区(VLPAG)微注射内吗啡肽1(EM1)对大鼠心包内缓激肽(BK)诱发的心脏伤害性感受的调控作用及其μ阿片受体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肌电组和c-Fos组。两组均各分为5小组:0.9%Na Cl组、BK组、BK+EM1组、BK+CTOP组、BK+CTOP+EM1组。通过心包内注射BK建立大鼠心脏伤害性感受模型,观察心脏-躯体运动反射的变化,该反射以背斜方肌肌电(EMG)为观测指标;同时观察T3~T5脊髓背角c-Fos的表达。结果(1)与0.9%Na Cl组相比,心包内BK诱发了大鼠背斜方肌EMG活动,T_3~T_5脊髓背角c-Fos阳性表达显著增加(P<0.05);(2)与BK组相比,VLPAG微注射EM1剂量依赖性地抑制了背斜方肌EMG活动,c-Fos阳性表达显著减少(P<0.05);VLPAG微注射CTOP,EMG活动与c-Fos阳性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3)与BK+EM1组相比,VLPAG微注射CTOP翻转了EM1对EMG活动与c-Fos阳性表达的抑制作用(P<0.05)。结论 EM1通过激活μ阿片受体参与了VLPAG对大鼠心脏伤害性感受的下行性抑制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腹外侧区 内吗啡肽1 心脏伤害性感受 下行性抑制
下载PDF
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高表达对癫痫发作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万雅迪 张艳华 王玉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275-278,共4页
目的观察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在腹外侧中脑水管周围灰质(v PAG)持续高表达对癫痫发作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基因病毒组(72只)、空病毒组(64只)、生理盐水组(64只)。将携带BDNF基因的病毒载体、空病毒载体和生理盐水分别导入... 目的观察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在腹外侧中脑水管周围灰质(v PAG)持续高表达对癫痫发作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基因病毒组(72只)、空病毒组(64只)、生理盐水组(64只)。将携带BDNF基因的病毒载体、空病毒载体和生理盐水分别导入相应组别大鼠v PAG。应用GFP基因标记法检测注射部位的准确性。应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大鼠BDNF的表达,并观察各组大鼠急性癫痫发作及致癫痫持续状态(SE)的自发性癫痫发作情况。结果与空病毒组及生理盐水组比较,基因病毒组大鼠目的基因导入后第6、10、15 d BDNF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0.01)。与基因病毒组比较,生理盐水组和空病毒组癫痫发作持续时间显著延长,癫痫发作强度显著升高(均P<0.01);生理盐水组和空病毒组癫痫发作持续时间及发作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基因病毒组比较,生理盐水组及空病毒组自发性癫痫发作频率及发作强度显著升高,发作持续时间显著延长(均P<0.01);生理盐水组及空病毒组两组自发性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发作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v PAG局部BDNF持续高表达可抑制急性癫痫发作和慢性自发性癫痫发作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腹外侧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自发性痫样发作
下载PDF
腹外侧中脑导水管灰质多巴胺受体参与丙泊酚麻醉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益 杨银银 +3 位作者 熊以强 蒲青 赵燕飞 刘程曦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792-796,共5页
