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黔产宽叶缬草ISSR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被引量:14
1
作者 钱志瑶 周道堂 +3 位作者 黄秀平 周镁 陈祖云 覃容贵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9-75,共7页
旨在建立稳定、可靠的宽叶缬草ISSR反应体系。以10个水平单因素试验为基础,应用L16(45)正交设计对反应体系中4个主要因子在4个水平上进行组合优化,并采用直观法、极差法和方差法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利用优化的反应体系,筛选引物以及最... 旨在建立稳定、可靠的宽叶缬草ISSR反应体系。以10个水平单因素试验为基础,应用L16(45)正交设计对反应体系中4个主要因子在4个水平上进行组合优化,并采用直观法、极差法和方差法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利用优化的反应体系,筛选引物以及最佳退火温度;同时,以9份不同产地宽叶缬草样品对反应体系进行稳定性检测。结果显示,宽叶缬草25μL ISSR最佳反应体系为:2.5μL 10×Taq Buffer,2.0 mmol/L Mg2+,0.28 mmol/L d NTPs,0.3μmol/L引物,1.75 U Taq DNA聚合酶,60 ng DNA模板,dd H2O补齐;影响大小依次是:Mg2+>引物>d NTPs>Taq DNA聚合酶;确定了各引物的最佳退火温度以及筛选出扩增条带清晰稳定的17条ISSR引物;稳定性实验表明,该体系稳定可靠。优化出宽叶缬草ISSR最佳反应体系并筛选出理想的引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叶缬草 ISSR 单因素试验 正交设计 体系优化
下载PDF
宽叶缬草生物学特性及人工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路贵霖 何莉 +3 位作者 吴琼明 吴政文 田浩 覃容贵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36期13828-13830,共3页
[目的]研究宽叶缬草生物学特性及人工栽培关键技术。[方法]通过引种栽培,观察宽叶缬草生态生物学特性及宽叶缬草生长发育规律。[结果]环境条件、田间管理措施等对宽叶缬草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结论]研究结果可为建设规模化宽叶缬草人... [目的]研究宽叶缬草生物学特性及人工栽培关键技术。[方法]通过引种栽培,观察宽叶缬草生态生物学特性及宽叶缬草生长发育规律。[结果]环境条件、田间管理措施等对宽叶缬草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结论]研究结果可为建设规模化宽叶缬草人工种植基地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叶缬草 生物学特性 栽培技术
下载PDF
宽叶缬草繁殖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陈倩 王跃进 王有为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9-173,共5页
报道了药用植物宽叶缬草自然生长的历程,并对其不同生长环境及传粉环境下收获的瘦果千粒重和发芽率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的生长环境中,宽叶缬草瘦果千粒重有极显著差异;而在不同传粉环境中,养蜂实验区和防蜂实验区瘦果的发芽... 报道了药用植物宽叶缬草自然生长的历程,并对其不同生长环境及传粉环境下收获的瘦果千粒重和发芽率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的生长环境中,宽叶缬草瘦果千粒重有极显著差异;而在不同传粉环境中,养蜂实验区和防蜂实验区瘦果的发芽率有极显著差异,且前者高出后者近4倍。证明了通过增加传粉媒介蜜蜂的数量能够解决宽叶缬草人工栽培中的制种问题,从而使大面积栽培宽叶缬草成为可能,实现对宽叶缬草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叶缬草 自然生长 千粒重 发芽率
下载PDF
贵州省地道中草药宽叶缬草产业化繁育技术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刘兰 罗在柒 +1 位作者 杨桂华 刘成明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9期105-107,共3页
针对贵州宽叶缬草现阶段产业开发中存在优良繁育材料的种苗繁育和品种退化问题探索解决方案。从种子选育、根系分蘖分蔸和组织培养诱导愈伤组织3个方面探索宽叶缬草产业开发过程中种苗繁育问题。结果表明,人工棚栽下的种子更有利于种子... 针对贵州宽叶缬草现阶段产业开发中存在优良繁育材料的种苗繁育和品种退化问题探索解决方案。从种子选育、根系分蘖分蔸和组织培养诱导愈伤组织3个方面探索宽叶缬草产业开发过程中种苗繁育问题。结果表明,人工棚栽下的种子更有利于种子的萌发,利用适当浓度的NAA处理过的1/4根系可以降低成本;1/2MS+2,4-D0.4mg/L+6-BA8mg/L培养基对愈伤组织的诱导很有利。由此提出了宽叶缬草应尽快建立采种基地,并选择生物学性状较为优良的种群根系作为分蘖分蔸繁殖材料,加强愈伤组织诱导与其次生代谢产物有效成分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宽叶缬草 产业繁殖 分蘖分蔸繁殖 组织培养 贵州省
