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预测恶性肿瘤住院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确证性研究 被引量:34
1
作者 邝允勋 李佳玉 +1 位作者 何海龙 罗小云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682-685,共4页
目的:评估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在恶性肿瘤患者中预测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性。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住院的504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深静脉血栓筛查,分析Caprini血栓风险模型评分和危险分级,并与Kh... 目的:评估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在恶性肿瘤患者中预测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性。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住院的504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深静脉血栓筛查,分析Caprini血栓风险模型评分和危险分级,并与Khorana模型进行比较。结果: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Caprini得分中位数为6(4~8)分,高于无深静脉血栓组的5(4~7)分(P=0.004)。低中危、高危、极高危组的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1.933,P=0.053)。Caprini评分的接收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ROC curve,AUC)为0.611(95%CI:0.54~0.69,P=0.004),截断值为6分时,约登指数最大。Khorana模型的AUC为0.65(95%CI:0.57~0.72,P<0.001),与Caprini模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674,P=0.50)。在恶性肿瘤手术患者中,Caprini模型的AUC为0.85(95%CI:0.66~0.96,P<0.01),Khorana模型为0.68(95%CI:0.47~0.84,P=0.18);对于非手术接受化疗患者,Khorana模型的AUC为0.72(95%CI:0.61~0.82,P=0.01),Caprini模型为0.55(95%CI:0.44~0.67,P=0.54)。结论:Caprini和Khorana风险评估模型均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但区分度不高。在接受手术的肿瘤患者中Caprini具有更好的预测性。Khorana模型适合非手术化疗患者。Caprini模型在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静脉血栓栓塞症 深静脉血栓形成 肺栓塞
下载PDF
肺癌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及其抗凝治疗 被引量:30
2
作者 杜晖 陈军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784-789,共6页
目前,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世界范围内居首位。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是一种公认的肺癌并发症,也是肺癌患者的主要死因之一。癌症自身因素、患者自身因素以及治疗相关因素都是导致肺癌患者发生VTE的主要原因... 目前,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世界范围内居首位。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是一种公认的肺癌并发症,也是肺癌患者的主要死因之一。癌症自身因素、患者自身因素以及治疗相关因素都是导致肺癌患者发生VTE的主要原因。肿瘤细胞可产生组织因子(tissue factor, TF)、癌性促凝物质(cancer procoagulant, CP)、炎症因子和细胞因子,从而直接激活凝血;其中TF过度表达是肿瘤患者血栓形成的主要机制之一。2016年美国胸外科医师协会(American College of Chest Physicians, ACCP)发布的第10版肿瘤患者VTE防治指南(AT-10)指出,抗凝治疗是肺癌患者合并VTE的基本治疗措施;其中低分子肝素(low molecular-weight-heparin,LWMH)被认为是首选的抗凝药物,但要注意出血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静脉血栓栓塞症 发生 抗凝治疗 低分子肝素
下载PDF
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在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23
3
作者 袁越 王洋 张淑香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6年第18期-,共4页
