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结式“V破”的句法语义特性及其演变过程 被引量:7
1
作者 石慧敏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23-130,共8页
动结式"V破"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常见的结构。作为动结式第二成分的"破",既可以表示"完整的东西受到破损"这一具体结果,又可以表示"真相显露"及"突破、破除"这样的抽象义,这一实一虚... 动结式"V破"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常见的结构。作为动结式第二成分的"破",既可以表示"完整的东西受到破损"这一具体结果,又可以表示"真相显露"及"突破、破除"这样的抽象义,这一实一虚的语义对与"破"搭配的动词以及"V破"后的宾语都有一定的选择和要求,这是概念整合的效应。文章首先描写和分析了"V破1"、"V破2"两者在句法语义方面的不同表现,然后从历时角度考察了"V破"的形成和演变过程,最后揭示了这一结构产生、演变的动因,并从认知角度进行了分析和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结式 v 句法语义 历时演变 隐喻
下载PDF
“V破”结构的演化历程及动因规律探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董紫薇 曹祝兵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3年第1期91-95,共5页
“V破”是现代汉语中典型的述补结构。“V破”动结式的形成经历了四个阶段:首先“V”和“破”各自作为谓语动词单独使用;其次到汉代出现了“V+破(+O)”连动(共宾)结构,“V”“破”并列;再到魏晋六朝“V破”述补结构的出现;最后是隋唐之... “V破”是现代汉语中典型的述补结构。“V破”动结式的形成经历了四个阶段:首先“V”和“破”各自作为谓语动词单独使用;其次到汉代出现了“V+破(+O)”连动(共宾)结构,“V”“破”并列;再到魏晋六朝“V破”述补结构的出现;最后是隋唐之后“V破”述补结构的发展,“V破”结构发生分化。“V破”结构的演化非单一驱动力的作用,其和汉语双音化趋势、语义结构关系的改变、使动式的衰落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各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才使得“V破”最终能成功演化为述补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 动结式 历时演变 双音化 语义关系
下载PDF
“V破”类动结式复合动词词汇化现象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廖紫君 《北部湾大学学报》 2020年第7期81-88,共8页
"V破"类动结式复合动词的句法语义特征及其词汇化机制研究表明:"V破"发生词汇化的必要条件是其结构上的语法化,这使得动词与补语在形式上能进行整合;语义上的相关度缩短了语义距离,使其能进行语义整合进入词汇范畴... "V破"类动结式复合动词的句法语义特征及其词汇化机制研究表明:"V破"发生词汇化的必要条件是其结构上的语法化,这使得动词与补语在形式上能进行整合;语义上的相关度缩短了语义距离,使其能进行语义整合进入词汇范畴;隐喻机制虚化了"破"的语义,不仅让其整合度更高,还扩展了其语义。类推机制则提高了动结式复合动词的能产性,有效解释了动结式结构演变为复合动词的词汇化过程及其他特殊汉语句法结构到词汇化的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结式复合动词 v 词汇化 机制
下载PDF
状态变化事件视阈下动结式英汉对比研究——以《西游记》中“V破”为例
4
作者 陈钰曦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2期138-144,共7页
基于绍兴文理学院中国汉英平行语料库以及AntConc软件从状态变化事件视角对《西游记》中动结式“V破”进行研究,发现:1)通过施事与受事的视角可将动结式“V破”分为致使状态变化事件、非致使状态变化事件和自变状态变化事件三类;2)《西... 基于绍兴文理学院中国汉英平行语料库以及AntConc软件从状态变化事件视角对《西游记》中动结式“V破”进行研究,发现:1)通过施事与受事的视角可将动结式“V破”分为致使状态变化事件、非致使状态变化事件和自变状态变化事件三类;2)《西游记》中“V破”共划分为致使类、非致使类和自变类,其中致使类所占比例最高;3)“V破”英汉表达上存在三类差异:显化、隐化和融化,其中致使类和非致使类以显化为主,自变类以隐化为主。这些结论为汉语动结式“V破”的理解提供了新的认知理据,为中国传统文化典籍的英译提供了认知新角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状态变化事件 动结式 v 《西游记》 英汉对比