下载PDF
GC法同时测定复方牙痛酊中樟脑和乙酸龙脑酯的含量 被引量:6
5
作者 汪建君 李玲玲 黄惠琼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9-132,共4页
目的:建立GC法同时测定复方牙痛酊中樟脑和乙酸龙脑酯的含量。方法:采用DB-WAX毛细管柱(30 m×0.25 mm×0.25μm),氢火焰离子检测器(FID);以萘为内标;进样口温度230℃,检测器温度250℃,程序升温(初始温度105℃,保持3min,... 目的:建立GC法同时测定复方牙痛酊中樟脑和乙酸龙脑酯的含量。方法:采用DB-WAX毛细管柱(30 m×0.25 mm×0.25μm),氢火焰离子检测器(FID);以萘为内标;进样口温度230℃,检测器温度250℃,程序升温(初始温度105℃,保持3min,以3℃·min^-1的速率升至140℃,再以100℃·min^-1的速率升至210℃,保持5 min),分流进样,分流比2.0∶1,进样量1μL。结果:樟脑、乙酸龙脑酯浓度分别在1.81-27.18μg·m L^-1和5.53-82.95μg·m 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n=9)分别为103.9%和105.2%。结论:本方法可用于测定复方牙痛酊中樟脑和乙酸龙脑酯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牙痛酊 樟脑 乙酸龙脑酯 樟木 宽叶缬草 苗药 气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原文传递
GC-MS法在黔产宽叶缬草质控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伍庆 余励 +2 位作者 周宁 张明时 洪亮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101-103,共3页
  宽叶缬草(Valeriana offtcinalis L. var.latifolia Miq.)系败酱科植物.主产贵州,我国从东北至华北也有分布.具有镇静、镇痛、降压、解痉等作用.目前,对其挥发油研究较多,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对药材质量进行研究较少.……
关键词 GC - MS valeriana officinalis l. var. latifolia miq. Quality control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测定宽叶缬草挥发油中乙酸龙脑酯含量 被引量:3
7
作者 胡丽霞 王晓仙 赵明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6年第21期23-25,共3页
目的:建立宽叶缬草挥发油中有效成分乙酸龙脑酯的气相色谱测定法。方法:色谱条件为DB-WAX毛细管色谱柱(0.32mm×25m),程序升温60℃^10℃/min→120℃^6℃/min→140℃^10℃/min→230℃(5min),分流比为30:1,FID检测器,内... 目的:建立宽叶缬草挥发油中有效成分乙酸龙脑酯的气相色谱测定法。方法:色谱条件为DB-WAX毛细管色谱柱(0.32mm×25m),程序升温60℃^10℃/min→120℃^6℃/min→140℃^10℃/min→230℃(5min),分流比为30:1,FID检测器,内标为萘。结果:乙酸龙脑酯在0.016-0.250mg范围内呈线性关系(r=0.99999),加样平均回收率为104.85%。结论:建立的方法简便、灵敏、易操作,为宽叶缬草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叶缬草 乙酸龙脑酯 气相色谱法
下载PDF
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宽叶缬草中缬草素工艺优化 被引量:1
8
作者 黎继烈 黄凌 +2 位作者 崔培梧 郝聚喜 王卫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01-105,共5页
以宽叶缬草中的缬草素提取物为原料,对选取的5种大孔吸附树脂进行静态吸附试验,确定D101树脂为最优吸附树脂。通过D101树脂吸附缬草素的上样量试验与动态洗脱试验,确定上样溶液中缬草素质量浓度为10.0mg/mL,上样体积为20.0mL,洗脱体积为... 以宽叶缬草中的缬草素提取物为原料,对选取的5种大孔吸附树脂进行静态吸附试验,确定D101树脂为最优吸附树脂。通过D101树脂吸附缬草素的上样量试验与动态洗脱试验,确定上样溶液中缬草素质量浓度为10.0mg/mL,上样体积为20.0mL,洗脱体积为4BV。采用三元二次通用组合试验,考察上样流速、洗脱流速和洗脱液甲醇体积分数对柱层析纯化缬草素效果的影响,建立大孔树脂柱层析纯化缬草素的数学模型,经回归与方差分析,对模型进行局部寻优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上样流速2.5BV/h、洗脱流速1.7BV/h,甲醇体积分数75%,纯化后缬草素理论得率为72.40%,验证值为(72.12±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叶缬草 缬草素 分离纯化 大孔吸附树脂