目的:探讨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在临床护理中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VTE)中的应用。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选择山东省千佛山医院2015年3-5月住院的6624例患者。采用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筛查VTE高危患者。结果存在VTE风险患者6229例占... 目的:探讨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在临床护理中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VTE)中的应用。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选择山东省千佛山医院2015年3-5月住院的6624例患者。采用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筛查VTE高危患者。结果存在VTE风险患者6229例占94.04%;低危、中危、高危、超高危患者比例分别为1889例占28.52%,1507例占22.75%,1930例占29.14%,903例占13.64%;手术组患者VTE低危、中危、超高危发生率分别为15.72%(241/1533)、28.77%(441/1533)、19.77%(303/1533),非手术组分别为32.37%(1648/5091)、20.94%(1066/5091)、11.79%(600/5091),2组比较低危、中危、超高危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0.23、41.08、63.72,均P<0.01)。结论住院患者VTE风险高,建议将VTE纳入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建立有效的VTE风险管理体系。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明确了应特殊关注的VTE患者人群,对VTE的早期筛查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 静脉血栓栓塞
原文传递
新型抗凝药物研发进展 被引量:22
4
作者 王维亭 郝春华 +1 位作者 赵专友 汤立达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1年第1期10-24,共15页
静脉血栓形成及栓塞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是继急性冠脉综合征与脑卒中之后第三大心血管疾病。随着对凝血与血栓形成机制、静脉栓塞发病机制,及普通肝素、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华法林等传统用药研究与了解的进一步深入,以凝血因子... 静脉血栓形成及栓塞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是继急性冠脉综合征与脑卒中之后第三大心血管疾病。随着对凝血与血栓形成机制、静脉栓塞发病机制,及普通肝素、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华法林等传统用药研究与了解的进一步深入,以凝血因子靶点Ⅹa、Ⅱa、Ⅸa,以及Ⅲ(TF)/Ⅶa特异性抑制为基础的新抗凝药物研发取得了很大进展。同时,理想的抗凝药物标准为新型药物研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靶点选择、获益与风险、效应与毒性评价等许多问题更值得关注。综述静脉血栓形成原因与机制,传统用药,以及新药研发靶点与研发进展、研发注意事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形成 静脉血栓栓塞 发病机制 抗凝药物 靶点
原文传递
肺癌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现状 被引量:19
5
作者 黎苏 汪玲玲 +2 位作者 霍虹 祁英杰 刘广宣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1395-1400,共6页
目的:通过了解某院肺癌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和预防现状,以及抗凝药物的疗效分析和影响因素,以推动临床进行规范化的血栓预防。方法:收集该院2017年6月到2018年6月住院的肺癌患者的病历资料,回顾性分析与VTE相关... 目的:通过了解某院肺癌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和预防现状,以及抗凝药物的疗效分析和影响因素,以推动临床进行规范化的血栓预防。方法:收集该院2017年6月到2018年6月住院的肺癌患者的病历资料,回顾性分析与VTE相关的危险因素并进行评分,比较使用抗凝药物前后血细胞、凝血象以及肝肾功能的变化。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患者的治疗方式、性别、吸烟史、饮酒史、病理分型、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红蛋白与VTE的形成相关(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示:手术、有饮酒史、血红蛋白<100 g·L^-1是导致肺癌患者VTE的独立危险因素。部分患者在使用抗凝药物前后缺乏相应的检测指标。患者的饮酒史、病理分型、肝肾功能与抗凝药物的疗效有一定的相关性(P<0.05)。低分子肝素类抗凝药物的使用对患者的肝功能有一定的损害。结论:导致肺癌患者VTE的因素较多,临床对患者的凝血状态应提高重视。抗凝药物的使用应该更加规范,用药期间应监测患者肝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 危险因素 抗凝药物
原文传递
医院VTE风险评估与预警监控系统的应用 被引量:19
6
作者 李笠 魏蓉溪 姚晓东 《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 2020年第2期223-226,共4页
从医院运用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风险评估与预警系统,加强VTE防治工作的做法与流程等方面,介绍了该系统的功能、质量管理流程、配套措施及取得的效果与体会.阐述了该系统在降低住院患者VTE发生率,减轻医疗负担,进一步保证患者医疗质量方... 从医院运用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风险评估与预警系统,加强VTE防治工作的做法与流程等方面,介绍了该系统的功能、质量管理流程、配套措施及取得的效果与体会.阐述了该系统在降低住院患者VTE发生率,减轻医疗负担,进一步保证患者医疗质量方面的应用效果,以期为完善VTE防治管理体系的构建提供帮助和工作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栓塞症 信息系统 风险评估 管理体系