目的腹外侧中脑导水管(vlPAG)是位于上行网状系统的重要调控睡眠觉醒区域,但其在麻醉中的作用尚未明确。文章拟借助光纤钙信号记录、微注射和在体脑电记录观察腹外侧中脑导水管灰质多巴胺受体对丙泊酚麻醉的影响。方法10只健康雄性SD大... 目的腹外侧中脑导水管(vlPAG)是位于上行网状系统的重要调控睡眠觉醒区域,但其在麻醉中的作用尚未明确。文章拟借助光纤钙信号记录、微注射和在体脑电记录观察腹外侧中脑导水管灰质多巴胺受体对丙泊酚麻醉的影响。方法10只健康雄性SD大鼠于腹外侧中脑导水管灰质处微注射钙信号病毒并埋植记录光纤,观察丙泊酚麻醉诱导和苏醒过程中vlPAG神经元活性变化。建立50只SD大鼠中vlPAG双侧微注射模型,随机数字表法分D1R激动剂组、D1R拮抗剂组、D2R激动剂组、D2R拮抗剂组及对照组,每组10只。在丙泊酚麻醉下,5组分别于vlPAG分别双侧微注射1μL的D1R激动剂、D1R拮抗剂、D2R激动剂、D2R拮抗剂和等渗盐水,观察大鼠麻醉诱导和苏醒时间以及给药前后各个频段脑电图(δ波:1~4 Hz,θ波:4~8 Hz,α波:8~12 Hz,β波:12~25 Hz,γ波:25~60 Hz)的变化。结果与诱导前基线相比,诱导期、麻醉早期和麻醉期钙信号均显著降低(P<0.05)。与麻醉维持期基线相比,苏醒早期和苏醒期钙信号显著增加(P<0.05)。D1R激动剂组、D1R拮抗剂组丙泊酚麻醉的诱导时间[(886.7±124.5)、(506.7±90.7)s]较对照组[(659.3±103.5)s]延长(P<0.05),苏醒时间[(702.0±109.7)、(1068.0±69.0)s]较对照组[(901.3±130.4)]缩短(P<0.05)。与给药前相比,D1R激动剂组大鼠δ频段的能量明显降低(P<0.05);D1R抑制剂组δ频段的能量显著增加(P<0.05),同时β频段的能量明显增高(P<0.05)。结论中脑导水管腹外侧灰质通过多巴胺D1R受体参与调控丙泊酚麻醉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外侧中脑导水管灰质 丙泊酚麻醉 D1受体 D2受体 光纤钙信号记录
下载PDF
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腹外侧区GABAA_(α1)表达上调与甲醛致急性疼痛有关
7
作者 孙万秋 王桂芝 +4 位作者 娄超 张春燕 冀玉萍 李军 于剑锋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2018年第3期381-384,共4页
目的探讨甲醛致急性疼痛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腹外侧区(vLPAG)γ-氨基丁酸A受体α1亚基(GABAA_(α1))的表达变化。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n=12)和甲醛致痛组(F组,n=12):于右侧后足底注射0.9%氯化钠溶液和2%甲醛各50μL。记录... 目的探讨甲醛致急性疼痛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腹外侧区(vLPAG)γ-氨基丁酸A受体α1亚基(GABAA_(α1))的表达变化。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n=12)和甲醛致痛组(F组,n=12):于右侧后足底注射0.9%氯化钠溶液和2%甲醛各50μL。记录大鼠建模后1 h内每5 min的缩足舔爪时间,分别统计两时相缩足舔爪时间之和,作为大鼠疼痛学评分;记录大鼠建模后1 h内每10 min各时间点的机械痛阈;1 h后处死大鼠,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vLPAG处GABAA_(α1)相对表达量。结果 F组大鼠出现了明显的缩足舔爪的急性疼痛表现,且呈两相性,疼痛学评分均高于C组(P<0.05);机械痛阈各时点均低于C组(P<0.05);F组GABAA_(α1)蛋白表达含量较C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腹外侧区GABAA_(α1)表达上调与大鼠急性疼痛痛阈降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疼痛 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腹外侧区 GABAA受体α1亚基
下载PDF
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腹外侧区促代谢型谷氨酸受体亚型7和8对大鼠心脏-躯体运动反射的双向调节作用
8
作者 孙娜 孔令恒 +3 位作者 牛利刚 朱娟霞 徐燕 杜剑青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13,共6页
目的观察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腹外侧区(VL-PAG)内促代谢型谷氨酸受体亚型7(mGluR 7)和8(mGluR 8)对大鼠心脏-躯体运动反射(CMR)的调节作用。方法通过心包插管术制作CMR大鼠模型,在VL-PAG内分别注射mGluR 7和mGluR 8的激动剂AMN082和DCPG... 目的观察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腹外侧区(VL-PAG)内促代谢型谷氨酸受体亚型7(mGluR 7)和8(mGluR 8)对大鼠心脏-躯体运动反射(CMR)的调节作用。方法通过心包插管术制作CMR大鼠模型,在VL-PAG内分别注射mGluR 7和mGluR 8的激动剂AMN082和DCPG,观察其对大鼠CMR的调节作用;同时电损毁延髓头端腹内侧区(rostroventral medulla,RVM)亚核中的中缝大核或双侧网状巨细胞核,观察VL-PAG对大鼠CMR的下行调控作用。