下载PDF
湖北恩施州宽叶缬草含硒量测定 被引量:1
9
作者 祁琴 万新 +1 位作者 石晋丽 张万福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CAS 2007年第4期19-20,23,共3页
采用原子荧光法测定湖北恩施州3个地区的宽叶缬草及土壤样品的硒含量,发现当地宽叶缬草硒含量明显高于其它地区样品,可作为一项开发成道地药材的依据和有效鉴定评价指标。
关键词 宽叶缬草 原子荧光法
下载PDF
宽叶缬草挥发油质量标准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罗忠圣 钱志瑶 +2 位作者 黄秀平 周镁 覃容贵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400-2404,共5页
目的建立黔产宽叶缬草Valeriana officinalis L.var.latifolia Miq挥发油的质量标准。方法 TLC法进行定性鉴别,GC法定量测定乙酸龙脑酯含有量。结果挥发油透明,显淡黄色,具有其固有的气味和滋味,22批样品的平均酸值为3.49 mg/g,平均皂... 目的建立黔产宽叶缬草Valeriana officinalis L.var.latifolia Miq挥发油的质量标准。方法 TLC法进行定性鉴别,GC法定量测定乙酸龙脑酯含有量。结果挥发油透明,显淡黄色,具有其固有的气味和滋味,22批样品的平均酸值为3.49 mg/g,平均皂化值为178.71 mg/g,平均折光率为1.476 7,平均比旋度为49.17°。TLC斑点清晰,专属性强。乙酸龙脑酯在1.015 9~8.020 0 mg/m 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45%(RSD=1.01%)。结论该方法重复性好,专属性强,可用于黔产宽叶缬草挥发油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叶缬草 挥发油 乙酸龙脑酯 TlC GC
下载PDF
宽叶缬草DNA的提取及正交优化RAPD反应体系
11
作者 钱志瑶 周道堂 +3 位作者 黄秀平 周镁 陈祖云 覃容贵 《生物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3-146,132,共5页
[目的]确定适合宽叶缬草RAPD分析的DNA提取方法以及建立最佳RAPD反应体系。[方法]比较宽叶缬草基因组DNA的两种提取方法(经典CTAB法、试剂盒法);采用正交设计L16(45),针对Taq DNA聚合酶浓度,d NTP浓度,Mg2+浓度,引物浓度,DNA模板浓度进... [目的]确定适合宽叶缬草RAPD分析的DNA提取方法以及建立最佳RAPD反应体系。[方法]比较宽叶缬草基因组DNA的两种提取方法(经典CTAB法、试剂盒法);采用正交设计L16(45),针对Taq DNA聚合酶浓度,d NTP浓度,Mg2+浓度,引物浓度,DNA模板浓度进行RAPD扩增,确立最佳RAPD反应体系。[结果]综合比较,试剂盒法较适合宽叶缬草基因组DNA提取;25μl最适宽叶缬草RAPD反应体系为:2.0 U Taq DNA聚合酶、0.4 mmol/L d NTP、4.0 mmol/L Mg2+、4.0μmol/L随机引物、60 ng模板DNA、2.5μl 10×buffer。[结论]试剂盒DNA提取法和正交优化的反应体系适用于宽叶缬草的RAPD分析,为进一步研究黔产宽叶缬草药材遗传多样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叶缬草 基因组DNA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正交设计 体系优化
原文传递
不同海拔生长的宽叶缬草GC指纹图谱研究
12
作者 胡丽霞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7年第21期16-18,共3页
目的:建立不同海拔生长的宽叶缬草挥发油指纹图谱,分析其主要成分及含量差异。方法:采用GC对不同海拔生长宽叶缬草的挥发油进行检定,应用相似度评价系统对所得的不同海拔生长的宽叶缬草GC指纹图谱进行分析。结果:通过GC指纹图谱分析,可... 目的:建立不同海拔生长的宽叶缬草挥发油指纹图谱,分析其主要成分及含量差异。方法:采用GC对不同海拔生长宽叶缬草的挥发油进行检定,应用相似度评价系统对所得的不同海拔生长的宽叶缬草GC指纹图谱进行分析。结果:通过GC指纹图谱分析,可见不同海拔生长宽叶缬草主要组分基本相同,但其相对含量有差异;高海拔的宽叶缬草与模式指纹图谱内在化学成分和含量更为接近些;4批样品中乙酸龙脑酯的含量有显著性差异,随海拔的升高,乙酸龙脑酯的含量逐渐增加。结论:相对于低海拔,高海拔生境更适于宽叶缬草成长及有效成分的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叶缬草 不同海拔 GC指纹图谱
下载PDF
宽叶缬草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3
作者 杨乾 鞠爱华 +1 位作者 白万富 陈鹏飞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z1期613-616,共4页