下载PDF
医院静脉血栓栓塞症信息管理系统的研发与应用 被引量:13
7
作者 王琦 刘涛 +3 位作者 白燕 李光华 庞定恒 车冬青 《中国医学装备》 2020年第8期135-139,共5页
目的:研发医院静脉血栓栓塞症(VTE)信息管理系统,提升VTE防治管理水平和诊疗效果。方法:系统设计使用VisualBasic语言编程,采用客户机与服务器(C/S)模式的系统架构,基于Oracle数据库进行系统数据交互,于医院信息系统(HIS)基础之上,采用... 目的:研发医院静脉血栓栓塞症(VTE)信息管理系统,提升VTE防治管理水平和诊疗效果。方法:系统设计使用VisualBasic语言编程,采用客户机与服务器(C/S)模式的系统架构,基于Oracle数据库进行系统数据交互,于医院信息系统(HIS)基础之上,采用一体化操作设计,研发VTE信息管理系统,将VTE风险评估、出血风险评估及预防策略等建立在临床信息管理系统中。抽取2020年1-3月VTE风险评估率排全院前3位的肿瘤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和产科的VTE风险评估比率数据,对比分析手工进行VTE防治管理的缺陷和不足。结果:VTE信息管理系统建成使用后,从风险评估、预防诊断、治疗处置以及疗效评价等方面极大地提升了VTE防治体系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其中肿瘤内科专业D-二聚体检测比率平稳提升,显著高于人工统计的准确性;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出血风险评估比率均比人工防治模式下统计比率提高30%以上;全院静脉超声检查比率比人工防治模式下的覆盖率显著提高,解决了传统人工防治体系下不易操作、统计及监管等问题。结论:VTE信息管理系统可充分发挥信息系统准确、及时和高效的优势,降低医疗风险,提高工作效率和医疗质量,进一步保障患者安全,使VTE防治管理水平和诊疗效果全面得到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 信息管理系统 风险评估 医疗质量 患者安全
下载PDF
构建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管理体系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3
8
作者 张敏 黄荷 +3 位作者 王勇 宋清坤 尹金淑 徐建立 《北京医学》 CAS 2016年第5期461-463,共3页
目的探讨构建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防治管理体系的效果。方法构建院内VTE防治管理体系,对VTE诊治进行管理,评估实施后的效果。结果通过实施院内VTE防治管理工作,医务人员VTE防治意识明显提高,院内VTE诊断例数... 目的探讨构建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防治管理体系的效果。方法构建院内VTE防治管理体系,对VTE诊治进行管理,评估实施后的效果。结果通过实施院内VTE防治管理工作,医务人员VTE防治意识明显提高,院内VTE诊断例数(83例vs.60例)、治疗率(83.1%vs.61.7%)提高,VTE相关死亡病例(0例vs.2例)、医生因素未治疗比例(38.5%vs.56.5%)下降,平均住院日(18.4 d vs.20.5 d)及平均住院费用(44421.5元vs.45 980.4元)无变化。结论构建院内VTE防治管理体系能有效提高院内VTE的规范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栓塞症 管理体系 效果
下载PDF
《2020 ACC专家共识决策路径:合并心房颤动或静脉血栓栓塞的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或接受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患者抗凝和抗血小板治疗》解读 被引量:9
9
作者 尹琪楠 韩丽珠 +5 位作者 边原 陈璐 黄雪飞 雷洋 宋玉洁 童荣生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03-714,共12页
2020年11月,美国心脏病学会(ACC)发布《2020 ACC ECDP:合并心房颤动或静脉血栓栓塞的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或接受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患者抗凝和抗血小板治疗》,对需要同时使用抗凝(AC)和抗血小板(APT)患者提供一个决策框架。专家... 2020年11月,美国心脏病学会(ACC)发布《2020 ACC ECDP:合并心房颤动或静脉血栓栓塞的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或接受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患者抗凝和抗血小板治疗》,对需要同时使用抗凝(AC)和抗血小板(APT)患者提供一个决策框架。专家共识决策路径(ECDPs)针对4种临床情况提出抗栓建议,分别是接受口服抗凝药(OAC)治疗的心房颤动(AF)患者需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和抗血小板治疗(APT)、接受APT治疗的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ASCVD)的患者新发AF需要OAC治疗、既往静脉血栓栓塞(VTE)接受AC治疗的患者需要PCI和APT以及接受APT治疗的ASCVD患者新发VTE需要AC治疗。该文对该路径进行全面解读,包括多个路径图和用药表格,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凝 抗血小板 房颤 冠心病 静脉血栓栓塞 专家共识决策路径 解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下载PDF
Caprini血栓评估模型和RCOG指南评分预测围产期孕产妇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的价值比较 被引量:4
