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比较通用粘接剂Single Bond Universal在不同酸蚀模式下应用于V类洞修复充填体边缘的微渗漏程度。方法:选取60颗离体前磨牙,于釉牙骨质界处预备V类洞缺损,随机分为6组,每组10颗牙,分别采用全酸蚀+通用粘接剂、选择性酸蚀+通用粘接...目的:比较通用粘接剂Single Bond Universal在不同酸蚀模式下应用于V类洞修复充填体边缘的微渗漏程度。方法:选取60颗离体前磨牙,于釉牙骨质界处预备V类洞缺损,随机分为6组,每组10颗牙,分别采用全酸蚀+通用粘接剂、选择性酸蚀+通用粘接剂、无酸蚀+通用粘接剂、全酸蚀+全酸蚀粘接剂(Single Bond2)、选择性酸蚀+自酸蚀粘接剂(Clearfil SE Bond)和无酸蚀+自酸蚀粘接剂处理,均用FilteK Z350XT树脂充填。经冷热循环和亚甲蓝溶液染色后,从颊舌方向平行于牙体长轴正中将充填体纵向剖开,体视显微镜下观察边缘微渗漏程度。结果:所有试件龈壁微渗漏程度均高于牙合壁(P<0.05)。6组龈壁和牙合壁微渗漏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类洞树脂充填修复时,应用通用粘接剂采用选择性酸蚀模式可获得良好的边缘封闭效果。展开更多
目的评价一种新型通用型牙本质粘接剂All Bond Universal对Ⅴ类洞边缘的封闭效果。方法 120颗新拔除的正常双尖牙随机分为4组(30例),分别在颊舌侧颈缘上1 mm处制备标准的Ⅴ类洞(2 mm×2 mm×2 mm),分别用新型通用型粘接剂All Bo...目的评价一种新型通用型牙本质粘接剂All Bond Universal对Ⅴ类洞边缘的封闭效果。方法 120颗新拔除的正常双尖牙随机分为4组(30例),分别在颊舌侧颈缘上1 mm处制备标准的Ⅴ类洞(2 mm×2 mm×2 mm),分别用新型通用型粘接剂All Bond Universal(全酸蚀和自酸蚀两种方法)、全酸蚀粘接剂Prime&Bond NT和自酸蚀结剂G Bond进行粘接和样本制备,经50%氨化硝酸银染色后,体式显微镜下观察边缘微渗漏的染色情况,记录评分结果,数据用SPSS 20.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种粘接剂均存在微渗漏现象,使用All Bond Universal的微渗漏评分低于同种使用方法的其他两组(P<0.05),All Bond Universal两种使用方法的微渗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龈方微渗漏评分整体高于方(P<0.05)。结论新型通用型牙本质粘接剂All Bond Universal是一种临床应用方便、有效的牙本质粘接剂,全酸蚀和自酸蚀两种方法对边缘微渗漏的影响无差异,但其远期效果须进一步实验研究。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比较通用粘接剂Single Bond Universal在不同酸蚀模式下应用于V类洞修复充填体边缘的微渗漏程度。方法:选取60颗离体前磨牙,于釉牙骨质界处预备V类洞缺损,随机分为6组,每组10颗牙,分别采用全酸蚀+通用粘接剂、选择性酸蚀+通用粘接剂、无酸蚀+通用粘接剂、全酸蚀+全酸蚀粘接剂(Single Bond2)、选择性酸蚀+自酸蚀粘接剂(Clearfil SE Bond)和无酸蚀+自酸蚀粘接剂处理,均用FilteK Z350XT树脂充填。经冷热循环和亚甲蓝溶液染色后,从颊舌方向平行于牙体长轴正中将充填体纵向剖开,体视显微镜下观察边缘微渗漏程度。结果:所有试件龈壁微渗漏程度均高于牙合壁(P<0.05)。6组龈壁和牙合壁微渗漏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类洞树脂充填修复时,应用通用粘接剂采用选择性酸蚀模式可获得良好的边缘封闭效果。
文摘目的评价一种新型通用型牙本质粘接剂All Bond Universal对Ⅴ类洞边缘的封闭效果。方法 120颗新拔除的正常双尖牙随机分为4组(30例),分别在颊舌侧颈缘上1 mm处制备标准的Ⅴ类洞(2 mm×2 mm×2 mm),分别用新型通用型粘接剂All Bond Universal(全酸蚀和自酸蚀两种方法)、全酸蚀粘接剂Prime&Bond NT和自酸蚀结剂G Bond进行粘接和样本制备,经50%氨化硝酸银染色后,体式显微镜下观察边缘微渗漏的染色情况,记录评分结果,数据用SPSS 20.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种粘接剂均存在微渗漏现象,使用All Bond Universal的微渗漏评分低于同种使用方法的其他两组(P<0.05),All Bond Universal两种使用方法的微渗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龈方微渗漏评分整体高于方(P<0.05)。结论新型通用型牙本质粘接剂All Bond Universal是一种临床应用方便、有效的牙本质粘接剂,全酸蚀和自酸蚀两种方法对边缘微渗漏的影响无差异,但其远期效果须进一步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