目的综述宽叶缬草的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方面的研究进展。方法查阅关于宽叶缬草的国内外文献。结果与结论其化学成分主要有挥发油类、环烯醚萜类成分及其他一些成分。在药理活性方面有:对循环系统的作用、镇静安神、抗癫痫作用、对肾脏... 目的综述宽叶缬草的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方面的研究进展。方法查阅关于宽叶缬草的国内外文献。结果与结论其化学成分主要有挥发油类、环烯醚萜类成分及其他一些成分。在药理活性方面有:对循环系统的作用、镇静安神、抗癫痫作用、对肾脏的保护作用、调节血脂及抗脂质过氧化作用及对呼吸系统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叶缬草 化学成分 药理活性
下载PDF
中国宽叶缬草药用功效研究概况 被引量:12
14
作者 王有为 陈倩 《亚太传统医药》 2005年第3期69-71,共3页
从宽叶缬草的镇静活性、抗抑郁活性、调节血脂及抗脂质过氧化作用、对肾脏的保护作用、以及对胆囊结石和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治疗作用等七个方面综述了近三年来国内对宽叶缬草药用功效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宽叶缬草 药用功效
下载PDF
分子蒸馏法纯化宽叶缬草挥发油中的乙酸龙脑酯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雄 吕庆银 +3 位作者 李岑 吴威 赵伟 张振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74-278,共5页
采用分子蒸馏法对缬草挥发油进一步纯化。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分子蒸馏技术纯化缬草挥发油所需温度、进料速度、刮膜转速的最佳工艺参数,采用弹性石英毛细管柱TR-5,在检测器温度为250℃,气化温度为250℃,分流比为50∶... 采用分子蒸馏法对缬草挥发油进一步纯化。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分子蒸馏技术纯化缬草挥发油所需温度、进料速度、刮膜转速的最佳工艺参数,采用弹性石英毛细管柱TR-5,在检测器温度为250℃,气化温度为250℃,分流比为50∶1条件下进行GC法测定,并用内标法定量。考察蒸发温度,刮膜速率,进料速度等对缬草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乙酸龙脑酯的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进料速度为82 m L/h,蒸馏温度68℃,刮膜转速188 r/min,乙酸龙脑酯的质量分数为77.46%。结论:通过分子蒸馏法可得到比传统的水蒸气蒸馏法所提挥发油的有效成分质量分数要高,在挥发油提纯工业化生产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缬草挥发油 分子蒸馏 乙酸龙脑酯 响应面法
下载PDF
黔产宽叶缬草的RAPD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钱志瑶 周镁 +2 位作者 黄秀平 周道堂 覃容贵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751-1756,共6页
目的探讨黔产宽叶缬草在分子水平上的遗传多样性。方法试剂盒法提取20份宽叶缬草样本的总DNA,扩增多态性(RAPD)技术从4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3个,对总DNA样品进行扩增,Popgene 1.32和NTSYS 2.10e软件分析样本的Nei’s、Shannon’s多样... 目的探讨黔产宽叶缬草在分子水平上的遗传多样性。方法试剂盒法提取20份宽叶缬草样本的总DNA,扩增多态性(RAPD)技术从4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3个,对总DNA样品进行扩增,Popgene 1.32和NTSYS 2.10e软件分析样本的Nei’s、Shannon’s多样性指数以及Jaccard遗传相似性系数,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20份宽叶缬草样本中共扩增出102条清晰条带,其中88条具有多态性,多态率为86.27%,Nei’s和Shannon’s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303 0和0.453 7,Jaccard遗传相似系数在0.411 8-0.882 4之间。另外,UPGMA聚类分析可将来自剑河县的13份样本聚为一类,江口县的7份样本聚为另一类,而且剑河地区又分为栽培与野生样本2个分支。结论黔产宽叶缬草种水平上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其RAPD标记可用于遗传多样性研究,为今后开发该植物的选种与育种工作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叶缬草 RAPD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下载PDF
宽叶缬草对高脂血症家兔血脂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胡昌兴 张道斌 +4 位作者 李华 汪春晖 陶月玉 杨桂元 李庚山 《海军医高专学报》 1999年第2期65-68,共4页