10
作者 郝总 潘杰 +3 位作者 杨文超 戴洁敏 管军华 高斌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07-212,共6页
目的比较Caprini血栓评估模型和英国皇家妇产科学院(the Royal College of Obstetricians and Gynaecologists,RCOG)指南评分对孕产妇围产期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发生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对2014年2月—2020年2... 目的比较Caprini血栓评估模型和英国皇家妇产科学院(the Royal College of Obstetricians and Gynaecologists,RCOG)指南评分对孕产妇围产期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发生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对2014年2月—2020年2月于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妇产科就诊的孕产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围产期发生VTE的347名孕产妇纳入病例组;按1∶4的比例随机选择同期未发生VTE的1391名孕产妇纳入对照组。对两组孕产妇分别采用Caprini血栓评估模型及RCOG指南评分进行VTE风险评估,比较两者预测效果。结果Caprini血栓评估模型对入组孕产妇产前VTE等级分层的结果相较于产后评估结果明显偏低(χ^(2)=937.268,P<0.001);RCOG指南评分对入组孕产妇产前VTE等级分层的结果较产后评估结果同样偏低(χ^(2)=1324.195,P<0.001);ROC曲线显示产前Caprini血栓评估模型和RCOG指南评分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671±0.017 vs.0.689±0.018,P=0.4567);产后Caprini血栓评估模型AUC结果低于RCOG指南评分AUC(0.611±0.017 vs.0.711±0.013,P<0.0001)。结论Caprini血栓评估模型和RCOG指南评分均可预测围产期孕产妇VTE的发生,但RCOG指南评分更具针对性,准确度更高,更适用于围产期孕产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prini RCOG 预测 围产期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
下载PDF
癌症相关性孤立下肢远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1
作者 祝杰(综述) 龙波 刘海霞(审校)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97-200,共4页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在癌症患者中发病率较高,是导致癌症患者疾病进展或死亡的重要因素。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形成在VTE中占比多、危害大,可分为近端DVT形成(proximal deep vein thrombosi...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在癌症患者中发病率较高,是导致癌症患者疾病进展或死亡的重要因素。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形成在VTE中占比多、危害大,可分为近端DVT形成(proximal deep vein thrombosis,PDVT)及孤立性下肢远端DVT形成(isolated distal deep vein thrombosis,IDDVT)。PDVT的风险评估及管理策略已有较多研究,然而对约占下肢DVT 50%的IDDVT却鲜有研究,临床工作中对癌症相关性IDDVT的风险评估及管理策略也欠规范,因此本文对癌症相关性孤立下肢远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下肢远端深静脉形成 静脉血栓栓塞症 恶性肿瘤 癌症
下载PDF
利伐沙班治疗和预防深静脉血栓栓塞症的药物经济学系统评价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超 李娜 +1 位作者 董淑杰 封宇飞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8年第10期21-25,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利伐沙班在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的经济学特性。方法:系统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 CNKI、万方、 CBM等数据库,搜集关于利伐沙班防治VTE的药物经济学研究,检索时间从建库截至2017年8月。结果:共纳入13篇文献,... 目的:系统评价利伐沙班在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的经济学特性。方法:系统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 CNKI、万方、 CBM等数据库,搜集关于利伐沙班防治VTE的药物经济学研究,检索时间从建库截至2017年8月。结果:共纳入13篇文献,均为药物经济学研究,研究对象为进行抗凝治疗或预防的VTE患者。10篇文献的对照措施为传统抗凝药依诺肝素或华法林,其中9篇报道显示,利伐沙班具有成本-效果优势,增量-成本-效果比(ICER)在各国的可接受的意愿支付阈值之内。2篇文献分别显示,在预防和治疗复发性静脉血栓栓塞或急性静脉血栓栓塞时,阿哌沙班或达比加群的经济性均优于利伐沙班。结论:现有证据表明,利伐沙班在VTE的预防和治疗中,较传统抗凝治疗(依诺肝素或华法林)具有良好的经济学优势,但与其他新型口服抗凝药相比,其是否具有经济性还需更多的临床数据和文献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栓塞 利伐沙班 药物经济学 系统评价