结果 AMN082选择性激活VL-PAG内mGluR7后,对辣椒素诱发的CMR具有明显的易化作用(P<0.05);与之相反,DCPG激活VL-PAG内mGluR 8对CAP诱发的CMR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这种易化或抑制效应均可被其拮抗剂MSOP完全拮抗;损毁大鼠VL-PAG的主要中继亚核中的中缝大核后,VL-PAG内AMN082微注射所产生的易化效应没有受到明显的影响(P>0.05),VL-PAG内DCPG微注射所产生的抑制效应被部分地减弱(P<0.05);而双侧网状巨细胞核损毁后,AMN082微注射所产生的易化效应明显被减弱,同时DCPG所产生的抑制效应也有所减弱。结论VL-PAG内mGluR 7和mGluR 8对大鼠CMR具有易化和抑制双向调节效应,而这种双向调节效应很可能是通过RVM的不同亚核、不同神经元的激活而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腹外侧区 延髓头端腹内侧区 心脏-躯体运动反射 促代谢型谷氨酸受体亚型7 促代谢型谷氨酸受体亚型8 肌电
下载PDF
急性疼痛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腹外侧区GABA_B受体的变化
9
作者 娄超 王妮荣 +5 位作者 王桂芝 于剑锋 迟文英 张春燕 贾旺华 孙万秋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321-323,F0004,共4页
目的评价大鼠足底福尔马林急性疼痛模型的疼痛行为学表现,并对该模型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腹外侧区(v LPAG)GABA_B受体在大鼠急性疼痛过程中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探讨GABA_B受体在疼痛调制过程中的相关作用。方法大鼠足底注射甲... 目的评价大鼠足底福尔马林急性疼痛模型的疼痛行为学表现,并对该模型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腹外侧区(v LPAG)GABA_B受体在大鼠急性疼痛过程中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探讨GABA_B受体在疼痛调制过程中的相关作用。方法大鼠足底注射甲醛的方式复制经典的大鼠急性疼痛模型,随机将18只健康清洁级雄性SD大鼠分为3组:生理盐水组(NS组)、甲醛0.5h组、甲醛1h组。记录大鼠疼痛机械痛阈、热痛阈等指标,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GABA_B受体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与NS组比较,甲醛0.5h组和甲醛1h组在注射甲醛后机械痛阈降低(P<0.05),大鼠术侧热痛较健侧明显升高。甲醛0.5h组和甲醛1h组GABA_B受体含量较NS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 v LPAG参与大鼠急性疼痛的传导与调制,其机制可能是GABA_B受体表达增加,从而增强GABA的抑制性作用,造成痛觉过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 急性 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 GABAB受体 大鼠
原文传递
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腹外侧区NLRP3炎症小体激活水平研究
10
作者 傅丹泓 彭梅静 +1 位作者 黄海英 高贤伟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2年第2期108-113,共6页
目的探讨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在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腹外侧区(vlPAG)的表达水平及其作用。方法选取SPF级SD大鼠2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与慢性坐骨神经压迫性损伤组(... 目的探讨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在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腹外侧区(vlPAG)的表达水平及其作用。方法选取SPF级SD大鼠2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与慢性坐骨神经压迫性损伤组(CCI组),每组10只。于手术前后测定2组机械痛阈与热痛阈;Western blot检测2组NLRP3炎症小体各组分蛋白表达水平;RT-PCR检测2组NLRP3炎症小体各组分基因mRNA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2组炎症因子白介素-lβ(IL^(-1)β)及白介素-18(IL^(-1)8)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检测2组中NLRP3炎症小体在vlPAG的分布情况,并与小胶质细胞标志物IBA1进行共定位分析。