下载PDF
“V破”动结式的层级特征及构式属性 被引量:3
5
作者 邓亮 姜灿中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1-76,共6页
"V破"动结式是现代汉语中一个比较典型的动结式,但其研究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现有成果主要散见于图式性动结式的研究之中,注重探讨"破"的句法地位、语义指向以及"V破"的论元结构和配价问题,缺乏对其作... "V破"动结式是现代汉语中一个比较典型的动结式,但其研究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现有成果主要散见于图式性动结式的研究之中,注重探讨"破"的句法地位、语义指向以及"V破"的论元结构和配价问题,缺乏对其作为构式的形式和语义特征的考察。本文结合构式语法有关理论,分析"V破"动结式的句法语义特征,据此建立其构式层级图,以管窥现代汉语动结式的构式属性及其构式层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结式 v”动结式 构式语法 构式属性 构式层级
下载PDF
多重互动视域下汉语“V+破”多义构式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王连盛 《语言学研究》 2020年第1期83-94,共12页
文章认为"V+破"多义构式的形成是构式体之间以及构式体和外部句法成分之间多重互动的结果,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探析。其中,"V+破1"是韵律和语义界面、语义和句法界面不同界面之间多重互动的结果,作用机制为转喻和重... 文章认为"V+破"多义构式的形成是构式体之间以及构式体和外部句法成分之间多重互动的结果,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探析。其中,"V+破1"是韵律和语义界面、语义和句法界面不同界面之间多重互动的结果,作用机制为转喻和重新分析;"V+破2"形成于构式和外部句法成分、构式和组构成分之间的多重互动,隐喻为作用机制;"V+破3"则为不同组构成分在类推和隐喻机制作用下,多重互动的结果。在这一过程中,"破"的词性也在发生变化,逐渐由动词向形容词转变,这是构式组构成分之间、不同构式之间互动的结果。至于多义构式形成动因,则主要为语言交际在线性特征要求和认知具象化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多义构式 形成过程 多重互动 作用机制 形成动因
原文传递
关于“V”形破囊术在白内障手术操作中的研究
7
作者 黄传华 《江西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44-46,共3页
目的 :探讨“V”形破囊技术在白内障手术操作中的优越性。方法 :对利用“V”形破囊所做的 84例白内障手术操作中的破囊时间、前囊切口状态、破囊中并发症的发生率、利用空气植入人工晶体入囊袋的成功率、术中后囊膜破裂发生率、人工晶... 目的 :探讨“V”形破囊技术在白内障手术操作中的优越性。方法 :对利用“V”形破囊所做的 84例白内障手术操作中的破囊时间、前囊切口状态、破囊中并发症的发生率、利用空气植入人工晶体入囊袋的成功率、术中后囊膜破裂发生率、人工晶体单悬吊的成功率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破囊操作时间 1~ 2min ,前囊膜切口呈“V”字形 ,边缘光滑整齐呈直线状、无须状附着物、无晶体脱位及睫状小带裂开致玻璃体脱出现象。破囊并发症发生率为 0 .81例 (占总数 96.4 % ) ,利用空气植入人工晶体入囊袋 ,成功率为 10 0 % ,3例 (占总数 3 .5 % )在抽吸皮质中后囊膜破裂 ,行人工晶体悬吊 ,成功率 10 0 %。结论 :“V”形破囊技术操作简单易学 ,能减少术中并发症的发生 ,尤其是特别适合利用空气植入人工晶体 ,降低手术成本 ,是解决贫困地区白内障的一个较好的手术方法 ,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形 白内障摘除术 人工晶体植入术
下载PDF
V形破囊前房注气法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临床分析
8
作者 梁章海 宋五德 戴明芳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05年第10期116-116,共1页
关键词 白内障囊外摘除术 人工晶体植入术 v 前房注气 视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