原文传递
妇科围手术期并发静脉血栓栓塞症38例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相媛媛 韩燕华 《广州医药》 2023年第4期52-56,共5页
目的探讨妇科肿瘤围手术期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高危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5月于中山市人民医院妇科收治的围手术期VTE患者38例(9例术前发生血栓、29例术后发生血栓)的临床特征、诊疗过程,并根据高危因... 目的探讨妇科肿瘤围手术期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高危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5月于中山市人民医院妇科收治的围手术期VTE患者38例(9例术前发生血栓、29例术后发生血栓)的临床特征、诊疗过程,并根据高危因素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结果9例术前血栓的患者,其中恶性肿瘤、血浆D-二聚体阳性(>500 mg/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BMI、合并内科疾病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9例术后血栓的患者,BMI>25 kg/m^(2)、恶性肿瘤、合并内科疾病、手术时间大于3小时、术后使用止血药物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与手术方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恶性肿瘤、血浆-D二聚体阳性、手术时间大于3小时、术后使用止血药物均为妇科围手术期血栓发生的高危因素,针对上述高危因素积极预防可显著降低VTE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栓塞症 妇科肿瘤 围手术期
下载PDF
围生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防对策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桂欣 季淑英 王茜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4年第4期541-543,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低分子量肝素联合间歇性充气泵预防孕妇围生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疗效。方法对2013年1—12月收治的孕妇6 256例,在排除凝血机能障碍性疾病及出血性疾病后,在分娩后或剖宫产术后6h应用间歇性充气泵及12h低分子量肝素预防静脉... 目的探讨应用低分子量肝素联合间歇性充气泵预防孕妇围生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疗效。方法对2013年1—12月收治的孕妇6 256例,在排除凝血机能障碍性疾病及出血性疾病后,在分娩后或剖宫产术后6h应用间歇性充气泵及12h低分子量肝素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观察记录下肢深静脉血栓、肺栓塞、创口及阴道出血等情况。结果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6例(0.96%)、3例(0.48%)创口血肿,无肺栓塞病例。结论在静脉血栓栓塞症高危的围生期孕产妇中,低分子肝素及血液循环泵可作为有效和安全的预防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量肝素 围生期 静脉血栓栓塞症 预防
原文传递
20例蛋白C缺陷静脉血栓患者的PROC基因调查 被引量:7
15
作者 沈薇 顾怡 +3 位作者 张岚 张纪蔚 应春妹 傅启华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1603-1606,共4页
目的调查静脉血栓患者遗传性蛋白c缺陷情况。方法收集上海仁济医院2010年4月至2011年4月收治的106例静脉血栓患者标本,详细调查病史,检测一般肝肾功能、血脂、血常规、凝血常规、凝血因子活性、抗凝蛋白活性情况,重点关注蛋白C(PC... 目的调查静脉血栓患者遗传性蛋白c缺陷情况。方法收集上海仁济医院2010年4月至2011年4月收治的106例静脉血栓患者标本,详细调查病史,检测一般肝肾功能、血脂、血常规、凝血常规、凝血因子活性、抗凝蛋白活性情况,重点关注蛋白C(PC),对PC活性下降的20例患者,抽提DNA,扩增PROC基因的所有外显子,测序了解突变情况。结果20例蛋白C活性下降患者凝血因子Ⅱ、Ⅴ、Ⅶ、Ⅷ、Ⅸ、X、Ⅺ、Ⅻ活性:中位数分别为97.0%、199.9%、105.5%、254.7%、106.4%、150.4%、123.1%、89.9%。对20例PC活性下降病例检测了PROC基因,发现11例患者存在PROC突变,其中6例为同一位点突变c.565C〉T,其余5例分别为0.508G〉T、c.524G〉A、c.1174G〉A、c.1157T〉C、c.577.579del,均为杂合突变或缺失,其中c.508G〉T、c.524G〉A和c.1157T〉C为国际首次报道。结论11例PC缺陷VTE患者中发现了6种PROC基因突变,最常见PROC基因突变类型为c.565C〉T杂合突变。其中c.508G〉T、c.524G〉A和0.1157T〉C为新发现突变位点。凝血因子Ⅴ、Ⅷ活性升高明显,可能与发生血栓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 蛋白C 缺陷 基因 凝血因子
原文传递
成人腹股沟疝修补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绍杰 杨子昂 +7 位作者 黄磊 孟云潇 李绍春 庄秋林 蔡昭 胡星辰 唐健雄 楼文晖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93-796,共4页