结果与Sham组相比,CCI组术后3 d、7 d、14 d、21 d机械痛阈与热痛阈均明显降低(P<0.001);与Sham组相比,CCI组核心蛋白NLRP3、效应蛋白Caspase-1 p10及前体蛋白pro-Caspase-1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01);与Sham组相比,CCI组NLRP3(P<0.001)、Caspase-1(P<0.001)及IL^(-1)β(P<0.01)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炎症因子IL^(-1)β(P<0.001)与IL^(-1)8(P<0.01)表达水平也明显升高;与Sham组相比,CCI组在vlPAG的NLRP3阳性细胞数增加,且与IBA1存在共表达。结论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vlPAG中NLRP3炎症小体被激活且表达水平增高,提示NLRP3炎症小体激活水平与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痛阈下降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理性疼痛 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腹外侧区 NLRP3炎症小体 炎症因子 慢性坐骨神经压迫性损伤
下载PDF
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腹外侧区GABAAα3及GABAB受体在调节急性疼痛中的作用 被引量:7
11
作者 娄超 王桂芝 +4 位作者 于剑锋 迟文英 贾旺华 张春燕 孙万秋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88-491,共4页
目的观察大鼠足底注射甲醛复制急性疼痛模型后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腹外侧区(vLPAG)处GABAA_(α3)及GABAB受体的变化,探讨vLPAG处GABAA_(α3)、GABAB受体在疼痛信号传导中的作用。方法健康清洁级雄性SD大鼠12只,体重280~320g,采用完... 目的观察大鼠足底注射甲醛复制急性疼痛模型后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腹外侧区(vLPAG)处GABAA_(α3)及GABAB受体的变化,探讨vLPAG处GABAA_(α3)、GABAB受体在疼痛信号传导中的作用。方法健康清洁级雄性SD大鼠12只,体重280~320g,采用完全随机方法将大鼠分为生理盐水组(NS组)和甲醛组(F组),每组6只。NS组足底注射无菌生理盐水50μl,F组足底注射2%甲醛50μl。每隔5分钟记录1次疼痛评分(PIS评分),每隔10分钟记录1次机械痛阈,每隔15分钟记录1次皮肤厚度、皮肤温度,总观察时间为60min。记录各项指标后处死大鼠,取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腹外侧区提取蛋白,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GABAA_(α3)及GABAB受体含量的变化。结果 F组大鼠注射甲醛后立即出现本模型的典型自发痛行为,各时点PIS评分明显高于NS组(P<0.05),且为典型的两相式。注射后10~60min F组机械痛阈明显低于NS组(P<0.05)。注射后15~60min F组皮肤温度和皮肤厚度明显高于NS组(P<0.05)。F组大鼠GABAA_(α3)及GABAB受体含量明显高于NS组(P<0.05)。结论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腹外侧区GABAA_(α3)及GABAB受体的表达上调与大鼠急性疼痛条件下痛阈降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疼痛 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腹外侧区 GABAA受体α3亚基 GABAB受体
下载PDF
腹外侧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调控疼痛的神经环路机制研究进展
12
作者 王欣 刘程曦 张益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656-660,共5页