目的:观察宽叶缬草(ValerianaofficinalisLvarlatifoliaMiq,VOL)油调节血脂代谢的作用。方法:用24只健康雄性白兔(体重2.0-2.5kg)造成免疫损伤并以高胆固醇食料喂饲45d,复制高脂血症模型。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1)高脂... 目的:观察宽叶缬草(ValerianaofficinalisLvarlatifoliaMiq,VOL)油调节血脂代谢的作用。方法:用24只健康雄性白兔(体重2.0-2.5kg)造成免疫损伤并以高胆固醇食料喂饲45d,复制高脂血症模型。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1)高脂对照组(A组),(2)小剂量VOL组(B组),(3)大剂量VOL组(C组),(4)Simvastatin组(D组)。于实验前、实验第45、75、105天分别测定TC、TC、LDL-C、HDL-C、MDA和SOD。结果:(1)VOL油能显著降低TC、TC、LDL-C,升高HDL-C、C组及D组与A组之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C组和D组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VOL油与Simvastatin均能降低MDA,升高SOD(与A组比较P<0.05)。#枪:实验提示,VOL油具有显著调节血脂作用及抗脂质过氧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叶缬草 高脂血症 家兔 血脂代谢
下载PDF
宽叶缬草治疗局灶性脑缺血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云甫 严洁 +2 位作者 罗国君 孙圣刚 何国厚 《中国康复》 2004年第3期137-138,共2页
目的 :探讨宽叶缬草对局灶性脑缺血的影响。方法 :6 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大脑中动脉闭塞组 (MCAO组 )、对照组 (NS组 )、宽叶缬草组 (VOL组 ) ,制作可复流大脑中动脉闭塞大鼠模型。NS组、VOL组大鼠大脑中动... 目的 :探讨宽叶缬草对局灶性脑缺血的影响。方法 :6 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大脑中动脉闭塞组 (MCAO组 )、对照组 (NS组 )、宽叶缬草组 (VOL组 ) ,制作可复流大脑中动脉闭塞大鼠模型。NS组、VOL组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后 2h分别以生理盐水及宽叶缬草灌胃 ,每 8h 1次 ;术后第 5d进行Nissl、TTC染色及脑梗死体积比测定。结果 :VOL组的脑梗死体积比显著低于MCAO组 ;VOL组海马各区及大脑皮层神经元损伤轻 ,丢失相对较少。结论 :宽叶缬草可以减轻局灶性脑缺血后脑组织病理学损害 ,具有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神经保护剂 宽叶缬草 大鼠
下载PDF
宽叶缬草对兔心率和动脉血压的影响
19
作者 周小珍 康亮 +2 位作者 唐珏 李露 熊顺华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12期188-189,共2页
目的:观察宽叶缬草对家兔心率和血压的影响。方法:记录Ⅱ导联心电图观察心率和心电图波型的变化,左颈总动脉插管记录家兔的动脉血压。结果:应用宽叶缬草后,心率降低,心电图ST段和T波持续时间延长,血压降低,以舒张压降低为主,此作用呈剂... 目的:观察宽叶缬草对家兔心率和血压的影响。方法:记录Ⅱ导联心电图观察心率和心电图波型的变化,左颈总动脉插管记录家兔的动脉血压。结果:应用宽叶缬草后,心率降低,心电图ST段和T波持续时间延长,血压降低,以舒张压降低为主,此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其可降低肾上腺素引起的心率加快和血压升高作用。结论:宽叶缬草能降低家兔的心率和血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叶缬草 心率 血压
下载PDF
宽叶缬草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桂元 王玮 《同济医科大学郧阳医学院学报》 1994年第3期151-155,共5页
作者用宽叶缬草挥发油(Val-I)治疗冠心病(CHD)心绞痛82例(其中心肌缺血50例),总有效率分别达87.80%,88%,比对照组复方丹参注射液(SMCo)治疗心绞痛34例(其中心肌缺血21例).总有效率41.1... 作者用宽叶缬草挥发油(Val-I)治疗冠心病(CHD)心绞痛82例(其中心肌缺血50例),总有效率分别达87.80%,88%,比对照组复方丹参注射液(SMCo)治疗心绞痛34例(其中心肌缺血21例).总有效率41.18/,37.50%,差异非常显著(P<0.001;P<0.01)。本文还探讨了Val-I的作用机理和临床应用特点,提示宽叶缬草是一种治疗CHD的新型有效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叶缬草 冠心病 临床研究 中医药疗法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