目的分析成人腹股沟疝修补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发生情况,并探讨其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12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和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收治入院的行手术治疗的1002例腹股沟疝病人的临床资料。随访1年,观察VTE的发... 目的分析成人腹股沟疝修补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发生情况,并探讨其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12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和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收治入院的行手术治疗的1002例腹股沟疝病人的临床资料。随访1年,观察VTE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其相关因素。结果病人年龄为(68.7±13.8)岁;男性950例,女性52例;BMI为22.8±3.1。急诊手术60例,平诊手术942例;手术时间为(72.7±31.1)min。开放手术745例,腹腔镜手术257例。术后在院期间发生VTE共6例,出院后2~48 d另有6例确诊VTE,总发生率为1.2%,除1例肺栓塞(PE)病人死亡外,其他病人经过治疗均好转或痊愈。VTE的发生与疝的临床分型、急诊手术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更严重的临床类型和急诊手术可显著增高成人腹股沟疝术后VTE的发生率,应尽早给予治疗,并在术后适当延长随访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疝 并发症 静脉血栓栓塞症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普外科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风险评估及危险因素分布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卢红芳 李小宁 +5 位作者 赵江龙 孙佩 祝娟娟 魏美娟 李丹 杨静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8年第30期103-105,共3页
目的评估普外科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发生风险及其危险因素分布情况。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7年12月医院普外科住院患者373例,依据Caprini静脉血栓形成风险评分量表,分析发生VTE的危险程度及危险因素分布。结果患者平均年龄(4... 目的评估普外科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发生风险及其危险因素分布情况。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7年12月医院普外科住院患者373例,依据Caprini静脉血栓形成风险评分量表,分析发生VTE的危险程度及危险因素分布。结果患者平均年龄(48.58±20.40)岁,平均Caprini评分为(3.06±2.29)分,其中低危组(0~1分)92例(24.66%),中危组(2分)84例(22.52%),高危组(3~4分)111例(29.76%),极高危组(≥5分)86例(23.06%)。最常见的可能危险因素依次为年龄(93.57%,349/373)、大手术(28.42%,106/373)、恶性肿瘤(21.98%,82/373)、腹腔镜手术(15.28%,57/373)、心力衰竭(12.87%,48/373),其他常见可能危险因素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严重肺部疾病(9.65%,36/373)、卧床(8.04%,30/373)、深静脉置管(6.70%,25/373)等。结论普外科住院患者存在较高的VTE发生风险,对于合并高龄、手术、肿瘤、心力衰竭等危险因素的患者应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 普外科住院患者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慢性静脉功能不全患者血栓形成风险的实验室评估模型初探
18
作者 肖湘 斯雍然 +1 位作者 张静薇 曾彦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632-637,共6页
目的探讨联合血栓弹力图(thromboelastography,TEG)、凝血指标和血小板参数评估慢性静脉功能不全(chronic venous insufficiency,CVI)患者血栓形成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本院2020年11月至2022年3月共计CVI患者359名,根据是否... 目的探讨联合血栓弹力图(thromboelastography,TEG)、凝血指标和血小板参数评估慢性静脉功能不全(chronic venous insufficiency,CVI)患者血栓形成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本院2020年11月至2022年3月共计CVI患者359名,根据是否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分为VTE组和非VTE组。分析2组的基线特征,以及联合血栓弹力图、凝血指标和血小板参数对CVI患者发生VTE的风险预测价值。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筛选风险因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构建预测模型,通过曲线下面积(AUC)、灵敏度、特异度等指标以及临床决策曲线(DCA)进行模型性能评价。结果对照组相比,血栓形成组R值降低(3.27±0.71 vs 3.87±1.16,P<0.05);凝血酶原时间(PT)降低(11.08±3.02 vs 12.86±3.48,P<0.001),纤维蛋白原(Fib)增高(3.46 vs 3.10,P<0.05),D二聚体(DD)增高(3.00 vs 1.12,P<0.001);血小板分布宽度(PDW)降低(12.01±3.87 vs 13.98±3.20,P<0.001)。以PT、DD、R值、Fib和PDW作为预测因子建立的血栓形成预测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8422,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36.78%和95.59%。临床决策曲线(DCA)判断当模型预测值为0.1~0.7时可使患者获益。结论联合TEG、凝血指标和血小板参数预测CVI患者发生VTE风险具有一定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弹力图 慢性静脉功能不全 静脉血栓栓塞症 风险评估