腹外侧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vlPAG)位于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的腹外侧区域,其含有丰富的γ-氨基丁酸能、谷氨酸能、多巴胺能等神经元及5-羟色胺(5-HT)、谷氨酸、γ-氨基丁酸、乙酰胆碱等神经化学物质,与大脑众多区域都有神经纤维连接... 腹外侧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vlPAG)位于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的腹外侧区域,其含有丰富的γ-氨基丁酸能、谷氨酸能、多巴胺能等神经元及5-羟色胺(5-HT)、谷氨酸、γ-氨基丁酸、乙酰胆碱等神经化学物质,与大脑众多区域都有神经纤维连接,是脑内参与疼痛调节的重要脑区。文章综述了vlPAG的结构组成特点,vlPAG参与疼痛调节的神经生理机制及其与大脑其他区域的神经纤维联系,总结了其在疼痛调控中的关键作用,为研发更多相关镇痛药物及方法提供依据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外侧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 疼痛 镇痛 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 谷氨酸能神经元 神经回路
原文传递
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腹外侧区GABAA_(α3)表达的性别差异 被引量:3
13
作者 冀玉萍 黄科昌 +4 位作者 李沅君 李军 韩慧蓉 于剑锋 王桂芝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2019年第5期701-704,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腹外侧区(vLPAG)γ-氨基丁酸A型α3亚基(GABAA_(α3))受体表达的差异。方法大鼠24只,雌(F组)雄(M组)各12只;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SNI)复制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记录大鼠在...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腹外侧区(vLPAG)γ-氨基丁酸A型α3亚基(GABAA_(α3))受体表达的差异。方法大鼠24只,雌(F组)雄(M组)各12只;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SNI)复制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记录大鼠在各时间点(术前1 d及术后1、3、7和14 d)的机械痛阈和冷痛阈。Western blot检测vLPAG处GABAA_(α3)受体的蛋白表达。结果与术前相比,F组与M组大鼠均出现明显的机械痛敏和冷痛敏反应,F组较M组机械痛阈更低(P<0.05),F组冷缩足次数多于M组(P<0.05);术后14 d vLPAG处GABAA_(α3)受体蛋白表达增加,F组明显高于M组(P<0.05)。结论神经病理性疼痛雌性大鼠较雄性大鼠更敏感,vLPAG处GABAA_(α3)受体表达的上调可能与大鼠痛阈降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理性疼痛 性别 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 GABAA受体α3亚基
下载PDF
小鼠未定带至PAG腹外侧区特异性神经元通路的形态学研究
14
作者 吕培源 冯慧洁 +4 位作者 张蓬鑫 彭霏 薛懿珈 阮彩莲 董玉琳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4期401-406,共6页
目的:利用囊泡膜谷氨酸转运体2(VGluT2)⁃ires⁃cre、谷氨酸脱羧酶2(GAD2)⁃ires⁃cre和羟色胺转运体(Sert)⁃ires⁃cre小鼠结合重组狂犬病毒介导的逆行跨单级突触追踪技术,研究未定带(ZI)和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腹外侧区(vlPAG)内特异性神经元... 目的:利用囊泡膜谷氨酸转运体2(VGluT2)⁃ires⁃cre、谷氨酸脱羧酶2(GAD2)⁃ires⁃cre和羟色胺转运体(Sert)⁃ires⁃cre小鼠结合重组狂犬病毒介导的逆行跨单级突触追踪技术,研究未定带(ZI)和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腹外侧区(vlPAG)内特异性神经元之间的纤维联系。方法:首先将辅助病毒注入转基因小鼠右侧vlPAG内,两周过后将重组狂犬病毒(RV)注入相同区域。一周后,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RV标记的突触前神经元在ZI内的分布。结果:将RV注入vlPAG后,在VGluT2⁃ires⁃cre小鼠ZI的吻尾方向上均可观察到逆标的突触前神经元分布;GAD2⁃ires⁃cre小鼠逆标神经元只见于ZI吻侧部,但Sert⁃ires⁃cre小鼠ZI内少见RV逆行标记的突触前神经元。结论:ZI神经元发出投射至vlPAG,作用于其中的谷氨酸能神经元或GABA能神经元,该通路可能参与了疼痛或恐惧样行为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定带 导水管周围灰质腹外侧区 逆行跨单级突触病毒 囊泡膜谷氨酸转运体2 γ⁃氨基丁酸 5⁃羟色胺 小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