下载PDF
D-二聚体在诊断老年人群静脉血栓栓塞症临界值中的探讨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丽 马万山 +3 位作者 石晓红 赵霞 崔晓凤 陈珠峰 《预防医学论坛》 2016年第6期401-403,406,共4页
目的探讨D-二聚体在诊断老年人群静脉血栓栓塞症临界值的意义。方法选择健康体检者1 200人,根据年龄分为6组:≤20、21~、31~、41~、51~、≥61岁,每组男性、女性分别100人。VTE患者50例,年龄55~76岁。采用SYSMEX CS-5100血凝分析仪,离... 目的探讨D-二聚体在诊断老年人群静脉血栓栓塞症临界值的意义。方法选择健康体检者1 200人,根据年龄分为6组:≤20、21~、31~、41~、51~、≥61岁,每组男性、女性分别100人。VTE患者50例,年龄55~76岁。采用SYSMEX CS-5100血凝分析仪,离子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上述健康人群及老年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空腹血浆D-二聚体水平。根据ROC曲线,确定D-二聚体诊断老年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临界值。结果在健康人群,各年龄组血浆中D-二聚体水平,男性分别是:≤20岁为0.2mg/L(0.1,0.357),21~30岁为0.15 mg/L(0.1,0.23),31~40岁为0.16mg/L(0.1,0.3),41~50岁为0.15mg/L(0.1,0.25),51~60岁为0.19mg/L(0.1,0.29),≥61岁为0.26mg/L(0.18,0.38);女性分别是:≤20岁为0.18mg/L(0.1,0.277),21~30岁为0.26mg/L(0.17,0.42),31~40岁为0.22 mg/L(0.1,0.32),41~50岁为0.23 mg/L(0.14,0.29),51~60岁为0.2 mg/L(0.14,0.317),≥61岁:0.27 mg/L(0.2,0.38)。≥61岁时,除女性21~30岁组,男性和女性D-二聚体水平,较21~60岁各组明显升高(P〈0.05);女性21~30岁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高于≤20岁组。女性在21~30、31~40、41~50岁组时D-二聚体水平均高于男性同年龄组(P〈0.05)。老年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1.77mg/L(0.64,7.53),排除诊断老年静脉血栓栓塞症的临界值为0.545mg/L时,敏感度为80.00%,特异度100.00%,曲线下面积(Area)为0.891,P〈0.01。结论与男性相比,育龄期女性血浆D-二聚体处于较高水平。D-二聚体水平在老年人群中明显升高,对于老年患者,根据年龄进行调整后的D-二聚体临界值,提高了诊断静脉血栓栓塞症的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二聚体 静脉血栓栓塞症 老年
原文传递
动态预警评估工具在提高腰椎患者围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应用效果
20
作者 赵霞 郑喜灿 +4 位作者 孙志艳 钱玉雯 江小萌 邵留影 谢素丽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4年第9期1674-1679,共6页
目的探讨动态预警评估工具在提高腰椎患者围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健康教育效果。方法对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骨科195例行腰椎手术患者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将患者分成两组,其中一病区9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二病区97例... 目的探讨动态预警评估工具在提高腰椎患者围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健康教育效果。方法对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骨科195例行腰椎手术患者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将患者分成两组,其中一病区9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二病区97例患者作为干预组运用预警评估工具进行研究。结果干预组运用该工具后在患者入院第1天、术前1 d、术后当天、术后5 d其风险评估正确率、知识知晓率和功能锻炼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腰椎手术患者围术期运用预警评估工具可提高护士风险评估的正确性、患者相关知识掌握及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的依从性,从而提高健康教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警评估工具 腰椎患者 动态评估 围术期 静脉血栓栓塞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